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诛仙稀有动物去哪抓?找五个,还要写出是几级动物。

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它们分别生活在哪里?一定要说它们分布在哪里呀!
我炜是基0947
答案如下:1、大熊猫:亦称猫熊.哺乳动物.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2、朱鹮:鸟类.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跖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生活于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为食.我国一类保护动物.3、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乳动物.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生活于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4、白头叶猴:哺乳动物.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头白,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生活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很少下地,以野果、叶、花等为食.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黑叶猴,也是一类保护动物.) 5、羚牛:亦称扭角羚.哺乳动物.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可达350公斤.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全身棕黄色或深棕色,眼周黑色.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我国一类保护动物.6、白鳍豚:又称白暨豚.哺乳动物.体长1.5米~2.5米,头圆,嘴长,约30厘米.体背面淡蓝灰色,腹面白色,鳍白色.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我国特产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7、黑颈鹤:鸟类.大型涉禽,体长约1.4米.头、颈及飞羽均黑色,尾羽亦黑色,体羽灰白色,外观黑白分明,易于识别.主要栖息在生长较高水草的沼泽地,以鱼、蛙、螺、虾等为食,在青海、四川西部3500米~5000米的高山沼泽繁殖,迁徒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越冬.鹤类中唯一的高山种,我国一类保护动物.8、扬子鳄:爬行动物.长2米余,背面角质鳞有六横列.背部暗褐色,有黄斑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色小斑和横条;尾部有灰黑相间的环纹.前肢五指,无蹼;后肢四指,有蹼.穴居池塘、沼泽底部,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冬季蛰居穴中.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我国特有,一类保护动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比大熊猫还稀有的动物是什么?中国稀有动物大盘点【图】――聚财网
当前位置:& >&& >&& >&
比大熊猫还稀有的动物是什么?中国稀有动物大盘点【图】
来源:&|& 19:54:45&作者:
比大熊猫还稀有的动物是什么?中国稀有动物大盘点【图】
上面这只萌物叫伊犁鼠兔,它以&泰迪熊&外表,比大熊猫还稀有的数量,成为了世界上最濒危的萌物之一。目前世界现存伊犁鼠兔不足1000只。自伊犁鼠兔1983年被发现以来,它们数量已经减少了70%。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11种比大熊猫还濒危、急需拯救性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单:
NO.11 鳄蜥
现在瑶山鳄蜥的野外总数仅有2500条左右。
鳄蜥(学名:Shinisaurus crocodilurus):是爬行动物中比较古老的一类,体长15-30厘米,尾长23厘米左右,体重50-100克,身体可以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尾5个部分。头部较高,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颈部以下的部分,特别是侧扁的尾巴,既有棱嵴状的鳞片,又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则又很像扬子鳄,所以被称为鳄蜥。
生活在山间溪流的积水坑中,晨昏活动,白天在细枝上熟睡,受惊后立即跃入水中。每年6-8月份繁殖,卵胎生,11月至次年3月冬眠。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蝌蚪、蛙、小鱼、蠕虫。产于广西大瑶山。瑶山鳄蜥为中国特产。
&&&1&&&&&&&
大家正在看『世界五大稀有动物』相关搜索
(C)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中国的稀有动物,还有它们的所在地。必须是在中国的稀有动物。要求:告诉稀有动物和它们的所在地、_百度知道中国植物网
当前位置:&你知道还有哪些稀有的动物或植物?
你知道还有哪些稀有的动物或植物?
