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与空气能结合,空气能属于光伏扶贫工程吗?

您当前的位置:&>&
&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
抢占农村新能源高地
&&武汉市农业局农村能源处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武汉市利用市级农村能源专项资金,在全市布局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建设,重点已从农民生活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太阳能路灯、杀虫灯、光伏发电、集中供热水和供暖大棚等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5年底,全市安装农村家用太阳能热水器19.56万台,其中整村推广6.75万台,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60%以上;推广太阳能路灯16940盏、杀虫灯1450盏;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5处、供暖大棚3处;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11处共176.4KW,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率先起步,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探索推广工作
按照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鼓励个人、企业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光伏发电系统要求,我们积极组织各区认真学习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关政策,同时与市发改委、国家电网武汉供电公司联系协调,当年就利用市级财政资金,在黄陂区木兰乡长岗村、长岭街短岭村分别建设了1处3KW和1处4
KW的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并在全市农村能源专业培训班期间,组织全体学员实地参观学习光伏发电基本情况和项目建设安装流程,拉开推广示范建设序幕。
二、开展示范,增强太阳能光伏发电试点的辐射效应
一个好的示范点,不仅能起到&现身说法&的示范作用,而且还能辐射带动周边。我市严格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选点原则:一是试点单位必须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资金自筹能力和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所需的场地面积(1KW需6.5㎡);二是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申报规模不能小于10KW;三是以行政村为单元申报不小于10户,每户不小于3KW。当申报安装数量,大于我市当年预算时,我们都进行现场甑别,基础条件好、业主积极性高、能辐射带动行业发展的优先安排。2014年我市各区共计申报了6处市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而我市年初计划建设2&3处,经过现场甑别并考虑到示范辐射效应,最终选择在一处水产基地、一处蔬菜产销合作社、一处茶场3个地方共计建设了51.4K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因为上述3个地方,代表着3个不同类型的建设场所,能对我市下一步全面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三、加大投入,激发业主自身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热情
由于光伏发电项目是一个新兴试点项目,因此在试点初期,我市财政补贴比例较大,随着广大农民,特别是农业企业对光伏发电项目的认识不断深入,财政补贴比例略有降低。如:2013年我市按照每千瓦投入2万元预算,财政补贴1.5万元;2014年,随着光伏发电核心部件&&硅光电池板市场价格的波动,我市当年按每千瓦1.6万元预算,财政补贴1万元;2015年按照每千瓦1.5万元预算,财政补贴1万元;2016年计划每千瓦按1.5万元,财政补贴0.8万元。2013年&2015年,我市市级财政共投入光伏发电补贴资金200余万元,成功建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点11处,合计176.4KW。
四、做好跟踪,全面了解已建太阳能光伏发电使用情况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电量与太阳能日照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按照湖北省太阳能光照情况,每千瓦多晶硅每月平均可发电量约90&100度。以我市东西湖区武汉市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基地15KW光伏发电为例,该项目2014年6月份建成,日正式办理好上网接入手续,到目前为止,发电14个月,共计发电并上网23571度。当前国家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补贴政策为:发电每度补贴0.42元,上网可以抵扣家庭或企业自用电(按第一档计算,为每度0.573元),若抵扣家庭或企业自用电后,还有节余,则按每度电0.478元收购。湖北省在国家对光伏发电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每度电再补贴0.25元,补贴时限为5年。合计每发1度电,政府相当于补贴1.148&1.243元。若按此价格核算,武汉市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15KW光伏发电14个月最低共收益27059.5元,占当初项目总投资的11.3%,若按现在市场行情来算,约相当于项目总投资的12%。我市对每1处建成的光伏发电都建立了详细的建设档案,并定期开展使用情况跟踪调查,随时掌握了解使用情况。同时针对家用报装光伏发电,需要履行10多项手续,办理时间2&3个月时间等实际问题,我们主动与国家电网武汉供电公司、武汉市能源局协调,简化手续流程,全市已建成的11处项目,除1处正在办理电网接入手续外,其余上网手续均已办妥,解决了已建光伏发电业主后顾之优。
