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 刘栖楚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唐宋八大家
当前位置: &&
&& 左传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
左传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
学习古诗词必备工具,!
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原文】
初,楚伍参与蔡大师子朝友①,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2)。伍举娶于王子牟③。王子牟为申公而亡,楚人曰:“伍举实送之。”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④,而言复故⑤。声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
及宋向戌将平晋、楚(6),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本与 之语(7),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妃押皮革(8),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子木曰:“夫独无族姻乎(9)?”对曰:“虽有,而用楚材实多。归生闻之: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0。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淫。无善人,则国从之。《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11)。’ 无善人之谓也。故《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12)。’惧失 善也。《商颂》有之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于下国,封建 厥福(13)。’此汤所以获天福也。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14),恤民不倦(15)。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以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饫赐(16),此以知其劝赏也。将刑为之不举(17),不举则彻乐(18),此以知其畏刑也。 夙兴夜寐(19),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三者,礼之大节也。有礼,无败。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20),以害楚国,不可救疗,’所谓不能也(21)。子丁之乱,析公奔晋(22)。晋人置诸戎车之殿(23),以为谋主。绕角之役(24),晋将遁矣,析公曰:‘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多鼓钧声(25),以夜军之(26),楚帅必遁。’晋人从之,楚师宵溃。晋遂侵蔡,袭沈(27),获其君(28),败申、息之师于桑隧(29),获申丽而还(30)。郑于是不敢南面(31)。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雍子之父兄谮雍子(32),君与大夫不善是也(33),雍子奔晋。晋人与之蓄(34),以为谋主。彭城之役(35),晋楚遇于靡角之谷(36),晋将遁矣,雍子发命于军曰:‘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役,归一人。阅兵搜乘, 秣马蓐食,师陈焚次(37),明日将战。’行归者而逸楚囚(38),楚师宵溃。 晋降彭城而归诸宋,以鱼石归(39)。楚失东夷(40),子辛死之(41)”,则雍子之为也。子反与子灵争夏姬(42),而雍害其事(43),子灵奔晋。晋人与之邢(44),以为谋主,捍御北狄,通吴于晋,教吴叛楚,教之乘车、 射御、驱侵,使其子狐庸为吴行人焉(45)。吴于是伐巢,取驾,克棘,入州来(46),楚罢于奔命(47),至今为患,则子灵之为也。若敖之乱(48),伯贲之子贲皇奔晋(49)。晋人与之苗(50),以为谋主。鄢陵之役,楚晨 压晋军而陈,晋将遁矣,苗贲皇曰:‘楚师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若塞井夷灶,成陈以当之,栾、范易行以诱之(51),中行、二必克二穆(52),吾乃四萃于其王族(53),必大败之。’晋人从之,楚师大败,王夷师僭(54),子反死之。郑叛、吴兴,楚失诸侯,则苗贲皇之为也。”子木曰:“是皆然矣。”声子曰:“今又有甚于此者。椒举 娶于申公子牟(55),子牟得戾而亡(56),君大夫谓椒举(57):‘女实遣之。’ 惧而奔郑,引南望曰:‘庶几赦余!’亦弗图也。今在晋矣,晋 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58)。彼若谋害楚国,岂不为患?”子木惧,言 诸王,益其禄爵而复之。声子使椒逆之(59)。
