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这张图片的类似马赛克修复的修图软件?是手机修图软件吗?谢谢

一种独一无二的无损修图法 - 无忌摄影论坛
无忌摄影论坛
标题: 一种独一无二的无损修图法
[1 楼] 作者: 编外& & 时间:
本帖不做教程,只做展示。意在展示一种即保持面部皮肤基本纹理,又将斑点痘痘修整干净的效果。本法适用于专业出版领域的画册出版等用途。业余慎学。
1、不用橡皮图章工具
2、不建图层蒙版
3、不做锐化处理
4、不做柔化处理
素材来源:
素材来源:
更大的处理效果:
[ 09:11 补充如下]
[ 09:51 补充如下]
原文由 屠牛刀 发表
老编,有损无损,你能证明吗?不能,就别放P!!
有损无损的证明请看素材链接:
这是举证倒置的验证法,你可以对比看看上面两个教程里同样图的效果。无损是相对“磨皮术”破坏了皮肤细节纹理而言的。
[ 10:31 补充如下]
原文由 hourlee 发表
什么东西都不要太绝对,老编既然敢在无忌里称独一无二,想必也不是那么好模仿的。
如果有人有类似的技术,那么在这里展示一二,大家共享。所谓的“专业的”“商业的”“高端的”修图方法,无忌论坛里展示过几个?
关于技术,我只抱学习的态度。
对!俺这技术至少在无忌是第一个发表的,检索一下看看哪里还有?这没什么可说了。为什么之前就没人展示一下,哪怕是山外山人外人一下呢?是因为被某些业余“高手”忽悠的走了弯路,都去学“磨皮”造假了。
[ 10:34 补充如下]
enguang 的无损修图
[ 11:44 补充如下]
原文由 calmday 发表
痘都没了还好意思说是无损,鄙视
是呀,有些磨皮磨成了塑胶人还好意思开教程,应该鄙视!
[ 13:41 补充如下]
本帖当然是独一无二了,不服者你给找找看哪里还有这么保持纹理快速的修图?煤精居然造谣说是俺模仿元素版主教程的。此话一出他已经完败啦!所以特意开这个贴将煤精的话永久记录与此。
原文由 煤精 发表
刚才编辑帖子的时候,我在你的“技术反击”帖子里看到了你命名为【老编无损去斑处理】的大作,能把元版的片子都给校了是不是特能为你脸上贴金?而我记得同样的效果,元版以前就发过一个教程《通过“计算”使皮肤噪点消失》,虽然我没查到你在哪帖子里出现的痕迹,但从效果看可以肯定你用的是他教程里的方法,你学元素的方法来改元素的片子,还给冠以个老编无损去斑的名词来标榜自己,你太有才了!!!
[ 13:55 补充如下]
原文由 煤精 发表
不过比试就比不了了,都快一星期了老编没肯动下手。
何况只有废图他才会调,因为不管调得多糟糕都能比原来好,你现在给他忽然来一张质量这么高的,他怎么调。
[ 14:29 补充如下]
--------------------------------------------------------------------------------
原文由 屠牛刀 发表
老编,你把人家的豆豆都弄丢了,还没损?那是大损,你别再放P了.
--------------------------------------------------------------------------------
原文由 柔软 发表
这就不是讨论事情的态度了,老编这贴挺好的,支持叫阵双方都少废话,直接用技术用成果说话哈~~
[ 16:18 补充如下]
无能派言论:
原文由 煤精 发表
啊,我是当搞笑理解的噢
实干务实派发言:
原文由 光刃 发表
此言差矣照片处理可不是ps的专属服务,ps也不是照片专业处理软件,很多功能诸如3D功能都是很多设计师的最爱。ps未来向视频发展,甚至与视频特效AE、动画软件flash结合,我都不奇怪。
软件的升级是为人更高效率、更完美完成所需的工作服务的,同样效果,不同时间不同效率完成,你选哪一个?软件始终是为人、为摄影目的服务的,如果摄影师偏离了摄影只关注ps技术,那么摄影就别叫摄影了。
原文由 光刃 发表
软件是 Capture NX ?
如果能做成动作就好了,一张张的修很麻烦,不是搞摄影的人应该干的活~我更喜欢前期多动一些脑筋。
[ 01:32 补充如下]
原文由 煤精 发表
这一点,我错了,我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必须承认看错
在幼稚的我看来,祛斑无非就是大而稀的痘用修补工具或印章,小而密的斑用通道计算来选取并调色,根本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舍简求繁,猪头似的用废弃多年的原始方法在工作,甚至沾沾自喜地把自己当作“传统正宗方法”唯一传人了隆重开贴,并声明“不做教程,只做展示”、警告“业余慎学”。殊不知还没站稳就被众人纷纷踩过。
我想现在你应该认识到,某些你自认为的绝招不是没人知道,而是技术进步没人用才绝了的。很绝很绝原文由 编外 发表
唉,我怎么说您呢,您总是要贬损别人一番,总是站在教授的位置上教训人,这种心态要不得啊。您没发现我从总昨天起不再参与无聊的争吵,用动手实践来答复大家,这才是交流的心态。我也希望您能够理智,放下面子,回到正常状态上来。
您看看我在您教程帖子说您不是了吗。如果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继续以老师的口吻来教训别人,那我也管不了您。我只想说的是,在网络上谁都有过激的一面,但是激动过后总要冷静的回到正常状态上来的,您说对吧。
老编诚意请您冷静对待之前的事情,能够以一个学习者的姿态出现在色影无忌数码版区来,而不是老师的姿态。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才是对的,别人一无是处,更不要拿艺术概念的东西来批判技术,因为艺术没个准头!这是交流技术应该知道起码常识吧。
好了,您如果听不进去我也没办法,您爱闹就闹吧。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在您的教程帖子里胡搞的。记住一点即可,我们都是有理智的成年人。该理智的时候应该能做到嘎然截截止。大度些为好,再次诚意。
顺便告诉您,我以前快速是用来在网上掐图的,让对方措手不及用的招,工作中因为职业要求是不能马虎的,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这在要求高的出版领域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您就别拿业余那套来要求我了。我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
[ 01:38 补充如下]
这图俺一共做了三张,前面上那张的是网上看的,这张是输出用的,因此按Adobe RGB1998色域存档,“校样色”观察符合输出要求,特意加了点锐化。
[ 04:27 补充如下]
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这是纯技术探讨,旨在两种技术方法得到的效果对比展示,没别的意思。如果观贴者有诚意,老编可以考虑说说处理方法。
煤精网友的:
原专题帖子:
《专业锐化技术之三:美女照片锐化技巧暨选择性锐化》
[ 05:26 补充如下]
原文由 不怕瓦落地 发表
明确表达的主题、工作思路和整体与局部把握的能力是专业与业余的最大区别,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这么久才说了一句真正的行话,心态大有进步!当然,您骂街脸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可以丢的呢?丢一句专业对口话,您还是好同志嘛。
[ 10:04 补充如下]
原文由 煤精 发表
老编很硬,一大早又出来了,既然你那么强调基础,那我教你点基础的。
煤老师,看下。您教俺基础?!
