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建筑的文化信息 关于爱的作文800字 800字

家乡文化作文选
[高二作文训练(一)——说明文写作]
以当地人的身份,介绍家乡的一种文化(例如杭州的茶文化,食文化,景观文化等等)。
要求:对象特征鲜明,说明顺序清楚,说明方法(至少三种)得当;不少于800字;题目
1.饮罢龙井方知深
高二(1) 刘佳茗
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大街小巷未必能够看见西湖,或者新旧十景,也未必可以看到钱塘文化,但你可以直接看到另一种杭州文化--茶。
几乎在每一处都可以看到茶楼的招牌。如今在茶楼里可以喝到全国各地的好茶,可是更多人愿意品尝纯正的西湖龙井。饮一杯以天堂之水沏成的龙井茶,养生理气,涤荡心灵。杭州之所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就是因为这龙井。龙井产于西湖一带,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便孕育成了集“色绿、香郁、味甘、形美”于一身的绝品。加之西湖的文化,龙井茶可以说是集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了。
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上品。清代品茶名家赞誉龙井:“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无味,而饮后感太和之气弥漫齿额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有关龙井茶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
的记载。天竺、灵隐皆佛门圣地,如此看来茶的推广与佛门也是颇有渊源。明代居士“清课”也将“煮茗”排在第二,甚至位于“奉佛”、“参禅”之前。荡却尘埃,涤却浮躁,沉淀思想,纯渝灵崖,也被奉为茶之德也。
龙井之名始于宋。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狮峰山脚下正是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苏轼等文豪在龙井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他的“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便是在赞美龙井茶。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龙井之名闻于元。诗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龙井一带风景优美、幽静,又盛产好茶,加以清泉,自然是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居士结伴而来,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好不惬意。
龙井之名扬于明。龙井茶声明远播,开始为平常百姓饮用。明代诗人高应冕著有《龙井试茶》:“天风吹醉客,乘兴过山家,云泛龙沙水,春分石上花。茶新香更细,鼎小煮尤佳,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又有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此时龙井已被列为中国名茶。
龙井之名盛于清。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
从龙井茶的历史演变看,龙井茶之所以能列为中国名茶之首,一则是龙井茶品质好,“淡而清”“香而远”,久为人传道,二则离不开其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拥有的并不仅仅是作为好茶的价值,更加是一种古老文化的价值,包罗着杭州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民俗风貌。
生在杭州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尝一杯清醇的龙井,在茶香亦醉人的情调中整理自己的情感,享受生活的分分秒秒。品尝一杯龙井,穿越深沉的杭州龙井茶文化……
2.吴山酥油饼
高二(2)周 全
吴山楼上江湖景,饮茶更食酥油饼。酥油音转是蓑衣,雅人高兴争品题。
吴山酥油饼是杭州传统名点,至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号称“吴山第一点”。吴山酥油饼色泽油黄,呈一漏斗状,或曰喇叭形,上小而尖,下大而敞,中空,高约六,七公分,底部敞口直径略相近,外观自上而下层层交叠,不可细数,其形神均酷似旧时农夫,渔翁之蓑衣,是为数不多的经典小吃。
吴山酥油饼的起源有两种传说。一说源于宋初问世的名点“大救驾”,后南宋迁都杭州,世人为借故讽政,便仿制“大救驾”,希望南宋朝廷记住开国的艰难,不要丧权辱国。此点以吴山所制最为有名,故得名“吴山酥油饼”。二说起名于北宋苏东坡。当时,苏东坡任杭州知州,一天公余兴浓,身披蓑衣,脚着芒履,冒雨游吴山,见众人争购油饼,也买几只,解下酒葫芦,坐在野花丛中,品尝起来。觉得此饼香脆松口,味道特佳。问店家有何美名?店家回答:“山野小吃,无什么美名。”苏东坡细观此饼,一层层,一丝丝,像身上蓑衣一样,便随口说道:“好,既无雅名,就叫它蓑衣饼吧!”因为,苏东坡为此饼取名,从此,吴山“蓑衣饼”,生意兴隆,声名远扬。因为,“蓑衣饼”与“酥油饼”,字音相谐,又加此饼本身又油又酥,渐渐地,人们将其改称为“酥油饼”。
关于吴山酥油饼的制作,其实并不很繁琐,大致可分为三步。首先是制面团。将面粉170克加上花生油70克,揉成油酥面团,摘成剂子(即一个个小面块);再将面粉330克加沸水110毫升,揉成雪花粉(即把粉揉搓若干次,使其形散如雪花状),然后摊凉至室温,再撒上凉水15毫升和少许花生油,揉成水油面团,同样摘成剂子待用。  
制成面团后,就到了制饼坯之一步骤。如果说上一步决定了酥油饼的“味”的话,这一步则对“形”相当重要。将水油面做的剂子裹入油酥面中,压扁切成带状的长片,接着将长片沿着边卷拢后,再将其压扁做成长片,之后卷拢并搓成长条,再压成长片,然后顺着中线剖开成两块,把它们分卷成两个饼环,将饼环的刀纹面朝上,自中心向四周摊开成碗形圆饼。在擀酥油饼的过程中,用力要均匀且不能太大,以免造成厚薄不匀或破裂。
最后一步是烹制,同样也是关键的一步。炸吴山酥油饼的油需是新鲜无杂质的,油量控制在刚没过饼身即可。将饼坯轻轻放入锅中油炸,炸的过程中要轻轻推动、翻转,炸至呈玉白色,沥干油,起锅后装在有吸油纸的盘中,撒上白糖、桂花、青梅末和玫瑰花碎瓣即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杭州名小吃。
吴山酥油饼以它特有的酥层清晰,色泽淡雅,香脆酥松,甜而不腻,入口即化,赢得了世人甚至国外人士的好评,不妨一试!