①伍参:伍奢的祖父,伍子胥的曾祖父。子朝:公子朝,蔡文公的儿子, 为蔡国太师。②伍举:伍奢的父亲。声子:子朝的儿子。③王子牟: 楚国公子,又称申公子牟。(4)班:铺垫。⑤复故:返回楚国的事。 (6)向戌,宋国大夫,又称左师。平:讲和。(7)子木:屈建,楚国令尹。” (8)杞、梓:楚国出产的两种优质木材。(9)族姻:同族子弟和有婚姻 关系的人。(10)僭(jian)::越,过分。滥:过度,无节制。(11)这两句 诗出自《诗·大雅.瞻印》。殄瘁:艰危,困窘。(12)《夏书》已失传。这 两句话见于《古文尚书·大禹漠》。不经:不守常法的人。(13)这四句诗出 自《诗·商颂·殷武》。怠:懈怠。皇:今《诗经》作“逞”,意思是闲暇,指 偷闲。封:大。(14)劝:乐,喜欢。(15)恤民:忧民。(16)饫(yu)赐: 饱餐之后把多余的酒菜赐给臣下。(17)不举:不举行盛宴。(18)彻:同 “撤”。彻乐:撤去音乐。(1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20)谋主:主要谋 士。(21)不能:不能任用贤人。(22)子丁:楚国大臣斗克的字。析公:楚 国大臣。(23)戎车:指国君的战车。殿:后。(24)绕角:蔡国地名,在 今河南鲁山县东。(25)钧声:相同的声音。(26)军:进攻。(27)沈:诸 侯国名,在今安徽临泉县北。(28)君:指沈国国君沈子揖初。(29)桑隧: 地名,在今河南确山县东。(30)申丽:楚国大夫。(31)不敢南面:不敢 向南亲附楚国。(32)雍子:楚国大臣。谮:中伤,诬陷。(33)不 善是:不喜欢这个人。(34)蓄(XU):晋国邑名,在今河南温县附近。 (35)彭城:在今江苏徐州(36)靡角之谷:宋国地名,在彭城附近。(37) 陈:列阵。次:营帐。(38)归者:指应放还的老幼孤疾。逸:释放。 (39)鱼石:逃到楚国的宋国大臣。(40)东夷:亲楚国的东方小国。(41)子 辛:楚国令尹公于工大,被楚共王杀掉。(42)子灵:楚国宗族。夏姬:郑 穆公的女儿,陈国大大御叔的妻子。(43)雍害:阻碍,破坏。(44)邢:晋 国邑名,在今河南温县东北。(45)行人:外交使节。(46)巢:楚国的属国,在今安徽巢县东北。驾:楚国邑名,在今安徽无为境内。棘:楚国邑名, 在今河南永城南。州来:楚国邑名,在今安徽△台。(47)罢:同“疲”。 (49)若敖:指楚国令尹子文的氏族。(49)伯贲:楚国令尹斗椒的字。 (50)苗:晋国邑名,在今河南济源西。(51)栾、范:指栾书、士燮统率的中军。易行:指简易行阵,以诱惑楚军。(52)中行:指晋国上军佐。二郎:指晋国上军统帅 琦和新军佐 至。二穆:指楚国左军统帅子重和右军统帅子辛,两人都是楚穆王的后代。(53)四萃:从四面集中攻击。 (54)夷:受伤。僭(jian):火熄灭,这里比喻军队溃败。(55)椒举:伍举。 (56)戾(li):罪。(57)君大夫:国君和大夫。(58)叔向:晋国上大夫。 比叔向:使他的爵禄可与叔向相比。(59)椒 :伍举的儿子,伍奢的弟弟。 逆:迎。【译文】
当初,楚国的伍参与蔡国太师子朝相友好,伍参的儿子伍举 也与子朝的儿子声子相友善。伍举娶了王子牟的女儿做妻子,王子牟当申邑长官后获罪逃亡。楚国人说:“伍举一定护送过他。”伍举逃亡到了郑国,打算再逃亡到晋国。声子要到晋国去,他在郑国都城的郊外碰到了伍举,两个人把荆草铺在地上坐著一起吃东西,谈到了伍举回楚国的事。声子说:“您走吧,我一定要让您回楚国。”
到了宋国的向戌来调解晋国和楚国的关系时,声子到晋国去当使节,回国时到了楚国。楚国令尹子木同声子谈话,问起晋国的事,并且还问:“晋国的大夫和楚国大夫比谁更贤明些?”声子回答说:“晋国的卿比不上楚国,但是它的大夫却很贤明,都是做卿的人才。正像杞木、梓木和皮革,全是从楚国去的。虽然楚国 有人才,实际上却是晋国在使用他们。”子木说:“难道晋国没有同族和姻亲当大夫吗?”声子回答说:“虽然有,但是使用楚国的 人才的确很多。我听说过: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赏赐不过分,刑罚不滥用。赏赐太过分,就怕赏赐到坏人头上;滥用刑罚,则怕惩罚到了好人。如果不幸越过了限度,也宁愿赏赐过头,而不要滥用刑罚;与其失去了好人,还不如有利于坏人。没有好人,国家就会跟著遭殃。《诗·大雅.瞻印》中说:‘贤能的人没有了,国家就将遭受危难。’这话说的就是国家没有好人。所以《夏书》上 说:‘与其杀害无辜的人,宁可放过犯罪的人。’这是担心失去了好人。《诗·商颂·殷武》中说:‘不要过分不滥用,不可懈怠偷 闲懒,上天命令我下国,大力建树福和禄。’《就是商汤获得上天赐福的原因。古代治理百姓的人,喜欢赏赐而惧怕刑罚,为百姓 忧心而不知疲倦。赏赐在春天和夏天进行,刑罚在秋天和冬天进 行。因此,在将要行赏时要为它加餐,加餐后把多余的酒菜赐给奔命臣下,从这里可以知道他喜欢赏赐。将要用刑时则要减餐,减餐时要撤去进餐时的音乐,从这里可以知道他惧怕用刑。早起晚睡, 早晚亲自上朝处理政事,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他为百姓忧心。喜欢 赏赐、惧怕刑罚、为百姓分忧这三件事,是礼丁的大节。