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离子共存,离子导电能力那块儿,第五题,谢谢了~

当前位置:
>>>某同学用一小块铝片和盐酸反应制取H2,实验现象如下表时间1min2m..
某同学用一小块铝片和盐酸反应制取H2,实验现象如下表
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B.反应过程中盐酸的浓度增大C.随着反应的进行,铝片表面积变小 D.Cl-离子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难度:中档来源:0110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某同学用一小块铝片和盐酸反应制取H2,实验现象如下表时间1min2m..”主要考查你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及性质。 2.外因:主要是指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另外还有光、超声波、激光、搅拌、固体表面积、形成原电池等。 (1)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在一定温度下,同体、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定值,如C与CO2的反应、Na与H2O的反应中,C的量和Na、H2O 的量减少并不意味着其“浓度”减小,即不冈其量的增减而影响反应速率,但会因固体表面积的变化而改变反应速率。 (2)温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经验公式为(3)压强:对于气体反应,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对于气体反应体系,压强改变时有以下几种情况:&(4)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对于某些化学反应,使用正催化剂能显著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5)其他因素:增大同体的表面积(如将块状改为粉末状),可增大反应速率;光照一般也可增大某些反应的速率;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此外,超声波、放射线、电磁波等因素也能影响反应速率。 3.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微观解释
发现相似题
与“某同学用一小块铝片和盐酸反应制取H2,实验现象如下表时间1min2m..”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45494914476957268319384259204930C.Y->W->X->Z-
D.Z->W->Y->X-3.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2+Y2-,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X具有氧化性 ④Y2-是还原产物 ⑤Y2-具有还原性 ⑥X2+具有氧化性 ⑦Y的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4.在Cu2S+4H2SO4(浓)==2CuSO4+S+2SO2↑+4H2O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D.氧和硫5.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HCl→MgCl2
B.Na→Na+
C.CO→CO2
  D.Fe3+→Fe6、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1价。氢化钙可作为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中的氢元素(
)A.被氧化
是酒后驾车。这时酒精(CH3CH2OH)被K2Cr2O7氧化为醋酸(CH3COOH)。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2K2Cr2O7+3CH3CH2OH+8H2SO4→2K2SO4+2Cr2(SO4)3+3CH3COOH+11H2O
在这一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________,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同步达标答案A级1.AD
6.AD  7.AB级1.B
7. K2Cr2O7  CH3CH2OH  CH3COOH  Cr2(SO4)3
考题样板(看看高考是怎样考的)1.(2002年全国)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 + Z = X + Z2+ ; Y + Z2+ = Y2+ + 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A.R2+>X2+>Z2+>Y2+
B.X2+>R2+>Y2+>Z2+
C.Y2+>Z2+>R2+>X2+
D.Z2+>X2+>R2+>Y2+【解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故选A。2.(2001年上海)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
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
,需用氧化剂的是
(填编号)。【解析】在①变化中,Cr元素由+7价变为+3价,化合价降低,需还原剂;②③两步变化中Cr元素的价态都是+3价,⑤步变化中Cr元素的价态都是+7价,②③⑤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在④步变化中。Cr元素由+3价变为+7价,化合价升高,需要氧化剂。3.(99年全国)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4NO3--HNO3+N2+N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5:3 B.5:4 C.1:1   D.3:5【解析】N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失去3个电子后被氧化成0价;NO3-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得到5个电子后被还原成 0价。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5:3。
答:A。
【点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规律⑴ 依据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① 依据原子结构判断②依据反应方向判断 (1)氧化性: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③依据反应条件判断④依据同一元素化合价高低判断。【点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得电子,则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点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趣味阅读
光(热)致变色现象
很多物质在光的照射下,或者在加热的情况下,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后,它们的颜色会发生可逆性的变化,这就是光(热)致变色现象。
