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板等效均布荷载传来荷载计算问题

当前位置: & &
& 第3节&&&&&&&&&&&&&&&&&&&&&&&&&&&&&&&&&&&&&&&&&&&&&&&&&&&&&&&&&&&&&&&&第
第3节 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
9.3.1 双向板的受力特征和试验结果
1. 双向板的受力分析
分析简支方板或矩形板板面出现环状裂缝的原因,认为:试件所以在板面出现环状裂缝是因为板四角受到试验中不可避免的约束,不能自由翘起造成的。
双向板在弹性工作阶段,板的四角有翘起的趋势,若周边没有可靠固定,将产生犹如碗形的变形,板传给支座的压力沿边长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在每边的中心处达到最大值,因此,在双向板肋形楼盖中,由于板顶面实际会受墙或支承梁约束,破坏时就会出现如上图所示的板底及板顶裂缝。
9.3.2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方法的计算
1. 单区格双向板的内力计算(查表)
四边支承的板,有六种边界条件:
(1)四边简支; (2)一边固定,三边简支;
(3)两对边固定,两对边简支; (4)四边固定;
(5)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支; (6)三边固定,一边简支。
单位板宽内:
需指出:附录中的附表是根据材料的泊桑比υ=0制定的。当υ≠0时,可按下式计算跨中弯矩:
2. 多区格连续双向板的内力计算
精确计算连续双向板内力通常很复杂,因此工程中采用实用计算法,该法通过对双向板上可变荷载的最不利布置以及支承情况等的合理简化,将多区格连续板转化为单区格板,后通过查内力系数表来进行计算。
计算时采用的假定如下:
1)支承梁的抗弯刚度很大,其竖向变形可忽略不计;
2)支承梁的抗扭刚度很小,可以自由转动。
根据上述假定可将梁视为双向板的不动铰支座,从而使计算简化。
在确定活荷载的最不利作用位置时,采用了既接近实际情况又便于利用单区格板计算表的布置方案:当求支座负弯矩时,楼盖各区格板均满布活荷载;当求跨中正弯矩时,在该区格及其前后左右每隔一区格布置活荷载,一般称此为棋盘式布置。
当同一方向的相邻最大与最小跨度差小于20%时可按下述方法:
(1)跨中最大弯矩的计算
在正对称荷载 (g+q/2) 作用下:
中间支座近似的看作固定支座,中间区格均可视为四边固定的双向板。
在反对称荷载 (q/2) 作用下:
中间支座视为简支支座,中间各区格板均可视为四边简支的双向板。
(2)支座最大弯矩的计算
假定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都满布连续双向板所有区格
时,支座弯矩出现最大值, 即在正对称荷载 (g+q)
中间区格均可视为四边固定的双向板 ;对于边、角区
格,外边界条件应按实际情况考虑。
(3)支座处内力取值
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取自轴线尺寸,虽然在支座中心线处求得的内力可能是最大的,但此处的截面高度由于与支承梁(或柱)
整体连接而增大,通常并不是最危险的截面,因此,计算时应采用支座边缘截面的内力Mcal,
、Vcal进行设计。
9.3.3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方法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机动法、板块极限平衡法、板带法及用电子计算机分析的最佳配筋法等.
