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第一段课文第六段

学习&我的母亲&初稿
一、作为一个读者走进文本,体会内容,体会情感。
翻开语文课本第三单元,迎面扑来的所有文字都是“关于老舍”的信息:老舍的成长、老舍的爱好、老舍的为人、朋友眼中的老舍、儿女眼中的老舍……而所有的这些文字都是我从心底就喜欢的。曾学过《济南的冬天》,曾多次教过《养花》,曾无数次地与“祥子”同喜同忧,而此时,再次捧读老舍的文字,最割舍不下的还是《我的母亲》。
初读文本,立刻被老舍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挚爱深情所打动。想想看,作为一个儿子,八十多岁的母亲离去的时候自己居然不在场,而且母亲去世的消息自己也是在母亲去世一年后才知道的,这已经足以令人心痛?这是人之常情。(这是最令人动情的地方)更特殊的是:老舍的母亲生他、养他都极为不易,对他的影响极大!而老舍在母亲生前还没来得及尽哪怕一点自己的孝道!两相对比,怎不让人为之心痛!(这是在试图梳理文章的整体)(在这里,作为读者,教师读出了最令人心动的地方。然后回过头来梳理文章的整体。看到这里,我在想,我们阅读是整体――部分――整体,即读后先梳理文章的整体内容,感受文章主要传达怎样的哲理、情感、或说明什么等。那么,这样的读是否符合原理呢?是否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形成障碍呢?)
老舍写到: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这是文章的中心段,教师注意到了)
单看这些文字,我们看不出多少与其它描写母爱的文章的不同,但如果我们联系老舍的经历、联系母亲的所作所为,再读,便能读出不一样的画面、不一样的情感!(教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寻找本篇文章和其他描写母爱的文章的不同,这是不是编者的意图呢?前面的对文章的内容的整体感知,对情感的体会是浅层的,下面的应该是抓住语言文字,尤其是关键的语句,进入文字的里面,深入体会作者要借助这篇文章表达怎样的情感以及怎样表达这样的情感的?)
文章第1段写到:母亲出生在一个只有四五户人家的小村子。典型的小门小户家的小女子!然而,联系老舍为中国现代文学所做的贡献,我们不觉得这个小人物用她柔弱的肩膀,用她的勤俭诚实,用她的坚韧、大度影响教育了一个大人物,肯定有她的不凡吗?母亲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继续读。
文章第2段写到: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他的老儿子。这个句子完全可以写成: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也可以写成: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他的老儿子。这几种写法到底有什么不同?在作者想来,生命是母亲给我的。当时,41岁的母亲该是冒了多大的生命危险把自己带到了这个世界,生完“老”儿子,母亲多想看上一眼,可身体的虚弱迫使她晕过去半夜,想象得出:一个逗号,让我们感觉到了时间的漫长!多了这样一个“才”字,我们仿佛看到了母亲的努力战胜虚弱的身体,强忍着疼痛才能看一眼她的“老”儿子。作者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他在感谢母亲,又觉得对不住母亲,自己没能让母亲享一天的福!(我想,作者觉得是自己的出生才让四十一岁的母亲禁受了这样的折磨,作者是心疼母亲的,一个“才”字写出了时间的长。)多少无奈,又多少遗憾……都暗含在一个逗号里,一个“才”字中!
文章的第6自然段写道:“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什么是“生命的教育”?翻开字典,“生命:指生物体所具有的生存能力。”老舍之所以感激母亲,最主要的是因为母亲给了他生命的教育,也就是能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的能力。而老舍的母亲教给了他怎样的生命的教育?(我在想,第六点是总结前面的段落吗?似乎没有看出来,作者仅仅在这段才出现了生命的教育,结合这段的内容,我在想,母亲给他的生命的教育,指的是在困境中不依不靠、独立自强、在无办法中想出办法的处世的人生态度。)再来细读文本。
文章第3段写到:“我一岁半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哥哥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一个家全仗母亲独力支撑。为了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此时,透过文字,我的眼前想象出了一个拼尽自己所能全力支撑着一个家的四十几岁的女人。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四十几岁,经历肯定已不如三十几岁,精力开始下降,可每天,她不断地搓、不断地洗……所以,她的手是鲜红微肿的。见过“鲜红微肿”的手吗?没有,见过手被冻伤过,肯定发红。微肿的见过。有这样的手会有什么感觉?疼痛、发痒、发胀,总之很难受!那双手,冬天“鲜红微肿” 也就罢了,可母亲的手却是“终年鲜红微肿的”。“终年”是什么概念?就是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总是鲜红微肿的,也就是总是发疼发胀发痒难受的!是怎样造成的?联系下文来看:“白天,她洗衣服,洗一辆大绿瓦盆。母亲做事永远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这样的一双手如果只是白天劳做也就罢了,晚上,她与三姐一起,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凭借着这双终年鲜红微肿的手,她供养孩子,她把院子、屋子收拾得清清爽爽。旧的桌椅在这双手的精心收拾下发着光,花儿在这双手的收拾下开着各色鲜艳的花。就这样,母亲“终年”不得休息。终年不得休息的母亲有着终年鲜红微肿的手!可以不这样吗?为什么必须这样?联系上文,“我一岁半的时候,父亲去世了”,还有别的原因吗?
