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机无线wifi信号发射器低的时候,会加大发射功率吗?

【求粉碎】WiFi信号能给iphone手机充电吗? | 谣言粉碎机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095939人加入此小组
微博上看到的:【新技术:用WIFI给手机充电】这个叫AirnergyCharger的充电器,它可以把接收到的WiFi信号转换成电能,给手机充电。工作90分钟所收集到的能量,就能为iPhone补充30%的电力,充满电基本上在5个小时左右,和插电源的充电器基本相当。有了它,只要有WIFI,就能给手机充电,这个东西售价不到300人民币。大刘在三体里面提到了无线供电,不过这个技术目前还没出来吧……就现在这个WIFI供电的说法,我觉得就光考虑功率也不可能啊……
+ 加入我的果篮
C#程序设计师
好冷的笑话
无线供电还在研究当中,在实验室已经实现了,但距离、效率都不理想,至于wifi,这真的是很冷的笑话
无限供电这个,有投入使用的产品,但是距离就。。。。。基本只是减少了电线的危险而已,却依旧没有便利多少。损耗是个大问题。奥卡姆剃刀:设转换器为8cm×15cm,即0.012m^2,距离WIFI设备十米处的球表面积小时可给104666个设备充满电,那WIFI的功率得有多大?能量守恒定律被推翻了?
.NET程序员
引用F-sea的回应:真不知道已经这样的产品,看来落后了....曾经和别人一起尝试过这项技术,实现难度不大,但距离和效率实在不够理想,不过像这种试金石一样紧挨在一起还是没问题的
太假。。。WIFI发射端都只是100mW的功率。即使WIFI信号100%无外泄、转换率100%无损失,都只是5V,20mA。0损失充满1000mAH的电池要50小时,实际上20mA根本充不进。。。待机电流都不止20mA啦!何况,1米距离能接收到的全向信号,只有发射端0.1%,约0.02mA,随距离增加以立方数递减。
无线供电TI出了支持无线供电标准的芯片方案用wifi....功率太低不行,
能量守恒还是存在的
生物科学专业
哇,以后我的iphone开着wifi就能充电了,好神奇啊~~~~话说……电是哪里生成的啊?
可以的是Airnergy Charger WiFi充电器
/blog/static//
自己看看吧
WiFi信号的能量是很微弱的,不知道Airnergy Charger使用了什么样的原理来实现有效的电力收集。
在CES的现场展示里,它用了90分钟的时间给一只黑莓充进了30%的电量,充满电基本上在5个小时左右,和插电源的充电器基本相当了,这个转换效率还是相当喜人的。更利害的是,从厂商的口气来看,今年夏天这个Airnergy Charger就有望上市销售。
无线充电早就有了……大学的时候朋友参加飞利浦灯具设计大赛获得的奖品是飞利浦电动牙刷一枚,无线充电的。把牙刷放在底座上就能冲了。现在的问题是利用率比较低。
还是palm的点金石才是王道……
好冷的笑话~~能量守恒,而WIFI辐射能量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所以,要多大的发射功率才能充电啊~~坐等GPRS信号充电的时代~~
的话:好冷的笑话~~能量守恒,而WIFI辐射能量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所以,要多大的发射功率才能充电啊~~坐等GPRS信号充电的时代~~不要想当然,看看10楼。
的话:无线充电早就有了……大学的时候朋友参加飞利浦灯具设计大赛获得的奖品是飞利浦电动牙刷一枚,无线充电的。把牙刷放在底座上就能冲了。现在的问题是利用率比较低。我家有那个牙刷,貌似~是电磁感应充电的~
的话:不要想当然,看看10楼。好吧~~坐等产品~坐等实验党拆解~~~~
这个我前段时间看的一个瘾科技里有说 在日本估计要实施了
平板放在桌子上就可以充电
有无限充电的卡片机,不过只能放在一块板上充,不能拿起来乱跑。
表示两个星期前就在寝室实现了手机的无线充电了.....
都有产品了,还再求粉碎。教练,这不科学。
的话:都有产品了,还再求粉碎。教练,这不科学。拿到东西 第一个要捎给达芬奇 告诉他永动机被发明了
的话:拿到东西 第一个要捎给达芬奇 告诉他永动机被发明了不要想当然别以为你想不到就没有原理很简单提高WiFi功率,用无线电波代替线而已。但不是你们想的那样,第一充电的时候不能移动,第二,这是无线充电的统一技术规范,不是说你能接入Wifi就能充电。你以为无线电没功率吗?以前在强电磁环境玩过日光灯,一边接上1米+的电线,不用接上电源就能闪,你看了不是要傻掉?