光致变色现象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被人们发现,首先是从无机物观察到的,特别是混有三价铁或六价钼的氧化物的某些物质常可以看到此现象,只是强弱不同而已。那时人们只要得到此种物质就视为宝贝,加以珍藏。1881年,菲普森发现含有硫化锌或硫酸钡等无机盐的涂层,白天经阳光照射之后变黑,晚上黑色又悄然退去,可以反复很长一时间。到了1899年.马克沃德又发现有机化合物1,4一二氢一2,3,4,4一四氯萘酮的晶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晶体由无色变成紫色,如果将变色的晶体放置在黑暗处,又会变回到无色。当时,马克沃德把在光的诱导下,某些物质发生可逆性颜色改变的现象,叫做"光色互变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仅发现的光致变色化合物越来越多,而且也发现了热变色现象。由于这类物质对光或热的特殊变色效应,不少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探讨这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为了更准确地表示光引发下,某些物质的可逆性色变行为,直到1950年化学家海世伯尔格才正式提出用"光致变色"这个名词来概括地描述这类物质所表现出的光一色互变现象。自从光(热)致变色现象被发现之后,已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这类物质被发现或被人工合成出来。有的物质在固态就具有很强的光(热)致变色性质;有的则必须在合适的溶剂中才呈现出来;有的在固(液)态和溶剂中都有光致变色性;有的则只有热致变色性。无论哪一种光(热)致变色物质,只有在"转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才能够发生.光(热)致变色现象。不同类型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光(热)致变色机理。换句话说,不同的变色机理,适合于不同类型的物质,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来阐明所有光(热)致变色现象的实质。
光致变色物质分成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具有光致变色或热致变色的无机物,大多数是由于金属离子在光波的激发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其光(热)致变色寿命,在常温下可从一秒钟到数小时.有机光(热)致变色物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无机物,因为数量大类型多,故光(热)致变色机理非常复杂,这里不再赘述。
在光(热)致变色物质中.人们研究最多的是有机物,从大量的文献报道中看,螺吡喃类是研究的较多和较深入的一类。在最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关于螺嗯嗪和螺噻喃的报道多了起来。  在大量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上,单分子的光致变色过程极难人为的控制。另外,在制造应用元器件时成型也比较困难,所以光致变色高聚物的合成与研究在当前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人们发现几万个光致变色有机物中能经受住光发色一光(热)消色重复性达30000次以上的仅有0.1一0.3%。在计算机信息储存方面的苛刻要求之下.几乎都遇到了困难。人们渴望从光(热)致变色高聚物的合成与研究上,寻找出能够满足很多应用方面苛刻要求的理想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人们为什么对光(热)致变色材料有那么浓的兴趣?因为很多具有这种性质的化合物不仅在合成上,而且在理论研究上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另外,尽管从当前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这门新兴科学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1.从大量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中精选出的优良者作为感光材料的感光剂,制成胶片后具有解象力高、信息存储量大、记录后可消除,重复使用等优点。作为感光材料使用,可部分地代替银盐感光材料,节约宝贵的金属银。但是,目前最好的有机感光材料与银盐感光材料相比较,仍然存在着感光度低、曝光时间长、重复进行发色一消色,胶片会产生疲劳等缺点。
2.作为彩色录像材料,可一次成像并且稳定。所以,在国防上是一种良好的光记录材料;在印刷上照像排版速度快,错误可及时更正,可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在计算机上可作为图像显示,数据储存等等。
3.在民用工业上,作为光致变色油漆、变色玩具,装饰品,多色变化妆品、变色染料及护目镜的主要着色原料已经在应用,颇受消费者的欢迎。
总之,要达到应用的要求,基本上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l.变色速度要尽可能的快(以银盐感光材料作标准),可逆性好,在基态具有良好的透
光性,高的光敏性和抗疲劳性。
2.光(热)致变色高聚物除具有l的优点外,还要具有成型好、强度大、耐磨损,抗静电的性能。
3.作为装饰品或化妆品,一定要无毒并与人的皮肤的酸碱度相匹配。
4.合成产率高、成本比较低,便于推广和应用。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离子反应预习导航(预习教材,提供教材关键信息)1.电解质定义                
  (3)典型例子
.2.非电解质定义                   典型例子
.3.强电解质定义                弱电解质定义                强、弱电解质定义对比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物质结构
溶液里的粒子
物质类别实例
4.写出下列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lH2SO4NaOHBa(OH)2NaHSO4NaHCO35.离子反应的概念
常见类型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①                ②                ③                 ④                 6.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书写步骤                         应改写为离子7.有关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的依据有①                ②                ③                 ④                 
关键信息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 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HCl  NaOH2.无论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酒精等3.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全部  部分离子  分子、离子强   弱NaOH  CH3COOH4. HCl=H++Cl-H2SO4=2 H++SO42-NaOH=Na++OH-Ba(OH)2=Ba2++2 OH-NaHSO4= Na++ H++SO42-NaHCO3= Na++ HCO3-5.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电解质 水溶液 离子参加或生成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6.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一写、二改、三删、四查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7.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要点解析(名师点拨,重点、难点、热点轻松过关)1.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在于在熔化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否导电,根据电离情况电解质又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不是导电能力的大小,而是电离的完全与不完全。
