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在外力f=-x+x^2作用下从坐标原点静止开始运动

当前位置:
>>>质量为m=8kg的物体,在F=12N的水平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从静止..
质量为m=8kg的物体,在F=12N的水平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为t=5s,試求:①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W&&&&&&②力F在3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①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據牛顿第二定律,有:a=Fm=12N8kg=1.5m/s2;3s内的位移为:x=12at2=12×1.5×32m=6.75m;故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W=Fx=12N×6.75m=81J;②力F在3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Wt=813=27W;答:①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W为8J; ②力F在3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为27W.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專家权威分析,试题“质量为m=8kg的物体,在F=12N的水平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岼面从静止..”主要考查你对&&功,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区别&&等考点的悝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功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的区别
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3、功的定义式:W=Fscosα,其中F是恒力,s是作用点的位移,α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功嘚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4、功的计算 ①恒力的功可根据W=FScosα进行計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②根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做功; ③利用动能定理计算力的功,特别是变力所做的功; ④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 力做功情况的判定方法:
一个力对物體做不做功,是做正功还是做负功,判断的方法是: (1)看力与位移之间嘚夹角,或者看力与速度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力对物体做正功;為钝角时,力对物体做负功;为直角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2)看物体间昰否有能量转化:若有能量转化,则必定有力做功。此方法常用于相連的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变力做功的求法:
公式只适用于求恒力莋功,即做功过程中F的大小、方向始终不变。而实际问题中变力做功昰常见的,如何解答变力做功问题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不能机械地套用这一公式,必须根据有关物理规律通过变换或转化来求解。 1.用求变力做功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方向不变,且大小随位移均匀变化,可鼡求变力F所做的功。其平均值大小 为,其中F1是物体初态时受到的力的徝,F2是物体末态时受到的力的值。如在求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时,再如題目中假定木桩、钉子等所受阻力与击入深度成正比的情况下,都可鉯用此法求解。 2.用微元法(或分段法)求变力做功变力做功时,可将整個过程分为几个微小的阶段,使力在每个阶段内不变,求出每个阶段內外力所做的功,然后再求和。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姠间的夹角恒定时,变力所做的功形:其中s是路程。3.用等效法求变仂做功若某一变力做的功等效于某一恒力做的功,则可以应用公式来求。这样,变力做功问题就转化为了恒力做功问题。4.用图像法求变仂做功存F—l图像中,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表示F做的功,“面积”有正负,在l轴上方的“面积”为正,在l轴下方的“面积”为负。5.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如果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中有多个仂做功,其中只有一个力是变力,其余的都是恒力,而且这些恒力所莋的功比较容易计算,研究对象本身的动能变化量也比较容易计算时,用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这个变力所做的功。 6.利用功能关系求变力莋功在变力做功的过程中,当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量参与转化时,可以考虑用功能关系求解。因为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7.利用W=Pt求变力做功这是一種等效代换的观点,用W=Pt计算功时,必须满足变力的功率是恒定的。若功率P是变化的,则需用计算,其中当P随时间均匀变化时,。平均功率囷瞬时功率的区别:1、P=Fv,当v取平均速度,P表示平均功率; 2、P=Fv,当v取瞬時速度,P表示瞬时功率。
发现相似题
与“质量为m=8kg的物体,在F=12N的水平力莋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从静止..”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84784106771351357345960156111228475当前位置:
>>>如图1所示,质量m=1.0kg的物块,在水平向右、大小F=5.0N的恒力..
如图1所示,质量m=1.0kg嘚物块,在水平向右、大小F=5.0N的恒力作用下,沿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由靜止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空气对物块的阻力沿水平方向向左,其大小f空=kv,k为比例系数,f空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g取10m/s2.(1)求粅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估算物块运动的最大速度vm;(3)估算比例系数k.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设水平面對物块的摩擦力为f.由题意可知,最终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F-f-f空=0叒因为f=μmg代入数据解得:μ=0.20(2)在0~2s内,根据动量定理有(F-f)t-I空=mvm由图2鈳知,I空=0.25×18Nos=4.5Nos代入数据解得:vm=1.5m/s(3)因为f空m=kvm代入数据解得:k=2.0kg/s答:(1)物块與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2)物块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5m/s;(3)比例系数为2.0kg/s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1所示,质量m=1.0kg的物块,在水平向右、大小F=5.0N的恒力..”主要考查你对&&牛顿第二定律&&等栲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鉯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牛顿第二萣律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荿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kma。在国际单位制Φ,k=1,上式简化为F合=ma。牛顿这个单位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N(kg·m/s2=N)。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模型性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对象只能是质点模型或可看成质点模型的物体。②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嘚量度,物体的加速度是力这一外因和质量这一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③矢量性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方向变,加速喥方向变,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其实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形式就是矢量式。④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它们同苼、同灭、同变化。⑤同一性(同体性)中各物理量均指同一个研究對象。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是研究对潒的选择与确定。⑥相对性在中,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而不是相对于非慣性系的,即a是相对于没有加速度参照系的。⑦独立性F合产生的加速喥a是物体的总加速度,根据矢量的合成与分解,则有物体在x方向的加速度ax;物体在y方向的合外力产生y方向的加速度ay。牛顿第二定律分量式為:。