[ 02:11 补充如下]
各种校色方法咱都来来。原则:没有明显的同色倾向,看着顺眼即可。校色这东西每一种命令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大原则把握好就得。男子汉的做法是敢于上全图!
[ 03:46 补充如下]
原文由 路在脚下 发表
我想说句公道话,老编没什么不对的啊?为什么大家似乎批评、敌意的多?
举个例子:白加黒减的道理人人明白,从95年学摄影我就常听,相信这些哇哇叫的人对
此理论更是比谁都更能说,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容易在日常拍摄时忽略了啊。老编
多提醒几次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上星期和摄影家协会任主席陪同某日报社总编在青岛海边走了走,让老师好好的又敲了
脑袋,原因其实就是拍多了、心浮了,近期有了老师这些批评,近期对曝光控制又有了
如题,老编所说的无损修皮也没什么不妥,修了豆豆也保留了皮肤绝大多数的细节
供后期的修理,这挺好的啊!我等专业摄影和修片的需要老编的这个技法,先总体处理
斑点并保留更多毛孔细节,这很好啊,他不提醒我也就用印章一直磨皮下去了。老
编讲的可能有点过时,但总比那些讲空话、 呱呱乱叫的废话有益的多了。
看遍了帖子,感觉老编也较有个人的修养,这点也让我比较的敬佩,实在看不下去了
就说几句。毕竟,1000个上网的可能有200个新手,能让他们学一点点东西也可以算
是是一种品德,陈旧的也好、过时的也好,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能给新人一点点的
帮助也是有益的。
请大家不要伤害好心的人、热心的人,不管他的水平是否是一等一的高手,否则很可
能出现人心冷漠淡如铁的摄影网络交流氛围,如果你是高手,就自缄其口,有
用的就偷学,没用的就少说废话,发帖不是专为你的水平和口味服务的。
反之,通常高手都阴的很,没有老编的这种与你共同分享的心态(说好听的叫胸怀),
新手想学点,先听一堆废话先----想学,没有银子连门都没有!!!。
我的想法不知能否得到大家的共鸣,期待无忌或其他摄影爱好者的网站能有更好的
交流气氛而不是一味的指责、骂街。每个人都有道德衡量的标准,批评别人的只能降
低自己的水准,自己日后露脸都要小心别让人看扁了。。。。。。
不是专为你的水平和口味服务的。
[ 09:27 补充如下]
原文由 老编 发表
这位小兄弟,难得您能站在客观公道的立场上说话,在这里表示对您的感谢。谢谢
在无忌,我不需要谁来肯定,更不在乎那位把我说的屁都不懂。我只想多讲点道理,
强调点基础而已,话多图多难免得罪了些不服气的年轻人。
我必须说明一下,我仅是一名30年的职业摄影师,平面设计和校色并不是我的专
业!但是我想,掌握一些基础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坏事,必要时免得被手下给忽悠
了,说你年纪这么大懂个屁。在关键时刻上机给他们玩两手把式,让那帮自以为是用
傻瓜软件自动处理的小年轻们明白,谁要想在我老编眼皮底下混事拿钱绝对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
PS我用了15年,可能16年前那帮小嘎巴豆子还玩泥巴呢,呵呵。我从PS3.0版本开始,
刚上手就觉得很像过去彩色胶片暗房工艺的那套,俩小时就熟练了。其实PS就是一个
“明室暗房”操作软件。摄影人必须掌握它!!!
搞摄影的不做后期就等于学一半摄影,但是非摄影人学PS不等于就懂得摄影,我想可
能连摄影的皮毛都没沾上呢。我单位就有这样的大学生,老是靠边站着看老家伙们的
我觉得摄影人除了要懂得和娴熟运用光影的知识外,还需要学点美术绘画基础,亦或
是再捣鼓一下枯燥的平面设计,否则在这个社会里要想立足是很难的事情。
清晨兴致来了随便捣鼓捣鼓化妆术,不成体统。再次谢谢您。
[ 18:04 补充如下]
这是俺直接在相机上摄影的“PS”哈哈
[ 19:59 补充如下]
咱也玩玩大屎名家的“艺术”烟熏色(病态色调加熊猫眼),哈哈
[ 18:28 补充如下]
原文由 六皮子 发表
无忌上有一些人是心里变态的! 老编说话太直, 有点西方人的思维.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我们有些人的劣根.
为什么要老编收一些? 人家有什么错, 老编又没有骂谁, 又没有抱谁家孩子跳井. 来到无忌有些人是玩的, 就玩的高兴就行了.
一些人是来学习的,大家好好交流就行了. 老是要打击别人, 不是心里不健康吗?
我想起小时候, 许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受欺负, 就说, 别出门了!
[ 23:09 补充如下]
在技术版区里一张图抵一万句废话。吃软饭的家伙们,你们继续练嘴巴吃软饭吧。
[ 01:17 补充如下]
对于一些人来说,一旦心态上出了问题后,眼睛也必定有选择性失明!而且旷日持久的围绕一个常识的问题,强迫自己在鸡蛋里找骨头,找不出骨头誓不罢休。在照片上找绝对值的人无忌有几个,第一印象的马甲rajiao 是头一位,下来就是这位,看下:
这种人不但有选择性失明还伴有神经强迫症,鉴定完毕。
[ 19:16 补充如下]
原文由 007r 发表
仔细阅读了一下,觉得编外的这套修图程序并不是过时的,而是状面和广告公司修片常用的,虽然很操作比较复杂,但控制余地大,对于质感损失比较小,很实用。对于一般爱好者已经掌握了各种简单摸皮技术后可以更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学习的。毕竟人像摄影的最终目的不是磨皮!
对于别人在网络上发的那些简单的教程,很实用,我个人就经常用,毕竟操作简单、速度快,大批量处理的时候还是比较方便。
谢谢编外把这么好的东西公开化,让大家对修图有个了解。
顺便说一句,我是平面设计师,也是摄影师,确实如编外所说,数码时代,光了解摄影技术是不行的,那么好的条件我们应该同时掌握ps(明室暗房技术),正如传统胶片摄影大师都有自己的暗房一样。
[ 01:56 补充如下]
原素材(原图太大经过剪裁)
老编的徒手基础之PS技法
基础透视之,徒手建模
基础透视之,分裂效果习作
以上从建模到完成基本效果全部累计耗时约4.5小时。
原图上直接制作字体
后期化妆技术与建模效果字体
基础透视关系图解
建模的用途
[ 20:17 补充如下]
原文由 偷地雷的 发表
你说说你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在球形体上是否一样”的问题,是想问什么?
