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自考物理学可以自考或修双学位吗?

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古老的神话故事,“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它实现了中国人奔月的千年梦想.“嫦娥一号”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轨道上,计划绕月飞行一年.&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变轨、运行和物理学知识紧密联系,请分析:(1)火箭上升时,燃料燃烧释放的能转化为飞船的能;在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是将能转化为能.(2)“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显示,与地表相比,月表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撞击坑,这是由于月球缺乏的保护和缓冲,其原因是月球.(0)嫦娥一号卫星将探测的数据以20MHz的电磁波传向地球,我国上海天文台以25米口径碟形电线全神贯注搜索来自遥远的信号,该电磁波的波长米.若嫦娥一号卫星离地球38万公里,从卫星上发出的一个微弱信号传至地球需秒.(4)如图为嫦娥一号卫星飞行路线示意图.结合图中信息,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探测器飞离地球时速度方向指向月球前方c.探测器经过多次轨道修正,进入预定绕月轨道C.探测器绕地球的旋转方向与绕月球的旋转方向一致D.探测器进入绕月轨道后,运行半径逐渐减小,直至到达预定轨道(5)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和绕月卫星,登月将是中国人的一个新的梦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白天”,在地球上看到的天空是亮的,而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是暗的l.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的星星是闪烁的C.由于没有空气,所以月球表面是寂静的D.宇航员登月时必须穿宇航服,因为宇航服具有防止辐射、调节温度和提供氧气等功能.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推荐出版社
购物车 0 件商品 共 ?0.0 元
王后雄状元考案:高中物理(RJ选修3-1)
出版日期:2013-06
字数:643000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定价:28.0
折扣:88折
蔚蓝价:?24.6
vip(2-3星):?24.1
svip(4-5星):?23.5
商品评论(0)
商品问答(0)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_物理教案_高考网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0:06:17
【课题名称】
第一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自主学习】1、机械运动:物体的__________
_____ ____ _
______,称为机械运动。2、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
________,称为质点。3、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4、坐标系:为了___________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5、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自测】1.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2.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其中甲车上的人看到路边上的树,向东运动,乙车的人看到甲车向西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运动,根据以上事实,若以路面为参考系,不能判断出汽车运动方向的是(
)A、甲车和乙车
B、乙车和丙车
C、甲车和丙车
D、只有丙车3.某同学在光滑的地面上,向西滚动一小球,小球以1m/s的速度运动,经过2s和挡板想撞后以大小不变的速度返回,根据以上事实填写下表:0s1s末2 s末3 s末4 s末5 s末6s末以出发点为原点,以向西为正方向,小球的位置坐标(m)以碰撞点为原点,以向东为正方向,小球的位置坐标(m)【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链接】新 课
一 网GPS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GPS )是美国从本世纪 70 年代开始研制,历时 20 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早期仅限于军方使用,由美国国防部 ( Depart of Defense , DoD) 所计划发展,其目的针对军事用途,例如战机、船舰、车辆、人员、攻击标的物的精确度定位等。 时至今日, GPS 早已开放给民间做为定位使用,这项结合太空卫星与通讯技术的科技,在民间市场已正在蓬勃的展开,除了能提供精确的定位之外,对于速度、时间、方向及距离亦能准确的提供讯息,运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GPS 是什么
全球定位系统属于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和子午仪系统一样,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该系统的空间部分使用 24 颗高度约 2.02 万千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 21 3 颗卫星均为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约为 11 小时 58 分,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每轨道面四颗),轨道倾角为 55 度。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几何图形( DOP )。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
GPS 卫星已发展至 Block II 型式的定位卫星, 由 Rockwell International 制造,在轨道上重量约 1,900 磅,太阳能接收板长度约 17 眨 1994 年完成第 24 颗卫星的发射。因此目前太空中有 24 颗 GPS 卫星可供定位运用,绕行地球一周需 12 恒星时,每日可绕行地球 2 周,这也就是说,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至少有 4 颗以上的卫星出现在我们的上空。 目前全球有五个地面卫星监控站,分布于夏威夷、亚森欣岛、迪亚哥加西亚、瓜加林岛、科罗拉多泉,这些卫星地面控制站,同时监控 GPS 卫星的运作状态及它们在太空中的精确位置,主地面控制站更负责传送卫星瞬时常数 (Ephemera's Constant) 及时脉偏差 (Clock Offsets) 的修正量,再由卫星将这些修正量提供给 GPS 接收器做为定位运用。【自主探究】
怎样对物体进行简化?知识点一:物体和质点【阅读】P9第一部分:物体与质点并完成下列问题。1.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雄鹰、足球都在做机械运动。详细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困难? 困难出在哪里?2.描述物体运动,我们需要了解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区别吗?可以将问题简化吗?为什么?【合作讨论】1.什么样的物体才能被当作质点?当质点研究有什么好处?知识点二:参考系
怎样判断动与静?【阅读】P10第二部分:参考系并完成下列问题。1.看教材中的图1.1―3,车中小孩是运动还是静止的?2.参考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看教材中的图1.1―4,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运动,结果如何?【学习检测】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两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其中分别描述了两种运动情景,那么它们分别是以什么为参考系的?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知识点三:坐标系【阅读】P11第三部分:坐标系并填空1.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______及______需要建立坐标系.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_______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学习检测】1.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__________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当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2.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
