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的定义,该说法正确吗?举出例子

当前位置:
>>>蚂蚁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化学式为C10H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
蚂蚁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化学式为C10H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信息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②该信息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8:1;③该信息素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④该信息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9个原子.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朝阳区一模
由该信息素的化学式可以知道:①该信息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②该信息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8:16=60:9:8,而不是10:18:1.③该信息素是由C10H18O分子构成的化合物,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合物.④该信息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0+18+1=29个原子;因此选项中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蚂蚁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化学式为C10H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主要考查你对&&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单质:(1)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单质的分类:依据组成单质元素的性质把一单质分为三类。金属单质: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铁、铜、银等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碳、磷、氧气等稀有气体单质: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氦、氖、氛等单质 化合物: (1)概念: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的分类: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区别和联系: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理解单质的概念必须抓住两点:①由同种元素组成;②必须是纯净物,如氧气是一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绝不可能是化合物,如氧气 (O2)、臭氧(O3)两种物质混在一起是一种混合物,但是只有一种氧元素;同样的例子还有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等。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1)单质的概念:①理解一单质的概念不仅要关注它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还应注意它首先是一种纯净物。如:氧气、氮气、碳、硫、铁、铜、各种稀有气体等都属于单质。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白磷与红磷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都只含一种元素,但都属于混合物。 (2)化合物的概念:理解化合物的概念同样不仅要关注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还应注意它首先是一种纯净物。如二氧化碳,氯化钠、高锰酸钾等都属于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的区别:1. 共价化合物(1)概念:像HCl、CO2这样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2)共价化合物的类型:①两种非金属原子结合成的化合物,如HCl、CO2等。②非金属与酸根构成的化合物,如H2SO4、HNO3等。2.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全部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共价化合物大多数由分子构成。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可用O2,H2O,MgO分别表示氧气、水、氧化镁的化学式。 对概念的理解: (1)混合物不能用化学式表示,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 (2)每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但一个化学式有可能用来表示不同的物质。如氧气的化学式是O2,没有别的式子再能表示氧气;P既是红磷的化学式,也是白磷的化学式。(3)纯净物的化学式不能臆造,化学式可通过以下途径确定:①科学家通过进行精确的定量实验,测定纯净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再经计算得出。②已经确定存在的物质可根据化合价写出。书写规则: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按正前负后的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通常是指: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如“CuO”叫氧化铜。当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止一个时,还要指出一个分子里元素的原子个数,如“P2O5”叫五氧化二磷。有带酸的原子团要读成“某酸某”如“CuSO4”叫硫酸铜,还有的要读“氢氧化某”,如“NaOH”叫氢氧化钠。“氢氧化某”是碱类物质,电离出来的负电荷只有氢氧根离子。化学式的意义:(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以Cu为例) 宏观:表示该物质:铜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铜由铜元素组成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一个铜原子。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关系:(1)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①已知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化合价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标出已知、未知化合价:列出式子求解:(+1)×2+x×1+(-2)×3=0 x=+4②根据化合价原则,判断化学式的正误,如判断化学式KCO3是否正确标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计算正负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0:(+1)×1+(-2)×1=-1≠0,所以给出的化学式是错误的,正确的为K2CO3。③根据化合价原则,计算原子团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如计算N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和H2PO4-(磷酸二氢根)中磷元素的化合价。由于NH4+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不是电中性的,因此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多,而是等于+1. 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 x+(+1)×4=+1 x=-3 所以在N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同理H2PO4-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不是电中性的、因此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而是-1. 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y(+1)×2+y+(-2)×4=-1 y=+5 所以在H2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④根据化合价原则,确定物质按化合价的排序。如H2S,S,SO2,H2SO4四种物质中均含有硫元素,并且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四种物质中分别为:-2,0, +4,+6,故这四种物质是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的原则,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推求实际存在物质的化学式,主要方法有两种:①最小公倍数法
