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mcat国家司法考试培训班班

一位医学院学生的妈妈谈孩子的教育(转载朋友的谈话)
今天5月15日是安省医学院的发榜日。女儿刚刚给我打来电话。她被录取了。有3所学校录取了她,多大医学院、皇后医学院和西安大略医学院。其它还有几所是进入候补(Waiting
List)。等到通知书的Package收到以后要马上决定去哪个。
孩子刚来是要上语言课的。但只是耽误语言相关的科,如英语、历史、文学等。数理化照常跟班上。主要问题是语言课占了课时,可选的可就少了。所以早来,早结束语言课。就不耽误上大学的学分。我女儿一直在公校,对私校的好坏没有发言权。
好学校就是给孩子一个好的竞争环境。适合有竞争力的孩子。跟上了,超越了,就成功了。拉下了,气馁了,失去自信了,就失败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好学校也要慎重选。家庭的稳定,家长的鼓励鞭策,朋友的选择,这些都影响孩子的成长。
过去4年的努力终成正果。圆了她的医生梦。她4年的GPA 是3.97/4,MCAT
42S/45T。女儿到加拿大是12岁,她的成功也告诉大家,新移民的孩子上医学院也是可能的。只要自己喜欢,努力了,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简单介绍背景:女儿12岁随家里移民到多伦多(00)。先入读北约克的 Woodbine JHS 8年级,后来搬家转到 Highland
JHS 9年级(02)。初中毕业升入 A.Y. Jackson SS。高中最后一年下学期进入安省科技学校
(04-05)(Ontario since school
在安省科学中心,招生对象是12年级,每年上下两期每期只有一个班,22人,来自安省各地。有感兴趣的人可以搜寻一下,很锻炼孩子的
program。学校属 Don Mills SS 校辖管)。所以她参加了以上3个学校的高中毕业典礼。
高中毕业后她选了去西安大略读医科(05)。选这个学校就是为了以后考医学院准备。当时她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是象多大这样的学校不容易拿高分,如果能拿也要付出很多的经历。但是医学院不单看成绩,还要看很多诸如社会活动,领导能力,科研水平等等。这样权衡下来就很难有竞争力了。进入大学是医学科学系。第二年选专业进了病毒病理学。直到毕业。
在4年大学期间,她担任过学生会组织的主席;在中风与心脏病基金会作客串讲师;在两个名教授手下做实验室研究项目;假期在3个不同的医院做义工。等等。这些都是为进医学院做铺垫。各课成绩也基本上保持90分以上。大二后报考的MCAT(07)。大四开始报医学院(Oct.08)。之后是等待,面试(Feb-Mar
09),等待 ... ...。然后就是今天了。
摊上个好孩子确实是父母的福份。就象15楼说的那样,进了医学院是锦上添花而已。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把我女儿勾画成一个读书虫的样子?
其实她真是一个活泼、外向、大方而可爱的孩子。跟她在一起绝不会看出她是GPA
3.97的样子。她爱玩,化妆,逛商店,给自己买一大堆好看的衣服和鞋子。心血来潮会一次买近千元的化装品,然后回家就后悔,几天后又退一大部分。导致她的信用卡经常被我没收。她大一暑假做义工时在医院认识一个男孩,开始处男朋友。还向小孩一样办
Wanderland 的年票,和以前高中的好朋友们去疯狂。
之所以她有竞争力力,就是做事用心。她认准的事,会很专注去做。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所谓培养孩子,其实就是培养他的秉性、能力和信心。每个年龄段都有特定性格形成。忽略了哪个,以后就很难补上。
我没有什么理论,只有自己的做法可以借鉴。先说儿童时期。我们让她尽量多地接触人,让她不认生。3个月和妈妈坐通勤车上托儿所。谁抱都行。幼儿园期间就鼓励她参加任何可能的活动,并争取领头。比如领舞、领唱、领颂,代表小朋友讲话等等。从小培养她的自信心。这方面妈妈做了大量的幕后工作,给阿姨、老师送礼,帮幼儿园办事。这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关照。你们知道国内的情况,混熟了什么都好办。从那是起,她就很自信了。
如果这个阶段孩子很怕出头,遇事后退,就应该及时针对性的施教。晚了就不易扭转。
再说小学。上学就有作业。孩子刚开始时很不集中精力,作业要几个小时才完成。经常是边写边玩,心不在阉的样子。这时候就让她知道什么是效率。让她以最少的时间完成作业。有更多的时间玩。慢慢地,她就学会了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尽快写完作业。
考试也是学生必须面对的。孩子经常会表现出平时什么都会,到考试时就手足无措。不是想不起来,就是丢三落四。我的应对是。教她“平时做作业象考试一样,考试象做作业一样”。作业之前复习课本,之后象对待考试一样,定时定量地完成作业,中间不可以看书和笔记。这样练习久了,遇到考试也就轻松应对了。女儿现在还说,爸爸的这个经验是我受益最大的,直到大学还在受益。所谓临场发挥好,其实是多年培养出的好习惯。这是个事半功倍的经验,我也极力推荐给各位家长。这个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再说兴趣班。国内的小孩子真的很不幸。除了学校的压力,家长还为孩子选了各种兴趣班。从周一到周日,没有闲着。
我是给孩子极为宽松的环境,她有权利和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不给她强加任何负担。更不按我们的喜好安排她的活动。当时小学开办各种兴趣班,前去咨询报名的,参加讨论的,都是家长。我就问了:这些都是你们孩子想的吗?这办的是学生兴趣班呢,还是家长兴趣班?我孩子不喜欢,我们就不报。学校也指望用这些活动增加点收入。对不“支持”学校倡议的家长也有点冷眼。但孩子的优异表现,他们也确实说不出什么来。
她在学校的文艺队,还是领舞、领唱、领颂。经常和民乐队一起活动。一天她和我说民乐队的琵琶挺好听的,想学。这是她自己想学的。我告诉她,要学就得坚持下来。你应该有付出精力和时间的准备,做事是不能半途而废的。她保证可以做到。于是我就找熟人请了当地最好的琵琶演奏家教她练琴。她确实努力了,出国前考过了琵琶演奏8级。当听到她弹那激昂的《十面埋伏》时,我体会到,只要自己喜欢就能成功。
接着说。家长都希望孩子有多一点的技能,但孩子不可能琴祺书画都学精。太多了,就造成“样样通、样样蒙”。这就是一个不好的开端。会形成不求精的性格,会满足于大概其就行的状况。培养孩子求精,就是做什么都要求做到最好。要么就不做。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要从小引导的。这同时也培养孩子潜意识的竞争性。要做最好,就得和别人比。不想当第二,就势必努力。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性,那就只能期待他大器晚成了。
我崇尚开放式的教育,给孩子宽松的政策。家长对孩子要宽松,不要禁锢孩子个性的发展。孩子成长过程要允许他接触不同的人群。不要有讨厌什么的感觉。象“谁谁是好孩子,不能跟谁谁玩”,都不应该说。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不要背后对别人说三道四。这样都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正所谓“三人行比有我师”。让孩子学会分辨,取他人所长。
开方教育的另一个体现,就是当好孩子的参谋而不是决策者。在宽松的环境里和宽松的政策下,孩子很愿意和家长交流。告诉他的所见、所闻、所想。这些无论对与错,都要用心去倾听。然后,好的要肯定。不好的要引导,不知所措的要启发。无论如何不能断然批评。保持交流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平台。如果发现孩子开始不和你说心里话了,那你的教育方法一定出了什么问题。
孩子有事,要他自己去想办法。不要一开始你就介入。在初中后和高中阶段是培养孩子自立、自理的关键阶段。找义工、选课、报大学等等,都要他自己想办法。可以找同学,老师,辅导员或你的朋友。但一定要孩子自己出面。这个时候家长带劳,实际上就剥夺了锻炼自立的机会。要孩子知道机会要自己去找,有机会要自己去把握。只有这种“闯”的精神才能象狮虎一样去猎夺机会。如果总是等家长铺垫现成的,就只能如同秃鹰拣食别人留下的搀食。
话说回来。孩子毕竟涉世浅,想问题和办事都有局限性。家长想让孩子怎么做,要采用提示,引导的方式。就是不直说。直到他醒悟了,拿定主意为止。不想他做的,也要有理有据。不能一杆子打死。一次不行,两次。反复说教。如果始终达不到统一,你就要回头想想自己了。是不是你的决策有问题。两代人想法毕竟不同。关系到孩子前程的事,最终还得听孩子的。家长没有权利让孩子按你选的路走。