一个平面和一个立体物体相交?沿哪个平面切的?还是投影上去的?投影上付出
以后,那个东西还能叫三角型吗?那个球面的部分的三个尖端,还叫角吗?
俺就等你粗体字那些话呢。这不,你自己自动就为俺解释了脸上贴字的特效意义啦,
哈哈哈哈,好同学进步非常大啊, 谢谢喔
你对楼主的贡献是,情不自禁的按照老编的提示,并且悄悄的代表老编正确的解释
了怎样在异性物体上制作特效的基本原理!非常好,可以给100分
俺的套到这里就达到目的啦,感谢各位的参与,感谢。新的一年;里祝大家多学点
东西,尤其根据提示能够开发思维的方法,同时感谢煤精网友开这个帖子,的确很
[ 20:30 补充如下]
祝大家新年愉快!新一年里换个思维方式来讨论,改掉纸上谈兵的旧毛病和恶习,少说废话抛弃你依赖的自动
功能,多多动手检验自己的原始能力。
关于此效果图:
对仿三维效果PS技巧感兴趣的网友可以按老编这图的走线将劈开的车合上看看。你
可以用逆向来了解平面图仿三维的透视关系在“变换”指令中的复杂性和规律,明
白一些变形操作的道理。如果车上没有“建模”的网格,要想做出这种效果是很难
的事情!但是如果按线条在原图上制作后(无网格的效果图)一般人是很难找出瑕
疵的。原因是它不是一个立方体的透视那么规矩,就因为是异形才难做,同时也能
唬过人眼。其实很多大师级的PS作品就是利用这个,在透视关系上也经不起认真的
推敲喔。我们要做的是能够在视觉上尽量合理没有明显的别眼感就行啦。
[ 20:55 补充如下]
原文由 rajiao 发表
其实你不知道,很多ps后期处理,你和很多人可能觉得不自然,为什么不自然,很
多原因都是透视错误造成的。透视误差其实可能是造成图片处理不自然的最主要的
原因。最不起眼的东西后果往往是最严重的,就像机械零件制造的时候公差一样,
外行和造假的怎么看这个数据,都觉得没有道理这么严格,比如垫圈厚度误差0.2
毫米,让你用1mm的铁板,你偷工减料用了0.8mm的,你100个螺丝加垫圈迭代之后,
误差会了累加到2厘米之大,如果最外层外壳什么的却按照图纸制造出来的话,就
这个2厘米让里面的东西没有办法安装。
常见拼图式ps的透视误差,还有比较隐秘的ps处理,比如后期模拟背景虚化,无透
视关系造成和真实大光圈虚化有很大的感官差异,等等。
透视其实不是数学问题,帕瓦罗蒂的例子是走了极端,其实没有必要这么搞,他完
全是用的建筑设计上的手段。真正的绘画或后期ps的透视,只要大概掌握近大远小,
消失点大致一致,虚化处理分前中后分开处理,前实中小虚后大虚,等等这些不需
要绝对精确的东西。而老编的手段和手法都很不错,技术上讲是很精良的。
此话说的非常客观,PS做图不是机械设计,不需要严格到毫米级的误差,这些不需
要绝对精确的东西。
至于精确的透视关系以及掌握透视基础,在工业设计上配合器件的具体尺寸和参数才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图片上鸡蛋里挑骨头很有是也很可笑。
[ 23:05 补充如下]
原文由 ang1206 发表
难道老编又要展示他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变形技法?
[ 22:05 补充如下]
《偷地雷的书场]搬开ps学习上的拦路虎———图层演义》
原文由 偷地雷的 发表
咱们下回书,就要说说图层的基本属性了,以及基本属性都有哪些应用。
——有一点大家请记住,在电脑上,除了病毒之外,所有的东西,
都是有用的,在ps这一门里,任何没有应用价值的东西,都是伪科学。
呵呵....看来您定义的这个没有应用价值的“伪科学”图层演义,对于出
版业还是蛮有用嘛。
俺也按老师的没有应用价值的伪科学教程演义应用一下。
所谓“在PS里这一门里”没有应用价值的东西是那些呢?大概Adobe的工程师
自己也不清清楚PS软件的哪些设计是没有应用价值的。
俺的理解是,可能是一些你一辈子都不曾应用的功能,也许是那些你不懂怎么
应用的“设计瑕疵”吧,比如工装或工件上的那些“多余”的孔,呵呵。实话
说那些书呆子们看着多余的、伪科学的孔在实际应用中却一个也不能少!!!
少了这些“多余的东西”你的图纸将永远停留在教科的纸上,而无法实施在最
后工件的安装和总装上。
[ 06:23 补充如下]
PS基础技巧“削苹果皮”上机考试题
[ 00:21 补充如下]
原文由 quicmous 发表
(1)宇宙无敌。
煤精模仿老编的大作制作了一个,就该作品而言,老编算不上宇宙无敌。但是,老
编接二连三又鼓捣出了好多图,我都有点看花眼了,呵呵,要证明老编的宇宙无敌
是错的,我们只能揭穿老编的把戏。方法不外乎(1)把老编的制作步骤揭穿,也
作出不次于老编的图来;(2)或者,我们也搞一个PS作品,让老便鼓捣不出来。
遗憾的是,大家嘴上的功夫都不软,真的动起手来,感觉还是老编更强一些。
什么是徒手?我觉得很难界定,因为大家毕竟都得用计算机来制作。老编拉的网页
可以肯定地说不全是一个线段一个线段的手工画出来的。
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办法可以证明老编不是徒手做出来的,就是,我们用3D建模工具
为二维人物头像建模。如果我们可以用自认“非徒手”的方法建立准确的3D模型,
老编的徒手之说便不攻自破。
如果我们费了很多力气才能搞定,而且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只有徒手才能搞定,
那就不必对老编在这个环节吹牛的问题说三道四了。
老编在平面上拉个网,算不算建模?
所谓建模,就是用简化的数量关系或图形去描述复杂对象。机械制图、电路
图、计算机软件的UML图,等等,都是各自领域的建模方法。照此说法,老编拉
的网网,也算得上是建模吧。
然而,站在理想主义的角度来看,如果说我们只承认3D建模才是真正的计算
机图形建模,这个问题感觉就很荒唐了。你能把人物脸上的麻点、汗毛孔也
一个一个地建模出来吗?绝大部分人不会这样做,因为有更简单的办法——贴图。
从理想主义的观点来看,贴图算不算建模呢?贴图到底是三维的还是二维的呢?
说的非常可观!