有了礼 丁就不会失败。现在楚国经常滥用刑罚,楚国大夫逃亡到四周的国家,成了那些国家的主要谋士,危害楚国,无法挽救和医治,这就是说楚国不能任用贤人。子丁的叛乱,使析公逃到了晋国。晋国人把他安排在国君的战车后面,让他做主谋。绕角战役,晋国准备逃跑,析公却说:‘楚军心里轻浮急躁,容易被动摇。如果多处同时发出击鼓声,趁夜色发动进攻,楚军一定会逃走。’晋国人听从了析公的话,楚军在夜里败逃了。晋国接著侵袭蔡国,偷袭沈国,俘获了沈国国君,在桑隧击败了申、息两地的楚军,抓住了为了楚国大夫申丽后回国。郑国从此不敢向南亲近楚国。楚国失去了中原诸侯的亲附,这全是析公的主意。雍子的父亲和哥哥诬陷 雍子,国君和大夫也不喜欢雍子,雍子就逃亡到了晋国。晋国人把畜邑封给他,让他当主谋。彭城一仗,晋军和楚军在靡角之谷遭遇,晋军准备逃走,雍子却向军队发布命令说:‘把年老的和年轻的人放回去,孤儿和有病的人回去,一家有两人参战的回去一个。精选兵士,检阅兵车,喂饱战马,饱餐一顿,摆开阵势,烧掉营帐,明天决战。’晋军让该回家的人走了,放走了楚军战俘, 结果楚军夜里溃败了。晋军降服了彭城,把它还给了宋国,带著俘获的鱼石回国。楚国失去了东方诸国的亲附,子辛也为此被杀, 这都是雍子干出来的。子反和子灵争夺夏姬,子反破坏了子灵的 婚事,子灵逃到了晋国。晋国人把邢邑封给他,让他当主谋,抵 御北狄,使吴国和晋国通好,教吴国背叛楚国,教吴国人乘战车、 射箭、驾车、驱车进攻,派他的儿子狐庸担任吴国的使者。吴国 便在这时攻打巢地,夺取驾地,攻克棘地,侵入州来,楚国疲于奔命,到现在吴国还是楚国的祸患,这都是子灵干出来的。若敖氏叛乱,伯贲的儿子贲皇逃亡到晋国。晋国人把苗地封给他,让他当主谋。鄢陵之战,楚军早晨逼近晋军并摆出阵势,晋军打算逃走,苗贲皇说:‘楚军的精锐部队只是中军的王室亲兵。如果填井平灶,摆开阵势抵抗他们,栾书、士燮两军减缩行阵以引诱楚 军,l 部B 琦和 至一定能战胜子重和子辛,我们再集中兵力 从四面进攻他们的亲兵,必定会把他们打得大败。’晋国人听从了苗贲皇的话,楚军大败,楚王受伤,军队溃散,子反自杀。郑国叛离,吴国兴起,楚国失去了诸侯的亲附,这都是苗贲皇干出来的。”子木说:“这些都说对了。”声子说:“现在还有比这些更厉害的。伍举娶了申公王子牟的女儿做妻子,子牟获罪而逃亡,国君和大夫们对伍举说:‘确实是你让他走的。’伍举因为害怕逃到了郑国,他伸长脖子望著南面说:‘但愿能赦免我!’但是楚国并 不考虑。现在伍举在晋国,晋国人准备封给他县邑。使他的爵禄可以和叔向相比。如果他来策划危害楚国,难道不会成为祸患吗?” 子木感到害怕,对楚王说了,楚王增加了伍举的爵禄并让他回到楚国。声子让椒 去迎接伍举。【读解】
自己的人才没有为自己效劳,却被敌手利用来挖自己的墙角, 危害自己,的确发人深省。这一篇专论“我材他用”的文字,显得十分独特,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索。
人才出逃的根本原因,在统治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作为一国之君,不能正确运用赏罚手段,不讲公平的原则,自然会造成自己内部的分化。这一重大责任要由自己来承担,可以叫做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尝,怪不到别人。
当然,实际当中也可能出现敌手寻机主动来挖人才的情形,或者用利诱的手段,或者用离间的阴谋,比如现代间谍战中常见的双重乃至多重间谍。
不管是哪种情形,我们都可以看出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价值和决定性作用。德国人奥本海姆出逃美国,使美国人造出了原子弹,从而掌握了在二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张王牌。类似的事例还可以举出很多。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商场和科技竞争之中,一个优秀人才往往可以使局面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掌握和 使用人才的一方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和控制权。因此,竞争,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在 古代,还是在现代,得人才者,得天下。
话说回来,自己的人才在严绘无情的竞争中被敌人利用,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自己人最了解自己家的事,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家底,自己的致命之处,全被了若指掌。这样,就应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古老的致胜原则。
敌手自己做不到的事,由自己人帮助他们做到了;敌人无法掌握的情况,轻而易举地被掌握了。处于这样的境地,哪有不败的道理?人们常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自己人被他人、敌手利用,不也是一种从内部攻破堡垒的方式吗?
