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红木原木价格大果紫檀、老挝红酸枝原木的价位是多少

红木价格对照表
我的图书馆
红木价格对照表
红木价格对照表
参考净重约:7.6kg
价格约:905/981元
① 价格实惠亲民,堪称以“实木价格”享“红木品质”。
② 与传统红木有着非常接近的属性。
③ 拥有与连天红红木产品同等的生产标准与服务。
④ 采用纯榫卯无钉结构,不上漆不上色,经久耐用。
⑤ 颜色喜庆,具清香,心材很耐腐,加工性能好。
① 为深色名贵硬木,不属于红木范畴。
② 新作家具颜色相对艳丽,久后逐渐变成深红色。
参考净重约:10.7kg
价格约:1381/1488元
① 属于“国标红木”,无香气或具很微弱的香气。
② 因其色泽、纹理与黄花梨相似,又称“非洲黄花梨”。
③ 不易变形、开裂,耐腐,不生虫,颜色不易褪。
① 新作不上漆亚花梨家具会有一定色差,久后会逐渐减弱。
② 市面上经常用具有臭味的亚花梨(非红木、气干密度低、原料价格便宜)来冒充刺猬紫檀和大果紫檀/鸟足紫檀,消费者经常难以辨别。
参考净重约:9.5kg
价格约:1321/1416元
① 木性极其稳定,几乎不开裂变形,家具维护保养简单方便。
② 在红木家具中,鸡翅木家具价格相对亲民。
③ 以鸡翅纹理著称,有浓厚的艺术韵味,深受文人雅士喜爱。
① 相对其他红木材质毛孔略粗。
② 油脂含量相对较低,需稍长时间形成包浆。
参考净重约:13.0kg
价格约:1937/2067元
① 与南美小叶黑檀取自相同的木材,只是取材部位不同。
② 颜色与花梨木类似,温馨明快,无特殊气味。
③ 气干密度高于普通红木(鸡翅木、花梨木),毛孔细。
④ 很耐腐,能抗白蚁和其它菌虫危害。
① 为深色名贵硬木,不属于红木范畴。
② 原材料烘干周期长,新作家具需要一段时间木性才能稳定。
③ 出材率低,纹理略不明显。
④ 成品家具时而略带黑点,个别人士不太喜欢。
参考净重约:11.5kg
价格约:1829/1944元
① 心材近黑色的暗褐色带有浅棕色条纹,纹理交错有光泽。
② 密度适中,干燥快,硬度较高,结实耐脏。
① 为深色名贵硬木,不属于红木范畴。
② 木材易空心,白边,不好取料,出材率低。
参考净重约:11.5kg
价格约:1944/2059元
① 木材重硬,强度高,沉于水,气干密度0.91~1.10g/cm3。
② 心材暗褐色至咖啡色略带紫,久则呈黑褐色。
③ 纹理交错不规则,有深浅相间带状条纹,整齐雅观具光泽。
④ 有油质感,韧性强,结构致密,耐磨耐腐。
⑤ 在乌木类家具中,价格相对亲民。
① 为深色名贵硬木,不属于红木范畴。
② 生产烘干周期长,加工难,对加工工具磨损较大。
③ 边材不耐腐,需将边材全部去除才能保证产品的耐久性。
参考净重约:10.7kg
价格约:1914/2023元
① 属于“国标红木”,气干密度比亚花梨大,毛孔相对细腻。
② 木质坚硬,心材为红褐色,有些部位有虎皮纹(水波纹)。
③ 有一种檀香味,其香悠远醇厚,不张扬。
④ 不易腐蚀,耐摩擦,易雕刻,手感细腻,光泽度强。
① 新作不上漆花梨木家具有一定的色差,久后会逐渐减弱。
② 市面上经常用具有臭味的亚花梨(非红木、气干密度低、原料价格便宜)来冒充刺猬紫檀和大果紫檀/鸟足紫檀,消费者经常难以辨别。
参考净重约:12.8kg
价格约:2548/2676元
① 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种能代替印度小叶紫檀的木材。
② 木材具光泽,质地细腻有油性,气干密度大,沉于水。
③ 富贵红至紫黑色,颜色高贵,符合“大红大紫”吉祥寓意。
④ 其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具有明显的消炎、抗菌等功效。
① 为深色名贵硬木,不属于红木范畴。
② 新作家具颜色相对鲜艳,久后变为紫红色。
③ 无大料,取材难,制作难度大。
③ 出材率奇低,加工打磨耗工,制作家具成本高昂。
