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地区,社交来源的微信社交资料能加吗

打破微信社交关系的另一个方向:工具社交
打破微信社交关系的另一个方向:工具社交
在很多人眼里,金融与社交,本是没有交集的两个领域。而平安天下通APP,则从对外提供公众服务(包括IM应用)、面向企业内部员工提供内部办公自动化两个方面做出尝试。工具社交会不会是下一个方向?
前段时间,看到俊世太保的一篇文章《微信的社交关系并非那么牢不可破》,文中提出了三个破解微信社交关系的方向:
1)以兴趣社交为导向,打造移动社区;2)专注私密社交,比微信更加隐私;3)打造跨终端的社交工具。
对于这个论调,我不能同意更多。
因为社交本质是多元化的,微信单一的熟人社交很难一统天下。当下,虽然微信貌似势不可挡,但正如俊世太保所言,那是因为真正PK微信的杀手级应用还没有出现。当然,这个杀手级应用会不会出现在他所说的这个三方向上,我不得而知。但我认为,除了这三个方向,还有一个方向可行——工具社交。
其实,自从社交应用出来伊始,工具社交一直被忽略。大部分人认为,工具就是工具。社交,有的玩么?所以,包括微信、来往、陌陌、微博、秘密等当下比较知名的社交应用,着力点均没有在工具社交上。
那么,基于工具的社交真的没有前景么?答案是否定的。微信等是基于关系或兴趣建立社交生态,我把它说成“软社交”,而基于工具需求建立的社交生态,其实是“硬社交”。很明显,“硬社交”基于“软社交”粘性更大。
刚刚推出不久的“平安天下通”就是一款定位于工具社交的APP,借这个思路平安旗下的科技公司能否做出有益的尝试?我想借此谈谈对工具社交产品的一些看法,以及平安天下通试水工具社交的阳谋:
平安天下通是在去年推出的一款移动应用,期望打造的是以信息交互为核心的社交平台。其功能目前分为对内和对外两大板块:
对外功能即面向公众的常规服务:支持语音、图片、视频、位置、名片、表情的发送,支持朋友圈动态分享,可发起讨论组会话和创建500人规模的群组,订阅公众账号;
对内则是面对平安集团内部员工的服务,在公众号“平安员工”里植入了“自助平台”、“员工EAP(员工帮助计划)”、“资讯宝”这三项服务。目前“自助平台”有自助请假、查询异臣勤、查询通讯录、查询工资单四大功能;“员工EAP”提供了成长加油站、健康讲堂、辅导平台三项服务;资讯宝目前只有平安集团内部活动“礼仪之星”一项资讯。
以我的了解,平安一向是一家讲求员工管理效率的企业,比如若干年前,平安管理层中层以上人员人手一台黑莓,专门安装有内部办公和会议系统;如今,将APP用于内部员工服务自然是秉承了平安一贯的管理理念。
综合来看,平安天下通的核心主要是以功能服务为导向,如对内员工服务,对外金融服务,可以说是一款搭载了移动办公自动化(OA)的“金融版微信”。
当然,在很多人眼里,金融与社交,本是没有交集的两个领域。平安的跨界融合,能找到市场么?
我们先来算一个数:中国平安这家公司的员工数大约30万,业务覆盖8000万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8000万人,是付费率达到100%的真粉丝。不管是腾讯,还是百度阿里,亦或是其他任何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公司,都不可能有这样的规模和优质质量的粉丝。而这些人,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肯定是最精准、最迫切的。同样的,将他们建立一个垂直的社交生态圈,也是最容易和活跃的。
据悉,平安天下通已经和万里通、一账通实现了账号互联。万里通是平安的通用积分平台,通过它平安将旗下所有金融业务消费积分统一起来回馈平安客户,带动了旗下保险、银行、信托、证券各业务的交叉销售。一账通则是平安推出的创新的网上账户管理工具。而它们与平安天下通互联,将非常有利于社交的分享和互动;除此之外,平安信用卡也在平安天下通内设有公众账号,正是利用自有平台的优势,平安银行信用卡系统与平安天下通平台对接更顺畅,在为客户提供诸多便捷服务的同时省去了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服务的繁琐操作,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
总体来看,平安天下通是一个平安寄予了很多综合功能实现的突破口。设计的初衷,是把中国平安各板块业务整合到一款应用内,做一款“聚合性”的移动平台,让平安旗下的所有服务,都接入这个移动端的统一入口;而从社交层面,基于金融服务的社交理念包括让保险、理财领域的大量客户经理通过共同的IM工具来聚集人脉。
当然,可以预知,一个网人一旦成为平安天下通的用户,那么,“社交”概念自然会对平安带来一个直接的红利:即潜在用户的开发。平安负责产品的工作人员透露,“平安就是试图以现有客户的社交关系链拓展潜在客户,再将其转化成平安的金融业务客户”。
不过,对于一款刚刚上线的APP,将如此众多的想象归于一个轻量级产品,在体验上会不会对用户造成混乱,抬高使用的门槛?即便是产品设计极简的微信,也被人称功能“越来越重”。平安天下通至少是一次有想法的尝试,然而,能否找到金融服务和社交基因的汇合点,确实还需要时间的验证。从目前社交类APP市场来看,平安依然有充分的时间——毕竟,强大的微信也是很难涉足金融服务领域的。
(关注更多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本文系作者@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庐陵子村 的更多文章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搜索二维码下方的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获取最新鲜的TMT资讯“微信与大学生社交需求的综述研究_文档下载_文档资料库
当前位置: >>
“微信与大学生社交需求的综述研究
“微信对于大学生社交需求的满足程度之研究”文献综述为了更好地开展本次研究工作,我们收集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社交情况、微 信以及其他社交媒介对于大学生社交活动影响的研究成果,共计文献 66 篇,其 中英文文献 17 篇,中文文献 49 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大学生 的社交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微信的传播特点以及其他社交媒介对于大学生社交需 求的满足状况,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下面分别从“大学生社交状况” “微信” “其他社交媒介”三个方面展开本次综述。一、关于大学生社交状况的研究为了对微信与大学生社交需求关系做进一步的研究, 本节对有关大学生社交 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试将所收集到的文献研究方向分为三类: “大学生 社交状况调查” “大学生社交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大学生社交问题的解决” 。 (一)大学社交状况调查 本部分的文献偏重于对大学生社交状况的描述和调查, 且又可以分为两类研 究: “未指明特定群体的研究” “特定群体或身份的研究” 1、未指明特定群体的研究 本部分侧重对于大学生普遍社交状况的研究。如吴守良(2001)在《大学生 社交能力的调查分析》中通过进行 247 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认为:部分学 生存在比较严重人际交往障碍,对其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学生人 际交往问题与其交往能力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交往能力又与其个性特点相关 联。段文娥(2013)在《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交流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 为例》中认为:社交网络上的交流主要是一种熟人之间的浅层次交流,通过 &好 友&的批量生产,建构了一种平面化、符号化的聚合圈。于此研究类,Tiffany A. Pempek, Yevdokiya A. Yermolayeva 和 Sandra L. Calvert (2009) 在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ing experiences on Facebook》 中基于对学生使用 Facebook 情况的观 察日记,探讨了大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社交来构建自我认知。 2、特定身份或群体的研究 在对于大学生社交状况的研究中, 很大一部分是对特定大学生身份或群体的 社交状况调查,并进而研究他们的特殊身份与所处环境对其社交状况的影响。 例如黄凌云(2011)的《华侨大学生社交焦虑及相关心理因素分析》使用问 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华侨大学生的社交状况进行测量, 进而探讨部分人口学 和心理学指标对其社交焦虑的影响。 ,肖飞(2012)的《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交焦 虑与自尊研究》 基于量表研究和人口信息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民族院校 大学生的社交状况。谢英香(2013)在《 “90 后”大学生网络社交中信任关系的 研究》 中对 “90 后” 在独特的数字化生长环境中对网络社交信任的构建的研究。 Li, D(2012)在《Out of the ivory tower: the impact of wider social contact on the values, religious beliefs and identities of Chinese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UK 》 中 对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社交状况对他们的价值观、 宗教和自我认知的影响的研究。 Andrea G. Trice(2004)的《Mixing It Up: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Social Interactions With American Students》中对美国的 497 名毕业留学生进行调查后, 探讨他们的特殊身份是否会阻碍他们融入美国社会并参与社交。 (二)大学生社交问题成因与影响因素研究 本部分的文献侧重于寻找大学生社交问题(尤其是社交焦虑问题)的成因及 影响因素,这类文献在我们所收集到的文献中也是最多的。 如郭晓薇(2000)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认为:自我评价和社交 技能是造成社交焦虑的重要原因,自我评价中的“与人们交谈”和“社会交往” 方面是成因中的重要一环。李波、钱铭怡和钟杰(2005)在《大学生社交焦虑的 羞耻感等因素影响模型》 中,通过量表测试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 析,得出结论:在社交焦虑的各种影响因素中,羞耻感和人格因素分别占据首要 及次要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有两篇文献分别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事实上进行了关于学 生身份对社交问题的成因影响研究: 陈洁(2009)在《大学生社交焦虑、自尊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中,以自 尊和归因理论为出发点, 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 其结论认为, 学生干部经历、 年级高低等因素对自尊水平和归因方式有较大的相关关系, 而后两个因素又对大 学生焦虑水平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简单地说,社交焦虑程度越高的被试,越倾向 于将人际交往情境中的成功归因于外界因素, 将人际交往情境中的失败归因为稳 定的或是外控的因素; 而低自尊被试倾向于将失败看做稳定性事件,低自尊大学 生在外控失败归因和情境归因上与高自尊大学生差别显著。 有无学干任职经历等 学生信息,可以作为其学生社交焦虑的预测因素。 而周文莉(2005)在《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评估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中,从“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角度出发,以自编的“大学生社交效能感初测问 卷”及其调查状况进行研究。其得出结论认为,社交效能感存在着专业差异和年 级差异。简而言之,在总分、信心表达效能、和主动交往效能上,大四显著高于 大二;在应对困难情境效能上,大四显著高于大一。总体而言,社交效能感和社 会支持对社交焦虑有正性但微弱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 现有文献都是以人口信息或心理生发机制为切入点的,侧重 从个人因素进行归因, 极少有从外部性因素进行归因的。而如果引入传播学中交 往论的视角, 我们认为大学生间的社交可视为一种交往,而这种交往必然是伴随 着政治经济科技等多种社会环境因素。由此可见,引入传播学的视角,研究微信 这种社交工具在大学生社交活动中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三)大学生社交问题的解决 本部分强调通过医学或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心理治疗或人格建设。