不懂得珍惜人才和使用人才的统治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愚蠢的统治者。如果不仅不懂得珍惜和使用人才,反而设置各种阻碍和网罗加害于人才,这样的统治者便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是自己在为自己挖掘坟墓。历史上的这类悲剧不少,而在实际中人们又一再犯这样的错误,的确让人难以理解其中的原因。是嫉贤 妒能的心理在作祟?是惧怕能人对自己构成威胁?是看不出人的 才能所在?是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信条?是误信了* 佞小人的谗言?还是根本就不把国家、百姓的兴旺发达放在心上, 只图个人的安乐淫逸?
愚蠢倒也罢了。国君愚蠢,而握有实权的臣子们不愚蠢,也可以混下去。并非愚蠢,而是误中他人圈套,还可以谅解和补救。 既不愚蠢,也不是上当受骗,而是玩弄权术,专横暴虐,有意陷害,这就是违背天意的自己作孽,活该遭受厄运。
能够充分利用敌手的人才,来打击敌手的要害部位,瓦解敌手的士气和阵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可以算是天赐的福份,也是聪明智慧的表现。这当中有机遇问题,也有敌手的愚蠢、过失。 残暴而白白送上门来的时候,但是,最主要的是自己行得正,走得端,具有宽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和德行,站在道义和真理一边,人才才可能前来归附。如果与对手同样愚蠢、专横、暴虐,谁会来归附?得道多助,自身的优势所形成的强大吸引力,应当是 人才前来归附的根本条件。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凤凰总把高枝占。谁都不会效命于无德无才、贪婪自私的主子。除了吸引力之外,还要懂得珍惜和使用人才。优厚的礼遇必不可少,只讲道义不讲实惠肯定也是不行的。委以重任的信任,更能使被使用者心里踏实。既然要用,就放心大胆地用;如果心存疑虑,不如不用。古人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用人成功了,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
人才难得,优秀的人才更难得。自己的人才不要轻易放走,对手送上门来的人才一定要牢牢抓住。成功的统治者总是这样做的。高一月考试卷讲评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一月考试卷讲评
上传于||文档简介
&&月​考​,​高​中​语​文
大小:38.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小题1】C【小题2】D【小题3】B【小题4】(1) 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下帷”、“次”、“或”)(2) 他依据《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求阴阳之道交替运行的原因。(“所以”、“错行”) (3) 自从公孙弘受到重用,他曾收集比较了谷粱学和公羊学的经义,最后采用了董仲舒所传授的公羊氏的学说。(“集”、“义”、“用”)【小题5】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3分,多断少断酌情扣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已,督安南军饷。 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又请:“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又言:“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皆报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趾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 宣德七年,帝改福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文臣参机务,自福始。隆用福言,政肃民安。正统五年正月卒,年七十八。成化初,赠谥忠宣。福丰仪修整,不妄言笑。历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初,成祖手疏大臣十人,命解缙评之,惟于福曰:“秉心易直,确乎有守。”无少贬。&&&&&&&&&&&&&&&&&&&&&&&&&&&&&&&&&&&&&&&&&&&(节选自《明史》)【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察其妄,不问妄:荒谬 B.皆报可。于是编氓籍报:上报 C.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赞:辅助 D.公正廉恕,素孚于人孚:信服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黄福“关爱百姓”的一组是:(&&&&&)(3分)①请酌定,务从轻省&&&&&&&&&&&&&&&&②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③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④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⑤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⑥忧国忘家,老而弥笃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福经历六朝,颇受皇帝器重。太祖越级提拔他;成祖虽把他列入奸党名列,但仍重用他;英宗时,他开起了留都的文臣参预机务的先河。 B.黄福为政有方,处理政事有条不紊。安南初定,事务繁杂,他因事制宜,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向父老宣讲皇帝的恩德和旨意。 C.黄福为官清廉,不事家产。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约,家资仅够妻子儿女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接待宾客和周济贫困的人罢了。 D.黄福为人正直,爱憎分明。