板块极限平衡法(塑性铰线法)
1.基本假定
①板即将破坏时,“塑性铰线”发生在弯矩最大处;
②形成塑性铰线的板是机动可变体系(破坏机构);
③分布荷载作用下,塑性铰线为直线;
④塑性铰线将板分成若干个板块,并将各板块视为刚
性,整个板的变形都集中在塑性铰线上,破坏时各板
块都绕塑性铰线转动;
⑤板在理论上存在多种可能的塑性铰线形式,但只有相
应于极限荷载为最小的塑性铰线形式才是最危险的;
⑥塑性铰线上只存在一定值的极限弯矩,其它内力可认
为等于零。
2. 四边支承矩形双向板基本计算公式
(1)四边固定或连续双向板
均布荷载作用下四边固定双向板的破坏图式
四周固定双向板,承受g和q作用,设长向和短向跨度分别为lx和ly。一般情况下倒锥形是最基本的破坏模式。为简化计算,可将倒锥形破坏模式近似看作对称的,其中在四周固定边处产生负塑性铰线,跨内产生正塑性铰线,跨中斜向塑性铰线与邻边夹角均取为45o
此时,塑性铰线将整块板划分为四个板块,而每个板块将满足各自的内外力平衡条件,计算时仅考虑塑性铰线上的弯矩,而忽略其扭矩及剪力。
一般双向板的破坏图式不仅与其平面形状、尺寸、边界条件、荷载形式有关,也与配筋方式和数量有关。
① 采用通长钢筋 (分离式)
假设板内配筋沿两个方向均等间距布置,沿短跨和长跨方向单位板宽的跨中极限弯矩分别为mx和my,支座弯矩分别为m`x
、m``x和my`,my`` 。
如果破坏机构在跨中发生向下的单位竖向位移1,则均布荷载p=g+q所做的外功为:
根据几何关系,负塑性铰线的转角均为2/ly ;正塑性铰线ef上,板块A与C的相对转角为4/ly
;斜向正塑性铰线沿长跨和短跨方向的转角均为2/ly。因此,由负塑性铰线上极限弯矩所做的内功为:
3. 四边支承双向板的设计
(1) 单区格双向板计算
设计双向板时,通常已知板的设计荷载
和净跨lx、ly,要求确定内力和配筋。
(2) 多区格连续双向板计算
在计算连续双向板时,内区格板可按四边固定的单区格板进行计算,边区格或角区格板可按外边界的实际支承情况的单区格板进行计算。计算时,首先从中间区格板开始,将中间区格板计算得出的各支座弯矩值,作为计算相邻区格板支座的已知弯矩值。这样,依次由内向外直至外区格板可一一解出。
比较弹性理论计算方法,用塑性铰线方法计算双向板一般可节省钢筋约20%~30%。塑性铰线法,在理论上属于上限解,即偏于“不安全”方面,但实际上由于穹窿作用等的有利影响,所求得的值并非真的“上限值”,可以保证一般工程结构的要求。
② 采用弯起钢筋(弯起式)
为了充分利用钢筋,通常将两个方向承受跨中正弯矩的钢筋,在距支座不大于ly/4范围内将半数弯起,充当部分承受支座负弯矩的钢筋;此时在距支座ly/4以内的跨中塑性铰线上单位板宽的极限弯矩可分别取为mx/2和my/2。
对连续双向板,可以首先从中间区格板开始,按四边固定的单区格板进行计算,则塑性铰线上总弯矩的计算公式为:
9.3.4 双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1.截面设计
(1)双向板的厚度
一般不宜小于80mm,也不大于160mm。为了保证板的刚度,板的厚度h还应符合:
简支板 h&lx/45;
连续板 h&lx/50
此处lx是较小跨度。
(2)板的截面有效高度
短跨方向h0=h-20(mm) ; 长跨方向h0=h-30(mm)
(3)弯矩折减 考虑板内拱作用,对弯矩进行折减
① 连续板中间区格跨中及中间支座截面,折减系数为0.8;
②边区格的跨中及自楼板边缘算起的第二支座截面,
当lb/l &1.5时,折减系数为0.8;
当1.5≤lb/l &2.0时,折减系数为0.9。
lb为区格沿楼板边缘方向的跨度,l为区格垂直于楼板边缘方向的跨度。
③角区格的各截面不折减。
2. 配筋计算 取1m板带,按单筋矩形截面设计
(1)配筋方式: 弯起式和分离式
(2)钢筋布置:受力钢筋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此时应将弯矩较大方向的钢筋设置在外层,另一方向的钢筋设置在内层。
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其跨中弯矩不仅沿板长变化,而且沿板宽向两边逐渐减小;而板底钢筋是按跨中最大弯矩求得的,故应在两边予以减少。将板按纵横两个方向各划分为两个宽为lx/4(lx为较小跨度)的边缘板带和一个中间板带。
在中间板带内按最大弯矩配筋,而边缘板带配筋减少一半,但每米宽度内不得少于3根。连续板支座负钢筋,则按各支座的最大负弯矩求得,沿全支座均匀布置而不在边缘板带内减少
板的配筋形式有弯起式与分离式两种。受力钢筋的直径、间距、弯起点及截断点的位置等均可参照单向板配筋的有关规定;
沿墙边及墙角的板内构造钢筋与单向板楼盖相同。
按塑性铰线法计算时,板的跨中钢筋全板均匀配置;支座上的负弯矩钢筋按计算值沿支座均匀配置。沿墙边、墙角处的构造钢筋,与单向板楼盖中相同。
9.3.5 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
作用在双向板上的荷载一般会向最近的支座方向传递,对于支承梁承受的荷载范围,可近似认为,以45o等分角线为界,分别传至两相邻支座。这样,沿短跨方向的支承梁,承受板面传来的三角形分布荷载;沿长跨方向的支承梁,承受板面传来的梯形分布荷载,如图所示。
(1) 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可采用支座弯矩等效的原则,取等效均布荷载pe代替三角形荷载和梯形荷载,计算支承梁的支座弯矩。pe的取值如下:
(2)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支承梁内力时,可在弹性理论求得的支座弯矩基础上,进行调幅,选定支座弯矩(通常取支座弯矩绝对值降低25%),再按实际荷载求出跨中弯矩。
9-3-6 双重井式楼盖* 双重井式楼盖是由双向井字交叉梁与所支承的双向板所组成,梁不分主、次,整个梁格形成四边支承的双向受弯体系。