  强电解质化
      物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书写步骤有一写、二改、三删、四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一般方法有:①是否符合客观实际②应该用化学式表示的(气体、沉淀、水、弱酸、弱碱、氧化物、单质等)是否写对,应该删掉的离子是否删去③是否配平,电子转移是否合理。
【例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①汞②液氨③氯水④氯化钠晶体⑤盐酸⑥干冰⑦液氯⑧金刚石⑨二氧化硫【解析】依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解题答案:①③⑤;④;②⑥⑨。【点拨】正确回答此题,必须明确: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属于化合物的范围,确定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时,既要排除单质,又要排除混合物。
(2)导电性不是电解质在任何状况下都具有的性质,而是电解质溶于水或熔化时才具有的性质。
(3)电解质的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的导电是离子导电,所以电解质必须是自身电离而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
【例2】下列各组离子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Mg2+、Cl-、OH-     B.H+、Ca2+、CO、NOC.Cu2+、K+、SO、NO  
D.Na+、HCO、OH-、Ca2+【解析】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必须相互不起反应。A中Mg2+和OH-能起反应生成Mg(OH)2↓;B中H+和CO、Ca2+和CO都能起反应;C中可以;D中HCO和OH-、Ca2+和OH-都能起反应。答案:C【点拨】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是考查离子反应的常见题型。就同学们现有知识而言,主要考查角度有:一看能否反应产生难溶物,如本题中Mg(OH)2、CaCO3、Ca(OH)2等;二看能否反应产生挥发性物质,如CO、HCO与H+反应;三看能否生成弱电解质,如弱酸根与H+反应,
H+与OH-反应生成水。注意:HCO既能与H+反应,又能与OH-反应。
HCO+H+====CO2↑+H2O HCO+OH-====CO+H2O
【例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CA.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BaSO3+2H+====Ba2++SO2↑+H2O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O2+OH-====HCOC.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D.亚硫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SO+OH-====SO+H2O【解析】据此检查各选项,A、C、D正确。B错,因少量的CO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应生成CO。正确的写法为:CO2+2OH-====CO+H2O答案:B【点拨】书写离子方程式是中学化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种重要基本功,历年高考试题都有涉及,是同学们必须重点训练和掌握的。
综合应用创新(学以致用,这可是新高考方向)1.(应用题)加入适量的H2SO4,可使下列离子浓度减小的是(
)。A.CO32-
D.Ba2+【解析】本题属于离子共存问题的变化类型,能与H+或SO42-反应的离子,加入 H2SO4后其浓度都会减小。答案:A、D。2.(综合题)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3O+、NO3-、Fe2+、Na+
B.Ag+、NO3-、Cl-、K+C.K+、Ba2+、OH-、SO42-
D.Cu2+、NH4+、Br-、OH-【解析】A中H3O+、NO3-、Fe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C、D中是因为生成沉淀或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答案:A。3.(创新题)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SO、Cl-、CO的某一种。(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2)若向(1)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1)、(2)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解析】有关离子的推断问题是离子反应较高层次的题目。答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好典型离子的性质。首先,因A、B、C、D都是可溶性盐,故Ba2+不能与SO、CO组合;Ag+只能与NO组合;Cu2+不能与CO组合。由(1)可知,C为铜盐。由(2)可知,B盐为AgNO3;D盐含CO离子,而CO与Ba2+、Ag+、Cu2+均不能共存,故D只可能为Na2CO3。余阳离子为Ba2+,故A含之;余阴离子为SO、Cl-,而Ba2+与SO不能共存,故A只可能是BaCl2。因而C为CuSO4。答案:A.BaCl2
D.Na2CO3
【点拨】要综合考虑H2SO4中的H+或SO42-反应的情况。      【点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点拨】离子推断是较高层次的推断题,既考查常见离子的典型性质,又考查同学们的推断能力、综合能力。推断时,除考虑离子的基本性质外,还要兼顾离子大量共存情况,有时还需运用"淘汰和剩余"思维法。
同步达标(只学不练,等于白干)A级(基础巩固)1、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CO2
D、NaOH溶液3、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B、Fe(OH)3
D、AgNO34.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大理石与稀盐酸 B、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 C、锌粒与稀盐酸 D、碳与水蒸气5.下列各离子组中,所含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2+、SO42-、Cl-、K+ B、Na+、Al3+、Cl-、OH- C、H+、Na+、OH-、NO3-
D、Ca2+、K+、CO32-、NO3-
6.在电解质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阳离子和阴离子数目一定相等 B.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C.除阴、阳离子外溶液中不会再有其它粒子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的是(
B、CH3COOH
D、Na2CO3B级(能力提高)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H+、SO32-CO3 2-SO42- B、Cu 2+Cl- NO3- CO32-  C、Mg2+、H+、SO42-Cl-D、Mg2+、OH-、CO32-、H+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出Na2CO3、BaCl2、NaCl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
B、 AgNO3  C、H2 SO4
D、CaC12
A、石墨棒 