如王丽萍、 李征澜和余林(2009)的《社交效能感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通 过在团体辅导中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社交效能感来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 根 据辅导前后的数据测试,证明效能感团体辅导能够解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问题。 吴素梅、吴沁嶷、罗静和邓耀星(2011)在《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 虑的干预》 中使用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来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根据对照组 和实验组的在实验前后的量表和行为观察记录, 可以得知朋辈团体心理辅导能够 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问题。李璇和黄敏儿(2009)在《元情绪评价指导对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 中采用实验法研究元情绪评价指导是否能缓解大学生社 交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本部分和第二部分一样,文献基本上都是从心理学、医学或 教育学的视角探讨解决视角。 这足以证明大学生社交这个问题长期被限制在较狭 隘的视域内, 而传播学的视角, 尤其是微信这种新传播技术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 是很有意义的。二、关于微信的研究 (一)环境变化:网络媒介平台的转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技术革新,越来越多的电子媒介被我们日常接触,跨屏整 合的各种终端被我们习以为常。 在这种互动与交融的大趋势中,对于人们交流的 使用满足, 即时通讯应用工具显得格外重要。 与此同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基于 LBS 技术和 O2O 等传播形态的出现,网络社交媒体正逐渐打破时空限制, 媒介传播平台发生着剧烈转移。 1、Web3.0 的传播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拓展到线下渠道的技术实现,虚拟社会的链接呈现出 三个阶段:在web1.0时代,以新浪、雅虎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时代免费为互联网用 户提供各种分类信息资源, 人们可以从门户网站上浏览新闻, 收发电子邮件等待; 信息的传输是单向的,用户是被动接受信息的,没有多少交互。 Web2.0 的概念 2005 年由 0’Reilly 媒体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提姆? 奥莱理 Tim GTReilly 提出。 他对 Web2.0 定义: “以网络作为平台, 横跨所有互联设备; Web2.0 应用充分调动这一平台的内在优势;把软件作为不断升级的服务加以提供,使用 软件的人越多,软件变得越好;这些应用从多种来源(包括个人用户)吸收和重 混数据,与此同时,允许自己的数据和服务被他人重混” (胡泳,2008) 。web2.0 是相对的一个双向型互联网链接方式,打通了渠道两端,使用户可以产生交互行 为。web2.0 带来了分享、交互、开放等思想,而使用 web2.0 技术形成的即时 通讯(IM)则使人类的信息传播发生了跳跃性的发展。 Web3.0 的概念推出,强调“个性、精准和智能”,特别是在 SOA、云计算等 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开放平台,用户可以建立 Web 应用,满足了 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支持多人同时开发,解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Web3.0 将是个性化的时代,其基本特征有:&一是数据和应用不需要在计算机上运行,全 部存在网络服务端;二是在任何一台电脑上,甚至在电话和电视上,只要打浏 览器就能进入自己的世界,看到自己的内容。”(王昀加、孙欢杰,2008) 2、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简称 MI)的不断普及,硬件与软件的跟进, 用户基于个人电脑的行为习惯逐渐被手机所替代。移动互联网兴起于国外,是区 别于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的全新网络体,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ad 和其他手持终 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 方便的获得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和多 样的应用服务(刘德寰、刘向清和翟凯等,2012)。简单而言,移动互联网就是 结合网络与通信技术的终端使用, 随着宽带无线网络的接入以及智能终端技术的 发展,人们普遍迫切更适合移动端平台使用的网络服务。 目前,全球5亿facebook用户中有2亿为移动用户,twitter用户中有一半为移 动用户,40%的微博消息来自移动终端(KPCB,2011)。中国手机移动互联网 用户在近几年来经历了飞速的增长, 尤其是在2008年至2010三年的高速增长, 在 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的上半年, 短短两年间,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净增数量达 到2.04亿。据互联网数据中心(Datacenter of China Internet,简称DCCI)预测, 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将达到7.21亿,超过7.16亿的PC网民规模,中国开始 真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数据中心,2012) 。随着4G通信技术的实现, 更快的网络体验与应用实现成为可能,移动互联网势必会成为下一轮研究热点。 3、智能终端的普及 随着世界智能手机技术的迅速变革,我国也逐渐步入了一个智能手机时代,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报告显示,2013年第一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 2.16亿,比起去年同期的1.53亿支,成长率达到41.6%。另外,平板电脑、穿戴式 设备与传感器的普及,这些都大大拓宽了智能终端的范围。