双重井式楼盖在平面上宜做成正方形,如必须做成矩形,其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1.5。交叉梁可直接支承在墙上或具有足够刚度的大梁上,梁亦可采用沿45°方向布置(正交斜放井式楼盖)。
在一般荷载下,当板厚为80mm时,梁格的短边长度可控制在3.6m左右。当平面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时,一般可取梁高 ,梁宽
,l为房间平面的短边长度。
双重井式楼盖中的板,可按双向板计算,可以不考虑梁的挠度影响。
§ 9.4 无梁楼盖
§ 9.5 装配式楼盖(自学)梁配筋计算实例,求高手怎么算双向板梁的配筋;梁荷载如何计算,_百度知道
梁配筋计算实例,求高手怎么算双向板梁的配筋;梁荷载如何计算,
提问者采纳
支承双向板的梁和支承单项板的梁在配筋计算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荷载倒算上不太一样,单向板作用在梁上的荷载是均布荷载,而双向板作用在梁上的荷载是三角形荷载或梯形荷载。
具体作法:
1.从双向板的四个角画45度线,将两个交点连接起来(正方形双向板四线交与一点),这样将板分成四个荷载板块,每个梁紧挨着的板块上的荷载就是该梁的承受荷载。
2.查静力计算手册可得梁的内力。
3.查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可得梁的配筋。
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手算时,也可把三角形或梯形荷载等效成均布荷载,然后手算内力和配筋。
因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上述所说比较基础,如果低估了你的水平,请见谅。
这个我懂啊,就是板的荷载如何换算到梁上,就是画45度线,那个荷载怎么换算啊,还有我那个是内框架结构,四周是370厚的墙体,那梁上的恒载如何计算。我是手算的 ,课程设计
板上均布荷载乘以板块上梯形或三角形的高就是线荷载最大值。作用在梁上也是45度的梯形或三角形。砖墙是均布荷载,与板传来的荷载叠加在梁上。
线荷载的最大值怎么换算成均布荷载,不好意思,因为上课时老师没讲过双向板的计算,很菜啊
算出作用在梁上的梯形或三角形荷载面积,再除以梁跨度就转化成了均布荷载。再有问题可以用百度hi我。
提问者评价
谢谢了 对我帮助很大
其他类似问题
双向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57两种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比较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57两种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比较
双向板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确定方法的探;彭勇穆文伦;(贵州新基石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关于双向板楼面等效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1按与单向板相同的计算原则进行计算;计算简图1;1.1基本资料;周边支承的双向板,板的跨度Lx=2800mm,板;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下边的距离y=1750mm,最;1.2计算
双向板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确定方法的探讨彭勇穆文伦(贵州新基石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关于双向板楼面等效荷载计算方法的表达比较含糊,引起了对规范说明不同的理解,本文根据对规范的理解提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经过比较分析提出正确的计算方式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2006版)附录B“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方法”的规定,对于单向板的计算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公式和规定,本文不进行叙述,对于双向板的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规范仅指出可按与单向板相同的原则,按四边简支板的绝对最大弯矩等值来确定。这样对规范的表述就有了不同理解,第一种理解为:按与单向板相同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第二种理解:按四边简支板绝对最大弯矩等值的原则进行计算。两种方法计算比较如下:1
按与单向板相同的计算原则进行计算 计算简图11.1
基本资料周边支承的双向板,板的跨度Lx=2800mm,板的跨度Ly=3500mm, 板的厚度h=150mm;局部集中荷载N=42kN,荷载作用面的宽度btx=1000mm, 荷载作用面的宽度bty=1000mm;垫层厚度s=100mm ;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左边的距离x=1400mm,最左端至板左边的距离x1=900mm,最右端至板右边的距离x2=900mm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下边的距离y=1750mm,最下端至板下边的距离y1=1250mm, 最上端至板上边的距离y2=1250mm1.2
