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吕之乱用事兮,刘氏微,微什么意思

【字体: 】&&卷一
&&&热&&&&&
  ☆汉高帝刘邦
  〈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初为泗上亭长。秦二世元年。起兵。称沛公。明年。楚怀王以为砀郡长。封武安侯。以子婴元年西入关。立为汉王。都南郑。以汉五年破项羽。即皇帝位。都长安。汉十二年卒。年五十三。谥曰高皇帝。〉
  【歌诗二首】〖从《汉书》艺文志〗
  【大风】〖《史记》又名三侯之章。〗
  〖《汉书》曰:十二年冬。上破布军于会缶。布走。令别将追之。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鸿鹄】〖《乐府诗集》作楚歌。〗
  〖《汉书》曰: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汉十二年。上从破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视曰:我欲易之。四人为之辅。羽翼已成。难动矣。戚夫人泣涕。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D缴。尚云。安所施。
  ☆楚霸王项羽
  〈羽名籍。一字子羽。下相人。楚将项燕孙。秦二世元年。从季父梁起兵。为裨将。二年。楚怀王以为次将。封鲁公。三年。拜上将军。汉元年。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五年。兵败走乌江。自刎死。年三十一。〉
  【歌】
  〖《汉书》曰:高祖围项羽垓下。是夜闻汉军皆楚歌。惊曰:汉已得楚乎。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从之。骏马名骓。常骑之。乃悲歌慷慨。自为歌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
  〈虞。项王幸姬。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
  【和项王歌】
  〖《史记》曰:项王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歌数阕。美人和之。〗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乐生。
  ☆四皓
  〈四皓者。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东园公。皆河内之枳人。秦世隐商山。〉
  【歌】
  崔琦四皓颂曰:昔南山四皓者。盖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东园公是也。秦之博士。遭世暗昧。道灭德消。坑黜儒术。诗书是焚。於是四公退而作歌曰: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肆志。
  【采芝操】〖《诗纪》云。一作紫芝歌。〗
  〖《乐府诗集》曰:琴集曰:采芝操。四皓所作也。古今乐录曰:南山四皓隐居。高祖聘之。四皓不甘。仰天叹而作歌。案《汉书》曰:四皓皆八十馀。须眉皓白。故谓之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里先生也。崔鸿曰:四皓为秦博士。遭世暗昧。坑黜儒术。於是退而作此歌。亦谓之四皓歌。二说不同。未知孰是。○逯案。琴集此操。与前篇实为一作。特删取稍异耳。《诗纪》从《乐府诗集》。此在前。今改附於后。〗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严居穴处。以为幄茵。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往矣。吾当安归。
  ☆戚夫人
  〈夫人。高帝姬。定陶人。生赵隐王如意。如意高帝所爱。几於立为太子。惠帝元年。吕后害之。〉
  【舂歌诗】〖纪云。一作永巷歌。〗
  〖《汉书》曰:吕后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钳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且歌曰云云。太后闻之。大怒。召赵王杀之。遂断夫人手足。去眼薰耳。饮暗。使居鞠域中。名曰人彘。〗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赵王刘友
  〈友。高帝子。十一年立为淮阳王。赵隐王如意死。孝惠元年。徙友王赵。凡立十年。高后三年幽死。〉
  【歌】〖《诗纪》作幽歌。〗
  〖《汉书》曰:孝惠时。友以诸吕女为后。不爱。爱它姬。诸吕女谗之於太后。太后怒。召赵王置邸。令卫围守之。赵王饿。乃作歌。遂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城阳王刘章
  〈章。齐悼惠王肥之子。高帝之孙。高后称制。封为朱虚侯。高后崩。以平诸吕迎立文帝功。封城阳王。孝文二年卒。谥曰景。〉