智能终端的普及,一 方面方便了通讯技术的多样化实践; 另一方面则促使用户更好的体验移动互联网, 使得大范围的集聚通讯应用成为可能。 (二) 移动 IM 的概念与发展 1、移动即时通讯的定义 即时通讯 (Instant Messaging,缩写为 IM),属于 Web2.0 技术中的一种终端服 务,允许两个人通过网络平台即时地传递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等主流内 容的通讯形式。而移动即时通讯(MIM)则是即时通讯在移动端的拓展与延伸(吴 茹双,2013),一般需要移动终端机的服务和移动平台通讯软件的支持。艾瑞咨 询在 2006 年给出移动通讯工具的定义:将其定义为在传统通讯系统基础上突破 传统 Web 界限,将手机短信与手机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使用户可以利用手机 作为终端与他人进行短信或移动互联网形式的即时信息交流。 它来自固定网络中 的即时通讯和移动网络中的短信讯息系统两者的结合。这种定义忽视了手机 QQ 和 MSN 也可以通过 WAP 流量呈现的形式。李茜(2008)在其硕士论文中重新梳 理了移动即时通讯的相关资料, 将其定义为基于移动互联网,利用各种移动终端 设备, 比如手机、 Pad、 移动 PC 等, 结合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移动 QQ、 移动 MSN、 PICA、飞信等软件),突破地点限制与传统互联网的局限,随时随地达成与他人 有效沟通以及实现自我愉悦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人与人、人与机器之 间的实时互动,并会因此产生一定的费用。 2、移动即时通讯当前的产品分类 目前国内的 MIM 产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吴茹双,2013): 第一阶段为 2000 年-2005 年为主,主要是桌面即时通讯在 Web 上的延伸, 信息的呈现方式是文本,以 2000 推出的移动 QQ 与 2005 年推出的移动 MSN 为 代表,作为一种无限增值业务向用户提供;第二阶段是
年,得益于移 动互联网发展,用户可以借助移动数据网络使用 IM 信息交流,呈现方式包括语 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以 2006 年腾讯推出手机 QQ 为代表;第三阶段是 2010 至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开源性的操作系统与 3G 网络的建成,多样化的通 讯工具在移动端出现,出现了较强的社交粘性,LBS 定位特征以及绑定个人信息 等特征, 这阶段的即时通讯工具出现了泛化,包括移动端社交媒体也出现了即时 通讯特征,其中微信经过三年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最常用通讯工具之一。IM 载体 诞生时间 (国内) PC移动 IM 移动终端新型 MIM 智能移动终 端 2011 年1999 年2006 年 在 wap 通讯系统 中实现的手机短信与移 动互联网的结合利用智 能手机实现的传统移动 IM 的拓展,功能全面 手机 QQ\飞信PC 终端即 功能 时通讯、 传递文 字、语音、视频 和文件 产品代表 QQ\MSN利用智能手 机实现的传统移 动 IM 的拓展,功 能全面丰富 微信\米聊 (三)移动即时通讯代表:微信 1、 微信的概念 微信是一款腾讯公司 2011 年 1 月 21 日正式推出的基于移动端的即时通讯软 件。使用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下载安装,可以从手机通讯录、QQ 好友等导入通 讯关系,通过消耗移动互联的 GPRS 流量,快捷发送文字、语音、照片、视频, 支持多人群聊。 有人对微信进行了定义:“微信是基于手机通讯录直接建立与联系人连接的 一款即时通讯工具, 它的推广是弥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对立的一次试水,更是 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微信软件充分挖掘出手机通讯录的社交潜力, 加上 1000 米以内的微信用户搜索功能。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发送功能,很快便聚集人 气。”(周蕾,2012)其实对于任何的软件工具,其功能特征都是变化的,比如 现在微信 5.0 版本就拥有 3000 米以内的用户搜索功能,对讲机的功能已经被定 义多次, 所以微信的本质还得回归其即时通讯特征,其通讯的表现形式会变得越 来越丰富。 而弥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对立关系,一方面是源自于移动终端的 自身特征,另一方面是微信自身具备 O2O 特征,比如二维码,驱动了线上与线 下的交互关系。 2、微信发展历程 (1)微信类产品的源起 最初在移动端出现的类微信产品是国外的 KiK Messenger,其是一款基于个 人手机通讯录建立使用者之间联系的即时通讯软件。KiK Messenger 通过信息推 送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免费聊天的功能。它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复制到手机上, 实现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无缝连接,到了 2010 年,国外出现了类似 KiK Messenger 基于手机通讯录跨多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件, 比如 Whatsapp、 iMessage、 PingChat、Facbook Messager 等。 国内首先出现的类似 KiK Messenger 移动软件是“个信”, 由互动科技 2010 年 11 月推出,2010 年 12 月,小米科技研发了相同功能的“米聊”,同时盛大公司推 出“盛大 KIKI”,这三者都是基于使用者通讯录的即时通讯应用。 2011 年 1 月 21 日, 腾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微信”, 2011 年 4 月。 联通“沃联系”登陆苹果 App Store, 2011 年 6 月,苹果推出 IM 产品 iMessager。其后,诸如 Talkbox、飞聊、翼聊、 口信等本地通讯录概念产品不断推出。 (2)微信的阶段性发展 根据腾讯公司的数据:微信是 2010 年 11 月 18 日正式立项,2011 年 1 月推 出了腾讯微信 iphone 版本,3 天后推出了 Android 版本。 2011 年 5 月 10 日,微信发布了 2.0 版本,该版本新增了 Talkbox 那样的语 音对讲功能,使得微信的用户群第一次有了显著增长。同年 8 月,添加了“查找 附近的人”交友功能。 