3.夜西湖文化
高二(3)&
早在唐代,杭人便有夜游西湖的风俗。对历史的追溯使得臆想中的西湖渐渐恢复了昔日的模样。最初凝聚而成的是船夫和店小二的吆喝声,然后渐渐有了身着宽袖长袍的古人。最后,千万盏烛灯的光影交织成一片,延伸着视野。在夏秋时节凉爽的夜晚,百姓们在湖边展扇纳凉,权贵豪绅彻夜欢醉在湖上,尽享他们的笙箫歌舞。
明、清时期,六月十九日,相传为观音得道之日,在每年夏历六月十八之夜,杭人大多租舟夜游,或至天竺进香,彻夜不绝。于是六月十八夜游成为杭人习俗之一,故杭人有“六月十八落夜湖”之谚语。湖滨各店铺及大小湖船的赢利是平时的四倍。自游船经营业繁盛以来,笙歌鼎沸,热闹异常。此外,七月十五夜,西湖湖上亮灯“照冥”;八月中秋,湖中三潭石塔内点上莹莹灯火;九月重阳节点菊灯;腊月除夕雷峰塔、六和塔内亮灯。烛灯辉煌,为西湖夜游增兴添彩。西湖夜游除湖上外,平湖秋月、三潭映月和月岩等景点也成为观景之所。
时至今日,西湖夜游的风俗,好些已经失传,但不难发现灯是夜景的主角。不错,灯火是主角,但不是全部。有诗云:断桥灯火沸归船,桥上人多听管弦。也有一位游客夜游后感叹:赏夜,赏月,赏湖;品茗,品船,品山。他的视角由远及近再拉远,人与自然有机结合,散发着独特的人文魅力。
如果说西湖的前半夜还是人声鼎沸,那后半夜则不同——西湖,她半睁庸懒的睡眼,却愈发撩人。游人们在船上,听风在耳边呢语,仿佛被熏醉,也快要沉沉睡去——此刻,一切都归于了宁静。
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西湖却更像是来自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手笔——眼前的一切都化为无声的光点,在纸上尽情释放它们的喧嚣——喧嚣是它们的,游人们只需退居二线,迎接他们的宁静,感受物质充裕的背后,精神的空虚带来的最原始而纯净的满足。
只需要一颗空的心,来装载漫天思绪,任凭雨水浇湿了灵魂,在肩头化为凄美的呻吟。凄美是西湖独有的气质,也许正是因为那些刻骨铭心、饱含情怨的传说。秋日的淅沥小雨让记忆没有了温度。是旁观的冷清制造了离世的超脱,还是记忆屏蔽了温度?
游船承载了人们的宗教信仰、美好的夙愿以及一些记忆的感伤,在与夜一样幽寂的湖面上泛起千层鳞浪。当夜幕降临,西湖仿佛便不再是西湖,而是一座游移的城堡,是每个人空洞而自由的精神乐园。
无意于山水,山水却已在心中。夜西湖在我们熟谙的夜色中,留下了最美的残像。
4.何处是江南
——寻访杭州茶文化
高二(4)徐晨烨
伴着江南氤氲的湿气,漂泊逍遥的诗人在如诗如画的西子湖畔寻觅着陆羽在《茶经》中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也许他将走进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寺院,将佛家清规、饮茶读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感受“茶禅一体”的风尚,告诉自己已经来到了江南。
宋室南渡,建都临安,“临安巷陌街坊,自有提壶拎水者沿门点茶”,那时喝茶已成为邻里乡亲的一种日常习惯了。《咸淳淋安志》中记有“岁贡献茶叶”,可见当时杭州的茶叶已列为贡品。也许,在左右侍卫的相伴下,蒙蒙细雨中,将军会饶有情趣地走在湿滑的青石路上,偶一抬头,便遇见了《梦梁录》的记载:“茶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日添卖泡梅花酒,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茶起只件时,需奏乐鸣鼓,非同寻常。”这是江南特有的茶肆。
时光荏苒,清代
乾隆下到江南,在一片曲径通幽、丝竹清唱的胡公庙前细细品尝着在杭州土生土长的龙井茶。品茶后,龙眼大悦,赞不绝口,遂封胡公庙前18棵龙井茶树为御茶。龙井茶叶由此名声大振,盛誉久享。
如今的杭州,虽站在时尚潮流的风口浪尖,接受着繁华都市的经营理念,却还是保存着这种一脉相承的文化意蕰。杭州人就不把喝茶当作一种推销杭州的途径看待,而是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相比较与“摆龙门阵”的四川,听曲赏戏的北京,以及“饭前茶”的粵,杭州则更讲究名茶名水之配,讲究品茗赏景之趣。有一种风雅的情致。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龙井茶的产地在西湖龙井村狮子峰四周的秀山俊峰,故名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的采摘和加工技艺相当讲究,首先是采茶。初春常去梅家坞或九溪走走,山色空濛,云雾缭绕之中不难发现背着背篓,穿梭在山间茶树之中的采茶姑娘。也曾经和她们一道上山才了解,龙井茶是按一蕊两叶的标准形状采摘。可爱的嫩芽儿,透过密密的枝丫,偷偷地张望着外面的世界,辛勤地劳作换来满手的馨香。事实上,每年春天,茶农需分四次按档次采摘青叶。“清明”前三天采摘的称“明前茶”,嫩芽初迸,如同莲心。清明后到“谷雨”前的叫“雨前茶”。这是,茶柄上张楚一片小叶,形状似旗;茶芽稍长,形状似枪,故又称“旗枪”;立夏时采摘的叫“雀舌”再过一个月,便谓之“梗片”。
接着便是完全的手工炒制。鲜嫩的条芽,在80度的温度下加工,保持了茶叶的颜色,味香而美观。
品茶,却不仅仅是喝茶,与捧起北京的大碗茶不同,龙井茶的色香味均体现了江南特有的灵秀气韵,在一个早春的午后,和两三个朋友或只是独自一人,找一处山明水秀之地,任额头的流海被一点点的雨丝浸湿,摆一块白到刺眼的桌布,端一只精巧的玻璃杯,任翠绿略黄,香馥若兰的茶叶伴随着清澈的泉水,在杯中,交错相映,回旋,舞动。跳跃,淡而远,清而香,别具风格,不急着立刻饮下,闻香,观色,再品茶,在明媚温柔的山光水色之间体验着“宁静以致远”的安逸和“茶不醉人,人乃自醉”的奇妙感受,顿悟以茶助谈,以茶助经中茶与佛,茶与禅结下的不解之缘。