,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所示,若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A=
,若它运动到B点,则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B =
。【当堂检测】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C、在研究某一问题是,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该物体也一定可视为质点。D、一个物体可否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研究旋转效应的足球,可把足球看作质点C、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D、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3.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C、实际选取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如在研究地面上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它物体【巩固练习】1.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C )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
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2.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选取的参考系是( B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一定是静止的
B. 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 一定是运动的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1)请在下面的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2)哪个时刻离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课后作业】【学习反思】【课题名称】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学习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知道标量和矢量.3.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4.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自主学习】1.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_____________表示,时间间隔用_________表示,时刻与物体的________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__________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2.路程和位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_______。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________的物理量。位移只与物体的________ 和__________ 有关,与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________无关。位移可以用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____________,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___________。3.矢量与标量(1)既有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____________。矢量和标量遵守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相加遵守____________法则;矢量相加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若物体在t1时刻处于“位置”x1,在t2时刻处于“位置”x2,则我们就用___________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即:Δx=________。【预习自测】1.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刻
B.“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间C.“8点42分”指时刻,“8分”指时间
D.“8点42分”指时间,“8分”指时刻2.手表上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3s内、第3s内所指的时间是否相同?3s末、第3s末所指的时刻是否相同?3.某同学从家门往右走了60m到一商店买笔,又向左走了300m到学校去上课。若以家为坐标原点,建立直线坐标系。请在此坐标系中画出两次位移的矢量图,标出总的位移矢量,算出总的路程。4.一支长为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前进300m后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这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为________m,通讯兵走过的路程为________m。【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链接】 我国古代关于运动的知识  我国在先秦的时候,对于运动就有热烈的争论,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一个题目.《庄子》书上记载着,公孙龙曾提出一个奇怪的说法,叫做“飞鸟之影未尝动也.”按常识说,鸟在空中飞,投到地上的影当然跟着鸟的移动而移动.但公孙龙却说鸟影并没有动.无独有偶,当时还有人提出“镞矢之疾;有不行不止之时”,一支飞速而过的箭,哪能“不行不止”呢?既说“不行”,又怎能“不止”呢?乍看起来,这些说法实在是“无稽之谈”,也可以给它们戴一顶“诡辩”的帽子.但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这个说法不但不是诡辩,而且还包含着辩证法的正确思想.恩格斯曾经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因为运动体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某一时刻在A点,在随之而来的另一时刻,就在相邻的B点,因此,也就有一个时刻,它既在A点又不在A点,既在B点又不在B点.在这时刻,物体岂不是“不行不止”吗?再者,在一定的时间Δt内,物体前进一段距离Δs,当这时间变小,Δs随之变小;当Δt趋近于零时,Δs也趋近于零.也就是说,在某一瞬间,即某一时刻,运动体可以看作是静止的,所以飞鸟之影确实有“未尝动”的时候,对于运动的这种观察和分析实在是十分深刻的.这同他们能够区分“时间”与“时刻”的观念很有关系.《墨经》对于“鸟影”问题又有他们自己的理解,说那原因在于“改为”.认为鸟在A点时,影在A′点,当鸟到了相邻的B点,影也到了相邻的B′点.此时A′上的影已经消失,而在B′处另成了一个影,并非A′上的影移动到B′上来,这也是言之有理的.机械运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运动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历的空间长度,就是速率.《墨经下》第65条之所述就包含着这方面的思想.《经说》云:“行,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这里的文字是明明白白的,“修”指空间距离的长短.那意思是,物体运动在空间里必由近及远.其所经过的空间长度一定随时间而定.这里已有了路程随时间正变的朴素思想,也隐隐地包含着速率的观念了.东汉时期的著作《尚书纬?考灵曜》中记载地球运动时说:“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即窗户)而坐,舟行不觉也.”这是对机械运动相对性的十分生动和浅显的比喻.哥白尼在叙述地球运动时也不谋而合地运用了十分类似的比喻.【自主探究】知识点一:时刻和时间间隔【阅读】P12第一部分:时刻和时间间隔并完成下列问题。1.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
