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金属时为什么要用到氮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从物质的性质角度解释原因

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焊接金属时在焊接处滴几滴盐酸B.
练习题及答案
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焊接金属时在焊接处滴几滴盐酸B.用铝锅来盛放酸性食物C.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症D.用铁制容器盛装农药波尔多液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A、铁锈会影响焊接的牢固度,因此在焊接或电镀金属时,常用的稀盐酸,其作用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B、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与酸发生反应,故不能用铝锅来盛放酸性食物;C、氢氧化钠虽然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但是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却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不可使用氢氧化钠中和胃液中的盐酸;D、铁制容器中的铁会与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反应,使农药失去药性和铁制容器破损,故不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波尔多液;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焊接金属时在焊接处滴几滴盐酸B.”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金属的化学性质、
酸的性质、
碱的性质、
碱的用途、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能与O2反应;
(2)大多数金属能与稀HCl或稀H2SO4反应;
(3)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判断常见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2)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有必要在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相关习题的训练,除了教科书和相配套的练习册上的习题外,我又补充了两个案例。
A案例、&酸菜鲜鱼汤&是藤桥&召君饭店&的&招牌菜&,店主反映盛汤的铝锅很不耐用,铝锅没用多久,锅底就漏洞了。请你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B案例、同学们家里大多种有芒果树,每年芒果树修枝后,都要喷洒浓度为15%的硫酸铜溶液。去年椰林村的王大力用铁桶配好农药后,第二天才喷药,结果发现害虫没杀死,铁桶壁上有红色的东西沾在上面。为什么按要求配好的农药杀不死害虫?铁桶壁上的红色物质是什么?
这两个案例就发生在身边,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真真确确感受到:&生活中有化学&。 &
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和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表面逐渐变暗。点燃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
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Mg+O22MgO
常温下,铝表而变暗,生成一
层致密氧化膜,保护铝不再被腐蚀
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4Al+3O22Al2O3
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变冷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Fe3O4
加热,生成黑色物质,在潮湿的
空气中,生成铜绿而被腐蚀
加热,生成黑色固体
2Cu+O22CuO
即使在高温也不和氧气反应
大多数金属都能喝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
2.金属与酸的反应
反应现象(两种酸中相同)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反应比较剧烈,产生大量
气泡,溶液仍为无色,生成
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
生淡蓝色火焰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H2&
Zn+2HCl==H2&+ZnCl2
Zn+H2SO4==ZnSO4+H2&
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
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
产生淡蓝色火焰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3.金属与盐的反应
将锌片、铁丝、铜丝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锌表面有一层红色金属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Zn+CuSO4==ZnSO4+Cu
锌表面有一层银白色金属析出
Zn+2AgNO3==Zn(NO3)2+2Ag
无变化,不反应
铁表面有一层红色金属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铁表面有一层银白色金属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Fe+2AgNO3==Fe(NO3)2+2Ag
无变化,不反应
无变化,不反应
铜表面有一层银白色金属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2AgNO3==Cu(NO3)2+2Ag
无变化,不反
考点名称:
酸的化学性质:
酸一般有腐蚀性。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如下:
[HA]﹑[H ]﹑[A-]分别是HA﹑H ﹑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例如﹐298K时乙酸的电离常数为1.8&10-5﹐氢氟酸为7.2&10-4。电离平衡常数随弱电解质的浓度和温度有很小的变化。
在一定温度下﹐弱酸的电离度因溶液变稀而增大﹐如0.10﹑1.0&10-3﹑1.0&10-4乙酸的电离度分别为1.34﹑13.4﹑42%﹐无限稀释时完全电离。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例如﹐磷酸分三步电离﹐每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
水是无机化合物极好的溶剂﹐离子能被水分子强烈吸引而稳定﹐酸中 H 是裸露的质子﹐直径为10-3皮米﹐能强烈地与水分子结合成H3O 。例如﹐水合高氯酸晶体HClO4.H2O实际上是由HO 和ClO4-组成﹐在水溶液中HO 和其他三个水分子结合成HO。目前常用H表示水溶液中的氢离子。
酸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 +金属 == 盐+ 氢气
2HCl+Fe=FeCl2+H2&
(3) 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性氧化物 & 盐+ 水
3H2SO4+ 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 酸 +盐 & 新酸+ 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碱起中和反应 酸+ 碱 & 盐+ 水
2HCl+Cu(OH)2=CuCl2+2H2O
像以上的 (3)(4)(5)反应中,都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我们把它叫做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要求反应物必须要溶于水,而且生成的产物中必须要有气体或沉淀或弱电解质(其中1个即可)。