他对被贬到交阯的官员加以拯救和周济,并且和他们共事。而对侍宠欺压百姓的马骐,黄福则多次压制他。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5分)译文:&&&&&&&&&&&&&&&&&&&&&&&&&&&&&&&&&&&&&&&&&&&&&&&&&&&&&&&&&&&&&&&&&&(2)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5分)译文:&&&&&&&&&&&&&&&&&&&&&&&&&&&&&&&&&&&&&&&&&&&&&&&&&&&&&&&&&&&&&&&&&&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韦处厚,字德载,京兆万年人。事继母以孝闻,亲殁,庐墓终丧。宪宗初,擢左补阙。礼部尚书李绛请间言:“古帝王以纳谏为圣,拒谏为昏。今不闻进规纳忠,何以知天下事?”帝曰:“韦处厚、路隋数上疏,其言忠切,顾卿未知尔。”由是中外推其靖密。穆宗立,为翰林侍讲学士。处厚以帝冲怠不向学,即与路隋合《易》、《书》、《诗》、《春秋》、《礼》、《孝经》、《论语》,掇其粹要,题为《六经法言》二十篇上之,冀助省览。帝称善,并赐金币。张平叔以言利得幸于帝,建言官自鬻盐,笼天下之财。宰相不能诘,下群臣议,处厚发十难诮其迂谬,平叔愧缩,遂寝。敬宗初,李逢吉得柄,构李绅,逐为端州司马。其党刘栖楚等欲致绅必死,建言当徙丑地。处厚上言:“按绅先朝旧臣,就令有过,尚当祓瑕洗衅,况被谗乎!”绅繇是免。方天子荒暗,月视朝才三四。处厚入见,即自陈有罪,愿前死以谢。帝曰:“何哉?”对曰:“臣昔为谏官,不能死争,使先帝因畋与色而至不寿,于法应诛。然所以不死者,陛下在春宫,十有五矣。今皇子方襁褓,臣不敢避死亡之诛。”帝大感悟,赐锦彩以慰其意。后禁中急变,文宗绥内难,犹豫未即下诏,处厚入,昌言曰:“正名讨罪,何所避讳哉?”遂奉教班谕。无违旧章者。帝虽自力机政,然骤信轻改,摇于浮论。处厚尝独对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使待罪宰相,凡所奏可,而中辄变易。臣乃陛下自擢,今言不见纳,宜先罢。”即趋下顿首,帝矍然曰:“何至是?卿之忠力,朕自知之,安可遽辞以重吾不德?”处厚趋出,帝复召问所欲言,乃对:“近君子,远小人,始可为治。”大和二年,方奏事,暴疾,仆香案前,一昔薨,年五十六。处厚姿状如甚懦者,居家亦循易,至廷争,嶷然不可回夺。刚于御吏,百僚谒事,畏惕未尝敢及以私。推择官材,往往弃瑕录善,时亦讥其太广。【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掇其粹要掇:通“缀”,连接 B.李逢吉得柄,构李绅构:陷害 C.使先帝因畋与色而至不寿畋:打猎 D.文宗绥内难绥:平定 【小题2】下列选文中的文句与后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知天下事一言以蔽之 B.为翰林侍讲学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C.遽辞以重吾不德申之以孝悌之义 D.处厚姿状如甚懦者求人可使报秦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韦处厚沉静缜密,为人们推崇。他多次上秦折给皇上,所言忠诚恳切,但他不事张扬,以至礼部尚书李绛误以为皇上听不到忠谏。 B.韦处厚忠心耿耿。穆宗皇帝不喜欢读书,韦处厚就摘录《易》《书》《诗》等书中的精华,呈献给皇帝,希望对皇帝有所帮助。 C.韦处厚敢据理力谏。当李逢吉的党羽想置李绅于死地,建议把李绅流放到荒蛮之地时,是韦处厚据理力争,使李绅免于被流放。 D.韦处厚为人刚直,受皇帝及人们敬重。因敬畏他,百官在禀告事情时不敢掺和私情。但韦处厚在用人方面因善邪不分又被人们讥笑。 【小题4】把文言文中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张平叔以言利得幸于帝,建言官自鬻盐,笼天下之财(2)臣乃陛下自擢,今言不见纳,宜先罢(3)方奏事,暴疾,仆香案前,一昔薨,年五十六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黄&&英&&&蒲松龄马子才,顺天人。世好菊,至才尤甚。归至中途,遇一少年,跨蹇从油碧车,丰姿洒落,渐近与语,少年自曰陶姓。因与论艺菊之法。马欣然曰:“仆虽固贫,茅庐可以寄榻。不嫌荒陋,无烦他适。”陶趋车前向姊咨禀,车中人推帘语,乃二十许绝世美人也。顾弟言:“屋不厌卑,而院宜得广。”马代诺之,遂与俱归。日过北院为马治菊,菊已枯,拔根再植之,无不活。陶姊小字黄英,雅善谈。陶一日谓马曰:“君家固不丰,仆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为常!为今计,卖菊亦足谋生。”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曰:“仆以君风流雅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陶笑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马不语,陶起而出。自是马所弃残枝劣种,陶悉掇拾而去。未几菊将开,闻其门嚣喧如市。怪之,过而窥焉,见市人买花者,车载肩负,道相属也。其花皆异种,目所未睹。心厌其贪,欲与绝;而又恨其私秘佳种,遂款其扉,将就诮让。陶出,握手曳入。见荒庭半亩皆菊畦,其蓓蕾在畦者,罔不佳妙,而细认之,尽皆向所拔弃也。陶入室,出酒馔,设席畦侧,曰:“仆贫不能守清戒,连朝幸得微资,颇足供醉。”渐而旧日花畦,尽为廊舍。至秋载花去,春尽不归。而马妻病卒。意属黄英,微使人风示之。黄英微笑,意似允许。课仆种菊,一如陶。黄英既适马,于间壁开扉通南第,日过课其仆。马耻以妻富,恒嘱黄英作南北籍,以防淆乱。不半岁,土木大作,马不能禁。经数月,楼舍连垣,两第竟合为一,不分疆界矣。然遵马教,闭门不复业菊,而享用过于世家,马不自安。黄英曰:“妾非贪鄙;但不少致丰盈,遂令千载下人,谓渊明贫贱骨,百世不能发迹,故聊为我家彭泽解嘲耳。然贫者愿富为难,富者求贫固亦甚易。床头金任君挥去之。”马曰:“捐他人之金,抑亦良丑。”英曰:“君不愿富,妾亦不能贫也。无已,析君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害?”乃于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马。马安之。然过数日,苦念黄英。招之不肯至,不得已反就之。隔宿辄至以为常。黄英笑曰:“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马亦自笑无以对,遂复合居如初。