继续读,我注意到老舍的母亲又是一位深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就是爱,让她更多的无怨无悔的付出着。从哪看出来的?老舍写到了母亲的几次暗自落泪,也让我们读来不禁热泪滚动。(不知道教师注意到了什么?母亲的几次落泪,都是因为孩子)
文章的第4段写道:“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母亲为什么总是“含着泪”做这些事?作为读者,我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当时,母亲已是近五十岁的妇女,要独自支撑着一家四口的生活,而哥哥才十几岁,作为母亲,她怎能舍得这样的孩子在兵荒马乱中东奔西走,可她又不得不这样做,她只能这样做。多少辛酸、多少无奈、多少心疼……送走儿子,母亲的泪中饱含了不忍与担心;然而不到两天,母亲又含着泪接儿子回来,这泪中是心疼,这泪中肯定也有母亲的决心:我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苦了孩子呀!这所有的泪中,不都是对儿子的爱吗?这爱不是母亲给予儿子的“生命的教育”吗?
文章第5段主要写了母亲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是否应该借读一下:这里讲的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联系老舍的为人,不难感觉得到:母亲的这一点,在老舍的身上体现无遗!老舍爱养花,而且乐于把养好的花儿送给友人。老舍热情好客,作为北京人大代表,他时刻关心百姓的生活;作为北京市文联主席,她关心那些盲艺人……只要他想到的,他能做到的,他都会主动去做,乐于去做!这不正是母亲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吗?这就是一个不识字的母亲对子女最深的“生命的教育”之一啊!
文章第7段写到:“入学,要交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做了半个月的难,把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母亲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透过此时的含泪,我读出了一个已近“老年”的母亲对“老儿子”的不舍与祝愿!我们可以想象,一个50多岁的寡妇,虽然已经到了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可她还要为老儿子上学东拼西凑,再说了,孩子上学的这笔巨款,她又该用怎样的辛苦劳作来偿还呢?可她不怕,她只要儿子有出息,这是一种多么无私的母爱啊!而今,作为儿子,虽然担当了重要的领导职务,可毕竟还没有偿还母亲的恩情,而且将永远无法偿还,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心痛。
第8段:“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母亲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此时,也许往日的愁苦又一起涌上心头,可让母亲留下了一串串眼泪的主要原因,还是欣慰。她终于盼到儿子出息的一天。因为欣慰,母亲激动地哭了……(没有别的原因吗?)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第9段“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了清炉冷灶的家中” 想想看:这是除夕夜,街上是“拥挤不堪的”家是“清炉冷灶的”,“ 拥挤不堪”与“清炉冷灶”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该是多么孤苦伶仃,“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该是多么需要儿子的陪伴。这时“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母亲见到儿子时的喜出望外和抑制不住的激动。想想:母亲见到儿子可能想了些什么?可能说了些什么?可能做了些什么?她也许想:这下好了,儿子回来了!又有人和我过年啦!有人和我说话了!她可能一边准备包饺子一边和儿子聊天。而“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他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母亲为什么会“愣”住?为什么又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中母亲可能想到了什么?这中间凝注了母亲复杂的心理活动:她想留下儿子,又不忍留。她会觉得,儿子的事业比天大。她爱着儿子,就应该爱着儿子的一切!想一想,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母亲。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孩子!”母亲这一声“去吧,孩子!”背后可能还要说些什么?这一声“去吧,孩子!”遮掩着多少对孩子的理解与深情,无奈中又饱含着心甘情愿!
在第10段中: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地便躺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联系实际想一想,母亲的做法背后隐藏着什么?母亲想念自己的儿子,但生怕影响了儿子的工作,她不想表现出来,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知道,她要独自承受着这份思念,独自承受着孤苦与寂寞,这是一位理解孩子并时刻为儿子着想的母亲啊!这段还有一句“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多大的打击!”这是一个什么句式?换个说法行不行?比较一下:“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很大的打击。”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读一读,体会。文中的句子让我们体会出了什么?是不是更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
的确,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甚至连话语也说的不多,母亲就是这样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爱着自己的子女,爱着自己的家庭,爱着自己的亲友,爱着自己的邻居……总之,母亲有着大海一般的无私、宽广的胸怀,无时不在为自己所爱的一切默默地奉献着。而他的勤俭诚实,做事认真,爱花,爱清洁,守秩序,待人真诚忍让,善良坚韧等品质也都通过她的身教给予了“我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有这些,在儿子今天看来:不都是一种“生命的教育”?
