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水的重复利用率率需要扣除外供蒸汽量吗?

合成氨综合能耗计算规定
合成氨综合能耗计算规定
国家计委 化工部合成氨综合能耗计算规定 日,国家计委、化工部一、“合成氨综合能耗”的定义合成氨综合能耗是指合成氨工艺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折算为标准煤之和与报告期合成氨产量(以下简称合成氨产量)之比。二、“合成氨综合能耗”的计算公式合成氨综合能耗(公斤标煤/吨氨)=[报告期合成氨工艺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公斤标煤)-输出能源量(公斤标煤)]÷合成氨产量(吨)。三、合成氨产量计算的规定合成氨产量包括:厂内各用氨单位的使用量;出厂的商品液氨量;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自用量(铜洗和脱硫用);自氨罐弛放气、合成塔吹出气中回收的氨量(按回收产品含氨折100%计)。合成氨产量不包括:冰机自用氨(损失)量;铜洗、氨水脱硫回收氨水含氨量;碳化清洗塔及排出系统回收塔出来的稀氨水含氨。(一)产量的核算方法合成氨产量的计量发展目标是以仪表计量为准,从一九八七年元旦起,大、中、小型氮肥企业的氨产量一律以仪表的表记值为准,具体规定如下:1.仪表计量目前有液氨汁量表的企业,其液氨计量表应按照国家规定的量值传递标准经过部级鉴定通过的仪表(以下所提到的计量表均要符合此要求)。通过计量表的液氨,必须经过中间槽减压解析液氨中溶解的气体(减压的压力标准,根据各企业氨加工系统对液氨的压力而定),并要进行温度压力补偿,以保证计量准确。用仪表计量液氨产量时,合成氨产量应以总氨表的表记值为准。当一个企业既有总氨表,又有各用户的氨计量表,考虑氨量前后平衡,规定如下:(1)当各用户的氨计量分表之和在总氨计量表的允许误差范围的上限之内,则氨产量可以按分表之和的实际值。(2)当各用户的氨计量分表之和大于总氨计量表的允许误差范围的上限,则氨产量应以总氨表的表记值为准。(3)当各用户的氨计量分表之和小于总氨计量表的允许误差范围的下限,则氨产量应以各用户分表之和实际值为准。凡是采用仪表计量氨产量的企业,在上报合成氨产量的同时,要上报总氨的利用率,总氨利用率应不低于90%。(4)以总氨表计量合成氨产量的计算公式为:①总氨表装在氨库前,则:合成氨产量(吨)=总氨表的表记值+合成吹出、中间槽解析回收的氨量(必须是回收到系统内加以利用并且销售的氨量)。②总氨表装在氨库后,则:合成氨产量(吨)=总氨表的表记值+自用氨量+商品液氨量+合成吹出、中间槽解析、氨罐弛放气回收的氨量(必须是回收到系统内加以利用并销售的氨量)+(氨库期未库存量一期初库存量)。③当以各用户的氨计量分表之和作为氨产量时,则:合成氨产量(吨)=各用户氨计量分表之和[包括自用氨和商品液氨的表记值;合成吹出、中间槽解析、氨罐弛放气回收的氨量(必须是回收到系统内加以利用并销售的氨量)]。2.以最终含氮产品核算合成氨产量目前企业没有液氨计量表(或者有计量表不准),合成氨产量一律以最终含氮产品的产量倒算,计算公式为:合成氨产量(吨)=商品液氨量+〔报告期折含氮100%的合格的固体化肥量+报告期折含氮100%的不合格的固体化肥量〕÷(0.82245×90%)+〔报告期折含氮100%的合格氨水量+报告期折含氮100%的不合格的氨水量〕÷(0.82245×95%)+自用氨量+(氨库期末库存量-期初库存量)。式中:90%── 为各种固体化肥(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尿素等)的氨利用率。浓硝酸的氨利用率也暂按90%计。95%── 为氨水的氨利用率。0.82245── 为氨的理论含氮量。(1)氨水折氨量的规定氨水折氨包括直接用合成氨或吹出、解析、弛放气回收生产的合格农业氨水和工业氨水,还包括含氨10%以上且已销售的不合格氨水。排放掉的合格和不合格氨水,不能折氨计产量;铜洗、脱硫回收的氨水和碳化清洗塔及排出系统回收塔出来的氨水、脱硫自用氨水均不能折氨计产量。 (2)如果吹出、解析、弛放气中的氨回收后加工为固体化肥,则回收过程中的氨水不能折氨计产量。(二)对自用氨的规定1.铜洗法自用氨为总氨量的0.5%;2.铜洗后碱洗改氨洗的自用氨为总氨量的0.5%;3.脱硫工艺自用氨为总氨量的1%。上述三项自用氨规定,有哪项就计算哪项,没有的不能计算自用氨量。除上述三项定为自用氨外,其他各种形式的耗氨均不能列为自用氨。当各用户均有氨计量表时,自用氨以表记值为准。当采用最终含氮产品倒算合成氨产量时,计算自用氨的总氨量计算公式为:总氨量(吨)=商品液氨量+〔报告期折含氮100%的合格和不合格固体化肥量〕÷(0.82245×90%)+〔报告期折含氮100%的合格和不合格的氨水量〕÷(0.82245×95%)+(氨库期末库存量-期初库存量)。(三)企业填报合成氨产量时,在产量下应分列按原料的分产量。当用多种原料生产合成氨时,各种不同原料生产的合成氨产量的确定,应在合成氨总产量中按各种原料产气量及其有效气体成分来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某种原料生产的合成氨产量(吨)=合成氨总产量(吨)×〔(某种原料气量×有效气体成分%)÷(各种原料气总量×有效气体成分%)之和〕。(四)取消氨罐液面计计量法和按氨加工产品耗氨定额倒算法报告合成氨产量。四、报告期合成氨工艺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以下简称各种能源总量)和输出能源量计算的规定(一)各种能源总量的计算公式:各种能源总量(公斤标煤)=〔入炉的原料量×入炉原料的低位发热值+合成氨生产过程中耗电量×2828+燃料消耗量×燃料的低位发热值〕÷7000-输出的能源量。(二)入炉原料量及低位发热值计算的规定1.以固体原料造气的入炉原料量及低位发热值计算的规定:(1)入炉的原料系指投入造气炉的无烟煤(或焦炭、碳化煤球等),不包括入炉前筛出的粉煤(或焦粉)。(2)入炉原料的数量以入炉前的实际计量的表记值或实际称量值为准。以煤球为原料时,应扣除煤球(指入炉的熟球)中所含的粘结剂重量。熟球石灰粘结剂重量的计算公式:①当已知生球石灰配比、生球与熟球的总氧化钙含量时,则TCaO熟(100-NG生)NG 熟=1-────────────100×TCaO生②当已知生球,熟球与消石灰总氧化钙含量时,则TCaO熟( TCaO石- TCaO生)NG 熟=1-───────────────TCaO石 × TCaO生③当已知原煤与熟球的固定碳含量时,则CGD熟NG熟=1-────────CGD(煤)上面三个计算公式中:NG熟 ── 熟球中石灰粘结剂配比,%;TCaO熟 ── 熟球中总氧化钙含量,%:TCaO生 ── 生球中总氧化钙含量,%;NG生 ── 生球中石灰配比,%;TCaO石 ── 消石灰总氧化钙的含量,%;CGD(熟) ── 熟球中固定碳含量,%;CGD(煤)──原煤中固定碳含量,%。(3)返焦(或二煤)不计入入炉原料,不回炉使用的也不扣除。(4)入炉固体原料的低位发热值(应用基的)应以实测为准。有条件的单位,应在企业内直接用氧弹仪实测低位发热值或进行工业分析;也可按国家标准GB-81四项标准规定的经验公式计算应用基低位发热值。(5)石灰碳化煤球发热量的计算公式(未有实测条件):g_ g_ 100-NGQDW(煤球)=QDW(煤)×────── -7.6TCaO熟 + 4.8CaO熟100式中:g_QDW(煤)── 煤的于基低位发热量,(干卡/公斤);g_QDW(煤球)── 碳化煤球干基低位发热量,(干卡/公斤);NG ── 碳化煤球中粘结剂配比,%;TCaO熟 ─一 碳化煤球中总氧化钙含量,%;CaO熟 ── 碳化煤球中有效氧化钙含量,%。(6)入炉固体原料的应用基发热值,不允许采用下面公式计算:入炉固体原料的发热量(千卡)=入炉煤实物量(公斤)×(1-水分%)×干基含碳量÷0.84×70002.以液体原料造气的入炉原料量及低位发热值计算的规定:(1)入炉的液体原料只包括用于造气的原料油(重油、石脑油),不包括锅炉燃料油(重油或轻油)。其数量以仪表计量的表记值为准。(2)入炉液体原料的应用基低位发热值,有条件的企业应用氧弹仪实测,也可以采用附表一中给定的发热值。3.