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猿瑜伽导师联盟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可以跟着做实验的导师

2013年江苏省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招聘公告_中大网校
2013年江苏省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招聘公告
发表时间:日9:52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
2013年江苏省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招聘公告南京工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14所&2011大学&,为探索重构中国优秀本科教育,培养卓越科技领军人才,实现&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的战略目标,学校成立了&2011学院&,并从2013年面向全国招收首届本科生。为高水平地加快学院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现公开招聘热爱教育工作、熟悉人才培养规律、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学业导师1名。
一、 应聘条件
1. 熟悉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热爱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2. 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3. 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4. 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化办公技术;
5. 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在本科和研究生就读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有学生工作经验或海外教育经历者优先;
6. 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1. 负责&2011&学院日常学生管理工作;
2. 促进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3. 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
4. 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团学活动;
5. &2011学院&为书院模式,需要有一定时间住宿书院。
三、聘期与待遇
聘期4年;年薪人民币8~10万元。
四、应聘办法
1.&2011学院&负责应聘材料的接收、评审、考核、录用等工 作;
2.应聘截止时间: 日;
3.应聘方式:来人、来函或E-mail报名均可;
4.应聘须提供以下材料:
(1)《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学业导师应聘登记表》(附件下载);
(2)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任职证明,反映学习与工作成绩关材料;
(3)受聘后的工作设想。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39-
邮箱地址: jwcbgs@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邮政编码:211816
附件: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学业导师应聘登记表.rar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共2页,当前第1页&&&&&&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渊源于有百年历史的中央大学化工系。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硕士点5个、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共5个,专业系6个。拥有一批国际先进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国内著名的学科点之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60%.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4人,教授29人,副教授33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首届全国优秀教师科研基金奖获得者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5人、部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3人、组成了一支梯队合理、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院先后为国家输送了包括4名院士在内的近万名高级人才,目前在校博士后10余人,博士生50余人,硕士生400余人,本科生1800余人。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优秀教材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省和行业优秀课程奖。
  近年来,学院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400多项,获科研经费5000多万,其中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科研攻关、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及部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等70多项、发表论文500多篇、申请和获得专利20多项。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 | iam.
王建浦 WANG Jian-Pu
&阅读次数:18452&添加时间:
王建浦,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工业界与学术界顶尖的有机光电实验室针对有机电子器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理解器件寿命与光强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像素设计,解决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的寿命问题;通过磁场效应与器件物理研究,发现有机半导体中激子自旋统计的控制方法以及揭示光伏器件效率损耗通道;通过器件结构和制备工艺创新,实现了低成本低功耗的有机存储器件。近年来在该领域发表包括Natur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等在内的SCI 论文20 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10 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1 篇。获授权美国专利6 项,向工业界转让专利申请权1项。发明美国专利(US7443093,第一发明人)使得OLED 显示面板寿命至少提高一倍,解决了其走向市场的一个瓶颈问题,已经被市场上OLED 显示屏广泛采用。
研究兴趣:
1.&&有机半导体器件与物理
2.&&有机自旋电子学
3.&&基于无机溶胶纳米晶体的功能器件与器件物理
研究经历:
1.&& 三星电子韩国总部 &OLED显示技术研发工程师
2.&&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博士后
3.&&2013-现在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教授
发表论文(publications):
1) X. Dai, Z. Zhang, Y. Jin*, Y. Niu, H. Cao, X. Liang, L. Chen, J. Wang, &X. Peng*, Solution-processed and high-performance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quantum dots, Nature (Accepted).
2)&C. Li, G. Beirne, G. Kamita, G. Lakhwani,&J. Wang*&&and N. Greenham*, Probing the switching mechanism in ZnO nanoparticle memristor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Accepted).
3)&X. Liang, Y. Ren, S. Bai, N. Zhang, X. Dai, X. Wang, H. He, C. Jin, Z. Ye, Q. Chen, L. Chen, J. Wang, Y. Jin*, Colloidal indium doped zinc oxide nanocrystals with tunable work function: rational synthesis an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Accepted).
4)&J. Wang* and N. Greenham*, Charge transport in colloidal ZnO nanocrystal solids: The significance of surface states, Applied Physics&Letters 104, 14).