文章第11段写到:“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拆看,我怕、怕、怕、怕有什么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多少还有些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也失去了根。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通篇字里行间写出了自己的担心和疑虑,比喻的运用写出了母亲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我们看:“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拆看,怕有什么不祥的消息。”这样的句子与文中的句子表达的意思一样吗?文中的句子突出了什么?再读,便不难体会出:文中的句子更能表达出老舍的担心。再来看:“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也失去了根。”这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写法,把“失去了慈母的孩子”比喻成了“插在瓶子里的花”用失去了根来形容自己的感觉――自己再也不能得到母爱、得不到母亲的灌养,得不到享受母爱的美好感觉了,就像花朵失去了土地,过不了多久就会干枯了,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情啊!这怎么让人失落、惆怅!
老舍在文章的结尾处捶胸顿足的大声呼唤,“心痛,心痛!”两个“心痛”的重复使用,一个感叹号的运用,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老舍的心痛程度。赤子之心,溢于篇外,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就让老舍的泪尽情地流吧……!*(觉得教师的解读,停留在了字里行间,没有站在作者和母亲的角度深入的想象和体会)
此时,留在眼前的是那位勤俭朴实、终年劳作的母亲;是宁可吃亏也不斗气的母亲;是生于动乱之中却并不软弱的母亲;是善良坚强对子女充满深深爱意的母亲。留在内心深处的是不尽的酸楚与伤痛!
再想想老舍的经历,1942年,当他得到母亲在北京去世这个不幸的消息时,母亲离去差不多已一年有余,多么让人心痛的事实!这正是老舍最不愿接受的事实呀!此时此刻,作为儿子、作为一个写家,老舍只能用饱蘸真情的笔追忆自己的母亲,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敬仰、对母亲的挚爱、对母亲的感激、对母亲的怀念……,也表达着自己内心因没能让母亲享一天的福而深深的懊悔!无尽的痛惜!(一直在想,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两次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作为作者关注词句,我倒是能理解,那么,作为读者关注词句的目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读书的经验,我想,这是读者在读完文章的整体之后,在文章的部分中寻找自己认为最感动的地方。)
二、与作者对话,揣摩作者布局谋篇、遣词用句的意图
老舍笔下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作者从母亲出生在一个只有四五户人家的小村子写起。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这种出身正是母亲勤俭诚实的基础啊!母亲生在这样的小门小户,后来又那么的宽容大度、坚韧坚强,不正是作者对母亲所敬仰的原因吗?老舍一岁半的时候,父亲死了,母亲作为一个寡妇就这样用自己的双手承担了抚养儿女的重担,她爱孩子,她舍不得让大儿子去做学徒,舍不得让“老”儿子中断学业,为此,他宁可自己没日没夜的为别人干活,以致自己的双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她宁愿做半个月的难为儿子筹集上学的“保证金”。及至儿子工作了,她也不愿因为自己影响儿子的工作。除夕夜,她独守着“清炉冷灶”的家,却嘱咐当了校长的儿子“去吧”,儿子远在异域,她虽想念幼子,却不说出来。最让人感动的是,直到母亲去世已近一年,家人才把“老母去世”的消息告诉参加抗日,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老舍,也许,这也是老母亲临终的遗嘱吧!越想母亲生前所作所为,内心越是伤痛!
在语言表达上,作者很多地方是独具匠心的。在写母亲辛苦劳作方面,作者用了两个“终年”。第一次,作者写到母亲是“为了我们的衣食,母亲要为人家洗衣服”,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终”,一年四季,一月月一天天都是这样的。作者用了“终年、鲜红微肿”,来说明了母亲的辛苦,强调一年四季都是这样的辛苦的。在作者的心目中,母亲很辛苦,但是她对让自己感到辛苦的事情却从不应付――永远不敷衍,就是屠夫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写得雪白。怎么不敷衍?黑如铁变得雪白这样的对比,母亲要为此付出多少辛苦?这就是对“永远不敷衍”解释。作者不但写白天,还写晚上,油灯下,一直到半夜。母亲是在用这样辛苦和劳作来追求责任的最大到位:一切都要做的尽善尽美才好,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子女。作者这里写母亲工作的细节,其实是在讲“生命”的教育:人应该怎么对待工作对待他人对待生活――“这些习惯被我至今还保留着”,强调了母亲的做法对我们的影响深刻。作者还有一处写到“终年”没有休息――终年,不单单是白天,连晚上都不能够得到休息呀。作者这里在强调:母亲的一生是怎样辛苦劳作的一生,对待子女是那样尽到了自己责任的一生,永远不得休息、永远在对自己孩子的衣食、对自己孩子的品行负责任的一生!