1、所谓“宇宙无敌”这个强加于俺的莫须有的叫法只有心态不好的人才想的出来。想出这话的人也暗示了他打心眼里佩服比他强的人,但又在技术无奈于别人。所以他用了“宇宙无敌”来形容别人,并且动手模仿。这是好事!
2、所谓徒手,一是指手绘或写字的功夫,现在都用计算机做图,因此徒手就指驾驭鼠标并将其变为笔的功夫。
3、建模,顾名思义,建模就是格式化,凡是被格式化的应当都属于“建模”;再,顾名思义“模板”就是建模后一把尺子。有了模板,做事的一致性与规范性和效率要好很多。
别小看了“建模”,临摹绘制巨幅油画常用的画格子(格式化)定位法就是一种建模,所以位置关系非常重要!老太太或修表工也常用“建模”在读上画格子来寻找掉在地上的针或手表的螺丝....
鉴于此,建模不是3D软件的专利,切记不要把它神秘化,而贬低日常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常识性格式化方法。
[ 00:31 补充如下]
原文由 quicmous 发表
感觉老编同志的方法,作为实用的PS技术足够了.老编的语言有点夸张,但也
未觉不妥.呵呵,感觉老编创造
力和想象力不错,
其它3D高手的论证,也很精彩,只是觉得有些过分浪费精力,似乎把艺术问题
变成了3D建模问题,转而把3D建模问题又变成了数学问题.不过,在论证数学问题
方面似乎有些力不从心,呵呵.
论战早些结束吧,多搞些有创意的PP上来可能更好吧!
原文由 quicmous 发表
看完回帖,感觉老编的方法是一种实用的PS方法,其他3D建模高手的
方法很厉害,但是没能提供一个高性价比的照片PS问题解决方案。作
为实际应用,老编的方法足够了。
[ 22:49 补充如下]
原文由 quicmous 发表
我觉得既然大家想证明煤精的论点,应该遵循基本的逻辑规则去论证,否则都成了骂街的了。如果动不动就
发火,如何展现自己的才气呢?
所以,我坚持认为,做出超越老编的作品来,证明老编并非无忌论坛无敌,更非宇宙无敌,足够了。
曾就有一百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证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错的,爱因斯坦说,何必如此,有证据的话,只
需一人就够了。
是啊,凡事如果觉得有疑问,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动手试试,要想证据有
力让人服气,试过后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原文由 高布衣 发表
1、老编的,确实强一些,不过,以我个人来看,这只是熟练不
熟练的匠活儿,一个卖油翁玩的灌铜钱把戏,煤精发此贴的本意,我猜,
想说的正是这。
vinber、丹妮LV所以一来就火,是因为他们的才气。老编缺这。
不是老编缺什么,而是一些人缺缺乏正常的的心态。如果你说得是“卖
油翁玩的灌铜钱把戏”,请问这“卖油翁玩把戏”怎么没有像超女模仿
秀那样普及到千家万户,居然还有人专门开贴破解呢?
[ 02:15 补充如下]
原文由 娱乐者 发表
如果你有认真看贴的话,应该发现我从来都没有去承认过老编的中性灰,当然也没否认过,但讨论过.也没去点评过任何人的图,也没声明过我有什么过人的本事.
我来无忌只是想证实一些问题,你们说老编的中性灰存在大大的问题,但他可以上步骤上效果图,而你们却没有一个人敢上步骤.所以在讨论中性灰上,你们是失败的.
在修图贴,以保留细节,肌肤纹理上,你们也没有人做得到,却以一些像素论来说修图,真正懂得修图的人是不会发表这种的意见的,你看丹妮在那个贴的回复就知道了.内行与外行,一看就知.
偷地雷的那几个贴,就懒说了,一个网络搬运工程,没什么好说的.
老编的平面建模,目前还没结束,暂不做结论.
[ 03:03 补充如下]
书上是绝对没有嘀,哈哈。这是PS特效难度比较高的一种!今天抽点时间做的。
“螺旋线建模”技法。
[ 03:17 补充如下]
原文由 娱乐者 发表
在你没弄这个平面二维建模前,我都觉得没什么好学的了.就差灵感去
创造作品了,现在才发现要学的,其实还有很多.目前网络上流传的教
程没有多少个能在工作中用得上,学好校色与修图的基础功,那些什么创
意调色,合成的,只有想不到那个效果,没有做不出的.我认为,一个好的作
品,与其去讨论如何制作出来,倒不如去讨论创意的灵感来自于什么,如何
去把握好这瞬间的灵感.或在指定的素材上,如何去再创作,等等.可惜啊,
在这方面几乎无人提及,大家都是摆出效果图,小鸟们总是爱问,如何做的?
出个教程啊.
煤精只是在网络上混久了,死记硬背了一大堆教程,说他没料嘛,他又能做
出一些效果,说他有点才华嘛,高品质的作品又拿不出来.追其原因还是没
能悟出那一大堆教程中的&理&.
话又说回来,如果老编先弄出一大堆效果图来,一句都不提及&建模&,会
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俺喜欢启发式的玩图
[ 07:54 补充如下]
原文由 偷地雷的 发表
vinber的修图当中,所用的技术并不存在什么机密级的东西,即使
让vinber手把手的教你作一次他修过的图,没有美术基础也是一样
作不出来的。
其实我当初搞这一行的时侯,基本上我们是不招美术专业之外的人,
招人的时侯,一般是要求现场进行手绘的测试,电脑方面只要求会
用windows的基本操作就行了。进公司以后,培训一两周就可以正
式干活了。而要去教一个只会用ps的人来画画,那简直可能一年半
年都没办法正常开始工作。
像vinber的图片,大部分其实不能称为修图,这种利用图片素材,
来进行新的设计的制作,在国际上标准的称法为Matte painting。
它实际上是一种用素材去画画的新表现形式。没有美术基础,只
学习基本的操作,是没有用处的。
这些话就说的比较客观!