B、盐酸溶液 C、熔融氢氧化钠 D、固体氯化钠3.经测定,某一中性溶液由Mg2+、Al3+、NO3-、SO42-四种离子组成,其中Mg2+、Al3+、SO42-的个数比可能为 ( )A、3:1:10   B、3:5:1   C、10:1:3    D、3:1:54.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里无色透明的是( )  A、MnO4-、K +、Na+ 、SO42-B 、Na+ 、K+ 、HCO3-、 Cl- C.Mg2+ 、NH4+
、Cl-、 NO3- D.Ba2+ 、K+ 、S2-、SO42-5.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的某一种。(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2)若向(l)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1)、(2)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   、B   、C   、D   。6.某溶液中可能有下列阴离子:SO42-、SO32-、CO32-、Cl-,(1)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2)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Ba2+时,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3)当溶液中存在大量     和      离子时,上述阴离子都不存在。7.在空内填上适当的离子或分子,完成离子方程式(1)   + H+ = CO2↑ + H2O(2)HCO3-+  
= CO32- +  
(3)Cu2+ +
Cu(OH)2 ↓  
同步达标答案A级1.D
4.C 5.A 6.B 7.BC  B级1. C
6.SO42- Cl-
SO42- SO32- CO32- Ag+ H+
7. CO32- OH- H2O 2OH-
考题样板(看看高考是怎样考的)1.(2003年江苏、广东)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 )A
+7【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1,再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原子团的化合价,元素R的化合价是+5,故选B。2.(1999年上海)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NO六种离子。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
(选填:活性炭、硫酸亚铁、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
(填写金属元素符号)。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
(填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
,可用来浇灌农田。【解析】甲厂排放的工业废水明显呈碱性,一定含有OH-,与 OH-可以共存的离子有 K+、Cl-、NO,考虑到 Cl-与 Ag+不能共存,所以甲厂废水中含 K+、Cl-、OH-,乙厂废水中含 Ag+、Fe3+、NO。在乙厂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可得到 Ag。答案:
K+、Cl-、OH-   铁粉  Ag  Ag+、Fe3+、 Cl-、OH-  KNO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1)(2003年全国)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2)(2003年全国)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3)(2003年上海)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H++SO42-→BaSO4↓+2H2O(4)(2003年江苏)金属铝溶于盐酸中: Al+2H+=Al3++H2↑(5)(2002年全国)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HCO3- + OH- = CO32- + H2O(6)(2001年上海)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2OH-→CO32-+H2O【解析】(1)中Mg2+能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3)中质量不守恒,(4)中电荷不守恒,(5)中应生成碳酸钙沉淀,(6)中应生成HCO3-。故选(2)
【点拨】在化学反应中有三守恒原则,即①质量守恒②电荷守恒③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其电荷数。
【点拨】本题考查的离子共存知识,离子不能共存的依据①有气体生成②有沉淀生成③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④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点拨】检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一般方法有: ①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②应该用化学式表示的(气体、沉淀、水、弱酸、弱碱、氧化物、单质等)是否写对,应该删掉的离子是否删去。
③是否配平,电子转移是否合理。
趣味阅读
1.巧除水垢
家中烧开水的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或凉瓶,使用时间长了易结水垢,利用乙酸的酸性可有效除去水垢且不会对容器造成污染。方法是:取少量醋(最好使用醋精)加入需要除垢的容器中,缓慢转动容器使水垢与醋充分接触,浸泡一段时间,再用水清洗即可。如果水垢较厚,可反复多次转动、浸泡,或者多换几次醋并适当增加浸泡时间。2.胃酸失衡怎么办
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关键部位,它容纳了我们吃下的一切食物,肩负着重要的消化任务。胃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对食物的消化任务。一是利用胃粘膜分泌出的胃液(其中含有胃蛋白酶)将食物消化,使蛋白质降解为易于吸收的物质;二是利用胃液中的胃酸(0.2﹪~0.4﹪的盐酸),杀死食物里的细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同时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帮助消化。可见胃酸对于人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人体中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即0.2﹪~ 0.4﹪)。否则,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咯酸水""烧心""胃部隐隐作痛"等症状,严重的会降低食欲,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胃溃疡等多种形式的胃病。胃酸过少时,也会使消化作用减退,从而导致营养不良或恶性贫血。  当胃酸过多时能否吃一些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呢?不能!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服用时会严重损伤消化道,造成恶果。医生通常是用"小苏打片""胃舒平"等药物进行治疗。小苏打的成分是碳酸氢钠,胃舒平中则含有氢氧化铝。它们都能跟胃液中的酸发生离子反应,从而中和过多的胃酸。  当胃酸过少时,医生通常可给病人服用适量的酵母片促进胃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也可服用适量的稀盐酸(0.3﹪左右),调节胃液的pH到正常范围(0.9~1.5),恢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预习导航(预习教材,提供教材关键信息)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
