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射击和射箭也是奥运会射击小游戏项目?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射击射箭项目总结研讨会通知 - 中国射击协会官方网站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射击射箭项目总结研讨会通知
  射运字〔号
  射运中心关于召开2012年伦敦奥运会射击射箭项目总结、研讨工作会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竞训处,总参军训军事体育训练局、总政宣传部文化体育局:
  里约奥运会备战工作已拉开战幕,射击、射箭项目三支国家队分别进行了冬训。为了更好地总结射击射箭项目伦敦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的得失,研讨新周期射击射箭项目备战工作,定于日至23日,在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召开2012年伦敦奥运会射击射箭项目总结、研讨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将于日&23日在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举行。
  二、参加人员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射击射箭项目中心(军体校、院校、体工大队)、八一军体大队、沈阳军区军体大队、广州军区军体大队、成都军区政治部体育项目队负责人1人(两项目分别管理的,各报1人),教练员1人。
  2.国家体育总局射运中心指定的教练员代表。
  3.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有关人员。
  三、会议内容
  1.三支国家队伦敦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总结。
  2.中心就射击射箭项目伦敦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做报告。
  3.研究讨论射击射箭项目2012年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得失;对里约奥运会周期备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里约奥运会周期三支国家队组队选拔的意见和建议;射击射箭项目训练管理、方法、手段的继承和创新。(请与会代表提前做好准备,最好准备文字发言材料)。
  四、费用
  与会代表差旅费自理,会议期间食宿费由国家体育总局射运中心负担。
  五、报名和报到
  参加会议的人员请于日前将报名表传真到国家体育总局射运中心。如需预定返程车(机)票,请将预定表一并传真。报名后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会,请电告国家体育总局射运中心,以便提前安排。
  报到时间:日
  报到地点:国家体育总局射运中心射击宾馆前台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立勋 于海娟 陈艳丽
  联系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福田寺甲三号 邮编:100144
  联系电话:010-49
  传 真:010-
  附件:
  射运中心  射击运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狩猎活动。射击运动的难度在于,在一片枪声的嘈杂中,在心理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你还必须稳定心神,集中精力瞄准那个很小的靶盘。因此能在射击比赛中需要极强的定力,获得好成绩十分困难。
  1896年首届奥运会有三个射击项目,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已经增加到17个项目,射击运动百年来可以说在稳定地进步。射击运动的开展也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射击比赛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上届悉尼奥运会射击一共有17个小项,其中女子项目有7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射击比赛开始分出男女两个组,而在那之前,都是男女混合进行比赛的……[]
射击奥运明星
奥运赛程表57岁成都大爷自学射箭三年:我要参加北京奥运
18:24:57 来源: (成都)     
自学射箭已3年 进国家队参加奥运是他的目标
如果一个人的前50岁都没有成功,他的人生是不是就失败了?
