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场口塘东畈9号路村上塘坞24号在哪个位置?

目录 界首乡(⑼高渡坞、⑽光坞塘、⑾苦珠塘、⑿塘坞塘);工期要求:180日历天;招标范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目录 界首乡(⑼高渡坞、⑽光坞塘、⑾苦珠塘、⑿塘坞塘);工期要求:180日历天;招标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咨询电话:010-
您好, 欢迎来到!
您所在位置:-&
想查看更多相关招标信息请,
桐君街道浮桥埠村上塘坞公墓工程招标公告
来自:中国采招网(.cn)&&加入时间:&&地
桐君办201425
桐君街道浮桥埠村上塘坞公墓工程
法定代表人
&桐君街道浮桥埠村民委员会
桐君街道浮桥埠村
投资总额(万元)
年度投资(万元)
工程概算投资(万元)
最大建筑高度
建筑面积(M2)
招标联系人
招标联系电话
桐君街道浮桥埠村
公告结束时间
获取招标文件(图纸)
桐庐县公共资源招投标网()上查看和下载
投标保证金(万元)
招标代理公司
代理公司联系人
发包内容及范围
代理公司电话
桐君街道招投标开标室(310会议室)
投标截止时间
& 10:00:00
承包资质要求
具备 施工总承包企业市政公用工程 三级
项目负责人资格要求
(1)投标单位的资格要求:注册地在桐庐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的独立法人 。(2)项目负责人的资格要求:市政工程二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3)其他人员要求:注:投标人拟派本工程项目负责人不得有在建施工项目(预算金额在50万元以下项目除外),并未担任其他建设项目的设计、监理、咨询等项目负责人,否则一经查实,取消其中标候选人资格。
供应商服务
采购商服务汤口镇人民政府――第四章 基础设施
党政 | 企业 | 游客 | 市民 |
&&&文章位置:
第四章 基础设施
&& &&阅读:
第一节 集镇建设
一、规划与管理建设规划《 汤口――寨西总体规划》 1987年,委托安徽省规划设计研究 院编制《汤口――寨西总体规划》(简称《87规划》),并经 省建设厅批准实施。《汤口――寨西总体规划(修订 )》 1998年,根据集镇建设需要委托黄山市城市规划院对《 87规划》进行修编,调整城市规划区范围,并确定规划控制区 范围,规划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该规划区于1999年8月份通 过省建设厅批准实施,按照总体规划要求,根据集镇建设需要 ,先后完成汤口――寨西城市规划区、各中心村及村镇规划区 1:500地形图测绘,合计规划面积1000公顷。配套规划有: 2001年,委托南京师范大学编制《汤口镇旅游发展规划》; 2002年,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制《汤口组团概念性详细规划》 ;2004年3月,《汤口组团控制性详规》和《寨西组团控制性 详规》完成编制,并通过安徽省建设厅主持的规划评审。
《汤口镇镇域体系规划》 自2005年8月起 ,委托安徽省城市规划院编制《汤口镇镇域体系规划》,对《 汤口镇总体规划》进行第三轮修编。2006年6月初稿完成后在 市、区、镇有关部门和全镇干部职工中分别召开了两次征求意 见会,编制组在完善文稿后向黄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进行汇报 并得到充分肯定。该规划将山岔纳入城市规划区管理范畴,沿 着103省道、205国道的原来属于村镇规划区范围的区域,纳入 城市规划区管理。该规划更加合理地布局了城市功能,完善了 城镇结构,确定了城镇建设规模,完善了市政设施建设和提高 供水、供电能力,指导农、林、牧、副、渔经济产业更好、更 快的向良性方向发展。《汤口镇总体规划(第三轮修 编)》 2006年,找准“两个重镇”建设方向,先后进行一系 列规划编制:完成《汤口镇总体规划(第三轮修编)》;完成 “数字汤口”规划编制并通过评审;完成汤口镇“十一五”经 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
管理机构建设指挥部
日,为加强对境内开发建设的领导,黄山市政府决定成立汤口 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公所。市容环卫管理所 日成立,负责镇域范围内环境卫生管理。旧城改造办公室 2002年9月,成立旧城改造办公室,着手汤 口逍遥东街改造工作亮化工程领导组 2004年4月, 汤口镇成立亮化工程领导组。建设管理办公室 2001 年成立,为负责城镇管理的职能部门,主要工作如下:负责本 镇辖区内土地、矿产管理、规划管理工作;负责本镇辖区内农 建房的报批工作;负责本镇辖区内项目建设的选址、定点、规 划管理工作;协助区规划局处理本镇规划区内的违章建设工作 ;负责全镇建设、土地规划编制、调整和完善工作;负责对进 入本镇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队伍的管理工作。
黄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容)局汤口分 局 日成立,是经黄山市人民政府同意设立的黄 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容局)的派出机构(黄政函 [2006]37号)。机构人员编制10人(其中局机关3人,执法中 队5人)。2006年12月,共有工作人员12名,其中局机关2人, 执法中队5人,市容局1人,协管队员4人,黄山风景区公安、 交警抽调2人。配有巡逻车2辆、洒水车1辆。下设汤口镇环卫 所,现有环卫工人39名,环卫运输车4辆,主要负责城市规划 区内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各村生活垃圾清运和垃圾焚烧处理 工作。行使如下职能包括:受委托行使市容管理环境卫生管理 的行政处罚权;受委托行使规划管理、绿化管理、市政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等方面法律、法 规、规章规定的部分行政处罚权;负责研究制定镇市容和环境 卫生管理的规划、方案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协调、监 督、检查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户外广告 、灯饰设置管理工作;负责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 理工作;承担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汤口镇人民政府交办的 其他工作。
项目管理办公室  2002年8月成立,2006 年,共有工作人员5人,工作职责为招商引资,项目统计和项 目谋划(即长期项目的策划、中期项目的论证、即期项目的准 备)等。
二、街道建设
汤口老街 原街东起承启桥,西迄二轻局 门市部,全长约300米,街西路不足3米,部分沿公路而设,主 要门面店铺有新华书店、中药铺、杂货店、肉店及供销社,二 轻局门市部,汽车站等,还有程氏宗祠(改作小学),今中间 汽车站、供销社、二轻局门市等尚存,但已无往日商业气息, 且改造在即。其中有中间路小街延至村中,两侧店面共2多家 。
逍遥西街 2000年实施改造建设,全长约 200米,南至承启桥,北至汤口大桥,街道宽7.3米外沿修有花 圃、人行道、护栏,宽1.5米,总用地面积约6500平方米,店 面40间,原有住户48户,共有房屋34幢,开发区总面积10000 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
