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湖北有哪几个机场那个几换流站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
您的位置:
湖北省500kV龙泉换流站扩建主变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更新日期:【】
湖北省500kV龙泉换流站扩建主变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1& 工程概况&<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工程建设必要性分析&&&& 为缓解宜昌地区枯水期电力供需矛盾,充分利用现有降压容量,降低供电网损,提高三峡近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及三峡近区电压无功调控能力,提高区域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保证负荷中心的安全供电,并提高电网运行灵活性和电网发展的适应性,扩建1台龙泉换流站主变(750 MVA)是必要的。&<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项目组成&&&& 扩建工程组成主要包括:扩建750MVA主变压器1组,220kV出线间隔1回,低压并联电抗器3组。上述主变均在已建成前期用地上建设,工程不新增土地。扩建工程项目组成详见表1-1。&扩建输变电工程项目组成表表 1-1&<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工程地理位置&&&& 龙泉换流站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香烟嘴村,站址位于宜昌市以东,距市区直线距离为22km,公路距离为32km,距三峡电站约50km。换流站西南距夷陵区龙泉镇中心约7km,在站址东侧有柏临河通过,站区围墙距柏临河河堤(堤顶为龙宋公路)最小距离为100m。&<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换流站概况&<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1& 工程规模&&&& 本期扩建750MVA主变压器1组,220kV出线间隔1回,低压并联电抗器3组,且在已建成前期用地上建设,不新增土地。&&&& 主要工程规模详见表1-2。&龙泉换流站工程建设规模表 1-2&&&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2& 噪声治理工程&&&& 考虑和前期主变降噪方案保持一致。本期采取在主变附近设置6m高声屏障的降噪措施,和前期声屏障连成一整体。其中地面~5.5m为吸声加隔声声屏障,顶部0.5m的圆柱形吸声球体。声屏障采用可拆卸的钢结构,由柱、横梁等构件组成。&主变前声屏障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2-3。&图2-3&& 500kV主变压器前声屏障平面布置示意图&<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湖北500kV龙泉换流站扩建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针详见表1-3。&龙泉换流站工程建设规模表 1-3&<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4& 站址征地及拆迁&&&& 本期扩建工程在换流站前期工程预留场地进行扩建,不涉及新的占地和拆迁。&2& 环境状况&<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自然环境&&&& 龙泉换流站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雨量1155.5mm,24h最大雨量183mm,相对湿度76%,年雷暴天数43.5d,多年平均风速2.7m/s,多年最多风向SE。站址东侧有柏临河自北向南流过,柏林河是季节性河流,洪水由暴雨形成,陡涨陡落,其百年一遇洪水位的洪峰流量为1210m3/s,设计洪水位在145~148m之间,站址设计场地标高为146.~147.7m,通过采用排洪沟、加固防洪堤等措施保证站址不受百年一遇洪水威胁,站址范围内没有内涝问题。站址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东北部丘陵区,处于鄂西山地与江汉平原西部边缘的接壤处,西北部主要为碳酸岩所形成的中低山,东南部主要为白垩系至晚第三系砂岩夹泥岩组成的低丘,区域地质稳定。地质构造为黄陵背斜东侧单斜构造,地质构造单一,无不良地质现象,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站址北、南和东面主要为耕地,植被主要为灌木林,西面为丘陵地,主要植被为针叶林,站区周边没有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未发现珍稀保护动植物。根据湖北省的划分,本工程所涉及的宜昌市均属于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社会环境&<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1& 社会经济&&&& 宜昌全区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km,南北最大纵距180.6km。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樊市。&&&& 宜昌全市共辖五县三市五城区,五县分别为: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市为:枝江市、宜都市、当阳市,五城区为: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xiao)亭区。总人口414.93万人,国土面积2.1万km2,市区面积4249 km2,其中建成区面积61.5 km2,市区人口133.8万人。&<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2& 区域交通&&&& 站址距汉宜高速公路及318国道,分别约22km、24km,土宋公路(土门镇至宋家嘴镇乡村公路)从站区东面经过。&<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3& 矿产、文物和军事设施&&&& 工程区域无重要矿产资源,无文物古迹及军事设施。&<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4& 通讯设施&&&& 站址附近2 km内无通信电台、机场、导航站等通讯设施。&<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5& 区域规划及风景名胜区&&&& 龙泉换流站扩建工程区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扩建范围内也无古树名木。