五、抢抓机遇,努力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跨越式大发展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表述&加快发展中东部及南方地区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日湖北省能源局、湖北省扶贫办联合印发的《湖北省光伏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计划在年期间,在全省具备条件的地区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武汉市将抢抓国家及省支持光伏发电大好机遇,着力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大发展。一是目标管理,落实责任。结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3月初市扶贫办、市农委、市能源局经过多次商讨,已将新增太阳能光伏发电50处列为2016年市能源局精准扶贫工作目标,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并将光伏扶贫纳入全市&十三五&能源建设规划内容。二是调查摸底,制定方案。按照市委主要领导要求,对扶贫村主导产业不突出,年集体经济收入不到10万元的重点贫困村,必须优先考虑光伏发电扶贫的指示精神,市区农村能源机构和扶贫办对有光伏发电建设需求的村,进行调查摸底,制定推广方案。三是整合资金,合力推进。如黄陂区按照市光伏扶贫工作会议精神,2016年区级对24个计划脱贫村,按每村100万元的标准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资金不足部分,由区级财政承担。四是部门合作,强力推进。市扶贫办、市发改委能源局、市农委农村能源处将紧密协作,以建设贫困村光伏电站为主体,以贫困户分布式光伏发电为补充,深入基层,强化服务,简化手续,努力实现光伏发电和精准脱贫的双赢。
转方式 重实效
加快推进农村能源转型升级
&&孝感市农村能源办公室
近年来,在省农村能源办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农村能源工作主动适应&转型升级&大趋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工作思路和方式不断地从以往&重申报轻调研、重建设轻管理、重数量轻效益&向&调研与申报并重、建设与管理并重、规模与效益并重&转变,坚持因地制宜、效益优先的原则建设项目,农村能源建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同提升效果日益显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项目管理和服务,提升项目建设成效
项目管理和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效果,为了提升项目建设绩效,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工作。一是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做足功课,注重项目调研、核实和可行性分析,主动协调发改部门,严格遵守项目申报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开展工作,对具备申报2016年规模化项目七个要件(即项目备案、土地、规划、环评、能评、资金、安评等)的安陆市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规模化生物质天然气项目、湖北三匹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相应的审核和审批,并报省办,对暂不符全申报条件的项目提出了完善意见。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立足实情,合理调整布局项目,在项目补助标准不变、建设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使项目建设向规模放大化、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汉川市坚持走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引导市场主体、养殖业主投资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依托沼气合作社建好管好沼气工程,已成功建起杨林镇白鱼村4*260m3(发酵容积)沼气工程、城隍镇新堤村4*100m3沼气工程、田二河镇刘店村200m3沼气工程;安陆市主动融入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创新方式,建起了烟店镇王岗村2*150m3秸秆沼气工程、王义贞镇石门村4*100m3沼气工程;孝南区抓住湖北中凯新能源有限公司规模化生物天然气项目试点工程建设的机遇,市、区二级部门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市、区二级政府重视,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国防光纤、电力、民用传输光缆的迁移和交通开口、清场平地等难点工作,确保了项目及时破土开工。三是在项目管理方面从严规范。切实落实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把项目建设职业准入关、招标采购关、标准执行关,严格执行项目建设&七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持证上岗制、建设管理制、合同管理制、审计决算制、工程竣工验收制)和财务管理专人专账、独立核算、专款专用等制度,基本形成了源头预防、监督有力、责任可追的工作机制。