的话:无限供电这个,有投入使用的产品,但是距离就。。。。。基本只是减少了电线的危险而已,却依旧没有便利多少。损耗是个大问题。奥卡姆剃刀:设转换器为8cm×15cm,即0.012m^2,距离WIFI设备十米处的球表面积小时可给104666个设备充满电,那WIFI的功率得有多大?能量守恒定律被推翻了?一般Wifi路由器的功率是是1W,这种能充电的是5W。还是教师,能不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无线”跟你们想象的不一样,他的作用只是让充电器没有线而已。
的话:不要想当然别以为你想不到就没有原理很简单提高WiFi功率,用无线电波代替线而已。但不是你们想的那样,第一充电的时候不能移动,第二,这是无线充电的统一技术规范,不是说你能接入Wifi就能充电。你以为无线电没功率吗?以前在强电磁环境玩过日光灯,一边接上1米+的电线,不用接上电源就能闪,你看了不是要傻掉?请问你这是WIFI充电吗
文字游戏有意思吗 不能动 我为啥不插电线 花1000+买寂寞 真心难
的话:请问你这是WIFI充电吗
文字游戏有意思吗 不能动 我为啥不插电线 花1000+买寂寞 真心难第一因为WiFi确实能充电第二因为充电器太多,都是一团线,烦
的话:一般Wifi路由器的功率是是1W,这种能充电的是5W。还是教师,能不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无线”跟你们想象的不一样,他的作用只是让充电器没有线而已。你到底看到我说的话没?我上半段说的是无线供电的产品已经投入使用。只是有很多限制。下半段说的是普通的WIFI路由不可能做到原微博里这样5小时给苹果充满电。看清楚没?
wifi能充电?那在wifi源的附近电流不乱窜!?真好笑
的话:一般Wifi路由器的功率是是1W,这种能充电的是5W。还是教师,能不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无线”跟你们想象的不一样,他的作用只是让充电器没有线而已。首先普通wifi路由器功率根本没那么大根据《关于调整2.4GHz频段发射功率限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信部无[号)、《关于调整2. 4GHZ 频段数字无绳电话机部分技术指标的通知》(信无函[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依据》以及《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规定家用无线路由器、蓝牙发射功率:天线增益<10dBi时:≤100 mW 或≤20 dBm;
天线增益≥10dBi时:≤500 mW 或≤27 dBm。数字无绳电话在2.4GHz的功率限值为:跳频模式下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不大于25mW直接序列扩频和其他工作模式下(EIRP)不大于10mW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在2.4GHz频段下除数字无绳电话、蓝牙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以外的其它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功率限值为10mW所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设备已经超出了功率限值,即使该设备真的可以工作,目前在国内使用也是非法的(这个2.4GHz通用频段下5W的功率随便在哪个国家使用都是非法的)。要是干扰到了其他人,他们喊通信管理局来没收设备是板上钉钉的。5W这个功率要想充电也得把手机放在信号发射器边上,否则这东西随着距离增加,接受到的功率很快就衰减到无实用价值了。
的话:第一因为WiFi确实能充电第二因为充电器太多,都是一团线,烦按照你的逻辑 第一 在你的世界观里面 只要是无线电波就是WIFI吗?那我被紫外线烫伤了 我能不能说我被WIFI烫伤了?我能说WIFI能杀菌消毒嘛?WIFI信号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有他特定的技术规范。你使用发射WIFI信号的装置发射出其他规格的电磁波到底能不能叫做WIFI信号,明显不能。所以WIFI信号不能充电,能充电就不叫WIFI信号第二 就算你那个啥是WIFI信号
按你说的功率5W
除非这个电磁波能想光线一样线性传播并全部照在手机上。不然你还是无法解释功率问题。想吹牛逼你就去买你个真的上来,拆了上图。看看那啥到底能不能远距离无线供电第三“你以为无线电没功率吗?以前在强电磁环境玩过日光灯,一边接上1米+的电线,不用接上电源就能闪,你看了不是要傻掉?”那你一闪一闪的就能出来吹牛逼 我家微波炉能煮开水 我是不是能得若贝尔奖呀?
理论上是可以的,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充电器没办法设计。换句话说,理论是震荡波都可以用来充电,问题是,你怎么保证那个充电器不会把你烤成一个烤鸡?
