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小组对某abcd四种无色溶液液样品进行元素分析,确定只含有氧,钠,硫三种元素

(2009o河南)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1)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2)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0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39g.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造成酸液飞溅&  浓硫酸(分析纯)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cm3 质量分数:98%(3)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稀盐酸.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阴离子阳离子OH-NO3-Cl-SO42-CO32-H+溶、挥溶、挥溶溶、挥Na+溶溶溶溶溶Ba2+溶溶溶不溶不溶请根据上图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除去碳酸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或者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或者Ba(NO3)2+Na2CO3=BaCO3↓+2NaNO3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4)若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下列研究.[查阅资料]①NaN3受撞击会生成Na、N2.②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④NaN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氨气(NH3).[问题探究](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N32Na+3N2↑.(2)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3)为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纯度,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带来实验误差.②小刚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装置II.请分析:装置II中A的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根据装置II,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a.称量装置D.b.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c.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d.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其正确顺序为bcadca(填字母序号,可重复).(4)该小组对某一工业级NaN3样品进行检测.取100克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的反应是:2Na2CO3+H2SO4=2NaHCO3+Na2SO4;然后发生的反应是: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在上述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①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检测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滴加硫酸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②计算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菠菜营养丰富,素有“蔬菜之王”之称,在营养价值上还是一种高效的补铁剂.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着“菠菜根比菠菜茎叶更有营养”、“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等说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拟通过实验来探究以下问题:(1)菠菜中是否含有丰富的铁.(2)菠菜中是否含有某种酸类物质.(3)菠菜根中铁的含量是否比菠菜茎和叶高.(4)菠菜为什么与豆腐不能同食.该小组同学通过上网查询,获得以下资料:①菠菜中确实含有一种有机酸,其化学名称为乙二酸(化学式为C2H2O4),俗称草酸.②草酸的酸性比醋酸强.③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④草酸钙是一种无色晶体,不溶于水,是尿道结石的主要成分.⑤Fe2+遇氧化性物质能转化为Fe3+.⑥含Fe3+的溶液遇KSCN(硫氰化钾)溶液呈血红色,而含&Fe2+的溶液则不能.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Ⅰ:实验Ⅱ:取有根菠菜ag使用相同仪器和试剂,重复实验Ⅰ的过程,观察现象时发现溶液B的红色比实验Ⅰ中得到的溶液红色深.实验Ⅲ:另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分钟,滤去菠菜,得滤液C.向滤液C中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醋酸,观察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中加入的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由此推知溶液A中含有Fe3+(填“Fe2+”或“Fe3+”).操作②的名称为过滤,操作过程中所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2)操作③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吸附水中的可溶性杂质.(3)实验Ⅱ中得到的溶液B的红色比实验Ⅰ中溶液B的红色深,可以说明菠菜根中铁元素的含量与菠菜茎、叶相比高(填“高”、“低”或“相同”).(4)实验Ⅲ中向滤液C加入Ca(OH)2溶液后,再加入足量的醋酸,其目的是排除碳酸钙的干扰.若醋酸的化学式可用HAc表示,写出碳酸钙与醋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Ac═CaAc2+H2O+CO2↑.在加入醋酸后发现仍有不溶性物质存在,你认为该物质可能是草酸钙,则菠菜中含有(选填“含有”、“不含有”或“无法证明”)草酸.(5)试解释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的理由:与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反应产生草酸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无色溶液跟金属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