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一下,本文写了金藤野先生内容概括的哪些事?(金岳霖藤野先生内容概括)

长春版语文八下全册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8页7下载券155页7下载券167页4下载券126页2下载券58页1下载券 83页7下载券127页免费161页免费79页7下载券85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99页2下载券18页免费31页免费11页免费10页免费
长春版语文八下全册教案|长​春​版​语​文​八​下​全​册​教​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金岳霖先生》说课稿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人物传记,它语言平实而有韵味、文字简练而不事夸张。这篇文章抓住人物的特点,真实地表现了人物的本来面目。金岳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本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
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
1.了解汪曾祺亲切热情幽默滑稽的漫画笔法。
2.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线索。
结合语境分析重点语句的深意。
多媒体课件:人物的画像、西南联大的生活图片。
知识与技能
1.充满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汪曾祺运用轻松活泼、幽默滑稽的漫画笔法。
2.了解时代背景,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
3.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掌握对人物刻画的方法。
4.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平实而有韵味,结合语境分析重点语句的深意。
过程与方法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能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体会一个优秀人物的神奇的人格魅力。
3.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文的深沉的思绪和澎湃的激情,理解作者对老师的赞美怀念之情,培养尊师重教的高尚感情,弘扬正气,营造优良的社会风气。
有位先生他智商绝不低于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位,而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有时他居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有一回他给陶孟和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但那个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见人家都叫你金博士。”阿弥陀佛,大家猜出这是谁来了吧?
生 我知道,金岳霖。
师 (微笑)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 (不好意思)我估计要学习这一课了。
师 (愕然)也算聪明的人!(同学大笑。)谁了解作者呢?
他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有地方特色。
对。汪曾祺(),现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有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师 作者写的是自己的老师,反映西南联大的生活。哪位同学知道西南联大?
日,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奉命合迁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1月1日在长沙开课。然而战事继续恶化,上海、南京陷落。日,临大常委会决议迁往昆明;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
讲得很好!正如冯友兰先生碑文中所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值得永远铭记!西南联大融合了北大的“民主自由”之风韵、清华的“严谨求实”之风格、南开的“活泼创新”之风貌,表现出了高度的凝聚力。西南联大学习、生活条件的艰苦是难以想象的,师生患难与共,“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以其“刚毅坚卓”的品格,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众多国家建设所需的优秀人才。据统计,自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建立至1979年恢复重建,共有473位学部委员,其中西南联大的师生即有118人。西南联大光荣奋斗的传统,优良卓越的学风,博大精深的学术,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师 当时的联大校风优良,为抗战培养了大批的有用之才。当时的校歌就体现出来——
多媒体课件显示:
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罗庸等词 张清常曲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了解了西南联大,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认识西南联大一位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文章第二段在描写金岳霖的穿着之后,展开联想,写到了闻一多和朱自清的穿着,以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再往后,写金岳霖的得意门生王浩,展开联想,写到王浩“现在成了洋人”,与作者仍有来往……这是不是“离题万里”?
这两处描写,都是由“本事”言及“他事”,与金岳霖不甚相关,但又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按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法则来说,这种“闲笔”是犯忌的,但汪曾祺写散文常有这种“闲笔”,并无人提出批评,倒是显示写作的个性,表现了老作家特有的文风。
汪曾祺是当代著名作家,其散文别具一格,经历了一辈子的写作训练,培养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平实而有韵味。这种韵味有点像巴金的《小狗包弟》,自然而然,少造作。本文的语句都很短,描叙性和议论性的语言都很精粹,辞达而已,不事夸张,但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本来面目,表达了作者的本意。这样的语言粗看不见精彩,须细味才见功力,你能找出一点吗?
如描写金岳霖给学生讲《红楼梦》里的哲学时有一插曲:“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事件、情境本身就很有趣味性,作者只是照直说来,并没有过多的精雕细琢,但留有阅读品味的余地。又如描写金岳霖与朋友的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这些语句中间没有可有可无的文字,也许老作家行文至此,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具有感染力的、简洁而畅达的文风已经凝聚在字里行间了。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读第一段找出来。
生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文眼是“有趣”。
师 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体现先生有趣之处!
