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动力学在化工过程机械排名开发中的作用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化工过程系统模拟与仿真概述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介绍化工仿真的相关知识与应用,介绍相关概念与建模常识,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叙述 中国论文网 /1/view-330516.htm  关键词:仿真模拟 模型 过程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092-02      近三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化工模拟与仿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仿真科学与技术在辅助没计、辅助研究方法、辅助生产及辅助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就仿真技术相关内容做一简要介绍。      1 过程系统仿真的相关概念      过程系统(process system)从广义的范畴定义,是所关注的实际世界的某个部分。这个系统可能是现实存在的、自然的、人工的或者是未来计划与设计的。“模拟”一词来自英文Simu,1ation,也常被译作“仿真”。系统仿真(system simulation)即为用物理模型或者数学模型代替实际系统进行实验和研究。此定义指明了三个源自过程系统仿真的部分,即数学模型、仿真机和过程系统。三个部分存在如下关系:首先是建模,即数学模型与过程系统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仿真,即数学模型和仿真机之间的关系。      2 化工过程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如需对目标对象实施控制,必须建立其数学模型,对于炼油等繁琐的化工过程,由于其中涉及的变化非常复杂,要想建立一个准确的机理模型是不可能的。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经验建模和机理建模。经验建模是根据系统输入输出数据来建立数学模型。比如人工神经元网络,最小二乘法,模糊模型等。机理建模是根据过程本身内在原理,利用能量平衡,物料平衡与反应动力学规律来建模。然而,就目前控制水平来说。将过程模型化依然是设计与开发的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系统求解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实体系为研究对象:另一类是构造系统模型,以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以获取对真实系统的认识。图1给出了系统求解的各类方法。   定量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模型,定量模型通过构建各个系统要素之间的量的关系来描述系统的本质。通常分为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两类。数学模型用表达式来描述系统输入输出间的关系,求解其变化规律。而仿真模拟器则采用图表等逻辑手段描述系统,然后转换为程序,通过计算机运行对系统进行求解。另一类模型为定性模型,他们只是对系统的概略描述,不需要精确的量化关系。仿真模型与真实系统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模型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毕竟有别于真实系统。在实际研究中一定要做一些适当的简化,同时也必须要兼顾精度,无论建立那种模型都应当尽量逼近真实系统,对于复杂系统,建模时应该重点关注与研究问题相关性较高的内容,这些部分一般需要加强精度,而相关度低的可以尽量简化,不相关的部分可以忽略。      3 化工过程系统仿真技术的应用      3.1   生产操作培训   采用过程仿真技术辅助培训,就好像是建立了一个虚拟的人工操作环境,或直接使用用真实的、简化的操作设备,如仪表盘、DCS工作站等,以此作为学员的操作环境。用计算机运行数学模型及程序来代替实际的操作环境,这样就能起到非常逼真的操作技能训练。采用ASPENPLUS、SPYRO等软件对化工装置全流程进行过程模拟开发工作。通过对过程模拟计算,优化工艺设计、装置改扩建后的开车方案以及工艺操作条件等,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用工艺流程模拟技术进行人员仿真培训,对职工岗位培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辅助设计   仿真技术应用于工程设计已不是新鲜事儿,例如化工工艺设计中常用的过程模拟技术就是一种稳态数字仿真。稳态仿真的结果是系统处于相对稳定工况的数据集,用于试验和核算单元设备或过程系统的生产能力与几何尺寸。另外一种为动态仿真技术,又称为非稳态仿真,其结果主要描述当系统受到扰动后,变量随时间的响应过程。因此,不管是稳态还是动态仿真在工程设计中都不可或缺。      3.3 辅助生产   一个数学规划与优化的应用领域是生产调度方案的优化,就石化行业而言,实现石化企业全厂级别的调度方案优化,目前尚存较大差距,如原油混炼混输调度优化,因而局部的调度优化就成了研究中最为热门的问题。制定调度优化方案,优化原油供给方案,减少蒸馏原料切换,保证蒸馏装置的连续化生产,实现直馏馏分的分类加工(如重油按重油催化和焦化等加工;石脑油宜芳则芳,宜烯则烯等),企业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3.4   辅助研究   伴随着石化各类新技术的诞生与成长,过程模拟技术逐渐变得成熟,并在新技术的开发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过程模拟技术是从反应的基本规律出发采用实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层面描述物理与化学现象,研究影响化学反应的各个因素,因而在工艺开发与创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5 安全领域的应用   近十年来,仿真技术在石油化工安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工艺过程内在的安全仿真,毒物泄露、燃烧、爆炸与扩散对环境影响的仿真,设备结构危险仿真;基于仿真技术,安全仿真训练的故障诊断断。      