在这饮茶时心境的宁静,清静,安逸之中,终于让人明白——何处是江南……
5.木偶之舞
&高二(6)余佳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最早起源于秦汉时期。唐末的“开闽王”王审知在福建称王时,傀儡戏也就随之传入泉州,从此便揭开了泉州傀儡戏发展的历史一页。到了宋代,傀儡艺术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至于明代,泉州傀儡戏已脱离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逐步发展成大规模的历史戏。清朝的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脸型、造型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提线木偶戏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作为泉州响当当的文化剧种,提线木偶戏之所以如此吸引人,题材广泛的剧目,丰富多彩的内容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提线木偶戏的剧目也更五花八门。如以《火焰山》、《钟馗醉酒》等为代表的传统戏和神话剧;也有像《闹元宵》、《千桃岩》等的现代戏和童话剧。其文学性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可以说是剧剧经典。所以不要以为傀儡戏只是单纯地摆几个造型,讲几段对白。事实上,许多优秀的剧本,经过提线木偶的演绎,往往更能呈现其精髓,发挥其艺术的魅力。
而要体现艺术性,木偶形象尤为重要。这就好比一部出色的影视作品,少不了出色的演员。而演员出色的外型更离不开化妆师的妙手。木偶的制作即是如此。隐藏在泉州某处深巷中的傀儡展馆陈列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木偶,光是人物的头部造型就多达几十种,更别说服饰,以及动物、器物等造型。这些造型轮廓清晰,线条流畅,在含蓄中显现出独特的神韵,实在是令人惊叹的工艺品。更让人对制造出这些艺术品的能工巧匠钦佩不已。虽说这个展馆隐藏在民间,但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常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会四处打听找到这里,只为一睹它的风采。
“提线木偶”,最关键便是操纵它的丝线。每尊木偶身上设置了8至16条提线,较复杂的表演多至36条线。按基本动作将线分若干组,表演难度非常大。但在演员的巧手操纵下,解衣、弹拨,甚至织布、舞剑以及叫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的特技,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于是,合理的线位布局、严谨的线规程序和精妙的操纵技艺,就形成了木偶戏表演细腻逼真的艺术特色。
如此精彩的表演,配上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更有魅力。木偶剧的配乐常常揉合南音和闽南音乐的幽雅旋律,情韵深沉清丽,更为泉州傀儡戏增色不少。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泉州傀儡戏历经千年不间断传承与积累,现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它不仅成为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更成了海峡两岸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和热爱艺术的友人文化交流、情感沟通的桥梁。在2002年,泉州傀儡戏还被联合国正大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相信这场木偶之舞将会越舞越精彩,越舞越辉煌。
6.飘香的葱包桧儿
高二(7)葛潇白
杭州人的记忆里,葱包桧儿一定是童年的一部分。老街旧巷里,每到夕阳染红斑驳的砖墙,就会有一位老奶奶推着自制的小推车来到巷口,蒲扇一扇,美味就悠悠地弥散开来。放了学的孩子如撒欢的小鹿一路跑来,口袋里的钥匙叮当作响,喘着气儿用稚嫩的声音甜甜的吩咐老奶奶多加点葱,多来点酱。边咽口水边目不转睛地看美食出炉,用脏兮兮的小手迫不及待地接过来,一定是当场开嚼,辣味太呛了便呼呼地哈着气,吃完了就抹抹嘴摸摸肚子心满意得地朝家去了。等到了家才想起来没给钱,赶紧冲回去。卖完了葱包桧儿的老奶奶推着小煤炉正收拾着准备回去,责骂是舍不得的,怜爱地摸摸他的头说声“下次再来”。
葱包桧儿是一种面食小吃。将半根油条对折,用盘子大小的薄面皮卷起来,煎时最好用温热炭火,等铁板嗞嗞作响时刷上菜油,放上葱包桧儿,用铁锹压扁。压的时候往往是踮起脚用全身力气压住,这样才能使葱包桧儿吸油而显得酥脆,按压几秒钟就要换个地方压,中间上一次油,翻两次面,待两面都色泽金黄油光发亮的时候放上几根小葱一起压。等葱的水分干了,与面皮完全粘住时,就用纸包起来,按自己的喜好在有葱的一面刷上甜面酱或者辣酱。