以气体原料造气的人炉原料量及低位发热值计算的规定:(1)入炉的气体原料,包括造气用的原料气和加热转化炉管使用的燃料气(不包括锅炉使用的燃料气)耗气量,以计量表的表记值为准(以本企业表记值为准,并折算成标准状态下体积。(2)入炉原料气的低位发热值有条件的单位应用氧弹仪买测,也可通过分析原料气组成计算。公式如下:25.79×H2+30.18×CO+55.85×H2S+85.55×CH4+152.26×C2H6+217.95XC3H8+283.38×C4H10+348.9×C5H12+141.07×C2H4+205.41×C3H6+271.11×C4H8+335.28×C5H10(千卡/标立方米)(三)电耗计算的规定1.合成氨电耗计算范围,包括:(1)从原料场、库运料(煤、焦、油、气)开始、预处理、造气、脱硫、变换、脱碳、低压水洗、压缩、铜洗(或氢分、液氮洗等)、合成、冰机至氨库止各工序用电。(2)各工序的车间照明、安全通风、采暖排风降温、车间办公室、分析化验和烘烤电机等用电。(3)计划中、小修(不包括大修)和事故停修的修理作业用电(如起重、电焊)以及因检修(包括大修)引起的开停车过程点火、烘炉、升温、热备用、置换等额外消耗或损失的电量。(4)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用水所消耗的电量,计算规定如下:①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用水(包括一次水、循环水、化学软水、脱氧水等)的制备、运送所消耗的电量。②如果是多用户用水,应按合成氨生产过程实际消耗的水量(水量以表记值为准),合理分摊所消耗的电量。③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蒸汽,发生蒸汽用的水(包括软水、脱氧水等)的制备、运送所消耗的电量,应按蒸汽实际消耗的水量合理分摊到合成氨电耗中。④如果用的是外购的水、软水、脱氧水等折标煤见附表二。(5)合成氨工艺过程中消耗的各种载能工质,如氧气、氮气、压缩空气等所消耗电量计算的规定:①如果各种载能工质只有合成氨生产过程使用,则应将各种载能工质所有电耗计入合成氨电耗中。②如果是多用户使用载能工质,则应按合成氨生产实际消耗的各种载能工质数量(以表记值为准)合理分摊所消耗的电量。③如果是外购载能工质,折标煤量见附表二。④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部分冷凝液(如一氧化碳变换工序有的企业加入冷凝液),输送冷凝液所消耗的电应计入合成氨电耗中。(6)工业锅炉耗电(如引风机、鼓风机等用电),应按合成氨生产所耗用的蒸汽量合理分摊到合成氨电耗中。(7)碳化煤球生产用电。2.合成氨工艺电耗不包括:(1)副产品,如硫磺、干冰等用电。(2)为商品液氨增开冰机和罐装用电。(3)油回收用电。(4)扩建、技措工程和大修作业用电。(5)碳化工序中氨水泵、吸氨、离心机和包装岗位用电。(6)合成氨生产系统余热发电而本系统自用不计入电耗。凡是合成氨工艺所耗的电量,应以电度表的表记值为准。(四)燃料消耗量及低位发热值计算的规定1.合成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一定燃料用来发生蒸汽以满足合成氨工艺耗汽、物料加热、设备管道保温、厂房采暖等需要,具体计算规定如下:(1)合成氨生产所耗用的蒸汽,此蒸汽发生消耗的燃料计算规定:①如果一个工业锅炉发生的蒸汽全部供合成氨生产使用,则锅炉的一次燃料(煤、油或可燃性气体)消耗应全部计人合成氨综合能耗中。②如果一个工业锅炉发生的蒸汽是多用户使用,则应按合成氨生产实际消耗的蒸汽量(以表记值为准),合理分摊一次燃料的消耗量。③如果一个锅炉发生的蒸汽先发电后供汽,而电和汽全部给合成氨生产使用,则只计一次燃料消耗量;如果电外供其他产品和企业,则应扣除外供电所耗用的一次燃料量(此项计算见输出能量的计算规定)。(2)合成氨生产所耗用的蒸汽为外购的,则蒸汽按进入本企业时蒸汽的状态参数、汽量和供汽锅炉效率来计算一次燃料量。计算公式如下:Ir × DgGB=───────── ..............