2.观察教材第12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3、时间和时刻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时间轴上,时间表示一段,时刻表示一个点。如图所示,0点表示开始计时,0~3表示3s的时间,即前3s。2~3表示第3s,不管是前3s,还是第3s,这都是指 _____________。3s所对应的点计为3s末,也为4s初,这就是 __________。【合作讨论】时间和时刻有什么不同知识点二:路程和位移【阅读】P10第二部分:路程和位移并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教材第13页图1.2―2从北京到重庆,观察地图,你有哪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2.根据上面的学习,你能给出位移及路程的定义吗?3.在坐标系中,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位移.观察教材第13页图1.2―3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我们可以用从_____________指向____________的_______线段表示位移.知识点三:矢量和标量【阅读】P13第三部分:矢量和标量并完成下列问题。1.既有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矢量。举例:
2.只有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标量。 举例:知识点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阅读】P13第三部分: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并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1―2―6所示,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那么(x2- 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 =___________。可见,要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只需建立一维坐标系,用________表示位置,用位置_______________表示物体位移.2.观察教材第14页图1.2―5,计算物体由A到B坐标变化量Δx= ______________。
那么物体由B到A坐标变化量Δ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1.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2.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这位同学由A到B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比较出算术相加与矢量相加的法则吗?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4.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A=3 m,末位置的坐标是xB=-2 m,它的坐标变化量是Δx=?位移是多少?问: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巩固练习】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 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h35min从天津发车
B. 某人用15s跑完l00mC.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h开播
D. 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 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的运动方向
B.路程是标量,路程即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大小不会比路程大5.小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D. 4m,2m6.一辆汽车从A点出发,向东行驶了40km,到达C点,又向南行驶了30km到达B点,此过程中它通过的路程多大?它的位移大小、方向如何?【课后作业】【学习反思】【课题名称】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学习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有方向。2、初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5、学习运用表格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自主学习】1、速度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___。
(3)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位:国际单位为______,符号是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
),_________(
)等。1m/s=3.6 km/h。
(5)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______________。2、平均速度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_____。
(3)平均速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均速度既有____,又有____,是____,其方向与_______
____相同。
3、瞬时速度与瞬时速率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瞬时速度,常称为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叫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
(2)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____
______方向相同,瞬时速率是____。【预习自测】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所用时间越小,速度越大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20km/h的速度大于15 m/s2.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在2s的速度是(
D.无法确定3.下列对各种速率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匀速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4.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D.10.2 m/s【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链接】大到星系、天体,小到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以下列举的是几种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①人的步行速度为1 m/s左右,人的奔跑速度最大可达10 m/s,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 m/s,汽车的速度一般为20 m/s,现代飞机的速度高达1 000 m/s,2003年上海开通的磁悬浮列车的设计时速为430 km/h,约120 m/s.②普通雨滴的直径一般约为1 mm,毛毛细雨的雨滴直径在0.5 mm以下,滂沱大雨的雨滴直径为5~7 mm,雨滴下降的最大速度一般不会超过8 m/s.③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的侵害,2009年8月的莫拉可台风就给福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台风是很可怕的大风暴,风速最高可达60 m/s,刮风的范围一般是几百千米到1 000千米.台风会带来恶劣的天气和大量的降雨,会给当地农作物、交通及各种建筑物造成很大的破坏.④地球绕太阳转动,转动一周所用时间为1年,转动速度大小为2.98×104 m/s;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27天,转动速度约为1.02×103 m/s,即约为1 km/s;同步地球卫星绕地球公转周期为1天,运行速度约为3 km/s.⑤在常温下,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约为105 m/s,美国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使带电粒子速度很容易达到了106 m/s;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速度高达107 m/s. 【自主探究】知识点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阅读】P15 “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_________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表示,Δx的大小表示_____________ ,Δx的正负表示____________。