孩子都有好奇求知的天性,成功的教育就是恰当的引导,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要强迫让孩子做不喜欢的事,并由此产生厌学情绪和对家长的抵触和不信任感.所以,不要拔苗助长,不要施化肥(比如不合适的兴趣班辅导班让孩子厌学,不考虑孩子的能力,盲目地挤进名校的天才班,理科班求学,孩子跟不上),至于孩子能发展到什么水平,那是天意,是遗传决定的,并且和父母的遗传基因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那是个概率问题.
下面接着说。有人说“再穷不能穷孩子”,也有说“再富不能富孩子”。这个可能要因人而异,但我偏重前者。
你要想孩子有自信心,有进取心,就得让他有优越感。比如女孩子打扮的亮丽,有新样的巴比娃娃;男孩子总有新式武器。那么别的孩子就回围着他转,他就经常成为群体的中心人物。这种优越感就会渐渐的演变成一种自信。所以学校里的活动,只要他愿意参加,家长就要尽量给机会。而且准备的要充分。这个不只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把每次活动都当成一个锻炼和培养孩子的机会,而不是给了钱就了事,更不要连机会都不给。说的例子,我女儿小学时,当地的文学团体组织小学生去俄国交流。她非常想去看看。我们进行了一番调研之后,觉得没有安全上的问题。于是就同意她随团去俄国。调研的过程就了解很多应该准备的。除此之外,还让她爷爷教她两首俄国歌曲,几句简单的俄语。到了俄国这些就派上了用场。联谊时俄国小朋友热情奔放,而我们的孩子一个个都规规矩矩。这时我女儿终于从规矩人群中走出来,用俄语自报家门后,唱一首俄国民歌。歌声一起,俄国小朋友就随着一起唱起来。之后的情景就可想而知了。之后的日子里她就成了团里的中心人物。导游翻译总是第一个关照她。象这种经历多一些,家长给准备的充分一些,让孩子的优越感大一些。那么他的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大。
当然,事情都有两面性。在"富"孩子的同时,引导教育一定要跟上。优越感不是攀比心,稍微一过格就会适得其反。比穿着,比名牌,比花钱等,都是要厄制的。要让孩子知道,比这些是在比父母而不是自己的能耐。要比学习,比出息才是正道。有些作生意的家长没时间陪孩子,出于内疚和补偿的心理,给孩子太多的钱。但却没跟上引导。结果孩子用钱请客,请别人代其值日,代写作业,代出手打人。这种“富”实在要不得。
只要孩子想,就得鼓励她去争取。在没看到失败时就是靠近成功。
在前面的帖子里我有暗示过,教孩子几样乐器,画几幅画不会对他的人生有多大的帮助。相反,如果他不是那块料,看到别的孩子弹的比他好,画的比他强,对孩子的自信心却会有极大的挫伤。没有自信的孩子很难将来主导自己。培养孩子不是给他知识,而是给他求知的本领和方法。
如果孩子自己有兴趣去学就不同了。他会自觉的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同时在兴趣的驱使下也不会感到累和烦。
既然被置顶了,说话就得留有余地。教育孩子的经验也是在实践中积累和逐步完善的。这个过程都是针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学习其他人成功的经验,或者看到别人的不可取之处。所以这里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我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因为我不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不给他们压力。完全按孩子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他的潜力。事先没有规范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培养的重点在性格、潜能和为人方面。一个人人的成功多数取决于其智商和情商。智商是先天的,只有发掘,不能培养。情商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前面说的自信心,进取心,合群等就是从小培养的。我逢人就讲: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性格形成。你忽略了哪个都不行。什么年龄该孩子自己做什么事,如果你替他做得太多,他长大就不会或不知道怎么去做。就是说不能独立处理。你解决了他眼前的困难,却埋下了苦果。如果你牵着孩子走,他永远走在你的后面。我这里说的都是怎么从小培养,关注成长的初期。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最近先后参加了女儿和她男朋友的毕业典礼。还得答谢长期关注我女儿成长的亲朋好友,就是聚会啦。没有净下心来继续我的体会。之后我会继续介绍有关北美医学院的话题。谢谢大家继续关注。
典礼时知道女儿那个Program里的8人中,有5人进了医学院。另外一人是选康复科,一人继续第二学位,一人进研究生院。
开始说说医学院:
孩子高中以前的教育都是基础教育。除了打好基础知识之外,还要练就学习方法。为以后的高等教育铺路。那么考入大学也只是高等教育的第一步。报考大学时就得考虑今后的志向,将来要从事的事业。许多学生还有志于将来进一步在研究生院深造。在北美各类研究生院中,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这三类职业学院最受学生和家长关注。其中商学院和法学院毕业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成功与否,受个人素质,机遇和人脉多重因素制约。相对而言医生的职业更稳定,尤其是在加拿大,成为许多家长对孩子现实的梦想。
医学院要在大学毕业的基础上再学4到8年的时间。毕业后从医也不是轻松的。工作也满有压力的。住院医生都有夜班。平时也是 On
call。但这并不能阻挡大量优秀学生对医学院趋之若骛。在所有的研究生专业中,医学院的入学竞争最为激烈。一般大学医学院的录取率都在3%左右。大大低于其他研究生院的录取率。更何况考医学院的学生,基本上在大学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都不错。如此低的成功率,后来者仍然如过江之鲫,其吸引力的来源,一是高工资,二是职业稳定,三是社会地位高。
据MONEY杂志的统计,2005年美国外科医生的平均工资近25万。有5%的外科医生年收入在80万以上。加拿大最基本的家庭医生都有超高15万的年收入。医生职业基本不受国民经济起伏的影响。医生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尊重,尤其在一些偏远的小镇,医生往往起着在野的社区领袖的作用。据近年美国《读者文摘》对它读者的一份广泛的调查表明,美国人最信任的是医生,最不信任的是政客。
对于有志于当医生的人,从理想到现实并不易,但也不是高不可攀。首先,孩子要真正喜欢这个职业。作为家长,应该尽早与孩子一起制定计划,确定方向,从高中起就开始往这方面努力。
北美医学院绝大多数只招收本科毕业生,但对本科学位是那种专业一般没有限制,往往有意识地鼓励各种专业背景的人报考。以哈佛医学院为例,有22%学生的本科专业是人文和社会科学。有少数医学院(如Brown,
Northwestern等)在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七年制的本科/医学院联读。另有部分院校可在本科三年级完后进入医学院。安省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接收3年级学生;皇后大学医学院也接收3年级报名,但录取后要求完成学士学位,晚一年入学。加拿大医学院学制一般4年,其中2年学习,2年实习。读完医学院课程后还可以继续专科医生的学习,一般还要2到4年。这期间会考取医生执照。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院在招生要求和程序上基本一样,所以加拿大学生到美国上医学院和美国学生到加拿大上医学院同样常见。由于加拿大只有17所医学院,招生人数很少。所以有人为了保险,同时报美国排名50以下的医学院。
根据北美医学院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简称
AAMC)的介绍,北美现有142所医学院(美国125所,加拿大17所)。医学院招生量很小。大部分学校每年招新生在100-200之间,每年招新生超过300的只有美国的三所医学院,而每年招生少于100人的倒有二十多所。医学院加上附属医院的教职员工往往规模巨大。如哈佛医学院现有教授,实习医生,博士后等共6400多人,每年却只招165名学生。多伦多大学医学院今年只招了198名学生。这种精英中的精英的培养方式,自然抬高了医学院学生的身价。