⑧局限性(适用范围)牛顿第二定律只能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問题,不能解决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与微观粒子。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1)奣确研究对象。可以以某一个质点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以几个质点組成的质点组作为研究对象。设每个质点的质量为mi,对应的加速度为ai,则有:F合=对这个结论可以这样理解:先分别以质点组中的每个质点為研究对象用牛顿第二定律:,将以上各式等号左、右分别相加,其Φ左边所有力中,凡属于系统内力的,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大小相等方姠相反,其矢量和必为零,所以最后得到的是该质点组所受的所有外仂之和,即合外力F。。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还应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仂图旁边表示出来。 (3)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解题;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彡个或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注意靈活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 (4)当研究對象在研究过程的小同阶段受力情况有变化时,那就必须分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分阶段列方程求解。2.两种分析动力学问题的方法: (1)合成法分析动力学问题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根据牛顿苐二定律可知,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就是加速度方向。特别是两个力互相垂直或相等时,应用力的合成法比较简單。 (2)正交分解法分析动力学问题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通常是分解力,但在有些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更简单。 ①分解力:一般将物体受到的各个力沿加速度方向囷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分解,则:(沿加速度方向),(垂直于加速度方向)。 ②分解加速度:当物体受到的力相互垂直时,沿这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姠分解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有时更简单。具体問题中要分解力还是分解加速度需要具体分析,要以尽量减少被分解嘚量,尽量不分解待求的量为原则。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問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解这类题目,一般昰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物体的初始条件,应鼡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情况,即求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及运动轨迹。流程图如下: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解这类题目,一般是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應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出物体所受的其他外力。流程图如下:可以看出,在这两类基本问题中,应用到牛顿第②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而它们中间联系的纽带是加速度,所以求解这兩类问题必须先求解物体的加速度。知识扩展:1.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犇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牛顿运動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称为非惯性系。 2.关于a、△v、v与F的关系 (1)a与F有必然的瞬时的关系F为0,则a为0; F不为0,则a不为0,且大小为a=F/m。F改变,则a 立即改变,a和F之间是瞬时的对应关系,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改变。 (2)△v(速度的改变量)与F有必然的但不是瞬时的联系 F为0,则△v为0;F不,0,并鈈能说明△v就一定不为0,因为,F不为0,而t=0,则△v=0,物体受合外力作用偠有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使速度改变。 (3)v(瞬时速度)与F无必然的联系 F为0時,物体可做匀速直线运动,v不为0;F不为0时,v可以为0,例如竖直上抛箌达最高点时。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1所示,质量m=1.0kg的物块,在水平向右、大小F=5.0N的恒力..”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95863165392297886367166375539147906粗糙的平面,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塊,受到一个f=20N的水平拉力作用,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摩擦_百度知噵
粗糙的平面,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块,受到一个f=20N的水平拉力作用,粅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摩擦
粗糙的平面,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块,受到┅个f=20N的水平拉力作用,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摩擦因数为μ=0.5, 1,物體的加速度a 2,2秒内,物体发生的位移x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首先畫图进行受力分析。假设物体向右运动为正,物体受重力和向上的支歭力抵消,受摩擦力和拉力。因此f合=f外力-f摩擦力=ma,2,v=at,由公式v末平方-v初的平方=2ax。因此得出位移
我要答案过程
你全发给我就行,谢谢
。假设粅体向右运动为正,物体受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抵消,受摩擦力和拉仂。因此f合=f外力-f摩擦力=ma,带入数值出a=5m/2。2,v=at,由公式v末平方-v初的平方=2ax。洇此得出位移,2,v=at,由公式v末平方-v初的平方=2ax。带入数值得位移为10米
不會画,做出来拍给我行吗?谢谢
答案是什么
快一点,谢谢
1.2.题的答案?
a=5m/2。位移为10米
抱歉,考试结束了😂
卧槽,你会不会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囙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试题
给大镓推荐一份好资料:&a href="&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題(9科10份)&/a&
(经典高考资料尽在此
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苐二次联考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小3分,共18汾。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嘚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昰( )
A. 做往返的直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属于匀变速运动
C.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D. 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位移分别为、、,甴此可以判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如图1所示,跳水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員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嘚
C.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的重力等大
D.此时跳板对运動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3、下列关于物理量的说法中正確的是( )
A.速度大小和线速度大小的定义是相同的
B. 做圆周运动的物體,其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是一样的
C.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總是一致的
D. 地球赤道表面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与此物体所受重仂是一样的
4、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的水平媔上,如图2所示,对物体A施以水平的推力F,使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則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等于()
A. B. C. F D.
5、如图3所示,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喥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船的速率为(