曹建明今年57岁了,他说,自己的前50岁都不算成功,所以他要努力让自己在后50岁里成功。曹建明的实际行动是,从54岁开始自学射箭,将在今年4月首次“出关”,参加全国射箭冠军赛,他希望能借此进入国家射箭队,接受更系统的训练,而其的近期目标则是许多中国人的梦想——参加2008年。
前50岁不够 要壮到80岁
57岁的曹建明和别人不一样,他把自己的壮年定义在80岁以前。“我现在身体比好多小伙子还好,我准备射箭射到80岁。”曹建明说,“100岁之后进入晚年,随随便便活个120岁没问题。”
曹建明在乐山出生,16岁来到成都。1979年,曹建明成为最早一拨“下海”的中国人,那一年他29岁。在随后的20多年里,什么生意赚钱,曹建明就做什么。他开过研究室,培育新型农作物;兰花热的那个时候,曹建明培育过兰花;餐馆挣钱的时候,他开过餐馆;全民炒股的时候,他当起了专业股民;此外,他还搞过一个“康泰研究所”。
这一过就是半辈子。曹建明说,最伤身伤神的,就是那段炒股的日子,“头发全白了,中间还秃了,40岁的人,看起来就像60岁。”曹建明最后选择了开“康泰研究所”,就是因为自己的经历。他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义为:复壮。什么叫复壮?就是恢复壮年。
这段经历没有给曹建明带来什么成就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前50年是失败的,“炒股伤了身,做研究所又没有弄出响亮的成果,算是失败吧。”但是,没有成果不代表没有成功的例子,“我自己就成功了。我在做康复研究之后,身体越来越好。以前的白发越来越少,秃顶的地方也长出头发来了。”曹建明的“复壮”计划有另外一个成果:49岁那年,他又添了一个女儿。
在普通人的概念里,57岁已经开始快要进入晚年了,但曹建明不这样认为,“我是从我的身体机能来判定的,我现在跟青壮年的身体机能一个样。我觉得,我的壮年可以过到100岁,100岁之后才进入晚年。”
停车场开练 要当老李广
曹建明的家在龙泉大面镇,离他家不远处有一个停车场,曹建明就是在那里开始学习射箭的。
在研究所关闭之后,曹建明依靠出租闲置的房屋、存款的利息,也能维持较好的生活。3年前,在看完雅典奥运会的比赛后,曹建明为自己买了第一张弓,是国产的,花了1000多块钱。然后就在家附近的停车场,他挂起了一个靶子,开始自学射箭。
专业的弓,拉力在40磅到48磅。老曹发现,自己的体能完全可以做到。拍拍自己的胸肌,老曹很自豪;虽然是老花眼,看报纸要戴老花镜,但“看远处的东西还行”。在自学一段时间后,老曹已经彻底爱上了这个项目。
随后,他找到了成都市射击学校,当起了插班生。该校教练田梅告诉记者,她根据曹建明自身的特点,对他进行了一些专项素质训练。现在曹建明使用的这张弓,也是田梅帮他从专业队买来的二手弓,但也花了1万多元,再加上两套箭,每套大约800元。
在四川省射箭协会注册,成为一名注册运动员后,曹建明为了检验自己的成绩,去参加了一个全国的青少年比赛,只计成绩不计名次。从那次的成绩来看,曹建明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家二级。这更加坚定了他继续练习射箭的信念。
“我的前50年过得不算成功,所以我的后50年要努力成功。我非常喜爱射箭这个项目,我要坚持30年,射到80岁。用30年的时间来完成我的射箭事业。”曹建明告诉记者。
目标2008 老曹可以吗?
今年4月12日,全国射箭冠军赛将在崇州举行。这将是曹建明参加的第一个全国大赛,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曹建明在春节之后来到四川省射击学校,这是属于他一个人的集训。
2月25日,曹建明来到凤凰山这个远离市区和人群的射击学校,开始了大赛前的集训。他只比四川射箭集训队的队员多休息半天,周一到周五,他吃住都在学校里面:住在花200元租来的房子里,吃就在学校的食堂。集训队的训练时间是:早上7时出早操,上午训练三个半小时,下午训练两个半小时。曹建明很少参加早操,因为他为自己制定的体能训练计划和年轻队员不一样,其他时候就跟着集训队的队员一起练。在学校里,曹建明有了正规的靶场可以练习,而且学校为了支持他,不收取任何训练费用。
来到省射箭队两周了,曹建明也参加了队内的测试,打出了274环的成绩。杨卫东教练评价说,这个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对于一个半路出家、之前没有任何根底的普通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杨卫东教练认为,老曹的基本技术动作还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从现在开始纠正他的动作,并不是件明智的事情,“牵一发则动全身,曹老师已经习惯现在的技术动作,而且成绩也不断在提高,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地让他改变一些技术习惯,只是给他一些提醒。”