各医学院的历史,校友的成就,经费的多寡等因素决定了其口碑。美国医学院的排名以“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杂志每年一次的报告最广为人知。但AAMC对这个排名不以为然。今年美国的研究型医学院的排名的前5名是: Harvard
Universit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 。加拿大的医学院排名以MaClean's 杂志最有名。今年加拿大医学院综合排名前的是:McGill,
Toronto, UBC, Queen's,。
不过由于激烈的入学竞争,严格的专业训练和供不应求的就业市场,医学院名气对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影响不大。尤其在加拿大。在这点上与商学院和法学院的情况不太一样,商学院和法学院新毕业的学生在就职时母校的名气是明显的敲门砖。医生成功与否与从那个学校毕业出来的关联不大。
加拿大现有17所医学院。其中最老的一所是McGill大学的医学院,成立于1829年。最新的一所是Northern
Ontario医学院,去年才开始招生。加拿大的医学院有较高的学术信誉。据美国的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s出版的Gourman Report的评比, McGill医学院多年来一直排在世界前5名,University of
Toronto医学院也一直居于全世界最好的10个医学院之列。
加拿大的医学院入学竞争很激烈。例如Northern
Ontario05年建校后第一次招生,收到2098份申请,面试了其中396人,最终只录取了56人。录取率只有2.7%。其难度可见一斑。Queen's
今年有超过4000份申请,面试了700人,只录取90人。其它学校的录取率有高有低,但大多数都在10%以下。
加拿大医学院招生条件因校而异,很不统一。有的要求进医学院之前必须本科毕业,有的则要求读完三年本科则可。大多数医学院要求MCAT考试成绩,但讲法语或英法双语的学校(如Laval,
Montral,Ottawa, Sherbrooke)则不要求MCAT,讲英语的McMaster和Northern
Ontario也不要求MCAT。但这些要求随时间而变,有兴趣的读者应从各校网站上查找最新信息。
加拿大大多数医学院的招生都有地区限制,一般在录取时倾向于本省学生。例如McGill在2006年共招生172名,其中Quebec学生占了153名,加拿大其它省的学生加起来只有7人,比招的外国学生还少。Northern
Ontario医学院对地区限制更严格,一般Ontario居民还不行,一定要Ontario北部地区的居民,而且录取时尤其偏向于那些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学生,因为该校鼓励毕业生将来为Ontario北部偏远地区的居民服务。在学校招生简章上没有公开强调这种地区限制的只有University
of Toronto和Queen's
University,但他们实际上录取的学生还是以Ontario的为多。另外各校都为加拿大原住民保留了一部分名额。
在确定一个学生的地区来源时标准也不统一。有依据父母长期居住地方,有依据学生学习和工作三年以上的地方。这种地区规定还有各种例外,比如Ottawa大学凡是其职工子女就不受地区限制。学生申请时一定要先搞清这些限制,以免作无用功。
招收外国学生的规定各校不一。有的学校(如Dalhousie和Manitoba
University)迄今仍然不招外国学生。与此相反,McGill和
Memorial招收外国学生(包括美国学生)较多,分别为20%和25%。
这种倾向本地区的政策还体现在学费上。以McGill为例,06年新生第一年的学费,Quebec居民为$6,083,其它省来的加拿大公民或移民为$13,018,国际学生则高达$27,278。多伦多大学如果学生是加拿大公民或移民,学费每年是
$19,880,如果是外国学生,则一年达$42,000。其他学校的收费也有这种差别。
有志于将来申请医学院的学生要早作打算。第一是在大学所选的课程应尽量能满足医学院入学的要求。虽然大多数医学院对本科专业方向没有限制,但很多学校要求考生必须先修过一些规定的科学和人文课程。这些课程的清单可从各医学院的网页中找到。如果你本专业的必修课中不包括这些课程,应尽早安排时间选修。
第二是早些作准备考MCAT。不要求MCAT的英语学校很少。考过MCAT能增加申请的灵活性。MCAT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四月和八月)。如果一次没考好可重考。上可找到大量的MCAT参考书。也可以参加培训班。培训班不会教你真正的知识,它是针对考试的,就是教你怎么样在考试是拿高分。我女儿就参加过培训班。她感觉很有帮助。
第三是早些确定申请的多所学校。有的学生只把眼光盯在一所学校上,这并不现实。根据1997年加拿大的一项统计,女学生只申请一所医学院的成功率为11.7%,但如果同时申请四所医学院,至少被其中一所录取的成功率升到42.8%,而同时申请7所以上的成功率可达55.6%
。你也许已经为考医学院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加拿大医学院不多,而真正符合自己条件的学校就更少。美国医学院的申请条件与加拿大学校类似,你在选定申请对象时,应该同时考虑加拿大和美国医学院,以增加胜算
第四是要积累社会活动和义工的经历。医学院录取时除了考虑学生的学术背景外,还要考虑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贡献社会的热情。如果想成功申请上医学院,从进大学开始就要考虑通过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在医院和其它医疗服务机构做义务工作来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准备需要平时积累,很难临时突击上去。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任何违法或逾规的行为。北美把医生的行为规范看得很重,这在医学院录取过程中有所体现。几次交通违章记录,或不到年龄喝酒的纪录在申请工学院或商学院时无伤大雅,但在申请美国医学院时会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加拿大与此类似。我女儿曾再3所医院做义工,在仲风与心脏病学会工作。还有高中是在养老院的义工等等经验。都是支持她的背景经历。
申请Ontario的几所医学院只需要准备一套材料,通过一个机构OMSAS (Ontario Medical School
Application
Service)统一申请。但有的学校有可能要求附加材料。其它省的医学院无统一申请机构,要各校分别申请。
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院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同属于一个松散的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简称AAMC),在教学和招生方式方面相互借鉴。这个联盟中的学校相互认可学位。作为加拿大的学生,到美国读医学院有利有弊。了解两个国家医学院的异同,有助于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 加拿大学生为什么要考虑申请美国医学院? *******
北美医学院录取很难。决定录取的因素除了大学成绩(GPA),MCAT成绩等硬指标外,还有很多不太能数量化的因素,如社区服务,个人陈述,面试等等。硬指标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提高,非量化的因素却不能完全由自己来确定。由于申请竞争很激烈,大部分申请人不得不通过同时申请多所医学院来提高胜算。据AAMC的统计,学生的成绩越低,通常申请的学校也越多。GPA在3.5以下的学生,有时不得不同时申请十所甚至二十所以上的医学院。
复习准备申请医学院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没有人愿意付出的努力得不到结果。但加拿大一共只有17所医学院。其中讲法语的有四所。剩下的十三所医学院招生名额大多数只给本省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加拿大省份的学生,能申请的加拿大医学院非常有限,相对录取的机会亦有限,于是不得不同时申请一些美国医学院。
也有一些加拿大学生希望将来到美国发展,因为美国医生的平均收入远高于加拿大。虽然从加拿大医学院毕业后也可以申请到美国作实习医生,并进一步在美国行医,但各州接收加拿大医学院毕业生的相应政策有紧有松,直接从美国医学院毕业后在美国工作的障碍会小一些。