逍遥东街 2002年9月实施改造建设,全 长约230米,南至承启桥,北至汤口大桥,街道宽7.3米外沿修 有花圃、人行道、护栏,宽1.5米,总用地面积约8300平方米 ,店面40间,魇有房屋31幢,棚屋23间,拆迁范围6642.5平方 米,开发区总面积1000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改造后分 为1区(商贸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区,占地1767平方米,建筑 7000平方米)、2区(商业用房,占地436平方米,建筑1700平 方米)、3区(商住区,占地487平方米,建筑2000平方米)。 总投资1492万元。
镇区各路段名称表〔4~1〕
寨西桥 至汤口大桥
汤口大 桥至黄山南大门
银桥酒 店至柳树路口,即原103省道路段
汤泉桥 至承启桥(东、西)
逍遥东 街至逍遥西街
汤口大 桥至翡翠谷
寨西桥 至猴园
寨西桥 至芳村
寨西桥 至冈村
垃圾清理 1986年,汤口镇配备垃圾运 输车辆一部,负责镇域内垃圾收集运送。1997年月11日至16日 ,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共出动铲车、运输车136车次 ,清除垃圾272立方,清扫路面1750米,油漆粉刷拉杆1600米 。2002年5月完成逍遥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该工程治理范 围以黄山大门至香溪(养猪场)处,全长2.54公里,总投资 820万元。2003年4月,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文明创 建活动,镇直机关、各村、中小学、驻汤各单位参加,活动主 题:“保护母亲河、美化新汤口”。2003年9月,集中整治“ 脏、乱、差”活动。同年投入80余万元建成鸭坑生活垃圾焚烧 场。日,开展汤口镇文明创建“行动月”活动。 2004年,扩征冈村双岭隧道口建筑垃圾堆放场,另征冈村塘坞 弃土场。同年,汤口镇城管办以对汤口逍遥溪东街商店招牌的 规范管理为起点,逐步将户外广告(牌匾)的规范管理向镇城 内拓开,共同设置户外广告牌10块,审核审批商店招牌67块, 整治不符合要求的商店招牌15块,确保街道两侧招牌内容健康 ,对外美观,与街景协调。2004年,在镇内公路沿线投资4万 元,施工建成18处徽派风格的建筑垃圾池,在逍遥溪街投资1 万余元增设垃圾桶14个,购置流动垃圾车一台,投资15万元对 芳村垃圾焚烧场予以改造和完善设施,投入环卫专用资金30余 万元,购置环卫运输车6台,专门负责规划区内及山岔村生活 垃圾清运,将“汤口――寨西”规划区划分13个卫生保洁路段 进行招标和承包。至2005年底,全镇共配备环卫工27个,城市 垃圾收集设施15个,垃圾中转站5个,垃圾收集车辆6台,洒水 车一辆。投入90余万元建成生活、建筑垃圾填埋场两处。2005 年6月,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文明黄山”活动,进行市 容市貌整治。
亮化工程 1998年,投资250万元完成贯 穿城市规划区主要街道的19公里路灯建设,建成11万伏变电站 一座,配电器4台,总容量4200KVA。2004年4月,成立亮化工 程领导组,对域内主要建筑物屋顶、墙面,及经批准设置的所 有店(门)牌、户外广告牌等设置投光灯、美耐灯、霓红灯牌 等亮化设施,招商引资100万元安装城市规划区公路另一侧亮 化灯。2005年6月,开展容貌整治活动,对现有的亮化工程组 织专门人员进行全面检修。2005年10月。全镇投资300余万元 完成主干道9公里的道路路灯建设。至该年底,全镇高层建筑 、沿街店面、主要市政设施基本实现亮化。日, 从山岔村北观桥到冈村村双岭隧道总共33公里道路亮化工程全 线贯通,共安装路灯741盏,总投资800余万元。冈村、芳村全 线范围安装太阳能路灯照明。
2004年4月汤口镇亮化工程投资统计表(政 府投资部分)表〔4~2〕 单位:万元
工 程 名 称
东岭路三角
逍遥桥,承启桥
沿溪街头绿地
沿溪街屋顶
大寨线路中绿化带
镇政府办公楼
寨西至大门、东岭单侧路灯、205国道 路灯
205国道路两侧护栏改灯箱
街头绿地 2004年,完成汤口岭三角带、 公路沿线两侧绿化、汤口逍遥溪街头绿地项目。其中逍遥溪与 沿溪步行街之间绿地面积占地2507.28平方米,项目投资估算 约为85万元,建设内容为绿化工程、园林工程、水景工程等。 镇区园林 至2005年底,全镇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8平 方米。2001年,镇区绿化覆盖率近26%,2002年,镇区绿化覆 盖率近27%。2005年6月开展容貌整治活动,对已实施的绿化带 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建成一片,亮化、绿化一片”。 2005 年完成汤口中学前绿化工程,工程占地约0.35公顷,总投资达 90多万元。
三、工程建筑
汤口基本建设工程队1979年成立,由 汤口村两委组建,包括境内的一些石匠、砖匠,建筑范围包括 石磅、路、桥、土石方等。黄山开发以后,曾参予黄山盘山公 路的建设,1986年至1987年,单独施工完成香溪路和其中的两 座桥的建设。1988年,改制后承包给个人。1986年,基建队下 属基建组组长程承尔荣获“安徽省农民企业家”称号。
汤口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 元月成立,具有三级开发资质,注册资本800万元,现有职工 11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6人),年实现利税160余万元。公司 自主开发建设承启山庄住宅小区、寨西新村项目等优质工程。 其中承启山庄住宅小区是2000年黄山区“双百工程”之一,该 小区总投资计4000万元,建筑面积近50000平方米,为财政提 供税收300万,成为镇境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良好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寨西新村项目是按照“控制改造汤口,有序发展寨 西”的总体规划要求,注重环境建设,体现以人为本,营造具 有皖南特色和典雅、优美、富有口味、贴近自然的人性化居住 环境。该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达33568平方米,总投资约4300 万元,于2003年3月开工建设。至2006年底四期工程已基本完 工。2004年,被黄山市授予“民营企业百强”、“重合同守信 用单位”。2005年,被授予“黄山区明星企业”、“汤口镇纳 税贡献奖、纳税增幅奖”等称号。年,被评为市级 地方税“A级纳税信用单位”。
重要建筑简介逍遥宾馆 座落在承启 桥西,主楼6层,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仿徽建筑,工程投资 350万元。1987年6月建成。
天都山庄 座落在逍遥溪西岸,依山而建 ,1987年4月建成,徽派建筑,占地4.1公顷,建筑面积4120平 方米,工程投资117.5万元。2006年复投资1200万元进行改造 。
汤口宾馆 位于汤口老街,主楼4层,徽 派建筑。由香港便利酒店集团公司购买,2003年投资420万美 元,进行高档次装璜,为镇境首家全外资星级宾馆。
旅游购物中心 位于寨西,由兆成置业公 司,投资2.5亿元,2006年动工兴建,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 、会展中心、宾馆为一体的多功能购物设施,总建筑面积8300 平方米,徽派建筑。
汤口国际大酒店 位于寨西,占地136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800万平方米,原野旅行社投资4500万 元。2005年动工,2006年主体工程完工,主楼5层,徽派建筑 。