无线充电,应该还是无线充电联盟的Qi标准更有前途吧。统一标准了才能够方便使用。另外,wifi的功率太小了,淘宝上那种超级变态的diy路由最大也才1w的功率,再算上损耗算上转换效率,充电不大现实。另外,我能查到的新闻都说的是给一台黑莓充电了30%.现在这些手机有多么的费电大家是懂的,黑莓相当省电多了,电池容量也响应的要小不少。
你们都错了 国产西瓜手机:蓝牙+红外+wifi充电都可以~~今天只要998 前一百名打进电话更可免费获得~
我记得无线充电就是手机放在充电底座上,不能移动,关键点在于,你只是放上去就可以充电,不用插线接到充电器上,这么个“无线”的意思。我还想着我花那么多钱就是为了少根线啊。。
的话:太假。。。WIFI发射端都只是100mW的功率。即使WIFI信号100%无外泄、转换率100%无损失,都只是5V,20mA。0损失充满1000mAH的电池要50小时,实际上20mA根本充不进。。。待机电流都不止20mA啦!何况,1米距离能接收到的全向信号,只有发射端0.1%,约0.02mA,随距离增加以立方数递减。+1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航天IC工程师
的话:在CES的现场展示里,它用了90分钟的时间给一只黑莓充进了30%的电量,充满电基本上在5个小时左右,和插电源的充电器基本相当了,这个转换效率还是相当喜人的。更利害的是,从厂商的口气来看,今年夏天这个Airnergy Charger就有望上市销售。引用
的话:都有产品了,还再求粉碎。教练,这不科学。引用
的话:不要想当然,看看10楼。按10楼地址访问的博客,发表日期为 10:17:14。抛开计算不谈,试问,如果该技术真的已经可以成熟应用,为何在两年半之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没有看到原文所预期的2010年夏季就能上市的产品?
的话:按10楼地址访问的博客,发表日期为 10:17:14。抛开计算不谈,试问,如果该技术真的已经可以成熟应用,为何在两年半之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没有看到原文所预期的2010年夏季就能上市的产品?技术的成熟,和做成产品,是有区别的吧。。。。。。。还要考虑成本,能不能赚钱之类的。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航天IC工程师
的话:技术的成熟,和做成产品,是有区别的吧。。。。。。。还要考虑成本,能不能赚钱之类的。话是没错,可如果按照博客原文所说“其工作90分钟所收集到的能量,就能为黑莓手机补充30%的电力”,那单从技术角度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假设,黑莓电池容量为1700mAh,充电电压3.7V(我没用过黑莓,这组数据是按照MOTO里程碑3的电池规格来设定的),那充满30%的电力就是3.7V x 1700mAh x 0.3 = 1887 VmAh = 1.887VAh其中VA是功率单位W充电时间为90分钟,那充电功率就是1.887Wh / 1.5h = 1.258W这还只是充电的功率,考虑到能量损耗,其接收到WIFI功率应远大于这个数值。我不是作无线通信的,不是很清楚WIFI在功率限值上的相关规定,但如果按照30楼
提供的数据(天线增益<10dBi时≤100 mW,天线增益≥10dBi时≤500 mW )来看,至少在国内,想要在家用环境下利用博客原文中提到的产品进行WIFI充电是完全不可行的,充电所需功率与WIFI信号发射功率差了至少一个数量级。
的话:话是没错,可如果按照博客原文所说“其工作90分钟所收集到的能量,就能为黑莓手机补充30%的电力”,那单从技术角度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假设,黑莓电池容量为1700mAh,充电电压3.7V(我没用过黑莓,这组数据是按照MOTO里程碑3的电池规格来设定的),那充满30%的电力就是3.7V x 1700mAh x 0.3 = 1887 VmAh = 1.887VAh其中VA是功率单位W充电时间为90分钟,那充电功率就是1.887Wh / 1.5h = 1.258W这还只是充电的功率,考虑到能量损耗,其接收到WIFI功率应远大于这个数值。我不是作无线通信的,不是很清楚WIFI在功率限值上的相关规定,但如果按照30楼
提供的数据(天线增益<10dBi时≤100 mW,天线增益≥10dBi时≤500 mW )来看,至少在国内,想要在家用环境下利用博客原文中提到的产品进行WIFI充电是完全不可行的,充电所需功率与WIFI信号发射功率差了至少一个数量级。没仔细算过,可也许是个可以考虑的努力的方向吧。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航天IC工程师
的话:没仔细算过,可也许是个可以考虑的努力的方向吧。这个不仅仅是方向了,无线充电早已经有产品销售,例如有些电动牙刷就是无线充电的。但WIFI与无线不能划等号,本帖讨论的重点也不是无线充电,而是WIFI充电……
一方面,什么防辐射眼镜,防辐射衣服,一方面,要无线充电.矛盾的地球人.