,主要形式为  
。在非燃烧反应中也可以有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__和__。
①放热反应:有__放出的化学反应。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一部分能量就会转变成__的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放热反应。
②吸热反应:___的化学反应。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生成物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才能转化为生成物。这就是吸热反应。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看成物质内部
与热能的转化(
)。二、燃料的充分燃烧1.区别氧化反应、燃烧、自然、缓慢氧化。通常讲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
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有两个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目的是:_________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有①气体燃料    ②液体燃料③固体燃料
固体与空气的接触面决定其
越大。(举例说明如:火电厂有专门磨煤机,将煤磨成煤粉)3.煤炭的充分利用2.化石燃料通常包括_______等。常称为。属_______能源。而风能、潮汐能、水能等属于_______能源。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目前,我国能源主要是
,其直接燃烧时,会产生
,对环境影响很大。煤的
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
关键信息能量变化 热量变化热量变化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热量高于热能吸收热量低于吸收能量能量变化 吸热 热能 化学能 放热 化学能 热能氧气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提高燃料的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供足量的氧气气化 提供足量的氧气粉碎 提供足量的氧气颗粒大小 颗粒 表面积 接触面煤、石油、天然气
非再生 再生煤、石油、天然气 烟尘 SO2气化 液化
要点解析(名师点拨,重点、难点、热点轻松过关)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的粒子(原子、离子等)重新组合成生成物。这个过程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主要是热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重要能源之一。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一部分能量就会转变成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放热反应。
②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这就是吸热反应。3.燃料的燃烧
燃料通常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常称为化石燃料。属非再生能源。而风能、潮汐能、水能等属于再生能源。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氧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空气太多会带走部分热量,造成浪费;空气不足会造成燃料不完全燃烧,不仅产生的热量少。而且还会产生CO等有害气体和燃烧不完全的颗粒,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扩大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的方法是:将固体燃料粉碎或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从而提高燃料燃烧的效率。
【例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A.固体NaOH
B.生石灰C.无水乙醇
D.固体NH4NO3【解析】物质溶解于水中的热效应属于了解的内容,也是最基本的感应化学现象的一个方面。如NaOH、CaO、浓H2SO4溶于水都是典型的放热过程;NH4NO3溶于水是吸热的;C2H5OH、NaCl等溶于水热效应不明显。答案:AB【点拨】了解溶液形成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是考纲所要求的。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答案:CD【点拨】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有助于加深对反应的全面理解。                        【例3】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充足的空气要适量 B.充足的空气就是指空气的量越大越好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 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雾状喷出【解析】燃料的充分燃烧一般考虑两点:一是有足够的空气,二是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燃料充分燃烧的问题,抓住充分燃烧的条件即可。                            【例4】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有机物燃烧时都发生氧化反应,并不是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答案:D。【点拨】能源的利用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类的进步,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有关能源的试题也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
    
综合应用创新(学以致用,这可是新高考方向)1.(应用题)在相同条件下,下列燃料在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的是(
)。A.液化气
D.木柴【解析】柴油燃烧会产生黑色烟尘和有毒的SO2气体;煤饼燃烧不仅产生烟尘,煤中所含的硫在燃烧时会生成 SO2;木柴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燃烧时生成CO2和水,对大气污染程度小。答案:A。2.(综合题)煤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得到CO、H2、SO2、CH3OH(甲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醇和乙醇一样对人体无害B.CO、 SO2都是大气污染物,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C.CO、H2都具有可燃性、还原性D.甲醇可以燃烧,是液体燃料【解析】甲醇是液体燃料,燃烧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像水煤气(CO、H2)一样是一种清洁燃料,但甲醇有毒,对人体有害。CO、SO2都是大气污染物,但CO不是导致酸雨形成的原因。答案:A、B。3.(创新题)能源可化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成方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    2H2O(l)=====2H2(g)+O2(g)该反应要吸收大量的热。