黄山客运中心 2004年动工,2006年10月 基本建成,占地7公顷,总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商业门面 2000平方米。新国线运输公司投资9690万元,年接待旅客200 万人次。续建项目有加油站及汽车修理厂,建成面积5400平方 米。
莲花饭店 位于汤口。2006年4月投资 2000万元进行升级改造。
天香山庄 位于山岔村。总投资680万元, 2003年建成。主体建筑有天香阁、百花苑、群玉楼,为徽派建 筑。
龙泉宾馆 位于汤口东岭,2002年由浙江 客商投资2000万元进行改造,2005年5月竣工,始更名为之江 宾馆。
承启山庄 位于汤口,占地42700平方米, 设计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1999年4月动工,总投资3370万元 。建有商住楼、别墅楼等,皆徽派建筑。
艺术家接待中心(华艺宾馆) 位于汤泉 路,2003年动工,总投资1500万元,已竣工使用。
锦绣花园 位于寨西,占地17991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5194平方米,徽派建筑,总投资约6000万元, 2006年动工兴建。
海洲大酒店 位于寨西,建筑面积19000平 方米。2004年3月竣工开业,为镇境首家民营四星级宾馆。徽 派建筑,6层。
黄山管委会 位于原黄山林校校址,占地4 公顷。2005年动工,项目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13000平方 米,2006年基本建成,徽派建筑。
镇政府办公楼 座落在查木岭,建筑面积 1600平方米,4层,工程投资250万元。
红十字会医院 位于寨西,又名达成医院 ,综合楼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1平方米(主体二 层,部分三层),总投资64万元(其中省红十字会20万元,黄 山管委会6万元,镇政府32万元)。
汤口中学教学楼 1989年4月建成,建筑面 积1600平方米,3层,工程投资34万元。
黄山国际演艺广场 位于汤口东岭头,占 地13公顷,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停车场1400平方米,总投资 2300万元,2005年动工,2006年基本建成。
第二节 村庄建设
一、古村落
芳村唐末已有村落,南宋时,谢氏族 人由歙县迁至芳村,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芳村到清朝时,居民 人数已有三、四千人,号称“千丁”。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因 战火人口骤减。芳村地形狭窄,古村庄沿芳溪河而建,整体形 状呈船形,两头小,中间大,房屋大都建在河流弯道处。村庄 南边有来龙山,北面有朝山。南面出口处地形独特,河东北侧 两座山形如“龟、蛇”,西南二山形如“狮、象”,故古时, 芳村有狮象龟蛇把门之说。芳村房屋建筑历史悠久,具有明显 的古徽州村落特征。村庄非常集中,房屋傍山临水,坐南朝北 。村中道路全是石板路、石阶路,遍布大小巷道,其中没有一 条“死”巷,巷巷有出口,外地人进村行走自如。村中建筑属 马头墙式徽派建筑,建有天井,天井后有大堂。住宅有二进式 、三进式、四进式等。建筑讲究雕刻,有石雕、木雕和砖雕等 。村中原建有文德堂、武德堂宗祠两座,其中文德堂前建有“ 舞凤楼”,共四进。文德堂建材用料考究,前进横梁上有一对 木雕雄狮。武德堂毁于太平天国时期,具体情况不详。此外还 有三座支祠:公兴祠、深家祠、基家祠。其中公兴祠尚存。村 中还建有贞节牌坊,观音庙、五福庙各一座。芳溪河口建有古 石拱桥一座,桥面上建有凉亭,全桥长50米,宽7米,上额刻 有“浮溪”二字,是古时徽州通往长江流域的必经之地。
冈村明初,蒋氏先人(二十一世选公 )由今徽州区蒋村迁至冈村,至清朝时,村庄规模发展迅速, 人口达3000余。村中分为六片,村西称后头山,东边有前头店 ,岗下名下头店,南面称上冈村,村中间分别称作三家港、祠 堂坦。冈村水口位于村东屯黄公路边阮溪与龙溪的汇合处,在 龙溪汇入阮溪处有一座桥,名下马桥,又称水口桥。因村庄坐 落在山冈上,饮用水缺乏,古时村中建有多处水井,其中最有 名的是村后的三口井,最深的一口井称“渴饮井”,久旱中水 不干枯。村中建筑属典型的徽派建筑,装潢讲究精雕细刻。村 中最有名的一处建筑为三家巷,为三层楼木架砖墙结构式古民 居,一楼是饭厅、会客厅,二楼、三楼皆有回廊,俗称“跑马 楼”,屋瓦下铺有薄砖隔热层,建筑风格简洁明快,略有雕饰 ,为明代建筑。冈村村庄住户集中,巷道纵横交错,从东、南 、北三个方向到冈村,一到村口,石板道便一分为二,入村后 都有拐弯处,道路又一分为二通向小巷,小巷方向不定,道路 复杂,循环往复,外村人进村后,常会迷失方向,如入八卦阵 。石板路主干道一般两米左右,中间铺有石板,两边雨水经路 边沟流入小河口,入村后可脚不沾泥。村中建有蒋氏宗祠一座 ,祠堂前有坦(广场),为村民集会、舞龙的场地。另还建有 支祠4座、土地庙、社屋、牌坊,关帝庙、吕祖庙、邑翠院( 庙宇)等建筑。村外水口处,建有多处石磅,由大小鹅卵石、 “黟县青”石条干砌而成,没有使用水泥,石灰等物,经历数 百年,石磅仍完好。村周,有柏、榧、枫、槐、槠等古树40余 棵。
汤口因汤泉而得名。南宋时期,曾设 有管理机构――都押司。明初,汤口村程氏先人由歙县篁墩迁 来,人口最多时曾有1500丁。汤口村四面环山,呈“锅”形。 东北面的大山是桃花峰的延伸,汤泉溪从村中流过,东岸称河 东,西岸称河西。明代弘治已酉年间,在汤泉溪上建有一座三 孔条石结构桥,名为承启桥,为汤口镇境内历史最悠久的古桥 之一。汤口村曾有程氏宗祠一座、支祠两座。宗祠原址位于汤 口中心小学,为三进式徽派建筑。
二、农村住宅
结构演变明代规定庶民宅第不过“三 间五架”,相沿至清。民宅多为砖木结构,作兴马头山墙、粉 墙黛瓦、天井明堂、三间两厢,但随人口增加房屋规格类型、 层次进深、布局结构不断变化。常见有一厅两厢、两厅四厢结 构,厅高无楼,前置天井,后置照壁,房中(包括两厢)设楼 ,较为低矮,谓之明厅暗楼。楼梯设在房中(临时搭梯上下) 或厢中(一般为板梯固定上下)。两厅谓之上、下堂,基本结 构同一厅两厢。今各村中古宅多属此类结构。清末民 初作兴楼房结构,其楼称走马楼,多置后堂上,亦有前后堂皆 设楼,楼上、楼下设窗采光。此类房屋境内少见。境 内民宅多讲究大门装饰,门框以麻石(花岗岩)制成,门上兴 作门罩,由瓦檐、飞檐、驼峰、横梁、额枋、挂落、雀替组成 ,装饰秀丽雅致。室内装饰简朴。明迄民国沿宋例, 不许庶民房舍作斗拱、饰彩色,故即便是作工精致的枋门、窗 槛、照壁仅朱红色而已。
建国初,由于经济条件差,民宅皆三间两 厢,砖木结构,多作平房,亦有楼房,但多不适用。1970年建 房兴作走廊式,即三间正房外加走廊,目的是方便晒衣及行走 。其结构仍为砖木结构,即使是楼房,走廊式结构不变。房屋 中取消天井,或改作天棚,皆开窗采光通风。1980年后,建房 风俗大变,首先是废除三间两厢式结构,兴作楼房,外观不求 对称,而求多变。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好转,农村建房趋向别 墅式,一般为2~3层,砖混结构,讲究采光通风,大窗户,采 用铝合或塑钢框,门亦然,皆不用木制。设有阳台、不锈钢夫 拦,讲究盖有琉璃瓦。室内讲究装璜,安装现代灯具、自来水 、有线电视、电话甚至电脑网络,整幢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 ,造价20~30万元,用地规模不断增加,一般占地100多平方 米。
境内设土地管理所,1997年改设镇村建设 办公室,对农村个体建设住宅进行登记管理。
年镇境建房审批统计表表〔 4~3〕
年 份(年)
户 数(户)