参考净重约:13.0kg
价格约:2847/2977元
① 属红木范畴,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黑酸枝木类木材。
② 气干密度1.25-1.33g/cm3,是当今最重最硬的木材。
③ 油脂含量高;强度、抗震性能高,材质非常稳定。
④ 切面滑润,肌理紧密,质感是一般红木所不能及的。
① 生长极为缓慢,木材会出现空洞,取材极其困难。
② 其木材扭曲严重,加工困难,出材率极低。
③ 木材本身略带干涩味。
参考净重约:11.5kg
价格约:2749/2864元
① 与老挝红酸枝同属红酸枝木类,心材偏橘黄色,久则变深。
② 气干密度为0.98~1.22g/cm3可沉于水,木质坚硬手感温润。
③ 纹理自然柔美,有与老挝红酸枝相似的深黑色条纹。
① 市面上经常有人用微凹黄檀冒充老挝红酸枝(上色上漆),消费者经常难以辨别。
② 颜色较墨西哥产的微凹黄檀偏浅偏黄,油脂含量相对略低。
参考净重约:13.0kg
价格约:3367/3497元
① 纹理色泽与酸枝木相似,市场上俗称南美黑酸枝。
② 气干密度高为0.96~1.06g/cm3,沉于水。
③ 色泽好,毛孔细腻,触感极佳,无任何特殊气味。
④ 很耐腐,能抗白蚁和其它菌虫危害。强度高,刨光性能好。
⑤ 其纹理清晰漂亮而富有变化,颜色沉稳大气爱。
① 为深色名贵硬木,不属红木范畴。
② 原材料烘干周期长,新作家具需要一段时间木性才能稳定。
③ 利用率极低,20多吨的原材,只能生产出1吨左右的家具。
参考净重约:11.5kg
价格约:3209/3324元
① 最优良的微凹黄檀产于墨西哥,油质比老挝红酸枝略多。
② 比尼加拉瓜的微凹黄檀纹理更加优美,颜色更深黑筋更多。
③ 颜色喜庆,木质、颜色、纹理均和老挝红酸枝类似。
④ 气干密度高为0.98~1.22g/cm3沉于水,木质坚硬手感温润。
①市面上经常有人用微凹黄檀冒充老挝红酸枝,消费者经常难以辨别。
② 市场上大料少,原料难求。中心常有空洞,出材率不高。
③ 有较浓的酸香味,经烘干处理后有一点淡淡的酸香味。
参考净重约:11.5kg
价格约:&6199/6429元
① 原料稀缺,升值潜力巨大,兼实用、美观及投资性于一身
② 新切时为桔红色,颜色喜庆,日久变为紫红褐至深紫褐色。
③ 花纹漂亮,纹理层次分明。油性大,有光泽,鬃眼细密。
④ 气干密度为0.9~1.2g/cm3,可沉于水,不易裂。木性稳定。
⑤ 明清时期,与小叶紫檀、黄花梨为宫廷专用“三大贡木”。
① 新作不上漆红酸枝家具有一定的色差,久后逐渐减弱。
② 有一股淡淡的酸香味。经烘干处理后,基本无味。
③ 由于原料逐渐稀缺,大料难求,拼板相对多,价格高。
参考净重约:12.8kg
价格约:&37108/37108元
① 在“国标红木”中,紫檀为首,以印度小叶紫檀为最优。
② 新切面桔红色,久后为深紫或黑紫,常带浅色和紫黑条纹。
③ 棕眼细而密,犹如牛毛,称牛毛纹,日久会产生角质光泽。
④ 密度为1.05~1.26g/cm3,入水即沉;木性稳定,易于雕刻。
⑤ 木色深紫,为皇室贵族家具专用木材,称为“帝王之木”。
① 常言十檀九空,小叶紫檀资源奇缺,有“寸檀寸金”之说。
② 家具生产拼补较多,需非常专业的老师傅制作,极其费工。
参考净重约:11.5kg
价格约:&51739/51739元
① 黄花梨有“木黄金”之称,是替代海南黄花梨的不二之选。
② 坚重沉水,油脂含量高,棕眼也十分细密。
③ 长久地散发出清幽的木香之气,稳定性好,易于雕刻。
④ 纹理美观,山水纹(虎皮纹)比较常见,颜色活跃。
⑤ 上乘佳品,为宫廷专用的“三大贡木”之一。
① 随着越南黄花梨木料资源的枯竭,市场几乎无交易家具料。
② 家具生产拼补较多,需非常专业的老师傅制作,极其费工。
馆藏&3179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大果紫檀的产地一般是哪里的?目前大果紫檀价格怎么样?