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 D.水煤气是一级能源【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水力、天然气是一级能源。电能是依靠煤燃烧的热能或水风能、核能等转化而制得的能源;水煤气是CO和H2的混合气,它是由焦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故电能和水煤气均是二级能源。答案:AC(2)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气成为二级能源。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D.寻找特殊催化剂,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解析】水本身并不能燃烧,水分解后生成的H2才可以燃烧放出热量。而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在发生吸热反应时,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答案:AC
【点拨】液化气是和天然气【CH4)一样的清洁燃料。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点拨】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与加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此题易错选B。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加热开始反应后需不断加热才能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放热反应.开始反应后会放出一定的热量。如果此热量足够大.可使反应维持下去,则反应过程不需要再加热。如煤的燃烧。一旦加热使煤燃烧起来后就可继续燃烧下去。不需要外界再加热。 【点拨】能源问题是当今化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的考查题目层出不穷。          
同步达标(只学不练,等于白干)A级(基础巩固)1.下列物质加水显著放热的是(
)A.固体NaCl
C.无水乙醇
D.固体硝酸铵2.据最新《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
)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硅是最安全的燃料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D.自然界中硅易开采,且可再生3.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坏境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①②③  
D.②③④4.我国锅炉燃煤采用沸腾炉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在于(
)A.增大煤炭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B.减少炉中杂质气体(如SO2等)的形成C.提高煤炭的热效率并减少CO的排放 D.使得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5.科学家设想利用下列三个反应的联合与循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某种气体,该气体是(
)限的,因此:①可利用电解水的反应得到氢气作能源;②可用酒精作能源;③砍伐树木作能源;④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的资源。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D.只有④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C.炽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甲烷(CH4)在氧气中的燃烧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反应条件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5.等质量的固体硫和硫蒸气分别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A.前者多
C.两者相等
D.无法比较6.某化学反应,设反应物总能量为E1,生成物总能量为E2。(1)若E1>E2,则该反应物为____热反应,该反应的过程可看成是_____。(2)若E1<E2,则该反应为___热反应,那么在发生反应时,反应物需要_____才能转化成生成物,该反应过程可看成是_____。
①3FeCl2+4H2OFe3O4+6HCl②Fe3O4+6HCl+Cl23FeCl3+3H2O+O2③3FeCl33FeCl2+Cl2A.O2
D.H26.在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着火。在灭火工作中,下列措施不能用于灭火的是(
)A.设法阻止石油喷B.设法降低火焰温度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D.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7.冬天用煤火取暖,有时能发生煤气中毒,这是因为煤气中的CO(
B.具有还原性
C.能和氧气结合成CO2
D.和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 B级(能力提高)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铁跟盐酸反应 B.C和CO2共热
C.碳酸钙的分解
D.Ba(OH)2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2.天然气、石油、煤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7.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请回答以下有关能源的问题。(1)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如按照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气时代、电气时代划分,各时代主要的动力来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及生物能等是多年来大规模使用的能源,被称为_____能源。而核能、地热、海洋能、沼气以及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太阳能、风能等都被称为_____能源。
(3)人类所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捕获太阳能的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_____。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参加反应的哪种物质_____。(4)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热的形式供给人们需要的能量。试以它们各自的主要成分 C、CnH2n+2和CH4为代表,写出它们燃烧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它们质量相同时,哪一种燃料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产生温室效应)最小。(5)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地利用它来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能源。若一水力发电站水库的平均流量为Q(m3/s),落差为h(m),发电效率为?,则全年发电量A(kw·h)是多少?  