生 样子有点怪——让人莞尔;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稀奇古怪的提问。
生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遗风。
生 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和教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童心未泯……
回答很好!金先生在学术上聪明过人,在现实生活中,确是个让人发笑、率真可爱、不拘小节、自由随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的有趣的人。
师 “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其身上,还有重情的一面,试作分析。
生 给逝去的人林徽因过生日——重于情深于情。
其情也特别的深、特别的纯粹、特别的真挚、特别的伟大。第十段中说“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这缘于他对林徽因的真挚深沉的感情!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她嫁给梁思成后,金先生为她终身未娶,将爱情转化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可见金先生重于情深于情。《世说新语》上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如果这个“我辈”能包括一些人的话,金先生算一个吧,我们也就算“最下不及情”的那一类吧。
师 金先生重情不仅是对林徽因,对其他人也是如此。文中还有一个细节体现了金岳霖先生重情,是哪个地方?
生 在第五段中林国达溺水而亡后,一向有趣的金岳霖先生在叹惋林国达死了很不幸之余,竟然一节课都没有笑容。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在讲座时停下来,当着学生的面捉跳蚤把玩,也是一个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的人,让我们用什么话来评介他呢?也许我们无从说起,那么还是用汪曾祺的文字来概括吧!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可以用来概括金先生特点的一句话。
“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就让我们借这来看作对金岳霖先生一生的特点的概括吧。
师 通过以上有关金岳霖先生行事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 我觉得他是个复杂的人。
金岳霖具有特殊的性格、特殊的外貌、特殊的言行。他的性格较为复杂,在学术上聪明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头脑单纯;他待人真诚、坦荡,但学生觉得他很可笑。他一心只想学问之事,以至对社会人事的感受、理解与众不同,于是从内心到外表都特立独行,没有想到要从众从俗,也正是这种孤独精神和单纯心理,才使他静心做学问,成就了他的学问品格。
师 冲淡隽永体现在字里行间,使本文的语言呈现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平实而有韵味,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自然而然,少做作,文字简练,不事夸张,只求辞达而已,但却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本来面目,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
读读课文第9~11段,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与文章的风格。也许老作家行文至此,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具有感染力的、简洁而畅达的文风已凝聚在字里行间,使全文恬淡而有韵味,克制而有神采。
师 阅读下面文字,注意加点的词语“怪”“更怪”的意义和用法。
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后来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好一些,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
怪,即为独特,不从众,不随俗,有个性。一个“怪”字,统揽一段,下面的内容都围绕它来写;“怪”字贬词褒用,富有深厚亲近的感情,是不随俗、有个性的代名词——一个思想自由、个性独特、学问学术深厚的老师形象就跃然纸上了。“更怪”仍是对“怪”的补充。
师 好的文章总会在细微处见精神。下面文章的细节描写怎样?有何作用?
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说。从普鲁斯特到福尔摩斯,都看。听说他很爱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有几个联大同学住在金鸡巷,陈蕴珍、王树藏、刘北汜、施载宣(萧荻)。楼上有一间小客厅。沈先生有时拉一个熟人去给少数爱好文学、写写东西的同学讲一点什么。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细节描写要注意:一是人的神情、动作;二是事物的形态、颜色、大小等。“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大家的预测,沈先生的安排,结果却以“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作结,这是一个细节。“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这又是一个传神的细节,“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等鲜活的词语,突出一个教授的独特个性——“不以师道为尊”“不故作高深”,与人平等、与生亲近的老师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这节课我们一起鉴赏得非常愉快。金岳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本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学习本文,一是深入揣摩细节描写的方法,提高欣赏能力;二是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轻松滑稽的风格;三是掌握具有感染力的、简洁而畅达的精妙词语,提高鉴赏能力。全文围绕“怪”和“情”字,富有深厚亲近的感情,把一个思想自由、不从众、不随俗、有个性、学问学术深厚的老师形象地展示出来了。
同学们上学多年,一定遇见过许多老师同学,他们一定有许多有趣的、有特点的、让人发笑的言行举止。请你写一段,当堂讲讲。
《金岳霖先生》这一课的学习使你在人物描写的技法上又有哪些收获?