用地面 积(平方米)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2.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7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8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112 height=19 x:num="1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2.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7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8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112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2.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7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8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112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2.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7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8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112 height=19 x:num="
住居条件占地 镇境多数村庄由于平 地少,居住拥挤,一般占地面积不大,仅有少数住房有院子。 近年经改造的村居,兴作楼房,尤如城市的住宅。一般占地80 ~150平方米不等。照明 民国以前住户室内照明多 点燃松明火,或青油灯盏火,逢时过节才点燃蜡烛,出门则用 火把、灯笼之类。民国20年(1931),始用煤油(俗称洋油) 灯照明。建国初仍沿用,1965年后山岔、汤口始用电灯,1974 年芳村、冈村由于小水电站建设才用上电灯照明,1987年后镇 内各村落基本上通电,1994年后实现户户通电,100%采用电灯 照明。用水 1985年前,住户用水皆从河溪中肩挑手 提,1985年后各枯开始兴办自来水,至1993年各大村住户基本 装上自来水,2002年镇境住户安装自来水达100%。另 外90%以上农户还安装或开通电话、有线电视及电脑网络。
三、村委会办公楼
寨西居委会办公楼2003年兴建,2005 年元月投入使用,占地220平方米,建筑面积475平方米。位于 寨西新村。
冈村村委会办公楼2006年兴建,占地 900平方米,总投资90余万元。位于村中心。徽派建筑,3层。
汤口居委会办公楼位于逍遥东街,3 层,2003年建,占地150.28平方米,建筑面积537.34平方米, 总投资77万元。
大岭下村委会办公楼位于205国道旁 ,3层。1998年投资15万元,占地15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 方米。
芳村村委会办公楼原址为芳村祠堂, 3层。1999年投资16.5万元,占地4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00 平方米。
山岔村委会办公楼位于寨头,3层。 1996年投资60万元,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0平方米。
四、农民新村
规划设计《汤口镇村庄布点规划》 2006年,委托黄山区规划设计院编制《汤口镇村庄布点规划》 ,该规划以前瞻性、科学性、指导性为原则,科学合理的对汤 口镇现有的两个居委会、四个村委会,74个村民组进行重新组 合,使得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更加合理分配。委托区建委编制 山岔村、芳村、冈村村庄规划,三个村庄规划于2006年10月通 过评审。
2000年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制并经市建委 批准实施的《翡翠新村修建性详规》。同年《天都大市场规划 》完成编制。2001年以来陆续编制《九龙新村规划》《冈村新 村规划》,先后通过评审。2002年《寨西新村规划》完成编制 并通过评审。2004年《天湖新村规划》和《香溪新村规划》通 过评审。2004年3月《汤口镇汤口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汤 口镇寨西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省建设厅主持的规划评审 ,保证老区改造和新区建设有序进行。至2006年6月,芳村, 冈村,山岔三村先后完成中心村整体规划设计。
管理机构日,为深入贯 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及省、市、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立加快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领导全镇加快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工作。
建设成就2000年12月山岔村上张村民 组动工兴建翡翠新村,拉开镇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2003年建成,被列入省农民小康住户建设示范新村。此后三年 中,利用项目征地和拆迁的契机又相继建成天湖新村、香溪新 村和寨西新村。全镇审批农民建房近5年累计212户,总建筑面 积5万9千平方米,村居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节 交 通
高速公路合肥―铜陵―黄山(屯溪) 高速公路于2004年动工,2007年竣工通车,干线穿越镇境东缘 ,镇境段长13.74公里,征地60.15公顷,拆迁面积18650.46平 方米,房屋搬迁102户。在一道河设开口,引路延至查木岭脚 与205国道公路交会,全长4公里。
一般公路205国道 由黄狮岭入境, 穿越山岔、汤口、寨西,至冈村双岭出境,全段长18公里。黄 狮岭至寨西段基本路线为殷(殷家汇)――屯(屯溪)公路, 始修于民国23年(1934),原为砂石路面,建国后曾多次拓宽 或改线,并浇筑沥青路面。寨西至双岭段为1977年由寨西至冈 村砂石公路改扩建而成,亦为沥青路面。1985年,配合汤口立 交桥建设,汤口岭至查木岭段公路改线,由立交桥连通形成高 位路,为沥青路面。
103省道 由黄狮岭入境,穿越山岔、汤 口、寨西、芳村,至金竹坑出境,全段长约20公里,其中黄狮 岭至寨西段与205国道重合,寨西至金竹坑段为原殷屯公路, 建国后亦曾多次拓宽。2003年7月,投资80万元,寨西至芳村 段改筑水泥路面,全段长3公里。
乡村公路乡村公路多数按简易公路设 计,路基宽4.5米,土路面,由当地群众投工自建,交通、林 业部门给以资金补助和技术指导,到1990年,全镇建有乡村公 路6条,基本为沙石路面。至2006年,实现各村干道的水泥硬 化,其中芳村累计投资50余万元,修筑水泥路1480米,冈村投 资30余万元,汤口村投入17万元,山岔村则实现户户通水泥路 ,寨西村则配合新农村建设重建村干道,大岭下村则重修至浮 溪干道,投资达100万余元,村干道于1999年和2006年分别投 资5万元,修筑成水泥路面,全长2公里。各条乡村公路铺装率 达100%。
乡 村 公 路表〔4~4〕
长度(公 里)
苏坑- ---山岔
直坑- --山岔
香溪- ---汤口
鸭坑- ---芳村
浮溪- ---寨西
箬昔坑 ----冈村
灶坞- --冈村
二、桥梁、隧道
桥梁民国时期,汤口镇境内的公路桥 ,除利用部分古石桥外,大多为石拱钢架或钢轨梁木面桥,承 载能力受到限制,1963年春,各干线公路木桥改建工程全面动 工,至1967年底,全部改为永久式石拱桥梁,承载能力均达到 汽13~15吨,拖60~80吨,到1987年底全镇已有各式公路桥8 座,总长350米。