到 2011 年 10 月 1 日,微信发布 3.0 版本,该版本加入了“摇一摇”和漂流瓶 功能,同时增加了对繁体中文语言界面的支持,并增加港、澳、台、美、日五个 地区的用户绑定手机号。 微信不再仅仅是一款具有强大语音即时通讯功能的软件, “其强互动性,方便性,和趣味性越来越突出,从电话短信的替代工具进化成人 们现代生活的重要社交工具” (刘德寰、 刘向清和翟凯等, 2012) 。 2011 年年底, 注册微信的用户达到了 5000 万人数。2012 年 3 月,微信用户数突破 1 亿大关。 2012 年 4 月 19 日, 微信发布 4.0 版本。 这一版本增加了类似 Path 和 Instagram 一样的相册功能,并且可以把相册分享到朋友圈。同年 4 月,腾讯公司开始做出 将微信推向国际市场的尝试, 为了微信的欧美化, 将其 4.0 英文版更名为“Wechat”, 之后推出多种语言支持 。2013 年 1 月 15 日,腾讯微信团队在微博上宣布微信 用户数突破 3 亿, 成为全球下载量和用户量最多的通信软件,影响力遍及中国大 陆、香港、台湾、东南亚,海外华人聚集地和少数西方人。 2013 年 8 月,微信 5.0 上线,添加了表情商店和游戏中心,扫一扫功能全新 升级,可以扫街景、扫条码、扫二维码、扫单词翻译、扫封面。2013 年 10 月 24 日,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 6 亿,每日活跃用户 1 亿。 3、微信传播的特点 对于微信传播的特点, 有学者针对性地从拉斯韦尔的“5W”理论来做理解 (党 昊祺,2012),微信的传播模式在控制分析上看,用户关系真实、交流亲密,因 此传播的信息更为真实;从内容分析上看,私密性与实时性,并且传播的内容方 式多样;在媒介分析上,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媒体实践,为微信铺垫着美好未来, 并且微信具备 O2O 跨屏传播;在受众分析上,微信的受众区分明显,从通讯录 以及 QQ 好友导入的关系一般密切, 而通过查看附近的人或者摇一摇等渠道来添 加的好友则关系弱化。 也有的学者针对微信突出了传播介质与传播主体的传播特 征(高寺东,2013):1.微信传播符号多样化,能多元化地传播信息,并且它改 变了互联网用户以往单纯依靠文字和图片进行社交的状况, 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回归至语音;2.微信多维化的社交方式有利于用户扩大社交网络,其次其熟人圈 关系,所以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可信度。 (四)国内外移动互联通讯研究 1、国外 MIM 研究 相比较国内外, 国外的内容研究可能更倾向于移动即时通讯的整体研究,而 非单一应用工具或平台研究,国内可能则倾向于某一个(比如微信、微博)具体 应用来做实用研究, 而国外则会更高层次来分析环境变化。作者在收集文献过程 中,发现了国内媒介实用主义的特征,而国外的文献则鲜有针对单一的 MIM 工 具进行剖析。 当然近期西方也有声音出现, 认为针对 KAKAO TALK、 MSN messenger 等移动即时通讯工具的兴趣缺乏,尤其缺少对用户满足这部分的研究(Park S,Oh Duckshin& Lee BG,2011)。 有学者会更加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来分析移动端整体应用对用户的满足研究 (Wei, Ran, Karlis, Jack. &Haught,2012),随着新应用的出现,具体的个案研究也 出代表性出现,比如针对单一 MIM 工具的对比研究(Karen Church, Rodrigo de Oliveira.2013) , 美国市场中有 whatsapp、 facebook messager 与苹果的 iMessager 类似微信的应用,国外学者很多人会取用部分选择已经体验研究。 2、国内 MIM 研究 国内学者针对即时通讯的研究往往倾向于实用领域, 尤其是对微信这款产品 的研究,除了 MIM 本身的传播特征研究,其他两方面的文献也较多,一种是趋 于信息技术, 主要研究基于移动系统平台上的服务优化与创新;另一种属于前台 研究,主要是利用这些应用平台获得实用效果,比如营销形态研究。相对而言, 社会文化批判角度与使用满足角度的作品较少。 在社会化媒体的基础上, 有学者针对性地比较了微博与微信两者传播形态的 不同,谈到了新环境下营销方式的整合(陆高峰 2013;张尔煦;2012),针对 微信公众平台的崛起, 而探讨了自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营销与借鉴 (张晓光; 2013; 陈海华,2013;甘霖,2013) 还有部分文章研究了中国用户对于移动通讯工具的选择性问题, 列出了功能 性感知(Perceived Usefulness)、娱乐性体验(Perceived Entertainment)、跨平 台互动(cross-platform interaction)、易于使用(Perceived Ease Of Use)成为影 响国内用户选择 MIM 的几大因素(Jiang Guoyin &Deng Wenjuan, 2011),其中功 能性感知占了最大比例, 说明了国内用户针对移动端的通讯工具非常看重其功能 体验与多样化服务。 也有人从文化现象来解释这种选择性 (Liu, Min&Ji, 2011) , 其调查八百多份样本后,概括了不确定性的回避(uncertainty avoidance)与集体 主义的文化范畴,不确定性回避影响了用户的尝新性、直觉的评断性。三、关于其他社交媒介的研究本节主要论述其他具体社交媒介对于大学生的社交需求的满足情况, 选取的 媒介主要包括: 国内的有 BBS、 人人网 (原校内网) 和微博, 国外的有 BBS, Myspace, Facebook 和 Twitter。社交网站(SNS)起源于美国,是以社交人际网络为基础的 互联网应用服务,其理论基础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Stanley Milgram 于 1967 提 出的六度分割理论。它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关系网络转移到网络上,通过“熟人 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建立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模型,将人们线下与线 上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 根据目前检索到的文献,关于社交网站在于大学生社 交活动中发挥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关系维护与结识新交” 、 “形象塑造与印象 管理” 、 “寻求社会支持与归属感”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关系维护与结识新交。 在已有的此类文献中, 大部分认为社交媒体对于大学生社交活动的最大帮助 在于关系维护与结识新交,特别是关系维护。蔡斯韵(2009)在分析校内网的发 展后指出, 交友是用户加入此类网络社交平台的初级需求,而维系关系是用户使 用校内网的最大需求。