正如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这里有气体生成,(也有水生成)
BaCl2 +Na2SO4 == BaSO4&+ 2NaCl 这里BaSO4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沉淀
比如像 NaCl 和H2SO4 混合,既没有气体,也没有沉淀,也没有弱电解质生成。所以实质上他们不反应。
但像CaCO3 HCl, 情况又不一样,敬请参考复分解反应的详细解答。这里不做展开。
所以,判断是否能和酸反应,可以以这个为一个参考依据。
酸的分类:
①盐酸(HCl)大多数氯化物均溶于水,电位序在氢之前的金属及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都可溶于盐酸中,另外,Cl&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并且还可与很多金属离子生成配离子而利于试样的溶解。常用来溶解赤铁矿(Fe2O3)、辉锑矿(sb2s3)、碳酸盐、软锰矿(MnO2)等样品。
②硝酸(HNO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几乎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除铂、金和某些稀有金属外,浓硝酸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及其合金。铁、铝、铬等会被硝酸钝化,溶解时加入非氧化酸,如盐酸除去氧化膜即可很好的溶解。几乎所有的硫化物也都可被硝酸溶解,但应先加入盐酸,使硫以H2S的形式挥发出去,以免单质硫将试样裹包,影响分解。除此之外,硝酸还很不稳定,在加热或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分解成水、二氧化氮和氧气,并且硝酸浓度越高,就越容易分解。硝酸还有强氧化性,它能跟一些金属、非金属及还原性物质反应,结果,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变为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浓硝酸与金属非金属等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则生成一氧化氮)。
③硫酸(H2SO4)除钙、锶、钡、铅外,其它金属的硫酸盐都溶于水。热的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脱水性,常用于分解铁、钴、镍等金属和铝、铍、锑、锰、钍、铀、钛等金属合金以及分解土壤等样品中的有机物等。硫酸的沸点较高(338℃),当硝酸、盐酸、氢氟酸等低沸点酸的阴离子对测定有干扰时,常加硫酸并蒸发至冒白烟(SO3)来驱除。&
酸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比氢强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酸+金属=盐+氢气 例:2HCl+Fe=FeCl2+H2&
(3)跟碱性氧化物反应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可溶性碱发生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2HCl+Ba(OH)2=BaCl2+2H2O
考点名称:
碱的性质:
(1)发生中和反应
(2)碱可以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4)碱可以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等。
碱的共同性质:
1.碱的水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呈一定的颜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2.某些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盐
3.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
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Cl=NaCl+H2O
(碱) (酸)(盐)(水)
3)Ca(OH)2+CO2=CaCo3&+H2O
(碱)(非金氧化物)(盐)(水)
4)2NaOH+CuSO4=Cu(OH)2&+Na2SO4
(碱)(盐)(新j碱) (新盐)&
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属于碱。除这两种碱外,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的氢氧化铝[Al(OH)3)。
(2)晶体(固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表而潮湿而逐步溶解的现象叫做潮解。氢氧化钠、粗盐、氯化镁等物质都易潮解,应保存在密闭干燥的地方。同时称量 NaOH固体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防止 NaOH固体潮解后腐蚀天平的托盘。
(3)熟石灰可由生石灰(CaO)与水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常见的碱有NaOH、KOH、Ca(OH)2、氨水的特性:
①氢氧化钠(NaOH)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这是因为它有强腐蚀性。Na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作碱性气体(如NH3)或中性气体(如H2、O2、CO等)的干燥剂。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固体。NaOH溶液可以腐蚀玻璃,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的玻璃塞,只能用橡胶塞。
②氢氧化钙[Ca(OH)2]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水溶液称为石灰水。Ca(OH)2也有腐蚀作用。Ca(OH)2与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常用于检验CO2。 Ca(OH)2+CO2=CaCO3&+H2O Ca(OH)2能跟Na2CO3反应生成NaOH,用于制取NaOH。反应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③氨水(NH3&H2O)是一种可溶性弱碱,NH3溶于水可得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有挥发性。将氨气通过盛放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氮气、水和铜,其反应方程式为: 2NH3+3CuO=(加热)=3Cu+N2&+3H2O,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
此外,KOH、Ba(OH)2也是常见的可溶性强碱。不溶的碱大多是弱碱,如:Fe(OH)3、Cu(OH)2等。他们的共同性质是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考点名称:
工业碱的用途:
用途十分广泛,在化学实验中,除了用做试剂以外,由于它有很强的吸湿性,还可用做碱性干燥剂。烧碱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许多工业部门都需要烧碱[3] 。
在医药中的用途:钠石灰是一次性医用耗材的一种,腹腔镜手术或者其它全麻手术中用以吸收二氧化碳。
食用碱的用途:
食碱主要是纯碱(碳酸钠Na2CO3)和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另外,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钾(K2CO3),也可在烹饪加工食品中使用。食碱虽不是调味品,但在菜肴饭点中合理使用它,可为食品带来极佳的色、香、味、形,增进人们的食欲。
食用碱的作用:
(1)能使干货原料迅速涨发。
食碱水溶液是电解质,可使食品原料(如鱿鱼)中的蛋白质分子上某些基团离子带电荷,从而大大增强蛋白质的吸水能力,加快原料的涨发速度。但应注意要根据原料质地老嫩,适当掌握用碱的数量、方法和时间,以防把原料发得过透、过烂,甚至变质。
(2)具有脱脂作用。
油脂能被食碱分解,乳化成细小的微粒而溶于水中。因此,有些油发的干货原料,必须去掉多余的油脂时,可在适当浓度的碱水里反复搅洗几次,即可达到去脂目的。但切忌把食品放在碱液里浸漂,不然原料极易腐烂。