确定化学式的几种方法:1. 根据化合价规则确定化学式例1:若A元素的化合价为+m,B元素的化合价为-n,已知m与n都为质数,求A,B两元素化合后的物质的化学式。 解析:由题意知正、负化合价的最小公倍数为m ·n,A的原子个数为(m·n)/m=n,B的原子个数为 (m·n)/n=m 答案:所求化学式为AnBm.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例2:根据反应方程式2XY+Y2==2Z,确定Z 的化学式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反应前有两个X原子,四个Y原子,则两个Z分子含有两个X原子和四个Y原子。 答案:z的化学式为XY2 3. 利用原子结构特征确定化学式例3: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求X、Y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析: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X原子易得1个电子,Y原子易失2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相等可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2 4.利用元素质量比确定化学式:例4:有一氮的氧化物,氮、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 4,求此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析:设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根据xN:yO =7:4 得14x:16y=7:4,即x:y=2:1。答案:所求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 5. 利用化学式中所含原子数、电子数确定化学式例5:某氮氧化合物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23个电子,求此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析:设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xOy,则x+y=37x+8y=23解得x=1,y=2答案:所求化学式NO2。利用化学式的变形比较元素的原子个数:例:质量相等的SO2和SO3分子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解析: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二者的最小公倍数是320,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物质的质量相同,转化为分子个数SO2 为320/64=5,SO3为320/80=4,即5SO2与4SO3质量相同,所以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2):(4×3)=10:12=5:6。四、利用守恒法进行化学式计算:例: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解析:在Na2S,Na2SO3,Na2SO4中,钠原子与硫原子的个数比是恒定的,都是2:1,因而混合物中钠、硫元素的质量比(或质量分数比)也是恒定的。设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可建立如下关系式。 Na ——S46  32x   32%46/32=x/32%解得x=46%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利用平均值法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找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平均值(包括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质量、平均质量分数等),再根据数学上的平均值原理,此平均值总是介于组成中对应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由此对混合物的组分进行推理判断。例:某气休可能由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C,O两种元素,其质量比为3:8,则该气体可能是?解析:由题给条件知,该气体只含C,O两种元素,而这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可能是CO2、CO,O2。CO2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8,CO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4,O2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0 (因C的质量为0)。题中给出该气体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8,故符合题意的气体组成为:CO2或 CO,O2或CO,O2,CO2。 利用关系式法解题技巧: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式所包含的各种比例关系,找出已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直接列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例: 多少克(NH4)2SO4与42.4g尿素CO(NH2)2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设与42.4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的(NH4)2SO4的质量为x(NH4)2SO4——2N——CO(NH2)2  132         60   x         42.4g132/x=60/42.4gx=93.28化学式前和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原子、分子)数目;②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③化学式石一下角的数字表示该粒子中对应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④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电荷数。定义:化合物里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原子个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比。即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计算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出各元素的原子总数。公式: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如化学式为AmBn的物质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对概念公式的理解:(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用元素符号表示时,7C素符号前后都不能写数字,如计算四氧化三铁(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3Fe:4O(2)在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元素的质量除以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如AmBn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为M:N,则化学式中A,B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m:n= (3)当化学式中含有多种元素时,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出全部元素的质量比,也可以计算出其中某几种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元素质量比的变式运算:在AmBn中元素A,B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m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即A,B元素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根据元素质量比的变形运算主要有:(1)根据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最比求化学式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或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求化学式,其方法是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来推断化学式。通过组成元素质量比或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式变换,转换成原子个数(比),推测化学式。(2)根据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确定元素的化合价已知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确定某元素的化合价,可通过元素的质量比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推断化学式中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元素的化合价。(3)根据元素的质量比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利用元素的质量比及化合物中各原子的个数即可求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元素的质量除以其原子个数所得的数值之比。(4)物质的质量比与分子个数比之间的换算:换算关系:物质的质量比分子个数比、如SO3、SO2、O2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4:2,则SO3、SO2、O2的分子个数比为=1:1:1利用化学式变形求物质的质量比:例:含有相同质量铁元素的Fe2O3和Fe3O4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析:设含有相同质量铁元素的Fe2O3和Fe3O4的质量分别为x,y,为了使两者含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可以将它们的化学式变形为铁原子数目相等的式子:Fe2O3→Fe6O9&& Fe3O4→Fe6O8     480      464     x       yx:y=480:464=30:29答案:30:29
发现相似题
与“蚂蚁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化学式为C10H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3002262704282414256891149282291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由不同种_百度知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由不同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请问答案是什么?还有为什么选这个答案?错误的选项可以举个反例吗?谢谢!