在表现母亲对自己子女的关爱的时候,作者写到了几次落泪。这几次落泪是与“不慌不哭”联系着的。在兵变、内战的“惊恐紧张”情况下,母亲心一横、不哭不慌,想出办法来告诉我们该怎么样应对困难,但是,在送哥哥读书学徒的时候,送孩子出去“落泪”,在不到两天接回来的时候又要“落泪”,后面当我在旧历年回来看看母亲马上又要走的时候,母亲“半天才叹出口气来”,――背后我们会读出来的母亲的泪――连我都落泪了;还有过生日那天我没在家,母亲只喝了两口酒便很早地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她在干什么?我猜想,文字背后,母亲在落泪。这几次落泪联系起来,在表达着这样的意思:母亲不是软弱的人,但是,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待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吃苦、对待孩子的那份爱,对孩子们的思念,是被母亲用泪水悄悄地藏在心里的。
一位终年都在用自己的朴素言行来给予作者生命教育的母亲,在我的心中是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的。作者永远被母亲影响着,被母亲感动着,内心也永远是惦念着自己的老母的。特别是年龄大了身在外地,自己更是怀念着母亲,担心自己失去给了自己一生影响的母亲。这种思念、担心是用“怕、不敢”这样的言辞来表达的。作者写到:“每当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开”。作者用“总不敢马上”这样的词语,在强调:我一直在担忧,每次接到家信,我都会担忧,不敢是害怕看到不祥的信息。――“我怕,怕,怕,怕”,本来是一个字就了得的事情,这里,连续用了四个。这四个字,用逗号隔开了,表达着怎样的意思?不就是“担忧害怕”么。揣摩作者的意思,是作者当时持续害怕的一种心态写照,总不敢马上拆开,每次都怕,四个怕字写出了长期的被自己“对母亲担忧的心情所笼罩”;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收到信,不敢马上拆开看,是因为怕,但是又不能不看,在收到信到拆开信持续的这一段时间内,始终被“怕”的心情所笼罩着。
作者仅仅在表达着“怕”的心情吗?不,这“怕”其实是一种期望,每每都希望母亲健康、幸福,每每希望母亲还健在,而自己能享受到母亲健在的幸福。这种想法,还可以从后面的“心痛,心痛!”得到验证的。作者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有些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八九十岁了,在母亲怀里有些孩子气,这是最幸福的事情了。失去了根的花朵,不多时间便会枯萎,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作者这样打比方,把母亲比作了花朵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根基,人失去了母亲便失去了自己的根基了,没有了幸福了!作者怎么能够不怕?怎么能不对母亲的健在充满着幸福的希望呢。
但是,希望最终落空了――到了后来,一年多之后才知道了母亲已经去世了,他怎么能不心痛!心痛,极度的悲伤,无法再写下去,只有极度的悲痛!这是作者的结尾处,极度悲伤情绪在无限期持续的一种表达!
作为读者,作为教者,我读明白了教材,读懂了作者文字背后传递的信息和情感。(看到了教师两次在作为读者和作为作者都用到“词句”,我在想,教师两次走进文本的角色感是否强烈?她两次走进文本的目的是要读出什么,她是否知道?个人认为,作为读者,是教师作为一般的读者,要读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主旨,指的是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怎样的情感,说明怎样的道理等,在本文中,指的是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对母亲的感情?。作为作者,是教师作为作者,考虑作者借助了哪些词句、什么样的写作思路、什么手法等表达这样的感情,换一句话说,是教师在借助语言文字猜测作者是用哪些词句和手法来表达情感的,我在想,教师在这个环节也是在整理“读出什么”和“怎样阅读”。)
三、作为教者,思考引导学生从本文来读出些什么。
那么,作为教者,我该引导学生读懂些什么内容呢?(我想,这里的表述应该是“进一步读懂” ,因为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能读出一部分内容的,但是能读懂什么,读到什么层次;不能读懂什么,应该怎样有效引导,这是教师应该做的)该借助本文对他们进行怎样的教育呢?(我想,本文的作用不仅仅是思想的教育,还有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获得。)
在孩子们的眼中,母亲的辛苦和劳作,往往是他们不曾经察觉到的,因为,母亲的爱是天经地义,但是往往不明白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所以往往对母亲的辛劳留意不够。
因此,我们作为教者,可以借助本文对母亲终年的、一生得不的休息的辛劳勤俭的形象加以体会,可以借助本文引导他们体会母亲对人对事求真、求善、求完美的形象加以体会,可以借助文本引导他们对母亲那样的疼爱子女的形象加以体会。让他们通过读老舍的母亲,联想自己的母亲,从而体会到自己的母亲,借助本文来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对母亲的无限的怀念、对母亲去世产生的无限伤痛从而激发自己对母亲的情怀。。
作为教者,不单单要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的内容情感和思想,还要借助本文来学习老舍的语言表达特色,加深对老舍的语言特色的认识,体会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表情达意的。(要注意的是,通过文章的学习获得的情感的迁移和学习写法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不是人为分割的。)
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介绍母亲的时候的取材方法: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子女的态度、对待苦难的态度,几乎是生活的各个角度的写照;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表现母亲人格美丽方面采用的对比的方法――对待苦难与对待子女,对待工作生活与对待自己,“不慌不哭――落泪――叹气”,自己的劳作和工作的效果;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表达自己“担忧”“心痛”方面言辞运用的特色。(我想,综合来看,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获得的应该是知识的获得,如生字词、理解词语等;情感的迁移,对母亲的情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写作方法)
四、学生通过读书完成这些任务,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这两个顺序是不是调整一下?是不是先预设困难,然后才思考如何引导阅读)
首先,孩子们对文章所涉及的背景肯定不很清楚。文章基本写到的是1899年至1942年这段历史,这个时间段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兵荒马乱的日子,老百姓自己根本没有任何的安全感,母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独自带着儿女艰难度日。