(3)能保持绿色蔬菜或菜汁的本色。
由于蔬菜和其他绿色植物茎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或硫化物,加热时叶绿素会被这些物质破坏掉。加入食碱后,中和了有机酸和硫化物,绿色就可得以保持。
但应注意用碱量不宜过大,否则,就会使蔬菜颜色既不新鲜,而且也会使菜肴的营养和滋味受到破坏。
(4)具有软化纤维的作用。
食碱有微弱的腐蚀性,腌制原料时,能排除肌纤维的作用。食碱有微弱的腐蚀性,腌制原料时,能排除肌纤维的粘液,刺激纤维涨发而酥软,并对纤维有一定溶解作用,使各层之间产生一定的分离。这样短时间旺火快炒,就可使菜肴爽脆软嫩。
(5)能释放烟酸。
例如: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烟酸,但它属结合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加入食碱(主要是小苏打)后,烟酸就可被释放出来,即使长期食用玉米,也不会因烟酸缺乏而患癞皮病。
(6)能除去油中的哈喇味。
油脂如发生轻微酸败,可将其倒入锅内,加热到烫手时,放入一定量的纯碱水,用筷子慢慢搅匀,哈喇味就可消失。油温降低后,用滤纸过滤,除去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碱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皂碱,油即可继续食用。
(7)能去掉发面团的酸味,并起助发作用。
当发面过度而产生酸味时,加入适量食碱揉匀,不但能使酸味去除,而且蒸出的馒头膨松洁白。不过用量一定要适当,加碱过少达不到目的;加碱过多,会使成品呈碱性,表面带黄斑或者开裂,味道也变得发苦发涩。
食碱虽有这么多的作用,但也有弊端:它对食物中的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因此,不可多用滥用。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焊接金属时在焊接处滴几滴盐酸B.”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6> 【答案带解析】氧气的两个主要用途 和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 .
氧气的两个主要用途&&& 和&&&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 .
以根据氧气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氧气的用途,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帮助呼吸的性质.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分析可用作保护气.
氧气的主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如:给病人输氧、给潜水员供给氧气、炼钢炼铁、切割或焊接金属等.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作保护气.
故答案为: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很稳定.
考点分析:
考点1:氧气的用途
氧气的用途 【知识点的认识】氧气的用途,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支持燃烧;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的燃烧;冶金工业上,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和其中的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国防工业上,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还有,在金属切割及焊接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用途.二是供给呼吸;例如,在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中,供给氧气,以维持人或动物等正常的呼吸.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情景,来考查学生对氧气的用途的掌握情况.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联系着氧气的性质来考查其具体用途,或者是反过来考查学生对其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氧气的用途,以及它与氧气的性质的相互联系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做这方面的题时,要特别注意: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推断和解答,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考点2:常见气体的用途
常见气体的用途 【知识点的认识】常见气体的用途,主要是指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用途.具体浅谈如下:1.氧气的用途可概括为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两个方面.例如,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燃料燃烧、炼钢、金属切割、宇宙航行等都来不了氧气的参与. 2.氮气的用途是它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还可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医疗上可用液氮冷冻麻醉等. 3.稀有气体的用途是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等;氦、氖、氩、氪、氙等可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 4.二氧化碳的用途是用于灭火,用作化工原料和气体肥料,其固体(即干冰)可作制冷剂.并且,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满足人和动物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和对氧气的需求;以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和自然界的碳、氧的循环,等等. 5.氢气的用途是不仅可作高能燃料,也可用作制盐酸、合成氨等化工生产的原料,还可利用它与金属氧化物(如三氧化钨)、硅化合物(如四氯化硅)的反应制取金属和单晶硅.并且,有时还用来充灌探空气球,等等. 6.一氧化碳的用途是用作燃料,还可用作冶金工业中的还原剂,等等. 7.甲烷的用途主要是用作燃料,还可用作化工原料,等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常见气体的用途及相关知识,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常见气体的用途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氮气和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的考查,对二氧化碳的用途的考查,以及对氢气和甲烷作气体燃料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对这一块知识考查重点.其中,氮气还是考查的重中之重.并且,主要是考查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以及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常见气体的用途,尤其是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气体的用途及其相关性质;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等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相关试题推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 ,氧气占&&& ,&&& 占0.94%,&&& 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 ;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 .