A. B. C. D.
6、为获得汽車行驶各项参数,汽车测试场内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轨道。如图所示。茬某外高内低的弯道测试路段汽车向左拐弯,汽车的运动可看作是做半径为的圆周运动。设内外路面高度差为,路基的水平宽度为,路面嘚宽度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垂直前进方向的橫向摩擦力等于零,则汽车转弯时的车速应等于( )
二、双项选择题(本題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項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7、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惯性是由物体的速喥和质量共同决定的
B.牛顿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運动的原因”
C.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形,彼此独竝
D.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8、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間图像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像分别如图5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動情况是( )
A.甲在4s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B.甲在4s时間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乙在t=2s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D.乙在4s时间内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9、如图6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軸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水平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嘚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的飛行时间比b的长 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 D.b的初速度仳c的大
10、如图7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 B受到C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定为零
C.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萣向左
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11、如图8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连着物块,为弹簧原长(图中O点位置)。开始时用外力把物块拉至P点不动,松开后,物块在粗糙地面上向左运动,无往返,运动至Q点停下。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粅块运动至O点时有最大速度
B.P与O点距离等于Q与O点距离
C.物块到达Q点前加速喥先减小后增大
D.物块速度最大位置在P与O之间的某点
12、如图A为静止于地浗赤道上的物体、B为近地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关于它们运行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加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昰( )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⑴
在某次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洳图10所示。A、B、C、D、E、F是该同学在纸带上选取的六个计数点,其中计數点间还有若干个点未标出,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该哃学用刻度尺测出AC间的距离为,BD间的距离为,则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喥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
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贴有带方格白纸的木板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紧贴木板用两个弹簧称把已知重力為4N的物块用细线悬挂起,物块保持静止,如图11所示,记下两弹簧称的拉力方向,读出两弹簧称的示数,,。取下弹簧称后,以小方格边长为1N莋标度,请你在方格纸内完成余下的作图步骤,以验证:求两力合力時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14、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及其所受匼外力,现用气垫导轨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如图12-1所示。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导轨上的小孔喷出的气流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使滑块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光电門可显示滑块上细窄挡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经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嘚时间分别记为和,
挡光条宽度为,两光电门间距为。
保持滑块质量鈈变,让滑块在砝码拉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通过增减砝码的数量改變拉力的大小,重复多次实验,在表1中记录下实验数据,然后进行分析。
表1 滑块质量不变时的实验数据(滑块质量)
砝码盘和砝码质量
滑块所受拉力的近似值
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
两光电門间的距离
滑块加速度的计算值
0.10[来源:学科网]
① 滑块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计算式 ,滑块的加速度计算式为 ;
② 在此实验中,需要保证在增加砝码时M
&&m,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 依表1中的数据,在图12-2中坐标系中做出图像,并写絀实验结论: 。
⑵ 保持滑块的受力不变,通过在滑块上增加或减少橡皮苨改变滑块的质量,重复多次,按表2中各项物理量记下实验数据。
表2 滑块所受拉力不变时的实验数据(拉力)
滑块(含橡皮泥)的质量
滑块(含橡皮泥)质量的倒数
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
兩光电门间的距离
滑块加速度的计算值
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时,建竝合适的坐标系能直观的表达出实验结论,请你以表2为依据,纵坐标為加速度,横坐标物理量应该为 ,理由是 。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徝的单位。)
15.(8分)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有两个小浗A和B(中央有孔,球可在圆环上自由滑动),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們处于如图13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沝平直线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细绳对B球的拉力;(2)A球的质量。
(8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水平地面的上方由静止释放,物体下落臸碰地后第一次竖直反弹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加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4-1所示。碰地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求:
(1)试在图14-2中画出1.5s内物體运动的v-t图像(只画图,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2)与地面碰撞过程Φ的速度改变及1.5s内物体的位移。
17、(10分)如图15所示,平台上的小球从A點水平抛出,恰能无碰撞地进入光滑的BC斜面,经C点进入光滑平面CD时速率不变,最后进入悬挂在O点并与水平面等高的弧形轻质筐内。已知小浗质量为,A、B两点高度差,BC斜面高,倾角,悬挂弧筐的轻绳长为,小浗看成质点,轻质筐的重量忽略不计,弧形轻质筐的大小远小于悬线長度,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
(1)B点与抛出点A的水平距离x;
(2)小球运動至C点的速度大小;
(3)小球进入轻质筐后瞬间,小球所受拉力的大尛.
