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大不由爹爷、 &!!

儿大不由爷
说起我的儿子,一直是我的骄傲,甚至是我们家族的骄傲,尤其是在上学方面,可为我俩这当父母的挣足了脸面,都说我们俩都是老师,会教育孩子。其实我们夫妻俩在教育孩子方面几乎是顺其自然。(孩子成绩好了,叫顺其自然,成绩差了便是放任自流,幸亏我们的情况属于前者)回顾儿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历程,在有些关键时期,我们做父母的也多多少少起过一定的作用。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妻子也正好由中学到小学任教不久,你还别说,儿子上学的热情很高,独立性也不错,基本上是自己上下学,有时候下雨了,妻子回到家了,才想起儿子还没回来呢?你说到底是粗心呢,还是有意培养儿子的独立性呢,我可不敢高抬我的妻子。后来正巧我的妻子教我儿子数学,每当晚上做作业的时候,他总是先做完其它作业,然后就装出愁眉不展的样子,有时还要掉几滴眼泪,一问他,他就说做也做不完了,而且每次剩下的都是数学作业,妻子便问儿子,你会做吗?会,连题都不看他马上就会这样说。那就甭做了,抓紧刷牙睡觉。一看这阵势,是不行了,教了一年,母子俩不能再做师徒了,只好另教了它班。
儿子的另外一个特点便是喜欢买玩具,特别是变形金刚之类的玩具,每次跟着到大楼或者超市,他就奔着玩具去,而对吃的喝的从不感兴趣,而每次都是在他的执拗下,才能买上理想的玩具。你说我们懂得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吗?竟然不知道玩具对孩子动手动脑的好处,太俗了,就知道吃了喝了才是落的。到了初中以后,儿子也是不断的有一些小瑕疵,一是早晨经常耽误早读,二是写字太乱,三是上课好走神儿,有时候鞋让调皮的同学弄出去多远,下课了再找鞋的笑话都有。经常有同事找我,让我说说我的儿子。但甭管怎么说,成绩一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当时的语数外竞赛,他曾获得过全市第12名、全县前十名的成绩。而在初中时,老师们对他的评价就是心态特别好,越是到关键时候,发挥越好,结果是考高中的成绩特别好,以全校第三的成绩升入高中。
进入高中以后,他的状态一时调整不过来,一是第一次长期离开家门不习惯,恋家想家;二是学习压力大,焦虑紧张。妻子开始埋怨我对儿子的学习和精神状态不闻不问,放任不管。我经过一番分析思考,于第一年的国庆节,跟儿子写了一封信,尽管他放假在家,我还是以书面交流的形式与他进行了沟通,你还别说,此举收效甚佳,儿子的状态转变得很好很快,成绩很快提了上来,最好的时候能够进入全级前五名。学校想从他们那一届学生开始,力争在竞赛方面有所突破,以争取更多名牌大学的保送名额或者高考加分,但最终没取得预期目标,反而影响了参加竞赛的学生的整体成绩。我儿子最终高考成绩在学校是第三名,考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你看,考高中、考大学都是全校第三,足见我儿子关键时刻发挥还是蛮棒。
一晃大学四年过去了,去年我儿子大学毕业了,现在在北京的一家央企上班,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北京户口。不过这可不太符合我们做父母的意愿。人都说,儿大不由爷(也有说儿大不由娘的),我儿子就是这样,在择业上,我们认为考个公务员、事业编最好,再退一步上个银行也不错,再说就一个孩子,离家近便一些最好,结果我们的这些考虑,都没有被他接受。我就跟他说,“北漂族”可是不好当,光买楼一项我们一辈子不吃不喝都不好办。我还跟他开玩笑说,人家有留守儿童,我和你妈现在成了留守父母了。在找对象方面,他也坚持自己的主张,非要找所谓的“感觉”,结果原来一个追求他的大学同学,因他的冷落而告吹,直到现在也还没有个志同道合的生活伴侣。现在一说起来,我们就火急火燎,忧心忡忡。我对他说,一个本科生,又是在企业上班,找个对象难,对我们的着急与担心,他好像无法理解,有时还说我们太俗气。
我家里不少人也对我们说,原指望我们家就出了这么个人才,考个国家公务员,以后当个大干部,也好光耀门楣,怎么上企业里去了呢?我不能再说别人俗,只好说,儿大不由爷,咱说了不算。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都说女大十八变,我的儿子变化也太大了。小时候,一个外人都不接受,谁照看他都是哇哇大哭,就我们两个倒班照看,上了高中想家想得大哭,一回家就不愿意再去学校,愁得我们不得了,说他没有男子汉气概,送不出家门。那时我的大姐二姐劝慰我俩说,到时候怕是你们愿意他在身边转,也叫不到跟前来了呢?现在不就真的如此了吗?上班以后,除了有时放个小长假回来一趟外,平时只有靠打电话联系,有时候双休的时候,妻子经常会絮叨,要是儿子在东营上班的话,就可以经常回家了,有时候眼里还噙着泪,儿行千里母担忧嘛。有时候我们俩就互相安慰,儿子自有儿子的考量,只要是他高高兴兴,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择偶也好,孩子大了,就要让他们自己做主,要相信他们的目光与选择。我在此也衷心祝愿像我儿子一样的年轻人们能够趁人生的大好年华,在自己所喜欢的行业里,能够一展身手,闯出一番新天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该商品中,先到先得...价:?