另一个因素是美国名牌医学院的声誉更具有世界性。特别是一些学生准备读MD/Ph.D.,将来从事医学研究和教学,都希望能在就学期间,有机会接触一些最著名的科学家。加拿大的医学院普遍水平很高,但够得上世界顶级的医学院仍然以美国为多。
但对于立志将来要服务于加拿大的学生,最好在加拿大读医学院。加拿大的医疗系统相对较封闭,外国医学院毕业后在加拿大申请行医有种种规定。造成的现象是每年有大量加拿大医学院的毕业生去美国做实习医生,而很多在美国医学院毕业的加拿大学生对申请回加拿大做实习医生的繁文缛节很畏难。这种现象各省不一样。一般中部的省份政策最宽松。
*******加拿大和美国医学院的主要不同点*******
加拿大和美国医学院都接受AAMC的认证,故申请条件和程序基本相似。但也一些明显的不同点。
第一是绝大部分美国医学院只接受已经取得本科文凭的学生。少数医学院通过所谓"Early
Admission"程序,对特别优秀的学生破格,允许其读完三年本科后即进入医学院。但这部分的人数不超过学生总数的5%。加拿大有的医学院也要求学生先取得本科文凭,但许多医学院(如McMaster,
Montreal, Laval,Saskatchewan等)不这样要求。其中University of
Montreal医学院有60%以上的学生在进入医学院之前本科未毕业。
其次是加拿大有1/3的医学院不要求MCAT,录取主要依据大学成绩。但几乎所有美国医学院都要求申请人提供MCAT成绩,而且在录取的审查中把MCAT看得很重,其意义相当于申请美国大学本科时考的SAT。
再就是美国医学院普遍要求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之前通过 USMEL一级考试,并在毕业之前通过
USMEL二级考试。加拿大则要求在毕业之前通过另一种相应的考试,即Medical Council of Canada
Qualifying Examination 的第一级(MCCQE I),在将来做实习医生的第二年通过MCCQE
II。虽然加拿大医学院不要求USMEL考试,但考了USMEL会使将来的职业选择更灵活。
另外加拿大所用医学院都是公立。而美国现有的125所医学院中,私立有50所,其余为公立。加拿大学生在选择美国医学院时首先要搞清楚该校是私立还是公立。私立医学院招生一般没有地区限制。公立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州政府,一般主要招收本州的学生,招收外州和外国学生的比例因校而异。多的如University
of Michigen有40%左右的外州和外国学生,少的如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一个都没有。
*******加拿大学生读美国医学院的学费问题 *******
美国大学把加拿大学生看作半个美国人,半个外国人。加拿大学生也需要F-1签证,但在任何边界海关就可直接办理。在申请时用的大多数表格与美国学生相同。但亲兄弟明算账,在经济资助上还是内外有别。
在美国读医学院很贵。05年美国公立医学院平均学费对本州学生是$18500,对外州学生平均为$34500。私立学校的学费一般不分本州和外州,去年平均为$36000。再加上生活费用,加拿大学生在美国读医学院平均每年需要5万美元以上。四年下来要20多万美元。(在加拿大如果上本省的医学院,在Quebec的法语医学院最便宜,大约在5千左右。而Ontario的医学院一般在$20000左右。但如果是外省学生,有的学费比美国医学院还贵。)
美国公立医学院有各种形式的资助,但大多数只给本州学生,加拿大学生除贷款之外很难拿到其它经济资助。私立医学院地区意识淡薄一点,根据个人家庭收入情况,有各种形式的资助。通常是学校越好,资助越多。比如哈佛医学院有70%的学生(包括外国学生)能拿到一些资助,平均资助额(以scholarship计)每年为
$20,584。但这点钱远不够,大部分学生还得申请贷款。在四年毕业时,哈佛学生平均贷款在十万左右。
美国很多医学院有MD/Ph.D.学位。在医学院常规课程上完后,还要做博士论文,所以学习时间较长,一般要6-10年。对于将来有志于医学研究和教学的学生,MD/Ph.D.学位是不错的选择。读MD/Ph.D.学位的学生一般学费全免,并且每月有一定的生活费。但要注意有30所学校这种资助来源于NIH(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另外75所学校资助来源于其它渠道。来源于NIH的资金通常只给美国公民。所以不是任何学校的MD/Ph.D.都接受加拿大学生的申请。
医学院学生申请贷款相对容易,因为大多数银行相信你将来跑不了(行医要在政府申请执照),也还得起。美国一些种类的贷款学生在校时的利息由美国政府替学生交。在美国读书的加拿大学生占不到这种好处,而加拿大政府通常也不资助到美国读书的学生。而且上医学院后太忙,通常也不能打工。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只能靠自己贷款。当今金融风暴下,加拿大银行也收紧贷款政策。有医学院offer,也只能最多贷款15万加元。如果到美国读书还的家长共签。
以下是加拿大各医学院以及当年报名的最低 GPA 和 MCAT 要求:
Dalhousie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Halifax, Canada
Private MD school
Degree: Yes
Laval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Quebec City, Canada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No
McGill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Montreal, Canada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Yes
McMaster University Faculty of Health Sciences Hamilton,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No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Faculty of Medicine St. John's,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Yes
Northern Ontario School of Medicine Sudbury, Canada
Degree: Yes
Queen's University Faculty of Health Sciences Kingston,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No
Universite de Montreal Faculty of Medicine Montreal, Canada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No
Universite de Sherbrooke Faculty of Medicine Sherbrooke,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No
University of Alberta Faculty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Edmonton,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No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Faculty of Medicine Vancouver,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No
University of Calgary Faculty of Medicine Calgary, Canada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No
University of Manitoba Faculty of Medicine Winnipeg, Canada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Yes
GPA: 4.03/5