二、办好示范工程建设样板,提升小型沼气工程功能
为了不断提升小型沼气工程建设质量和效能,2015年我们与县(市、区)一道,通过实地调研、可行分析,研究确定了11处新建高标准小沼工程,发酵总容积1100m3,供气280户。同时拟定了示范工程建设内容和标准。年中,组织召开现场会,观摩交流、推动工作。年终,成立2个专班,对照标准进行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省农村能源办开展的评优表先推荐工作中。通过示范工程建设,辐射带动了沼气工程提档升级,展现了农村能源建设综合功能效益,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认可,树立了农村能源行业建设的良好形象。
三、抓好综合利用,提升农村能源活力
我们采取宣传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示范带动等措施,在全市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模式,2015年全市共建设了10处沼气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市、县二级农村能源投入补助资金20万元,带动业主推广使用沼渣沼液用于种养业面积达20万亩,综合利用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模式多样化,包括&猪沼果&、&猪沼稻&、&猪沼鱼&、&猪沼菜&、&猪沼茶&等五种模式;二是利用规模化,如汉川在回龙、二河、里潭等地,开展5000亩沼液浸种示范、在汈汊湖、华严农场开展1500亩沼液养鱼示范;三是配套规范化,应城市依托大型沼气工程,在杨岭镇高河村、三合镇聂山茶场开展&猪沼菜&模式,配套建设了沼肥沼液储备池(中转)、加压泵、喷灌管道等循环利用设施。实践证明,&三沼&综合利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养殖污染、变废为宝,而且也给业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我们十分重视农村能源行业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培训教育,让事有人干,人有事干,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干事环境和氛围。如:汉川市坚持重视技工队伍培训,通过定期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实践、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培育出了一批高素质技工人员,他们已成为沼气专业合作社的重要骨干。应城市针对大型沼气工程较多的特点,从物管员培训入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日常加强指导、年度集中培训等措施,提高了物管员的技术管理水平,保障了大型沼气工程健康安全运行。2015年,我市共组织参加部、省举办培训人员16人,市、县自行组织集中培训723人。目前,全市已基本建设起一支业务技术较高、职业素质较好的技工队伍和一支管理能力较强、工作作风务实的干部队伍。
农村能源事业是朝阳事业,发展农村能源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大有作为。我们的工作距离省办要求、距离兄弟市州工作仍有很大差距。会后,我们将在省办领导下,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再鼓干劲,再出新招,谱写我市农村能源转型升级发展新篇章。
规模发展 高质利用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
&&公安县农村能源办公室
近年来,在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县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近7万户、大型沼气工程4处、小型沼气工程141处、乡村服务网点211个,补贴太阳能热水器2340台,生物质炉灶2300台,为发展绿色农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我们在成功取得沼气提纯、高值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开拓市场,规范管理,为推进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作了一些积极探索。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规模发展,发挥沼气高质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
沼气高质利用开发,激发了我县新农村用能市场,申请安装管道供气工程的新农村居民小区供不应求。自去年全省农村沼气高质利用现场会后,我们立足基础,扩大规模,备足气源,确保农户用上充足优质的生物天然气。
一是扩大原基地规模。去年召开现场会的前锋公司在省农村能源办和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在原30亩项目用地的基础上,批准新增用地10亩,按规模化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要求,投资1千多万元新建了一座3000m3容积的厌氧发酵罐,实行技术创新,利用碳钢输出管道,建设能储气10000m3以上的新型气柜,并完成相关的配套工程,保证已开发农户用气的供给,2016年春节用气高峰期间,也没有出现过供气间断情况,用户十分满意。