解决时间: 10:40&&
浏览次数:3448 &&
&大果紫檀的产地一般是哪里的?目前大果紫檀价格怎么样?
&我帮TA解答:
回答于: 13:56&&
& &大果紫檀,其俗称缅甸花梨,属于红木国标中的花梨木。主要产地为中南半岛,即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等。之所以被称为缅甸花梨,肯定是产于缅甸的比较多,或者缅甸的大果紫檀更优越。 & & 目前大果紫檀原材料价格在1.0~2.0万元/吨左右。材质是决定家具能否升值的一种重要因素。
提问者对最佳答案的评价:
谢谢您的解答!
相关已解决
&(1个回答)
&(1个回答)
&(1个回答)
&(2个回答)
&(1个回答)
&(2个回答)
&(1个回答)
&(1个回答)
&(1个回答)
&(1个回答)
其他网友的回答&(共0个回答)
网友正在问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红木知识问答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同叫“红酸枝” 价差十几倍|红木|黄檀_凤凰资讯
同叫“红酸枝” 价差十几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他举例道:“譬如,本来红酸枝特指中国传统名贵家具使用材的一种,对应的仅为《红木》国标中的‘交趾黄檀’,产于东南亚几个国家,包括柬埔寨、泰国、老挝和越南。目前,由于泰国和越南的红酸枝基本不再砍伐、出口,市面上只能看到老挝和柬埔寨两地的‘交趾黄檀’,一般口径十几、二十厘米的木材,为十几万元一吨;二十几厘米口径的木材,为二十几万元到三十几万元一吨;四十厘米左右口径的木材,则达到五六十万元一吨。而在《红木》国标中,纳入红酸枝类的,还有赛州黄檀、中美洲黄檀、微凹黄檀等其他6种,它们的价位,目前最高的也就两三万元一
原标题:同叫“红酸枝” 价差十几倍黄花梨浮雕花卉屏风(四屏)紫檀藤面罗汉床专题策划/吴聿立文、图/ 记者 江粤军近日,有关红木家具买卖的纠纷接连不断!规范市场的《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被称为红木家具的“新国标”)自日实施起,至今已有两年时间了,那市场为何还不消停呢?记者调查了解,无论是对知名红木家具企业而言,还是对中小型的企业而言,这份“新国标”都多半形同虚设——大家普遍认为,“新国标”并不能终止红木家具市场的混乱,红木 5属8类33种的“科学分类法”,始终被一些不良商家利用,给市场添堵。而“新国标”起草人之一、红木专家杨波则表示:当前,林科院木材鉴定只做到“类”不做到“种”的检测报告,也是市场混乱的“推手”。红木家具市场到底乱起何端?又有何妙策?且看详解。“科学分类”令红木市场鱼龙混杂在《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了红木家具产品应具有产品保证文件,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产品命名,标示出树种名称或木材名称,而这些名称的依据,就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发布的国家标准《红木》GB/T 中规定的5属8类33种。5属为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8类为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红酸枝、乌木、条纹乌木和鸡翅木。正是这样细致又复杂的分类法,被很多业界人士诟病,给不法商人和企业制造浑水摸鱼的空子。中国明清家具收藏家、明式家具设计师伍炳亮告诉记者,像花梨木类包括了7个树种,红酸枝类也包括了7个树种,产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市场价格差异之大,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导致很多消费者晕头转向,上当受骗。他举例道:“譬如,本来红酸枝特指中国传统名贵家具使用材的一种,对应的仅为《红木》国标中的‘交趾黄檀’,产于东南亚几个国家,包括柬埔寨、泰国、老挝和越南。