4 化工仿真技术的展望      随着石化工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计算机水平的提高,未来将继续向着微观方向,精确化,超大规模化发展,集总模型为主导的化工工艺模型逐渐转向分子水平模型,为石化未来的炼油核心业务和分子管理提供坚实的依托。在分子模拟领域,其研究也将能够支撑石油分子管理,为新催化剂和新反应的设计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时,分子模拟应用的广度将进一步扩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
化工过程分析与优化1-作业.ppt6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四节 立项报告
项目名称 项目背景 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 市场预测 技术经济评价 经费 社会效益 研究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进度 选题 市场需求调研 所需资料 立项 来源3种 原则4点 定性 定量 专门 外围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八、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又称 “施工图设计”,它是依据基础设计来编制有关工程实施的技术文件。
其内容:基础设计所有内容     说明设计程序的设计说明书     定型设备型号、规格、零部件及材质的明细表     非定型设备加工制造的图纸和装配图     指导装置安装的详细工艺流程图     带控制点的流程图和管线图     设备的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详细的消耗定额、投资和成本概算     “三废”排放点说明等文件。
九、建立生产装置
建立生产装置包括了依据上述设计文件和图纸,购进和制作设备,安装生产装置,按工艺要求进行调试、开车和试生产。
其中调试也是一种试验过程,通过调试可以调整工艺参数,同时还可以修改和验证其数学模型。对于新建的生产装置,只有经过调试和试生产之后,才能逐步转入正常的生产运转;而化工过程开发的任务只有到此才算全面完成。 实验室研究、小试、模试、中试 基础研究
间歇 实验室进行的小型工业模拟试验
连续操作,采用工业原料 对某些重要过程作放大的工业模拟试验
考察工艺条件、传质传热、放大效应等
中间放大试验 半工业化规模
考察连续运转、放大效应、三废、投资估算等 概念设计、基础设计、工程设计 预设计
根据实验室研究结果和所收集的资料,对预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装置进行初步设想或假想设计
是在最终评价取得肯定结论后,根据中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化工过程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化工过程设计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5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14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4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化工过程开发是从一个化学新产品、新工艺概念的形成;科学: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发展成的各种;1.1收集材料方法(1)观察、测量(2)情报调研;1.1.2搜集事实材料的方法1、观察法2、测量法;化学工艺:凡是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结构,合;化学工业:运用化学工艺生产化学品的产业部门;化工过程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化工过程开发是从一个化学新产品、新工艺概念的形成,通过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工艺设计、技术经济评价等环节,直至付诸工业化的全部过程。 1. 化工过程开发概论科学: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 研究:钻研、反复探索 开发:开拓、发展、扩张的意思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途径等1.1
收集材料方法(1)观察、测量(2)情报调研(3)实验、试验(4)模拟1.1.2
搜集事实材料的方法
2、测量法 3、实验法 4、模拟法 1.1.3
思维加工方法
整理事实材料
建立系统理论
随即搜索性思维
数学处理化学工艺:凡是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结构,合成新物质的生产过程和技术。化学工业:运用化学工艺生产化学品的产业部门。 化学工程:研究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共同规律,解决规模放大,设计和生产操作的科学。化工过程研究与开发:从一个有关新产品、新技术或新工艺的概念的形成,到科研、设计、建设工厂,从实验室研究过渡到第一套工业规模生产装置,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化工过程研究与开发的目的:①产品开发②工艺过程开发 ③工艺改进④应用开发化工过程开发的基本内容:根据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有关工程资料,按照科学的方法,寻求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途径来制备该化学品,然后进行扩大试验,评价过程的可行性,设计工业装置,实现工业化。1.3.1