5)&C. Li, D. Credgington, D. H. Ko, Z. Rong,&J. Wang* and N. Greenham*, Built-in potential shift and Schottky-barrier narrowing in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UV-sensitive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s, Physical Chemistry and Chemical Physics 16, 12131 (2014).
6)&A. Chepelianskii, J. Wang and R. Friend*, Low-temperatur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s in organic materials,&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2, 14).
7)&F. Gao, Z. Li, J. Wang, A. Rao, I. Howard, A. Abrusci, S. Massip, C. McNeill and N. Greenham*, Trap-induced losses in hybrid photovoltaics,&ACS&Nano&8, ).
8)&D. Ji, L. Jiang*, Y. Guo, H. Dong*, J. Wang, H. Chen, Q. Meng, X. Fu, G. Tian, D. Wu, G. Yu*, Y. Liu and W. Hu*, "Regioselective deposition" method to pattern silver electrodes facilely and efficiently with high resolution: Towards all-solution-processed, high-performanced, bottom-contacted, flexible, polymer-based electronic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4, ).
9)&M.Ertherington, J. Wang*, P. Chow and N. Greenham*, Recombination pathways in polymer:fullerene photovoltaics observed through spin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s, Applied Physics&Letters 104, 14).
10)&F.Gao*, S. Ren* and J. Wang*, The renaissance of hybrid organic solar cells: Progresse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6, ).
11)&J. Wang*, A. Chepelianskii, F. Gao and N. Greenham*, Control of exciton spin statistics through spin polarization i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3, ).
12)&F. Gao, J. Wang, N. J. Blakesley, Z. Li, I. Hwang and N. Greenham*, Quantifying Loss Mechanisms in Polymer:Fullerene Blend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 956 (2012).
13)&X. Cheng, M. Carironi*, Y. Noh, C. Newman, J. Wang, M. Lee, K. Banger, R. Pietro, A. Facchetti, H. Sirringhaus, Downscaling of n-channel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kjet-printed electrodes, Organic Electronics 13, 320 (2012).
14)&J. Wang*, F. Gao, X. Cheng, M. Caironi, X. Yang, and N. Greenham, Entirely Solution-Processed Low-Power Write-Once-Read-Many-Times Memory Devices and Their Operation Mechanism, Organic Electronics, 12, ).
15)&S. Dalgleish, J. Labram, Z. Li, J. Wang, C. McNeill, T. Anthopoulos, N. Greenham and N. Robertson, Indole-substituted nickel dithiolene complexes in electronic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Organic Electronics 21, 1).
16)&J. Wang*, F. Gao, T. Hallam and N. Greenham, Surface-State-induced Stark Effect in ZnO Nanocrystals,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22, 10).
17)&J. Wang*, F. Gao and N. Greenham, Low Power Write-Once-Read-Many-Times Memory Devic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7, 10).
18)&X. Cheng, M. Caironi, Y. Noh, J. Wang, C. Newman, H. Yan, A. Facchetti and H. Sirringhaus*, Air Stable Cross-Linked Cytop Ultrathin Gate Dielectric for High Yield Low-Voltage Top-Gate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ions,&Chemistry of Materials 22, ).
19)&J. Wang, B. Sun, F. Gao and N. C. Greenham*, Memristive Device Based on Solution-processed ZnO Nanocrystals, Physica Status Solidi A 207, 484 (2010).
20)&X. Cheng, Y. Noh, J. Wang, M. Tello, J. Frisch, R. Blum, N. Koch and H. Sirringhaus*, Controlling Electron and Hole Charge Injection in Ambipolar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by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19, ).
21)&Y. Jin, J. Wang, B. Sun, J. C. Blakesley and N. C. Greenham*, Solution-Processed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s Based on Colloidal ZnO Nanoparticles,&&Nano Letters 8, ).
申请专利(patents):
1)&D. Lee, J. Wang, J. Rhee, J. Chung, S. Hong, B. Choi, 2010,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 patent&No. 7642712 (Assigned to Samsung Electronics)
2)&J. Wang&and N. Greenham,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Device,&British Patent Application No.
