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题,为什么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无氧气反应?谢谢

实验室将16克有杂质的KMNO4加热制氧气(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14.4克
实验室将16克有杂质的KMNO4加热制氧气(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14.4克
(1)生成的氧气质量为多少?
& ( 2) 参加反应的KMnO4质量为多少?
&(3)杂质的质量为多少?
& (4)KMn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1)氧气=16-14.4=1.6克
(2)设质量为x克
2KMNO4=K2MnO4+MnO2+O2
316------------------------------32
x-------------------------------------1.6
得x=15.8克
(3)杂质=16-15.8=0.2克
(4)15.8/16*100%=98.75%
请采纳回答
提问者 的感言:谢谢。
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已知实验室有四瓶无色气体,分别为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试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它31.如图所示,根据某学生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进行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步:将少量的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第二步:按照如图所示装置接好.
第三步:给试管加热,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均匀连续地放出时,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收集,等集气瓶内的水排空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置在桌上.
第四步:收集好氧气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把酒精灯火焰熄灭.试回答: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铁架台C:导管D:水槽E:集气瓶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KMnO4$\stackrel{△}{→}$K2MnO4+MnO2+O2,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在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前缺少的步骤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该步骤如何操作?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用玻璃片将瓶盖好后,移出水面放在桌子上,为什么瓶口向上不是向下?
(5)氧气收集完毕之后,为什么是先撤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槽?
(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加热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能否马上收集?请说明理由.
(7)指出图中错误并改正.
a、错误:试管口向上倾斜;改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错误:导管伸入试管太长;改正:导管伸入试管要短一些.
c、错误:试管口没有棉花;改正: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根据四种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鉴别.实验室中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熟练掌握装置的连接方法及其实验步骤,能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做出相应的解释.特别要注意怎么加热,什么时候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如何操作等问题.同时也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名称.
先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四瓶气体中,燃烧正常的是空气.燃烧更加剧烈的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然后再把盛有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两瓶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另一瓶是氮气.
(1)据图可知仪器的名称,故填:酒精灯、铁架台、导管、水槽、集气瓶.
(2)高锰酸钾能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KMnO4$\stackrel{△}{→}$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3)制取气体的装置都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方法是:连接好装置,把导管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双手紧捂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4)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应正放在桌上.
(5)氧气收集完毕,如果先将酒精灯熄灭,则试管内压强变小,水会沿导管倒流进试管,故填: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试管,把试管炸裂.
(6)加热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这是试管中含有的空气,立即收集会使收集的氧气不纯,故填:不能;因为装置中存在空气,如果一开始就收集,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含有空气.
(7)a、错误:试管口向上倾斜;改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错误:导管伸入试管太长;改正:导管伸入试管要短一些.
c、错误:试管口没有棉花;改正: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K2MnO4+MnO2+O2↑.(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Fe3O4;某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A.氧气不纯B.铁丝生锈C.集气瓶里没有装少量水(4)加热固体碳酸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①2NaHCO3加热/.2CO3+H2O+CO2↑ ②NH4HCO3加热/.3↑+H2O+CO2↑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乐乐题库
&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 & “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习题详情
25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0.8%
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是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e3O4;某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BA.氧气不纯&&&&B.铁丝生锈&&&&&&&C.集气瓶里没有装少量水(4)加热固体碳酸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①2NaHCO3&加热&.2CO3+H2O+CO2↑&& ②NH4HCO3&加热&.3↑+H2O+CO2↑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碳酸氢铵加热后产生两种气体,无法收集到纯净的二氧化碳.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2-天河区一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K2M...”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分析;(3)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及注意事项分析;(4)根据信息提供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并从产物的特点是两种气体分析不选的原因.
解:(1)熟悉常见的仪器①是试管,结合仪器的用途---收集气体确定②是集气瓶,故答案为: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2KMnO4&&& &加热&.2MnO4+MnO2+O2↑.故答案为:①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②2KMnO4&&加热&.2MnO4+MnO2+O2↑;(3)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3O4;②由于铁丝燃烧的条件比较苛刻,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铁丝已经生锈;收集的氧气不纯;而集气瓶中没装水,产生的后果可能是集气瓶炸裂.故答案为:①3Fe+2O2&&点燃&.3O4,A、B;(4)①根据信息提供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A;②利用碳酸氢铵分解出二氧化碳的同时,又产生氨气,因此不便于将两者分离,无法收集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A,碳酸氢铵加热后产生两种气体,无法收集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2)①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②2KMnO4&&加热&.2MnO4+MnO2+O2↑;(3)①3Fe+2O2&&点燃&.3O4,A、B;(4)A,碳酸氢铵加热后产生两种气体,无法收集到纯净的二氧化碳.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有关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比较以及归纳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方面的分析,及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方法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K2M...”主要考察你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与“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K2M...”相似的题目:
将固体FeC2O4o2H2O放在一个可称出质量的容器内加热,FeC2O4o2H2O首先逐步失去结晶水,温度继续升高时,FeC2O4会逐渐转变为铁的各种氧化物.称取1.000g&FeC2O4o2H2O,持续加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固体质量/克
0.430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并推断:(1)300~350℃时,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2)350~400℃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O+CO2↑+CO↑;(3)500℃剩余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4)600~800℃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4+O2↑.