目前,由于泰国和越南的红酸枝基本不再砍伐、出口,市面上只能看到老挝和柬埔寨两地的‘交趾黄檀’,一般口径十几、二十厘米的木材,为十几万元一吨;二十几厘米口径的木材,为二十几万元到三十几万元一吨;四十厘米左右口径的木材,则达到五六十万元一吨。而在《红木》国标中,纳入红酸枝类的,还有赛州黄檀、中美洲黄檀、微凹黄檀等其他6种,它们的价位,目前最高的也就两三万元一吨。可见,同属红酸枝木类,‘交趾黄檀’比其他的价位要高一二十倍。新的《红木》国标讨论稿中,还考虑将一些非洲、南美洲几千元一吨的木材也归到红酸枝类别中,那差异就更离谱了。这样的‘利润空间’,必然会导致一些不良商家以低端树种充当高端树种,笼统以红酸枝的名义销售,让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花冤枉钱,也损害整个行业的信誉。前几天在广州,我还看到有一间家具店,明明卖的是非洲硬杂木——在国标中称为‘刺猬紫檀’的,因为属于花梨木类,跟海南黄花梨有共同的‘花梨’两字,就堂而皇之地标注‘黄花梨家具’出售。这样的乱象实在太多了。”广州风雅颂红木家具董事长苏振戎也表示:“本来传统意义上的‘黑酸枝’指的是那些很老的、已经红得发黑的大红酸枝,现在黑酸枝也变成了一个类,各地的黑黄檀或黄檀‘野种’都被列了进来,身价却跟传统意义上的黑酸枝相差几十倍。”另外,传统的紫檀指的是印度小叶紫檀,在《红木》国标中倒是独立成“类”——紫檀木类,但由于同为紫檀属的还有越柬紫檀、安达曼紫檀等其他7种,也特别容易就被直接冠以“紫檀”之名横行市场,蒙蔽消费者。名贵木材应按俗称命名而《红木》国标中5属8类33种的分类法与林科院目前鉴定上只做到“类”之间的矛盾,在杨波看来,也是现在红木家具市场乱象的“导演”之一。杨波认为,既然《红木》国标中有这样一个分类标准,本着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他们都会在合同中清楚标示木材的树种,但目前林科院的鉴定报告,只鉴定到“类”,不肯鉴定到“种”,没有了科学的依据,必然会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去年林业大学木材科学研究所的鉴定报告,还给做到‘种’,现在也只做到‘类’了。业界人士都清楚,每个种类的木材价格差别很大,像奥氏黄檀现在是四万元一吨左右,而交趾黄檀要二十几万元到三十几万元一吨,这么大的差别,如果含糊其辞地标到‘类’,消费者肯定难以信赖。对企业本身来讲,鉴定难以做到‘种’,面对消费者质疑的目光,自己也会有口难辩、失去自信。这样更容易造成市场的混乱。近日,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委员会主席团一起开会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大家都无可奈何。既然鉴定不了,那《红木》国标里面就不应该写得这么详细。”杨波认为,如果连林科院的检测机构都无法将各个树种区分开来,还不如有俗称的传统家具木材,就用俗称好了。“俗称很清晰,红酸枝就是红酸枝,白酸枝就是白酸枝,花枝就是花枝,消费者一看就明白。”对此,苏振戎也打了一个比喻:“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问周围的朋友,谁知道电灯的学名?没人答得出来。其实电灯的俗名很贴切,跟生活很近,而像照明器、二极发光管之类的叫法,很多人听起来都会一头雾水。《红木》国标的分类命名即是如此。为什么缅甸花梨要叫做大果紫檀?非洲花梨要叫做刺猬紫檀呢?传统的家具木材,几百年来大家都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认识,如果按照约定俗成的名称沿用下来,很好懂,后来新增的树种,叫什么名字其实无所谓,只要能跟原来的名贵木材区分开来就好。普通百姓买家具,一辈子也没几次,你给他灌输那么多复杂又近似的名称,他们能不糊涂吗?这也是一些不良商家可以利用国标大做文章的原因。”伍炳亮则表示,对国标中的树种名称,即使从业几十年的他,都必须“回炉”当小学生重新学习,而且还常常记不住。因此,他认可有俗称的名贵木材,就按照俗称命名好了。新的木种依据地区来命名,这样消费者就很清晰了。