二是积极开辟新的基地。今年,我们通过县政府的综合调配,整合相关部门资金,在章庄铺镇的松林养猪场、埠河镇的金银养殖合作社,计划建造两座2000m3容积的发酵罐,复制前锋模式,解决环境污染、果林用肥、生活用气问题。我们还将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把前锋模式推出公安县,在其他县市区有条件、有意愿的沼气工程基地,协助兴建沼气压缩提纯设备和产销一体化模式。目前,前锋公司已申报了沼气提纯、压缩罐装方面10多项实用技术专利、2项发明专利,已申请了前锋注册商标,并与设备厂家完善了设备的定型和生产经营许可的相关工作。
三是稳步开拓市场。我们和前锋公司一起组建队伍,将公安县南平、藕池、闸口三大集镇的居民区实行分散开发,联片集中的办法,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并组织农户到基地考察,到用户访问,增强感性认识,让广大用户对生物质天然气从不知、疑惑到认同,并对其安全、便捷、经济实惠的优点深信不疑、交口称赞。同时,着手农村联片小区的市场开发,在孟家溪镇金岗村、闸口镇德义档村办试点,把生物质天然气供给农户,让老百姓生活提升档次,深受群众拥护,今年来,已新增用户2382户。在商业领域,也开发了10多处餐饮业用户,其用气量相当于500户居民用气量。
二、盘活存量,发挥沼气高质利用的拉动作用
整改已建的沼气工程,采用移动集成压缩提纯设备,就近采气,就近配送,提高原有沼气工程的使用效果,充分发挥高质利用盘活存量的拉动作用。
全省农村沼气高质利用现场会后,我们组织专班,在全方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和前锋公司一起对全县三个大中型厌氧发酵罐进行了整修,通过技术改造,使之恢复产气能力,建造移动集成压缩提纯采气设备,采气按每立方米一元的价格由前锋公司回收,双方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既启动了废旧发酵罐的利用,又节省了新建发酵罐的费用,达到双赢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对全县近20处100m3以上容积发酵池,进行技术改造,利用前锋公司的设备,使之达到充分利用,对条件成熟的已供小区,我们采用小型设备提纯直供,使用户直接用上清洁优质的生物质天然气,深受欢迎。比如,我们在章田寺镇长春村集中居住供气小区投资不到20万元,就给100多用户供上了生物天然气。通过整旧建新,一两年内就可以覆盖全县,真正让农村沼气的转型升级工作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综合利用,发挥沼气工程助推绿色农业的关键作用
我县是种植、畜禽、水产大县,据统计,全县生猪存栏57万头,家禽存笼970万只,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1000多处,年畜禽粪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在2000万吨以上,养殖环保压力大。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多渠道筹措资金,将沼气工程基地附近五个乡镇20多个畜禽养殖场的粪池修缮改造,达到干湿分离,并将各个养殖场的道路修通,由前锋公司与各养殖场签订消纳协议,实行有偿服务。一方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确保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保证了前锋公司生产生物质天然气的原料,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在沼渣沼液的处理上,我们装备了一套全自动滴注和喷洒施肥系统,将沼液运往蔬菜林果基地,通过管网,采用自动化程序喷灌,达到投资小,收益大的效果。
通过建立沼气集中供户、沼肥综合利用示范区,以点带面,扩大规模,充分发挥沼气商用、沼肥肥田功效。综合利用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推动养殖业,带动种植业的发展,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等绿色模式,打造生态品牌、有机品牌。两年来,我们先后与兴龙生态农场、道林蔬菜合作社和金岗葡萄基地,共同投资30多万,兴建3处&三沼&综合利用工程试点,经济效益明显,得到菜农果农的认同和赞誉。
虽然我们在沼气高质利用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按行业标准和市场运行要求还有很多手续需要完备,我们恳请各部门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确保农村沼气高质利用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并能迅速向全省、力争向全国推广。
发展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家园
&&钟祥市农村能源办公室
多年来,钟祥市农村能源办公室始终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究效益&的方针,坚持&群众自愿、节约优先、清洁生产、安全第一&的原则,大力推广以沼气为主的生物质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节能炉以及太阳能、风能等节能技术,在推行多能综合和循环利用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实现了行业由低层次向高效能的转型,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打造清洁能源示范村,开创农村能源建设新局面
一是着力打造清洁能源示范村。我市农村能源办公室充分把握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在老项目村同时也是我市&美丽的乡村&建设示范村和创建村中遴选,按照&家有户用沼气,户有太阳能热水器,新农村建设点有一条太阳能或风能路灯街,村有小型沼气污水集中处理池,农田有一片沼渣、沼液无公害示范田&的&五有&标准,结合新项目整合老项目,配齐配套建设清洁能源示范村。目前,全市已建成清洁能源示范村17个,成效显著。示范村群众自豪地说:我们有了&三变&,做饭有沼气,洗澡有热水,家里变得干净卫生了;晚上有路灯,村里变靓了;垃圾、污水没有了,环境变美了。村干部说:用上了清洁能源,既节能省钱又环保,这才真正是生态家园。农村能源项目已成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配置,逐渐成为我市&三农&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户的高度评价和积极推广。