&<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环境质量&<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1& 电磁环境&&&& 2008年2月15日~16日对龙泉换流站厂界和敏感点香烟嘴村进行了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龙泉换流站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5kV/m和1.53×10-3mT,小于标准限值4.0kV/m和0.1mT;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39.6dB/(μV/m),小于55dB/(μV/m)。直流合成场强和直流场强最大分别为0.14kV/m和49.43μT,远低于标准限值25kV/m和10000μ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2& 声环境&&&& 2007年9月10日~11日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湖北500kV龙泉换流站及附近村庄进行了昼夜监测。&&&& 监测仪器:AWA6218B型噪声统计分析仪。&&&& 监测点位见图2-2,监测结果见表2-1。&&&& 龙泉换流站厂界噪声昼间监测值为42.0~51.2dB(A),噪声夜间监测值为40.8~45.2dB(A),各监测点位监测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Ⅱ类标准限制要求;敏感点昼间监测值为45.2~49.8dB(A),噪声夜间监测值为44.4~44.8dB(A),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6-1993)1类标准要求。&3& 工程分析&<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一致性分析&&&& 本工程不涉及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也不涉及生态脆弱区,工程建设利用变电站一期预留土地,不另外征地,该工程建设符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扩建项目选址合理性&&&& 龙泉换流站站址和用地已于一期工程建设前按远期建设规模一并考虑,并取得了宜昌市规划和国土部门的行政许可,变电站选址合理可行,符合地方规划要求。&&&& 本期扩建的主变和其它设备位于变电站区预留的场地内,不再新增占地,扩建工程选址合理。&<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工程建设与湖北电网规划的一致性分析&&&& 湖北500kV电网已形成以三峡和葛洲坝电站外送为中心,具有一定支撑作用的骨干网架。根据《湖北电网“十一五”电磁环网解环规划专题报告》及国家电网公司发展规-[2007]67号文《关于湖北电网“十一五”电磁环网解环规划专题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等精神,为解决宜昌及鄂西地区枯水期电力供需矛盾,以及保证三峡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在“十一五”期间有必要扩建龙泉换流站,实现龙泉换流站馈供宜昌北部分负荷。&&&& 可见,本工程符合湖北省电网规划的要求。&<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务院[2005]40号令)中将“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列入鼓励发展的类别。&&&& 本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环境影响因子分析&<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1&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根据龙泉换流站工程特点及其所在区域环境现状,扩建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时段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结合区域环境功能、各环境因子的重要性和可能受影响程度,在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环境因子进行识别和筛选,环境影响识别及影响性质和程度详见表3-1。&&&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表(主变扩建)&表3-1注:o/m:长期/短期有利影响;n/l:长期/短期不利影响;空白:相互作用不明显&&&& 本工程组成较为简单,仅为换流站扩建交流主变1台(容量为750MVA),扩建工程量小,施工方式简单,扩建主变并不对现有换流站的合成场强和直流磁感应强度产生影响,故本报告仅对合成场强和直流磁感应强度作现状评价,不再进行预测评价。主变的扩建除声环境、电磁环境略有变化、施工期略有短暂环境影响外,无其它环境影响。&<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2& 影响因子分析&<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2.1& 施工期&&&& (1)噪声&&&& 施工机械设备是主要的噪声源,根据《工业噪声治理技术》(国家环境保护局),换流站扩建工程主要施工设备的源强见表3-2。&换流站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源源强表&表3-2注:距1m处源强。&&&& (2)污废水&&&& 施工期污废水包括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① 施工废水&&&& 换流站场平和基础已基本完成,本工程施工废水主要为机械设备冲洗废水和混凝土搅拌系统冲洗废水等。废水往往偏碱性,含有石油类污染物和大量SS,各污染物浓度一般为:pH约10、SS1000~6000 mg/L、石油类约15 mg/L。施工废水量与施工设备的数量、混凝土工程量有直接关系。施工高峰时,施工废水最大约5 m3/d。&&&& ② 生活污水&&&& 本扩建工程施工人员采用租用当地农居,施工期生活污水统一纳入当地污水排放系统。&&&& (3)废气&&&& 本期扩建工程除设备构、支架基础、排雨水设施等少量开挖外,无需土石方开挖和回填,混凝土浇筑量不多,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扬尘影响周围环境。&&&& (4)固体废气物&&&& 由于本工程在扩建施工中均无场平和基础开挖工程,因此施工人员不多,施工高峰人数约3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取0.5 kg/人d,则每个换流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5 kg/d,生活垃圾可纳入原有当地垃圾收集系统。