实验室研究与工业生产的不 ① 原料来源的影响 ② 杂质的积累
③ 传递规律变化 1.3.2
化工过程开发的特点(1)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多样性和化工开发的多方案性(2)化工过程开发要十分重视能量和资源的充分利用(3)环境保护和过程安全是化工过程开发中必须重视的问题(4)在化工过程开发中技术经济观点十分重要1.3.3
放大是化工过程开发的核心 1.4
化工过程开发的基本方法 1.4.1
实验研究方法1.4.2
数学模型方法
数学模型方法放大是过程开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1.5
化工过程开发的主要步骤 化学实验
小型工艺实验
大型冷模实验
多级经济评价
基础设计 过程研究
工程设计第一章
化工过程开发概论 从以上案例中得到如下三点启迪:
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推进研究与开发的巨大动力;逐级放大的开发过程,化工过程开发经历了实验室小试、模试、中试与工业规模四个阶段;正确的理论指导是开发工作成功的捷径。 小
结了解化工过程开发的内容、特点、方法、步骤,掌握一些基本观点。
1、实验室研究的结果是确定一种有希望的反应方法;化工过程开发的结果是实现工业化。2、化工过程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方法有实验研究方法和数学模型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放大是过程开发研究的方向。3、化工过程开发包括过程研究及工程研究,研究中要经常交换信息,反复交替展开工作。4、技术经济观点十分重要,但不是唯一,必须考虑社会效益。 3、绿色化学与技术 3.1
绿色化学及其特点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 )又称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环境友好化学(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清洁化学(clean chemistry)。 绿色化学即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3.1
绿色化学及其特点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3.2.3
最大限度地使用或产生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 3.2.4
设计化学产品时应尽量保持其功效而降低其毒性 3.2.5
尽量不用辅助剂而须使用也应采用无毒无害物质 辅助物质可定义为能帮助处理和操作的化学品,但又不构成目标分子的物质。选择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是绿色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几种清洁的辅助剂1. 采用超临界流体2. 水作溶剂3. 固定化溶剂4. 无溶剂反应3.2.6
能量使用应最小并应考虑其对环境及经济的影响 3.2.7
最大限度地使用可更新原料 3.2.8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步骤(1)保护基团 (2)暂时改性(3)加入官能团提高反应选择性3.2.9
催化试剂优于化学计量试剂催化剂的作用:
1. 提高选择性
2. 降低能耗 催化剂的正确选择,对合成化学反应速度、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以及减少或消除产生副产物等有重要影响。无毒无害和高效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是绿色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3.2.10
化学品应设计成使用后容易降解为无害物质 3.2.11
分析方法应能实现在线监测并在有害物质形成前加以控制3.2.12
化工过程物质的选择与使用应使化学事故的隐患最小 无毒
可再生资源环境友好产品回归自然 废物回收利用 无毒无害 催化剂 无毒无害溶剂 原子经济反应 高选择性反应 3.2
绿色化学原理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从环境观点看,绿色化学是从源头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看,绿色化学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绿色化学的研究动向 3. 3.1
氧化剂与催化剂开发无害的、耐用的、高循环性的催化剂。3. 3. 2
生物模拟多功能试剂 3.3.3
组合绿色化学组合合成用一个构建模块的n个单元与另一个构建模块的n个单元同时进行一步反应,得到n×n个化合物;若进行m步反应,则得到(n×n)m个化合物。
有人作过统 计,一个化学家用组合化学方法在2~6周的工作量,十个化学家用传统合成方法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3. 3. 4
可同时防止与解决污染问题的化学技术 3. 3 .5
无溶剂反应与无溶剂分离技术无溶剂反应:熔融态反应、等离子气体反应、纯的固体支撑反应等。 3. 3. 6
能源相关的研究 3. 3. 7
非共价键衍生物
无害介质水中的反应3. 3. 9
超临界CO2作为绿色溶剂的利用 3. 3. 1 0
毒性与化学品设计中的计算机应用 3. 3. 11
可持续性分析3. 3. 1 2
原子经济性反应的开发 3.4.1