3)&&J. Wang, J. Goh, D. Lee, J. Rhee, S. Ho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Display Device, US&patent&No. 09) (Assigned to Samsung Electronics)
4)&S. Hong, J. Rhee, B. Choi, J. Chung,&&J. Wang, D. Lee,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 patent& No. 08) (Assigned to Samsung Electronics)
5)&&J. Wang and J. Chung,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Light-Emitting Portions Having Varying Areas, US patent& No. 08) (Assigned to Samsung Electronics)
6)&J. Rhee,&&J. Wang, S. Hong, D. Lee and J Chung, 2007,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with Partition and Emission Regions to Improv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US patent No. 07) (Assigned to Samsung Electronics)
上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 | 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138信箱 | 电话:025-生物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
&课题组负责人
徐虹,女,1964年7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大学,获生物化工博士学位。现任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院长,江苏省发酵工程重点学科首席科学家。长期致力于微生物菌种筛选、发酵调控与优化、酶工程等研究。近年来主持承担或完成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等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开发完成了L-天冬氨酸、L-丙氨酸、γ-聚谷氨酸、ε-聚赖氨酸、微生物多糖、功能糖醇等多个产品的产业化生产。近5年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论文50余篇(本人为第1或通讯作者),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并已有8项专利授权,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培养博士、硕士40余名。作为江苏省发酵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美国杜邦科技创新奖(排名第3)。曾荣获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第二层次),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青年科技奖(2006年)、江苏省十大科技创新女杰(2008年)等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5-
&课题组成员
冯小海,男,1982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教师,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基材料研究室研究人员。目前研究方向为聚氨基酸型生物高分子制备机理及产业化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重点项目子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6项国家与省部级项目,作为副组长参与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863”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项目,并承担企业横向转让项目1项。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二,2012公示),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工大才俊”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目前累计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30余篇,其中SCI/EI论文近2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已获授权10项。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5-
E-mail:fengxiaohai@
李莎,女,博士,副教授;2005年9月至今于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工作,其中2011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目前研究方向为生物催化材料的构效关系与理性设计,主要从事生物多糖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重点项目子课题等项目,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SCI论文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十项,授权4项。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3),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5),校“奥赛康”奖教金,“工大集团“奖教金,“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5-
E-mail:lisha@
迟波,迟波,男,1979年7月生,南京大学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和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博士后,欧洲化学生物所(法国)公派访问学者,现聘职于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副研究员及硕士生导师,目前研究方向为功能型生物高分子材料的改性与应用。曾经作为科研骨干或者项目负责人参与主持973子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配位化学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等多项。同时在江苏省表面化学与界面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高分子材料改性工作,及国家级重点军工项目的科研工作,成果显著。博士后期间先后承担韩国科技部、教育部资金支持的研究项目两项,并取得优良的研究绩效。前后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公开发明专利两项,另有数篇SCI论文在投。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5-
工业微生物催化
轻化技术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轻化技术与工程
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科技创新大楼1301室&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食品与轻工学院A2楼409室&+86-25-(Tel & Fax)
技术支持机构:
版权所有&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南京工业大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南京工业大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上传大小:612KB
南京工业大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真题,使用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专业的南京工业工业考研真题试卷
还有一些指点一下:
(如有失效的结论我会第一时间在我的QQ()空间中更正的,请不要怀疑哦!)
http://user.//blog/
1、预报名时大多数学院,每个专业下面的小方向可以随便写,那只是个形式,没人看,更没有导师看。
2、第一志愿报考的全部公费,即非调剂的全公费!调剂的除个别专业外全自费!
3、2008年及以前除化工学院外,其他专业复试分数线均为国家线,2009年化工学院为复试线300分,其他学院约为285分(扩招专业硕士),我校很多专业分数有增高的趋势,几个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面的几个专业如今分数越来越高,估计到2010年均会超过国家线!由于考我校具有一系列的优势,考我校研究生会越来越难的!
4、09年几大优势专业真正采取1:1.2淘汰制!进复试被淘汰的可以录为专业硕士。2009年化工类虽然300分以上j进复试,但化工类普通硕士实际录取分数约为320分前后!生工院生物化工专业录取约320分前后。材料院、理学院、土木院实际录取分数约为295分前后。
5、选导师方面,学校说开学之后定,但是如果初试分比较高的话,最好成绩出来后就邮件联系导师!先做自我介绍一下,客观的说,主要强调研究兴趣,强调自己如何适合做研究,一般导师都有每天看邮件的习惯,电话的效果不太好,大老板都很忙的。根据他回复的内容,适当选个时间,当面交流一下,很随意的!见面时间最好复试前后那段时间!