这时的葱包桧儿的味道正香,面皮和油条经过高温煎烤放出浓浓的麦香,中间掺着葱的清香和辣椒的刺激。一口入嘴,酱汁溢出马上就调动起所有的味蕾,经不住再咬下一口。制作精良的葱包桧儿水分适中,既不会因面皮太脆而裂开,也不会因面皮太韧而咬不动。吃的时候也有讲究,要先把葱包桧儿横向对折,将有葱和酱的一面折在里面,这样就不至于把酱碰得满嘴都是,也能让面卷更细些便于入口。咬的时候要用力,最好一口咬断,不能把葱拖出来,这样下一口就享受不到美味的葱了。
“葱包桧儿”的名字着实让外地游客觉得奇怪,可只要一到青翠环抱的岳王庙,你就会明白这个名字的由来了。南宋年间,靖康之耻犹未洗雪,高宗却迁都偏安临安(杭州),迷醉于湖山秀色人间美色。此时的岳飞正驰骋沙场,率领岳家军痛杀敌寇,不想鏖战酣时却遭奸贼谗言,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又因为“莫须有”之罪名被秦桧下了大狱杀了头,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惨死的忠臣岳飞,仿制面人让大奸人永远在火里烤,被人吃,这道小吃也就有了这么一个名字——“葱包桧儿”。
江南的烟雨濛绵蕴渺,孕育出杭州人山水画含蓄的性格,他们习惯把情感溶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连表达对一个人的恨,都是那么委婉而深远。于是秦桧这样的丑恶嘴脸就这样每天被千千万万张嘴嚼成碎片,这含蓄的恨,比狂风暴雨更让人切肤刺骨,比蛇毒鸩酒更让人水火摧心。
鲜美可口而意味深长,寻常巷陌却独具匠心,葱包桧儿是地道的民间美食,也是最让人垂涎的童年记忆。
7.泉的生命
高二(8)张蕴贤
泉,作为相依相连的使者,兼具山的浩大气势与水的清丽俊秀。山水盛名多数来自大自然的恩赐,而这灵动活泼的泉,则更具备几分精巧的“人文味”,以其生生不息的传承,滋养着杭州人的身与心。
位于大慈山下的虎跑泉,是西湖众多名泉中的翘楚,泉水甘冽醇厚,被誉为“天下第三泉”;而“虎跑梦泉”这名字,也蕴含了典故在其中。据说唐朝有位性空和尚,见此处风景甚佳,便造了寺庙以便长期修行,只恨没个池啊井的,取水极不方便,一日于梦中得悉天将降二虎,刨洞以造泉。梦醒,果然两虎乍现,清泉泓泓。故事真伪早已无从考证,但至少它代表了当时百姓对天神、佛祖的无限崇拜和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虎跑”是梦幻的,而“龙井”却实实在在地造福着杭州人。龙井一带大片出露的石灰岩层都向着龙井倾斜,使地下水源源地汇集。在地貌上,龙井恰好处于龙汛涧与九溪的分水岭下方,是地表水汇集的地方。由于龙井泉水来源丰富,形成永不枯竭的清泉。每到阳春三月,春光融融,采茶姑娘三两成群,腰系茶蓝,盈盈笑语声与龙井泉的涧涧清冷的流水声交相辉映。茶配泉,泉映茶,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色泽香溢,味甘爽口。若是只有梅家坞的茶,少了龙井的水,怕也不会这样弛名中外,香飘古今了!
虎跑的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与龙井香茶并称为“西湖双绝”,据说不仅水质纯净,甘甜可口,还具有相当的医疗保健功用。
如果说虎跑泉和龙井泉水能饱人口福,那么玉泉就是饱人眼福了。“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这是白居易的闲淡。“鱼有化机参活泼,人无俗虑悟清凉。”这是董其昌的感悟。玉泉的幽深宁静固然令人心怡,若仅仅是一幅天然竹泉写意图,也没什么稀奇,但有了古代文人的足迹,古代诗人的咏叹,这水也就像是从千年的时光中蜕变过来,吸了无限天地、人杰之精华而汩汩不绝。
虎跑泉有神秘的传说做其灵魂,龙井泉有众人的足迹与赞赏为其喝彩,玉泉有永恒的诗句为其增色添香。
杭州的水是自然的水,历史的水,文化的水。但杭州的水绝不仅仅只有西湖。每口泉,都有独特的风采,每滴水都凝聚着智慧、纯净与和谐。
来看看我的家乡杭州的泉吧!它们不是西湖的依附,它们拥有独立的生命。
8.杭州人说杭州话儿
高三(8)杨懿辰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若要说起杭州的特色,食的小吃,穿的丝绸,玩的景点,讲都讲不过来,即便在西湖边上拉一个临时来杭州玩的游客,也很可能会讲出一大堆。这样一来,就没有所谓的“土生土长”独具的特色了。
吃穿都是表面的东西,游玩也无处不可,真正的杭州特色文化,我觉得是要渗透进人的思想,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享用的。方言,就具有这种特点,它是一个地域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语言习惯。杭州的方言,更为特别,既不像苏州话“软不隆冬”,也没有宁波腔的“赊聒挺硬”。它虽属中国古老的语系之一的吴语语系,却具有“半官话性”、“半京话性”的特点。
外地人到杭州来,听到杭州人在交谈,都会说:“杭州话好像有点‘京腔’的味道。”对啊,杭州话,差不多都带上一个“儿”。日常用品中有袜儿、帽儿、筷儿、掠儿(梳子)等;食品中有麻花儿、丝瓜儿、卤鸭儿、鸡腿儿、肉圆儿……好多好多。
对小孩的昵称,带“儿”的也特别多:毛毛头儿、男伢儿、姑娘儿等。对不同职业的人也有特殊的称谓,像“大盖帽儿”,“头儿”。对了,爷爷奶奶带我出去玩,都说“耍子儿”;看到电视里的模特,大家都会说:“条干儿真不错!”。最让我叫绝的是杭州人说某个人六神无主,心神不定,心不在焉,随口道“魂灵儿没的”,还有说“魂灵儿吓出”。把“灵魂”二字调了个头,听起来倒也很新奇。真妙!