生物工程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五大工程:(1)基因工程(遗传工程)(2)细胞工程(3)酶工程(4)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5)生物化学工程(1)基因工程(遗传工程)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在20世纪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一是转基因动植物,二是克隆技术(2)细胞工程
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设计,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重组细胞的结构和内含物,以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即通过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快速繁殖和培养出人们所需要的新物种 。(3)酶工程
酶工程就是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4)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
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来生产有用物质,或者把微生物直接应用于生物反应器的技术。(5)生物化学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就是采用化学工程的技术和方法,设计制造最优化的生物发酵设备、生化反应器,以及与其配套的自动控制装置,还包括发酵产物、生化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 3.4. 2
等离子体技术 3. 4. 3
辐射加工技术 3. 4. 4
新型绿色催化技术3.4.5
超临界流体技术
(1 )超临界CO2技术
超临界CO2萃取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范围十分广阔 ,具体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a、从药用植物中萃取生物活性分子,生物碱萃取和分离;
b、用于类脂脂类回收,或从配糖和蛋白质中去除类脂脂类;
c、从多种植物中萃取抗癌物质,特别是从红豆杉树皮和枝叶中获得紫杉醇防治癌症;d、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E的萃取;e、对各种活性物质(天然的或合成的)进行提纯,除去不需要分子(比如从蔬菜提取物中除掉杀虫剂)或“渣物”以获得提纯产品;
f、对各种天然抗菌或抗氧化萃取物的加工,如百里香、蒜、洋葱、春黄菊、辣椒粉、甘草和茴香子等。
(1 )超临界水技术 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是废弃聚合物的资源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 3.4.6
传统工艺中的新技术 (1)电结晶(2)反应萃取(3)反应精馏 3.5.1、清洁生产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概括地说,清洁生产就是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工业生产模式。
3.5.2、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生产主要体现在:①尽量使用低污染、无污染的原料,替代有毒有害的原料;②采用清洁高效的生产工艺,使物料能源高效益地转化成产品,减少有害于环境的废物量,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物实行再利用,做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③向社会提供清洁的产品,这种产品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要求对人体和环境不产生污染危害或将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④在商品使用寿命终结后,能够便于回收利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潜在威胁;⑤完善的企业管理,有保障清洁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其实施。同时建设一个整洁、优美的厂容、厂貌;⑥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计划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3.5.3
清洁生产的特点①清洁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 ②重在预防和有效性;
③经济性良好;④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3.5.4
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①在产品设计和原料选择时以保护环境为目标,不生产 有毒有害的产品,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以防止原料及产品对环境的危害;②改革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尽可能提高每一道工序的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③建立生产闭合圈,废物循环利用; ④加强科学管理。 小结1、熟悉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及特点;
2、了解绿色化学的研究动向及绿色化学技术;
3、掌握清洁生产的定义、特点,了解其实施途径。 4.2.2