参加全国冠军赛,希望入选国家队,继而参加2008奥运会。这个可能性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分析,四川射箭集训队杨卫东教练说,如果老曹能在4月的比赛中打出非常好的成绩,他一点也不会意外;同时,射箭队为了保证2008奥运会的成绩,从去年开始有了一些变革,那就是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新队员入队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2008是老曹的一个梦想,但因为2008的重要性,老曹的路子却没有以前那么宽了。
好在老曹自己并没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我的目标是2008北京奥运会,但我也知道自己和国家队的差距,现实一点去想,如果参加不了2008奥运会,我会将目标放在2009全运会和2010广州亚运会上。我说过,我会用30年练习射箭,我会成功的。”
本报记者 詹立 摄影 孙立新
○记者手记
80岁的大计划
这是一个很朴实的壮年人,虽然他有一颗“不朴实”的心,不朴实的前50年和计划中更“不朴实”的后50年。老曹像天真的年轻人一样活着,但可以允许他有一些老成的算盘。
老曹向记者透露了另外一些想法。既和射箭有关,又和他的“复壮”计划有关。在练习射箭达到一定的水平后,老曹经常受邀参加一些表演。比较常见的,就是用绳子挂上3个苹果,30米外,箭出绳断。这些表演,被看做民间绝技,老曹也就算得上民间奇人了。老曹一说到这里,乐呵呵地说:“他们不知道,这在射箭运动员那里根本算不了什么。”尽管如此,老曹还是非常满足,这证明了自己养生有道。
但是,既然自己养生有道,为什么自己的研究成果却无法被肯定呢?老曹觉得,这跟自己没有名气有关,“只有我的名气大了,我的研究成果和养生理念才会得到更多的肯定。”老曹一点也不隐瞒地告诉记者,自己想参加全国比赛,想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就是希望“更出名”。他认为,自己的成绩好了,名气大了,就能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就是他的大计划。
在老曹的计划里,除了和2010,还要写一本书,书名他已经想好了,就叫做《80壮年》,在他80岁那年出版。他会在这本书里,讲述自己的“复壮”经历,推广自己的“复壮”理念。距离这本书面世还有23年,老曹有信心,因为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给老曹一个奥运会
当刘翔展开双臂、拉开国旗、跳上奥运奖台的时候,只要是中国人都会激动。我无意放低这种激动的意义,就像当年的女排精神,曾经鼓舞了低潮中的民族一样。金牌虽让人激动,普通人和金牌之间的距离却很远。
但是,老曹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和奥运会之间,并不是那么远。尽管,他的成绩在国内都不算一流,但他有弓箭,有教练,还有信心。在他的身边,是从小就进入专业队的运动员。运动员的所有目标就是为了出成绩,进不了国家队会失落,进国家队出不了成绩也会失落;但是,老曹即使不出成绩,只要能参加奥运会,他就很满足,即使参加不了奥运会,能参加全国比赛,他一样很满足。
这就是奥运金牌给中国的两个选择。是继续“举国体制”,只让专业队“金字塔尖”上的运动员享受付出后的收获,还是让更多的曹建明出现。在“举国体制”下,我国奥运项目在短短几十年间获得发展和壮大,但是,体制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非奥项目和群众体育的发展,一直与“奥运大国”的地位不相符合;个人对竞技体育的诉求,还很难实现。
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的中国体育体制是什么样子的?这原本是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员应该探讨的问题。但是,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已经用自己的实践迎接即将到来的转变。以()为代表的优秀运动员,已经用自己的实践,契合着新的思路:在个人和社会的力量下,成就中国体育的金牌。只有培育出这样的体制,才能让体育爱好者有更人性化、更自主的选择,当一个普通人离成就感更近的时候,群众体育的热情才能被彻底激发。
当“个体”的丁俊晖已经和“国产”的刘翔、“出口”的()一起引领中国体育的风骚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丁俊晖、本报曾经报道过的“轮滑小队”以及本文的主人公曹建明就要出现了。
网易奥运,更多精彩在首页,
网易奥运今日推荐
我也评两句
通行证: 密码: 
残奥精彩推荐
网易百城记
今日网友最爱奥运新闻
体育热点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运会射击小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