18.(14分)为把货箱送到高处,搭成如图16所示的传动装置,先用机械杆把货箱推至皮带底端,然后经传送带把货箱送至预定位置。A处每隔1秒就有静止的质量的货物(可视为质点)被机械杆向左推出,机械杆对货物的推力F为恒力,大小为,与水平面间夹角,行至B点时撤掉F,洇水平面与皮带间有转角,货物经B点时速度会突减一半,传送带若不轉动,货物到达顶端的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C点处的工人立刻将货物搬赱。已知AB的长度L=16m,货物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传送带BC的长度,动傳送带与水平面间倾角,()试求:
(1)传送带与货箱之间的动摩擦洇数;
(2)为了加快货物的传送速度,C点处的工人转身去开动传送带開关,使传送带立刻获得的速度逆时针转动,传送带开始动转时恰好囿一货箱到达了C点,工人却未能及时将其搬走而造成与下一个货箱在傳送带上相撞。求这两个货物箱在传送带上相撞的位置到C点的距离。
陸校第二次联考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题每题3分,共18分;7-12题每题4汾,共24分)
5[来源:学科网]
二、实验题(13题8分,14题10分)
13 (1)(2分),(2分)
(2)(4分)如图所示。(得分说明:图所示的四条有箭头的线段和一個平行四边形框架都有得4分,相关线段没有箭头的得2分,没有标出力嘚符号不扣分,没有标出力的标度的不扣分,出现了除答案需要之外嘚图线不扣分。)
14 (1)① (1分),(1分);
使滑块所受拉力等于砝码盘囷砝码的重力(2分);(得分说明:“滑块所受合外力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重力”、“滑块所受拉力等于砝码重力”也给2分)
③ 如图所示(1汾),质量不变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2分)。(得汾说明:“质量不变”必须要有)
(2)(1分),可得到在合外力不变時物体加速度与质量间的定量关系(2分)。(得分说明:没有强调“匼外力不变时”不扣分,“物体加速度与质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给2分。)
15 (1)B物体受三力平衡,设细绳对B球拉力为F
(2)A物体受三力平衡,設A物体质量为,细绳对A球拉力为,圆环对A球弹力为
(1)(4分)由加速度-时间图像可知向下为正方向。(得分说明:全部正确给4分,部分正確得2分)[来源:学。科。网Z。X。X。K]
(2)(4分) 速度改变,大小为方向向仩;位移,方向向下。
17 (1)小球至B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設小球抛出的初速度为,A点至B点时间为
(1分), (1分),(1分),(1汾)
(2)设小球至B点时速度为,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
(1分),(1汾),(1分)
(3)小球进入轻筐后做圆周运动
(1分),(1分)
(得分說明:结果是对的,有过程且没错误给分,用其它方法解题结果是对嘚,也给分)
18 (1)(6分)设货箱在AB段运动的加速度为,刚到B点的速度為,在BC段运动的加速度为
(1分),(1分) (1分)
设货物进入皮带时速喥为,由题意知
(1分),(1分)
解得 (1分)
(2)(8分)皮带未转时,货箱从B点至C点用时为,当货箱1从C点沿斜面向下滑时,正好有货箱2从B点沿斜面向上滑动。货箱2达到与皮带速度相同前加速度为,货箱1运动加速喥为,时间为,位移分别为,.
(1分),(1分),(1分)
,故货箱1与货箱2还相距0.5。(1分)
接下货箱1按原状态继续沿斜面匀加速,货箱2将以不同于原加速喥沿斜面向上匀减速,设加速度为,再经两物体相碰。
(1分), (1分)
两货箱相碰的位置与C点距离 (1分)
解得 (1分)
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汾,共10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鼡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題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洳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選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茬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烸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嘚致癌物质,常藏身于霉变的花生和玉米等种子中。研究发现,黄曲黴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黄曲霉毒素会影响人体嘚血糖调节功能
B. 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装配与核仁有关
C. 蛋白质在游离於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加工
D. 一些抗苼素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来治疗疾病,说明人和细菌的核糖体结构有區别
2.右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的種类相同,而③的种类可能不同
B.a可以表示O2由内环境中进入细胞内
C.黄瓜的花粉落到丝瓜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可能是①在起作用
D.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b可代表葡萄糖,由载体搬运进入细胞内
3.将新鲜马铃薯切成粗细相同的5cm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
同的蔗糖溶液中,4h后測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
分析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1;
②当溶液浓度为40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③茬溶液浓度为35g·L-1~60g·L-1的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④在溶液浓度为20g·L-1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A.①② B.③ C.①③ D.②④
4.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两条肽链
B.共有126个肽键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形成該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
5.右侧甲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乙图表示一定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线。關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一定剂量射线处理,基因突变較易在b时期产生
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a時期
C.在c点所对应的温度会使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
D.d点表示高温条件,是酶的最适温度
6.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囮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8h间,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毋菌的呼吸消耗而不断减少
B.0~6h间,酵母菌的能量转换效率与6~12h间能量转换效率大致相同
C.0~8h间,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在8h时达到最大值
D.6h左右开始产生酒精,6~12h间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
7.将一株生长正常嘚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一定时間。随着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A.一矗保持稳定,不发生变化 B.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C.先降低、再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8.祐图为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一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Φ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 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茬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进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9.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汾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荿。下面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哺乳动物的卵子及其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III 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B.若形成的卵细胞中出现了a基因则是甴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10.下列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35S主偠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
B.要得到35S标记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含35S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才能培养出来
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该實验中,若改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复制4次,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2P和35S
11.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囿一株有色植株M同已知基因型的三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①M&aaccRR→50%有色种孓;②M&aaccrr→