实验实验能将研究对象置于严格控制条件之下,把自然过程加以简化和纯化,排除各种偶然、次要因素和外界的干扰,使对象的某种属性或联系以纯粹的形式呈现出来;实验可以在特殊条件下强化研究对象,以揭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或本质;实验可以通过一定手段,使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实验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从而认识对象的性质,对那些无法进行直接实验的对象,运用模拟方法可间接进行实验研究。 4.2.3
实验分类(1)预实验 (2)系统实验严格按照“规划-实验及记录-分析整理-报告”的基本程序工作。4.4.1
思想模型与理想实验方法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科学思维的非逻辑方法
创造性思维方法
数学方法4.5.1
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火灾的预防和灭火预防火灾的发生必须注意:①实验装置安装一定要正确,操作必须规范;②在使用和处理易挥发、易燃溶剂时不可存放在敞口容器中,要远离火源;③实验室内不能存放大量易燃物;④要经常检查煤气开关、煤气橡皮管及煤气灯是否完好。
灭火应注意:一旦失火,首先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应立即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如煤气灯),切断电源,移开易燃易爆物品。并视火势大小,采取不同的扑灭方法。(a) 对在容器中(如烧杯、烧瓶,热水漏斗等)发生的局部小火,可用石棉网、表面皿或木块等盖灭。 操作 。烫伤后切勿用水冲洗,一般可在伤口处擦烫伤膏或用浓锰酸钾溶液擦至皮肤变为棕色,再涂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4.5.2
实验室安全用电
(1)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晶体溶解,然后再进行蒸发和结晶。
进行重结晶最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溶剂。
进行重结晶的溶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不与被提纯物质起化学反应。(2)在较高温度时被提纯物质的溶解度较大,而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时溶解度很小。(2)实验室用电的导线选择
(3)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前一种情况是
(b) 有机溶剂在桌面或地面上蔓延燃烧时,不得用水冲,可撒上细沙或用灭火毯扑灭。(c) 对钠、钾等金属着火,通常用干燥的细沙覆盖。严禁用水和CCl4灭火器,否则会导致猛烈的爆炸,也不能用CO2灭火器。(d) 若衣服着火,切勿慌张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化纤织物最好立即脱除。一般小火可用湿抹布,灭火毯等包裹使火熄灭。若火势较大,可就近用水龙头浇灭。必要时可就地卧倒打滚,一方面防止火焰烧向头部,另外在地上压住着火处,使其熄火。(e) 在反应过程中,若因冲料、渗漏、油浴着火等引起反应体系着火时,情况比较危险,处理不当会加重火势。扑救时必须谨防冷水溅在着火处的玻璃仪器上,必须谨防灭火器材击破玻璃仪器,造成严重的泄漏而扩大火势。有效的扑灭方法是用几层灭火毯包住着火部位,隔绝空气使其熄灭,必要时在灭火毯上撒些细沙。若仍不奏效,必须使用灭火器,由火场的周围逐渐向中心处扑灭。
(2)爆炸事故的预防①仪器装置应安装正确,常压或加热系统一定要与大气相通;②在减压系统中严禁使用不耐压的仪器;
③在蒸馏醚类化合物之前,一定要检查并除去有机过氧化物后,再蒸馏,切勿蒸干;④在使用易燃易爆物如氢气、乙炔等要特别小心,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规定操作;⑤有些化合物因反应过于激烈会使体系热量和气体体积突然猛增而发生爆炸,对这类反应,应严格控制加料速度,并采取有效的冷却措施,使反应缓慢进行。
(3)中毒事故的预防一切有可能产生毒性蒸气的工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有良好的排风设备。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在实验室吃东西。从事有毒工作必须穿工作服,防护面具,处理完毕后方能离开。每次实验必须清洁消毒桌面,并彻底洗手等。 (4)化学灼伤①酸灼伤:皮肤灼伤可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眼睛灼伤可用1%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②碱灼伤:皮肤灼伤用1-2%醋酸溶液洗涤,眼睛灼伤用1%硼酸溶液清洗。 (5)割伤和烫伤接装玻璃管时,注意割伤,带线手套,或用毛巾垫着4.6.1
常用玻璃仪器及其清洗干燥
(1)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2)清洗仪器(3)仪器的干燥
加热与冷却(1)空气浴加热
这种加热方式较猛烈,不十分均匀,因而不适合于低沸点易燃液体的回流操作,也不能用于减压蒸馏操作。(2)水浴
与空气浴加热相比,水浴加热均匀,温度易控制,适合于低沸点物质回流加热。(3)油浴
常用的油浴浴液有石蜡油、硅油、真空泵油或一些植物油 。
通常将细砂装在铁盘中,把反应容器半埋在砂中,并保持其底部留有一层砂层,以防局部过热。
(5)致冷方法可以将反应容器浸没在冷水中或冰水中; 如果水对反应无影响,还可以将冰块直接投入到反应容器中进行冷却。如果需要更低的温度(低于0℃),可以采用冰―盐混合物作冷却剂。
干燥干燥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常见的物理方法有风干、加热、吸附、分馏、共沸蒸馏、超临界干燥等,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分子筛、硅胶除水。化学方法除水主要是利用干燥剂与水分发生可逆或不可逆反应来除水。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选择合适干燥剂的原则是:不与被干燥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不溶解于该化合物;吸水量较大,干燥速度较快,并且价格低廉。固体化合物的干燥 :自然晾干