计算结果1.2.1
荷载作用面的计算宽度bcx=btx+2*s+h=+150=1350mmbcy=bty+2*s+h=+150=1350mm1.2.2
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按上下支承考虑时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当bcy≥bcx,bcx≤06Ly时,取bx=bcx+07Ly=0=3800mm 按左右支承考虑时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当bcx≥bcy,bcy≤06Lx时,取by=bcy+07Lx=0=3310mm1.2.3
绝对最大弯矩1.2.3.1
按两端简支计算Y方向绝对最大弯矩将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Y向线荷载qy=N*btx/(btx*bty)=42*1/(1*1)=42kN/m根据静力计算手册得出简支梁局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MmaxY=qy*bty*Ly(2-bty/Ly)/8=42*1*35*(2-1/35)/8=315kN?m1.2.3.2
按两端简支计算X方向绝对最大弯矩将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X向线荷载qx=N*bty/(btx*bty)=42*1/(1*1)=42kN/m根据静力计算手册得出简支梁局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MmaxX=qx*btx*Lx(2-btx/Lx)/8=42*1*28*(2-1/28)/8=2415kN?m1.2.4
由绝对最大弯矩等值确定的等效均布荷载按上下支承考虑时的等效均布荷载qey=8MmaxY/(bx*Ly^2)=8*315/(38*35^2)=541kN/m按左右支承考虑时的等效均布荷载qex=8MmaxX/(by*Lx^2)=8*^2)=744kN/m等效均布荷载qe=Max{qex,qey}=Max{541,744}=744kN/m2
按四边简支板绝对最大弯矩等值的原则进行计算2.1
按四边简支计算跨中最大弯矩,计算条件同第一种计算方式2.1.1
根据计算条件,应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局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系数表查出弯矩系数如下:泊松比μ=0;X方向表中系数=01268,Y方向表中系数=01017;计算跨中弯矩:Mx=表中系数×q×btx×bty=0×1=533kN/mMy=表中系数×q×btx×bty=0×1=427kN/m调整为钢筋混凝土泊松比,重新计算跨中弯矩,μ=1/6Mx(μ)=Mx+μMy=533+427/6=604kN/mMy(μ)=My+μMx=427+533/6=516kN/m2.2
根据跨中弯矩相等原则用查表法反算等效均布荷载2.2.1
根据计算条件,应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系数表查出 弯矩系数如下:泊松比μ=0;X方向表中系数=00561,Y方向表中系数=00334;计算跨中弯矩:Mx=表中系数×q×Lx2=00561×q×282My=表中系数×q×Lx2=00334×q×282调整为钢筋混凝土泊松比,重新计算跨中弯矩,μ=1/6,带入局部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弯矩得: Mx(μ)=Mx+μMy=00561×q×282+00334×q×282/6=604(1)My(μ)=My+μMx=00334×q×282+00561×q×282/6=516(2)由(1)式得q=1249kN/m;由(2)式得q=1539kN/m;取大值,等效均布荷载q=1539kN/m3
结果比较及结语由计算结果可以明显看出,第一种计算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比第二种小很多,根据内力等值的原则,第二种计算方法应该是合理的,应该选用第二种计算方法。所以采用第一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不安全的。目前设计人员使用的部分辅助设计软件,例如Morgain结构快速设计,所采用的就是第一种计算方法,结构设计人员应重视此问题,以免设计过程中采用不正确的计算方法,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57两种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比较等内容。
您可在本站搜索以下内容:
 进行对比,看能否满足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采用加大、加厚路基箱的方法, 以... 汽车等效均布荷载的计算 暂无评价 2页 免费 两种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 3...  楼面双向板等效均布活荷载的计算方法 这个题目来自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的附录 B,要弄清它需要先知道楼面 等效均布活荷载。规范中虽然介绍了计算的...  C.0.2 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 连续考虑。 C.0.3 由于生产、检修、安装工艺以及结构布置的不同,楼面活荷载...  (2006 版)附录 b 中对双向板等效荷载计算的概述,介绍了工程设计中双 向板上等效均布活荷载的计算方法,为后续使用电算软件对结构整 体进行受力分析提供了计算...  中双向板上等效均布活荷载的计算方法, 为后续使用 ...通过比较,两者取大值,则等效均布活荷载 为 q0=3... 两种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 3页 4下载券...   惯量等效计算方法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惯量的计算方法,及试验常用的... 两种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 3页 4下载券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引起结构产生作用效应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施加于 ...的应力状态和极限平衡条 件导出了土压力计算方法。...单向板上局部荷载的等效均布活荷载 qe ,可按下式...   布损计算方式_其它_总结/汇报_应用文书。布损计算方式今日推荐 ... 计算胚布成本 5页 免费 两种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 3页 4下载券 配电网...  2. 结构布置方法 框架梁、柱轴线宜重合,不能重合...和梯形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计算 ( 2 )地震...考虑风从左边吹(左风)和风从右边吹(右风)两种情况...
别人正在看什么?混凝土结构双向板设计 - 副本73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混凝土结构双向板设计 - 副本73
1工程概况;根据初步设计成果,提出设计资料及数据如下:(1);(2)、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3)、建筑物安全级;(6)、荷载: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为25kN/m3;(7)、结构平面布置及初估尺寸:板的支承长度为1;(8)、使用要求:梁、板允许挠度、最大裂缝宽度允;图1梁板结构平面布置;由图1可知,支承梁纵向布置,跨度为8000mm,;2板的计算;2.1确定板厚
1工程概况根据初步设计成果,提出设计资料及数据如下: (1)、墙体厚度370mm,结构横向长L1=40m,结构纵向长L 2=36m。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楼盖采用整体式双向板肋形结构;(2)、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3)、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 (4)、结构环境类别二a类; (5)、建筑材料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C30; 钢筋:板中钢筋、梁中箍筋、构造钢筋HRB335级,梁中受力筋HRB400级;(6)、荷载: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为25kN/m3,楼面面层为水磨石(25mm厚水泥砂浆,自重为20kN/m2);梁板天花为混合砂浆抹灰(15mm,重力密度为17kN/m3),楼面活荷载标准值4kN/m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4。(7)、结构平面布置及初估尺寸:板的支承长度为120mm,梁的支承长度为240mm。柱:b×h=400mm×400mm,柱子的高度为4m;(8)、使用要求:梁、板允许挠度、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见混凝土结构学课本附录; (9)、地基承载力为250KN/m2; (10)、采用的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由图1可知,支承梁纵向布置,跨度为8000mm,支承梁横向布置,跨度为6000mm。 板按弹性性理论方法计算,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2故为双向板梁楼盖。2板的计算2.1 确定板厚h和梁截面2.2 荷载计算25mm水泥砂浆面层
0.025×20=0.5
kN/m2150mm钢筋混凝土板
0.12×25=3
kN/m2 15mm混合砂浆抹灰
0.015×17=0.255
kN/m2 恒载标准值
kN/m2 永久荷载设计值
g=1.2×3.755=5.4
kN/m21可变荷载设计值
q=1.4×4.0=5.6
kN/m2 合计
kN/m22.3 板的承载力计算在求各区格板跨内正弯矩时按恒荷载均布及活荷载棋盘式布置计算,取荷载:g'?g?在q5.6?4.506??7.31 kN/m222q'?q5.6??2.8 kN/m222g'作用下,各内支座均可视作固定支座,边支座按实际情况确定,如果搭接在墙上的视为简支,搭接在梁上的视为固定。某些区格板跨内最大正弯矩不在板的中心点处,在q'作用下,各区格板四边均可视为简支跨内最大正弯矩在中心点处,计算时,可近似取二者之和作为跨内最大正弯矩。在求各支座最大负弯矩(绝对值)时,按恒荷载及活荷载均满布各区格板计算,取荷载:p?g?q?10.12 kN/m2按《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三版)沈蒲生主编附录8进行内力计算,计算简图及计算表格见表2。 角区格板A计算跨度lox?6.0m , loy?8.0m。边区格板B计算跨度lox?5.94m,loy?8.0m。边区格板C计算跨度 故 loxloy?6m,