University of Ottawa Faculty of Medicine Ottawa, Canada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No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College of Medicine Saskatoon,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No
University of Toronto Faculty of Medicine Toronto, Canada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No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Faculty of Medicine &
Dentistry London, Canada
Public MD school
Degree: No
学费栏目里,I:是指省内。O:是指省外。for:
是哪一年的。实际上近年来学费一直在涨。但加拿大医学院的学费和美国不同。美国是4年的学费固定。而加拿大是4年中每年不同。前2年较多,后2年就少了。安省大概是
2, 1 的样子。
所以报名时还要考虑入读后的费用问题。
加拿大人申请美国医学院,就是国际学生。美国接受国际学生申请的学校数字分别为06年入学国际学生申请数/面试数/录取数:
University of South Alabama College of Medicine 41/0/0
Keck School of Medic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ma Lind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13/27/12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301/17/5
UCR/UCLA Thomas Haider Program in Biomedical Sciences 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Davis School of Medicine 136/1/0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at UCLA 252/2/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 Francisco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Health Sciences Center School of
Medicine50/0/1(很奇怪,没面试录取)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School of Medicine 216/5/1
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323/49/11 (包括一个Early Decision
Program,牛啊)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Georgetow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378/17/1
Howard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400/25/14
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63/24/4
University of Hawaii John A. Burns School of Medicine 82/9/0
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Chicago School of Medicin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The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hicago Division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The
Pritzker School of Medicine 380/31/5
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186/13/4
University of Kentucky College of Medicine 76/-/6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New Orleans
Tulan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178/0/4 (又是一个无面试,4录取)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77/31/5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520/52/10
Harvard Medical School 379/-/17
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324/10/1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dical School 86/0/1
(这个更奇怪,写的是不接受国际学生申请)
Mayo Medical School 16/0/0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edical School 163/13/3
Saint Loui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199/-/5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School of Medicine
Creigh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167/1/0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374/-/10
Albany Medical College 417/16/6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of Yeshiva University
Columbia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Joan & Sanford I. Weill Medical College of Cornell
University 278/18/1
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 of New York University
New York Medical College 448/22/0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pstate Medical University
Stony Brook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Center School of Medicine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82/19/5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School of Medicine
Wake Fores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378/13/2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72/93/10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311/63/7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Medicine 243/9/2
Brown Medical School 405/15/4
University of South Dakota School of Medicine 35/0/0