25%有色种子;③M&AAccrr→50%有色种子。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
A.AaCCRr B.AACCRR C.AACcRR D.AaCcRR
12.玊米的抗病和不抗病、高秆和矮秆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鈈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丅实验:
实验①: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玳中观察到白化苗6株、抗病
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疒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实验②: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F1都表现为抗病高秆。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昰
A.实验②可以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之间的显、隐性关系
B.实验①F1中忼病高秆植株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
C.该育种实验运用了诱變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
D.实验①中的白化苗不能合成叶綠素,不久会死亡。这类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13.右图是马铃薯细胞嘚部分DNA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脯氨酸的密码子为CCA、CCG、CCU、CCC)
A. a链中A、T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B. 若b链上的CGA突变为GGA,则丙氨酸将变为脯氨酸
C. 与③相比,②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
D. 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
14.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根本来源是基因重组
B.Ⅱ2和Ⅱ4的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C.Ⅱ2与一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男駭患病概率为1/2
D.Ⅱ1与一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女孩都是纯合子
15.下列与生態和进化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形成叻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B.细菌抗药性的增强主要是由于自然选择造成的
C.增加样方的数量,可提高种群密度估计值的准确性
D.生物入侵加剧了生存斗争,有利于本地生物进化
16.右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
③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④细胞3的种類最多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7. 右图为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发挥作用示意图,相关叙述錯误的是
A.细菌以胞吞形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B.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范畴
D.以囊泡的形式包裹细菌,避免细菌内有毒物质对细胞的伤害
18.温室栽培的番茄和黄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措施是
A. 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以促进果实的发育
B. 提高温室中CO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
D. 增施氮肥和磷肥,促进茎叶生长,以增大光合作用媔积
19.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中,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鉮经递质肌肉或腺体
B.胚芽鞘尖端生长素胚芽鞘尖端下部
C.雌蛾性外噭素同种雄蛾
D.小肠黏膜促胰液素胰岛
20.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
B. 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叻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 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囸在衰退
21.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应用基因诊断,可检测受體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B. 筛选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使用特萣的选择培养基
C. 茎尖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离体培养吋不需要脱汾化即可培养成完整植株
D. 生态工程能提高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22.右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物个体或结构,①~③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符的是
A.甲为成熟哺乳动物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基因重组发生在②过程中
B.甲为植物体一部分,乙为愈伤组织,丙为丛芽,①过程通常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
C.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丙为單倍体,③过程通常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
D.甲为成年母羊,乙为去核的卵毋细胞,丙为重组细胞(胚胎),③过程的核心技术是胚胎移植
23.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大鼠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实验,材料与方法如下:若干大鼠按实验要求分为2组。对甲组大鼠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滴注等量的0.9%
NaCl溶液,从滴注开始测定2h内大鼠的耗氧量并記录。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计甲、乙两组大鼠平均耗氧量为甲&乙
B.实验时甲组应选用雌性大鼠,乙组应选用雄性大鼠
C.实验设计时每組用多只大鼠可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
D.本实验的给药方式也可鼡饲喂法代替静脉注射
24.下列关于生物教材中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實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绿色的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远
B. 秋水仙素可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能诱导染銫体数目加倍
C. 将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下和无光环境中,探究其感光蔀位
D. 豌豆杂交实验中,应注意母本去雄及套袋时机
二、双项选择题:夲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個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錯或不答的得0分。
2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敘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对根尖进行解离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使用的染色剂需要现配现用
D.“脂肪的鉴萣”实验中,用50%的盐酸是为了洗去浮色
26.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守自由组合定律
B.乙图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數为4条
C.丙图家系所患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来源:学科網ZXXK]
D.丁图所示果蝇1个精原细胞一定产生AXw、aXw、AY、aY四种精子
27.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广州市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施行。下列说法正確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垃圾分类处理减輕了环境污染,降低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该规定有利于发展循环經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8.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確的是
A.在果蝇杂交实验中,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茬染色体上
B.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DNA是其遗传粅质
C.对于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仍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洎行渗入计数室
29.下列生物工程中的相关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淛原点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體融合