[ 00:53 补充如下]
老编的“照片二维建模”技法制作出来的角度移动效果:
[ 02:12 补充如下]
原文由 ghost60 发表
煤老大不知道您明不明白,跟老编斗是永远得不到胜利的。
对他真是无可奈何,搞的人很郁闷~~
俺早说过嘛,要想比人墙,唯一的道理是拿来比人更强的图。凡是摄影或图片论坛这是永远的硬道理!骂街贬损、攻击他人是无能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可以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要耐得住性子,要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和正常良好的交流心态,慢慢来...急功近利是不行嘀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硬功夫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 03:54 补充如下]
原文由 quicmous 发表
呵呵,我觉得透视只是艺术的工具而已,而不是艺术必须遵循原则,否则
只需要摄影而不需要美术了。艺术需要震撼心灵的东西,而透视仅仅能冲击
视角而已。
就此而论,我觉得大家的分歧在于,老编更热衷艺术,而大部分反对老
编的高手更热衷技术。双方结合起来,其实能成为很好的搭档。其实我看
老编很多回帖都很善意,不知道大家为何不肯和解,难道还有更深的
:good: :good: :good:
[ 07:30 补充如下]
建模的重要用途:
[ 22:15 补充如下]
著名的高难度校色蓝猫图校色变化演示(仔细看看那些颜色的无损变化过程)
二维建模与后期色彩化妆渲染技巧动画演示
[ 04:29 补充如下]
原文由 ang1206 发表
可惜我从来没说过“下午5点的太阳在,所有绿色植物都得
是黑的”,吵嘴也吵得光明磊落一点吧,编造诽谤他人是
一个人的人品好坏的表现。
谬论出处:
原文由 ang1206 发表
下午5点是黄昏时间,从照片水面太阳光的反射也
能感觉这是张黄昏时刻拍摄的照片。这时候太阳光线应是红色为主,
这样光线下的植物应该无法呈现绿色来
你这个著名的谬论已经被俺用下午5点到6点的大量片子证明了,
你是书呆子错误论调!!!
抵赖是没用的,你错就错在把单色光谱R照射到与绿色(还必须是纯绿色)
反映出黑的书本理论强加于大自然界现象上。阳光在任何时候都是由七
色光谱组成的嘛,怎么会变成单色红光呢???
你这种态度就是典型的心态除了毛病啊。这是一种强迫症和忧郁症的综合症啊。还要加上一个书呆子症呢。
[ 04:48 补充如下]
先前的特效图,由于一直在修面具,忘了修最后拷贝放上去的图层。
这是修改好的,贴上来。原图右臂阴影处隐约可见,由于手臂的挪
动需要补上一块,故把左臂取了一块补过去,最后忘了修理,唉!
本来俺就老眼昏花, 再让鸡蛋帮整天闹的晕了头。补上补上,呵呵。
[ 23:05 补充如下]
原文由 quicmous 发表
to 煤精&老编:
我觉得,老编还是有一定的功底的,尽管发现一些问题,也都是次要问
题,什么颜色不准了,透视不精确了等等,未能击中其要害,老编
并非不精通这些东西。
所以,煤精欲达到目的,必须另辟蹊径,从老编的长处中发现其致
命弱点,才能奏效。照目前做法,以已之粗,攻其之精,恐怕难以
从老编的作品中发现其软肋,应该是论证的正确方向。
(哈哈,站着说话不腰痛,真的要动摇老编,恐怕得非很大的精力)
[ 23:25 补充如下]
原文由 rajiao 发表
这个是牛的图,拍摄参数在边上。
右下角是同一头牛迎光面的。这头牛是小牛。毛肯定不是绿的,也不
是紫色。紫色的来源是ps的自动色阶,当时挑了一大批照片,用
动作自动处理发论坛的,不是无忌的论坛,具体是哪个就不说了。
自动色阶本来就是很好的工具啊。有什么错误吗。你还记得老师说过的吗,
有些人,一辈子都学不会的。
现在电脑能真的全自动化了,还要老编的脑袋干啥啊。
原文由 rajiao 发表
你自己去看看你校正的所有图片,绿牛和下午五点新疆整体偏绿是严重的
典型,其实你所有做过校正的图片,中间色调都有偏绿的倾向。你应
该是绿色色弱。
扯淡吧,这个品牌机器当年就是偏绿的有名。赫赫,我2小时搞的
玩艺,你现在就是狠狠地啃书本认真读,给你半年时间你也搞不出来。
你给我记住,不学无术的人,总归是要现行的,你不该稀里糊涂的搞
自己不懂又学不会的东西
石膏像这个东西是基本几何体组合,当初才开始画伏尔泰的时候,多数都
是一个现象,胖子画出来的是胖伏尔泰,瘦子画瘦的,多个石膏头像中,
就是这个头像最明显,谁画的像谁,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就会丢掉这个
现在电脑能真的全自动化了,还要老编的脑袋干啥啊。
原文由 rajiao 发表
透视其实不是数学问题,帕瓦罗蒂的例子是走了极端,其实没有必要这么
搞,他完全是用的建筑设计上的手段。真正的绘画或后期ps的透视,只
要大概掌握近大远小,消失点大致一致,虚化处理分前中后分开处理,前
实中小虚后大虚,等等这些不需要绝对精确的东西。而老编的手段和手法
都很不错,技术上讲是很精良的
^^^^^^^^^^^^^^^^^^^^^^^^^^^^^^^^^^^^^^^^^^^^^^^^^^^^^^^^^^^^^^^^
今天俺花了点时间翻了翻rajiao的个人资料,发现你才是无忌的万花筒啊,
小到牙膏牙刷、抽水马桶下水管道,中到电容电阻、大到飞机大炮你什么
不懂,色影无忌里你的踪迹到处都是,骂街、起哄、胡搅蛮缠,没有你不
到之处.....呵呵。你整一上知天文地理下知抽水马桶的跳梁小丑嘛。
****************************************************************
原文由 aidewa 发表
有点逻辑能力的人都能看出RAJIAO同志这次亲自给老编同志正了名。至
少人家看出你那个紫毛牛是不对的。呵呵,自己还一直在那儿坚持了那么久。
没搞明白干嘛贴原图出来?原图不是正好印证了老编先前的校色并没有什么
原文由 aidewa 发表
虽然好多资深知道老编的手法,但真正能用到像老编一样水准的人又有
几个呢?“减淡”“加深”这两个工具其实对操作者手法要求蛮高的。在
最新版的CS4里还对这两个工具进行了改良。
然而只有这个两个工具才是遵照了传统暗房的操作手法,这正是老编所说
的“无损”。
[ 07:16 补充如下]
鉴于rajiao作假,忽悠初哥,老编用“公安模拟画像”校色法两年前
还原了楼主原片的色调。现在该主自己拿出了原始照片,并供认蓝毛牛
原来是绿毛牛(原片)。
当老编再次校色原始照片(绿毛牛)后,该主出尔反尔骂街,还在误导初
哥,造成恶劣的影响。
因此建议无忌管理层取消rajiao这样的资深。避免今后再次忽悠误导初哥。
[ 00:25 补充如下]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安全
知识就是幸福
有知识没技能的书呆子生存无法保障,要学会生存,唯一的真理是动手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08年,全国有800万中学生找不到职业,有60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每年有
近1500万有知识无技能流浪街头的学生,生存无保障。其原因就是没有动手能
力的,夸夸其谈的书呆子!
好啦,大伙都散了吧,“绿毛牛事件”延续两年多到这里可以结案了!
谢谢各位捧场,谢谢!