Vanderbil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34/65/7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186/6/1
Texas A&M Health Science Center College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at Galveston 68/5/2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School at Houston 79/-/0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at Dall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75/2/6 (录取数大于面试数)
University of Utah School of Medicine 23/0/0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311/25/4
Eastern Virginia Medical School 191/4/1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Medicine 117/0/1 (0面试,1录取)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232/8/0
-全美医学院在一百四十所以上,接受国际学生的超过六十所,这个数量并不少,但是这仅仅是接受申请的,还有很多有进一步的限制,比如要求本科在北美完成一定年数(1-3年),或者干脆要求北美的本科学历,甚至只能美国的。有些给本州或者本国的学生优先权。有些对于资金的证明很苛刻,必须拿出4年的全部费用证明才考虑录取,等等。具体的需要联系具体学校。
-这些数字来自于08年入学版的MSAR(Medical School Admission
Requirements),这本书被誉为申请医学院的圣经,由AAMC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每年出版-从MSAE给的数字来看,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申请人最多,06年共有超过1万人申请,1038面试,179录取,是北美唯一申请人过万的医学院。
-书上列出的这些医学院名单和AAMC网站上的有轻微的差异,所以不全面,作为参考可以。
AAMC 网站列出的名单:Medical Schools Participating in AMCAS for the 2008
Entering Class
-纽约、麻省、宾夕法尼亚和加州等几个地方对国际学生的政策要明显的宽松,但申请人也相应增多
-估计国际学生里加拿大的要占至少近一半,甚至一半以上,因为有几所只接受加拿大学生作为国际学生的(没有列),申请人都达到二三百以上。
-还有一点增加了申请难度,这六十多所医学院大多排名比较靠前,换句话说竞争更激烈,录取更严格,一般的ave.
GPA达到3.75,好一点的3.8以上,MCAT成绩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好几所学校的verbal
reasoning平均分竟然达到11,而physical sciences和biological
sciences也分别达到12,这样算来MCAT平均总分高达35,写作也有Q(from J low to T high)
-MSAR里说,据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的数字显示,The 2006
entering class at U.S. medical schools included 297 students who
were not U.S. citizens or who were not permitted to reside
permanently in the States.
-这个单子不包括大部分德克萨斯州的医学院,它们有自己的组织,TMDSAS(Texas Medical
& Dental Schools Application Service
),具体情况会再整理,初步的了解为至少部分学校招收国际学生。
-以上所有学校,只有十几所最终没有录取任何国际学生,其余52所医学院均有至少一名以上的国际学生被录取。最多国际学生申请的依然是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共520个人申请,最终录取10个,最少的为Dalhousie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没有国际学生申请,其次为Mayo Medical School
只有16个申请录取国际学生最多的是Harvard Medical School 17人,其次为Howard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Chicago School of Medicin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pstate Medical University 各14人,超过10人的还有,Loma Lind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12人,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11人,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10 人,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10人,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 of New York University
10人,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10人。这10所学校共录取了122个国际学生,在总数的五分之二强
录取率最高的则是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at Dall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75/2/6/8% 和 University of Kentucky
College of Medicine 76/-/6/7.8% 以及 Mcgill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149/47/9/6%
上面录取国际学生总数比较多的10所学校,国际学生占总录取学生比例也比较高,最高的四所为,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10/82 12%, Howard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14/118
11.8%,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11/99 11%,Harvard Medical
School 17/165 10%.
如果四年本科医学,可却没考上医学院,那孩子以后可以做什么工作呀?
与医疗、生物相关的。比如继续学法医,学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等等的研究生院。一般来说能不能上医学院,大2结束就知道个差不多。那时GPA,
MCAT都有了。如果不够资格,就趁早转专业。不过,按我女儿的话说:要想上医学院,就不能有第二选择。否则你坚持不住时就会倒向 Plan
MCAT 考试分四部分,加起来一共是5小时45分钟。四部分分别是:
Physical Science: 1-15 (77道选择题, 考100分钟)
Verbal Reasoning: 1-15 (Verbal Reasoning 60道题, 考85分钟)
Biological Science: 1-15 (77道选择题, 考100分钟)
Essay writing: J-S (一个小时写两篇, 每篇各半个小时)
因为有的学校不关心Essay writing,所以MCAT提到的是前3科的总和,满分45分。
Question:恭喜!!!成功的女儿和妈妈成功的教育分不开,我儿子在多大二年级生,GPA和你女儿和你一样,也做了许多的义工,研究工作,不知能不能进去。真为你高兴,希望越来越多的华人子女能成为医生?