  同步达标答案A级1.B
7.DB级1.A D
6.(1)放"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释放出来 (2)吸吸收能量热能等转化为物质内部的能量而被"贮存"起来的过程。7.(1)人的体力
(3)6CO2+12H2OC6H12O6+6H2O+6O2
(4)C+O2=CO2
CnH2n+2+O2=nCO2+(n+1)H2O
CH4+2O2=CO2+2H2O
CH4产生的CO2最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
(5)A=Q×103×gh?×365×24=8.76×104Qh?(kw·h)
考题样板(看看高考是怎样考的)1.(2002年上海)"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B.固体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
D.生石灰【解析】"摇摇冰"是与水反应吸热的物质。固体氢氧化钠、生石灰水反应放热,氯化钠水反应热量变化小,固体硝酸铵与水反应吸热。答案:B2.(2002年上海)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
2 NH4ClO4→N2↑+4H2O+Cl2↑+2O2↑+Q下列对此反应的用途述中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的作用【解析】在2 NH4ClO4→N2↑+4H2O+C12↑+2O2↑+Q中,可以看出NH4ClO4中的N从-3价升高到0价,Cl从+7价降到0价,0从-2价升至O2中的0价,故NH4Cl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D。3.(1999年上海)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提供了如下数据: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直接反射
52, 千焦/秒
以热能的方式离开地球
81,000×109 千焦/秒
水循环
40,000×109 千焦/秒
大气流动
370×109 千焦/秒
光合作用
40×109 千焦/秒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
千焦的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365天计)。3、每年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为我们生存的环境除去二氧化碳的质量。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的计算式。列式中缺少的数据用符号表示。A=
(千克)所缺数据的化学含义为
解析(1)23.3% (2)1.26×1018 千焦 (3)A=千克 Q为每生成1摩尔葡萄糖所需要吸收的能量(或:每消耗6摩尔CO2所需吸收的能量)  
【点拨】读懂题意并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点拨】该题体现了化学与高科技的联系,并且体现了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与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点拨】会读图、看表是一个高中生应有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中表的意义。
1.城市煤气化与化学
近十几年来,生活燃料煤气化,已在我国许多城市逐渐推广,"煤气"已走进我们的生活。从化学角度观察"煤气",也是很有趣的事。
"煤气"一词源于英国,早在上世纪初(1806年)就用煤制造出可燃性气体用于工业和生活。以后又出现了多种气体燃料,也多与煤有关,统称煤气。这里所说的煤气则泛指所有气体燃料。  煤气因来源不同,有不同的名称,有取之于大自然的天然气,也有另一类"人工煤气":把煤干馏而得的气体叫焦炉煤气;把煤(或焦炭)在不完全条件下燃烧可发生炉煤气;若高温的炭与水蒸气作用,能得到水煤气;炼铁高炉排出的气体中还有相当多的可燃成分,叫高炉煤气;若是加工石油产品,可得液化石油气;若把某些有机废料密闭发酵,制得的沼气也能为人民生活服务。  一般说来,煤气多是混合物。各种煤气所含可燃成分的种类、比例不同,它们的发热效率也不一样。例如天然气和沼气主要含甲烷,发生炉煤气和高炉煤气主要是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可燃物,焦炉煤气则富含氢气、甲烷,还有一氧化碳。  人工煤气是化学加工的产物。人们把液态或固态物质用化学方法处理,把得到的气体燃料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既方便又清洁,大大改善了劳动条件和居住环境的质量(使用管道煤气的用户更能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但是,人们对燃料的改造不仅是为了方便和清洁。以焦炉煤气为例,若把煤当作燃料直接烧掉,那就不只是不方便、不清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因为煤里面还含有许多复杂的有机物。把煤干馏之后,可以得到优质固体燃料--焦炭,又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焦油,还可得到含有氮元素的氨水,另外还有富含可燃成分的焦炉煤气。我们用焦炉煤气顶替煤作为生活燃料,把焦炭、煤焦油和粗氨水又派上其他重要用场。经过这一化学加工,煤的利用价值比烧煤增大了许多倍,而居民的生活耗煤量反而大大下降(一个每年生活耗煤50万吨的城市,用上焦炉煤气的以后,年耗煤量剧减到8万吨),并且因此淘汰了大型煤加工厂和居民生活煤堆,市容美化了,飘尘大减了,酸雨危害消失了......。所有这些,都是煤气化的结果。化学,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2. 化学与能源化学是一门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研究在解决能源等问题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化学提供给人类合理利用能源的方法。