特别感谢rajiao网友(第一印象的马甲)提供本教材原始照片和强有力的反证,
感谢网友ang1206提供反面教材“绿变黑”的理论素材,感谢网友“不怕瓦落地”
对以上错误的推波助澜,以及所有鸡蛋帮对错误的鼎立推崇。
使得旷日持久的,著名的“绿毛牛”事件在当前国家紧迫倡议“学会生存”的号
召中圆满结案。
附ang1206的原话出处:
关于“绿毛牛和蓝毛牛”的重要资料出处:
老编在这里祝愿各位,多多实践多多动手,把你们的书本知识通过实践检验变成生
存和安全的动力。
再次附上元素版主的忠告:
原文由 元素 发表
在无P没片的时代,一个不会P的摄影者是没有前途的。来P吧!
[ 02:07 补充如下]
原文由 quicmous 发表
老编们和煤精们互相扔砖头,我觉得双方都很有实力。但是,一方要
搬倒另一方,必须在某方面强出对方很多才行。煤精们可能具备这个
势力,只是目前被老编套住而已。发现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应该
能击到老编。如果真有这一天,相信老编也乐于接受的。
一方要搬倒另一方,必须在某方面强出对方很多才行。
结论:在本帖开贴之前和即将关贴之时,对法也没拿出强出谁的东西来,反
而在同一块石头上连续绊倒了10次。强啊!:good:绊倒一次给10分,加起来
对方得100分,笨的及格。
如果真有这一天,相信老编也乐于接受的。
老编相信总有一天(可能是5年或10年后吧)鸡蛋帮的人也许才醒悟过来,才
悄悄恶补入门基础。到那时,老编还是要看他们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能否达到
求职要求而解决自己的生存能力呢。
[ 02:37 补充如下]
“绿毛牛”结案,回到原点重新审视:
[ 03:28 补充如下]
原文由 不怕瓦落地 发表
把总结补充完善:
感谢rajiao的马甲“不怕瓦落地”再次用举证倒置法验证了老编的校色与作者的色调倾向数据一致!
结案证据非常铁!!!谢谢
[ 08:59 补充如下]
还是俺前年打周老虎时的验证纸虎蓝的方法,咱今天再拿出来用用,验证一下这只绿老虎,呵呵。这是这是上图的加饱和度验证,嘿嘿,暗部绿的真爽!
[ 04:35 补充如下]
原文由 偷地雷的 发表
给大看看什么是错的,别学。
学好了难,学坏一天。
:good: :good: :good: 是啊,说的真好!
[ 05:07 补充如下]
无论是下午还是早晨,太阳光绝对还是七色混合的白光!!!只是
大气尘埃雾气等阻挡了波长短的光线,红黄光穿透能力强一点色温
偏低而已。
看书呆子是怎么说的:
原文由 ang1206 发表
下午5点是黄昏时间,从照片水面太阳光的反射也
能感觉这是张黄昏时刻拍摄的照片。这时候太阳光线应是红色为主,
这样光线下的植物应该无法呈现绿色来
原话出处:
用实践来批驳书呆子的谬论
这是下午6点阳光下拍到的绿色片例:
这是红光下拍到的绿色片例:
原文由 偷地雷的 发表
单一色光下,我们就会失去评判颜色的能力,比如:
在白光下,我们很容易分辩出来白物和红色的物体,因为白色入射
光线,被白色物体完全的反射了,而红色的物体,仅反射红光。而
将其它的光线吸收。
但是在红光下,白色物体虽然可以将全部入射光线反射回去,但在
入射光为纯红的情况下,它仅有红光可以反射。这个时侯红
色物体,虽然会吸收非红色光,但是现在并没有其它颜色的光线可
供其吸收,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将红光反射出来。最终两者的结果
完全一样。
不相信的,可以找个和安全灯颜色接近的红纸,还有白色的纸,去
暗房里把红灯泡打开试试看。
其实大家看过纽摄的就会知道,翻拍有黄斑的旧照片那一节,就是
用黄光作光源。这样就可以消除掉照片上黄色和白色对于光线反射
的差距,从而翻拍出来的照片上,黄斑消失。
这应该是初中物理的知识吧。。。。
单一色光下,为纯红
:good: :good: :good: 讲的真好!顶一个,谢谢支持!
[ 01:26 补充如下]
原文由 来之去之 发表
刚刚看到这样的强帖!PS玩到了这个地步绝对可以用 随心所欲 出神
入化 来形容了!!
支持楼主& &让那些吃软饭的 只会卖嘴的家伙们去吃屎! 原文由 DX927 发表
就此图来说, 还是老编技高一筹.上图为老编的...
[ 02:05 补充如下]
老编的技术演示
[ 02:07 补充如下]
制衣厂外单产品摄影
[ 02:15 补充如下]
专业修图二维建模技巧演示:
[ 02:27 补充如下]
风景图结案图例:
[ 02:39 补充如下]
原文由 不怕瓦落地 发表
我啊,冒充高手在骂街中偷学别人的东西,我这种做法是很卑鄙的。可惜
我还是个吃软饭的主,看见MM就腿软的家伙
这句话说得非常好,非常帖切,赞一把。:good::good::good:
[ 02:44 补充如下]
这图俺连两分钟都不到,呵呵
[ 04:22 补充如下]
技术比武对比图,上图是网友偷地雷的从网上偷来的所谓“化妆术”,下图是老编在上图素材上的化妆术,哼哼。嘴巴硬没有拳头硬,俺只信这个!
[ 01:53 补充如下]
[2 楼] 作者: hourlee& & 时间:
光展示不能满足好奇心,能学到才好。有好的东西不能学到,心里很痒。
[3 楼] 作者: 真的假的哎& & 时间:
就一个工具的事情 你当然不愿意写教程啦 写出来也是笑掉牙齿 花点时间都能做到
图片取材LZ首贴&&1分钟示意一下 耐心点就能去的更干净
[4 楼] 作者: jetyang01& & 时间:
原文由 hourlee 发表
光展示不能满足好奇心,能学到才好。有好的东西不能学到,心里很痒。
兄弟,你太天真了,老鞭才不会写什么教程呢,教会了你,他拿什么忽悠阿,拿什么冒充老大阿,他说的你别信,也别痒,有空多找几本老外写的PS书,你会发现丫调的图根本不算什么!
[5 楼] 作者: 屠牛刀& & 时间:
老编,有损无损,你能证明吗?不能,就别放P!!
[6 楼] 作者: 十恶不摄& & 时间:
原文由 jetyang01 发表
兄弟,你太天真了,老鞭才不会写什么教程呢,教会了你,他拿什么忽悠阿,拿什么冒充老大阿,他说的你别信,也别痒,有空多找几本老外写的PS书,你会发现丫调的图根本不算什么!
hourlee可惜了,痴迷学艺而忘记品德为先的道理,先做人后做事的老话应该复习下。
[7 楼] 作者: hourlee& & 时间:
什么东西都不要太绝对,老编既然敢在无忌里称独一无二,想必也不是那么好模仿的。
如果有人有类似的技术,那么在这里展示一二,大家共享。所谓的“专业的”“商业的”“高端的”修图方法,无忌论坛里展示过几个?