二是强力推进全市农村能源建设。近年来,我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日益成熟,太阳能光伏利用大面积推广,农村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工程强力推进,形成了项目多样,建管体系完善,综合效益明显的农村能源新格局。截至2015年底,全市建设户用沼气池达到49881口,小型沼气工程123处,大型沼气工程3处,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0836台,推广生物质节能炉5400个,安装太阳能及风能路灯596盏,建成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工程6处,沼渣沼液示范田2万余亩,乡村服务网点78个,专业合作社2个,初步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
二、延伸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推广农村能源建设新模式
一是领导重视抓宣传。&领导抓、抓领导&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市上下实行农村能源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市委、市政府领导通过深入乡村、农户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纳入我市&三农考评&目标当中,将农村能源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实行年终考核,奖惩兑现。同时,采取媒体报道、刷写标语、印发资料、召开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依托权威办试点。&三沼&综合利用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即人畜粪便(秸秆)&沼气工程&生物质燃气&沼渣沼液&果(菜、鱼、菇)产业链。以前&三沼&综合利用大多是停留在探索阶段,没有准确的实验数据、没有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没有实质性的建设成果,应用推广缺乏说服力,同时&三沼&综合利用经济效益也不明显,沼渣沼液没有及时还田消纳,二次污染还一定程度存在。为了寻找科学依据,掌握成熟技术,我们聘请华中农业大学张衍林教授作为技术总顾问,并在钟祥落户成立了研究生流动站,对&三沼&综合利用项目进行设计和分析。同时在柴湖镇红卫村&俊卫蔬菜合作社&对&猪&沼&菜(辣椒)&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使用沼渣沼液的田块,产量比施用化肥增产37%;维生素C为85.64,化肥为57.30,高49%,具有显著的抗病治虫效果;蔬菜价格高于市场1倍多。用沼渣沼液作肥料均表现出了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的特点,沼渣沼液已成为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不可替代的有机肥之一。
三是典型带动重推广。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培植典型,辐射带动全市推广应用&猪&沼&菜&、&猪&沼&果(砂梨)&、
&猪&沼&鱼&、&猪&沼&菇(香菇)&等模式,面积达万亩以上,形成了以上模式为核心分布的无公害特色农业。目前,生态循环农业已成为我市农村能源发展的品牌之路,有力推动了种、养业的发展,用沼渣沼液作肥料生产名、特、优农产品在全市已形成共识,&长寿&品牌已叫响全国。
三、创新项目建管服务网,注入农村能源建设新活力
一是创新项目建设。我们把行业项目与环保、畜牧、卫生等部门相关项目进行整合,系统化建设污水收集&沉淀&厌氧发酵&再利用,形成配套化治污循环系统,彻底解决了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地方配套少,业主投入小,单一项目绩效不明显的问题。我市已建成整合项目5处,在验收中得到了验收组成员和行业专家的高度赞扬与肯定。
二是创新项目技术。在农村能源项目建设中,我们不断创新思路,积累经验,研究开发适合我市项目发展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目前全市已完善技改项目8处,改造工艺9项。如山河村小型沼气联户工程,我们采用太阳能、空气能与小型沼气池串联,太阳能、空气能产生的热能通过水循环补偿给沼气池,保持池内中温发酵,促进沼气常年供应实现了商品化运营;蔡台村将沼气池建在室内,上面养猪,节约了空间,又解决了增温措施;在红卫村我们自己设计出了沼液三级净化系统,实现了整个蔬菜基地的沼液微滴灌等。
三是创新服务体系。针对农村能源后续服务体系薄弱,经济效益较低,大多数服务网点经营亏损的状况,我们对合作社和服务网点进行了整合。专业合作社合并为两家,集中队伍和设备实现了&建管合一&,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由合作社对全市小、中、大型沼气工程实行托管,集中专业设备从事沼渣沼液的运输和销售,让&三沼&走向了市场,保证了安全使用和经济效益。服务网点并入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专门从事技术推广、培训、宣传和配件销售,服务人员由公益性农技人员兼任,用&以钱养事&资金对公益性人员进行补贴,既理顺了关系,又提高了农技人员的待遇,还提高了沼气使用率,从根本上解决了后续服务难的问题,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促进我市农村能源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强化后续服务,提升沼气综合效益