  【耕田歌】〖《诗纪》云。耕一作种。〗
  〖《史记》曰:赵王友入朝。幽死于邸。三赵王皆废。高后立诸吕为三王。擅权用事。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高后燕饮。高后令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以军法行酒。高后曰:可。酒酣。章进饮歌舞。已而曰:请为太后言耕田歌云云。高后默然。〗
  深耕既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汉武帝刘彻
  〈彻。景帝中子。四年。封胶东王。七年。立为皇太子。后三年正月即位。在位五十四年。后元二年卒。年七十一。有集二卷。〉
  【瓠子歌】
  〖《汉书》武帝纪曰:元封二年四月。作瓠子歌。沟洫志曰:上既封禅。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於是上以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湛白马玉璧。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实决河。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扌建。上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柏冬日。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齿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河汤汤兮激潺1倍苫刭庋噶髂选e撼すR兮湛美玉。河公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颓林竹兮b石P廊馔蚋@础
  【秋风辞】
  〖汉武帝故事曰: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庄几时兮奈老何。
  【天马歌】
  〖《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史记》曰: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歌曲曰:〗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世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西极天马歌】〖广《文选》作蒲梢天马歌。《诗纪》同。〗
  〖《汉书》武帝纪曰:太初四年。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之歌。《史记》曰:后代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次作以为歌。歌《诗》曰:〗
  天马徕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李夫人歌】
  〖《汉书》曰:夫人早卒。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帝居帷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帝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令乐府诸家弦歌之。〗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集氏笔乘云。武帝李夫人歌。是邪非邪。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之与迟一韵。许诗话云。立而望之偏。是退之走马看来立不正之所祖也。以偏字属上。不惟与韵不叶。立而望之偏。是何语邪。○逯案。焦说是也。又《类聚》此歌引《汉书》。与今本《汉书》绝异。与《搜神记》则同。未悉所据为何本也。)
  【思奉车子侯歌】〖《诗纪》作思车子侯歌。原在外集。今编入武帝集。〗
  〖洞仙传曰:车子侯者。扶风人。汉武帝爱其清净。稍迁其位至侍中。一朝语家云。我今补仙官。此春应去。至夏中当暂还。还少时复去。如其言。武帝思之。乃作歌曰云云。○逯案。《汉书》霍去病传。去病薨。子嬗嗣。嬗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为奉车都尉。从封泰山而薨。子侯之薨。又见郊祀志。《类聚》五十六引武帝集曰:奉车子侯暴病。一日死。上甚悼之。乃自为歌诗。《初学记》十八引汉武帝与秦车子侯家诏曰:春。时子侯於北馆。与家别。又文心雕龙哀吊篇曰:暨武帝封禅。而霍子侯暴亡。帝伤而作诗。亦哀辞之类也。及汉汝阳王亡。崔瑗哀辞始变前式。又卒章五言。颇似歌谣。亦仿佛乎汉武也。洞仙传作车子侯。《初学记》作秦车子侯。则文字有脱误也。〗
  嘉幽兰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华斐斐兮丽景。风徘徊兮流芳。皇天兮无慧。至人逝兮仙乡。天路远兮无期。不觉涕下兮沾裳。