乱象杂陈 在人不在标准针对市场的种种困境和质疑,本报记者也联系了当年《红木》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杨家驹研究员。杨家驹强调,将红木家具市场的混乱归咎于国标,没有任何道理。“国标分类,每一类的定义、描述都很清楚,都有一个综合评述,说明它们的材质有相同或相近之处。这一标准出来后,木材检测机构随时可以做鉴定,就说明标准是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至于为何木材检测机构鉴定现在只做到类不做到种?杨家驹表示,不是做不到,是没必要。“从实用角度讲,检测到种很复杂、很麻烦。事实上,不同类的木材差别大,同类里面不同种的差别要小很多,所以检测到‘类’就完全够了。其实厂家、商家对自己的木材心里都有底,他们想要鱼目混珠、作伪造假,才不管什么‘类’什么‘种’的,只要有利可图就会去做,甚至不属于红木的木材,他们也会拿来冒名顶替。可见,这是人的问题,而不是《红木》标准的问题。标准里的概念都很清楚,像檀香紫檀,单独成类,其他紫檀属的,虽然跟紫檀两字沾边,却被归入另一类,厂家商家心里明白,却专门将概念混淆,这怎么能怪标准呢?”因此,在杨家驹看来,提高厂商的素质,提高市场的诚信度,比诟病科学标准要重要得多。传统名贵家具木材一览事实上,传统名贵家具木材,种类并不多,伍炳亮特别将其特点和市场价格一一做了介绍,以期让消费者有更明晰的认识。海南黄花梨(国标名称为“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本身就有产地的差别。像东方市的海黄,因为生长地就是金矿产区,长出来的黄花梨油性足,闪闪发光,同时又因为土壤没什么营养,只长密度不长厚度,所以东方海黄口径一般只有十几、二十厘米,超过三十厘米的料就非常少了;产自昌江的黄花梨,则是深黑红色的,密度也高;产自文昌、海口的海黄,由于土壤比较肥沃,阳光充足,长出来的黄花梨纹理比较松散,密度也低一些。目前海黄十几厘米到一米长的料,为1万元~1.2万元一斤;1.2米到1.5米的料,为1.3万元~1.5万元一斤;超过两米的老料,则要1.5万元~两万元一斤;二十厘米宽、两米以上长的板块料,达到两万多元一斤。以此计算,海黄的身价已经高居两千多万元~四千多万元一吨。现在,大家基本只能一根、两根或几斤、几十斤地淘宝。越南黄花梨(国标中无标示)越黄跟海黄是同一树种,但由于产地不同,质感也有不同。越黄一般是浅淡黄色的,纹理比海黄松散,密度没那么高,没那么重。由于土壤比较肥沃,也容易长得粗大,口径四五十厘米的比较多,七八十厘米的也有。整体感觉,海黄更沉稳一些,越黄更鲜艳一些。越黄四十厘米宽、一米到两米长的板材,为七八百万元一吨;两米以上长的,则为一千万元~一千三百万元一吨;超过三米长的,可达到两千万元一吨。由于现在越南不再出口黄花梨,所以越黄也很少见了,只有早年收入的藏家或企业愿意出手转让,才可能买到。印度小叶紫檀(国标名称为檀香紫檀)明代到清初,中国的宫廷家具多用海黄和越黄。清代中期起,由于黄花梨逐渐奇缺,宫廷家具,像龙椅、宝座、案几等就多用印度小叶紫檀了。小叶紫檀需要五百年到八百年的成材周期,且大多数都是空心的,因此有“十檀九空”的说法。事实上,这种空心的料才是最好的,密度足够大。所以宁可买成熟的空心料,不要买还没长成的实心料。小叶紫檀的老料有金星或牛毛纹的,尤其好。目前的市场价为80万元~120万元一吨,而所有其他紫檀属的花梨木类,最多也就两三万元一吨,差别很大。老挝红酸枝(国标称为交趾黄檀)东南亚的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都有产红酸枝,最优质的是老挝红酸枝,目前二十多万元~五六十万元一吨。除此之外,伍炳亮表示,新的木种中确实也有好料,但最终能否得到人们的推崇,要由市场说了算。譬如大叶紫檀(国标称为卢氏黑黄檀),就是后起之秀。大叶紫檀产自马达加斯加一带,上世纪90年代才进入中国,由于材质备受认可,价格飙升也很快,现在已经达到十几万元一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836038
播放数:672698
播放数:959315
播放数:10944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挝红酸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