李皓(2012)认为,社交动机是预测大学生微博使用的最 有力变量,微博通过信息的发布和获取、人际网络的构建和维护、多样化化的需 求体验,满足了大学生之间的社交需求。Brandtz? g 等学者(2009)指出,使 用 SNS 的最主要原因是结交新朋友,其次才是与他人保持联系,以及一般社交 功能。 郝若琦 (2010) 认为, 在美国大学生使用 Facebook 的主要动机当中, “人 际关系的建立于维系”被用户视为其使用 Facebook 的最主要原因。用户将社交 网站看做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个方便快捷有趣的新工具, 在获得娱乐的同时会 与好友保持联系与互动。徐艳等人(2012)认为,社交网站被用来扩展人际关 系的作用并不突出,而更多地是对线下已有人际关系的维护。JOHN RAACKE 等人(2008)研究发现,在使用 Myspace 与 Facebook 时,绝大部分大学生的使用 目的在于发现新朋友、与现在的朋友保持联系,与过去的朋友保持联系,即“结 识 新 朋友,不忘老朋友”,这 些需求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Kaveri Subrahmanyam 等学者(2008)研究发现, “新兴成年人”经常使用社交网站(如 Myspace 和 Facebook)与朋友和家人联系,使线下与线上的社交网络得以重叠。 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关系互动, 形成与维持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起亲密的关 系网。张玮(2009)认为,用户使用人人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现实的人 际关系, 同时通过网络扩展自己新的人际关系。用户维系和扩展人际关系的成本 降低,满足了用户社交的要求。梁丹等人(2011)认为,现实中的交往是个体校 内网人际关系的主体。通过使用社交网站,减少了人际关系的形成时间,也使得 交往以一种更随意更放松的方式进行。李芳等人(2010) 、徐娟(2008)则分别 从“名人效应”与“情绪体验”方面陈述了社交网络对于大学生社交活动的积极 意义。 (二)形象塑造与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由 Goffman 提出, 他认为, 为了给交往对象留下自己所期待的印象, 人们会留意自己的形象, 从容貌、 谈吐到一举一动, 都希望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Ellison(2007)归纳了社交网站的本质,指出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在一个有限制 的系统中构建一个公开或者半公开的个人形象”的体验。马俪娜(2011)认为, 大学生通过社交网站中的印象管理,能够激活理想自我、真实自我和现实自我, 并使得现实自我的激活程度更加靠近理想自我。 Tiffany 等人( 2009 )指出, Facebook 并没有提供大量预期中的交往体验,只是理论上可行,但它在大学生 自我表达与自我形象塑造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JOY PELUCHETTE 等人 (2008) 通过对大学生关于社交网站上的内容的态度研究, 指出了不同性别之间印象管理 的差异性与同一性。徐晓蕾(2010)则从自我同一性与自我呈现技巧方面探讨了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刘琳(2005)认为,大学生在 BBS 上具有塑造自我 形象的主动性,方便进行印象管理。 (三)寻求社会支持与归属感 社会支持是持续的社会集合,该集合为个体提供有助于认识自我的机会,并 使个体对他人的期望得以维持(Caplan,1974) 。廖丽旋(2013)认为,大学生 在网络中的自我表露行为是一种策略性行为, 是互动主体寻求和给予社会支持的 重要途径。张雅婷等人(2012)认为,大学生通过使用人人网建构自我,形成了 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社会关系网络,群体身份得到认同,并从中得到了社会归属 感。Shawn M. Bergman 等学者(2011)认为,在社交网站中,具有自恋倾向的 人渴望得到更多的赞赏与注意, 因而会更加活跃,并争取结识更多的社交网络朋 友。詹恂等人(2008)研究指出,大学生为取得认同与支持,会以他人的评价为 媒介不断地更改自我形象。 寻求网络认同仍然是 SNS 媒介使用的首要功能。而此 间的人际交往并没有现实回归,它是妥协的产物,其真实性是受到质疑的。参考文献[1]Tiffany, A, Pempek, Yevdokiya, A, Yermolayeva, Sandra, L, Calvert.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ing experiences on Facebook[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227-238 [2]Li, D. (2012). Out of the ivory tower: the impact of wider social contact on the values, religious beliefs and identities of Chinese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UK. Race Ethnicity and Education, 15(2), 241-258. [3]Trice, A. G. (2004).Mixing it up: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social interactions with American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5(6), 671-687. [4]KPCB. Mobile internet trend report,May,2011 [5]Duckshin Oh, Bong Gyou Lee.(2011).Analyzing User Satisfaction Factors for Instant Messenger-Based Mobile SNS.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85, 280-287 [6]Dick Wei, Evan Zhou. ( 2011).Tencent Weixin―Welcome to the Age of Mobile Internet .R .J.P.Morgan: Asia Pacific Equity Research, ]Karen Church, Rodrigo de Oliveira.