汤口立交桥 为中型石拱大桥,桥长82米 ,宽18米,高16米,2孔,跨径各为25米,横跨逍遥溪和汤口 至云谷寺公路,南北连接205国道,与汤云线上下立体交叉, 1985年始建,1987年竣工。承载能力为汽―20吨,挂―100吨 ,总造价108万元。田段桥 位于103省道,石拱重力 桥台,孔数4,跨位5米,桥长17米,道宽6米,建于1967年。 汤泉桥 俗称黄林桥。1956年建成,位于汤口村汤泉 溪上,“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为解放桥,采用花岗岩石料做 成,桥的另一头原为黄山林校。桥长21.5米,宽6.8米。今黄 山管委会下迁林校旧址后复筑一桥于其旁,成为双桥。石塔桥 位于汤口一道河,长36米,宽3米,由汤口村投入20 万元建成。问津桥 位于黄林桥上约100米处,长23 米,宽11.5米,单孔,1985年建。
隧道双岭隧道 位于冈村与休宁县儒 村交界处,属205国道,建成于1994年,单孔,全长990米。
石洞岭隧道 位于石 洞岭,属合铜黄高速公路,双孔,全长3054米,2006年建成。 香溪隧道 位于一道河,属合铜黄高速公路,双孔, 全长669米,2006年建成。汤口隧道 位于香溪,属 合铜黄高速公路,单孔,全长1158米,2006年建成。
客运殷屯公路于民国23年(1934)5 月建成通车,并设汤口汽车站。11月全线通车,客货运车班次 始终不能正常。建国后,交通运输事业稳步发展。出入汤口的 旅客通过205国道和103省道进出,汤口成为黄山风景区游客集 散中心。
2006年汤口(含风景区)省市际客运班次 (表)表〔4~5〕
黄山― ―杭州
6: 20 12: 30
黄山― ―合肥
6: 00 12: 00
黄山― ―南京
6: 20 12: 30
黄山― ―铜陵
5: 30 9: 30
黄山― ―上海
6: 00 16: 00
黄山― ―安庆
6: 00 12: 30
黄山― ―屯溪
6: 00 12: 30
旅游车辆2004年以前,除班车外境内 主要靠三轮车和小型汽车(如长安、昌河)载客。2006年新国 线集团运输有限公司所属出租车20辆。为了提升旅游档次,建 设国际旅游重镇,2004年新国线集团在黄山控股投资成立新国 线黄山风景区游客集散中心有限公司和新国线集团(黄山)运 输有限公司,办公楼座落于寨西与屯黄高速公路出口处,毗邻 黄山风景区南大门,占地面积 8公顷。下设东岭、西岭两处游 客集散中心,进入黄山的游客皆由集散中心转乘新国线大巴或 出租车进出黄山。(车辆数量待补)
第四节 邮政电信
邮政委办清光绪三十年(1904),设 邮政委办,属歙县管辖。民国2~26年()增开汤 口至太平县的邮路。民国23年,大、岩公路通车,开始委办汽 车邮路。
汤口邮电支局抗日战争期间,汤口设 有邮局和电信代办处。抗战胜利后,邮局撤消,改为邮政代办 所,属太平局领导。1953年7月合并为邮电代办所,办理汇兑 、包裹、电报、长话等业务,并接转黄山用户。1954年收回自 办,于10月16日设立汤口邮电营业处,有主任、话务员、投递 员各1人,投递员每天赴黄山(温泉)投送邮件。1955年移转 歙县邮电局管辖,1984年4月划归黄山市(县级)邮电局管辖 。1985年属三等支局,有职工9人,辖有至冈村、山岔邮路两 条,共长23.5公里。全年业务总量为45971元,业务收入35394 元,业务支出9605元。1992年与温泉邮电支局合并,1996年实 行邮政与电信分营。
黄山邮电局位于黄山温泉。1954年, 设汤口邮电营业处,开办汤口至黄山(温泉)步班邮路,山上 往来邮件均由汤口接转、投递。1955年随同汤口营业处移转歙 县邮电局管辖。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省邮电管理局 于日在风景区温泉设立黄山邮电局。1984年4月移 转黄山市(县级)邮电局管辖,领导为副科级别。1985年有职 工43人,配有会计员、业务管理员各1人,有6个生产班组。邮 路有自办汽车邮路至谭家桥,在该地与芜湖至黄山市自办汽车 交接邮件;并组有温泉至北海高山区的步班邮路一条,投送慈 光阁、半山寺、玉屏楼、光明顶、西海、云谷寺等风景点邮件 。业务范围除经办一般支局的业务外,并办理国际挂号信函、 国际电报、国际电话和电报汇票业务。
电报局、电信局清宣统二年(1910) 设电报局,从属深渡电报局。抗日战争期间,设有电信代办处 。1953年7月设与邮政合营的邮电代办所。1954年改为邮电营 业处,1961年改为邮电所。年,电信单设邮电支局 。1984年电信再度单设。1996年设汤口电信局,2006年汤口电 信局下设两部一室一站:建设维护部和市场拓展部、综合办公 室、运维工作站。
信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只办 理平信及普通挂号信业务。平信起重邮资费2分银币,后增至5 分法币。挂号信起重费13分。民国24年(1935)10月起,办理 平快、快递挂号及航空保价函件。民国36年由于通货膨胀,邮 资太低,挂号函件一度增多,对寄递有价值证券,可作“报值 挂号信”交寄,此后,邮资不断提高。月平均寄递普通信函 300余件,挂号信函35件,快递5件。建国初期,邮资 暂定平信10元(人民币旧币),挂号信为40元(人民币旧币) ,1950年建立邮电业务量统计制度,并确定邮资平信0.08元, 单挂为0.20元,印刷品(100克)为0.03元,1955年开办银行 挂号信业务。1957年实行军事邮件免费寄递。1981年12月开办 贺年明信片业务。1987年平信资费仍为0.08元,挂号资费0.20 元,全年寄递函件4万件,寄递机要函件105件。2006年11月开 始,邮资调整为:首重100克以内,每重20克,或奇零数。本 地0.8元,外地1.2元。101至2000克以内,每重100克,本地增 加1.2元,外地增加2元。
包裹清宣统二年(1910),邮局开始 收寄5公斤以下包裹,边远地区不收寄,民国9年(1920)以后 放宽重量和收寄范围,民国24年开始收寄小包邮件。日,开办保价包件业务,1952年开办乡村短程托 购小包业务。1957年12月包裹资费实行分区核定办法,汤口属 屯溪计费区,区内互寄每公斤0.15元,其它为每公斤0.20元以 上,包裹起重单价为1公斤,1958年改为500克,1969年又改为 100克。1979年包裹分甲、乙类,凡价值30元以上者,一律按 乙类开展送包业务,重量不超过5公斤。1980年扩大收寄商品 包裹,数量大的可签订协议,上门封装发运,同时开展送包业 务,重量不超过5公斤。建国以来,包裹收寄业务量逐年增加 。
汇兑民国3年(日,开办 普通汇兑业务,使用汇票两联单。1949年采用三联单式办理普 通汇兑业务,票面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数种 ,1959年1月实行专用的汇兑封套,汇票由邮局寄出,不需汇 款人自行交寄。建国前,汇兑资费高低不一,经常变 动。建国后,汇费固定在汇款额的1%,最低0.10元,汇款业务 量逐年增加。1999年开始,每汇一元收0.01元(不足一元安一 元计算);每一次最后补收2元汇费;最高汇费50元;汇款单据 每个字收0.04元。
报刊发行1949年5月,代订代销屯溪 出版的《新华电讯》,后陆续增加的有《皖南日报》、《中国 青年》、《展望》等10余种。1950年第二季度起,办理报刊发 行业务,1953年开始实行预定和定期定额的计划发行制度,全 镇报纸期发38份,杂志32份。1958年提出“邮政以报刊发行为 纲、带动邮政工作的全面跃进”的方针。1959年后,由于纸张 紧缺,不少报刊控制发行,1964年才逐渐放宽控制。1979年后,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报刊杂志种类增多,收订量 逐年扩大,1983年报纸期发量580份,杂志978份,1987年报刊 期发数为1500份。2006年全的报刊期发数123.03万份。