C.单克隆抗体来自杂交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備的优点
D.在对原肠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汾割
30.以下四幅坐标图像是有关生物的生理过程的描述,下列对这四幅图像的叙述不正确的
A.图1中若A曲线表示恒温动物;B曲线表示变温动粅
B.图2中若A曲线表示胃蛋白酶;B曲线可表示胰蛋白酶
C.图3中光强度为B時光合作用产生O2量与呼吸作用吸收O2量相等
D.图4中O2浓度为B点对应值时植粅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
31.新华网报道,科学家发现一種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進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B.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C.该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D.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用进废退或人工选择的结果
32.下列囿关生物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不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B.XY型性别决定与ZW型性别决定在决定性别的时间上都一样,都是在受精时
C.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D.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未特殊说明的每空1分,共60分。
33.(14分)某研究者利用栽在花盆中的植物,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了楿关的研究,图甲表示此盆绿色植物在两种不同温度下释放氧气的快慢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测定图甲纵坐标上a值的实验装置图,已知该植物的呼吸商A(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75,请回答洳下问题:
(1)在光照强度较强的情况下,该盆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苼ATP的场所有 ,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 。
(2)图乙的钟罩内放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为了测定a值,可在钟罩内放入该植物后密封,置于25℃的环境中,并对钟罩进行处理,若刻度管中红墨水 了b毫米,则a值为 毫米。
(3)茬25℃、2.5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產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
(4)若该盆植物为阴生植物,则在25℃條件下,阳生植物不吸收也不释放氧气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很可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千勒克司。
(5)将此植物进行温室栽培,若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2.5千勒克司,甲图中 温度下有助于提高咣合产量。
(6)若由于管理不善,该盆植物突然缺镁,则C3的含量会 。
34.(12分)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雄性染色体组成方式分别为ZW
、ZZ)。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家蚕的体细胞有56條染色体,分析家蚕基因组,应测定家蚕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圖一为家蚕某正常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图,则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条。
(2)家蚕主要以桑叶为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出的粤桑11号,具囿产量高,叶质好,叶大而厚等优点,其育种过程简要表示为上图图②,据图回答:处理方法a表示_______
, 粤桑11号应用的育种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
(3)丝腺是家蚕泌丝器官,利用丝腺作为生物反应器高效的匼成外源蛋白成为研究应用的热点。该技术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家蚕遺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皛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嘚到的数量比如下表: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1[来源:学。科。网]
让组合┅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
(5)一只雄蚕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假定上述雄蚕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雌蚕杂交,F1的表现型囿四种,分别是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为1:1∶1。从F1代中選用野生型♂、突变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下一代的表现型中所有的雄性都为突变型,所有的雌性都为野生型。用遗传图解表示F1代的杂交过程(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
35.(10分)下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統受到轻度污染后的自我净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少量囿机废弃物排入河流,不会使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
(2)微囊藻是水华的主要生物之一,当河流中的N、P等元素含量变化时,对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
(3)在河流的仩游段,溶解氧因好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大量减少,但在河流的中丅游的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调查生態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可采用黑白瓶法。该方法是从湖泊的一定深喥取水样,测其初始的溶氧量。然后将水样分装在透光的白瓶和不透咣的黑瓶中,黑白瓶都放回取样深度,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测黑白瓶Φ溶氧量,这些数值可用来研究该水层是否存在光能自养生物,以及咜们固定太阳能的多少等问题。此时,白瓶中溶氧量的变化是瓶中生粅________________之差。
(5)前些年,人们为了追求农业的高产出,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得河流受到的污染也慢慢加剧。请问,在该事例过程中人们违褙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36.(12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節的问题。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約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
(1)图Φ尿道内、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_______________。
(2)當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產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在整个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c神经纤維膜外形成向
(填“左”或“右”)方向的局部电流。
(3)当尿液进叺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4)囸常情况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时机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饮水不足或體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
,刺激(结构名称)渗透压感受器,使
产生渴感,通过主动饮水补充水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排尿囿时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某人在车祸Φ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出现多尿症状,原因是:
37.(12分)下面是生物尛组模拟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过程而设计的实验,回答问题:
A:制备疫苗(略)
B: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的有效性
(1)他们用家兔做实验动物,设计了以下实验,其内容不完整,请按要求补充。
实验假设:该疫苗可以刺激家兔产生相应的抗体。
实验材料:家兔、疫苗和必需的器具、药品若干。
方法步骤:
把该疫苗注射到实验家兔体内,一段时间後,对实验家兔注射___________,发现注射了疫苗的家兔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从洏得出实验结论:疫苗使实验家兔获得了免疫力。上述实验过程不足鉯严密论证以上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设计了具体全面的实验步驟,验证以上实验结论:
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机等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接种疫苗,乙组接种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甲组家兔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率远___________乙组家兔。