提问者采纳
答案选D。A.如碳和金刚石组成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B.比如二氧化碳,是纯净物,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化合物。D.描述正确。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如氮气,氧气等,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水等。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A错,比如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它们都是由同一种元素O元素构成的,但它们是混合物。B错,这种的就多了,随便的一个化合物就行了,比如H2O,HCl等等,这些属于化合物,属于纯净物类的。C错,假如两个化合物混在一起那就是混合物了D对。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比如氧气、氮气、还有那些稀有气体就是单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就是化合物
A为什么:B的反例有水H2O
C:化合物建立在纯净物的条件下
D:化合物是单质的一种呢
答案为D ,
A项,例如,O2和O3, B项,例如蒸馏水H2O ,C项,还可能是混合物,例如空气
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元素组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下列说法正确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B.生成盐和水的
练习题及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C.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磷元素组成的红磷和白磷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不正确.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盐--碳酸钙,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正确.C、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属于有机物.不正确.D、碱溶液显碱性,但是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水溶液显碱性.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下列说法正确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B.生成盐和水的”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单质和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中和反应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1)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单质的分类:依据组成单质元素的性质把一单质分为三类。
金属单质: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铁、铜、银等
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碳、磷、氧气等
稀有气体单质: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氦、氖、氛等单质
(3)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理解单质的概念必须抓住两点:①由同种元素组成;②必须是纯净物,如氧气是一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绝不可能是化合物,如氧气 (O2)、臭氧(O3)两种物质混在一起是一种混合物,但是只有一种氧元素;同样的例子还有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等。
(1)概念:化合物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以固定的摩尔比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的化学物质。化合物可以由化学反应分解为更简单的化学物质,像甲烷(CH4)、葡萄糖(C6H12O6)、硫酸铅(PbSO4)及二氧化碳(CO2)都是化合物。
(2)化合物的分类: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a.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含有碳和氢等元素,且二元素形成碳氢键[8],如甲烷(CH4)、葡萄糖(C6H12O6)等。
有机化合物中有些含氧,此外也常含有氮、硫、卤素、磷等,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多,但因为有机化合物中碳的结合力很强,可以互相结合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机化合物可以有许多的变化,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可达四百六十余万种。
b.无机化合物是所有不含碳的化合物及少数含碳的简单化合物(碳元素、碳硅化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氰气及其衍生物)[9],无机化合物组成元素的种类很多,已知的无机化合物约有四十万种,如硫酸铅(PbSO4)、二氧化碳(CO2)等。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考点名称:
有机化合物:
(1)概念:通常人们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等。
(2)组成和结构: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元素。有机物中碳原子不仅可以和H,O,Cl,,N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也可以互相连接成链状或环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形成有机物的结构就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
(3)特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燃烧产物有CO2和水;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不易导电、熔点低。
①有机物小分子:相对分了质量较小,如乙醇,甲烷、葡萄糖等。
②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
无机化合物:
(1)概念: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 H2CO3,CaCO3等,不具有有机化合物特点,归在无机化合物中。
(2)分类:无机化合物根据元素组成及在水中离解成的粒子特点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考点名称:
中和反应的定义:
中和反应(neutralization reaction)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
酸碱滴定中三个重要的点:
当量点:酸的当量数=碱的当量数(二者正好完全反应)
终点:指示剂变色的点.
中和点:酸碱滴定过程中,容易恰成中性的点. 即pH=7
&注意:(当量点才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于终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於中性.
当量点无法直接观察到,滴定时酸碱的强弱不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就不同,需选择适当指示剂使终点等于当量点,以作为判断标准.
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空气污染造成酸雨,也会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这些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施用适量的碱,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使土壤适合作物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土壤中的钙离子增加后,能促使土壤胶体凝结,有利于形成团粒,同时又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
3.用于医药卫生
(1) 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值为0.8~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一些碱性药物,使碱与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用含氢氧化铝 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
(2)被蚊虫叮咬后可在患处涂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蚊虫能分泌出蚁酸)
4.调节溶液酸碱性
在科学实验室里,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5.厨房中的应用
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人们在食用它时常加一些醋,以中和其碱性,使松花蛋美味可口:在蒸馒头时,人们在经过发酵的面粉里加一些纯碱,以中和发酵产生的酸,这样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下列说法正确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B.生成盐和水的”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4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通过2个多月的初中化学学习,我们可以从化学的视角来进一步认识空气.(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N、O(用元素符号表示);空气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的依据是由氮气和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并保持它们各自的化学性质.(2)雷雨过后,空气显得特别清新,这是因为少量氧气(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了臭氧(O3),3O2$\frac{\underline{\;放电\;}}{\;}$2O3.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②④.①该反应属于物理变化②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③O2与O3是同一种物质④O2与O3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3)课本中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红磷燃烧过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推知氮气的一点化学性质是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4)在空气中点燃木炭,木炭只能发红、放热,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能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木炭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均生成是CO2(填化学式).你认为两种不同现象能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
(1)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计算,根据混合物的定义来回答;(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3)通过现象推出氮气性质;(4)根据燃烧的剧烈程度来考虑.(1)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即最多的两种元素是氮元素、氧元素;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2)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但化学式不一样,所以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氧气和臭氧化学式不一样,说明由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3)写方程式注意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在配平时要根据最小公倍数法;由磷燃烧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所以说明了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4)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在空气中含氧量少,所以现象也不一样.故答案为:(1)N、O;由氮气和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并保持它们各自的化学性质;(2)②④;(3)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4)CO2;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B.生成盐和水的反..