  【柏梁诗】
  〖东方朔别传日。孝武元封三年。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坐。〗
  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郡国士马羽林材。总领天下诚难治。和抚四夷不易哉。刀笔之吏臣执之。撞钟伐鼓声中诗。宗室广大日益滋。周卫交戟禁不时。总领从官柏梁台。平理请谳决嫌疑。修饰舆马待驾来。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陈粟万石扬以箕。徼道宫下随讨治。三辅盗贼天下危。盗阻南山为民灾。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栌相枝持。枇杷橘栗桃李梅。走狗逐兔张罘ぜ。齿妃女唇甘如饴。迫窘诘屈几穷哉。
  ☆枚乘
  〈乘。字叔。淮阴人。为吴王濞郎中。去之梁。景帝平七国。召拜弘农都尉。以疾去官。复游梁。后归淮阴。武帝即位。徵入都。道卒。有集二卷。〉
  【歌】〖乘作七发。系此歌。〗
  麦秀{`}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枯槐。依绝区兮临回溪。
  ☆淮南王刘安
  〈安。淮南王长之子。高帝之孙。孝文八年。封阜陵侯。十六年。封淮南王。孝武元朔五年。削地五县。元狩元年。谋反自杀。有集二卷。〉
  【八公操】〖一曰淮南操。〗
  〖古今乐录曰:淮南好道。正月上辛。八公来降。王作此歌。〗
  煌煌上天照下土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予生毛羽兮。超腾青云蹈梁甫兮。观见瑶光过北斗兮。驰乘风云使玉女兮。含精吐气嚼芝草兮。悠悠将将天相保兮。
  ☆司马相如
  〈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以赀为郎。事景帝为武骑常侍。病免。客游梁。后归蜀。武帝召复为郎。拜中郎将。坐事免。寻拜孝文园令。病免。元狩五年卒。有集二卷。〉
  【歌】〖相如美人赋。系此歌。〗
  独处室兮廓无依。思佳人兮情伤悲。彼君子兮来何迟。日既墓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私。
  【琴歌二首】
  〖玉台新咏有序曰:司马相如游临邛。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窃於壁间窥之。相如鼓琴歌挑之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时未通遇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有艳淑女在此方。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诗纪》作托。)字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兴俱起翻高飞。无感我心使余悲。
  ☆东方朔
  〈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武帝初。年二十二。待诏公车。寻待诏金马门。为常侍郎。拜大中大夫。给事中。被劾。免为庶人。待诏宦者署。复为中郎。有集二卷。〉
  【歌】
  〖《史记》曰: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於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於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
  陆沉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嗟伯夷】
  穷隐处兮窟穴自藏。与其随佞而得志兮。不若从孤竹於首阳。
  【七言】
  折羽翼兮摩苍天。
  【六言】
  合樽促席相娱。
  计策弃捐不收。
  ☆李延年
  〈延年。中山人。故倡也。坐法腐刑。给事狗监中。善歌为变新声。所造诗谓之新声曲。女弟李夫人得幸於武帝。延年由是贵。为协律都尉。征和三年卒。〉
  【歌】
  〖《汉书》曰:李延年性。善歌舞。武帝爱之。延年侍上。起舞。歌曰云云。上叹息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商丘成
  〈成。武帝征和二年。为大鸿胪。戾太子兵变。以获反将张光功。封宅侯。〉
  【醉歌】
  〖《汉书》曰:延和二年七月。癸巳封。四年。后二年。坐为詹事侍祠孝文庙。醉歌堂下曰云云。大不敬。自杀。〗
  出居安能郁郁。
【出处】:文苑-历代诗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
&&文章录入:剑苗&&&&责任编辑:剑苗&更新时间: 19:47:29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吕雉搞的政治联姻收获甚微 却把刘邦的儿子活活饿死(46)