更有趣的是,还有一些称呼,杭州人把“儿”字放中间。食品类有筒儿面、瓢儿菜、片儿川、芡儿粉。人物上还有现在已经消失了的踏儿哥。后来,大家认为杭州人喜欢凑热闹、赶时髦,就又出现了一个新词“杭儿风”。
其实不止“儿”,杭州话还喜欢带“头”,像“手指头”、“脚指头”、“门口头”、“墙头”,还有形容词的重叠,像“空捞捞”、“胖乎乎”、“瘦节节”、“木佬佬”;还有把“下”念成“落”,像落雨、落山;把“二十”念成“念”,有时候,讲话还要带上“嗒”:懊之嗒味,有趣嗒煞。
讲到杭州话,还不得不提到它的语法,宾语提在动词前,像“我饭吃过了”,正常的应该是“我吃过饭了”。虽然听起来有点别扭,但交流起来也不觉得奇怪。
学了历史才知道,在古代,由于与中原华夏文化的交往,特别是北宋时期的战乱,大量北方移民迁入杭州。南宋建都临安后,更是“土庶服饰乱常,声音乱雅”。杭州逐渐就成了吴越文化与华夏文化不断交流渗透的地方。
这样一来,杭州的方言,就真是南腔北调了。
9.论杭州的“小家碧玉”文化
高二(9) 章宏昱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气候条件、地质环境会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如果说北国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那么杭州就是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小家碧玉。
说到这里,杭州人的确注重“小”的文化。南齐时侯,钱塘江畔有一位青楼佳人苏小小,曾为多少迁客骚人、风流韵士所倾慕,才会有“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白居易《杨柳枝》),“梦断别青楼,千秋香骨冷”。(沈原理《苏小小歌》)等唯美的诗句迭出。
苏小小本身温柔婉约、倾国倾城不足为奇,可就连她的芳名也不作其他,偏只选这“小小”而字,杭州人对于“小”的文化的偏爱也就可见一斑了。
不仅对于人,杭州人对于饮食的要求也是以清淡、细致为主。四川的麻辣火锅若是到了这山色空蒙中恐怕是不能相宜的。即便是寻个近邻来看,杭州人若是吃多了苏州的甜,大概也要腻的。唯有那一盘鲜嫩欲滴的龙井虾仁和一碗清香爽口的西湖莼菜汤才能落了杭州人的胃了。
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袁牧是个杭州人。他著有的《随园食单》中详细记述了自我国18世纪中叶上溯到14世纪的三百二十六种菜肴饭点,大至山珍海味,小至一粥一饭,无所不包。味兼南北,美馔俱陈。众所周知,袁枚酷爱豆腐,曾愿为豆腐三折腰。在他的提倡下,豆腐被列入佳肴,大为流行。在诸多烹制方法中,则以杭州的“东坡豆腐”为首,而“东坡豆腐”又是以清淡、细滑著称。
除了对于口味上的挑拣之外,对饮食的量也有讲究。总体来说,杭州人喜欢少吃多餐,量少样多。
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一次母亲单位有人做寿请客吃饭,点菜时,老寿星家属为每桌先叫上七八个凉菜。席间有几位北方来的客人,见了无不张目结舌。在北方,菜都是以大盆装的。即使是请客也只摆上三五个菜,还算阔绰的了。待菜上来后,北方客人看到盛菜的碟子执笔手掌大时,又依次的诧异。在他们跌宕起伏的呀神色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杭州的饮食文化与其他地区的差异。
此外,杭州的建筑也受到了这种“小家碧玉”文化的影响。在西湖边上,曾有许多或古色古香、或时尚摩登的别墅。在旧时的行家看来,在所有建筑中,最好的应算刘庄,也就是今日的西湖国宾馆。其实说实话,刘庄的外表看上去不如丁家花园的气势恢弘,从内在看不如汪庄的“琴巢”、“茶厅”,但就从它的精美、雅致上来讲。的确又是无与伦比的,白墙加黑檐,堪称西湖建筑典范,再加上其雅名“水竹居”的来历颇具传奇色彩,这些都暗合了杭州人的喜好。
颇具意味的是,在西湖边上修庄建园的十有八九不是杭州人,除了高庄的主人高士奇外,其他诸如刘庄的主人刘问绉,俞楼主人俞曲园等,都是由外乡迁入的。然而等他们受到这片湖光山色的感染之后,又都不约而同地满足了杭州人的审美需求,可见杭州与“小”文化缘分不浅。
当然,缔造这种“小”文化的这片山水自然是深谙此道。不然也不会引出梅妻鹤子的孤山隐士“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的细腻写照了。
10.吴越清音
高二(10)李乐
细密的雨巷里一顶小小的纸伞,蜿蜒的水巷里一只斑驳了漆的乌篷船,吴越文化似乎生来就笼罩在青烟曼乐中。
十里不同风,不同于北京城里铿锵的京戏,也有别于陕北嘹亮清脆的“信天游”,越剧以其秀美柔和的风格,细腻的艺术表现名列我国五大名剧种之一。
从服饰上而言,越剧的服装做工精细考究,注重色彩的配置与过渡。用乔其纱面料制成的裙子,轻盈柔软,翩然飞舞,具有极强的舞台效果。无论是用色,选材乃至样式设计,服装里总透着一种和谐清丽的气质。好像《红楼梦》中,黛玉穿的绯红色云肩,淡湖兰袖子,淡绿色百褶裙,墨绿色滚边,色彩间过渡自然,清新脱俗。
外修形象,内铸气质,越剧的秀美细腻更表现在人物的情感表达上。它很好地突破了传统程式化表演中一定的套路,譬如表现哭时就用“啊-啊-啊”三声,表现笑时用“哈-哈-哈”。越剧表演中演员往往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以内心活动为设计外部动作的依据。1942年袁雪芬在演出《断肠人》时,为了体现主人公听到亲人死讯时的悲哀,先用了一个长时间的停顿,体现人物精神上受到的震动,最后视线落在了一个木鱼上,才放声哭出来。