&&&&&&&&&&&&&&&&&&&&&&&&&&&&&&&&&&&&&&(选自《聊斋志异》,有删节)【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与论艺菊之法艺:种植。 B.黄英既适马适:到,往 C.恒嘱黄英作南北籍籍:登记 D.课仆种菊,一如陶课:督促完成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马子才“安贫”的一组是(3分)①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    ②自食其力不为贪③心厌其贪,欲与绝       ④马耻以妻富⑤享用过于世家,马不自安    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子才家世世代代爱好菊花,传到他更是爱得厉害。路遇少年,论菊投契,因此并邀姐弟俩回家借住。 B.马子才看不惯陶姓少年出售菊花的行为,但因为他私藏了好的菊种,又不得不虚以委蛇,和他一起喝酒。 C.黄英向马子才解释卖菊花的原因:不是贪图富贵,而是为贫穷爱菊的陶渊明扬眉吐气。 D.黄英一开始不能说服马子才改变自己对贩菊富贵的看法,就选择了和马子才分居;马子才因思念黄英,最后还是和她住到了一起。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家固不丰,仆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为常!(3分)(2)怪之,过而窥焉,见市人买花者,车载肩负,道相属也。(4分)(3)捐他人之金,抑亦良丑。(3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吕大器,字俨若,遂宁人。崇祯元年进士。授行人,擢吏部稽勋主事,更历四司,乞假归。以邑城庳恶,倡议修筑,工甫竣,贼至,佐有司拒守,城获全。十四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劾总兵官柴时华不法,解其职,立遣副将王世宠代之。时华乞兵西部及土鲁番为变,大器令世宠讨败时华及西部,时华自焚死。塞外黄台吉等拥众乞赏,谋犯肃州。大器假赏犒名,杀其众无算,又讨群番为乱者,抚三十八族,西陲略定。 十五年六月,擢兵部添注右侍郎。时畿辅未解严,大器及诸将和应荐、张汝行驰扼顺义牛栏山。总督赵光抃集诸师大战螺山,应荐阵亡,他将亦多败,唯大器所部无失事。 五月,以保定息警,罢总督官,特设江西、湖广、应天、安庆总督,驻九江,大器任之。湖北地已失,武昌亦陷,左良玉驻九江,称疾不进,疑大器图己。大器诣榻前与慰劳,疑稍释。而张献忠大躏湖南,分兵陷袁州、吉安。大器急遣部将及良玉军连破之樟树镇,峡江、永新二郡皆复。 十七年四月,京师报陷,南京大臣议立君。大器主钱谦益言,立潞王。议未定而马士英及阮大铖拥福王至。福王立,迁大器吏部左侍郎。大器以异议绌,自危,乃上疏劾士英。言其拥兵入朝,翻先皇手定逆案,欲跻阮大铖中枢。女弟夫未履行阵,授总戎。“夫吴甡、郑三俊,臣不谓无一事失,而端方谅直,终为海内正人之归;士英、大铖,臣不谓无一技长,而奸回邪慝,终为宗社无穷之祸”。疏入,以和衷体国答之。 未几,泽清入朝,劾大器怀异图。大器遂乞休去,以手书监国告庙文送内阁,明无他。士英憾未已,令太常少卿李沾劾之。遂削大器籍,复命法司逮治之。以蜀地尽失,无可踪迹而止。大器既去,沾得超擢左都御史,独縯祚论死。 明年,唐王召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道梗,久之至。汀州失,奔广东,与丁魁楚等拥永明王监国,令以原官兼掌兵部事。进少傅,尽督西南诸军,据夔州。大器檄占春、大海、云风讨杀容籓。大器至思南得疾,次都匀而卒,王谥为文肃。(《明史·吕大器传》有删改)【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大器所部无失事 部:部属B.欲跻阮大铖中枢 跻:使……晋升C.独縯祚论死 论:判决D.次都匀而卒 次:临时驻扎【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劾总兵官柴时华不法,解其职秦王恐其破壁B.议未定而马士英及阮大铖拥福王至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大器以异议绌少以父任D.道梗,久之至为之奈何【小题3】把第Ⅰ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大器假赏犒名,杀其众无算,又讨群番为乱者,抚三十八族,西陲略定。(5分)(2) 夫吴甡、郑三俊,臣不谓无一事失,而端方谅直,终为海内正人之归(5分)【小题4】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8处)(4分) 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呜呼!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欧阳修《老苏先生墓志铭》)【小题5】根据第Ⅰ卷文言材料,请简要分析吕大器被福王撤职并要求法办的原因。(3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闻其有异材,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①。军曰:“以此何为? ”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③,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 且盐铁,郡有余臧,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 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④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⑤,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欺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选自《汉书》)[注] ①繻,用作通行证的帛。   ②传,凭证。  ③制,帝王的命令。④横草,使草倒下。     ⑤孤于外官:孤,远。外官,指使者之职。【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徐偃使行风俗行:推行 B.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矫:假托 C.干名采誉干:求取 D.