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分馏塔的误差原因

乙醇水溶液的分馏实验应注意什么_百度知道
乙醇水溶液的分馏实验应注意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1,不能直接加热,用水浴。2,常压蒸馏没有减压蒸馏效果好,但一般没必要。3,收集的纯乙醇中可以考虑加少量CaCl2(无水),以除去剩余的微量水。之后把CaCl2过滤取出就好。(乙醇的后反应中CaCl2没影响可做,一般不会这样。)4,蒸馏烧瓶可以洗,但直流冷凝管和收集产物的锥形瓶绝对不能洗,事先最好放在烘箱里,用时取出装好。(包括接头)5,控制反应温度,蒸发过快的话,乙醇蒸汽会带出很多水。6,记得在烧瓶里加沸石,暴沸是要出事的。7,如果乙醇中原本含水较多,可以加入少量无水CaCl2,先吸一部分水,过滤后再分馏
其他类似问题
分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通过减压蒸馏进行分馏的问题 - 有机 - 小木虫 - 学术 科研 第一站
&& 查看话题
通过减压蒸馏进行分馏的问题
最近在做一个酯化反应,酯化完成后有一步貌似是减压蒸馏进行分馏(Fractionation of&&the&&residue&&by vacuum distillation under He),我想请教下这一步是不是直接用油泵进行减压蒸馏就好了呢?装置图是怎么样的呢?谢谢!
一般的有机化学实验书上都有,简单的就是在减压蒸馏装置,烧瓶和蒸馏头之间加上一段精馏柱,也有复杂的,看你的需要。 :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ohong1976 at
一般的有机化学实验书上都有,简单的就是在减压蒸馏装置,烧瓶和蒸馏头之间加上一段精馏柱,也有复杂的,看你的需要。 那么那个精馏柱或者分馏柱可以用冷凝管代替吗?:D 可以的。。柱子随变了,一般情况下,你先试着不加柱子。分离效果不好,可以加根10cm的空柱子,再不行,可加填料,增加柱子高度。总之,原则是由简单到复杂,除非你只做一两次,也不想放大 根据你产品跟杂质沸点急粗品量来定的,沸点差距很大(大于40度)你可以不加柱子,沸点差距不是很大(大于20度)加短点的柱子,沸点差距小(10度)要长柱子,同时考虑共沸问题 忘了说 了,这个温度差距是减压情况下的差距,常压的话一样 : Originally posted by lengyushan at
那么那个精馏柱或者分馏柱可以用冷凝管代替吗?:D... 效果应该不会太好,最好有刺形分馏柱,效果最好的应该是填充柱。 水泵 油泵都可以啦 主要控制好温度 还有就是馏分哈 可以的啦,看你要的产物的纯度是多少。 : Originally posted by xguangli0304 at
可以的。。柱子随变了,一般情况下,你先试着不加柱子。分离效果不好,可以加根10cm的空柱子,再不行,可加填料,增加柱子高度。总之,原则是由简单到复杂,除非你只做一两次,也不想放大 谢谢您~~~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为个人免费站点,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欢迎监督,发现不妥请立即
E-mail: & QQ:8835100有机化学实验 湘潭大学 朱卫国 - 概况展示 - 课程中心 -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 Curriculum Center
有机化学实验朱卫国湘潭大学2009 年省级精品课程
9ea7--3ae136a7d8d2
9ea7--3ae136a7d8d2
福建农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南昆士兰大学
名古屋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塔夫茨大学
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
教学内容一、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1.课程设计的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基础课程,课程的设计思想是:以国家经济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化学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原则,,构建"三个层次、四个模块"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体系。
  通过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优化,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与层次。使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程目标
  经过不懈努力,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效果,一流的教师队伍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在高校的实验课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课程将注重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注重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化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观念的培养,为创新型化学人才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为培养创新型化学人才作出贡献。
二、课程内容
  按照"三个层次、四个模块"的教学体系实施实验教学。第一层次为基础验证性实验,侧重于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的掌握;第二层次为综合性实验,侧重于学生在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三层次为设计与创新性实验,侧重于学生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体系按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即基础性实验模块、专业性实验模块、创新性实验模块和拓展性实验模块。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四个模块"的教学模式
  部分实验项目的设置
实验室安全教育,仪器清点和洗涤,玻璃工操作
1.实验室安全和一般注意事项;
2.实验目的、要求和教学安排;
3.玻璃加工技术。
乙酰苯胺的制备及乙酰苯胺的重结晶
1.实验室乙酰苯胺的制备方法;
2.重结晶、热过滤等基本操作。 
叔丁基氯的制备
1.实验室卤代烃的制备方法;
2.分液、洗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术。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1.实验室酯的制备方法;
2.共沸蒸馏的原理与方法。
环己烯的制备
1.实验室环己烯的制备方法;
2.分馏原理与分馏操作技术。
Diels-Alder反应:内型降冰片烯-顺-5,6-二羧酸酐
1.Diels-Alder反应及其在合成环状化合物中的应用;
2.分馏操作技术。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1.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索氏提取器的使用方法;
3.升华操作的原理和方法。
正丁醚的制备
1.威廉逊反应的实验通法;
2.油水分离器的使用方法。
苯乙酮的制备
1.Friedel-Crafts烷基化、酰基化反应方法;
2.无水操作技术;
3.机械搅拌操作技术。
三苯甲醇的制备
1.Grignard试剂的制备及Grignard反应应用;
2.三苯甲醇的制备方法;
3.机械搅拌操作技术。
环己酮制备
1.KMnO4氧化反应技术;
2.环己酮的制备方法。
苯胺的制备
1.还原反应技术;
2.水蒸气蒸馏操作技术。
乙酸乙酯的制备
1.实验室酯的制备方法;
2.共沸蒸馏的原理与方法。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1.Claison缩合反应方法;
2.减压蒸馏的基本操作技术。
偶氮苯和邻硝基苯胺的柱色谱分离
1.薄层色谱原理与操作技术;
2.多组份化合物的分离。
肉桂酸的制备
1.Perkin反应制备&,&-不饱和芳香酸方法;
2.活性炭脱色的基本操作技术。
对硝基苯甲酸的合成
1.硝基甲苯氧化法合成对硝基苯甲酸;
2.机械搅拌的操作技术;
3.热过滤的基本操作技术;
4.重结晶操作技术。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1.坎尼查罗(Cannizzaro)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机械搅拌的操作技术;