2.汽车在沿x轴上运动,如图1―3―l表示汽车从坐标x1=10 m,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到达坐标x2=30 m处,则Δx =__________,Δx是正值还是负值?汽车沿哪个方向运动?如果汽车沿x轴负方向运动,Δx是正值还是负值?3.绿妹在遥控一玩具小汽车,她让小汽车沿一条东西方向的笔直路线运动,开始时在某一标记点东2 m处,第1s末到达该标记点西3m处,第2s末又处在该标记点西1m处.分别求出第1s内和第2s内小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知识点二:速度【阅读】P15第二部分:速度 完成下列问题。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21岁的上海小伙刘翔像闪电一样,挟着狂风与雷鸣般的怒吼冲过终点,以明显的不可撼动的优势获得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约翰逊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世界纪录,改写了奥运会纪录.那么请问我们怎样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呢?试举例说明.【合作讨论】1.以下有四个物体,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初始位置(m)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100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100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
1 250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
2 5002.我们初中时曾经学过“速度”这个物理量,今天我们再次学习到这个物理量,那大家仔细比较分析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速度”跟初中学习的“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不同?知识点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一般来说,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时时一样,所以由v=Δx/Δt求得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Δt内的_________快慢程度,称为: ____________速度。平均速度的方向由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决定,它的_____________表示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所以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量,【合作讨论】1.甲百米赛跑用时12.5秒,求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是多少?那么我们来想一想,这个速度是不是代表在整个12.5秒内速度一直都是这么大呢?2.前面的计算中我们只能知道百米赛跑中平均下来是每秒8米,只能粗略地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如果我想知道物体某个时刻的速度如10秒末这个时刻的速度,该如何计算呢?知识点四:速度和速率
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相应部分的内容并填空:速度既有
量,速度的
叫速率,速率是
量。【合作讨论】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到“速度”这个词,那我们平时所讲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的哪个速度呢?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举例:2.甲、乙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时间围绕操场跑了一圈,都回到了出发点,他们的平均速度相同吗?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学习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可能小于物体的平均速率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2.某质点沿半径R=5 m的圆形轨道以恒定的速率运动,经过10s运动了 圆周.该物体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 ;质点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的位移为5 m,第2s和第3s内通过的位移均为20m,第4s内通过的位移为15m,求汽车在最初两秒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 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4. 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30 km/h,可是出一半路程之后发现前半段路程他的平均速度仅有15km/h,如果他仍然打算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水平,那么在后半段路程里他开车的平均速度应达到多少?5.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经过提速后,列车的速度达到150km/h.由于堵车,在隧道中的车速仅为1.2m/s.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总结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量。2.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4、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
D.③④5.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10.2 m/s
D.9.1 m/s6.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5分,随即改以1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0分,最后在5分钟又前进1000米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分钟及整个30分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最后通过2000米的平均速度是多大?【课题名称】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2)【学习目标】:1.知道质点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可以用坐标的变化来表示。2.掌握速度的概念。3.掌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会求平均速度。【思考与交流】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2.质点在x轴上并只朝着x轴的正方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质点开始运动后:t/s024681012141618x/m24688812162024(1)质点在前10 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2)质点在8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3)质点在0到18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3.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又以30m/s的速度从乙地运动到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汽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变题:如果问题改成“物体在前半段时间和后半段时间内的速度分别为20m/s和30m/s,求它在整个时间内的平均速度?4.一起重机在竖直向上吊运重物时的速度变化如下表所示:t/s00.511.52345678910v/m?s-100.250.50.7511.21.41.61.61.61.60.80