多大医学院新生提前开学,第一星期是热身周。学校安排校内外很多活动,每天都是晚上8、9点回来。一日三餐都包了。明天还要去学校的农场Camping。本期有220名新生。其中还有另外两名我女儿大学同学。就是说她在Western同一Program里八个人当中,有3个被多大医学院录取了
继续努力吧。在多大拿到那么高的GPA,应该算非常非常出色的了。但后面的课程更难拿分,不绷住劲就会滑下来。而且必须意识到中国人竞争更激烈。医学院学生是有族群配额的,大部分华人孩子都很努力,这就增加了难度。
接着说上学以后的事儿。
这里医学院确实很不同。正式开课才第一星期,上星期四就开始人体解剖了。我女儿由于有以前解剖小白鼠的经验,成了当日之星。人体课解剖4个人分一组,每组一个完整尸体。其中两个人动手,两个人记录。分完组之后,大家都一个看一个的站着,没人上前。我女儿想,反正得有人第一个动手,还等什么?于是就第一个拿起手术刀。手起刀落,麻利地开始第一项解剖。大家都看得惊讶,连老师都觉得怪怪的。连忙问:你如此熟练的下刀和剥皮动作,难道你以前做过?女儿笑着答道:在大学时解剖过上千只小白鼠。由于要求在器官死亡之前取出,所以要很快地剥出完整的皮(基因改良的鼠),迅速取出各个器官给不同的实验室。咱学士生在实验室不就做这些粗活嘛。逗的哄堂大笑。
要求3节课的3个项目,她们组一节课就完成2个。每阶段都第一个完成,老师就叫大家过来,讲解要点。最后老师说这组是当日的super
Question:太羡慕楼主了!!请问楼主国际生能考医学院吗?我受托将要照顾一个朋友的孩子,目前还没有登陆,但是在给他们关注一些读书的信息。那个孩子很喜欢医学,但是不知道如何申请。Henry因为已经是移民了,所以可能并不一定知道国际生的情况吧?我也是怀着敬佩的心情,祝贺+问候,如果能得到解答就更高兴了
加拿大的医学院都是公立的,由省俯支付费用。虽然国际学生也可以考,但录取的机会很小。就安省来说,每年只有零星几个外省和外国名额,基本上只招本省学生。今年更是一个也没招。Mcgill医学院是加拿大招收国际学生最多的学校。
网友感叹:
多谢Henry及时回复!多大的医科是最出名的啊,Mcgill好像到了博士才是最好的?总感觉那个地方太冷了点,虽然也很漂亮……
其实大家都知道,即使是PR或公民了,医科也是入门难、出门难啊,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职业。没有7年8年的读书和实践是根本不行的。正因为如此,才让人尊敬、收入才比较合理。还是积极争取吧!
本人的看法:
我虽然去年刚刚过来,并且常常回国,但是对于华人在西方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要想提高华人的地位,学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首先小孩要喜欢,并要好好地规划。否则的话,比较难办。比方说我的儿子,他在澳大利亚时候执意要读墨尔本大学的新闻,半年下来,自己意识到这并非是自己的强项,结果当我们到加拿大来,他又转到滑铁卢大学读数学,从而浪费了近两年的时间,所以,真的要好好规划。
我仔细地研究了一下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中学教育和大学的入学标准,可以这么说,只要孩子的英语过关,并且能够有中国重点高中理科毕业的水准,读医科并不是不可能的。但是,遗憾的是,大多数来了较早的孩子(14岁高中以前)的孩子,他(她)们的英文过关了,但是数理化和生物等却落下了,这主要是这儿的教育方式和父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来对小孩好好得设计,因为父母本身也是需要打拼的时候。
医学工作会大大提高华人的地位,因为医生在西方是收入高且受人尊敬的职业,即使不是specilist,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大家好好考虑一下。其实,在我看了加拿大的数学公开赛、计算比赛和美国的一些考试的试卷及分析,华人的孩子只要得当,还是很有优势的,所以,我最近在准备上个教师课程,同时明年三月左右开始搞数学和物理等方面的家教,争取做点事,也为了体面地生存,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多多联系,可以发我的电子邮件yuchun.zhao@rmit.edu.au,毕竟,我也真的想培养几个学生,有点成就感!
其他网友的看法:
华人的小孩能进医学院的比例并不高,英语的过关并不够,象mcat考试中词汇和写作就比较难,靠的是长时间的积累。不是三两年的努力就可达到的。再者要有大量的社会服务以及研究经验,不是简单的数理化好就行的。对刚从中国来得孩子赶上学习已经很不容易,让他们和这里长大的最优秀的孩子一起去面试竞争研究工作的机会,绝对比成年人找工作难。以我儿子在的多大来讲,生命科学专业每年招生2000人左右,夏天能找到研究工作的也就是100+,而这在申请医学院时,是重要的参考因素。还有医学院的面试,对于你的表达能力以及你的思维都要求很高。对一个来的时间短又生活在我们华人家庭的条件下的孩子,在短时间内要学会按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回答问题太难了。
其他网友的看法:
我们这一代很难了解下一代将会面对什么环境,更何况我们是来稿另一个地区。所以,我们可以鼓励子女定立一个理想,但不宜代他决定。
从他们的师友,环境,和际遇中,他们是可以找到适宜他们的理想的。
我的女儿也曾立志进医学院的,后来改为牙医,现在改为药剂师,不知道还有没有再更改。
我觉得只要子女能正正直直地做人便成,其他成就不能强求。有一首诗很能表达我的想法:
吾家洗墨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但留清气满乾坤
再说点对孩子的嘱咐。孩子离家上大学前,多数家长都嘱咐些话。记得以前有帖子贴了长长的一页交待女儿的话。其中记住一件说刷牙挤牙膏不要太多。如果你嘱咐的太琐碎,就相当于什么也没说。孩子除了厌烦之外,什么也没听进去。记得我女儿上大学之前,我嘱咐了3句话:
一,生命是最重要的,千万要注意。
二,不要游戏人生,会伤人伤己。
三,你竞争的对手就是自己,战胜自我你就成功了。
作父亲的很了解女儿,也很在意她。这几句话她是很理解的。
首先,我对女儿的最大希望就是活得快乐健康。前两个嘱咐就是体现这个的。第一个很好理解。第二个意思是明知道可能会伤人的事不要去做。我女儿性格外向,交友广泛。象试探、考验的事偶尔发生。这弄不好两面都不开心。最后的嘱咐就是要她摆脱自身的惰性,什么事情都不要等结果出来以后后悔。你所有的结果都是努力之后的。总结经验时绝对没有诸如:如果做了这个就好了,应该按某某的那句话去做等等。
在大学的四年之后,女儿总结就是没有后悔每一件事。如果回头从新设计,她还会走同样的路。当然走过的弯路就不会重复了。
Question:请问:
1.您的女儿“......高中毕业后她选了去西安大略读医科(05)。选这个学校就是为了进入大学是医学科学系。第二年选专业进了病毒病理学。直到毕业。......”这个西安大略的医学科学系和病毒病理学课程在中国就已经是医学的课程了,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读吗?容易申请吗?