商品评价:
送  至:
该商品暂时售完,
服  务:
由发货并负责售后服务,国美提供保障监管。
购买数量:
延保服务:
温馨提示:
本商品为特例品,不支持使用蓝券和店铺券
所选地区该商品暂时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商品。
向好友提出心愿
发个心愿给亲爱的TA吧,让TA来帮你实现。
手机购立省:?0
扫一扫享更多优惠
手机专享价:?0
距离活动结束还有0天0时0分
订单总金额满300元,支持分期付款:
支持银行如下
条件金额(元)
3%4%5%300-50000
3.18%4.18%6.49%100-50000
3.5%5%7.5%500-50000
2.1%4.2%8.4%500-50000
3.5%4.5%6.5%200-50000
分期流程:加入购物车去结算>提交订单>选择分期付款>完成支付
一旦该商品到货,我们会通过手机短信或邮件通知您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同时加入收藏夹
添加成功!
购买了此商品的用户还购买了:
您可以免费给TA发短信
*我的手机号:
*短信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已发送,请查收短信
*TA的手机号:
手机号码重复
给TA留言:
留言最多140个字
例如:我是Tina,我想要这款商品,你愿意送给我吗?
发送短信的内容包括:留言+您的手机号+商品标题+网址
打开手机微信客户端,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选择您要发送的朋友,TA就能看到您提出心愿的商品啦~~
短信已发送成功!
你可以继续 提出心愿
短信已发送失败!
你可以再试一次
更多发送愿望的方式:
微信扫一扫
成功复制到剪切板
在线支付时,订单金额超过网银支付额度,可使用(单笔支付最高可达3万)
店铺名称:
服务评分:4.5分
评分明细与行业对比
商品描述:4.71
发货速度:4.42
服务质量:4.58
<span class="live800 liveDetail"
merchant="1"
lim:company=""
lim:page="0"
lim:shopId=""
lim:shopName="%E5%8D%9A%E5%BA%93%E7%BD%91%E6%97%97%E8%88%B0%E5%BA%97"
lim:offLineTip="客服暂时不在线"
lim:innerHtm="联系商家"
lim:checkLogin="true"
lim:params='provider'>
客服电话:3
所在地:浙江&&杭州
不满意此商品,。
吉鸿昌传记
商品名称:吉鸿昌传记
店铺名称:博库网旗舰店
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吉鸿昌传记开本:32开
作者:吉瑞芝//郑慈云//郑吉平页数:448定价:38出版时间:ISBN号:9
印刷时间:出版社:河南人民版次:1商品类型:图书印次:1 内容提要:
日,吉鸿昌生于河南省扶沟县一个贫苦家庭。幼年时他在乡塾里读过书,因家境窘迫,不满18岁便投到冯玉祥部下当兵,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吉鸿昌为人忠实、机敏、果断,具有典型的军人性格,而临阵的勇猛,尤出一般人之上。吉鸿昌1913年入冯玉祥部,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1930年9月,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但他不愿打内战,对“围剿”红军态度消极,1931年8月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其携眷出国“考察”。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本书讲述了吉鸿昌的人生经历。&&&& 精 彩 页:
初冬是捡柴的季节。吉鸿昌像孩子头儿似的,总是约上三五个小伙伴,抄着田埂小道,一路撒着欢儿东奔西跑;跑累了,就把成捆的玉米秆铺在地上,在上面打滚、嬉戏,好不痛快;玩够了,每人捡上一小捆柴背回家。烈日炎炎的盛夏,贾鲁河的小河汊和寨外不远的碧水粼粼的大池塘,便是吉鸿昌悠游戏耍的去处。这天,吉鸿昌又偷偷溜出来,却被弟弟发现了,哭着喊着要跟哥哥去玩。来到岸边树荫下,吉鸿昌对弟弟连嘱咐带吓唬,让他在岸边看热闹,不准下水。在池塘里,几个小伙伴打水仗、扎猛子,正玩得痛快时,忽然传来了弟弟的尖叫。吉鸿昌警觉地一看,见弟弟下了水,露出小脑袋在哭喊。吉鸿昌吓坏了,急忙冲过来,把弟弟拉上了岸。他惊魂甫定,气愤地举手要打,但弟弟委屈和伤心的啼哭,使吉鸿昌的心软了下来。&&&&