?7.94m。边区格板D计算跨度lox?5.94m,
lox?5.94m。 表1 双向板弯矩计算2 支座处的弯矩1?(?25.54?26.96)??26.25 kN?m/m 21A―C支座my?(?20.58?20.73)??20.66 kN?m/m21C―D支座mx?(?26.09?25.03)??25.56 kN?m/m21B―D支座my?(?20.42?20.17)??20.30 kN?m/m2A―B支座mx各跨内、支座弯矩已求得(考虑D区格板四周与梁整体连结,乘以折减系数0.8。边区格板的跨内截面及第一支座截面:lobl?1.5时,减小20%;1.5?ob?2.0时,减小10%。llblbob是沿板边缘方向的计算跨度,lb是垂直于边缘方向的计算跨度),即可近似按As?m0.95fyh0算出相应的钢筋截面面积,取跨内及支座截面hox?100mm,hoy?90mm,具体计算如下表2。 表2
双向板跨中弯矩配筋3 表3 双向板支座配筋 图2 板的配筋图3支承梁的计算短边方向梁的尺寸取300mm×600mm,长边方向梁的尺寸取300mm×500mm,柱的尺寸为400mm×400mm。双向板传给支承梁的荷载分布为:双向板长边支承梁上荷载承梯形分布,短边支承梁上荷载呈三角形分布。支承梁结构自重及抹灰荷载为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4 图3 双向板支承梁计算简图 3.1长边支承梁计算(1)荷载计算梁自重
1.2×25×0.3×(0.5-0.12)=3.42 kN/m
2×1.2×17×0.015×(0.5-0.12)=0.23kN/m
梁传来的均布荷载
g1=3.32+0.23=3.55kN/m??0.5?loxloy板传来的恒载(梯形荷载)
g'=4.506×3=13.52kN/m 23等效的恒载设计值:g?13.52?(1?2???)?3.55?14.06 k/Nm板传来的活荷载(梯形荷载)
q' =10.12×3=30.36kN/mg?13.52?(1?2?2等效的活载设计值:??3)?3.55?14.06 kN/m(2)计算跨度梁端部搁置在墙上,其支撑长度为240mm,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m。计算跨度如下。边跨:ln?8?0.24?0.2?7.56m
lab227.56?0.242?0.4o?ln???2?7.88m,则l0=6.88m。中间跨l0=8m。跨度差8?7.888?1.5%?10%则可以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计算简图如3所示。 图4计算简图(3)弯矩及剪力计算根据附表7: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表得, M1=433.07 kN/m,M2=291.39 kN/m,M3=332.12 kN/m,Mb=-536.94 kN/m Mc= -467.27 kN/m,Va=253.93 kN,Vb=352.48 kN,Vc=325.37 kN (4)梁的承载力计算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为5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混凝土结构双向板设计 - 副本73等内容。 
您可在本站搜索以下内容:
 10 4 支承梁的计算 7 塔里木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图 2 双向板支承梁计算简图 长边方向梁的尺寸取 300mm×600mm,短边方向梁的尺寸取 250mm×500mm,柱的...  1.2 设计资料(1)结构形式 某教学楼,楼盖平面为矩形,二层楼面建筑标高为 3.6m,为多层砖混结构, 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为 ...   混凝土双向板设计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主要结果 板厚: h=100mm 设计及说明一、截面尺寸确定和结构平面布置 1. 截面尺寸...  设计时间:2012 年 6 月 21 日至 7 月 3 日共计 2 周 二零一二年七月三日 目 录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双向板楼盖 一、设计任务书---2 1、设计目的和方...  -2-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双向板楼盖 结构平面布置图 1-2 板厚的确定:连续双向板的厚度一般大于或等于 l/50=mm,且双 向板的厚度不宜小于 80mm...  混凝土强 度等级为 C30。采用 HRB335 钢筋。 3、设计内容 (1)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确定板厚度,对板进行编号,绘制楼盖结构 布置图。 (2)双向板设计: [1...  塔里木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双向板楼盖结构设计 1.设计资料本设计为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时,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要求完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 双向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汕头大学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课程...   长沙理工大学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例题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长沙理工大学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例题...