6、初试成绩出来后最好就联系导师(分不高于复试线10分以上者,联系好导师的用处不大),如果跟上的希望不大,可以再联系其他导师,导师之间不会相互沟通的!
如果导师说学校要求开学之后定,那意味着希望不大。
如果导师给你电话号码,或叫你复试时去找他,希望比较大。
如果导师不回邮件,一点希望也没了。
7、有些有名的导师不亲自带学生,交流时间很少,学不到东西,而且还很难跟上,尤其还有一些主要搞行政的导师,整天就是写……;有些根本就不带。
8、有些导师甚至只是副教授,只带几个人,但是能跟他学到很多东西。那些导师本校生报得也很火。 这些导师不是宣传派的,而是实力派的!有水平,而且也对学生很负责,但是知名度不够,报的人也不多(本校的多,外校的报的少,但不可能全要本校生),其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对于选导师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各个人的看法不同。
我希望大家对于选导师,都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跟着大流走,在很多时候表观价值远远偏离实际价值。这就有两种结果……
9、有些导师要求学生暑假去干活,与其被动地被叫过去,不如主动提出。留下好印象,那样的话就跟定了。
最重要的是对所在实验室有个基本的了解,能学到不少东西。
10、辩证地总结一下导师:好导师,名气大,项目多,时间少,基本上没时间管研究生;小导师,钱少,没名气,不过相互交流时间很多,能够得到很多帮助和指点!进校早的导师,属于元老级别,有地位,有头衔,但是未必最有实力(能力高估);进校晚的导师,即使非常有能力,但是只要元老不让贤,就不可能有头衔,也没地位(能力低估)。当然任何情况都有例外!
11、整个院导师随便选,不分各个专业,各个方向。只分跟上那个导师。最是最重要的一条指导,希望认真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今后的从业行业!
12、如有更多想知道的,发email 至 。
13、如何获取导师的联系方式:
首先,肯定是去学院的主页上找找师资队伍或者导师介绍之后,绝大多数都能找到!
再者,到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SD,EBSCO都可以)上找找那个导师的论文,下载几篇他的论文,学生发的论文,最后一位一般就是导师,当然部分不地道的导师会把他自己的名字放在第一位的。第一页的下方有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通讯作者一般就是导师。
EMAIL这样就搞定了。如果还是没有解决,我博客里面有各个院招生负责人以及各个实验室及课题组的电话,打电话询问!
14、……待你问高质量的问题哦!
以上指导基于以往的招生情况(2009年及以前),只供参考,具体的请问各学院的招生办负责人。有关咯学院招生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我QQ空间里面都有。还有各学院的导师简介,科研经费,最新招生信息!
另外,如果有其他问题,也可联系我询问,我的QQ空间里,有问必答!...展开收缩
综合评分:4(58位用户评分)
收藏((1))
所需积分:0
下载次数:187
审核通过送C币
创建者:wyx100
创建者:nigelyq
创建者:huangyueranbbc
课程推荐相关知识库
上传者其他资源上传者专辑
课程资源热门标签
VIP会员动态
android服务器底层网络模块的设计方法
所需积分:0
剩余积分:720
您当前C币:0
可兑换下载积分:0
兑换下载分:
兑换失败,您当前C币不够,请先充值C币
消耗C币:0
你当前的下载分为234。
南京工业大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会员到期时间:
剩余下载次数:
你还不是VIP会员
开通VIP会员权限,免积分下载
你下载资源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
你下载资源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
您因违反CSDN下载频道规则而被锁定帐户,如有疑问,请联络:!
若举报审核通过,可奖励20下载分
被举报人:
举报的资源分:
请选择类型
资源无法下载
资源无法使用
标题与实际内容不符
含有危害国家安全内容
含有反动色情等内容
含广告内容
版权问题,侵犯个人或公司的版权
*详细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究生跟着第二导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