(2013). What's up with WhatsApp: Comparing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Behaviors with Traditional SMS. MobileHCI '13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 . 352-361 [8]Wei Ran, Karlis Jack. &Haught Matthew.(2012) Apps, Apps, and More Apps: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 Study of App U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Sheraton Phoenix Downtown, Phoenix, AZ, May 24, 2012 [9]Jiang Guoyin, Deng Wenjuan.(2011) .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9 (6), p563-583 [10]Zhenhua Liu, Qingfei Min &Ji Shaobo. (2011) . A study of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adoption: within-culture vari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9(3), 280-297 [11]Pempek, T. A., Yermolayeva, Y. A., & Calvert, S. L. (2009).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ing experiences on Facebook.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3), 227-238. [12]Raacke, J., & Bonds-Raacke, J. (2008). MySpace and Facebook: Applying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to exploring friend-networking sit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2), 169-174. [13]Subrahmanyam, K., Reich, S. M., Waechter, N., & Espinoza, G. (2008). 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networks: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by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6), 420-433. [14]Peluchette, J., & Karl, K. (2008). Social networking profiles: An examination of student attitudes regarding use and appropriateness of content.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1), 95-97. [15]Bergman, S. M., Fearrington, M. E., Davenport, S. W., & Bergman, J. Z. (2011). Millennials, narcissism, and social networking: What narcissists do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wh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50(5), 706-711. [16]Brandtz? g, P. B., & Heim, J. (2009). Why people u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n Online communities and social computing (pp. 143-152).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17]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18]吴守良. (2001). 大学生社交能力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 理咨询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1). [19]段文娥. (2013). 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交流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 学为例.新闻世界, (1), 55-57. [20]黄凌云. (2011). 华侨大学生社交焦虑及相关心理因素分析. 中国健康心 理学杂志, 19(1), 64-67. [21]谢英香 . (2013). “90 后 ” 大学生网络社交中信任关系的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华东师范大学). [22] 郭 晓 薇 . (2000). 大 学 生 社 交 焦 虑 成 因 的 研 究 . 心 理 学 探 新 , 20(1), 55-58. [23]李波, 钱铭怡, &钟杰. (2005).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羞耻感等因素影响模 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5), 304-306. [24]陈洁. (2009). 大学生社交焦虑, 自尊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 [D]. 学理 论, (35). [25] 周 文莉 . (2005). 大 学 生社 交 效能 感 的评 估 及与 社 交焦 虑 的关 系 研 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苏州: 苏州大学). [26]王丽萍, 李征澜, 余林. 社交效能感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 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985-986. [27]吴素梅, 吴沁嶷, 罗静, 邓耀星, &江光荣. (2011). 