&&&& (5)对植被的影响&&&& 龙泉500 kV扩建输变电工程仅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一台500kV主变,其施工场地及临时用地均利用前期预留场地,对周围植被没有影响。&&&& (6)水土流失影响&&&& 本期工程基本不涉及土石方开挖和场地平整,且施工建设均在换流站已平整场地内,周围有围墙维护,换流站内有大面积绿化,同时本工程施工期较短。&&&& 因此,本期工程的建设基本不新增水土流失。&<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2.2& 运行期&&&& (1)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 本期扩建交流主变工程主要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产生影响,扩建主变不会对现有换流站的合成场强和直流磁感应强度产生影响。&(2)噪声&&&& 本期扩建工程的主要噪声源为主变压器设备噪声。&&&& 根据湖北省环境监测站2007年9月对龙泉换流站内的可听噪声测量数据可得到:双极输送功率为3GW 时,500kV现有1号主变压器设备噪声80.0 dB(A),降噪装置外55.4 dB(A)。&&&& (3)污废水&&&& 变电站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漏油和油污水,仅当主变压器发生突发事故或检修时,才会产生少量的油污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工程设计时已在主变压器下设有事故油池,油污水经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本工程采用阀控式铅酸型免维护蓄电池,运行及检修时,无酸性废水排放。&&&& 龙泉换流站电站员工利用前期编制定员,不再另外增加人员,因此本工程建成运行后无生活污废水增加。&&&& (4)事故变压器油影响&&&& 换流站内变压器及其它电气设备均使用电力用油,这些冷却或绝缘油由于都装在电气设备的外壳内,平时一般不会造成对人身、环境的危害。但在设备事故或设备检修时,有可能造成泄漏。&&&& 为防止事故、检修时造成废油污染,变电所内设置有污油排蓄系统,即按最大一台主变压器的油量,设一座事故油池,变压器四周设有排油槽与事故油池相连,万一发生事故时油将排入事故油池,一般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据调查,与本工程类似的已运行500kV换流站尚未产生过较大量的漏、泄油事件,故无因变压器油而产生的废弃物。&4&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对龙泉换流站500kV扩建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模拟的方法,模拟对象选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的天一变。&&&& (1) 电磁影响分析&&&& 根据天一变的模拟监测结果,预计龙泉换流站主变扩建工程建成后,在正常运行工况下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分布应与天一变较为接近。由于龙泉换流站配电装置位于站区西侧,本期500kV进线位于站区西侧,预计西侧围墙外及北侧围墙外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相对较大。&&&& 评价范围内的香烟嘴村最近民房分别位于距站址西北界275m和东界80m处。天一变500kV配电装置所在的南侧围墙外75m处的电场强度为40V/m,磁感应强度为0.32μT,香烟嘴村最近民房位于75m以外,其强度应小于75m处的监测值。据此,预计香烟嘴村敏感点的电磁场强度将符合4kV/m的电场强度和0.1mT的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要求。&&&& (2)无线电干扰影响分析&&&& 根据天一变电站的无线电干扰模拟监测结果,龙泉换流站扩建主变工程建成运行后距围墙外20m处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强度将符合评价标准,由于无线电干扰场强值随距离的增加呈衰减趋势,因此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声环境影响评价&<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1& 施工期&&&& 本次扩建工程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砼振捣器、砼搅拌机等各种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施工噪声。&&&& 根据预测结果,昼间作业时,在43m范围以外,各种机械设备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限值标准(70dB)。夜间作业时,在200m范围之外,各种机械设备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限值标准(55dB)。&多台机械设备同时运行时,其噪声影响范围还会增大,而香烟嘴村距施工区距离约230m,同时换流站围墙设有高7.5m的吸声隔声声屏装置,顶部为0.5m的圆柱形吸声球体,根据湖北省环境监测站9月12日对厂界内降噪装置现状监测数据,吸声隔声声屏装置吸声量约15~24dB,因此施工设备噪声对香烟嘴村影响较小。&&<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2& 运行期&&&& 本期扩建工程主要噪声源为主变压器。根据实测500kV主变压器风机正面的噪声级在80.0dB左右(1m处)。预测时按本期扩建1台主变进行考虑。&&&& 根据预测结果,湖北500kV龙泉环流站扩建工程运行后,香烟嘴村敏感点的昼夜噪声值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6-93)中2类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龙泉换流站厂界噪声值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类标准。&<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水环境影响评价&<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1& 施工期&&&& 换流站场平和基础已基本完成,本工程施工废水主要为机械设备冲洗废水和混凝土搅拌系统冲洗废水等。废水往往偏碱性,含有石油类污染物和大量SS,各污染物浓度一般为:pH约10、SS1000~6000 mg/L、石油类约15mg/L。施工废水量与施工设备的数量、混凝土工程量有直接关系。