已知集合M,P满足m并集符号p等于M则一定有

已知集合M={0,1,2,3,4},N={1,3,5},p=M/\N,则p的子集共有___(请答复)_百度知道
已知集合M={0,1,2,3,4},N={1,3,5},p=M/\N,则p的子集共有___(请答复)
高一数学_集合部分
我有更好的答案
16个?我们老师说过:在集合{1,2,3,……n}中,子集个数为2的n次方个,真子集个数为2的n次方-1诶如果题目为:已知M={0,1}N={1,2,3},那么M与N的并集的子集有几个?则答案会为16个空集{0}{1}{2}{3}{0,1}{0,2}{0,3}{1,2}{供龚垛夹艹蝗讹伟番连1,3}{2,3}{0,1,2}{0,1,3}{0,2,3}{1,2,3}{0,1,2,3}
p=1,3。空集、1、3、1,3。共4个。这里延伸一点。如果一个集合有n个元素,则它的子集个数为2的n次方,真子集2的n方-1,非空真子集2的n方-2,真子集2的n方-1。
4 ,,,p={1,3},子集有{1},{3},空集{1,3},你应该是要上高中的新生吧,我也是 哦
p=M/\N={1,3},P的子集有空集,{1},{3},{1,3}共四个。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子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则集合X的个数是多少 个 ,有限集合P中元素的个数记作card(P),已知card(M)=10,A包含于M,B包含于M,A与B的交集为空集且card(A)=2,card(B)=3,若集合X满足于x包含于M,且A不是X的子集,B不是X的子集,则集合X的个数是多少
祥爷V587k27
应该是672个M的子集个数是2^10,若x包含A,则x的个数为2^8,同理x包含B,则x的个数为2^7,这都是不满足条件的,2^10-2^8-2^7,中多减了AB同时包含与X的情况,即2^5,种,所以x有2^10-2^7-2^8+2^5=67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题目有错,M∪N子集数无穷,除非是交。 A:(x-8)(x+8)<=1 -8,x∈Z 当y<0时, x=1,2,3,4,5 此时和M集合的并集为{1}子集个数
扫描下载二维码已知集合M={x|x/x-1>0},N={y=3x平方+1,x属于R},则M与N的并集等于?这道题为什么不用考虑M为空集,什么时已知集合M={x|x/x-1>0},N={y=3x平方+1,x属于R},则M与N的并集等于?这道题为什么不用考虑M为空集,什么时候应该考虑空集?
这道题M不可能为空集,M中x没有取值范围,一般默认为是实数集,而x/(x-1)>0解为x<0或x>1所以不用考虑为空集的情况什么时候考虑应该是给出了x的取值范围如果给出的x范围不在x<0或x>1内,则M为空集这里M与N的并集为x<0或x≥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M={x|x/(x-1)>0}={x|x>1或x<0}可以直接求出,因此不必考虑M为空的情况。一般集合有可能空时才考虑为空情况。
因为求的是并集嘛、、、所以就往范围大的考虑~
扫描下载二维码> 【答案带解析】设M,N是两个集合,则“M∪N≠?”是“M∩N≠?”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设M,N是两个集合,则“M∪N≠?”是“M∩N≠?”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由并集和交集的定义可知“M∩N”?“M∪N”,可选.
由并集和交集的定义知M∩N≠?=>M∪N≠?,反之不成立.
考点分析:
考点1: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知识点的认识】正确理解和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和非充分非必要以及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掌握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互译能力,对充要条件概念本质的把握是本节的难点.1.充分条件:对于命题“若p则q”为真时,即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记作“p?q”,称p为q的充分条件.意义是说条件p充分保证了结论q的成立,换句话说要使结论q成立,具备条件p就够了当然q成立还有其他充分条件.如p:x≥6,q:x>2,p是q成立的充分条件,而r:x>3,也是q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如果q成立,那么p成立,即“q?p”,或者如果p不成立,那么q一定不成立,也就是“若非p则非q”,记作“¬p?¬q”,这是就说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意思是说条件p是q成立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充要条件:如果既有“p?q”,又有“q?p”,则称条件p是q成立的充要条件,或称条件q是p成立的充要条件,记作“p?q”.2.从集合角度看概念:如果条件p和结论q的结果分别可用集合P、Q 表示,那么①“p?q”,相当于“P?Q”.即:要使x∈Q成立,只要x∈P就足够了--有它就行.②“q?p”,相当于“P?Q”,即:为使x∈Q成立,必须要使x∈P--缺它不行.③“p?q”,相当于“P=Q”,即:互为充要的两个条件刻画的是同一事物.3.当命题“若p则q”为真时,可表示为,则我们称p为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这里由,得出p为q的充分条件是容易理解的.但为什么说q是p的必要条件呢?事实上,与“”等价的逆否命题是“”.它的意义是:若q不成立,则p一定不成立.这就是说,q对于p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q是p的必要条件.4.“充要条件”的含义,实际上与初中所学的“等价于”的含义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命题p等价于命题q,那么我们说命题p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命题q成立;同时有命题q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命题p成立.【解题方法点拨】1.借助于集合知识加以判断,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的P的必要条件;若P=Q,则P与Q互为充要条件.2.等价法:“P?Q”?“¬Q?¬P”,即原命题和逆否命题是等价的;原命题的逆命题和原命题的否命题是等价的.3.对于充要条件的证明,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用分类思想从充分性、必要性两种情况分别加以证明;其二,是逐步找出其成立的充要条件用“?”连接.【命题方向】充要条件主要是研究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它是中学数学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今后的高中乃至大学数学推理学习的基础.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会考查此类问题.
相关试题推荐
不等式≤0的解集是( )A.(-∞,-1)∪(-1,2)B.[-1,2]C.(-∞,-1)∪[2,+∞)D.(-1,2]
复数等于( )A.4iB.-4iC.2iD.-2i
设f(x)=asinωx+bcosωx(ω>0)的周期T=π,最大值为,(1)求ω、a、b的值;(2)若α、β为方程f(x)=0的两根,且α、β的终边不共线,求tan(α+β)的值.
已知函数f(x)=x2+2xsinθ-1,(1)当时,求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若f(x)在上是单调增函数,且θ∈[0,2π),求θ的取值范围.
设函数f(x)=sin(2x+φ)(-π<φ<0),y=f(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1)求φ;(2)若函数y=2f(x)+a,(a为常数a∈R)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为1,求a的值.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揭秘试题背后的真相
已知集合M={a,0},N={x|x2-3x<0,x∈Z},若M∩N≠φ,则a等于(  )A.1B.2C.1或2D.8
来源:绩优高考学习网浏览:0次
∵集合M={a,0},N={x|x2-3x<0,x∈Z}={1,2},∵M∩N≠φ,∴a=1,或a=2.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绩优高考学习网名师对本题经过详细的分析,针对本题”已知集合M={a,0},N={x|x2-3x<0,x∈Z},若M∩N≠φ,则a等于()A.1B”提供如下关于“”知识点的总结和整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具体如下:
知识名称: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A∪φ= A ,A∪B = B∪A.4、全集与补集(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SCsAA(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3)性质:⑴CU(C UA)=A ⑵(C UA)∩A=Φ ⑶(CUA)∪A=U 以上内容来自绩优堂()原创内容,转载请带版权信息
知识名称: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4)常用数集:N,Z,Q,R,N*
以上内容来自绩优堂()原创内容,转载请带版权信息
发现相似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ava 并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