学生检查笔记、查阅资料。
教师参与交流并指导。
学生交流。
除了课文之外,你还读过哪些写人记事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有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同学总结、交流。
阅读黄永玉著的《比我老的老头》一书,选出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章,谈谈这一章之所以吸引你的原因。
学生相互交流、评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岳霖先生》教案7-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金岳霖先生》教案7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 点击数:2837 更新时间:
本文的语言平实,但读来亲切,金先生又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人,我们应在掌握写作手法的同时,分析金先生的性格特点。
金岳霖()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哲学家、逻辑学家。浙江人,生于湖南人。字龙荪。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到英国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哲学系教授。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著有《论道》和《知识论》。1995年8月中国科学院举行金岳霖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本文即选自他的散文集《蒲桥集》。
本文运用气定神闲、任意挥洒的笔法,通过金岳霖先生的几个生活片断,把金先生的为人天真、热爱生活而又有一肚子学问的大哲学家描绘的生动逼真,活灵活现。
汪曾祺,现、当代作家。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汜(sì)”与“(fàn)”要分清;
“枯燥”莫写成“枯躁”;
“深居简出”这个的意思要明白,不要理解成“居住和穿着简单精陋”。
2~13段),记叙金岳先生的生活片断,表达自己对金先生的崇敬之情。又可根据叙述的内容把这部分分成7个层次。
第1层(第2段),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写其衣着相貌。
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因为他眼睛不好,怕光。
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挺怪的,镜片一只是白的,一只是黑的。
他的脑袋总是微微仰着,是由于帽檐压得很低的缘故。
他经常穿一件烟草色的麋皮夹克。在这里插入了一段在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的事,目的有二,一是说明其穿着不同于他人,怪;一是说明他也是个进步的人士,非是专搞学问而不问政治的书呆子。这样金先生的形象更加丰富起来。
23~6段),金先生教逻辑,一方面说明他喜欢这门学科,一方面写他的教学方法。
他的教学方法有二个,一个是上课时他要向学生提问,一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他来解答。
上课提问也挺有意思,往往是“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一显认真,二显有趣。
49~10段),写金先生的两件趣事。
13~14段),写出作者之希望,希望更多的人去写一写金先生,再一次表达对金先生的敬仰之情。
全文由“金先生是一个有趣的教授”写起到希望更多的人去写金先生结束,中间写了他的怪、他的学识、他的热心、他的重情义,把“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写活了,我们在佩服金先生的同时,也深深地为作者的高超的写作技巧所折服。
       西南联大的教授
有趣的教授
(特点)  我的老师的好友
     呢帽(经常戴)
  样  眼镜(一黑一白)
  子  姿态(微微仰着)
  怪  穿着(皮夹克)
金先生教《逻辑》:
     提问学生
     学生提问
他对学生、学科的喜爱
金先生教《符号逻辑学》:
      
不拘小节,
怪& 高迈与超脱&& 天真可爱
写其朋友多,重点写其重情重义,感人至深。
天真、热爱生活
著作:《逻辑》《论道》
希望更多的人去写先生
    ↓
  金岳霖先生
    ↑
有趣-有学识-天真-重情义-爱生活
我曾经还在别的书里读过金先生开冯友兰先生玩笑的小段子,真是睿智狡黠,堪作经典。金先生讲,一次,冯友兰和同事坐车经过一县城,快入城门时,司机说,各位先生,请将露在窗外的胳膊收回去。别的老师一听,就都赶紧收回去了,唯独冯先生不收。他便想,为什么要收回胳膊?其普遍意
如何品味散文的艺术特色?品味语言
散文作品,很讲究语言的运用。纵览古今散文佳品,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考察,无一不具有形象、优美、朴实和简洁的特色。与小说比之,它多几分浓密和雕饰;与诗歌比之,它多几分清淡和自然,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透着情韵的美妙,所谓语言的情韵美,就是指作者的感情、心声与客观事物的融合谐和,而暗暗透入文字中的一种美的情调和韵味。这是其他文学样式所不具有而为散文所独具的艺术特色。
老师(节选)
我是一九五七年刚刚十一岁时到上海读初中的。那所中学的校园典雅富丽,甚至还有欧洲式的大理石喷水池,这在我这么一个农村来的孩子眼中,就像是海市蜃楼。但当时学校里的第一景观是飘飘拂拂的大字报,我们看不懂,只在纸帘间窜来窜去,捉迷藏。
&&& 记得第一节课是音乐课,老师是一位年轻英俊的男子,他从画满五线谱的黑板
前走到钢琴旁,弹了几个乐句便张口领唱,他的声音,那么漂亮又那么沉闷,我们已知道,他刚刚划为右派,正在检讨。他上课时,我们教室的窗口,经常有人头晃动,音乐老师一看,便只唱不讲,唱的声音则更加奇怪。三个星期之后,我们接到通知,音乐老师不来了,音乐课的时间,到操场的角落里练大合唱。大合唱的歌词
曰:“一九五七年呀,真是个胜利年……”
       (选自《霜冷长河》
 1、本题设计的是一个大综合题,是从全文角度考虑设计的,目的是使大家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进一步领会金先生的这样一个可亲可爱的形象。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片断可能表现金先生不同的,在作答时可交插谈。
2、衬托是运用对其它事物的描写议论,而突出另一事物的表现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就是用正面的事物或类似的事物来陪衬主要的事物;反衬就是用反面的事物来陪衬主要的事物。
