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国卷语文文默写范围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的范围?_百度知道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的范围?
必修课本已经学完了我是黑龙江省的、还有初中的诗词、高考到底考不考、我只是想知道、现馆菖第废郢肚贵觅在学的选修《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或是别的里面要求背的诗词、高考考哪些
其他类似问题
高考语文的相关知识
其他7条回答
多多益善,说不定的,要是出题老师头一热,考了呢~
书店有卖的《状元速记》里面的诗词就是按照高考大纲编写的。
必修课本上的必须会背诵,尤其是经典句。你选的《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很可能会出题,最好背诵经典诗词。其余的背平时试卷上出现的和以前的真题。祝你成功
只要课本上要求背下来的都是考试大纲范围的,初中的会考那些特别有名。
都需要考,只不过分值所占比例不同。
大部分都是课本上的
有时间可以到学网(XUE)看看,里面都有历年的高考默写
应该有所帮助的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北京市各区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_学优中考网 |
北京市各区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2014东城二模] 8.默写(8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图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默写(分)
(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晚间湖面美好景色的句子是:
(3)文学鉴赏课上,唐越同学发言说:“古诗往往借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写诗人心中的情感,引发读者共鸣。比如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有‘
’两句,流露出作者经长途跋涉出使边塞的感慨;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有‘
’两句,以飞鸟写春光,浅白灵动,透露出作者游春时的喜悦心情。”(4分)
答案:(1)蒙络摇缀 (2)浮光跃金
(3)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014海淀二模] 8.默写(7分)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了磨难中的人被别人认识的过程:只有当他“
”之后,人们才有可能来了解他。
(5)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诗中“
”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俯仰之间的所为与所见,表达了他闲适宁静、怡情自然的心境。
答案:(1)会当凌绝顶(2)沉舟侧畔千帆过(3)赢得生前身后名 (4)征于色 发于声(5)采菊东篱下 然见南山
[2014朝阳二模] 8.古诗文积累(7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晏殊《》辛苦遭逢起一经,。.默写(7分)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让朋友以积极态度对待离别的的诗句是“
②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③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
”的心态。(请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答案:①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14怀柔二模] 8.古诗文默写(6分)
(1)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诗句是:
(2)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深切地表达出将士们怀乡思亲却战事不顺、归家无期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3)刘禹锡《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的理由是:
(4)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答案:(1)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2)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3)惟吾德馨
(4)欲辨已忘言
[2014平谷二模] 8.默写。(7分)
(1)夕阳西下
(2)《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   。
   ,   。断肠人在天涯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芳草鲜美落英缤纷8.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
(2)《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中表现作者坚定信心,重新鼓起勇气的句子是:
(3)《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
答案:(1)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酬乐天扬州初逢见赠》表现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达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诗句是将军白发征夫泪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不畏浮云遮望眼缘身在最高层5分)
⑴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⑵《行路难》中诗人借用两个典故来表现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⑶《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想靠祭祀神灵来取得战争的胜利,曹刿对此事的评价是:
答案:⑴赢得生前身后名
⑵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⑶小信未孚
学优中考网()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中考资料!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中考资料!
)教师教学好帮手!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中考资料!
)初中生考名校必备网站!
本文档由会员 阳仔在线 于
10:08:56 上传频道:学科:年级:九年级地区:北京类型:新课标版本:中考复习只看标题相关资料北京市各区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选择题专题[2014东城二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áo)
粗犷(kuàng)
耳濡目染(rú)B.脂肪(zhī)
颠簸(bǒ)
随声附和(hé) C.自诩(yǔ)
涨红(zhàng)
杳北京市各区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文段[2014东城二模]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6-17题。(共12分)文段一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与西域的使者、商人开始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和欧洲,又把西亚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东西交通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后,西汉的商2014年北京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014东城二模]文言文阅读(共1分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北京市各区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 [2014西城二模] (二)阅读,完成第1-18题。(共分)17-19题。(共10分)①明代初期我国经济繁盛,造船业、手工业发达,丝绸、陶瓷等深受异邦人喜爱。为宣扬国威、与他国进行友好往来,明永乐帝于1405年派郑和率船队下西洋。船队有两百多艘舰船,27000多名船员,出航时云帆蔽日,浩浩荡荡。②这支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北京市各区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2014东城二模] 8.默写(8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图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答案:(1)谁家北京市各区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14东城二模] 9.名著阅读(3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
时期的诗歌305篇。《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如运用大量的重章叠句,描绘某种场景,充分表达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例如我们学过的《
》中,写主人公与“伊人”隔水而望,通过反复咏叹,突出了