若干年份报刊发行表〔4~6〕 单位 :份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1.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5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6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0 height=19 x:num="0564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1.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5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6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0 height=19 x:num="1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1.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5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6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0 height=19 x:num="7541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1.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5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6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0 height=19 x:num="1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1.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5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6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0 height=19 x:num="6479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1.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5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6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0 height=19 x:num="1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1.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5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6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0 height=19 x:num="3459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1.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5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6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0 height=19 x:num="2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1.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5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6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0 height=19 x:num="4598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1.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5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6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0 height=19 x:num="2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1.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5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6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0 height=19 x:num="1400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71.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5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3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67.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90 height=19 x:num="8856
邮政储蓄汤口邮政储蓄开办于1986年 ,1992年汤口支局与黄山温泉支局合并为黄山邮政局,下设冈 村(1997年)和山岔(2005年元月)两个储蓄代办所,业务量 逐年上升。年储蓄额1200万,年储蓄额 3700万,年储蓄额7600万。
电信设施电话 1953年,邮电代办所 安装10门人工磁石交换机,黄山管理局、黄山公安局及户籍处 3部电话也挂在该交换机上。1980年,黄山风景区安装200门纵 横自动电话交换机。日,汤口邮电支局安装100门 电话总机1部,并开通黄山 ―― 黄山市(县级)―― 青阳高 十二呼载波长途电话,在北海和玉屏楼安装环路载波设备,以 提高通信传输能力和质量。此期,有4条长途电话线路,分别 通达黄山市(县级),黄山和歙县;此期,境内装有电话51部 。1985年,电信网络自成系统,有长途电话线路12条,分别通 达黄山市(县级)、合肥、屯溪,长途电话资费以汤口为中心 量订。市话有200门纵横自动交换机,装有电话单机179部,按 市内电话管理。1990年,程控电话开始上马,1991年4月,总 机开通半自动拨号,部分单位改用转号盘电话机,实现传输数 字化、交换程控化。日,手摇电话停止使用。 1999年,开始使用磁卡电话机。2006年,境内有固定电话4000 门。
1993年安装BP机天线。同期,开通手机通 信业务,并先后建成14个发射塔。2006年境内有手机用户1万 户。随后,建42个基站(其中冈村7个、芳村6个、山岔7个、 汤口13个、寨西9个),开通小灵通(无绳电话)业务。2006 年小灵通用户2000户。
1960年开办电报业务,至1999年收发报皆 使用话传方式,2000年始使用电传打字机。