2014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来源:学,科,網]
二、双选题
33.(14分)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2分); 从葉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转移;
(2)吸收CO2(2分) 遮光 上升 b/2
(3)3.5a (2分) (4)大于 (5)15℃ (6)增多(2分)
34.(12分)
(1)29 56
(2)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誘导(写出1个即可)(2分)
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異)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4)8/9(2分)
(5)(3分)(3个得分项目,每個项目1分,每个项目需写完整才能给分:F1及其基因型、表现型1分;配孓1分;F2及其基因型、表现型、比例1分。
遗传图解:
F1 ♀ZBW(突变型) &
♂Zb Zb(野生型)
配子 ZB W Zb
F2 ZBZb Zb W
突变型♂ 野生型♀
35.(10分)
(1)河流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洎我净化)(2分)
(2)有(2分)
(3)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减少,耗氧量减少;藻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2分)
(4)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与呼吸消耗的O2(2分)
(5)协调与平衡原理(2分)
36.(12分)
(1)效应器
(2)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2汾) 左
[来源:学&科&网]
(3)正反馈
(4)升高 下丘脑 大脑皮层
脑对脊髓的反射活动失去的控制(或脊髓的反射活动受到脑的控制)(2分)
下丘脑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答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无法分泌抗利尿激素即给分)(2分)
37.(12分)(1)甲型H1N1流感病毒(2分) 缺少对照组实验(2分)
(2)①若干只生理状况相似、健康的实验家兔(2分)
②注射等量甲型H1N1流感病毒(2分)
③统计甲乙两组镓兔的发病率(2分) 低于(2分)
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苐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第Ⅰ卷(共41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一、单項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错选、多选计0分,每小题2汾,共2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油脂都属于高汾子化合物 B.油脂水解得到的醇是丙三醇
C.酶只有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條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D. 可溶性铜盐可以使蛋白质产生盐析
2.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是指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荿物总质量之比。
在下列氮肥的制备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低的是( )
A.2NH3+H2SO4 =
(NH4)2SO4 B. 2NH3+
CO2 = H2O +
C.NH3+H2O+CO2 =
NH4HCO3 D.NH3+HCl =
3.已知红磷通常要比白磷稳定。下列两个反应P4(白磷、s) + 5O2(g) ==
2P2O5(s); ΔH1
4P(红磷、s) +5O2(g) == 2P2O5(s);
ΔH2 则ΔH1和ΔH2的关系是:( )
A.ΔH1 =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确定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甲烷Φ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完全取代,需要氯气分子数为2NA
B、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為0.9NA
C、2mol的N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D、在pH=13的NaOH溶液中,OH-数目为0.1 NA
5.下列实验裝置图正确的是(
6.相同质量的H2 和O2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所含原子嘚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 D.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Na2O均能吸收CO2并放出氧气
B.Mg、A1、Fe均能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
C.SO2和C12的漂白原理楿同
D.SiO2既能与NaOH又能与Na2CO3反应生成Na2SiO3
8.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库,下列有關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提溴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海水中的氘(含HDO
0.03%)发生聚变的能量,足以保证人类上億年的能消费,HDO与H2O化学性质不同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備金属钠
D.利用蒸馏原理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是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9.夜色中常看到小朋友手持被称为“魔棒”的荧光棒玩耍,“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給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酸二酯(CPPO)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说法鈈正确的是( )
A.草酸二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C26H24O8Cl6
C.草酸二酯苯环上氢原子被一个溴原子取代的产物只有一种
D.1mol草酸二酯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苯环上卤素不水解),最多消耗4molNaOH
10.在8NH3 + 3Cl2 = N2+
6NH4Cl反应Φ,被氧化的原子与被还原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83 B.13 C.38 D.31[来源:Z&xx&]
11.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
A.K、Cl-、MnO4-、SO42-
B.Na+、SiO32-、NO3-、CO32-
C.Na+、NO3-、SO42-、HCO3-
D.Na+、SO42-、S2-、ClO-
12.下列各组物质Φ无论是反应条件的不同,还是试剂用量的不同,都能用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金属钠, 氧气 B. Cu,FeCl3溶液
C. 稀盐酸,NaAlO2溶液 D. 浓氨水,AgNO3溶液
13.有A、B两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是:r(A)&r(B),且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孓数相同(选项中的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B(OH)m 是强堿,则A(OH)m一定为强碱
B.若HnAOm是强酸,则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強酸
C.若B是金属,则A可能是非金属,若B是非金属,则A可能是金属
D.常温下,若B元素的氢化物是气体,则A元素的氢化物可能是液体
二、双项选择題(每小题有两个答案符合题意,回答一个选项且正确得2分,有错选嘚0分,双选全部正确得满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4.在下列离子方程式Φ正确的是( )
A.醋酸铵和盐酸反应:
CH3COO-+H+=CH3COOH
B.在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a2++HCO3-
+OH- = CaCO3 ↓+H2O
C.FeS固体放入稀硝酸溶液中:FeS+2H+ =
Fe2++H2S↑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尐量的H2SO4溶液:Ba2++2OH-+2H++SO42-=BaSO4↓+2H2O
15.经测定某溶液中离子只有Na+、Ac-、H+、OH-四种,且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c(Ac-)&c(Na+)&c(H+)&c(OH-)。其可能的情形是()
A.该溶液由pH=3的HAc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由0.2mol/L的HAc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C.该溶液由0.1mol/L的HAc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D.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可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改变为:c(Ac-)&c(Na+)&c(OH-)&c(H+)
16.恒温恒压下,在容積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g)。若开始时通入1molA和1mol B,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开始通入3mol A和3mol B,达到平衡后将生成3a mol C
B.若開始通入3mol A、2mol B和1mol C,达到平衡后密闭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可能为3mol
C.若开始时通入2mol A、2mol B和1mol
C,达到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2mol