听同学提起过 他就研究这个 好像是法律规定发射功率最高1w 目前接受只有1mW..不过可以增加发射装置的数量..
的话:没仔细算过,可也许是个可以考虑的努力的方向吧。所以说了,必须是专用的电磁炉式充电设备,跟WIFI一点也不着边。
这么拉风的东西永远只为苹果准备用着NOKAI这样屌丝机的是没有机会的
的话:这么拉风的东西永远只为苹果准备用着NOKAI这样屌丝机的是没有机会的NOKAI。。。是山寨NOKIA吗?
有,但是距离供电那边很近才行。所以,你这个应该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
的话:这么拉风的东西永远只为苹果准备用着NOKAI这样屌丝机的是没有机会的= =、 nokia可不是屌丝机啊... 哪个屌丝买得起vertu?
很搞笑,无线充电干嘛一定要用WIFI?长距离功耗伤不起啊
银行安保人
奔迈哭死了。。。点金石已经出来这么多年。。。还好象神话一样 。。。。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是否可以通过软件方式提高手机接受 WiFi 信号的能力?
在同一个物理环境下,是否可以通过改造软件的方式得到更好的WiFi网络质量?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信号增强的软件,看起来挺玄乎的,他们的原理是什么?
按投票排序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如下几个设定:1. “提高WIFI接收能力”,是指“接收到更强功率的信号",还是指”能得到更好的网络质量“2. 软的定义,多软算软3. 一个软件,能够到多硬的位置4. 一个软件,能有多靠谱嫌废话多或者看不懂,可以直接看4先说1, “提高WIFI接收能力”,是指“接收到更强功率的信号",还是指”能得到更好的网络质量“如果是前者,那么软件做不到。WIFI依靠电磁波,很多性质和可见光一样一样的,想像一下,楼顶有个工作正常的灯泡,你在一个固定的能看见灯泡的位置,中间有张不动的白纸作障碍物,那么你能看到的光线强度一定是不变的。WIFI原理类似。但是通过软件实现”能得到更好的网络质量“,涉及到下一个问题,多软算软。2.软的定义,多软算软先说结论对链路层及以下的部分做优化,理论可以提高WIFI的传输质量,但这一层很多东西是固定死不能变的。对网络层及以上部分做软件优化,可以提高任意网络下的网络质量。如果把发送接收信号的装置叫做硬件,控制硬件发送什么样的信号的这部分,叫做软件的话,那么软件太能影响网络质量了。举个栗子,现在的WIFI网络信号中,都有一个叫做Guard Interval(简称GI)的东西,简单说,我每次发送两组信号之间,要有一个时间空隙,从而使相邻的信号不容易互相干扰,易于接受,那么这个时间间隔可以较长,也可以较短。我距离路由很近的时候,用较短的GI,一秒内能发送更多组信号,而离路由非常远的时候,那就用较长的GI,每次的信号都能保证准确无误的接收,网络质量就更好了再来个栗子,通过优化帧结构,能实现更好的网络质量,典型例子就是对比802.11g与802.11n,都可以工作在2.4GHz上,都可以使用20MHz的带宽,同样条件下n的上层吞吐量较g几乎翻倍,其中关键因素就是更合理的帧结构了。只是这类东西很难说是软件还是硬件了,而且大部分的都是规定好的,没有什么改动的余地,比如对于GI,硬件和驱动在一起能够自动调整来达到最佳效果,像帧结构这种东西就是完全规定死的。而纯软件,就是安装的程序,能不能优化网络呢?也能。举个栗子,Windows平台上有一个德国人做的软件,cFosSpeed,通过调整不同网络包的优先级实现满载的时候能有 延迟,通过调整发送接收窗口,能使传输层以上的吞吐率加大一点点,实测在部分网络条件下,有一定效果,正版终身40RMB(其他国家都是卖约300RMB+的)3. 一个软件能够到多硬的地方操作系统本身可能能干涉到比较底层的部分,比如Win下,一些网卡的驱动里可以设置强制短GI,等等(虽然说这类设置保持默认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对于App,我没做过网络应用开发,也不知道一个App究竟能够触摸到什么位置,只是这么多年,我见过做的最彻底的也就是Windows下的cFos系列产品了,其中有的功能接管了链路层的部分内容,印象里这些功能已经需要安装驱动了。而iOS和安卓下,一个应用大概是接触不到驱动吧?尤其iOS,一个App似乎无法影响另一个App的网络活动?4. 软件靠不靠谱还是说,我见过的靠谱的网络优化软件也就cFos一个而已,我记得在我上初中用奔3还是奔4的时候,这个软件就在做了,另一方面,这个软件在大部分国家售价合300RMB以上,也说明他们是下了功夫的...(想想在中国卖40,这是有多拼啊...)即使这样努力,cFos在一些较好的网络环境中,也用不出什么太大区别的,因为现有网络本身在应对一般应用下,已经足够好了。而对于随意一个所谓的WIFI优化软件,我觉得性质和XX电池助手类似,做出这种软件的逻辑就是”我比Apple懂“,”我比Qualcomm懂“,”我比IEEE懂“系列。我猜测,这类App都会有一些,比如广告,或者要你安装什么别的App,或者要你做什么事情赚什么积分的吧?如果是,那就可以删了...(感觉好像是写了个cFos的软文...)