(1)作出重物的速度-时间图线.(2)在表格中所列时间内,哪段时间内重物在做加速运动?哪段时间内重物做匀速运动?哪段时间内重物在做减速运动?【学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训练)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3.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 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h是瞬时速度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5.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7m/s     
 C. 6m/s      D. 5.5m/s6.质点作单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  B.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  C.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D.瞬时速度的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7.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图1)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8.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 50m处的瞬时速度为 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6m/s       B.6.25m/s  C.6.75m/s     D.7.0m/s二、填空题 9.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5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20m,第4s内通过 5m.则此汽车在最初 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中间 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10.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中的_____可表示质点运动的快慢,_____越大,质点运动的速度也越大.11.如图2(a)中的图象A表示质点作______运动,图象B表示质点作______,图象C表示质点______;在图(b)中的图象A表示质点作_______,图象 B表示质点作_______,图象C表示质点作_______.三、计算题 12.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3.图3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图象.试根据图象说明从A→B→C→D的各段时间内,甲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多少?你能求出乙物体在5s内的位移吗? 【课题名称】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习目标】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3.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自主学习】一、电磁打点计时器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________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二、电火花计时器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说明书了解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1、电火花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伏,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
s打一次点。【预习自测】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物体)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或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
C.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4.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或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形状D.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5.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及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_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______m/s 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抽动纸带打点的一部分纸带,纸带上点迹清晰,所用的电源频率是 50 Hz.试回答:
(1) A、B、C、D是选用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 测量数据标在图中,试估算出打点B时的抽动纸的速度大小.【我的疑惑】【自主探究】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工作,大家想一想能不能使用直流电源,为什么?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实验步骤提示.学生动手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问题1: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问题2: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
w w .x k b 1.c o m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实例:如图,测量出包括E点在内的D,F两点间的位移△x和时间△t,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x/△t,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E点时的瞬时速度.△x/△t可以大致表示正点的瞬时速度,D、F两点离E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正点的瞬时速度.然而D,F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学生根据粗略表示某点瞬时速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计数点,测量包含这个点的一段时间内的位移△x,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t,填下表.位置012345△x/mt/sv/m?s-1根据v=△x/△t算出刚填完的表1中各点附近的平均速度,把它当作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填下表.从该表中能粗略看出手拉纸带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位置012345t/sv/m?s-1三、用图象表示速度问题:刚才我们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粗略看出我们自己手拉纸带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图象是表示变化规律的好方法,我们可以用图象来描述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那么怎样用图象来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呢?请同学们先看课文并回答.学生具体操作描点.学生用打点计时器测得数据作出图象一一速度时间图象,可以从这些点的走向大致看出纸带速度的变化规律.更形象直观地显示自己手拉纸带的运动速度变化情况.