干燥器中进行干燥
重结晶重结晶就是用少量溶剂使含有杂质使杂质留在母液中,不随被提纯物晶体一同析出,后一种情况是使杂质在热过滤时被滤去)。(4)溶剂容易蒸发,易与晶体分离除去。
(5)经济、安全、毒性小、易回收 。 重结晶的步骤:(1)将需要纯化的固体溶解于沸腾或接近沸腾的适宜溶剂中;(2)将热溶液趁热抽滤,以除去不溶的杂质; (3)将滤液冷却,使结晶析出;(4)滤出结晶,必要时用适宜的溶剂洗涤结晶。
注意事项:(1)若使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一般都要采用回流装置如果所选溶剂是水,则可以不用回流装置。
(2)在采用易挥发溶剂时通常要加入过量的溶剂,以免在热过滤操作中,因溶剂迅速挥发导致晶体在过滤漏斗上析出。(3)溶液中若含有色杂质,可以用活性炭来处理。
(4)热过滤操作是重结晶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步骤。热过滤前,应将漏斗事先充分预热。热过滤时操作要迅速,以防止由于温度下降使晶体在漏斗上析出。
(5)热过滤后所得滤液应让其静置冷却结晶。如果滤液中已出现絮状结晶,可以适当加热使其溶解,然后自然冷却,这样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晶。 4.6.5
升华利用升华不仅可以分离具有不同挥发度的固体混合物,而且还能除去难挥发的杂质。
升华的操作步骤:将待升华物质研细后置放在蒸发皿中,然后用一张扎有许多小孔的滤纸覆盖在蒸发皿口上,并用一玻璃漏斗倒置在滤纸上面,在漏斗的颈部塞上一团疏松的棉花(参见图)。
注意事项:(1)待升华物质要经充分干燥,否则在升华操作时部分有机物会与水蒸气一起挥发出来,影响分离效果。
(2)在蒸发皿上覆盖一层布满小孔的滤纸,主要是为了在蒸发皿上方形成一温差层,使逸出的蒸气容易凝结在玻璃漏斗壁上,提高物质升华的收率。必要时,可在玻璃漏斗外壁上敷上冷湿布,以助冷凝。(3)为了达到良好的升华分离效果,最好采取砂浴或油浴而避免用明火直接加热,使加热温度控制在待纯化物质的三相点温度以下。如果加热温度高于三相点温度就会使不同挥发性的物质一同蒸发,从而降低分离效果。 4.6.6
蒸馏蒸馏操作就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对液态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1)普通蒸馏有时,在有机反应结束后,需要对反应混合物直接蒸馏,此时,可以将三口烧瓶作蒸馏瓶组装成蒸馏装置直接进行蒸馏 。 注意事项:①蒸馏烧瓶大小的选择依待蒸馏液体的量而定。通常,待蒸馏液体的体积约占蒸馏烧瓶体积的1/3~2/3。
②当待蒸馏液体的沸点在140℃以下时,应选用直形冷凝管;沸点在140℃以上时,就要选用空气冷凝管,若仍用直形冷凝管则易发生爆裂。③如果蒸馏装置中所用的接引管无侧管,则接引管和接受瓶之间应留有空隙,以确保蒸馏装置与大气相通。否则,封闭体系受热后会引发事故。④沸石是一种带多孔性的物质,如素瓷片或毛细管。当液体受热沸腾时,沸石内的小气泡就成为气化中心,使液体保持平稳沸腾。如果蒸馏已经开始,但忘了投沸石,此时千万不要直接投放沸石,以免引发暴沸。正确的做法是,先停止加热,待液体稍冷片刻后再补加沸石。⑤蒸馏低沸点易燃液体(如乙醚)时,千万不可用明火加热,此时可用热水浴加热。在蒸馏沸点较高的液体时,可以用明火加热。明火加热时,烧瓶底部一定要置放石棉网,以防因烧瓶受热不匀而炸裂。⑥无论何时,都不要使蒸馏烧瓶蒸干,以防意外。 (2)水蒸气蒸馏将水蒸气通入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有机物中或使有机物与水经过共沸而蒸出,这个操作过程称为水 水蒸气蒸馏常用于下列几种情况:①在常压下蒸馏易发生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
②含有较多固体的混合物,而用一般蒸馏、萃取或过滤等方法难以分离;③混合物中含有大量树脂状的物质或不挥发性杂质,采用蒸馏、萃取等方法也难以分离。
注意事项:①水蒸气发生器与烧瓶之间的连接管路应尽可能短,以减少水蒸气在导人过程中的热损耗。②导入水蒸气的玻璃管应尽量接近圆底烧瓶底部,以利提高蒸馏效率。③在蒸馏过程中,如果有较多的水蒸气因冷凝而积聚在圆底烧瓶中,可以用小火隔着石棉网在圆底烧瓶底部加热。④停止蒸馏时,一定要先打开T形管,然后停止加热。如果先停止加热,水蒸气发生器因冷却而产生负压,会使烧瓶内的混合液发生倒吸。减压蒸馏尤其适合于蒸馏那些沸点高、热稳定性差的有机化合物。(3) 减压蒸馏
注意事项①在减压蒸馏装置中,从克氏蒸馏头直插蒸馏瓶底的是末端如细针般的毛细管,它起到引入气化中心的作用,使蒸馏平稳。如果蒸馏瓶中装入磁力搅拌子,在减压蒸馏过程中,开启磁力搅拌器,也可保持平稳蒸馏,这样就不必安装毛细管。②打开油泵后,要注意观察压力计。如果发现体系压力无多大变化,或系统不能达到油泵应该达到的真空度,那么就该检查系统是否漏气。如果是蒸馏装置漏气,可以在蒸馏装置的各个连接部位适当地涂一点真空脂,并通过旋转使磨口接头处吻合致密。若在气体吸收塔及压力计等其他相串连的接合部位漏气,可涂上少许熔化的石蜡,并用电吹风加热熔融(或涂上真空脂)。检查完毕,即可按实验方法所述程序开启油泵。③减压蒸馏时,一定要采取油浴(或水浴)的方法进行均匀加热。一般浴温要高出待蒸馏物在减压时的沸点30℃左右。④使用油泵时,应注意防护与保养,不可使水分、有机物质或酸性气体侵入泵内,否则会严重降低油泵的效率。
⑤图为封闭式水银压力计,常用于测量减压系统的真空度。其两臂汞面高度之差即为减压系统的真空度。使用时应当注意,当减压操作结束时,要小心旋开安全瓶上的双通旋塞,让气体慢慢进入系统,使压力计中的水银柱缓缓复原,以避免因系统内的压力突增使水银柱冲破玻璃管。
(4)共沸蒸馏共沸蒸馏是指向被分离混合液中有目的的加入一种组分,此组分能与被分离混合物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成分形成具有最低沸点的共沸物,从而使其它的成分的沸点增大,共沸物很容易从体系中蒸出来。 (5)分子蒸馏分子蒸馏的分离作用就是利用液体分子受热会从液面逸出,而不同种类分子逸出后其平均自由程不同这一性质来实现的。分子蒸馏装置从结构上大致可分为3 大类:一是降膜式,二是刮膜式,三是离心式。