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北京市各区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2014东城二模] (一)阅读《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完成第13-15题。(共15分)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余秋雨一①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②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身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保姆说曾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说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 附录二 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   一、成语中的多音字多义现象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   二、成语中的通假和古今异读现象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   三、成语中的难读字 附录二┃常见专题五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病句的试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②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四个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③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④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或用符号修改。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常犯的四种语法错误,试题材料主要来自各种媒体。
2014年中考对病句的考查,仍会延续上一年的形式。
专题五┃ 病句的辨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七、分句之间用句号 解 析  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和“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是一个复句中表示并列关系的分句,都是用来说明“端午节”设立原因的,因此中间的句号应用分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这条高速公路开通以后,我坐车回家只需三、四个小专题十一 名句默写
古诗文默写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常见题,考查范围是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目。中考古诗文默写主要有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情景性默写、开放性默写等题型。分值一般在5—10分之间。有些地方,还出现了选做题和必做题,如陕西。
2014年中考语文对诗文名句、名篇背诵默写的考查,仍以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为主,有可能会适当涉及一些常见的名言警专题十五 理清脉络,概括内容
散文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常考的一类文体。综观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发现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角度主要有:①理清散文的行文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②品味重要词句的含义或作用,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③分析语段(开头、中间和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④分析把握人物或事物形象,体会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作用。⑤紧扣文本,揣摩作者情感。⑥联系生活实际或链接材料谈阅读文章后的感受 专题十四 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所选用的文本都很浅显,相当于七、八年级所学过的文言文,其知识内容与课内学过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其命题规律从主题内容上看主要有惜时好学、聪颖才智、传统美德、处世为人、山水游记、勤政为民、反腐倡廉、事理探究等。
命题遵循的原则是从课内走向课外,做到课内外知识的有机勾连,课外命题,课内答案。题量在4~5题左右,考点、题型与课内基本一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题十七 把握形象,分析技巧
专题十七┃ 把握形象,分析技巧 真 题 体 验 [2013·苏州]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专题十六 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专题十六┃ 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真 题 体 验 [2013·仙桃]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题目。 棉花里的父亲 章中林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专题十九 结合主旨,畅谈感受
专题十九┃ 结合主旨,畅谈感受
真 题 体 验 [2013·雅安] 阅读下面的文段, 回答问题。 蔷薇几度花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 在人家的院墙上, 爬着。我把它当做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 每每在阳台上站定, 目光稍一落下, 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 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附录一┃34首诗词曲知识梳理 篇目 作者 体裁 主题·情感 艺术特色 常考品析句 关雎 《诗经》 古体诗 描写男女相爱,表现纯洁爱情。 运用比兴,自然贴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雎鸠鸟的叫声起兴,表达小伙子对姑娘的爱慕之情。 蒹葭 《诗经》 古体诗 描写男女相思,表现惆怅情绪。 重叠反复,一咏三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景物中,想望伊人,可望而专题十 名著阅读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涉及这样一些内容:①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故事片段、主要人物及性格;②对文学名著的某一内容或某个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③能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④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⑤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⑥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文学名著阅读考查的主要是考生的阅专题三十一 材料作文
变革后的材料作文,一改材料作文只能写读后感或议论文的局面,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情的舞台。材料作文既有限制——立意或话题必须来源于材料,又给学生自由——文体可自由选择。既能借机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有效避免宿构。但材料作文之材料深浅不易把握,过浅则易,没有作用;过深则难,不易读懂,失去考试信度,近几年材料作文比例,只有8%左右。当然,只要专题三十五 语言精彩,文质兼美
专题三十五┃
语言精彩,文质兼美 真 题 体 验 [2013·济南] 请以“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文章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在生命的旅途中,总有一些情景时时撞击着我们的心扉,让我们久久难忘:一抹浅浅的微笑,一次无言的挥手,一声轻声的叮嘱,一个蹒跚的背影……都让我们感动不已。这微笑,这挥手,专题三十四 结构独特,彰显魅力
专题三十四┃
结构独特,彰显魅力 真 题 体 验 [2013·上海] 题目: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2013年上海中考命题作文《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延续上海中考命题的风格,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感受,侧重成长体验。 “心里话”可以是藏在心底很久的各种情感,选材上更丰富。专题三十三 典型材料,凸显主题
专题三十三┃  典型材料,凸显主题 真 题 体 验 [2013·黄冈] 题目:温暖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打开记忆的闸门,撷取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震撼过我专题三十六┃ 作文素材运用技巧集锦 (二)最美乞丐周元武
周元武,83岁乞丐老人。2012年12月,她在临沂市一地下商城旁边,一边乞讨,一边举着一块寻找失主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失物招领:薄艳丽女士,你的证卡。”后面还附着老人的联系电话,旁边放着老人乞讨的物件。这一举动被热心市民拍下并上传到微博,随后老人的感人事迹在网上迅速流传,“新华视点”等微博纷纷转发,全国众多网友发表评论,对老人之举
[不闻不问 漠不关心] 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前者重在行动;后者重在态度。
[陈词滥调 老生常谈] 都指讲听厌的话。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滥:空泛不合实际),含贬义;后者谈的虽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成语。
[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 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前者强调相互依存;后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大专题七 口语交际(说话得体、劝说、辩论、转述、言外之意)
综观近几年的语文中考,口语交际是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来考查的。具体的交际情境的设置、呈现方式多是文字材料,但也有图表材料、有声材料等。考查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说话得体、劝说语、辩论、转述、采访、把握言外之意等。命题形式以选择和表达题为主。
2014年语文中考对口语交际的考查内容仍然包括说话得体、劝说、辩论、转述
3.结构相应。
语句间的相应,包括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 专题六┃句子的变换、衔接、与仿写