关于技术,我只抱学习的态度。
[8 楼] 作者: 十恶不摄& & 时间:
原文由 hourlee 发表
什么东西都不要太绝对,老编既然敢在无忌里称独一无二,想必也不是那么好模仿的。
如果有人有类似的技术,那么在这里展示一二,大家共享。所谓的“专业的”“商业的”“高端的”修图方法,无忌论坛里展示过几个?
关于技术,我只抱学习的态度。
态度不错,方向错误。
[img]/artozi/upload//8cbfb1bc
9881710.jpg[/img]
[img]/artozi/upload//1083_acc355a56e2d142b
dac5f59.jpg[/img]
祝君少走弯路。
[9 楼] 作者: enguang& & 时间:
按老编要求:
1、不用橡皮图章工具
2、不建图层蒙版
3、不做锐化处理
4、不做柔化处理
我也修了一张
[10 楼] 作者: 暴力木偶& & 时间:
和和,谁能写下怎么修改的。
也好让我们学习一下呀,光看吵架多没意思呀。
同时学些东西才是正道。^_^
[11 楼] 作者: calmday& & 时间:
痘都没了还好意思说是无损,鄙视
[12 楼] 作者: 民工& & 时间:
re,进来学习
原文由 暴力木偶 发表
和和,谁能写下怎么修改的。
也好让我们学习一下呀,光看吵架多没意思呀。
同时学些东西才是正道。^_^
[13 楼] 作者: hourlee& & 时间:
原文由 enguang 发表
按老编要求:
1、不用橡皮图章工具
2、不建图层蒙版
3、不做锐化处理
4、不做柔化处理
我也修了一张
把过程写下来,学习一下。
[14 楼] 作者: 不怕瓦落地& & 时间:
还独一无二呢,怎么不称为“全宇宙唯一正确准确标准科学数学量化权威老编独创独门绝技秘而不宣不给钱不传授给钱也要留一手的PS光学无损处理大法”,你裸奔哪。
我来破解这个大法:就是用合适笔触大小和适当透明度的减淡/加深工具涂抹,颜色深的就减淡,太亮的就加深,就是花时间而已,建议如果修一张图的收入达到500以上且时间充足时可以考虑这种效率低下的方法。
这还不是唯一的方法,另外一个方法是新建一个图层,混合模式为叠加,用画笔,调整合适的透明度和大小,暗的地方用白色画,亮的地方用黑色,足够的耐心就可以了,当然楼主又说要在原图层上调,那就把画笔的混合模式设为叠加就行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修复画笔工具,网上有很多关于修复画笔怎么用的教材,自己找吧。
楼主应该再加上以下条件
——不用绘画类工具
——不用选择类工具
——不用修复类工具
那就太强大了,你就是主宰这个宇宙的神了。若能如此,不光是我,全宇宙的人都要向你跪拜了。
BTW:楼主,别公布你的方法,让人们保持对你的神秘感。
[15 楼] 作者: 和& & 时间:
原文由 enguang 发表
按老编要求:
1、不用橡皮图章工具
2、不建图层蒙版
3、不做锐化处理
4、不做柔化处理
我也修了一张
效果不错,请教修的过程。。。
[16 楼] 作者: hourlee& & 时间:
原文由 不怕瓦落地 发表
还独一无二呢,怎么不称为“全宇宙唯一正确准确标准科学数学量化权威老编独创独门绝技秘而不宣不给钱不传授给钱也要留一手的PS光学无损处理大法”,你裸奔哪。
我来破解这个大法:就是用合适笔触大小和适当透明度的减淡/加深工具涂抹,颜色深的就减淡,太亮的就加深,就是花时间而已,建议如果修一张图的收入达到500以上 ......&&
谢谢 不怕瓦落地,试一下你的方法。
如果真是这样,这方法效率也太低了吧,实用价值会打了折扣。
[17 楼] 作者: 乖猫& & 时间:
老编是有损著称啊。蓝猫就是样板。怎么现在闹起无损来了?
[18 楼] 作者: 不怕瓦落地& & 时间:
原文由 hourlee 发表
谢谢 不怕瓦落地,试一下你的方法。
如果真是这样,这方法效率也太低了吧,实用价值会打了折扣。
用减淡和画笔的方法效率是比较低,不过可以做到只弱化原有纹理,就是楼主说的“无损”,商业广告领域用此法的都是在一些模特皮肤的底子非常好的情况下使用,加上前期的控制,后期磨皮的工作量是很少的,但皮肤修饰就是这样,要得到好的效果是要花时间的,平时专业修片人员用得最多的磨皮方法还是用修复画笔和图章,速度快很多,效果也很好。
[19 楼] 作者: 乖猫& & 时间:
磨皮宣言:坚持用印章,坚持用蒙版,坚持用高反差保留,坚持用查找边缘,这样干来速度最快,效果最好。老编要无损(其实还是有损),就要撇开电脑的自动计算,就要一个动作化成多个动作,如此效率,请问一句:电脑室发明来干什么的?降低工作效率的?
[20 楼] 作者: 俺当年也曾快乐过& & 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1 楼] 作者: hourlee& & 时间:
原文由 乖猫 发表
磨皮宣言:坚持用印章,坚持用蒙版,坚持用高反差保留,坚持用查找边缘,这样干来速度最快,效果最好。老编要无损(其实还是有损),就要撇开电脑的自动计算,就要一个动作化成多个动作,如此效率,请问一句:电脑室发明来干什么的?降低工作效率的?
好,希望看到类似的更多的技术性讨论。
[22 楼] 作者: hourlee& & 时间:
如果真用减淡或加深工具的话,画笔颜色应该是用吸管选择附近的皮肤色更好吧。这样更自然。但不同位置的痘痘都要重新用吸管选取附近的颜色。效率也很低。
[23 楼] 作者: 屠牛刀& & 时间:
老编,你把人家的豆豆都弄丢了,还没损?那是大损,你别再放P了.
[24 楼] 作者: tommy3000& & 时间:
我是诚心来学习的,
期待老编能放出教程来.
[25 楼] 作者: 不怕瓦落地& & 时间:
原文由 tommy3000 发表
我是诚心来学习的,
期待老编能放出教程来.
恐怕你的期待落空了,老编是不会放出什么教程来的,教给了你怎么“独一无二”啊。
不过说实在的你要老编写这个方法的图片教程,他非要吐血不可,到时候你给医药费?