臣宜被坚执锐锐:锋利的兵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武帝异其文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弃繻而去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以从民望,干名采誉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去长安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己此去一定不会再返回。 B.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守法纪,独断专行,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严厉地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 C.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过去没有什么功劳,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 D.终军请缨赴南越,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只是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太守闻其有异材,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4分)(2)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3分)(3)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3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的目。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萧鸾遣鲁康祚、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勒甲士三千击之。时康祚军于淮南,永舍淮北十有余里。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即夜分兵二部,出于营外。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之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祚、公政等果亲率军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祚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焉。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祚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裴叔业又围涡阳,时高祖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径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锋锐。聪、藻徙为边民,永免官爵而已。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萧衍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治民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迁左将军、南衮州刺史。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年逾八十,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节选自《北史·傅永传》,有删节)【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谦让。 B.萧衍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谋求。 C.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埤迎击。 D.贼俯射永,洞其左股射穿。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现傅永有“气干”(气魄和才干)的一组是(3分)①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②发愤读书,涉猎经史③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④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锋锐⑤永出箭复人,遂大破之⑥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傅永年轻时虽然勇武过人,但缺少学问。有朋友给他一本书,他竟然不理解,答不出朋友从书中提出的问题。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准确。他摸准了入侵之敌的心理和行动规律,巧置迷惑敌人的标记,并设伏兵,一战而大获全胜。 C.傅永临阵作战勇敢,七十多岁时还亲自率兵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敌人用箭把他的大腿射伤,他拔出箭继续战斗,把敌人打得大败。 D.傅永具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中山王元英东征钟离,上表请求让傅永为将,未得到朝廷允许,对此傅永颇有怨言;八十多岁了,他还能骑马射箭弄矛。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焉。