点击数:243 &&发布时间:
提问:包括物种名称、现存数量、生活环境回答: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和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禁止采集、出售和收购。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于日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下列种类:  光叶蕨、玉龙蕨、水韭属(所有种)、巨柏、苏铁属(所有种)、银杏、百山祖冷杉、梵净山冷杉、元宝山冷杉、资源冷杉(大院冷杉)、银杉、巧家五针松、长白松、台湾穗花杉、云南穗花杉、红豆杉属(所有种)、水松、水杉、长喙毛莨泽泻、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伯乐树(钟萼木)、膝柄木、萼翅藤、革包菊、东京龙脑香、狭叶坡垒、坡垒、多毛坡垒、望天树、貉藻、瑶山苣苔、单座苣苔、辐花苣苔、华山新麦草、银缕梅、长蕊木兰、单性木兰、落叶木莲、华盖木、峨嵋拟单性木兰、藤枣、莼菜、珙桐、光叶珙桐、云南蓝果树、合柱金莲木、独叶草、异形玉叶金花、掌叶木、发菜。回答:2我国10株以下的珍稀植物 普陀鹅耳枥 现存1株。属桦木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20世纪50年代在普陀山尚有数棵,后因开荒垦殖等原因遭到破坏。 绒毛皂荚 现仅存2株 豆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绒毛皂荚因荚果密被黄绿色绒毛而得名,花杂性,结实极少。文献记载,可用皂荚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但技术要求很高,不易掌握。 广西火桐 现仅存3株 梧桐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为我国特有。木材纹理直,材质柔韧易加工,不开裂,是制作家具、建筑、胶合板的上等用材。先花后叶,花色鲜艳靓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和行道树的佳品。 百山祖冷杉 现仅存3株 松科常绿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百山祖冷杉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植物,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残存至今的冷杉属植物。1987年,国际物种生存保护委员会将百山祖冷杉公布为世界上最受严重威胁的12个濒危物种之一。 羊角槭 现仅存4株 槭树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与产于日本北海道的日本羊角槭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系古老的残遗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天目铁木 现仅存5株 桦木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因其所处地归当地农村集体所有,生境受人为干扰频繁,处境危险。 华盖木 现仅存6株 木兰科常绿乔木,稀有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华盖木为单型属,仅1个,且成株过于稀少,虽开花结果正常,但每果成熟的种子很少,在原生母树周围一直未见幼苗,天然更新能力很低。 滇桐 现仅存6株 椴树科常绿大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为我国西南特有种,也是滇桐属这一寡种属的主要树种之一,在区系地理研究和选育珍贵树种应用中均有重要价值. 膝柄木 现仅存10株 卫矛科半常绿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我国仅此一种。广西西南部发现的膝柄木是该属分布最北的种类。对研究我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及其热带亲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read.php?tid=81597 中国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470科、3700余属、约30000种。 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和植物资源的干扰和破坏,植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急剧加快。我国于1984年公布了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包括 388种植物。其中以下8种植物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植物环境是人类产生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爱护植物,爱护我们 生存的环境。 l 桫椤( alsophila spinulosa) 桫椤科树型蕨类,中生代时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现具有较多的地方特有种,是研究物种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 2 人参(panax ginseng) 五加科草本植物,是第三纪孑遗植物,也是珍贵的中药材。由于过度采挖,在东北已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3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松科常绿乔木,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四川等地的局部山区。其花粉曾在欧亚大陆第三纪沉积物中发现,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4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杉科落叶大乔木,中国特有种和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自然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交界。在北京植物园樱桃沟内 有一处北方难得一见的成片水杉林,蔚为壮观。 5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杉科常绿大乔木,是珍稀的孑遗植物,对研究植物系统发育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也是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 6 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龙脑香科常绿大乔木,仅分布于云南、广西局部地区。树干通直,有板根,是热带优良的用材树种,对研究我国热带植物区系也有重要意义。 7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蓝果树科落叶乔木,花型奇特,具有两片状如鸽翼的白色苞片,故有鸽子树之称。中国特有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种。 8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广西。花瓣金黄色,具蜡质光泽,是我国宝贵的种质资源,被誉为“茶花皇后”。回答:3物种名称:火桐生活环境:广西西南部现存数量:3株
你知道还有哪些稀有的动物或植物?信息转载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苏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稀有的动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