形为声辅,喜欢观戏的人一定知道在舞台上演员们不仅以声音,还以动作来表现人物感情。在这方面,川剧人物外部动作多,幅度大,力度强,京剧节奏强烈,技巧难度高,而越剧则吸收了昆剧中水袖动作讲究圆的技巧,武打的戏也不以打得火爆取胜,而是加以舞蹈化,刚柔并济。如果说川剧是坚实有力的木版画,京剧是色彩斑斓,工于技艺的西洋水彩,那越剧便是灵动自如的山水写意画。
由此看来,无论是从外型、动作还是情感表现上来讲,越剧都蕴藏着江南水乡独有的阴柔之美。
“西湖歌舞几时休?”越剧自诞生以来已过百载。作为连接古老与现代的地方文化,它正不断地吸收现代的元素以丰富其内涵。而那飘逸的水袖,摇曳的裙摆,清越的歌唱,必将和着这青山秀水,鸟啭莺啼去迎接下一百年。
11.人间净土——西溪湿地
高二(11)童曦
杭州有“三西”,西湖,西冷,另外一个便是西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走进西溪,你就会立刻感受到城市中少有宁静和清新。周围是树,蓝天,飞鸟,心也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
坐上游船,西溪之旅就正式开始了。西溪之胜,独在于水。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西溪湿地仿佛一叶绿色之舟,漂浮在这碧绿的清水之上。
随着船的行进,视野也渐渐开阔。河道两旁丛生着各种水生植物,芦苇、菖蒲、水茭白、野芹菜……这些叫得出名字的和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共同组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风。风吹过,便是一片绿浪翻涌。身处其中,便会感到自然的神奇和博大。
游船在水面上掠过,留下一条浅浅的波纹。如果足够幸运,你还能看见鱼群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或是一群洁白的鸟儿在蓝天中展翅飞翔,从这一簇绿色飞到那一簇中去了。
这里是鸟的天堂,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在这里并不少见。园中有费家塘、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基地,还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为鸟类和鱼类的繁衍生活提供了一片净土。
西溪之美,不仅在于自然,也在于人文。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人文视为世外桃源。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章,西溪的人文气息也因之浓厚。
船停靠在西溪梅墅。下船上岸,两岸的梅树夹道相迎。这些梅树,经历了几百年风雨,至今还年年盛开。“竹下映梅,深静幽彻,至此令人名利俱冷。”这样的意境,在西溪梅墅,你静心便可体会。
再向前行便到了西溪草堂。主人是一位明朝晚期的隐士冯梦桢。这位工于诗词,喜好收藏,晚年慕西溪山水幽胜的脱俗者,在西溪留下了自己不凡的诗作和高洁的志向。
继续游览,河道渐渐变宽,眼前又是另一幅景象,一户农家静静地立在岸边。这样充满田园风光的农舍在西溪湿地中并不少见,它们宛如点缀在绿丛中的珊瑚珠,碧绿之中又有人们勤劳的身影。
西溪人热情好客,淳厚质朴。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溪人勤劳朴实,用自己的双手开辟了一片乐土。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每年端午节,最隆重的莫过于龙舟胜会,这项活动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因此也被誉为“花样龙舟”。包粽子、采艾草……这里的人们忙碌而充实地生活,仿佛世外桃源中不沾世俗的村民。
可以说,西溪湿地是将杭州景观文化和生态文化融合得浑然一体的典范。在这片人间净土上,自由呼吸是一种享受。在绿色中寻找自我,回归自我,西溪湿地在不知不觉中净化了你的心灵。
12.香& 榧
高二(12)& 宣子蔚
我的老家在诸暨枫桥,那里自古便盛产香榧。每年回老家过新年时,茶余饭后的第一道消闲便是香榧。大年三十夜,从爷爷奶奶到孙子辈,祖孙三代围坐在一起,一杯茶,一盘香榧,伴随阵阵香味到新年的凌晨。
父亲说,吃香榧有讲究,每颗香榧上有两只“眼睛”,吃时无须用牙咬开果壳,只要用拇指和食指对着“眼睛”一按,硬壳便开裂。而果肉外层的黑衣,只需用果壳“套”在果肉上轻轻旋转便可除去。
由于香榧是世界稀有的珍果,除了老家以及世界其他少数地方外,难觅香榧的踪迹。吃了多年香榧的我,于是趁着今年回老家之时,我去了香榧森林公园一探究竟。
香榧系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隶属红豆杉科榧属,雌雄异株,雌榧有9个品种类型,具有奇特的“两代果”现象。并且香榧的一代果实从花芽原基形成到果实形态成熟,需经历三个年头,每年的5至9月,同时有两代果实在树上生长发育,还有新一代果实的花芽原基在分化发育,因此,人们称之为“三代同树”。香榧树寿命长达四、五百年,有“寿星树”之称。这些都为植物中罕见。而老家钟家岭一带是香榧中最优品种—细榧的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享有盛誉,唐朝宰相李德裕更赞叹道“木之奇哉有稽山之海棠榧桧”。现在在盘山公路两侧,更是有大片的千年历史的香榧林。