2.现在我儿子是11年级,他也想将来考医学院,但哪些大学课程可以与将来的医学院课程衔接上?我们很苦恼,弄不清楚,希望得到你的建议!
你们过来很长时间了吧?孩子应该过了适应期了。
申请大学医科很容易。大学第一年没有专业,都是一些基础共同课。和高中衔接得很好,但难度稍微大一点。一般的中国孩子都能达到85分以上。但是要想进竞争力强的专业,就要有突出的成绩。当年进病毒病理专业的平均成绩是94分。大家都称这个专业是Pre-Medical,可见竞争会多么激烈。其实真正的专业课到3、4年级才体现出来。那时孩子早就适应了。
由于医学院入学并不限定其大学专业,所以就无所谓有课程的衔接问题了。但如果是大学医科出来的学生,在医学院的前几年会轻松很多。
Question:非常感谢你的回答。
我们过来一年多了,孩子基本适应了这的学习,但遇到化学或数学还是经常出现有的题看不太懂的问题,关键还是英语的问题。看到您女儿的不平凡经历,我们都感到很羡慕。也感到在加拿大考取医学院确实是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啊。如果退一步想,要是大学读的医科,但最后没有如愿考取医学院的话,这个专业毕业能从事哪些工作?是不是只能做一些病理等基础工作了?如果改学其他专业,比如生物工程、计算机等其他专业是不是就没有可能了?
医科毕业以后可以申请医学院,牙医学院,眼医,兽医,康复等与健保相关的深造。还有药学院。也还可以考研究生院,就是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生。之后做研究工作。但计算机方面的好像远了电。如果考虑今后走计算机专业的路子,学医科真的不适合。
再说说医学院的考试。多大医学院一直延续百分制的考试,直到今年才和安省其他医学院接轨。高年级的学生告诉新生:这是他们多年争取的结果。所以现在考试只有Pass和Fail。
高于70%的就算Pass。再高的成绩也只能留在卷面上,成绩单就是Pass。
70%~60%是中间结合部。学生要写一份书面检讨,为什么答错?有什么改进计划等。叫有条件Pass。
低于60%的就要面见医学院考试委员会,一个由教授组成的班子。就是一个检讨、批斗会。委员会要了解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是压力大,方法欠佳,琐事缠身,能力有限,还是不用功。最后考试委员会决定Pass还是Fail。
如果还有救,就提出方案要学生照办,这种情况的Pass是记录在案的。等到实习时招人的导师可以看到,多少会影响实习的机会。
如果没有救的,就Fail了。那么就要跟下一年级的重学这门课。重修的课多了肯定影响毕业的。最起码是晚毕业。多念一年医学院可要万多元呐。
女儿第一科考试是92%,肯定Pass啦。
Question:有个问题,在大学选哪些专业有利于将来上医学院?也就是那些专业的课程包含pre-med多一些?
在大学选哪些专业有利于将来上医学院?
容易拿高分的;容易拿到有力度的推荐信的;有利于在面试时打动面试官的。进医学院没有专业要求。
也就是那些专业的课程包含pre-med多一些?
医学科学,生命科学,生物科学都有。各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同,要参考小专业的课程。所谓的pre-med就是集中了医学一心想进医学院的学生。在这中间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当然还有竞争。目的就是向医学院靠近。但是所学专业对进医学院没有直接帮助。
Question:你们是令人羡慕和敬佩的父女,多给些教育方法和经验吧。我想请教,想学医关键在成绩特优秀,招生时看不看综合素质,比如参加社会活动、能歌善舞、当学生干部等,这方面占得比重大吗?还是只看学习成绩?还有数理化竞赛作用大吗?请指教。
想学医成绩特优秀是必须的,这个是硬指标。成绩有两方面,一是GPA,一般要求最低3。8。二是MCAT,一般要求32。如果达不到这些硬指标,就不要想医学院了。招生时主要看综合素质,比如参加社会活动、当学生干部等都是很重要的亮点。这方面占多大比重?应该说很大。反应孩子的社会责任感,组织领导能力,研究能力等方方面面,都是考核的内容。前面我讲的选容易拿高分的课,就是要用很小的精力在学习上。腾出时间在其他活动中。至于数理化竞赛作用大不大?这个我说不准。起码知道一点,医学院肯定不会招读书虫。
Question:哪些中途FAIL的,没当成医生的学生都去做什么了呢?LZ了解吗?能讲讲吗?
这个问题今天弄清楚了。就多大医学院来说,还没有毕不了业学生。教授说,如果出现学业困难的学生,我们会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毕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地review我们的招生程序,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如果有问题,那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医学院的问题。如果这样的学生恰巧来自同一个大学,我们就要降低他们的credit。就意味着需要更高的GPA才能达到入学标准。总之,学校有一整套的程序来应付这种情况。但目前尚未发生。
加拿大的大学都很在意自己的声誉。监管机制也十分健全有效。有一个医学院为了招收更多的本省学员,稍微放宽了对本省学生的门坎。去年差一点被加拿大医学会给摘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司法考试培训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