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元素,人类生产、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能源。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从利用火开始的,人类早期开发使用的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已日趋减少,如何合理地使用这些能源、需要化学家的帮助。如何得到新型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等,关键是通过化学制备得到所需材料;化学电源(电池)则更离不开化学。  1.化学电池化学电源是一种直接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俗称电池。无论是一次性电池,还是蓄电池,或是发展中的新型电池(包括燃料电池),其形式不管怎样变化,实质始终是氧化还原反应。  2.化学燃料人类使用的化学燃料主要是石油、煤、天然气,利用它们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作为能源。出于对环境的保护,以及煤和石油等燃料终将用竭这一问题,人们开始利用化学反应等方法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氢气、乙醇等。  3.太阳能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无污染的能源。自然界最重要的利用太阳能的方法是光合作用。人类使用太阳能的突出途径是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当前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15℅-21℅)已用做卫星的电池和地面电站并入电网供电,更高转换效率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21℅-25℅)也已在"风云一号"卫星上使用。化学家为更廉价、更广泛的利用太阳能,用电化学装置构成光化学电池。在光电池中,一个或两个电极都是用能吸收光的半导体材料制成,吸收光子后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外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  4.氢能氢能被世界公认为未来代替矿物燃料的最理想能源。因为氢气具有燃料效率高、发热高,燃烧产物无污染,而资源又丰富三大主要优点。  制氢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常规的制氢方法主要以天然气、石油、煤为原料,在高温下使之与水蒸气反应而制得。当然,也可采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方法或从经济上,或从资源上来看,是不可取的。发展中的新型制氢技术,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首先可用硫化氢制取。世界上有不少高纯度硫化氢矿和许多化工过程要求脱硫(多以硫化氢形态存在),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在回收硫黄的同时获得氢气。  其次,可以用低电耗电解水方法制氢,新型的用加煤粉电化学催化氧化法电解水制氢,和常规的电解水制氢相比,可降低电压和电耗一半以上。  再次,还可用光化学的方法制氢。利用太阳能中光子的能量使水分子分解而获得氢气。  第四,人们采用等离子化学制取氢。水以蒸气形态在反应器中通过高频放电,使水分子外层失去电子而处于电离状态,与经电场加速的离子相互作用,进而分解为氢和氧。这种制氢法设备容积小,产氢率高,能量转换率高达80℅。  第五,利用太阳能和原子能制氢:利用聚焦太阳能得到的高温或核反应堆的热能来分解水制氢。  另外,用生物化学的方法也能制氢。现已知道,几乎所有光合细菌,50℅以上的藻类植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放出氢气。如蓝绿藻既能光合固氮,又能光合放氢,即在光合作用同时,释放出分子状态的氢气。光合放氢作用又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由氢化酶催化的放氢作用;一是由固氮酶催化的放氢作用,前者更为普遍,许多光合细菌可以利用现成有机物作为产氢原料,因此,可利用工业废水作为光合细菌光合放氢的原料,同时还可以消除环境污染。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可以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培育出新型的,具有很高光合放氢效率的细菌或藻类植物,从而实现从水和太阳能中源源不断获得廉价的无污染的能源--氢气的梦想。  5.核能
"两颗原子弹摧毁了两座日本城市",这是人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后留下的深刻记忆。可见核能的强大威力,应该说是空前的。核能即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核反应),所释放出的蕴藏在原子核内的巨大能量,它比化学能强大得多。不过核爆炸不应作为凶残的战争武器,而应作为一种能源造福人类。核能作业一种能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核电是一种最干净的能源,通常火力发电使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烟尘、废气和废渣等垃圾,破坏生态环境、造成酸雨、温室效应和许多公害病,而核反应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只是利用了核反应堆释放的能量使水变成高温蒸气推动汽轮机旋转,再推动发电机发电。????????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永久免费在线测试
可圈可点教案下载
免费观看教学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离子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