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47(3), 109-114. [28]李璇, &黄敏儿. (2009). 元情绪评价指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 第十 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9]张雅婷, 占君慧, &张繁谦. (2012).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需求实证研究 及分析-以人人网为例.商品与质量: 理论研究, (7), 270-270. [30]辛文娟, &赖涵. (2012). 微博, SNS 与大学生虚拟交往需求研究――基 于对重庆高校本科生使用新浪微博与人人网的情况调查. 新闻爱好者, 2, 028. [31]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8 年版,第 86 页。 [32]王昀加、 孙欢杰 (2008) .网络新阶段 web3.0 正渐渐走来.经济参考报. 2008 年 4 月 17 日. 008 版 [33]刘德寰,刘向清,翟凯等,正在发生的未来:手机人的族群与趋势[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2012 [35]盛嘉. (2011). Kik 引发的短信热潮[J].互联网天地,-65 [36]吴茹双.微信用户使用态度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 文.2013. [37]李茜.移动 IM 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8 [38]张长乐.微信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的建构[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3 [39]周蕾.(2012).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J].东南传播,2012(1),21-23 [40]高寺东.(2013).微信的传播价值探析――基于社交、营销的视角[J].青年记 者,2013(09) [41]陆高峰. (2013). 从微博到微信[J].青年记者. 2013(06)c [42]张尔煦. (2012). 微信推广的病毒性营销分析[J].新闻传播. 2012(06) [43]张晓光. (2013). 浅论“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蝴蝶效应与网络舆情监 控[J]. 新闻传播. 2013(07) [44]陈海华. (2013). 试论传统媒体借力微信之尴尬处境[J]. 新闻传 播. 2013(03) [45]甘霖.(2013) . 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J]. 中国传媒科技. 2013(02) [46]蔡斯韵. (2009). “使用与满足” 理论和校内网的发展. 今传媒, 7, 039. [47]马晓红. (2012). 大学生 “微博控” 现象成因分析. 新闻界, 3, 001. [48]叶莉芳, & 江志玉. (2011). 大学生 SNS 网站使用动机的研究. 黑河学 刊,173(12), 117-118. [49]徐艳, 陈奕, & 邓思慧. (2012). 大学生群体对社交网站接触动机之调查 研究――以人人网为例. 东南传播, (9), 116-118. [50]梁丹, 李丽涛, 王芳, & 邸秀娟. (2011).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特征及心 理原因分析. 社会心理科学, 26(7), 45-47. [51]张雅婷, 占君慧, & 张繁谦. (2012).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需求实证研究 及分析-以人人网为例. 商品与质量: 理论研究, (7), 270-270. [52] 马 俪 娜 . (2011). 大 学 生 社 交 网 站 使 用 中 的 印 象 管 理 和 自 我 和 谐 (Master's thesis, 上海师范大学). [53] 刘 琳 . (2005). 大 学 生 使 用 BBS 的 心 理 因 素 初 探 : 质 与 量 的 研 究 (Master's thesis, 华东师范大学). [54]廖丽旋. (2013).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的互动过程研究 (Master's thesis, 安徽大学). [55]李芳, & 曲豫宾. (2010). 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模型实证研究 [J]. 福建 论坛 (社科教育版), 8, 049. [56]李皓. (2012). 大学生微博使用与满足研究 (Master's thesis, 上海外国语 大学). [57]刘春雁. (2011). 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思想理论教育, 2. [58] 徐 娟 . (2008). 论 社 会 性 网 络 对 我 国 大 学 生 网 络 人 际 传 播 的 影 响 (Master's thesis, 兰州大学). [59]郝若琦. (2010). 美国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研究. (Master's thesis, 西北大学). [60]刘耀庭. (2008). 社交网络结构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杭州: 浙江 大学). [61] 张 玮 . (2009). 透 析 人 人 网 : 大 学 生 使 用 SNS 的 传 播 学 意 义 分 析 [D] (Doctoral dissertation, 西南交通大学). [62] 詹恂 , & 古玉立 . (2008). 我国校园 SNS 受众媒介使用的调查 . 新闻 界, 3, 49-50. [63]古玉立. (2008). 我国校园 SNS 受众媒介使用的研究 (Master's thesis, 电子科技大学). [64]李园园. (2009). 校内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青年记者, 17, 096. [65] 邓 煜 . (2012). 校 园 SNS 对 大 学 生 人 际 交 往 的 影 响 及 对 策 研 究 (Master's thesis, 北京邮电大学). [66]徐晓蕾. (2010). 自我同一性状态和自我呈现技巧与大学生社交网站受欢 迎程度的关系研究 (Master's thesis, 复旦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没有声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