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吉鸿昌10岁时,看到父亲忙里忙外不识闲儿,自然而然地成了父亲茶馆里的小帮手。担柴、烧水、端茶,都能应付自如。但是孩子终归是孩子。他常常是听着那些过路客人们的谈论入了迷,忘记了烧水,耽误了端茶,慢待了茶客,不免遭到父亲的训斥。但就是这样,茶客们品茗时那眉飞色舞的说古道今,特别是抒发对国事的见解,诸如黄祸对豫东的肆虐啦;南方的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宏论啦;以及距扶沟不远的项城的袁世凯同孙中山对立和在朝廷中的得势、失势的传闻啦;还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以及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岳飞还我河山的志向等等,仍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他。在这方面,他酷似他的父亲,这大概是茶馆的环境所造成的。&&&&
吉鸿昌同小伙伴们好像有约在先似的,谁欺负人都不行。这天,他们来到旷野荒郊捡柴,没有大人的管束,大家太高兴了,这时有人出主意,让吉鸿昌与名叫童大鹏的小伙伴比赛摔跤,谁赢了,谁是老大。于是,五个人一起动手,清理“战场”,把障碍物搬开。“战斗”打响了。两个人摔跤,三个人助威。谁都没有掌握摔跤的要领,两人搂抱在一起,不会进招,直转磨磨。几个回合下来,已是气喘吁吁。因未见胜负,小伙伴哪里肯答应。两人无奈再次上阵。吉鸿昌真戏假做,摆出摔跤的架势,互相抓住对方的肩头,你进我退,我退你进。这时吉鸿昌因用力过猛,将对方衣袖撕了一道口子,自知惹了麻烦,便就势倒下认输。之后,几个人仰面朝天,伸展四肢,躺在草丛上,在暖烘烘的阳光下扯闲篇。这时,吉鸿昌倏地坐起来说:九月初九赶会的日子快到了,咱手里一个子儿也没有,又不能厚着脸皮跟家里要,听说药铺收蝎子,咱们逮蝎子卖吧?小王张嘴吐舌说:蝎子蜇人,谁敢抓?吉鸿昌不信邪地说,“怕啥,还是蝎子怕人,到时候把鞋脱下来拿在手里,见一个拍死一个,有啥怕哩!”于是几个人约定晚上行动,每人找几根麻秆碎条,作为照明之用。他们来到破庙和残垣断壁的角落,搬砖挪瓦,居然颇有收获。小伙伴们尝到了甜头,几天下来逮了斤把蝎子,送到药铺换来了由他们自己支配的铜钱,买来了油馍大家分享。&&&&
当地赶庙会的习俗由来已久,农历三月十五、六月六、九月九、腊月初八等会日,总是吸引着人们蜂拥而至,有时多达数万人。每逢会日,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做小生意的叫卖声、看热闹的欢笑声,交织成人流的海洋。而且,逢会总有戏可看,这是当地地主老财和商号为了显示财气而举办的。他们集资请来戏班子,在空旷的广场上搭座戏台,唱上几天。吉鸿昌最爱看的是包公戏,打心眼里喜欢像包拯这样铁面无私的清官,还有岳飞戏及花木兰从军等。这些戏,在吉鸿昌纯洁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爱憎的烙印。&&&&
赶会期间,吉鸿昌同小伙伴们自然不放弃游览交易市场的机会。来自上海的新奇日用品的摊前,总是要驻足观看一番。豫东各地乡间五光十色的手工艺品,对孩子们更有特殊的吸引力。这些玩意儿启发了吉鸿昌的灵感。他和小伙伴们私下议论道:“你看人家用彩纸、竹篾、麦秆做的风筝、风车、玩具,红红绿绿多好看,那东西一看我就会做,咱们也试试吧。&&&&”他的倡议,还真有人赞成。谁知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风车虽是极简单的小玩意儿,结果还是做了拆、拆了做,反复多次才做成。他们还真的以为可以卖些钱呢,可是这些粗制滥造的玩意儿,有谁肯花钱买呢?没人买,吃白面馍的希望就落空了’,他们只好耷拉着脑袋回家喝面糊汤。&&&&
对吉鸿昌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吉茂松家教甚严,常以“人穷志不短”训教子侄。他曾对好友林庆恒说:“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舍不得修剪,长大了是成不了材的。对孩子不能娇生惯养,从小就要严加管教,叫他知道家境的艰难和怎样做人。小时候不管,长大了就不好管了,儿大不由爷呀。你看镇上那家陕西商号,他那宝贝儿子继承下来的买卖败得多快,有座金山也不够他折腾的。”林庆恒也有同感:“是啊,他吃喝嫖赌抽都占全了,焉有不败之理?报应啊,报应!”