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方体的体积公式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C1D1,AB的中点,求A1ECF与ABCD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当前位置:
>>>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E,F分别是棱CD、C1D1的中..
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E,F分别是棱CD、C1D1的中点,长为2的线段MN的一个端点M在线段EF上运动,另一个端点N在底面A1B1C1D1上运动,则线段MN的中点P的轨迹(曲面)与二面角D-C1D1-B1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依题意知|FP|=12|MN|=1,因此点P的轨迹是以点F为球心、1为半径的球的14.∴所求几何体的体积是14×43π×13=π3.故答案为:π3.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E,F分别是棱CD、C1D1的中..”主要考查你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概念:如果一个多面体有两个面互相平行,而其余每相邻两个面的交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多面体叫做棱柱。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棱柱的底面,其余各个面都叫棱柱的侧面,两个侧棱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棱柱中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棱柱的高。 (2)分类:①按侧棱是否与底面垂直分类:分为斜棱柱和直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斜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直棱柱; ②按底面边数的多少分类:底面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分别称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1)概念:如果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个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那么这个多面体叫棱锥。在棱锥中有公共顶点的各三角形叫做棱锥的侧面,棱锥中这个多边形叫做棱锥的底面,棱锥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棱锥的侧棱,棱锥中各侧棱的公共顶点叫棱锥的顶点。棱锥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叫棱锥的高,过棱锥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叫棱锥的对角面。 (2)分类:按照棱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可将棱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3)正棱锥的概念: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正棱锥。
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
圆柱的概念:
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圆锥的概念: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圆台的概念:
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球的定义:
第一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球体,简称球。 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球心,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 第二定义:球面是空间中与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
球的截面与大圆小圆:
截面: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球,截面是圆面; 大圆:过球心的截面圆叫大圆,大圆是所有球的截面中半径最大的圆。 球面上任意两点间最短的球面距离:是过这两点大圆的劣弧长; 小圆:不过球心的截面圆叫小圆。 棱柱的性质:
①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的侧棱都相等,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②与底面平行的截面是与底面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多边形;③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棱锥的性质:
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所得的截面与底面相似,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等于顶点至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平方比。
正棱锥性质:
①正棱锥的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叫侧高)也相等; ②正棱锥的高、斜高、斜高在底面的射影、侧棱、底面的外接圆的半径R、底面的半边长可组成四个直角三角形。
圆柱的几何特征:
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圆锥的几何特征:
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圆台的几何特征:
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球的截面的性质:
性质1: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性质2: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的半径r有如下关系:r2=R2-d2.&&&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E,F分别是棱CD、C1D1的中..”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65091487712753486815957833083341158已知,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C1D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1ECF是棱形_百度知道
已知,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C1D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1ECF是棱形
已知,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C1D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1ECF是棱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因为是正方体∠B'BC'=∠B'C'B=45°又因为平面ABC'D'过平行直线AB和C'D'所以,ABC'D'平面与各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角度:1) 与BCB'C':90°2) 与A'B'C'D':45°3) 与ABA'B':45°4) 与CDC'D':45°5) 与ABCD:45°6)
与ADA'D':90°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a,E为棱A1D1中点.(I)求..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a,E为棱A1D1中点.(I)求二面角E-AC-B的正切值;(II)求直线A1C1到平面EAC的距离.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黄州区模拟
(I)取AD的中点H,连接EH,则EH⊥平面ABCD,过H作HF⊥AC与F,连接EF,则EF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为HF,由三垂线定理得EF⊥AC,,∴∠EFH即为二面角E-AC-B的补角∵EH=a,HF=14BD=24a∴∠tan∠EFH=EHHF=a24a=22∴二面角E-AC-B的正切值为-22…6分(II)直线A1C1到平面EAC的距离,即A1点到平面EAC的距离d,…8分∵VA1-EAC=VD-A1AE∴S△EACod=SA1AEoCD∵EF=EH2+FH2=a2+(2a4)2=324a∴S△EAC=12oACoEF=12o2ao324a=34a2而SA1AE=12oa2oa=a24∴34a2od=a24oa∴d=a3∴直线A1C1到平面EAC的距离a3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a,E为棱A1D1中点.(I)求..”主要考查你对&&二面角,点到直线、平面的距离,直线与平面间的距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面角点到直线、平面的距离直线与平面间的距离
半平面的定义:
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叫做半平面.
二面角的定义: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二面角的平面角:
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顶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 一个平面角的大小可用它的平面的大小来衡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二面角大小的取值范围是[0,180°]。
&直二面角: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两相交平面如果所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反过来,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具有下列性质:
a.二面角的棱垂直于它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即l⊥平面AOB.b.从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一边上任意一点(异于角的顶点)作另一面的垂线,垂足必在平面角的另一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上.c.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面都垂直,即平面AOB⊥α,平面AOB⊥α.求二面角的方法:
(1)定义法:通过二面角的平面角来求;找出或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证明其符合定义;通过解三角形,计算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上述过程可概括为一作(找)、二证、三计算”.(2)三垂线法:已知二面角其中一个面内一点到另一个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其逆定理作出平面角.(3)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所成的角即为平面角,由此可知,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与棱垂直.(4)射影法:利用面积射影定理求二面角的大小;其中S为二面角一个面内平面图形的面积,S′是这个平面图形在另一个面上的射影图形的面积,α为二面角的大小.(5)向量法: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θ.①如果那么②设向量m、n分别为平面α和平面β的法向量是相等还是互补,根据具体图形判断。
对二面角定义的理解:
根据这个定义,两个平面相交成4个二面角,其中相对的两个二面角的大小相等,如果这4个二面角中有1个是直二面角,则这4个二面角都是直二面角,这时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按照定义,欲证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或者欲证某个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只需证明它的平面角是直角,两个平面相交,如果交成的二面角不是直二面角,那么必有一对锐二面角和一对钝二面角,今后,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是指其中的一对锐二面角.并注意两个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的区别.&点到直线的距离:
由点向直线引垂线,这一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
点到平面的距离:
由点向平面引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叫做点到平面的距离。 求点面距离常用的方法:
(1)直接利用定义①找到(或作出)表示距离的线段;②抓住线段(所求距离)所在三角形解之.(2)利用两平面互相垂直的性质如果已知点在已知平面的垂面上,则已知点到两平面交线的距离就是所求的点面距离.(3)体积法其步骤是:①在平面内选取适当三点和已知点构成三棱锥;②求出此三棱锥的体积V和所取三点构成三角形的面积S;③由求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必作出垂线即可求点面距离,难点在于如何构造合适的三棱锥以便于计算.(4)转化法:将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直线与平面的距离来求.(5)向量法: 直线和平面间的距离:
直线与平面相交时,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为0;直线与平面平行时,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都相等(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即为直线上的点到平面的距离)。求直线与平面的距离的方法:
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在直线上选一个合适的点,求这个点到平面的距离。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a,E为棱A1D1中点.(I)求..”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3723462636741149924980144065740075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1b1c1d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