吕雉搞的政治联姻收获甚微 却把刘邦的儿子活活饿死(46)
东方剪报:
话说张释听取了田生的建议,跑去做群臣的思想工作。工作还做得挺到位,于是,由他提议陈平、周勃、郦商、灌婴等一班元功老臣联合签名,请求封悼武王吕泽的长子吕台为吕王,并割齐全国的济南郡为吕国,作为吕台的封地。
这个事自然让吕雉格外高兴,她奖励了张释一千斤黄金。
张释喝水不忘挖井人,他很感激田生给出了好点子,于是想把千斤黄金分一半个田生。
田生连连推辞,又给张释出主意说:“吕台被封了王,一些朝臣肯定不服气。如今的营陵侯刘泽,在诸刘中辈分最长,先生如果能游说太后,分出十几个县来,让他也封王,大臣们怒气就可以平息。刘泽也会感激您,可谓一举两得。
张释上次尝到了甜头,这次想也没想就去和吕雉谈了。刘泽的妻子是樊哙和吕媭的女儿,分封刘泽实际上也等于分封诸吕。吕雉当即就答应,封刘泽为琅琊王。
这天上掉下来馅儿饼,可把刘泽高兴坏了,马不停蹄去琅琊上任。
他这边刚一出关,吕雉就后悔了,急令使者去追回刘泽。
当时,吕雉封刘泽琅琊王,纯属一时头脑发热,冷静下来仔细一想,无论怎么说,刘泽也属于刘家的人,琅琊王这个位置应该给吕家的人才对。
可是,吕雉派出的使者还是晚了一步,这时候,刘泽已经到了自己的封国。吕雉只好作罢,而她的妹妹吕媭也不是省油的灯,她的儿子樊伉是舞阳侯,现在她的女婿刘泽当上了琅琊王,加之她本人,一门三王侯,朝臣都惧她三分。
自封了刘泽为琅琊王后,吕氏的大批族人被封侯。
皇族派与外戚派便产生了矛盾,而且这种矛盾日益深刻,为了缓和这种矛盾,吕雉想出了一招:政治联姻。
要说在官场中,采用政治联姻的方式,达到个人的目的也不是个稀奇的事,在吕雉之间早有人这么干过,且收效不凡。但是,政治联姻并非是一味万能药。譬如吕雉下了这道药,并没有见到奇效。
她本想通过政治大联姻,一方面稳定诸刘,一方面改变刘氏皇族的血统结构。如此一来,便可以逐渐扩张和巩固吕氏政权。但是,这个如意算盘,却没有让她如意。
首先,政治联系是一种“拉郎配”式的婚姻,男女双方自然无真情可言,婚姻自然没有幸福。再则,吕家女儿脾气都挺大,嫁了皇族,脾气就更大了。另外,刘家诸侯王娶了吕家女儿,便会有多双眼睛监视他们,心里自然极不痛快。
就拿赵王刘友来说,他娶了吕氏族女为王后,但一点不喜欢自己的这位妻子。因为此女性情太烈,又仗着有娘家人撑腰,根本不把刘友放在眼里。
当年,赵王如意被吕雉谋害后,刘友便接替如意当了赵王,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了。刘友本人的脾气也不好,为人刚直,对于娇蛮的妻子他自然毫无感情,他与妻子只不过有一个夫妻的名分,他宠爱的是自己身边几个温顺可人的妃子。
这么一来,夫妻没法和睦,赵王后对那些妃子十分嫉妒,时常与刘友打闹。刘友却依然不管不顾,该享乐就享乐。
赵王后无计可施,就跑到太后吕雉那里去诉苦。
她对吕雉说,刘友对吕雉封王一直心怀不满,并常常说,太后百年之后,定要把吕氏王侯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吕雉一听这话,立刻就坐不住了。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是她心中最大的一个忌讳。于是,他立刻派遣使者前往赵国,召赵王来长安。
刘友到了长安,吕雉却不与他见面,只派武士把他送到行馆,并不准任何人来送饭。下了死命令:凡有胆敢给赵王送饮食者,一律治罪。
有些大胆的老臣,与刘友有些旧交情,不忍心看刘友挨饿,便偷偷派人送些食物去。吕雉得知以后,把送饭之人也一并打入牢狱。
刘友既饥饿,又悲哀,更愤慨,想自己堂堂一个皇子,居然落到连口饭都吃不上的地步。父亲刘邦打下的江山,如今全成了吕家人的天下。
越想越悲痛,到后来似乎也感觉不到饿了,刘友写了一首诗歌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
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
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
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
快中野兮,苍天与直。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
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这首诗歌的大意是:刘家江山已经式微。吕后胁迫王侯,强授王后与我。这个王后又凶又妒,她用恶毒的语言诬陷于我,可是这个女人以谗言乱国,太后竟然执迷不悟,听之任之。我的冤屈向谁去诉说呢?吕家人做事太绝了,我死了做鬼也会找他们算账。
写完这首诗歌的几天后,刘友饿死了。守卫的士卒打开房门时,赵王刘友已经是一具僵尸。
但是,吕雉还不解恨,她下令不准以诸侯王的规格为刘友发丧,只将他像平民一样草草埋葬了事。
东方剪报摘自《汉朝其实很疯狂》作者:罗杰吕后滥杀刘氏子孙:守活寡心理变态(2)