1、这是一道把对课文的分析把握和口语表达结合起来的好题,同学们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
2、这是一道归纳总结写作手法的题。我们应该对常见的写作手法(如题目中的几种)进行经常性的归纳,才能真正掌握。
1、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就要能区别同音字,能以音辨形,能以义辨形,能根据语境辨形。
2、对一些需要强调的或引用的文字要加引号;分号是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但几个并列的分句内部如果无逗号,不会对理解句子有影响,还应该用逗号;句号是用在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当引文是完整引的时候,句号应放于引号内。
3、本题考查学生对全文的理解,日本作家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作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一片树叶诞生、催芽、浮绿、浓阴、失色、消亡而得出“生死轮回”的要谛。中国有一叶落而知秋的说法,东山魁夷是从一叶兴衰中知人生。解答这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将各项放入原文中对比分析,判断对错。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语句含义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目必须有语境意识。
5、本题考查我们对语言的审美鉴赏能力。这类题型的思维步骤可分解为:其一,应用了什么形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形式的作用是什么;其二,为了表现什么内容。
6、本题考查我们对全文内容和结构的把握以及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树立文意文脉意识,再作局部剖析,切忌断章取义。
2C(A项“资金不足”应加引号,B项分号应改为逗号,D项句号应在引号内。)
3 B DABCDE
& 如要咨询或获取点数,请加QQ免费获取,请注明会员名。
浏览此文章的网友还同时浏览了:&
&文章录入:蕴希&&&&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备课中心导航
热 门 文 章
相 关 课 件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版权所有 年 布衣书局《金岳霖先生》拓展测试题--免费语文教学资料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您的位置: >> >> >>
《金岳霖先生》拓展测试题
作者: &&加入日期:07-09-21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称chèn&&&&& 称职&& 称愿&& 连连称许& 称体裁衣
B.和hé&&&&&&& 和谐&& 和睦&& 曲高和寡& 和衷共济
C.散sǎn&&&&&& 散步&& 散落&& 散兵游勇& 散装饼干
D.冠guān&&&&& 衣冠&& 树冠&& 冠冕堂皇& 冠状动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熟练&&&&&&&& 枯燥&&&& 深居简出&&&& 谈吐才华
B.频繁&&&&&&&& 演绎&&&& 混然不觉&&&& 熙熙攘攘
C.感慨&&&&&&&& 逻辑&&&& 甚为得意&&&& 一愁莫展
D.毡子&&&&&&&& 夹袍&&&& 满腑经纶&&&& 名副其实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________,请原谅。
②王浩的学问,原来是________金先生的。
③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与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作品的。(&&& )
A.敬重 师承 品味&&&&&&&&&& B.尊重师承 品位
C.尊重 继承 品味&&&&&&&&&& D.敬重继承 品位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阳春三月,窗明几净,窗外几株桃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给小屋增添了许多生机。
B.我想像金先生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
C.学生提的问题深浅不一,金先生有问必答。
D.读先生的文章,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造纸厂排出的废水,使周围的水变得又黑又臭,许多水生动植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B.岳飞戎马一生,是一位抗金英雄,可最后终于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风波亭。
C.他为了不让人笑话自己胆小,便硬着头皮钻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
D.从此我家被分为两处住下,后来我才得知。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算领略过欧洲的气候了。隆冬时节,下雪的日子不提啦,就是不下雪,天色也总迷迷茫茫,灰灰蒙蒙的,________。(&&& )
A.就像是一张走光的照片一样,就像是初曙时候的景色一样,就像是北极圈里的什么“白夜”一样。
B.就像是北极圈里的什么“白夜”一样,就像是初曙时候的景色一样,就像是一张走光的照片一样。
C.就像是初曙时候的景色一样,就像是北极圈里的什么“白夜”一样,就像是一张走光的照片一样。
D.就像是一张走光的照片一样,就像是北极圈里的什么“白夜”一样,就像是初曙时候的景色一样。
7.(2005年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________”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________自己喜悦的心情,忽地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③然而,我________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________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这一切都现在都已经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