&&恩施市生态能源局
近几年,恩施市始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积极探索沼气服务新模式,努力创新生态补偿新机制,注重提升能源队伍新形象,聚力打造循环农业新亮点,在沼气科学管理、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后续服务新模式
恩施市已建成户用沼气11万户,沼气池就是&聚宝池&,
沼气取代了燃煤和薪柴,成为清洁、经济的生活能源,沼气池替代了老粪坑,成为改善卫生条件的重要家当。随着维护数量的逐年增多,沼气后续服务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为做好沼气服务工作,擦亮&恩施模式&品牌,我们引导沼气技工成立了沼气合作社、能源服务公司等新型的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的服务,突破了过去由政府包建设、包维修、一包到底的狭隘观念,树立了&谁受益、谁管理&的正确观念。新的主体采取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等措施,开展沼气服务、集中供气项目建设和管网沼气的运营收费等多方面的综合经营,既解决了沼气农户的难题,又转变了后续服务的方式,还增加了服务队伍的收入。新主体的培育,巩固和完善了服务体系,有效的建立了沼气服务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后续服务的正规化、集约化和专业化。
二、引入国际碳汇交易,创新生态补偿新机制
恩施市白果乡向心富是一位普通的沼气农户,他家的沼气使用效果很好,他是碳基金项目农户,今年获得了尼德兰政府为他支付的23美元,他用这笔碳交易收入购买了一台新的沼气灶。这是恩施引入的户用沼气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是联合国第一个成功注册的户用沼气碳基金项目。该项目的4330户沼气池,每年减少碳排放7298吨,获得碳减排交易收入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5万元,碳交易收入补贴到建池农户,为沼气池的后续维护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投入。在碳基金项目的启发下,恩施市实施了&用气奖励&项目,用&能否正常点火、沼气压力大小,养猪存栏头数&等指标将沼气池使用效果分为好、中、差来细化管理,张榜公布沼气农户的使用情况,对沼气使用好的农户进行奖励。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增加了农户收入,调动了农户积极性,提高了沼气的使用率,为现阶段实施的国内自愿减排项目提供了借鉴。
三、树立先进服务典型,彰显能源队伍新形象
沼气池&三分建七分管&,管得不好就会&一年好,两年差,三年四年养青蛙&。要抓后续服务,就要先抓队伍。恩施市在加强队伍建设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服务模范和技术能手。龙凤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沼气技术员袁亮,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从2005年从事沼气工作以来,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兢兢业业服务群众。他的先进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湖北日报等媒体报道,2015年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被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同志誉为&新时代的时传祥&。袁亮凭着他对沼气事业的执着,赢得了广大老百姓良好的口碑。
大力宣传典型事迹,强化担当,激励干劲,全市上下&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做先进、人人赶超先进&蔚然成风,队伍有典型,岗位有标兵,树立了全市农村能源队伍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打造综合利用新亮点
&生态恩施&离不开生态农业,恩施市深刻领会到沼气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沼气建设的能源主线,统筹循环农业示范,按照&供气入户、免费安装、按表收费、综合利用&的原则,大力开展以集中供气、循环利用为目的的沼气工程建设。一是开展多点示范。在龙凤镇、屯堡乡、白果乡,建设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猪&沼&菜&、
&猪&沼&茶&、
&猪&沼&果&等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多点多样的试验示范,总结试验效果,推广示范经验。二是提升利用质量。我市在沼液沼渣的生产和利用中,研发的&高产沼气发酵装置和富硒沼气肥生产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提升了我市沼肥利用的技术水平。三是扩大利用面积。因地制宜,因区施策,把沼气后续服务和&三沼&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解决了&有种植地没有沼气池&、
&有沼气池没有劳动力&、&有劳动力没有种植地&等实际问题,让沼肥得以流通利用。
下一步,恩施市将按照省、州能源工作的部署,进一步加大沼气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快农村沼气向规模发展、综合利用、科学管理的方向转型升级,推动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阳能与空气能结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