质量相同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有少量MnO2,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线是纯氯酸钾曲线,b线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曲线)( )A.B.C.D.
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排水取气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A.氧气B.氢气C.二氧化碳D.甲烷标准状况下密度1.429克/升0.089克/升1.978克/升0.714克/升在水中的溶解性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能溶于水难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A.AB.BC.CD.D
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D.向下排空气法
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当而出现试管炸裂现象,某学生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加热完立即用冷水冲洗D.加热时先预热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问题详情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A.氧气、氩气B.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A.氧气、氩气B.氮气、氧气C.天然气、氧气D.氮气、氩气
网友回答(共0条)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答案:C解析:
可用氮气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图1回答问题:(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为酒精灯;装置D中仪器②的名称为分液漏斗.(2)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A&(填序号)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可用F&(填序号)装置.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加热氯化钾+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如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写出方法、现象、结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原因: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4)用气焊的方法焊接某些金属时,常使用的乙炔气体,是由电石(固态)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得到,已知乙炔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则发生装置选上图中的C或D,收集装置选H.(填序号)(5)如图2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①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文字表达式:水+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②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甲(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6)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用到的蒸发装置是B.(填序号),还必须用下列玻璃仪器组合中的①&(填序号)才能完成整体实验.①漏斗、烧杯、玻璃棒&&&②滴管、量筒、试管&&&③集气瓶、表面皿、广口瓶.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学年天津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根据图1回答问题:
(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 ;装置D中仪器②的名称为 &&&&&&&&&&& .
(2)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    (填序号)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可用    (填序号)装置.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如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写出方法、现象、结论) &&&&&&&&&&&&&&&&&&&&&&&&&&&&&&&&&&&&&&&&&&&&&&&&&&&&&&& .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放 &&&&& ,原因: &&&&&&&&&&&&&&&&&&&&&&&&&&&&&&&&&&&&&& .
(4)用气焊的方法焊接某些金属时,常使用的乙炔气体,是由电石(固态)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得到,已知乙炔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则发生装置选上图中的 &&&&&&&& ,收集装置选 &&&&& .(填序号)
(5)如图2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①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文字表达式: &&&&&&&&&&&&&&&&&&&&&&&&&&&&&&&&& 
②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6)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溶解、 &&&&& 、蒸发,用到的蒸发装置是 &&&& .(填序号),还必须用下列玻璃仪器组合中的 &&&&&&&  (填序号)才能完成整体实验.
①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滴管、量筒、试管&& ③集气瓶、表面皿、广口瓶.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单选题
焊接某些金属时,可用氮气做保护气,其原因是A.氮气没有颜色B.氮气沸点低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D.氮气没有气味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根据图1回答问题:(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装置D中仪器②的名称为______.(2)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______ (填序号)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可用______ (填序号)装置.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如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写出方法、现象、结论)______.(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放______,原因:______.(4)用气焊的方法焊接某些金属时,常使用的乙炔气体,是由电石(固态)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得到,已知乙炔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则发生装置选上图中的______,收集装置选______.(填序号)(5)如图2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①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文字表达式:______②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6)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溶解、______、蒸发,用到的蒸发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还必须用下列玻璃仪器组合中的______ (填序号)才能完成整体实验.①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滴管、量筒、试管  ③集气瓶、表面皿、广口瓶.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在我们接触的物质中,有些物质化学性质相似,因而在用途上有时可以相互代替,但有时又不能相互代替,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明下列原因.(1)可以用稀有气体代替氮气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因为它们的______.(2)红磷、木炭、铁丝都能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红磷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但木炭和铁丝却不能.分别说明其原因.______.
qingxie55533
(1)可以用稀有气体代替氮气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很稳定;(2)红磷、木炭、铁丝都能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红磷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但木炭和铁丝却不能.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样均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答案为:(1)稳定性.(2)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为您推荐:
(1)分析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即可解答;(2)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可燃物特点及产物的特点.
本题考点:
常见气体的用途;空气组成的测定.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所需药品的探究;题型看似简单,实则涉及知识面较广,需学生仔细揣摩.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