车行路上,可依法向香榧多张在高山的顶端,似从高处俯视山下的众生百态。这与香榧的形状有关。香榧野生形状较强,一般自然分布在海拔200——800米的山区,性喜温湿凉爽、荫蔽,较耐寒,喜欢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
香榧的花像诗人一样精致而美丽,像我熟悉的红豆杉,连花都像,朱红的一粒,宛如某个诗句般地挂于长着针叶的枝梢。如此佳人,不是寻常可见的花,它很内敛地远离尘嚣,在一个山冈上,与众草为伍,任藤蔓加身。香榧子结于秋天,那时候,一枚枚暗绿色的香榧子混错于尖叶丛中,像秋天的信物似地等待着远方的佳人。置身香榧林,宋何坦的那首诗:“一点生春两齿颊,十年飞梦绕江湖”便在耳边萦回,眼前浮现出苏东坡“彼美玉山果,桀为金盘玉”的景象。
香榧的人工栽培已有1300多年历史,慢慢历史长河中香榧的药用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食疗本草》记载:“(香榧)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更有《本草纲目》中记录道:“常食,治三痔,去三虫蛊毒,鬼疟恶毒。”至今,民间尚有应用香榧子解小儿疳积,驱肠道寄生虫、通便消痔、治妇科病等秘方。而家乡人就有每天吃一点香榧的习惯,以达到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的目的。记得小时候经常在中药渣里看到香榧子的身影,灰褐色、坚硬而固执。它的香气让中药散发出一种中国式的永恒魅力。
同时,在先民们香榧种植、加工以及消费过程中,香榧文化应运而生。在历史上的许多名人都和香榧有了不解之缘。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酷爱香榧,有“无榧不醉酒”之说;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在送别友人时,曾以香榧为题作诗;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因香榧风味独特而将其封为“御榧”。而当每年秋风初起,香榧成熟后,就到了采摘香榧的时节。采摘前,还要举行祭祖仪式,这一习俗保留至今。在我市的一些地方,还有这样的风俗,青年男女结婚时,要将香榧染成红色,象征着大吉大利,新郎新娘要面对佳宾将香榧送到对方嘴里,象征着夫妻恩爱。这些习俗风俗中,都凝结着深厚的香榧文化。
13.五香茶叶蛋
高二(12)叶思云
五香茶叶蛋是江浙一带的特有食品。它既美味又营养,还特别耐饥,深受人们喜爱。
还记得小时候,我家还住在老式的居民区。每天清晨,走出小巷,就能看见一番热闹的场景——有人在用力地和面,有人在小心翼翼地炸油条,有人在往大铁桶里贴烧饼,有人在热气腾腾的锅里下馄饨……面粉在油中发出的“呲啦”响声,擀面杖的敲打声,勺子与碗的碰撞声......各种声音夹杂在一起,为新的一天拉开了序幕。
而对我吸引力最大的要数五香茶叶蛋。一个角落里,一只铁炉子,炉上一只小锅,锅里是一群浸在黑色海洋中的蛋。看着锅里若隐若现的蛋,听着汤汁咕噜咕噜的冒泡声,看着热气缓缓腾空,闻着那夹杂着多种材料的香味,我的食欲瞬间大涨,忍不住买一个解馋。
别以为烧个蛋是件容易的事。想要把它烧得色、香、味俱全可要花一番功夫。首先用旺火
把水煮开,把洗净的蛋放入,再用小火煮5分钟。接着将蛋捞出放入冷水,浸凉后取出。然后就是一项考究的步骤,也是关键的一步——敲蛋。此时的蛋已经基本煮熟,所以不用担心会把蛋敲破。敲蛋的力量必须恰如其分。敲得太碎,一会加入料后会太咸;敲得片太大,又会不入味;敲得大小不一,则不美观。我想,也许只有心灵手巧的江南人才能做得好吧!
接着是调味。向水中加入酱油、白糖、盐、茶叶、桂皮、八角。茶通常是用红茶,价廉物美。这几味调料的比例要适当,才能做出咸、甜、辣三味俱全香醇浓郁的茶叶蛋。
汤汁混合均匀后,将敲好的蛋放入,用小火慢慢地炖着。黑色的汤汁纷纷往蛋上淋,蛋们象是在享受集体温泉,很是惬意……等到茶叶蛋的颜色变成深棕色就可以出锅了。
吃茶叶蛋既是一种味觉享受,也是一种视觉享受。由于蛋壳已经敲碎,表面就有裂痕,现在被染成深棕色,看起来颇有古典美。有了裂痕,剥蛋壳就格外轻松。轻轻一扣,开一小口,接着就能连着里面的那层薄膜,将蛋壳整个褪下。这时的蛋白也成了淡棕色,原本有裂痕处的颜色则更深,象少女嫩滑的脸蛋上盖了一条纱巾。一口咬下去,蛋白不再淡而无味,有了甜、咸和微辣,蛋黄也是三味俱全,又酥又香。同时,淡淡的茶香夹杂着桂皮、八角的香味萦绕在周围,吸引着你一口又一口地吃着蛋。
如今,城市大变样,小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餐饮店。也许那里的早点做得更精致,也更卫生,但缺少了那种淳朴的气息。那里少有茶叶蛋,即使有,也是装在大方盘中整整齐齐排着队,不再是浸在小锅中慢慢炖了。家中通常吃水煮蛋,不会为了几个蛋大费周章。
好怀念那浓浓的香,那淳朴的茶叶蛋。
14.杭州茶文化
高二(13)包燕青
提到中国的茶文化,大家总会想起杭州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的确,杭州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宋代吴自牧有诗云;“临安巷陌街坊,自有提壶拎水者沿门点茶或朔月望日着,如遇凶吉一事,点杯邻里茶水。”宋代的《咸榇淳临安志》中也有记载“岁贡茶叶”可见杭州的茶叶深受宫庭贵族的喜爱已被列为贡品。而最早关于杭州茶叶产地的记载是出于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到的“钱塘天竹、灵隐两寺产茶”。