[说一说]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的速度从始至终是不变的吗?如果有变化,你估计是怎样变化的?某位运动员的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0.57s,按照你的估计画出他在这段时间的v―t图象的草图.如果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同学跑百米,他的v―t图象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学后反思】【课题名称】
1-5速度的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学习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学习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自主学习】新课标第一网1.速度: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速度v=△x/△t,国际单位是m/s.2.比值定义法:物理学的概念大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用已有的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新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用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一般来说是从某个侧面反映事物的一个特性或某一方面的属性.3.加速度(l)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的速度变化的_________。(2)定义:物体的速度_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_________。(3)定义式:a=_________。(4)矢量性:加速度有_________,又有_________。(5)国际单位: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或_________。4.加速度的方向
(1) 加速度的方向与_________方向相同.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_________。【预习自测】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B.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加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2.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表示这物体
)A. 每秒运动2m
B.每经过1秒,其速度增大2m/s2C.每经过1秒,其速度增大2m/s
D.每经过1秒,其速度增大2m3.现有甲、乙、丙三个物体分别以速度VA= O,VB=10 m/s,VC=5 m/s 做加速运动,甲物体经过10 s速度变为VA=20 m/s,乙物体经过10 s速度变为VB=20 m/s,丙物体经过2s速度变为VC=10 m/s.试讨论甲、乙、丙三个物体哪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哪个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链接】读笑话梳理速度与加速度概念在经典影片《大话西游》中,唐僧罗里罗嗦的夸张形象深入人心,下面是师徒俩的一次对话。悟空因驾车超速而被唐僧拦住。唐僧走过来对悟空说:"悟空,你刚才的车速是60英里每小时。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velocity),通常用字母v代表。所以悟空,你的速度太快了。"悟空反驳说:"不可能的师傅,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英里?""这……,呔,速度是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这个这个,如果在Δt内物体的位移是Δx,它们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所以我的意思是,悟空,你如果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你将驶过60英里。""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0英里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60英里的路程。""这……,悟空啊,为师说的是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 ,单位为m/s,(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原来是平均速度不能超过60英里每小时呀师傅,你早说呀,我刚才的那个是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而且在此之前我开得很慢,只是瞬时速度大了点,如果平均下来,平均速度很小的师傅……""这……,我是说你的加速度太大了,加速度是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公式为: ,单位为m/s2。在相同时间t或Δt内,若速度的变化(vt-v0)或Δv大,则加速度大,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得快;反之,若速度变化小,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慢。所以加速度既不反映运动的快慢,也不反映变化量的大小,而是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可加速度是矢量,有正有负,我的加速度值大,但为负,其实做的可是减速运动呀!""这……"【自主探究】知识点一:速度变化量实例:某竞赛用的跑车启动时,4s内速度达到108km/h;某高速列车启动时, 120s内速度达到108km/h;自行车4s内速度达到6 m/s;而100 m跑运动员起跑时,0.2s内速度达到12m/s,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回答后面的问题。启动物体速度增加量(m/s)经历的时间(s)1 s内速度的增加量(m/s)速度增加的快慢程度(最快、较快、较慢、最慢)A竞赛用跑车B高速列车C自行车D运动员问题1:速度大,速度变化量(Δv)一定大吗?速度变化一定快吗?问题2:速度变化量大,速度变化一定快吗?知识点二:加速度不同的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往往是不同的,为了描述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阅读教材p26完成下面的问题
问题:迫击炮射击时,炮弹在炮筒中的速度在0.005s的时间内就可以由0增加到250m/s,炮弹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炮弹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是多少?这两个结果相同吗?【当堂检测】问题1:做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火车加速度?问题2: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 知识点三:加速度的方向问题:篮球以6m/s的速度竖直向下碰地面,然后以4m/s速度竖直向上反弹,碰地的时间为0.2秒。(1)求篮球在这0.2秒内的速度变化Δv。(2)有的同学这样计算球的加速度:a =(v2-v1)/ t=(4-6)/0.2m/s2=-10m/s2。他的方法对吗?为什么?正确的是多少?点拨:注意: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当堂检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原因1.从加速度公式可知: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2.速度很大,加速度肯定很大。3.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0。4.速度为0,加速度一定为0。5.速度增大,加速度一定增大;速度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6.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7.加速度为0,速度一定为0。8.加速度很小,速度一定很小;加速度很大,速度一定很大。9.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就越大。10.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就越大。【课后作业】【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对于已知量,物体做匀变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任意1秒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2秒末速度是1秒末速度的2倍。从第3秒初到第4秒末,速度变化了4m/s。第n秒末的速度比第n-1秒的初速度大4m/s。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速度达到最大。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做往复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秒内和第3秒内速度方向相反。第2秒内和第3秒内加速度方向相反。第3秒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第5秒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如上图可知物体在0~2秒末内速度变化量为
,加速度为
;2秒末~4秒末速度的改变量为
,加速度为
;4秒末~6秒末的速度变化量为
,加速度为