其次,孩子们对老舍了解的不多,对作者生活经历了解贫乏会直接导致的孩子们对老舍失去母亲极度心痛的理解。比如,母亲是在四十多岁才生下自己,而且老舍一岁半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要独自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老舍在师范毕业后即担任了小学校长的职务,可为了更好的发展,他又去了英国任教,回国后,一直在山东的几所大学任教,直到三十三岁才结婚,家安在了山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老舍又抛妻离子,只身来到武汉参加革命,并担任重要职务。
这可能造成理解文本中“异域”“西南”的困难,更可能造成理解作者情感的困难。
另外,一些孩子的生活知识可能贫乏,会造成理解文本的困难。比如文中的,出阁、屠户、布袜、油灯、铜活、夹竹桃、学徒、搓土、刮痧、绞脸、阳历、旧年等等。
再者,就是一些读书的方法问题。我们说,一些优秀的孩子可能在读文的过程中能够采用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作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本,孩子们在理解难懂的词语时可能会采用查字典、问父母、问身边的同学、老师等各种各样的方法。理解重点的句子时,他们可能会采用比较、迁移等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学生们可能运用的不够娴熟,造成理解不到位。
因此,当学生读这篇文章遇到理解方面的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区抓住典型的语言文字与上下文的联系、抓住作者的背景与文字的联系、抓住文字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的联系来展开。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想在课前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通过各种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语,让不断积累总结自己读书的方法,练习使用。(看到这里,且不说教师作为几个角色的读的目的性是否明确,是否读出了应该读的内容,单看几个小标题,我在想,教师为什么没有考虑编者的意图呢?作为编者,考虑单元的目标――老舍的主题文化单元,考虑本文的特点――本文的语言点、写作特点,本文不同于老舍其他文章的特点,编者把这篇文章放进这个单元的用意是什么?考虑编者要通过课后的习题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哪些方式方法方面的帮助呢?)
五、制定教学目标
虽然这篇回忆性散文是老舍最著名的散文之一,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真情。老舍又是一位文学大师,但我们也绝不能把文本所带给我们的所有信息传递给学生。我们的学生毕竟是六年级的孩子,凭借《我的母亲》这样一个文本我们又应该制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呢?
翻开课程标准关于五六年级学生的要求:
首先在识字与写字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并且书写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我想这一点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应该是能够独立完成的。
其次是阅读方面:
第一条就是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来说说读正确的问题。我们说读正确是读得流利、有感情的最基本要求,更是体会文本内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读不正确,一切都无从谈起。
针对《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孩子在读的时候,会遇到哪些问题?生字且不必说,单说说容易错的地方:第二自然段“我是‘老’儿子”中“老”可能强调不够。“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她的老儿子”这句中的逗号可能容易被学生忽略掉。第五段涉及到“他宁吃亏,不斗气。”中“宁”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读四声“宁”,第六段中“可是,在这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他不慌不忙,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中的“横”字应读二声。第七段中“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难”字该读“二声”。第11段中“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中间的逗号要读出来。文章结尾处的“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这里的停顿、问号、感叹号都要读正确。
再来看流利,如果学生能把文章读正确,流利就是一个多读的问题了。(“流利”,我想,不光是多读的问题,还有学生的“语感”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断句有问题。)
有感情,这个要求就有一定的难度了。这不仅需要学生在自己读书时调动各种各样的读书方法,同时也需要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体会,只有在真正弄懂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才能读出感情。这应该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比如第11段中“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要把这句读出感情来,就一定得联系起当时母亲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来,把作者的担心、挂念理解到位,才有可能读出感情。(我在想,这里面包含几个层次:一是能读出内容;二是能感觉,即调动情感,三是能读出情感。)
&&&& 阅读要求的第二条是: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这一点,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出要求,使学生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明确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是默读在高段的要求,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呢?还有,中段的“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是否在高段中继续做到,使学生熟练呢?)