当然,身为“名茶之乡”的杭州自然也与其称号相符的各种名茶,例如:七家茶、青豆茶、迎霜茶、云针茶……而最有名的,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它是西湖龙井了。“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昼。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葡下,余香不闻嗅。但见飘中清,翠影落碧崖。烹煎黄金?不取雨谷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咳”。对于爱茶之人来说,这首诗并不陌生。这就是史上“龙井茶”作为茶名首次出现。而在虞集的眼中和口中,西湖边的茶以龙井为最,色翠、香郁、味、形美,这就是他所称的:“四绝”、“淡而远”、“香而清”。乾隆六下江南杭州,大多去龙井游赏,并吟诗歌颂龙井山清水秀及龙井之茶。在,《雨中再游龙井》中有“西湖风景美,龙井名茶佳”的诗句,足以看出龙井茶多么深受皇帝的喜爱。此外,至今杭州还流传着乾隆皇帝亲自载种茶树木十八棵的佳话。
杭州地区名茶迭出,许多名茶都有着美丽的传说,典故和趣谈。龙井茶、鸠坑毛峰、九曲红妹都有着美丽的传说,寄托了人们对亲情,爱情等美好感情的向往,而与茶有关的泉和井也纷纷披上了神秘色灿,如龙井和老虎刨出的“虎跑泉”……“杭州双绝”之“龙井茶叶虎跑水”,现已成为杭州的一句著名名谚。
此外,杭州茶文化与禅也有着不解之缘。每年春季,径山要举行茶宴,由法师亲自主持,然后献茶给僧客。僧客接茶后,不能立刻饮下,而是闻香,观色,在品茶,然后可以评茶或谈经论道。而到每年清明,日本禅师亲自到径山寺拜师取径,他们将径山的茶宴形式带回日本。据考,日本的茶道就是源自径山。
如今饮茶和人也越来越多了,家家都常备茶叶。户外休闲,人们也常选择去茶馆度过。而在黄金时期,要是不先预订位子,连茶馆的门都挤不进去。这是令人们欣喜的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在关注茶文化,我想,杭州茶文化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象西湖那样一颗闻名中外的璀璨的明珠。
15.天堂十门
高二(14)汤卿
北关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坦儿/草桥门外煤坦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太平门外粪担儿
这一民谣在很多老杭州来说,耳熟能详。但是从年轻一辈,就算土生土长,能略知一二,也算是了不得了。因为这些沉淀下来的青石砖墙,已在记忆中一排一排地坍塌。历史的尘埃静谧,萦绕在那十块冰凉的石碑周围。
武林门,更多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时尚新潮的武林女装街。那块石碑被安置在如此奢华之地,竟是异物。殊不知,这是杭州老城区最古老的北大门。始建于隋代,约有1300多年的历史。后经宋高宗时移城门于此,明代改称武林门。门外是沟通我国南北京杭大运河的起讫点。每当夜晚“篝火烛照,如同白日”,赶集的人“熙熙攘攘,人影杂沓,不减元宵灯市”。古称
“北关夜市”。这一带,历来是杭嘉湖淡水鱼聚散地,因此杭谚如是说,卖鱼桥也名副其实。
华东地区最大的长途汽车站——汽车东站,就坐落在艮山门边。艮山门是杭城古代的东北门,五代吴越始建,南宋移门,改名艮山门(艮为北,艮山,为城北之小山。北宋汴京有“艮岳”,南宋取名艮山,有思念故国之意)。原为驰名中外的“杭纺”主要产地,丝织户遍布,机纾之声,比户相闻。
现被杭州市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凤山门一带,是南宋时的政治中心。凤山门是古时候杭州城的南大门,先筑于南宋,遭毁后,元又重修。门外万松岭一带,是连接江干一带和游览西湖的交通要道,风景甚是美好,是游人骑马踏青必选之道。
杭州拆城门之初始于清泰门,沪杭铁路破城而入。这是杭城古代的东门,命运与凤山门相似。因门外水网交错,盛产螺蛳,又是古代煮海盐之处,因此有民谣如前。
望江门,顾名思义,在此登上城楼是可以远望到钱塘江潮的,在康熙年间本是如此,如今却也无能为力。这是杭城古代东南部的城门。门外原为郊区,因此常有菜农挑菜入城来卖。“浙江秋涛”也是著名的“钱塘八景”之一,“秋涛路”也因此而来。
候潮门濒临钱塘江,每日两次可以候潮,由此得名。昔日,绍兴酒香皆由此飘入,民谣如此吟诵。
南宋的御花园——柳浪闻莺,就在清波门旁。这一带是文人骚客喜好的栖居之所,而薪柴多从此门运入,故有杭谚若此。该地和名字一般诗情画意,是最有风韵的一片天地。
“金牛涌现”即在涌金门,是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未说湖山佳处在,清晨涌出小金门”,宋代诗人杨万里吟诵的正是此地。城门上有对联,曰:“长堞接清波看水天一色,高楼临闹市绕烟火万家。”繁华若此,游船络绎不绝。
自秦朝以来,杭州即有“钱塘”之名。钱塘门始建于南宋,是杭州西城门之一。古时往灵隐、天竺进香之人,必由此门入,经昭庆寺(今青少年宫)、看经楼(望湖楼)直通寺庙。如今,这一带是游览西湖的最佳地段。
庆春门为杭州古代东城门之一。明初,朱元璋部将常遇春由此门入城,故名之如此。门外亦是菜地,菜农运菜进城,担粪出城,皆往来于此门。故有以上民谣。
穿越这十重门,仿佛依稀能遇见古时杭城的繁华似锦,精致古典。这便是历史文化所积淀的美韵。虽然这十大城门很有可能不能复原,因为资料的缺失,但只要热爱,杭城不论古今,都是绝美的人间天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恩作文8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