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为一种氯化物,B为一种钠盐,C为一种碱.图3表示的是A、B、C的溶液两两反应的实验现象.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1)A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Zn粒和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写装置序号,下同)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有同学用高锰酸钾加热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欲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在收集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你认为产生其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2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3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1)金刚石&&&&.(2)碳酸氢铵&&&&.(3)氢氧根离子&&&&.(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5)天然气(沼气)的燃烧反应&&&&&CO2+2H2O.
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10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3人类面临的三大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之一的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酸雨中的硫酸形成的途径之一是含硫燃料燃烧生成&&&&气体(写化学式),该气体与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进而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由亚硫酸转化为硫酸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属于&&&&.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K2MnO4+MnO2+O2↑.(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Fe3O4;某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A.氧气不纯B.铁丝生锈C.集气瓶里没有装少量水(4)加热固体碳酸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①2NaHCO3加热/.2CO3+H2O+CO2↑ ②NH4HCO3加热/.3↑+H2O+CO2↑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K2MnO4+MnO2+O2↑.(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Fe3O4;某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A.氧气不纯B.铁丝生锈C.集气瓶里没有装少量水(4)加热固体碳酸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①2NaHCO3加热/.2CO3+H2O+CO2↑ ②NH4HCO3加热/.3↑+H2O+CO2↑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相似的习题。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如图.(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产生的氧气质量为____g.(2)求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3)求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乐乐题库
&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习题详情
8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3.0%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如图.(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产生的氧气质量为 g.(2)求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3)求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如图.(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产生的氧气质量为____g.(2)求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3)求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2)根据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氯酸钾的质量;(3)根据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氯化钾的质量,从而求出二氧化锰的质量,进而求出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解:(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0g-2.04g=0.96g;故填:0.96;(2)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2KClO3 MnO2.2↑245&&&&&&&&&149&&96x&&&&&&&&&&&&y &0.96g245x=960.96g解得:x=2.45g149y=960.96gy=1.49g(3)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2.04g-1.49g2.04g×100%=27%答:(2)求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2.45g;(3)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27%.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气的质量.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如图.(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产生的氧气质量为____g.(2)求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3)求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如图.(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产生的氧气质量为____g.(2)求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3)求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主要考察你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至关重要的.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格式,以“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为例,介绍如图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书写化学方程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主要是以计算题为主.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是抓住“三找”;即一找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找已知量和未知量x,三找用到的相对质量关系.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一般可以简记为:“六步七行”.其中的“六步”,又可以对应着简记为:“设、方、质(分为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两行)、比、算、答”.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1)设未知量x时,x的后面不要带单位;(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切记严格地按照“写→配→标→注”步骤细心书写;(3)找质量关系时,最好先找下一行的实际质量关系(即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再对应着找上一行的相对质量关系.并且,切记将它们都写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分居上下两行.(4)列比例式时,要按照“上一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一行的实际质量比”的顺序来列;保证是对应比相等.(5)求算x时,可以参考着化学方程式下面的两行质量关系中的上下或左右的倍数关系来求算.当没有倍数关系时,再按照一般的方法来求算便是.(6)在写答案时,只需要简明扼要地答出关键语句即可.
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如图.(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产生的氧气质量为____g.(2)求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3)求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相似的题目:
(1)鱼眼中含有相当丰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分子式为C20H30O2)等不饱和脂肪酸.这种天然物质能增强大脑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对防止记忆力衰退、胆固醇增高、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大有裨益.二十碳五烯酸由&&&&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嫦娥一号”的发射是我国探月计划的第一步.用于发射的火箭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它装有大量的液氢和液氧燃料.若现有20t的液氢燃料,则需要液氧多少吨?
5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多少克10%的盐酸才能恰好中和?&&&&
如图标签是某“加钙碘盐”包装袋商标的部分内容.商标上的钙含量是指&&&&(选填“单质钙”、“碳酸钙”、“钙元素”).为了测定此盐中钙元素的含量,取10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品名:加钙碘盐配料表:NaCl、KIO3、CaCO3成分表:NaCl≥88%净含量:500g钙含量:0.5%~1.3%碘含量:40~50mg/kg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在化学反应2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 C.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3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如图.(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产生的氧气质量为____g.(2)求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3)求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如图.(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产生的氧气质量为____g.(2)求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3)求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在氧气中加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