1987年6月,第一台通过邮电载波线路的 传真机投入使用,设兼职传真员2人。1991年1月,传真通信改 用农话线路传输。1992年6月,原使用的一类传真机拆除。
开始于2002年,到2006年用户达600户。
电话初装费
1985年前,本地区安装手摇磁石电话机每 台收初装费300元。1986年3月始,党政事业单位电话初装费每 台500元,企业单位每台1000元。1993年1月,单位手摇电话改 小程控电话,每台收改制费:事业单位1200元,企业单位2500 元,中小学1000元。5月,安装小程控电话机每台初装费500元 。1994年10月,安装自动电话机分甲乙种用户(村委会、村民 小组、村小学及无营业性质的私人住宅电话为甲种用户,其余 为乙种用户)收取初装费,甲种用户每台1000元,乙种用户每 台1500元。日,甲乙种用户并轨,农村电话每台 机初装费700元,1999年又降为500元.
电话月租费
1986年5月前普通电话甲种用户5元,乙种 用户8元,同线电话4元。6月1日后,普通电话甲种用户8元, 乙种用户12元,同线电话甲种用户5元,乙种用户8元。1993年 收取基本月租费同时,加收代维修费、记帐手续费。是年3月 ,甲种用户基本月租费12元。代维费2元,记帐手续费1元。合 计月租15元;乙种用户基本月租费18元,代维、记帐手续费3 元,合计月收21元。1994年加收本地网使用费。是年12月,甲 种用户基本月租费12元,代维、记帐手续费3元,本地网使用 费5元,合计月租26元。1996年12月,取消本地网使用费,调 低基本月租费、代维费、记帐手续费。其中甲种用户基本月租 费9.12元,代维、记帐手续费2元,合计月收11.12元;乙种用 户基本月租费14.40元,代维、记帐手续费2元,合计月收 16.40元。1998年记帐手续费取消,甲种用户月租费10.12元, 年末下调至9.36元。1999年,完全取消代维费。4月,甲种用 户收月租费8.36元,乙种用户收月租费13.20元。此外,自 日起对在支局基本营业区线路范围外的乙种用户 ,收取每公里5元界外维护费。
电话通话费
日起,农村电话费向上浮动 50%。1994年,开通大程控电话后按通话空间距离分三级收费 。1级25公里以内每分钟0.10元,2级20至40公里以内每分钟 0.20元,3级40公里以上每分钟0.25元。1996年,实行黄山市 本地网统一收费标准。市内(支局交换机范围内)通话三分钟 以内为一次,超过三分钟加一次计算,每次0.20元,黄山市以 内每分钟0.50元。
1958年以前发报每字0.135元,译报每字 0.005元。1958年12月至1983年11月,发报每字0.03元,译报 每字0.005元。1983年12月至日,发报每字0.07 元,译报每字0.005元。日至1999年,发报每字 0.13元,译报每字0.01元。日起收取省附加费,每 份0.40元。1990年1月起收取县新业务开发费,每份0.40元, 日起调整为0.50元,日停收。1994年 10月1日起收取农话建设资金,每份0.40元,1998年底取消。
第五节 供水供电
引水提水镇境居民饮用水主要引、提 自然河水。沿河两岸居民多采取简陋的引水工具,用竹片或水 管从高处引溪水到家中。每逢旱季,则从沿村河流中提水饮用 。1980年后,有部分居民建有家用水塔。
兴办自来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城 镇建设需要,1985年后,各村兴建自来水工程,至1993年,全 镇基本安装自来水。1999年6月筹建汤口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2000年5月试通水。是年大岭下、冈村、芳村3个村由于人口 多,管道偏小等原因,农村饮水仍有困难。2002年启动饮水解 困工程,基本满足用水需求。
重点工程2002年开始先后设计修建5 处工程,涉及7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受益人口1452人,共 468户,其中饮水困难人口1000人。大岭下、小岭下 工程 大岭下自然村有86户276人,原利用村后山冲水源建有 饮水工程,但由于水源水量不足, 秋冬季节往往连续二三个 月水量严重紧缺,需要补充水源。设计由石井源取水点铺设φ 50PE引水管2400米至原有25立方米蓄水池,引水落差50米。工 程受益106户,人口361人,包括大岭下和小岭下两个自然村。 水源位于附近石井源山冲河沟,取水点高程约为460米,依据 地形利用自然岩体处建有拦水坝。 大岭下村阮坑工 程 该村原来设有供水设施。工程受益46户,人口176人,现 无饮水工程。取水水源位于村庄河对面山冲,利用自然泉眼建 引泉池一座,跨河引水至村庄后高地,新建一座20立方米蓄水 池。冈村村饮水改造工程 工程受益229户,人口821 人。由于村庄规模的扩大,供水人口的增多,将原有直径65毫 米的引水干管、直径25毫米的供水主管改造为直径100毫米铸 铁管;改造供水主管1410米,其中直径50毫米复合塑管1350米 ,过桥段60米采用镀锌钢管。芳村村社屋湾、上门片 饮水改造工程 工程受益124户,人口461人,在宝坑水源处外 坑、七坞两处山坳各建拦水坝一座,坝高2.8米,坝长均为7米 ,为钢筋砼结构;改造主引水管2100米,其中上门片为1500米 。“西水东调”工程 1999年3月开工启动“西水东调 ”工程,总投资412万元。2002年竣工使用.该工程充分利用寨 西地区水量充足的浮溪水库,“西水东调”向汤口地区供水。 工程总规模4000立方米/日,一期兴建规模为2000立方米/日。 寨西坝坝头提水直供工程 寨西新村供区以宾馆、饭 店、学校和建设中的居民新村用水为主,附带部分农户的人畜 饮用水,该区的供水方式是从寨西水库放水底涵通过输水管道 直接送至用户。2002年,开始就以往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 造,实施寨西坝坝头提水直供方案。
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基本情况表〔4~7〕 单位:立方米/日 、米、万元
主要建 设内容
拦水坝 1座,长 12米 ;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2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72 height=30 x:num="
引水管2950米,供水管1450米。
引泉池 1座;
20立方米蓄水池1座;
引水管 650米,
供水管 1180米。
管道改 造;引水干管280米,供水主管120米。
管道改 造;引水干管φ100铸铁管660米,供水主管φ 50P 管1350米。
拦水坝 2座;长 7米 ,管道改造:引水主管2000米。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56.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72 height=75 x:num="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26.25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35 height=19 x:num="
小水电1960年,石门水电站建成,开始 向风景区供电,并逐步扩展到汤口、山岔等村庄。1970年,冈 村、芳村相继建成小水电站,供本村照明和生产用电。至1983 年,境内建小水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450千瓦,基本解决镇 境各村生活、生产用电。1985年组建汤口电管所,实施小水电 并网发电和供电。1987年后,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架设,小水 电逐步被高压供电所取代。
小水电站基本情况表〔4~8〕
(立方 /秒)
设计水 头(米)
装机容 量(台/)
输电线 路(条/公里)
