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代

然而,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大学语文,其效果并未显现。在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理工类高校中,属异类。199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出任校长,两年后,他在全校推行文科生学一年高等、理科生每年都要考大学语文的制度,而从1998年起,他要求他的博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否则不接受其论文答辩。地位边缘化,师资匮乏,模式陈旧贺阳等人认为,当前的高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地位边缘化,资源投入不足,教学模式陈旧和教学效果不佳。仅教材一项即混乱不堪。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其中,也有专门针对理工科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有人曾这样形容:“《大学语文》教材已从十年前的‘西周时期’(一家独大,垄断市场),发展到‘春秋时期’(诸侯混战,乱成一团)。”“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编成文学史的缩编本,一是编成应用写作的拓展版。”陈洪称。1982年,陈洪以一人之力给9个系的学生教授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那时在南开属于限定选修课。在他看来,师资水平的欠缺的确是导致大学语文处境尴尬的一大原因,“需要好的老师用好的文章激发学生对于优雅母语的兴趣”,“大学语文课是能上出魅力来的”。陈洪前些天碰到几个当年的学生,他们一起聊天,“有一个系的学生跟我说,‘您当时油印的讲义我还都留着呢’,我第一节课讲《诗经》里的《氓》,他们现在还记得。”李淼则认为的现状与不重视文化的社会风气存在一定联系,“如果整个社会重视文化,校园里有这种风气,你只懂爱因斯坦但是不懂乔伊斯,人家会笑你,你就会学了。”港台高校近年来日益重视教学。台湾的高校多设有“国文”课程。其中,的“国文”课,分两学期开设,每学期3学分,共计6学分。和的本科生课程均为本科生必修课。学规规定:所有本科学生要取得毕业资格,须修习3个学分的“中文进阶”类课程。2012年3月,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秦和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切实加强大学的提案》。提案中指出,“提高语文素养,应当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可以不作诗,不写小说,但不能丧失对文字的应用能力、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这是大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基础。”秦和认为,“这个问题迫切需要国家政策层面予以考虑和应对”。对于文理科学生,大学可以有所区别,温儒敏说:“文科学生要适当学习一些科技文章,了解科学前沿相关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理科生则要多看一些中外人文的经典作品。大学语文能给学生的,就是恢复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知道思维能力也与知识结构、阅读有相当大的关系,而写作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可以使大脑更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大学语文应当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来源:中国青年报) 10:32 17:35 09:19 17:50 15:30
微信扫一扫,玩转上大学专家微信一对一咨询求助大学高代_百度知道说的有道理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从就业形势看,理工科类的学生只要不是太偏离社会需求的专业,就业形势一般都不错。如果有机会就换个专业,据说学理工科的女孩子换会计或者统计 比较合适,就业面也比较广...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