施工高峰时,施工废水最大约5m3/d,由于废水量较少,施工单位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一体积在75m3左右的无砼衬砌的沉淀池,将施工废水集中引入该沉淀池进行自然渗滤、蒸发,可防止对外水环境的影响。&<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2& 运行期&&&& 根据调查,龙泉换流站电站员工利用前期编制定员,不再另外增加人员,因此本工程建成运行后无生活污废水增加。&&&& 根据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监测结果,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和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一级排放标准。&<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对生态的影响&<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1& 对植被的影响&&&& 湖北500kV龙泉换流站扩建工程场地利用前期预留地,因此对周围植被基本没有影响。&<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2& 水土流失&&&& 场地平整已在前期工程中完成,且施工建设均在换流站内,周围有围墙维护,换流站内有大面积绿化,同时本工程施工期较短。因此,在此基础上新增主变及相关设备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3& 对社会的影响&&&& 本工程占地在变电站一期工程预留土地内,不另占用土地,同时工程不涉及拆迁和移民安置,因此,工程对占地和拆迁安置没有影响。&5&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换流站电磁污染防治对策&&&& (1)将变电站内电器设备接地,站区地下设接地网,以减小电磁场场强。&&&& (2)变电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均应做到表面光滑,尽量避免毛刺的出现。&&&& (3)应保证变电站内所有高压设备、建筑物钢铁件均接地良好,所有设备导电组件间接触部位均应连接紧密,以减小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 (4)为降低静电感应水平,高压配电装置区内,尽量不在电气设备上方设置软导线,适当提高电气设备及引线高度,控制操作设备尽量在低场强区,并设置屏蔽线。&&&& (5)运行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电磁辐射知识的培训。合理安排工作,减小工作人员在高电磁场区域的停留时间,以减小电磁场对工作人员的影响。&<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水污染防治对策&&&& (1)施工期&&&& 根据施工生产废水量在变电站施工场地内设置相应容积的沉淀池和隔油池,集中处理施工生产废水,并尽量回用。&&&& (2)运行期&&&& 龙泉换流站员工利用前期编制定员,不再另外增加人员,因此本工程建成运行后无生活污废水增加。运行期间,对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维护,保证处理水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本期扩建利用前期事故油池,贮油池废水禁止外排。事故油池中废油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大气防治措施&&&& 本次扩建在施工过程中因支架基础开挖、混凝土搅拌、材料运输会产生少量粉尘污染。为此,施工单位必须在易产生扬尘的作业面勤洒水。临时堆放的土石料应用土工布围护,土石方运输必须使用全封闭运输车,以减少扬尘对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噪声防治对策&&&& 湖北500kV龙泉换流站扩建工程,按照可研报告中落实隔声吸音板等降噪措施,保证换流站厂界及周边敏感点噪声满足相关标准限值。&&&& 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夜间尽量避免施工。如因连续作业要求需进行夜间施工,应向当地环保局报请批准,并告示村民。&<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固废处理对策&&&& 本扩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禁止乱堆乱放。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与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一起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变电站站内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塑料袋封扎后,集中在专用垃圾桶内,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清运,做到日清日运。&<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绿化&&&&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拆除临时施工设施,并对变电站主变扩建施工场地进行彻底清理。在站区采用草皮、低矮灌木和观赏性花木相结合进行绿化,绿化率应按设计要求达30%以上。&6& 公众参与&&&& (1)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相关要求,建设单位在委托我院进行本项目环评后7日内,于2008年1月5日至1月15日在湖北省环保局网站上进行了项目的第一次环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工程基本情况、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的意见的主要事项以及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等,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未收到公众对本工程提出关于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本项目现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时间为2008年2月27日至2008年3月7日。&&&& (2)公众调查&&&& ① 调查方式&&&& 对个人及团体的调查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进行。&&&& ②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包括变电站评价范围内村庄居民,工程涉及区域团体单位。