&&&& 阅读要求的第三条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再来看课文,学生能借助词典理解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意义的典型词语应该是:敷衍。敷衍本身的意思是: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敷衍本身并没有褒义,但联系上下文来看,文中是写母亲对待为别人洗衣这件事并不敷衍,这就含着对母亲的赞颂之情了。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 阅读要求的第四条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比如第11段中“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句子中三个怕字连用,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在反复的引导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出三个怕字连用更能表达老舍对母亲的担心与挂念。(在这里,好像有所含糊,究竟是三个“怕”的连用还是逗号的作用?作者的感情色彩是通过三个怕传递出来的还是逗号传递出来的呢?我们是否也应该联系上下文来想一想,教师在解读时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阅读要求的第五条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一点在本文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比如:在学生基本弄清文章写了母亲是怎样的人时,我们可以追问一句,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至于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点,一是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做得要充分,读书中首先要有自己的看法,然后才是敢于提出不同的想法。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的训练所能达成的目标,但教师要有意识的不断训练学生。
阅读要求的第七条写到: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就要求学生读文后,能够描述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受到母亲优秀品质的感染,受到老舍情感的感染,从而从生活的细节中体会母亲的不易,从而更加珍视所拥有的亲情。
阅读要求的第八条提到: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相对本课,就要安排学生搜集有关老舍的介绍以及文中所提到的历史背景。
阅读要求的第八条提到: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这一点就要结合第2段中:“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她的老儿子”和第11段中“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几个句子来理解逗号的用法。
阅读要求的第十一条提到: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这一点我们要在课后布置学生阅读胡适的散文《我的母亲》以及其它有关写母亲的诗词。
结合课标要求、文本特点、学生实际,最后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 1、根据课文内容搜集老舍相关资料、搜集本文涉及的时代背景。(是否表述为“搜集老舍的相关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更为清楚一些?)
2.正确认读课文中的10个生字(衍 屠 樱 剃 亏 筹 倡 域 拆 寝),掌握13个要求会写的生字(阁 衍 屠 樱 剃 亏 筹 籍 婚 倡 域 拆 嘱)。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出阁、屠户、布袜、油灯、铜活、夹竹桃、学徒、搓土、刮痧、绞脸、阳历、旧年筹钱 疑虑& 敷衍等等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读准多音字:宁&&&&&&& 横&&&&&&& 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了解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2&读通难读的几个句子: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她的老儿子
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重点指导的句子有: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孩子!”
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些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我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条目标中结合课文的内容写出了哪些句子应该重点指导,那么,这些句子也就是课文的难点,教师在目标是否再详细的写出教师如何指导以及最终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到什么层次。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指导和最后针对这条目标应该达到的结果。)
4、默读课文并有一定速度,能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老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老舍表达的怎样的情感?是否再明确一些。)
5、抓住第2条中提到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笔下所塑造的母亲形象(什么形象),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哪些品质),感悟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 “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学生对生活中浓浓亲情的珍视。
6、抓住“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她的老儿子”这句中的逗号体会所表达的感情。(看到这里,我在想这个问题,在这里,是作者善用运用逗号吗?是善于用逗号表达自己的独特的感情吗?仔细浏览文中,您就会发现,文中多是短句,进而参看老舍的其他的文章,也是短句居多。这样的语言形式,就是老舍的语言特点,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同时道的其他的作家,这样的运用短句的也很多。)
第11段中“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中的逗号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7、了解课文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方法,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什么方法)重点句子: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孩子!”
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些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我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8、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拓展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以及相关描写母爱的诗词、歌曲。(这条教学目标的最终的作用是什么呢?是受到“母爱的感染”,还是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文章的对比,体会作者表达的不同情感,学习不同的写法?还是欣赏、积累有关母爱的文章、诗歌等?)