下列说法正确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C.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磷元素组成的红磷和白磷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不正确.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盐--碳酸钙,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正确.C、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属于有机物.不正确.D、碱溶液显碱性,但是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水溶液显碱性.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正确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B.生成盐和水的反..”主要考查你对&&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和反应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和反应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单质:(1)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单质的分类:依据组成单质元素的性质把一单质分为三类。金属单质: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铁、铜、银等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碳、磷、氧气等稀有气体单质: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氦、氖、氛等单质 化合物: (1)概念: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的分类: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区别和联系: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理解单质的概念必须抓住两点:①由同种元素组成;②必须是纯净物,如氧气是一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绝不可能是化合物,如氧气 (O2)、臭氧(O3)两种物质混在一起是一种混合物,但是只有一种氧元素;同样的例子还有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等。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1)单质的概念:①理解一单质的概念不仅要关注它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还应注意它首先是一种纯净物。如:氧气、氮气、碳、硫、铁、铜、各种稀有气体等都属于单质。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白磷与红磷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都只含一种元素,但都属于混合物。 (2)化合物的概念:理解化合物的概念同样不仅要关注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还应注意它首先是一种纯净物。如二氧化碳,氯化钠、高锰酸钾等都属于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的区别:1. 共价化合物(1)概念:像HCl、CO2这样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2)共价化合物的类型:①两种非金属原子结合成的化合物,如HCl、CO2等。②非金属与酸根构成的化合物,如H2SO4、HNO3等。2.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全部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共价化合物大多数由分子构成。有机化合物: (1)概念:通常人们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等。(2)组成和结构: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元素。有机物中碳原子不仅可以和H,O,Cl,,N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也可以互相连接成链状或环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形成有机物的结构就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3)特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燃烧产物有CO2和水;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不易导电、熔点低。 (4)分类: ①有机物小分子:相对分了质量较小,如乙醇,甲烷、葡萄糖等。 ②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无机化合物:(1)概念: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 H2CO3,CaCO3等,不具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归在无机化合物中。(2)分类:无机化合物根据元素组成及在水中离解成的粒子特点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酸,碱,盐的比较: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主要区别:
概念的理解:&&& 像NaCl、H2SO4和NaOH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而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和CaCO3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也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的化合物主要包括: 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中和反应:(1)定义: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实质: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作用生成水的过程。&概念理解:①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Fe2O3+6HCl==2FeCl3+3H2O不是中和反应②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二者的关系是复分解反应包含了中和反应。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般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外观现象【H2SO4+ Ba(OH)2==BaSO4↓+2H2O除外】。探究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以HCl和NaOH反应为例): 1. 指示剂法。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2. pH试纸法。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多次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3. 热量变化法。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中和反应的应用: ①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人适量酸性或碱性物质,调节土壤的酸碱性,以利于植物生长。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显酸性,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人们通常向土壤中撒适量熟石灰中和其酸性。 ②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里排出的废水有一些显酸性或碱性,直接排放会对水体和环境造成污染。通常在排出的废水中加入适量的碱性或酸性物质中和。如:废水中含有硫酸可向其中加人适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a(OH)2==CaSO4+2H2O。 ③用于医药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会造成消化不良,甚至会产生胃病,通常服用呈碱性的物质来消除症状,如氢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Cl+Al(OH)3== AlCl3+3H2O。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后,可在患处涂上显碱胜的物质,如:NH3·H2O。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正确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B.生成盐和水的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721226006119748826325819075528124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属单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