。一只足球以10m/s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运动,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以20m/s的速度向正西方向飞去,运动员与足球的作用时间为0.1秒,求足球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m/s2),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判断:两辆摩托车以36km/h相向而撞,碰撞时间为,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课题名称】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二)【学习目标】1.加深理解加速度的含义及物理意义.2.理解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变化关系.3.能从速度-时间图象中了解物体运动及加速度情况,体会数学在物理中的重要性.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速度变化率)【例1】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B级1.关于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的速度特别大,其加速度也一定大B.运动物体的速度非常小,其加速度也一定小C.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D.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
加速度的理解【例2】一物体的加速度为―7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速度比初速度小7m/s
B.物体每经1s速度减小7m/sC.未速度与初速度反向
D. 以上说法都不对B级1.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0.5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任意1s内
)A.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5倍B.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内的末速度大0.5m/sC.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内的初速度大0.5m/sD.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5m/sC级2.由a=Δv/Δt可知(
)A.a与Δv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C.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D.Δv/Δt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加速度计算【例3】一辆在公路上以72km/h运行的汽车,在遇到红灯时,司机立刻采取制动措施,经5秒钟汽车停止前进.问该汽车的加速度为多大?方向怎样?A级、A物体速度由36km/h增加到54km/h用了10s时间;B物体在5s内速度减小了3m/s;C物体的加速度等于15cm/s2;D物体每秒钟速度的改变量为2m/s.这四个物体哪个加速最大?哪个加速最小?
速度-时间图象【例4】质点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该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 2 s末的速度为_______ m/s,在前5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 m/s2,方向_______。B级、请结合右边的v-t图像完成下面的问题。(1)在0-6内物体速度如何变化?(2)算出各秒内的加速度大小,(3)0-2、4-6秒加速度一样吗?2-3、3-4秒加速度一样吗?【学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时训练)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减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减小2.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C.v0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3.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B.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4.一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B.物体一定向反方向运动C.物体速度可能增加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B.在0~t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C.在0~t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D.在0~t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6.物体甲、乙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运动,已知 , 。有人说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又有人说甲、乙两物体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些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7.一辆汽车正在向南行驶,汽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求汽车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8.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的速度图像,由图说明在0-10s甲、乙谁作加速运动,谁作减速运动;加速度各是多少;谁的加速度大。附加题、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不变而大小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小,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小到零时运动停止D.速度不断减小到零后,又反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w
w w .x k b 1.c o m【课题名称】
运动的描述(一)全章知识脉络,知识体系见《课时导学案》P14(二)本章专题剖析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但实际上可以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C.凡是质量小或体积小的物体都能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2.小华、小明和小红三人到上海“金茂大厦”游玩,三人分别乘坐一个观光电梯。当他们从自己乘的观光电梯向外看时,分别发现如下现象:小华看见小红乘的电梯匀速上升;小明看到小华的电梯匀速下降;小红看到地面在匀速上升。试分析小华、小明和小红三人乘的电梯相对于地面是怎样运动的?3.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v甲=v乙
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4.计算下面两个问题的加速度(1).在高速公路上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经3min速度从54km/h提高到144km/h。(2).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2m/s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原速度大小反弹回来,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2s。 5.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2―2―2甲图所示,则图中与之对应的v-t图是(
)(三)当堂练习见《课时导学案》P15(四)知识链接1.章内概念关系总结:2.概念关系速度与速率的区别物理意义分类决定因素方向联系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平均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同单位都是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单向直线运动时相等瞬时速度在△→0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物体在某点的运动方向速率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平均速率、无方向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五)课后作业1.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一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m/s,历时0.2s穿出木板,穿出时子弹的速度为300m/s,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为多少?3.在距离斜坡底端10m的山坡上,一辆小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向上行驶,5s后,小车又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下行驶。设小车做直线运动且位移和运动方向都以沿斜坡向下为正方向,试作出小车在这20s内的x-t图象和v-t图象,并由图象再确定小车在20s末的位置。免费下载完整版教案: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州大学自考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