&  先看赵王刘友,刘友为汉高祖中子,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立为淮阳王。赵王如意死后,汉惠帝元年(前194),淮阳王刘友改封赵王。吕太后决定,以吕姓外戚之女为赵王刘友之王后。赵王刘友不喜欢这位吕姓王后,而宠爱其他王姬。吕姓王后于是怒而回京,进谗言于吕太后说:&赵王说:&吕姓外威岂应封王,太后百岁(死)后,吾必攻击之!&&吕太后大怒,于吕太后七年(前181),召赵王刘友来京,至京后,吕太后拒绝接见,将赵王刘友幽闭在赵邸(分封王在京均有馆邸,以该王国之名命名)中,发兵围守之,不给食物。  赵国诸臣,凡是偷偷向赵王供应食物的,一律被逮捕治罪。赵王刘友饿极了,于是作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悟。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与直(希望上天给我一个公道,即申冤)!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自杀)!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诗写得不算精彩,只能说是纪实之作。不过,说实话,一个人饿得头昏脑涨、六神无主时,能够留下这样一首诗歌,也就不容易了。  赵王刘友终于饿死于长安赵邸。吕太后决定,以民礼葬之于长安民壕之间。所谓&民壕&,或者也就是乱坟岗了。  赵王刘友死后,吕太后改任汉高祖的另一个儿子梁王刘恢为赵王,而将吕王吕产改任梁王,这一来,吕产封王以后,不就从无国土到有国土了吗?吕太后又以吕产之女为赵王王后。王后带去了大批吕姓随从官员,控制了赵国的权力,赵王刘恢的一举一动,都在诸吕的伺察之下。赵王有爱姬,吕姓王后则以鸩酒毒死之。  赵王刘恢于是作歌曲四章,悼念其爱妃,令乐人歌之。歌毕,赵王刘恢感到活得实在没有味道,于是自杀。吕太后听了说:&赵王为一个妇人弃宗庙而死,其子不当继承王位。&分封王国赵国,就此又空出来了。于是,吕太后派人告诉处于汉、胡边境的汉高祖的另一个儿子代王刘恒,要求代王刘恒改任赵王。代王刘恒谢过吕太后,要求继续守于边境。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yaoqun 共2页: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黑暗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史 七】汉魏两晋南北朝(一) - 黑暗钢琴界的日志,人人网,黑暗钢琴界的公共主页
扬州曹庄隋炀帝墓二号萧后墓室出土成套编钟16件、编磬20件,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出土的隋唐时期的编钟编磬实物,填补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项空白。这也是今年考古界一件大新闻。
【黑暗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史 七】汉魏两晋南北朝(一)
本周开始进入第二部分:汉魏两晋南北朝。今天讲的这部分内容实在找不到什么可搭配的&古乐&,于是乱入了几段颇为动听的今人创作音乐。片头是今人用昆曲唱腔唱古诗词之汉乐府《上邪》。
一、&秦声&与&楚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结束了几百年来的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帝国。秦朝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因此秦朝音乐的面貌由于历史的短暂和岁月的久远而显得模糊不清。可是,秦朝音乐并不是历史上的&枯水期&。《史记&始皇帝本纪》载:&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人之。&说明秦朝继承了六国的音乐传统。这并非单纯是胜利者掠夺的结果,而是有善于吸收各国文化的传统基础。早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即有&夫击甕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的记述,至少证明秦国对&异国音乐&是不排斥的。史书上还有关于秦始皇和秦二世都爱好&世俗之乐&的记载,秦二世乃至&尤以为娱&&,极意声色&。可以推断,秦代随着国力的发达,宫廷音乐也逐渐有了宏大的规模和较高的水平。
1976年,一件有错金篆书铭文的秦&乐府&钟在始皇陵出土。过于一直认为&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汉书&礼乐志》)。这一突破性发现至少将我国音乐机构&乐府&的产生年代提早半个世纪以上。由于&汉袭秦制&,秦代乐府的作用也可从汉乐府的性质了解一二。它的存在更证明了秦代音乐文化政策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秦始皇兴建陵墓、阿房宫、长城,开发南岭,各征调民夫数十万。筑长城时,&中国内郡輓车而饷之,因有《筑城曲》。&这种此起彼伏、震天撼地的《筑城曲》歌声,也是秦朝民间的最强音。