当年发 电量(万度)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DECORATION: mso-protection: BORDER-: #.5 FONT-: normal" width=72 height=19 x:num="3日
<TD class=et4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72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DECORATION: mso-protection: BORDER-: #.5 FONT-: normal" width=72 height=19 x:num="3日
<TD class=et4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72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4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72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28.5 TEXT-DECORATION: mso-protection: BORDER-: #.5 FONT-: normal" width=72 height=38 rowSpan=2 x:num="3日
<TD class=et4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28.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72 height=38 rowSpan=2 x:num="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DECORATION: mso-protection: BORDER-: #.5 FONT-: normal" width=72 height=19 x:num="3日
<TD class=et4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72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5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DECORATION: mso-protection: BORDER-: #.5 FONT-: normal" width=72 height=19 x:num="3日
<TD class=et4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72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4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72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4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72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4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72 height=19 x:num="
<TD class=et4 style="BORDER-RIGHT: #.5 BORDER-TOP: #.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9 VERTICAL-ALIGN: WIDTH: 54 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 #.5 WHITE-SPACE: HEIGHT: 14.25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BORDER-: #.5 FONT-: mso-: locked visible" width=72 height=19 x:num="
高压电1985年,国家投资建设陈村― ―黄山――岩寺110千伏输电线路。1986年建成陈村至苦竹溪 段,1987年建成苦竹溪变电站,开始以10千伏电向黄山风景区 供电。经过十年的建设,境内全部实现高压供电,主供电源为 陈黄岩110伏输电线,由苦竹溪开断变压至10千伏,以汤一111 线及汤二112线对镇境形成环形供电。2001年,汤口电管站改 制更名为汤口供电所,辖高压线路83公里,变压器131台,总 容量18315千伏安(其中专用变压器92台,公用变压器39台) 。2006年供电1500多万千瓦时。
农网改造2003年开始10千伏高压线路 整改,共改造20公里,新架设16公里,形成合环。1999年开始220伏农网整改,共改造432公里。
管理用电管理 供电所梯级晋阶,坚 持 “十个不准”:不准违反规定停电;不准自立收费项目, 擅自更改收费标准;不准为客户指定设计、施工、供货单位; 不准对客户投诉咨询推诿塞责;不准为亲友用电谋取私利;不 准对外泄漏客户的商业机密;不准接受客户的礼品、礼金、有 价证券;不准接受客户组织的宴请、旅游和娱乐;不准工作时 间饮酒;不准利用工作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安全管理 签订安全承诺书,现场工安全 组织措施。
农电工管理 2000年开始聘用农电工, 2006 年有职工11名,合同制管理。
电费电价 2006年到户电价:居民生 活用电电价0.5653元/千瓦时,非居民生活用电电价0.8895元/ 千瓦时,商业用电电价0.8895元/千瓦时,非普工业电价 0.7625元/千瓦时,农业生产电价0.479元/千瓦时。台区电价 :居民生活用电电价0.5503元/千瓦时,非居民生活用电电价 0.8745元/千瓦时,商业用电电价0.8745元/千瓦时,非普工业 电价0.7475元/千瓦时,农业生产电价0.464元/千瓦时。
2006年以前上门收费,自2006年3月份始 改上门到户收费为坐收,在每个村委会设点定期进行缴费。
苦竹溪变电站
1969年正式建站,时称“831”变电站, 占地3.3公顷(50亩),以石门水电站为主电源向黄山风景区 供电,1982年后以陈村水电站为主电源,供电范围扩大。1987 年改建为以陈村――黄山――岩寺110千伏供电线为主电源, 变电容量2×1万千伏安,110千伏进出线各一回,35千伏出线3 回,10千伏出线5回。
【撰稿人:SysAdmin】【审核人:】【信息发布部门:系统】
[发表评论]
本栏目责任编辑
&&- 政府网站链接&&
中国政府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惠农网
黄山市人民政府
黄山区委网
黄山区人大网
黄山区人民政府
黄山区政协网
&&- 企业网站链接&&
黄山听泉小苑客栈
布水峰农家旅游网
黄山白天鹅宣纸文化苑有限公司
黄山宏基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景泰隆茶厂
汤口教育网
黄山天香企业
岗村品行茶厂
海洲国际大酒店
黄山汤口宾馆
黄山新港大酒店
黄山云海楼
中国黄山汤口印象
黄山仙境旅游网
汤口镇卫生院
正和堂茶业
&&- 其他友情链接&&
黄山摄影网
黄山区汤口镇人民政府主办
Version7  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技术支持
 电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塘头路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