吉茂松不由得咀嚼回味起一些老先生在品茶时,对世风日下的感叹和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宏论,又愤愤地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我听得多了,但我是个穷开茶馆的,不配谈论这些,可是我对治家格言却是深信不疑的。对孩子来说,总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有孟母择邻,古今同理,应该留心效仿。”林庆恒沉思一会说:“你说的只是其一。”“其二呢?”吉茂松问。“让孩子念点书,”林庆恒接着说,“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上学,知书才能达礼嘛。你家恒立这孩子有出息,你咋不供他读几年书?”吉茂松慨叹道:“我记事的那个年头,扶沟县城里只有私塾,前几年才兴建了全县唯一的一所学堂。但是上得起学者寥寥无几。咱吕潭这水陆码头,有几处私塾,大都是镇上几家大户出资延聘塾师教授自己的子弟,有两处散馆,塾师招收学生,可是束惰太高,我这开茶馆的孩子,是没有这福气的。义学(也叫义塾)呢?倒是有慈善团体办的一家,有一位老先生当教师,招收的学生无几不说,这位塾师年事已高,三天两头病倒,孩子去了也学不出名堂来。”两人对视片刻,吉茂松无可奈何地又道:“我何尝不想叫孩子念几天书,但你说这学怎么上?”林庆恒摇摇头肯定地说:“还是上,省吃俭用,学也要上。虽说供孩子上学并非易事,但帮点小忙,我是不会吝啬的。”朋友的良言相劝和慷慨相助,使吉茂松颇为动情地说:“恒立是我的长子,年龄也不小了,再不上学就耽误了。听人劝吃饱饭,我借点钱也叫他念两年书。”
P4-7 作者简介:
吉瑞芝,河南省扶沟县吕潭乡人,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出生于天津。1952年至1970年在天津师范学院学习、工作。1970年至1979年,在天津市第一机械工业局政治部工作。1970年至今,任天津市政协驻会委员、常委和天津市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
郑慈云,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乳山县,汉族,中共党员。1944年,考入胶东公学学习,翌年入伍。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转战东北、华北、中南等地。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调入民航局从事飞行工作,1969年转业调地方企业工作,1989年离休,2008年病故。
郑吉平,1957年出生于天津,郑慈云、吉瑞芝之长子。自1975年始,曾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音像资料馆担任戏曲、曲艺编辑和编导、制片人等工作。从事新闻广播、电视工作30多年来,曾先后录制京剧“裘派”、“荀派”、“言派”等专场及“中国传统相声集锦”等戏曲、曲艺节目数百小时,发表各类评论文章数十万字。现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相声频道高级编辑。 目录:第一章
不寻常的童年
投军第二章
从军初战陕川
打“白狼”
反帝制第三章
做官不许发财
“招兵营长”第四章
投身国民革命
在首都政变中
响应誓师第五章
率部响应北伐
解西安之围
甘泉润心田第六章
征战中原扬威
身不由己第七章
入甘驱马平乱
收复宁夏第八章
为做事而做官
省主席吉回回
志在开发西北第九章
蒙冤屈遭关押
接受改编第十章
觉醒中的奋起
“不仁的军长”
出路在苏区第十一章
解职被逐出洋
适逢“九一八”
我是中国人
归来报命日第十二章
新生命的开始
入党第十三章
察北抗日烽火
揭旗张垣第十四章
收复失地多伦
塞上大捷第十五章
誓死抗日讨贼
旗帜决不倒
日蒋夹击下第十六章
“为时代而牺牲”
从容就义附:吉鸿昌烈士大事年表
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
吉瑞芝//郑慈云//郑吉平
请参阅库巴网保修售后
【报价】查看
【评价】查看
国美在线商城服务承诺:
国美在线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国美在线商城自营商品自带机打发票,与商品一起寄送(部分商品,需在您收到货物之后,我司为您邮寄)。
凭质保证书及国美在线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
国美在线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保护政策,请您放心购买!