下列句子按语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②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③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专题九 综合性学习·信息 的提取及图文转换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是语文阅读能力、思维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考查时,以主观题为主,要求考生在理解所给文字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提取、筛选相关信息,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归纳要点。
所谓图文转换题,即将图画、图表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从图画、图表等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专题二十一 赏析环境,体会技巧
专题二十一┃ 赏析环境,体会技巧 真 题 体 验 [2013·丹东]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①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练习题(含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练习题(含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练习题(含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提出的总的要求是:浅易的古代诗文所谓“浅易的古代诗文”,指的是浅显的、利用中学阶段所学过的文言知识和阅读积累可以读懂的古代诗文。《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包括名句名篇默写、浅易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阅读,均分别设题,考查的内容和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本单元针对《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部分“识记”层级列出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这一考点而设。“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高考湖北卷的必考内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应该明确以下几点:1.考查范围〔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7-9年级推荐的篇目(共50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建议的诵读篇目(共14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至5册规定的背诵篇目(共13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规定的背诵篇目(共7篇)〕是《考试说明•附录二》划定的“指定篇目”。每年的《考试说明》都会根据实际需要在“指定篇目”中划定“年度考试范围”,“年度考试范围”在不同的年度可能会作微调。例如2014年《考试说明》划定的“年度考试范围”就以《观沧海(东临碣石)》《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抽换了2013年《考试说明》划定的《鱼我所欲也》《使至塞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14年《考试说明》所列“指定篇目”见本书“附录”。)2.考查形式为默写。一般采用出上句填写下句或出下句填上句的方式考查;湖北卷赋分为5分,试设8个小题,考生可任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多选则按照前5个小题给分,每空1分(错、漏、加字均不得分)。3.考查目的: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人文素养。
&1.(;湖北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1)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3)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4)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5)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6)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8)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试题解读〗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8选5的题,是高考湖北卷近年来相对稳定的命题形式。  答案:(1)申之以孝悌之义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鸡鸣桑树颠 (4)声断衡阳之浦 (5)征蓬出汉塞 (6)势拔五岳掩赤城 (7)目遇之而成色 (8)梧桐更兼细雨2.(;湖北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诗经•关雎》)(2)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3)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4)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周《逍遥游》)(6)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8)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试题解读〗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全部来自考纲规定的必背篇目,其中初中3篇,分别是《诗经•关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诸葛亮的《出师表》;高中5篇,分别是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李煜的《虞美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庄周的《逍遥游》和李密的《陈情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题要求考生先填写所选的小题的题号,再写相应的句子,有些考生紧张慌乱,没有填所选小题号,明明会默写,却丢分,很可惜。  答案:(1)君子好逑 (2)空山凝云颓不流 (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休说鲈鱼堪脍 (5)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湖北卷)填空。(6分)(1)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__________》。(2)日本作家__________曾因《雪国》《古都》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3)《过秦论》中“①________________,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②________________”,评断公允;《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③________________”,意境澄静;《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④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试题解读〗本题考查“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案:(1)狂人日记 (2)川端康成 (3)①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举类迩而见义远 ③烟光凝而暮山紫 ④别时茫茫江浸月4.(;全国新课标卷Ⅰ)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檐牙高啄;____________,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试题解读〗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易错字,如“灼”“缦”“缪”。  答案:(1)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2)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3)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每空1分,错一字则该句不得分。)5.(;安徽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甲: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乙:①______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④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⑤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⑥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试题解读〗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题型仍然为填空题,试题设6空,每空1分(错、漏、加字均不得分,本题中“暇”“鉴”“摧”“璧”都是易错字);考查内容符合《考试大纲》规定范围,且诗文兼具,初中、高中篇目(《岳阳楼记》为初中篇目,其他为高中篇目)兼备,必修与选修教材都有(《阿房宫赋》《梦游天姥吟留别》出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考查形式依然采取2012年考查模式,一是采用甲、乙两道题选做一题的形式,二是赋分为6分,三是考查对诗文的全篇识记能力(默写《阿房宫赋》的整段内容,加大了考查的难度)。这表明安徽卷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考查提高了要求。  答案:甲:①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③谁得而族灭也 ④秦人不暇自哀 ⑤而后人哀之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乙:①民生各有所乐兮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③江间波浪兼天涌 ④杜鹃啼血猿哀鸣 ⑤静影沉璧 ⑥水随天去秋无际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高考语文全国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