分子蒸馏技术的特点:操作温度低
蒸馏压强低
受热时间短
分离程度高分馏和精馏的区别:在分馏操作中,分馏的分离要求一般并不严格(否则就是精馏了),分馏塔一般理论板数不多,操作时回流比也较小。精馏塔一般以从塔顶或塔底分离得到较高质量的产品为目的,一般理论板数相对较多,操作时回流比也有严格要求。简单说,精馏一般是高收率地分离得到较高质量的产品的重要手段,而分馏一般是产品精制前的预处理工序,只有在产品质量要求不高或杂质与产品的沸点差很大的条件下,分馏才能作为得到产品的手段。
萃取用溶剂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所需要的物质,这一操作过程就称为萃取。萃取是利用同一种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
(1)液―液萃取用选定的溶剂分离液体混合物中某种组分。一般来讲,选择萃取剂的基本原则是:对被提取物质溶解度较大;与原溶剂不相混溶。
(2)液―固萃取利用样品中被提取组分和杂质在同一溶剂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进行提取和分离。
(3)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实质是通过改变流体的密度以改变流体的溶解能力,从而实现物质的萃取和分离。萃取过程之后,可以通过降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来选择性地使萃取物在分离器中分离出来。实施此分离,一般有三种调节方法:①恒压升温,②恒温降压,③降压升温。
离子交换分离法定义: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之间所发生的交换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原理:离子交换分离法是基于物质在固相与液相之间的分配。分离形式:柱分离,电渗析隔膜,离子交换色层,离子交换纤维薄层。特点:吸附的选择性高,适应性强,处理对象广,分离容易,使用设备简单。应用:离子交换法分离对象广,几乎所有无机离子以及许多结构复杂性质相似的有机化合物都适用。
离子交换剂的分类:无机及有机两大类。离子交换树脂:是具有网状结构的复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网状结构的骨架部分一般很稳定,不溶于酸、碱和一般溶剂。在网的各处都有许多可被交换的活性基团。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最常用的分类是依据树脂离子交换功能团分类。主要可分为:(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3)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4)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分离操作: 树脂的选择和处理――装柱――交换――洗脱――树脂再生
膜分离“膜分离”的定义:借助于膜而实现各种分离的过程称之为膜分离。利用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以及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体系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或富集。“膜”的定义:
如果在一个流体相内或两个流体相之间有一薄层凝聚相物质把流体分隔开来成为两部分,则这一薄层物质就是膜。膜的种类繁多,大致可以按以下几方面对膜进行分类:
①从材料来源上,可分为天然膜和合成膜,合成膜又分为无机材料膜和有机高分子膜;②根据膜的结构,可分为多孔膜和致密膜;③按膜断面的物理形态,固体膜又可分为对称膜、不对称膜和复合膜。④根据膜的功能,可分为离子交换膜、渗析膜、微孔过滤膜、超过滤膜、反渗透膜、渗透汽化膜和气体渗透膜等。
⑤根据固体膜的形状,可分为平板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以及具有垂直于膜表面的圆柱形孔的核径蚀刻膜,简称核孔膜等。近几十年来,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气体膜分离、无机膜分离、液膜分离等都取得很多新的进展。
各种膜分离过程简介
1)、反渗透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地只能透过溶剂(通常是水)的性质。反渗透膜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已从均质膜发展至非对称复合膜,膜的制备技术相对比较成熟。
超滤应用孔径为10?到200?(1? =10-10m
)的超过滤膜来过滤含有大分子或微细粒子的溶液,使大分子或微细粒子从溶液中分离的过程称之为超滤。超滤膜一般由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制备,膜的结构均为非对称的。
微滤微滤与超滤的基本原理相同,它是利用孔径大于0.02μm直到l0μm的多孔膜来过滤含有微粒或菌体的溶液。4)
渗析是利用多孔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使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膜孔扩散到浓度低的一侧从而得到分离的过程。 5)
电渗析是基于离子交换膜能选择性地使阴离子或阳离子通过的性质,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使阴阳离子分别透过相应的膜以达到从溶液中分离电解质的目的。 6)
气体膜分离气体膜分离是利用气体组分在膜内溶解和扩散性能的不同,即渗透速率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的技术 7)
渗透汽化渗透汽化也称渗透蒸发,它是利用膜对液体混合物中组分的溶解和扩散性能的不同来实现其分离的新型膜分离过程。8)
其它膜分离过程其它膜分离过程尚有:膜蒸馏、膜萃取、膜分相、支撑液膜、生物膜分离等。4.6.11
色谱法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