3.重结晶操作技术。
对氯甲苯的制备
1.重氮盐的制备技术;
2.重氮化反应的机理及其操作技术;
3.Sandmeyer反应制备对氯甲苯的方法和原理;
4.水蒸气蒸馏操作技术;
5.萃取操作技术
8-羟基喹啉的合成
1.Skraup反应原理及其应用;
2.水蒸气蒸馏操作技术。
对硝基苯酚合成
1.高压反应设备的使用技术及安全知识;
2.水蒸气蒸馏操作技术;
3.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及其应用。
催化氢化肉桂酸
1.常压氢化技术
2.高压氢气钢瓶安全使用技术;
3.氢化催化剂雷尼镍的制备技术。
乙苯的合成
1.乙苯的合成技术;
2.黄鸣龙还原方法及其技术。
扁桃酸的合成
1.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原理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2.相转移二氯卡宾法制备扁桃酸技术。
苯左卡因的合成
查阅文献,设计苯左卡因的合成方案。
有机合成实验设计(文献实验)
1.布置课题
2.学生查阅文献、资料
3.提出初步实验方案
4.确定合成路线和实验步骤
5.实验操作
6.写出文献实验报告
三、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组成人员: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助教。
  实验课程由1名主讲教师或实验课教师负责指导,1名实验技术人员和1名研究生助教协助指导、按班级分组的形式进行,学生1人一组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实验指导教师和研究生助教从6个环节,即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师生互动讨论-学生自主实验-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实验总结来指导学生。
  学生预习: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内容,老师在实验前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教师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主要讲授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的正确安装使用和实验注意事项。
  师生互动讨论:讨论实验的相关问题。
  学生自主实验与教师全程跟踪指导相结合: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学生做完实验后及时总结,老师对实验中出现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
  建立有机化学实验考核评分标准:在实验过程中,任课老师和研究生实验助教依评分标准对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评分,并给出每个实验的总分。
  实验总结:学生结合课堂讲授、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和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找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突出个性教育,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开放实验为研究设计性实验,主要针对高年级优秀学生,同时结合教师科研、大学生创新活动和学生毕业论文,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为丰富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学校每年组织科技节,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和申报科技创新基金。在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成立了化学学院'化学研究会',由学生自由报名,院里再根据其学习成绩确定会员名单。研究课题由科研能力强、经费充足的老师提供,院内予以部分资金资助,会员可以自由选择研究课题。
  建立全开放实验室:2006年下半年起,建立2个全开放实验室,教师以自己的科研课题为依托,为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定数目的实验选题,按照开放的模式开展研究,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同时学生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在一定范围内自行设计实验,并具体实施自己的设计思想,独立地开展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测试。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合物的一般程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科研情况,每学期接纳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其科研工作,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研究课题。学生自主完成2个创新性实验可以获得1个选修课学分。
四、考核内容与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成绩量化考核办法如下:
  有机化学实验期评综合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70%。
  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笔试成绩占15%,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占15%。
  1.对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主要采取实验全过程的评价方法,即实验预习权重为10%(提问5%+预习报告5%)(教师课前检查);实验纪录10%;实验报告10%;实验作风10%;实验操作20%;平时实验产品产率1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笔试成绩占15%。学期末对学生实验操作进行单独考核成绩占15%:即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教师不讲述实验原理、方法、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由学生自主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该实验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5%。
  2.对于设计性实验,由教师给定(或学生选定)实验项目,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完成实验过程,汇报实验结果,提交总结与实验报告。
  3.学生参与创新开放实验室和学科专业实验室的研究创新性实验,根据实验报告(或论文)及答辩情况,经指导教师考核,适当给予学分。创新开放实验室的研究创新性实验16课时记1个选修课学分;学科专业实验室研究创新性实验一个学期记2个选修课学分。
  4.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调节选修课学分,鼓励学生多做设计性实验或研究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您尚未登陆,请您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请先注册。确认要删除吗?确认要删除吗?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教师839334.1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4页免费37页免费26页免费6页免费18页免费 22页免费30页免费9页免费2页免费6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0页免费41页免费47页免费41页免费9页免费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人​教​版​化​学​选​修​五​课​件​,​还​有​配​套​练​习​,​请​同​时​下​载​!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938.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位素分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