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 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我要发表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如何尽快找到咨询答案:1、使用本页面左侧的搜索功能2、仔细查看我们的提示信息及帮助,一般都能找到答案
咨询内容在10-200个字符之间
对比栏(0)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送达时间段
上午达10:00——14:00
下午达14:00——18:00
夜间达18:00——22:00
下单时间送达时间
00:00—12:00当日20:00前
12:00—14:00当日22:00前
14:00—24:00次日14:00前
28年专业品质
最国美 最实惠
心服务 新体验
我的浏览记录
扫描下载客户端
手机逛国美点击或扫描下载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儿大不由爷',
blogAbstract:'&6月9日,高考结束当晚,儿子和我闹翻了。我只好妥协忍让,儿大不由爷。\r\n&\r\n&儿子生于92年元月5日早晨五点。前几日还下着鹅毛般的大雪,天寒地冻。此时,天空放晴,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我的心中激动不已,当爸爸了!咿咿呀呀学语,刚会说“爸爸,妈妈”那会儿,有一次听到有人喊“卖大馍! ”,他竟然说“买!”,我很吃惊,这小子咋这么好吃?赶紧拿两角钱卖了一个,他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93年的第一场雪,下得很大,早晨推门一看,玉树琼枝,整个大地银装素裹。傻小子一看,乐了。小手一拍,说:“下白糖了!”让人忍俊不禁。一周多,能走稳路时,他喜欢拿扳子、启子、老虎钳,在自行车上敲敲打打。怕他磕着碰着,有时没收工具,在他屁股上轻轻打一巴掌,稍等一会,张开双臂,他就会扑到你的怀中。但有一次,估计是打重了,拍一下手,再张开双臂,等他过来,他跟我对峙几眼,转身而去。想不到,这个小人竟然会生气!',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9',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9,
permalink:'blog/static/9',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谚语和俗语(“老话”)多一点,谁最多,我就采纳谁!_百度知道
谚语和俗语(“老话”)多一点,谁最多,我就采纳谁!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长深刻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长深刻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长深刻 回答者:
- 试用期 一级
5-12 19:45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长深刻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长深刻
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2、一不做,二不休 3、一失足成千古恨 4、一动不如一静 5、一物降一物 6、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一蟹不如一蟹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9、一棍子打死 10、一鼻孔出气 11、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3、丁是丁,卯是卯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5、人怕出名猪怕壮 1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7、三折肱为良医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万变不离其宗 21、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22、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3、上梁不正下梁歪 24、山雨欲来风满楼 2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7、千里送鹅毛 2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0、小不忍则乱大谋 31、井水不犯河水 32、天下乌鸦一般黑 33、天有不测风云 34、无风不起浪 35、无可无不可 36、无事不登三宝殿 37、五十步笑百步 38、不以一眚(shěng过错)掩大德 39、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40、不能越雷池一步 41、不能赞一辞 42、不登大雅之堂 43、不寒不流,不止不行 44、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45、牛头不对马嘴 4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47、勿谓言之不预也 48、风马牛不相及 49、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50、心有余而力不及 51、心有灵犀一点通 5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53、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4、书生气十足 55、可望而不可即 56、平地一声雷 57、打肿脸充胖子 5 8、东风压倒西风 59、只见数目,不见森林 6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6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6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6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4、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6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67、有过之而无不及 68、有眼不识泰山 6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70、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71、死马当活马医 7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73、毕其功于一役 74、过五关,斩六将 75、过屠门而大嚼 76、此地无银三百两 77、当面锣,对面鼓 78、岁寒知松柏 79、先下手为强 80、行百里者半九十 81、杀鸡焉用牛刀 82、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83、闭塞眼睛捉麻雀 84、迅雷不及掩耳 85、如入无人之境 86、如堕五里雾中 87、来而不往非礼也 88、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89、吹皱一池春水 90、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91、弃之如敝屣(xǐ) 92、快刀斩乱麻 93、初生牛犊不畏虎 94、拉大旗作虎皮 95、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96、鸣鼓而攻之 97、依样画葫芦 9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9、树欲静而风不止 100、牵一发而动全身 101、是可忍,孰不可忍 102、冒天下之大不韪 103、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104、独木不成林 10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10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07、既来之,则安之 108、换汤不换药 109、病急(笃)乱投医 11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1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12、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13、惺惺惜惺惺 114、惶惶不可终日 11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116、置之死地而后生 117、解铃还须系铃人 118、漫上不漫下 119、疑心生暗鬼 12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21、覆巢无完卵 122、醉翁之意不在酒 123、嘤其鸣也,求其友声 124、群起而攻之 125、窥测方向,以求一逞 126、破天荒 127、马后炮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长深刻
谚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兔儿爷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