(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在想,本课的教学目标的优点是和文本的内容结合紧密,教师能够结合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中具体的落实教学目标,写清了在文章的哪些地方落实那些目标,也就是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但是,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我发现,有一些目标表述的还是不够清楚的,如,想象母亲的形象,想象母亲的什么样的形象,通过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标,也就是个人认为,在目标的表述中,要写清通过什么方法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即在目标的表述中,必须要写清两点,一是写清“过程和方法”,二是要呈现出结果,即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发生哪些变化。)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以上教学目标呢?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六、教学设计:
1、预习作业:
(1)浏览本单元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2)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写一篇一二百字的小文:我眼中的老舍。
(3)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记下解决方法即词语意思,实在弄不懂的记下来。
(4)搜集关于母亲的作品:散文、歌曲、诗词等。
2. 学情分析
对于老舍,孩子们已经学过他的作品《我们家的猫》,应该说对于老舍,孩子们并不算是陌生的,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对于作家本身了解得就更少了,所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们对老舍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相对于《我的母亲》,主要让孩子们了解老舍对母亲的敬仰、感激和怀念。(通过了解老舍的母亲,通过老舍追忆自己的母亲,了解老舍的成长环境以及老舍的为人。)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老师在预习作业中让大家浏览本单元的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本单元全是老舍的文章,和以前的冰心文学单元一样。)
&& 师:是的,本单元的所有文字都是关于老舍的,相信大家通过读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更能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和人格魅力。通过其他人写下的关于老舍的文字,更能全面了解老舍其人。
  设计意图:通过浏览本单元文章,发现单元特点――老舍文学单元,培养学生浏览文章并获取信息的能力。
  师:孩子们,在你的眼里,老舍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预习作业中你搜集的资料,给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
& 学生交流。
教师电脑屏幕出示课本p66内容(包括文字和图像),师读。
他真心地热爱着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习武、养花、听戏、收藏古玩。
他用作为一个作家安身立命的最可富贵的文学作品,把世间的美好永远的留给了人们。
他就是平民写家――老舍
透过这段文字,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可能提到老舍爱着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老舍用自己的笔描写着身边美好的事物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谈对老舍的初步认识,让孩子们走近作家,为积极学文奠定基础。
 师:就是这位优秀的大作家,一直真诚地告诉我们:(“真诚”这个词语是否恰当?是否换为深情?)
电脑屏幕出示文字(师读)
“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 ――老舍
师:孩子们,老舍的话你们听懂了吗?他在表达什么?
预设:母亲对老舍的影响很大,老舍对母亲的感激、敬仰、钦佩等。
师:是啊,四十多岁的母亲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老舍带到了人世,在老舍一岁半的时候,父亲去世,是母亲一人含辛茹苦把他们几个带大,母亲用自己的双手抚养着子女,老舍二十七岁时,母亲已七十高龄,中国有句老话“父母在,不远游。”可这时的老舍又来到英国任教,三十三岁,老舍成家,可那时他又长期在山东任教,抗战爆发后,老舍又只身来到抗日前线,并担任重要职务。母子心相连啊,此时的母亲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再加上战争不断,老舍怎能不挂念母亲,母亲又怎会不想念儿子?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1942年,身在抗日前线的老舍,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时,母亲已经走了一年有余。于是,老舍用饱蘸真情的笔写下《我的母亲》来追忆母亲,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怀念!(背景资料用在这里是否恰当?我在想,背景资料放在开始,一般是文章出现了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需要借助背景资料作为阶梯来学习文本;可是我不觉得文章里有什么内容是可以借助背景资料来学习的。我在想,是否把文本的资料分解开来利用?分解到文章的不同位置,这样的效果会不会好?)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
设计意图:通过精炼的导入,将学生迅速带到文本创作的背景之中。为理解文本内涵奠定基础。
二.交流预习情况。
1、小组内通读课文,交流自学情况。
(1)需理解的词语:出阁&& 敷衍&& 屠户&& 筹钱&& 异域&& 刮痧……
(2)集体交流的词语: 疑虑&& 生命的教育&& 敷衍
(3)难读准的字:宁& &&&&&&横&&&&&&& 难& (我在想,多音字的读音是结合具体的汉字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而确定读音的,那么,能否结合课文中相应的汉字所在的词语和句子使学生根据汉字在语境中意义,自主选择多音字的读音呢?不知道教师在这里要应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师在这里并没有写清。)
 2、抽查课文朗读情况。
对仍读不准读不顺的字词句加以指导。
如: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学会生字词,初读文本,为理解文本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布置学习任务: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读完课文后,想想:老舍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可以勾画出文章的重点词句概括,还可以在相关的语段旁写出理由。一会儿我们交流。(相对于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我想,表达顺序是可以直接交流的,而第二个问题则可以通过默读、勾画、做批注实现。在浏览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没有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中具体在哪是第二课时的开始。那么,我就在想,依据老舍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进而默读、勾画、批注,这个方法是否适合整体感知?我想,这个方法更适用于“细读课文、品词悟情”的环节,我想,整体感知的方式直接就让学生根据课文的顺序交流“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了解了文章的整体,另一方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的方法。另外,结合课后的习题第一题,我们就会发现,编者在这里的“说说老舍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编者在这里的提示是“说说”,这里,提供了整体感知的问题――老舍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方式――说说。)
2、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理清脉络。
&1&先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线索)
文章先写了母亲出生在只有四五户人家的小村里,我出生的时候母亲受了难 ,我一岁半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靠着她的勤俭诚实把我们拉扯大。及至及至我有了自己的工作,母亲也还是用他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子女。最后写老舍对于母亲的怀念。(这里的是什么?是整体感知的内容吗?)