个人觉得这有点像是 多学一点东西会长高一样。哦不对应该是多学的话会变帅一样。
原理上有,但是没有太大意义去开发它。芯片上有几百项开关都可配可调,特别是Android系统,就是专业厂家技术人员也没几个明白的,大家只知道常用的那几十个。
信号强度主要有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决定,如果从软件角度着手,那就试着设置一个周围没使用或者使用比较少的信道来降低干扰。
在同一个物理环境下,是否可以通过改造软件的方式提高终端设备接受WiFi信号的强度?没戏。理由如下:假设你所处的环境为一个路由器,你的笔记本连着路由器上网,你想给你的笔记本装个软件提高wifi信号,绝对没戏。笔记本接收到的wifi信号强度决定于路由器的发射强度和传播过程路劲上的损耗,你要增强信号就两种选择,增强路由器的功率(路由器出厂都有默认功率设置,一般会设置成比最大功率低几个DB,你可以用软件手动调上去),换个距离路由器近一些的地方或者是直线传播的位置。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信号增强的软件,看起来挺玄乎的,他们的原理是什么?具体没有研究过,以下只是猜测。可以这样子做:该软件启动后对周围存在的wifi信号进行一个轮询,然后找出干扰最小的信道(也就是wifi信号最弱的信道),并让路由器和你的笔记本切换到该信道以避开其他路由器的干扰,所谓载波侦听即是如此。但是找空闲信道这种功能,其实wifi芯片本身已经集成了,你在开启路由器的时候它会自动做这一步,只是选了一个信道后,即使以后这个信道干扰增大了也不会再主动切换,这个时候你只需要重启就可以再次自动选择干扰最小的信道,装个软件也许就是免了这一步么?
软件里写了提高wifi信号方法的教程算不算→_→比如移开遮挡物体之类的。
对wifi的协议不是很了解,不过猜想起来,应该与3G4G一类的协议类似。从原理来讲,同样的信号,物理层的算法(软件)不同,最终的流量(用户看到的)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这些协议应该是通过硬件的方式集成在终端的处理器里面,对于APP,应该是不可见的。上述所说融入了一些猜想,如果这些猜想都正确的话,只能说通过软件的方式,能够提高wifi流量,但通过APP软件的方式,不行。
我觉得这还是心理上的暗示吧。其实不会起太大的效果。一是WIFI芯片在出厂的时候应该已经设定好最佳连接信道的算法,二是即使这个算法可以改善,应用层的APP也不能直接修改硬件参数,所有的操作系统都会做这样的限制来保护系统安全。除非使用系统提供的API,但是其功能往往是有限的。
应该是没戏的。发送和接受的天线是固定的,想提高速度,在软件层面只能靠选择更好的信道。选信道这个事,现在的芯片都自带这功能。除非某个特定环境下你知道哪个信道更好,基本上没戏。一种有可能实现的东西是,许多终端都使用一个app,相互连接建立一个ad hoc网络。简单来说就是我到access point的信道和你到我的信道都很好,但是你到access point的信道渣,那就我下下来数据再传给你,通过这种手段来提高速度。没细想,实现起来应该也蛮麻烦的。
没什么作用,硬件决定。
估计是利用超频的原理,从底层改变硬件环境和设置参数,提高性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fi发射功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