&7& 风险评价和应急预案&<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风险评价&&&& 事故漏油是换流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事故漏油一般在主变压器出现事故时产生,若不能够得到及时、合适的处理,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500kV龙泉换流站前期建设已有一座容量为60m3的事故油池,本次扩建将利用该事故油池,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漏油时变压器油将自动排入事故油池,不会外溢。事故油可经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后重新利用,不会排放到外环境产生污染。根据国内500kV变电站的运行情况看,除非设备年久失修老化,主变事故漏油发生概率极小。&&&& 可见,换流站事故漏油风险影响极小。&<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应急预案计划&&&& 考虑到事故漏油对环境的污染,建立快速科学有效的漏油应急反应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漏油事故的应急防治主要落实于应急计划的实施,事故发生后,是否迅速有效的做出漏油应急反应,对于控制污染、减少污染对环境造成的损失以及消除污染等都起着关键性作用。换流站事故漏油的应急反应体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变电站内应健全应急的组织指挥系统。&&&& (2)加强主变压器、事故油池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3)完善应急反应设施、设备的配备,由省公司统一建立油处理设备的储备。&&&& (4)指定专门的应急防治人员,加强应急处理训练。 &8& 环境管理计划及环境监控计划&<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环境管理计划&施工期与运行期的环境管理计划详见表8-1。&龙泉换流站扩建工程环境管理计划表8-1&<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 环境监测计划&&&& 按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技术导则》(DL/T436-2005)、《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和《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的有关规定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见表8-2。&环境监测计划要求一览表表8-2监测内容监测布点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专案噪声1、换流站东南西北厂界各设3~4个测点;2、换流站周边敏感点香烟嘴村设1个测点。竣工验收监测1次(在正常运行状态下)Leq(昼间、夜间)水环境站址污水排放口设1个测点竣工验收监测1次(在正常运行状态下)pH、BOD5、SS、氨氮、动植物油电磁场1、换流站周边敏感点香烟嘴村设1个测点;2、在龙泉换流站每侧围墙外5m处,避开进出线,各设2~3个测点;3、在换流站围墙外5m处开始,垂直围墙设一测量线路,以5m间隔布置测点,直至100m处。竣工验收监测1次(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且在晴天条件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1、换流站周边敏感点香烟嘴村设1个测点;2、选择在靠近直流高压设备区所处一测,以围墙为测试起点,沿垂直围墙方向向外进行,测点间距为5m,顺序测至围墙外100m为止。竣工验收监测1次(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且在风速小于3m/s,无雨、无雾、无雪的好天气条件下)地面合成场强、直流磁场无线电干扰1、换流站周边敏感点香烟嘴村设1个测点;2、站址每侧围墙外20m处各设1个测点;3、在换流站避开进出线围墙外,垂直围墙设1测量线路,以2nm(n=0,1,2,3,4,5,6,7)为间距布置测点。竣工验收监测1次(在正常运行状态、且晴天条件下)距换流站北处围墙外20m处监测0.15~30MHz频率下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其余测点测量频率取0.5MHz。&9&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本项目总投资8191万元,环保投资估算见表9-1,包括水土保持、环保培训、环境监测等,共计67.5万元。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0.8%。&环保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表9-1序号环保措施费用备注1噪声防治65隔声吸音板(已纳入工程投资)2基础设施2事故油管道3所区绿化及美化所区环境0.525元/m2合计67.5&&&&&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但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将会对工程沿线区域产生一定不利环境影响。因此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以及建成运行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切实执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鉴此,从环境角度看,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工程选址合理、与湖北电网规划一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该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本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500kV龙泉换流站扩建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主办: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技术支持: 湖北省环境信息中心
地址: 武汉市武昌八一路346号 邮编: 430072
访问次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7有哪几个版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