A.老夫聊发少年狂 抑制 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抑制 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 克制 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克制 竟/更
8.找出表意明确的一项(&&& )
A.一个人自学是否能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B.复试是安排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C.一位农民向国家赠献的一枚玉佛珠,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D.这份杂志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让住院患者每天的花费明明白白,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将逐步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
B.省卫生厅要求各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的结算部门,每日将住院患者的费用,按类别开出费用清单交给患者及其家属。
C.财政部新闻发言人王军在回答记者关于费改税的问题时,我国的税费改革正在积极稳步推进。
D.新闻发言人介绍说,目前实施燃油税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由于“生不逢时”,目前国际油价正处于最高点,因此燃油税将择机实施。
10.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90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气。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④②①⑤③⑥&&&&&&&&&&&& D.③①⑤④②⑥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作为科学家的歌德
写过《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诗剧《浮士德》的德国文苑巨匠歌德,在自然科学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1765年,年仅16岁的歌德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大学的文学课使他感到失望,于是他把兴趣移到自然科学方面。
1775年,歌德进入魏玛公国,主持魏玛公国政务达10年。在他主管森林事务时,他热心研究树木种类。生物学对他有着一种特殊吸引力,他曾说过,在莎士比亚和斯宾诺莎之后,对他的思想和创作起巨大影响的是瑞典生物学家林耐。歌德研究花卉,不只观察外形,而且注意研究它的内部构造。他负责矿山事务时,地质锤成了他必不可少的伴侣。他每次去野外观察都带回许多岩石,把它们井然有序地摆在房间里。骨骼学更使歌德着魔,他搜集了各式各样的骨骼。有一次他不得不把大象的头骨藏在大箱子里,以免别人骂他是疯子。1784年他发现人的鄂间骨,这一发现推翻了教会认为的“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没有鄂间骨”的荒谬观点。
歌德对植物学情有独钟,他认为动物和植物都存在一种“原形态”,动物的“原形”是脊椎骨,而植物的“原形”是叶子,动植物都是从各自的“原形”经过漫长的演变进化而来。这几乎就是进化论的观点。
歌德甚至想推翻牛顿的光学理论。他写出巨著《颜色学》,批驳牛顿关于“不同颜色是由白光分解而成”的论点,对牛顿进行粗暴的攻击。这次可是堂?吉诃德式的勇士在向巨人挑战,可惜他竟为此花费半生时光,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把窗户打开,让更多的光进来”。
11.文章开篇,用两个小段对歌德做了多角度介绍,若概括为三点,即:
(1)________________;(限4字)
(2)________________:(限5字)
(3)________________。(限12字)
12.“生物学对他有着一种特殊吸引力”,具体事例有三:
(1)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2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3)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字)
13.为了说明歌德是一位科学家,文中列举几个具体事例,它们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歌德16岁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由于文学课满足不了他,于是便把兴趣转移到自然科学上去了。
B.26岁的歌德开始主持魏玛公国的森林事务,他研究树木,研究花卉,达10年之久。
C.歌德对植物情有独钟,他认为动植物都有一种“原形态”。动植物都是从各自的原形演化来的。
D.歌德对地质学、对骨骼学都有浓厚的兴趣,他在研究中发现了人的鄂间骨,用事实推翻了教会认为的“人没有鄂间骨”的谬论。
E.歌德还敢于向科学巨人挑战。他提出的进化论观点补充了达尔文的学说;他写的《颜色学》一书,试图推翻牛顿的光学理论。
F.歌德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不仅在文学上造诣很深,写出了不朽的著作,而且,在自然科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席位。
参考答案:
1.D[A连连称(chēng)许;B曲高和(hè)寡;C散(sàn)步]2.A(B浑然不觉;C一筹莫展;D满腹经纶)3.B 4.A(“姹紫嫣红”是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好)5.D6.C 7.A 8.C 9.D(A“每天”前加“对”,“全省”前加“在”;B“及”改为“或”;C“时”后加“说”)10.C(按逻辑事理的顺序排列)11.(1)文苑巨匠(2)自然科学家(3)先学法律,后转改自然科学 12.(1)1775年入魏玛公国主管森林事务,热心研究树林种类;(2)研究花卉,不只观察外形,且研究内部构造;(3)他曾说,对他思想和创作影响巨大的,在莎士比亚与斯宾诺沙之后,是瑞典生物学家林耐。13.(1)主持魏玛公务10年中,曾热心研究树种与花卉。(2)负责矿山事务,出外考察,携带地质锤,带回岩石,摆在室内研究。(3)搜集骨骼,研究骨骼,提出新观点。(4)对动植物进行比较,研究生物的演变进化。(5)写出科学巨著《颜色学》,向牛顿挑战。14.B、E(B项表述混淆事物的界限,E项表述无中生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浙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藤野先生内容概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