刘邦代秦,建立四百年大汉皇朝。高祖七年(前200年),叔孙通制定朝仪礼乐,&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这是汉代征用鲁国儒士和雅乐的最早记载。但先秦雅乐并未得到汉王室的青睐。&汉兴,乐家有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大乐官,但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汉书&礼乐志》)然而民间音乐却受到汉代上层阶级的欢迎。(关于这个现象,有两种说法:一是经过几百年战乱,先秦雅乐已严重失传;二是民间有人认为汉作为一个新兴中央集权政府,要巩固自己的统治,鉴于音乐对百姓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不能以前朝之乐作为标尺。因为,对现行制度的不安和怀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往前代推移,复兴礼乐的背后, 伴随的将是对整个周朝地方分权体制的回归。&&清懿注)
汉初统治者常有作歌抒怀的风气,无论战争、祭祀、欢乐、悲愤,常歌颂之,有时亲自奏乐、手舞足蹈。&高祖乐楚声&,他于前195年返回家乡沛地时所作的《大风歌》就是一首楚风歌曲:&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祖还亲自教沛中少儿百二十人学唱,亲自击筑伴奏,唱到后来,&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的宿敌项羽在被困垓下时,唱的也是楚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第六子赵王友,在吕后擅权时被吕后饿死,临死前也唱了一首楚歌:&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史记&吕太后本纪》)由此可见,楚歌在汉代统治阶层中颇为流行。刘邦曾对戚夫人说:&为我楚舞,我为若楚歌。&楚歌是感情色彩极为浓郁的民间曲调。刘氏亲贵起于江淮,对楚歌本不陌生。他们喜爱楚歌,也表明自汉初,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有密切的关系。
秦声和楚歌都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所以秦音乐文化与汉音乐文化在风格、面貌上存在较大差异。战国秦、赵渑池之会时,蔺相如曾请秦王击缶。缶本古西戎之乐,秦俗因而用之,可见西域音乐有东渐的趋势。汉代打通丝绸之路后,西域音乐对华夏音乐文化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了。
二、&丝绸之路&与西乐东渐
我国自古以盛产丝织物闻名于世界。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横贯亚洲的中西陆路交通,我国丝织品也源源不断传到西方。这条古代交通线被称为&丝绸之路&。实际上,这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改变了上古时期华夏文化的发展相对封闭的格局,开拓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纪元。中国和西域(广义的西域包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北非)的音乐从此沿丝绸之路互通有无,逐渐形成以华夏音乐与西域音乐相互交流融合为特征的中古音乐文化面貌。
《晋书&乐志》载:&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惟得《摩珂兜勒》一曲。&《摩珂兜勒》这一曲调的名称显然是外来语的音译。摩珂是梵语&大&的意思,东汉时西域有兜勒国。梵语中有&达拉&(tala)一词,是奏乐或唱歌时打拍子的意思,后引申为乐器铜钹的名称。不知曲名是否与上述国名或其它梵语词有关。但是,&横吹&乐种和《摩珂兜勒》乐曲是张骞由丝绸之路带回中国的第一批音乐成果,使得汉代音乐成分开始发生新的变化。
张骞的副使从安息返国时,安息&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犁轩善眩人献于汉。& 犁轩即罗马帝国,当时与安息帝国接壤。眩人即幻人,指表演魔术杂技的艺人。这说明汉代的百戏也吸收了外来的表演形式。
《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武帝元封年间(前110&前105),细君公主与乌孙王猎骄靡联姻,汉文化随之传播到赤谷城。后又有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翁归靡。乌孙公主送女儿来京师学鼓琴。元康元年(前65年),汉宣帝&赐以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他们归国后,&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后汉书&南匈奴传》也记载王昭君和亲时,曾赐呼韩邪单于竽、瑟、箜篌等乐器。以上这些都是汉代音乐文化往中亚、北亚传播的史实。