别人正在看什么?双向板在线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挠度计算表格--《结构工程师》1993年01期
双向板在线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挠度计算表格
【摘要】:本文利用弹性薄板有限元计算程序,编制了双向板在线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挠度计算表格,可供工程设计人员使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 双向板的内力分析间题较为复杂。对于矩形板受面分布荷载作用的情况,已有计算图表可供查阅,而对受线分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作用的情况,尚无简单、实用而又精确的计算方法。笔者应用弹性薄板有限元计算程序,编制了双向板在线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挠度计算表格,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志鸿;[J];基建优化;1980年03期
黄良璧;[J];基建优化;1981年05期
程麟趾;[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1981年02期
王学东;王成;李艳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981年04期
何冠英;郭保良;谢镐立;邹淑英;;[J];电气传动;1982年04期
朱宝棠;;[J];给水排水;1982年06期
沈德植;;[J];工业建筑;1982年05期
姜清林;任良平;;[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82年S2期
;[J];电加工与模具;1983年02期
赵炳文;;[J];暖通空调;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传聚;滕英武;;[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许报力;;[A];第五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0年
徐宜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4)[C];1989年
段政;;[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吴世伟;张庆华;;[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张季超;张立功;;[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三卷)[C];1990年
张平生;;[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三卷)[C];1990年
徐炳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袁内镇;;[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胡祖光;张保和;徐成吾;李根林;;[A];第九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沧州市地税稽查局;[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安徽[N];电脑报;2004年
楚杰;[N];中国证券报;2005年
金瑞期货 李东波;[N];期货日报;2007年
郑苏;[N];电子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远兵;[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锋;[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3年
伍连敏;[D];浙江大学;2004年
吴德飞;[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向贤华;[D];武汉大学;2004年
张欣;[D];武汉大学;2004年
朱礼敏;[D];天津大学;2004年
冯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胡彬彬;[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郑张玉;[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周鲲鹏;[D];湖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向板等效均布荷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