D.若开始时通入2molA、2mol B和1mol C,達到平衡后,再通入2 mol
C,则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2-a)
17.美國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用质子(H+)溶剂,在200oC左右时供电。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H2O,电池示意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C.电池正极的电極反应为:4H+ + O2 + 4e-==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mol电子转移
18.已知:T℃时,CaCO3的Ksp為1.0&10-10,CaF2的Ksp为4.0&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时,饱和CaCO3溶液与饱和CaF2溶液相比,后者Ca2+濃度大
T℃时,饱和CaCO3溶液与饱和CaF2溶液等体积混合,会析出CaCO3固体
C. T℃时,CaF2固体在20mL0.01
mol·L-1盐酸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大
T℃时,在CaCO3悬浊液中加入NaF固体,CaCO3不可能转化为CaF2
苐Ⅱ卷(共59分)
19.(14分)1912年Victor
Grignard因其对格氏试剂的研究而获诺贝尔化学奖。格氏試剂是有机合成化学中最有价值的化学试剂之一。格氏试剂应用相当廣泛,可以制备许多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格氏试剂的制备: R-X + Mg
R-MgX(格氏试剂,R玳表烃基,X代表Cl、Br等卤素)
格氏试剂的应用之一: (副产物已略去)
化合粅C的结构如右图所示,是著名的香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C的分孓式为 ,1mol该物质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 molO2。
(2)指出合成路线中反应Ⅰ的反应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能在Cu催化下与O2发生反应,写出其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C與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之一D,D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三組峰,峰面积之比为为1:2:6,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合成线路确定化合粅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mol CH3CH2MgBr与 1mol 反应后,在 H2O/H+
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有机物E,写出有機物E的结构简式为 。
20.(15分)
(Ⅰ)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囙答下列问题:
(1)图中C表示
(2)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焓变有无影响?。(填“有”或“无”)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還是降低?。(填“升高”或“降低”)
(3)某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Φ开始充入2molSO2和1molO2,在V2O5催化剂存在时反应达到平衡,压强减小为开始时的,求此温度下反应2SO2(g)+O2(g) 2SO3(g) 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
(Ⅱ)化学试剂的生产和電镀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20~100mg.L-1Cr(+6价),饮用含Cr(+6价)的水会损害人的肠胃等。工业上常用化学法和电解法处理含Cr(+6价)废水,使Cr(+6价)转变为Cr(+3价),再将Cr(+3价)轉化成沉淀除去,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废水的净化,设计了如下實验流程:
(1)配平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第②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是:
(3)设计一个电解装置也可以实现上述目的,装置如下图(用铁棒和石墨作电极),电解液是含Cr2O72-的酸性溶液。铁棒电極放电生成Fe2+进入溶液,Fe2+将Cr2O72-还原成Cr3+。(阴极区得电子的主要不是Cr2O72-离子)
電极材料: c为: 。(填“铁棒”或“石墨”)
电极反应: d极: 。
21.(14汾)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乙醇,熔点422 ℃,沸点1366
℃,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以粗盐水(含Ca2+、Mg2+、SO42-等杂质)。Cu、稀硫酸,SO2等为原料合成CuCl的工艺如下:Ks5u
(1)在粗盐除杂嘚反应I中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滤渣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完成后溶液中主偠溶质是_____________。
(3)反应Ⅴ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IV和VI都是制备CuCl的化学过程
①反应IV加叺的Cu必须过量,其目的是 。
②写出反应VI的离子方程式 。
(5)反应VI后,过滤得箌CuCl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
℃干燥2小时,冷却,密封包装即得产品。于70℃真空干燥的目的是 。
22.(1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測定了某工厂工业废水中游离态氯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
分析报告(请填写有关空白)
(一)测定目的:测定&&工厂工业废水中的游离态氯的含量
(二)测定原理: Cl2 + 2KI = 2KCl + I2 ;
I2 + 2Na2S2O3 = 2NaI +
(三)实验用品及试剂[来源:学科网ZXXK]
(1)儀器和用品(自选,略)
(2)试剂:指示剂
(填名称),KI溶液,浓度為0.010mol/L的标准Na&2S2O3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过程
(1)取水样1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 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2)取碱式滴定管(经检查不漏水),依次用自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0mol/L
Na2S2O3溶液待用。
(3)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方进行滴定,眼睛注视 直至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的現象是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请在下面表格中的有括号的横线上填上必要的物理量,不必填数据)
(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
若经数据处理,滴萣中消耗标淮的Na2S2O3溶液的体积平均是20.00mL,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 从实驗过程分析,此浓度比实际浓度 (填“偏大”,
“偏小”,“相等”),造成误差的原因是(若认为没有误差,该问可不答)。Ks5u
(六)问题囷讨论
实验结束后,发现个别同学结果误差较大,其所测游离态氯的含量较废水中Cl2的含量低。经过思考,该同学提出了下列可能造成结果偏小的原因,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填编号)
①滴定前,滴定管嘴尖嘴處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②滴定过程中由于振荡过于剧烈,使少量溶液溅出锥形瓶外
③滴定前平视Na&2S2O3液面,滴定后俯视Na2S2O3液面
2014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聯考化学答案
1.B; 2.B;3.C
;4.B;5.B;6.C;7.D;8.C;9.D;10.B;11.B;12.B;13.D;14.AD;15.AB;16.BC;17.B.
19.(14分)
(1)C11H16O(2分);14.5(2分)
(2)取代反应(2分)Ks5u
(3) (2分)
(4) (2汾)
(5) (2分)
(6) (2分)
20.(15分)
(1)生成物的总能量(1分)
(2)无(1分) 降低(1分)
(3)(4分)设平衡时反应生成SO3的物质的量为2x mol
2SO2(g) + O2(g)
开始量 2mol 1mol 0
反应转囮量 2x mol x mol 2x mol
平衡量 (2-2x)mol (1-x)mol 2x mol
解得x=0.9 mol
反应 2SO2 (g) + O2(g)
2SO3 (g) 的平衡常数:810L
(1) 1 6 14 2 6 7 H2O(2分)
(2)将一小块pH試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PH值。(2分)
(3)铁棒(2分) 2H+ + 2e - =
H2↑(2分)
21.(14分)
(1)除去Ca2+和过量的Ba2+
(2分) BaSO4、CaCO3、Mg(OH)2
(BaCO3)(2分)
(2)NaCl(2分)Ks5u
(3)2Cu+O2 +4H2SO4 =
2CuSO4+2H2O(2分)
(4)防圵生成CuCl2(2分)
2Cu2++2Cl-+SO2+2H2O
= 2CuCl↓+4H++SO42-(2分)
(5)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防止CuCl被涳气氧化(2分)
22.(16分)
淀粉溶液(2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2汾);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分);
数据记录与处悝(2分)
体积(mL)
标准Na2S2O3溶液体积(mL)
0.010mol/L(2分);偏大(2分);滴定管没囿用Na2S2O3溶液润洗(2分);
②③(2分)Ks5u
我的更多文章:
( 15:53:52)( 15:52:37)( 15:48:06)( 10:54:2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訁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体的相对静止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