汉明帝时,天竺佛教已经由西域传入洛阳,外来的宗教音乐也随之传入我国。汉灵帝时,西亚的生活习俗和音乐艺术开始风靡中原。&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箜篌、胡笛,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后汉书&五行志》)其中胡乐尤受青睐,盛行一时。这些则是丝绸之路开辟三百年来外来文化对当时产生深刻影响的写照。
有学者发现,生活在河西走廊中部的裕固族的民歌与匈牙利的部分民歌有许多共同因素。原来,公元一世纪匈奴分裂后,北匈奴于四世纪向西迁徙,其中一部分定居今天的匈牙利一带。而裕固族的祖先与匈奴有密切的族群渊源。匈牙利保存下来的古代东方民歌也在裕固族世代流传。
丝绸之路从西汉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一直持续到隋唐,经历了一千余年兴旺的岁月,后逐渐为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取代。虽然完成了历史使命,丝绸之路在古代音乐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历史影响却不会消失。一大批外来乐器,如竖箜篌、凤首箜篌、曲项琵琶、筚篥、羯鼓、都昙鼓、鸡娄鼓、铜钹、贝、羌笛等等,都从西域传入。而西域乐舞艺人和乐部组织的频繁东来,不仅使汉唐音乐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多民族的音乐在古老的中国音乐文化中积淀了下来。这充分证明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各民族智慧的互相吸收与合作交流。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正在于它沟通了古代文明间的交流。
三、汉代乐府
在丝路交流兴盛的同时,汉朝中原本土的音乐也在发展之中。乐府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音乐机构,创建于秦朝,汉武帝时可能进行了扩充。宋人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概述了乐府的渊源:&乐府之名,起于汉魏。自孝惠帝时,夏侯宽为乐府令,始以名官。至武帝,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则采歌谣,被声乐,其来盖亦远矣。&鉴于当时资料的局限,郭氏对乐府的追溯只到汉代。西汉设有太乐和乐府二署,分掌雅乐和俗乐。汉惠帝时的乐府令是掌管雅乐的太乐令。汉代正式设立主管俗乐的乐府机构,据记载则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此时正是西汉国力的鼎盛时期。
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汉书&礼乐志》云:&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年,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可见乐府采集民歌规模之大和范围之广。这里所说的赵、代、秦、楚,并非限指河北、山西、陕西、湖北一带,而是泛指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据《汉书&艺文志》载,乐府搜集的民歌中,有目可考的即有138篇。这些仅是当时所采集的极小一部分,其中已有许多非常卓越的民间音乐作品,比如哀悼阵亡士卒的《战城南》,表现真挚爱情的《上邪》、《有所思》,清新朴实的《江南》以及优美动人的长篇叙事诗《陌上桑》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抒情名篇。除了采集民歌、加工配乐之外,乐府还创作歌辞,创作和改编去掉,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演奏。它还拥有诸如李延年、司马相如等全国一流的音乐家和文学家。汉成帝时任乐府令、新莽时任掌乐大夫的桓谭说过:&昔余在孝成帝时为乐府令,凡所典领倡优伎乐盖有千人之多也。&(《新论》)。像汉代乐府这样规模庞大的音乐机构在我国历史上还是少见的。
乐府的设立促进了民间音乐的蓬勃发展,在汉成帝时达到空前的地步。&是时,郑声尤甚。黄门名倡丙疆、景武之属富显于世,贵戚五侯定陵、富平外戚之家淫侈过度,至与人主争女乐。&(《汉书&礼乐志》)民间音乐的盛行相对抑制了雅乐的发展,在西...
阅读(640)|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p微电影汪刘氏百度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