&2&按课文的叙述顺序交流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勤俭诚实&&& 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助人为乐&&&& 不软弱& 坚强&
言语不多,但用行动爱着自己的孩子。宁可自己吃苦,也供养孩子读书。从不因自己影响孩子的工作& 。
 设计意图: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并通过概括母亲形象,理清文章脉络,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板书:(依学生认识)
              我的母亲
              勤俭诚实,做事认真
              乐于助人,宁愿吃亏
              坚强善良,热爱儿女
             深深“影响”了我
4.反复读文,想想老舍借《我的母亲》一文表达的是自己怎样的情感?
对母亲的挚爱、赞颂、感激、怀念之情。
四.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挚爱、赞颂、怀念的情感。
师:孩子们,前边我们和老舍一起追忆了“我的母亲”,不觉间,“母亲”的形象已在眼前晃动,让人涌起一种酸楚,一汪热泪也禁不住就要涌出。请同学们再次画出文中最让你动的语句,写下你的感受准备和同学交流。(这里应该是默读、勾画、批注)
生:默读、品味。写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初步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感受――形象,体会――情感,词语搭配有问题),静下心来,细读文本,透过作者的文笔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为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打下基础。
(在浏览下面的 教学设计中,我发现,对文章的深入交流,好像没有大问题的引领,是怎么回事?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就是松散的,没有一条主线。教师为什么不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为第二课时学习的切入口呢?以问题引领;然后让学生默读、勾画、批注;最后引导学生有顺序地交流、朗读。)
预设学生可能勾画的重点句子:
1、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她的“老”儿子。
2、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3、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4、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母亲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5、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6、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
7、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孩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住了我的眼。
8、他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9、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我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1、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读这句话。说说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添加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内容及情感。
体会几个句子的不同: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微肿的。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是鲜红微肿的。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设计意图:引导理解“鲜红微肿”“终年”,想象“终年鲜红微肿”是怎样造成的?(这里,存在一个层次性的问题,一是依据重点词句,想象母亲的手的样子;二是在文章的相应的语句中,了解母亲的手终年这个样子的原因,归向文章的主旨――体会母亲的辛劳,)从而体会母亲辛劳的程度,体会句中饱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最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母亲的辛劳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通过感情朗读的方式读出来。
接下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看看就是这样一双“终年鲜红微肿的手”除了洗衣还要做什么。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2、比较体会: 3、4、5三个句子中母亲的泪中饱含着怎样的感情?
先读,然后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看看文中除了这些直接写出母亲流泪的句子,你读到哪处忽然感觉到这里虽然没写母亲的泪,但同样感觉母亲流泪了?
引导体会:
他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孩子!”
体会此时母亲的心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情境的办法体会母亲没有说出的话。进而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然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3、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
想象除夕的街市是什么样的?让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想象“清炉冷灶”的家会是怎样的境况,也让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然后让学生通过对比说说自己的体会:在这样的除夕夜母亲该是多么思念自己的儿子。(我在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体现青年、中年劳碌的母亲在晚年的孤独、家中的冷清,这里暗含着老舍对母亲的“不能尽孝”的的遗憾愧疚。)再与“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孩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住了我的眼。”连起来,感情朗读,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儿子对母亲的不舍与感激。
4、电脑出示:
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些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孩子们,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学生交流。
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试着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三个怕字连用的作用,强调的感情,以及作者运用比喻的写法写出失去母亲的感受。
5、感情朗读最后一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电脑出示: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的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师:孩子们,透过老舍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感悟母亲形象,体会老舍痛不欲生的心情。
师过渡:深受母亲的影响,老舍成为了:
电脑屏幕显示:热心关注普通人的人,成为了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成为了爱花的人,所以她一直在说:“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感情朗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母亲的感激、敬仰和怀念。
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
五、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此时此刻,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我们自己的母亲。都说,孩子是母亲的影子,那么我们的父母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拿起笔,将自己的一段感人的亲情故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课下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读关于母爱的诗词。
(关于教学设计:关于教学设计,有两种形式的表述,一种是简单的,写清抓住哪些词句,想象什么形象,体会什么情感。即简单写清教学的主要环节;一种是详细的设计,写清教师的导语、学生的行为、教师的指导方式,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的处理方式等。浏览本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能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几条建议:(1)那么,这是高年段的学习,是否结合课文的内容,引领学生了解写法、学习写法呢?(2)还有,对于文章的主题,既然教师提到胡适也写了《我的母亲》,能够拿到课上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情感,了解两人之间不同的写作方式和语言特点呢?(3)或者,“以读带读”,通过老舍的《我的母亲》的领读,放手让学生自读、交流胡适的《我的母亲》?(4)既然,学生在课前搜集了关于母亲的诗词,能够在课堂教学的相应环节,让学生结合学文的感动,用已经搜集、积累的有关母亲的诗词来赞颂老舍的母亲或自己的母亲或所有的母亲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忆我的母亲第一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