(1)薄层色谱法
吸附薄层色谱法原理:组分在薄层板上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的过程。利用吸附系数不等实现分离。最理想的Rf值为0.4~0.5,良好的分离Rf值为0.15~0.75,如果Rf值小于0.15或大于0.75则分离不好,就要调换展开剂重新展开。未知物与已知物(标准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展开比较Rf值可提供定性依据。
定量方法间接定量:将薄层分离后物质斑点定量地洗脱下来,再对洗脱液定量。
直接定量斑点面积测量――用透明纸覆盖在薄层表面,描出斑点界限,然后测量其面积。目测法――比较系列标准与样品的斑点面积大小、颜色深浅,得到样品的含量范围。
薄层仪扫描定量 (2)柱色谱 (3)气相色谱气固色谱固定相通常是具有一定活性的固体吸附剂细小颗粒,常见的有:活性炭,三氧化二铝,硅胶,分子筛,高分子多孔微球(GDX系列)等。气液色谱固定相是以一种惰性固体微粒作支持剂(称其为担体或载体),在其表面涂敷上一高沸点的物质(其在色谱分离操作温度下呈液态,称其为固定液)而构成。
红外光谱主要用来迅速鉴定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及通过与红外标准光谱对照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核磁共振谱用于准确地测定分子中不同氢原子的位置及数目,并可对照核磁共振标准谱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4.6.14
催化剂反应性能的测试方法
催化剂反应性能测试目的:①催化剂常规质量控制检验
②快速筛选大量催化剂 ③更详尽的比较几个催化剂 ④测定特定反应的机理 ⑤测定在特定催化剂上反应的详尽动力学⑥模拟工业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连续长期运转 催化剂四个最重要性能:①活性
④价格催化剂活性测定的方法:
微量催化色谱法流动法:流动法测定活性时,将反应物以一定的空速通过填充催化剂的反应器,然后分析反应后产物的组成,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分析一种反应物或一种反应产物。 催化剂活性测定的方法:微量催化色谱法:利用色谱分析法的原理研究催化剂的活性和催化反应动力学的方法。脉冲微量催化色谱法: 每隔一定时间向反应器中加入反应物,因而催化剂层中的化学反应是周期性的以脉冲的形式进行的,然后连接色谱仪进行分析。稳定流动微量催化色谱法:采用微型反应器的一般流动法的反应系统,反应器隔着取样器和分析系统相连。
除上述介绍的方法外,还有流动循环法、沸腾床技术和静态法等4.6.15
X射线衍射技术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并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照相乳胶感光、气体电离。 4.6.16
热分析技术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一类技术。程序控制温度:指用固定的速率加热或冷却。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质量、温度、热焓、尺寸、机械、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14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等内容。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化工过程开发是从一个化学新产品、新工艺概念的形成, 通过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工艺设计、技术经济评价等 环节,直至付诸工业化的全部过程。 1...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 22页 免费 化工过程开发论文 7页 免费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 Dow Chemical) 公司在聚乳酸开发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已建成一套 14 ...  5、化工过程开发:是指从一个有关新产品、新技术或新工艺概念的形成,到科研、设计、 建设工厂,从实验室研究成功的过渡到第一套工业规模生产装置,付诸实施的全部...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复习题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问答题 1、化学实验室研究与化工生产的主要区别:1.原料来源不同 2.操作方式不同 3.产品质量不 同 4.杂质积...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复习题第一章 化工过程开发概述 一.填空题 1.化工开发过程是指___的科学技术活动。 2. 直接搜集材料的基础形式: . . 等。 3.化工过程...  ?化工过程开发:是指从一个有关新产品、新技术或新工艺概念的形成,到科研、设计、建设工厂,从实 验室研究成功的过渡到第一套工业规模生产装置,付诸实施的全部...  化工过程开发:是指从一个有关新产品、新技术或新工艺概念的形成,到 科研、设计、建设工厂,从实验室研究成功的过渡到第一套工业规模生产装置,付 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一般来说,过程工程包 括过程开发、过程设计和过程改善三个部分。过程工程的发展与化工系统工程的研究方 法是密不可分的。 过程开发是指过程的概念设计及研究的定向...  2.化工过程开发: 是指从一个有关新产品、 新技术或新工艺概念的形成, 到科研、 设计、建设工厂,从实验室研究成功的过渡到第一套工业规模生产装置,付诸 实施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工过程机械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