[不怕瓦落地 编辑于
[26 楼] 作者: 柔软& & 时间:
原文由 屠牛刀 发表
老编,你把人家的豆豆都弄丢了,还没损?那是大损,你别再放P了.
这就不是讨论事情的态度了,老编这贴挺好的,支持叫阵双方都少废话,直接用技术用成果说话哈~~
[27 楼] 作者: 屠牛刀& & 时间:
&无损是相对“磨皮术”破坏了皮肤细节纹理而言的。&
----------------------------------------------------------
老编,皮肤纹理是细节,但逗逗难道不是细节?
[28 楼] 作者: 丹妮lv& & 时间:
原文由 编外 发表
本帖不做教程,只做展示。意在展示一种即保持面部皮肤基本纹理,又将斑点痘痘修整干净的效果。本法适用于专业出版领域的画册出版等用途。业余慎学。
1、不用橡皮图章工具
2、不建图层蒙版
3、不做锐化处理
4、不做柔化处理
您不就用了那修补工具么和图章差不多的呀,有什么可忽悠人的,还保密不告诉别人呢。。。。
不过图修的8错哦~花了不少功夫的说
[29 楼] 作者: C毒& & 时间:
原文由 丹妮lv 发表
您不就用了那修补工具么和图章差不多的呀,有什么可忽悠人的,还保密不告诉别人呢。。。。
不过图修的8错哦~花了不少功夫的说
& && && && && &&&
[30 楼] 作者: ajie1a& & 时间:
何谓无损?无损就是可还原。
老编试试可不可以在不使用原图的前提下,把你去痘后的图片使用种种方法(但是不包括画)还原出原图信息来?
请千万不要无视我的请求!!
[31 楼] 作者: hkaxiong& & 时间:
原文由 柔软 发表
这就不是讨论事情的态度了,老编这贴挺好的,支持叫阵双方都少废话,直接用技术用成果说话哈~~
支持老编。
[32 楼] 作者: hourlee& & 时间:
用“修复画笔工具”和“减淡工具”配合着做了一下。
[33 楼] 作者: hourlee& & 时间:
再加点“红”
[34 楼] 作者: 不怕瓦落地& & 时间:
hourlee还真用减淡工具做了,不过做的不错,不要被老编所定的条件给限制了,修图不是为了再现真实,而是再现使人可信的真实,肤色还是不够均匀,肌肤质感还可以再细腻一点,建议对肤色再进行润饰,该用修复和图章工具的就用吧,只要能达到好效果就行了,修复画笔在边缘色差明显时会受到旁边颜色的影响,这种地方图章工具是一个好选择,腮边有飞发的部分、头发边缘和脖子等部位不要忽略,当然这只是皮肤瑕疵修饰的练习而已,下一步还可以进行添加光影突出脸形轮廓增强立体感等练习。
[35 楼] 作者: hkaxiong& & 时间:
[36 楼] 作者: 娱乐者& & 时间:
废话都不知说了多少,敢上图的,有多少个?
眼高手底的一大堆...
还是 柔软 大师说得好.
&这就不是讨论事情的态度了,老编这贴挺好的,支持叫阵双方都少废话,直接用技术用成果说话哈&
以图说话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了..因为会说废话的一般都不会修图的..
[37 楼] 作者: 不孤单的北半球& & 时间:
支持技术贴,学习ing
[37 楼] 作者: hkaxiong& & 时间:
[38 楼] 作者: hourlee& & 时间:
原文由 不怕瓦落地 发表
hourlee还真用减淡工具做了,不过做的不错,不要被老编所定的条件给限制了,修图不是为了再现真实,而是再现使人可信的真实,肤色还是不够均匀,肌肤质感还可以再细腻一点,建议对肤色再进行润饰,该用修复和图章工具的就用吧,只要能达到好效果就行了,修复画笔在边缘色差明显时会受到旁边颜色的影响,这种地方图章工 ......&&
很有启发,十万感谢!再调调看。
[39 楼] 作者: hourlee& & 时间:
原文由 不怕瓦落地 发表
hourlee还真用减淡工具做了,不过做的不错,不要被老编所定的条件给限制了,修图不是为了再现真实,而是再现使人可信的真实,肤色还是不够均匀,肌肤质感还可以再细腻一点,建议对肤色再进行润饰,该用修复和图章工具的就用吧,只要能达到好效果就行了,修复画笔在边缘色差明显时会受到旁边颜色的影响,这种地方图章工 ......&&
添加光影——》这个实现的大致方法是什么?
突出脸形轮廓——》是用锐化不?
增强立体感——》这个有点抽象,也解释一下?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40 楼] 作者: 剑事& & 时间:
原文由 老编 发表
1、不用橡皮图章工具
2、不建图层蒙版
3、不做锐化处理
4、不做柔化处理
我每天上班 十几公里
1、不坐公共汽车
2、不坐地铁
3、不骑摩托
我步行,就是每天都迟到扣钱还要多花10块钱补一顿饭
呵呵 片子不错 ,不过走极端浪费了其他一些不错的工具
[剑事 编辑于
[41 楼] 作者: 不怕瓦落地& & 时间:
原文由 hourlee 发表
添加光影——》这个实现的大致方法是什么?
突出脸形轮廓——》是用锐化不?
增强立体感——》这个有点抽象,也解释一下?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这东西怎么说呢,其实二维图像的立体感空间感就是亮暗对比和层次过渡的的关系,PS方法就是用压暗加亮的办法改变这种关系,打住,再说就露馅了。
找到了一个前年或者去年在本地色友交流时做的示范练习,你看一下应该知道是什么了。
左边是原片,右边是练习,图片来自本地色友买的一张国外教程光盘,叫什么商业人像后期的我忘记了。
练习中除了对嘴唇用了液化,身体其他部位都没有动,模特的皮肤很好,肌肤纹理修饰主要是用半径比较小的修复画笔做的,光影改造部分当时主要是图层叠加等模式用画笔画的。商业修图用到的东西玩PS的都会,没有什么特别的工具,明确表达的主题、工作思路和整体与局部把握的能力是专业与业余的最大区别,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42 楼] 作者: zhangwj1978& & 时间:
也来学习了。。楼主所说的那些东西。。一个都没用
[43 楼] 作者: ㄚ毅& & 时间:
向老編學習
[44 楼] 作者: 天师& & 时间:
天师用图层法做了两张
[45 楼] 作者: 天师& & 时间:
天师图层法
[46 楼] 作者: 天师& & 时间:
[47 楼] 作者: 天师& & 时间:
[48 楼] 作者: 天师& & 时间:
[49 楼] 作者: hourlee& & 时间:
原文由 不怕瓦落地 发表
明确表达的主题、工作思路和整体与局部把握的能力是专业与业余的最大区别,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卫生间马赛克装修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