(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22分)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①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②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③,不设防畛④,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⑤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注】①芘:通“庇”,荫庇。②信宿:连宿两夜。③表襮:自我炫耀。④防畛:喻防人之心。畛,界限。⑤投劾: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造其庐造:造访,拜访B.雅敬雍,恒相从游雅:文雅,有礼仪C.士之道洛者道:取道D.父子昆弟每相饬曰饬:告诫【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②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B.①乃事之才②皆固辞乃受命C.①躬樵爨以事父母②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D.①有不之公府,必之雍②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B.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C.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D.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师,学习《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B.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C.门生故友因新法过于苛严准备弃官,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但能够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没有什么好处。D.邵雍不求仕达,先后两次被举荐为官,都是在坚决推辞之后接受任命的,但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去世时,追赠秘书省著作郎同时赐谥号康节。【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①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4分)②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3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邵雍“道德贤良”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柳宗元  公字惟深,其先河东人。公应机能断而遇节必立。年十余岁,有称神巫来告曰:“若相法当夭且贼,幸而为释,可以缓而死耳,位禄非若事也。”公诸父素加抚爱,尤所信异,遽命夺去其业,从巫之言也。公不可,且曰:“夫性命之理,圣人所罕言,缙绅者所不道,巫何为而能尽之也?且令从之而生,去圣人之教而为异术,不若速死之愈也。”  开元中,举汝州进士,计偕百数,公为之冠。江南西道连帅闻其名,辟至公府。以信州都邑,人罹凶害,靡弊残耗,假守永丰令。公于是用重典以威奸暴,溥太和以惠鳏嫠,殴除物害,消去人隐,吏无招权乾没之患,政无犯令龙茸之蠹,宰制听断,渐于讼息。耕夫复于封疆,商旅交于关市。既庶而富,廉耻兴焉;既富而教,库塾列焉。    泾卒之乱,公以变起卒遽,尽室奔匿于终南山。贼徒访公所在,追以相印。既及公亟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贼遂执公爱子,榜棰讯问,折其右肱,而公不之顾。即步入穷谷,披草径,逾秦岭,由褒骆朝于行宫。上嘉其诚节,不时召见。公顿首流涕,累陈计画。贼平策勋,赐轻车都尉,封宜城县开国伯,拜尚书兵部侍郎。是岁,盗据淮浒,方议讨戮,宰相以大理评事李元平者有名,以为才堪攘寇,拜为汝州。群臣望声徇利者皆日德举,公独慷慨言于朝日:“是夫喋喋,炫玉而贾石者也。华而不实,异代同德,往且见获,何寇之攘?”时人不之信也。未几,盗袭汝州,以元平归,凡百莫不嗟服焉。    贞元五年二月五日,薨于昌化里。公累更重任,禄秩之厚,布于宗姻,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宫以聚其族属。有一于此,尚宜旌褒,矧兹备体,焉可以已: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   (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遽命夺去其业夺:改变。  B.人罹凶害罹:遭受。  C.渐于讼息息:停止。  D.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处:与……相处。【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公“应机能断”的一组是(&&&)(3分)  ①缙绅者所不道,巫何为而能尽之也  ②去圣人之教而为异术,不若速死之愈也  ③计偕百数,公为之冠        ④是夫喋喋,炫玉而贾石者也  ⑤往且见获,何寇之攘        ⑥公累更重任,禄秩之厚,布于宗姻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一个自称神巫的人给年少的柳惟深看相,认为他会早死,并且享不了高官厚禄,解决的办法就是出家为僧。  B.柳惟深代理永丰县令时,采用严刑峻法打击奸恶横暴势力,并且出台宽和政策救助无依无靠的人,百姓富裕,教化得以推行。  C.泾州士卒发生叛乱,柳公带着全家藏匿进终南山,贼徒用相印来引诱他,他不为所动,受到严刑拷打,也不屈服。  D.柳公善于识人,当群臣都认为宰相为朝廷举荐的攘寇之人很得当时,只有他认为不合适,后来事实果然如他所料。【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4分)                                        公顿首流涕,累陈计画。(3分)                                         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3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