公斤(标煤)/吨氨∩锅×7000式中:GB为每吨合成氨耗用外购蒸汽拆算的一次燃料标煤量;Ir── 为进入本企业界区蒸汽所具有的温度、压力参数下所查得的焓值(千卡/公斤);Dg── 为每吨合成氨所消耗的外购蒸汽量(公斤);∩锅── 为供汽锅炉效率;7000───为一公斤标准煤的热值(千卡)。不按上式计算,也可按附表给定的外购蒸汽折标煤量计算。如果外购的蒸汽是先发电后供汽,电和蒸汽均供给合成氨系统使用,则蒸汽只按实际进入本企业的焓值,不背锅炉效率折算标煤量,电则按0.404公斤标煤折一次能源量。(3)合成氨生产中所悄耗的载能工质,如压缩空气、氧气、氮气、冷凝液等,获得这些载能工质所消耗的蒸汽,也应按载能工质的消耗量合理折算成一次燃料量计入合成氨综合能耗中。(4)石灰碳化煤球生产所消耗的一次燃料量应计入合成氨综合能耗中。(5)合成氨工艺所消耗的蒸汽量,一律以表记值为准。(6)燃料的计量和应用基低位发热值的计算同原料有关项目的规定。2.合成氨工艺燃料消耗不包括:(1)副产品硫磺、油再生等非合成氨生产直接用汽和生活采暖用汽或燃料,不计入合成氨工艺燃料消耗中。(2)碳化工序(生产碳酸氢铵工艺)所消耗的蒸汽也不计入合成氨工艺燃料消耗之中。(3)合成氨生产中副产的蒸汽而又用于本系统中,不计消耗也不折算一次燃料量,放空的蒸汽也不能扣除。(五)输出能源量计算的规定合成氨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利用余热余压发生二次能源(如电和蒸汽),或者将能源输送到装置外(如可燃性气体)作为能源利用,应将这部分输出能源扣除,计算规定如下:1.凡是输出合成氨系统外的可燃性气体(如合成氨吹出气、氨罐弛放气),确实作为燃料用于其他装置(包括作为民用燃料),但可燃性气体必须是回收了氨和氢,并且有计量表计量外供量,才能作为输出能源扣除。没有回收氨和氢、无表计量,不准扣除。输出可燃性气体能源量计算公式:,输出可燃性气体的能源量(公斤标煤)=输出可燃性气体量(标立方米)×该气体的应用基低位发热值(千卡/标立方米)÷7000其中可燃性气体的应用基低位发热值按气体组成计算。2.凡是利用合成氨系统余热(或余压)发电和产生蒸汽外供其他装置使用,应作为输出能源,每度电按0.404公斤标煤折一次能源;蒸汽按出合成氨系统时的温度压力参数下的焓值折算一次能源量。3.凡是利用合成氨系统中的余热预热物料(或生产用水),回收的冷凝液用到其他装置,应作为输出能源扣除。(1)预热物料(或生产用水)输出能量计算公式如下:E=Ds×C×(T出-T入)/7000······(公斤标煤/吨氨)式中:E── 为每吨氨;Ds── 为每吨合成氨预热物料(或生产用水)量(公斤/吨氨);T 出、T入── 为被预热物料(或生产用水)的出、入合成氨系统的温度(℃);C─── 为被预热物料的比热(千卡/公斤)。(2)冷凝液输出能量的计算公式如下:E=Ds×(T出-T环)/7000······(公斤标煤/吨氨)式中:Ds── 为每吨合成氨输出的冷凝液量(公斤/吨氨)T环── 为环境温度〔℃)。(其他符号同上)五、其他有关规定(一)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兼产一些副产品,副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应从合成氨综合能耗中扣除。例如:脱硫过程中副产品硫磺,每生产1吨100%的硫磺扣800公斤标煤;或者从溶硫釜开始到出硫磺过程计量所用的电、蒸汽折算一次能源从中扣除。活性碳脱硫,如果回收硫磺,也可按上面规定的计算方法扣除回收硫磺所耗用的能源。(二)甲醇和氨联产的企业,甲醇与合成氨能耗分摊规定如下:1.造气工序入炉原料能耗按粗甲醇(100%)∶氨=1.1∶1.0比例分摊。2.其他共用工序(或设备)能耗均按1.0∶1.0比例分摊;或者按能源计量仪表的表记值分别计算。(三)以碳化煤球为原料的小型合成氨厂,在上报合成氨综合能耗时,同时上报两个数字:一是不包括碳化煤球生产过程消耗的各种能源消耗量的合成氨工艺综合能耗,二是包括碳化煤球生产过程消耗各种能源的合成氨工艺综合能耗。1.计量仪表齐全准确的企业,完全用表记值计算,将所耗的电、蒸汽和燃料煤均折算成标准煤。2.如果计量仪表不全不准,暂规定每吨入炉干球所耗用的蒸汽按20公斤标煤计入(或扣除);如果部分蒸汽用石灰窑余热发生的蒸汽,则每吨入炉干球按10公斤标煤计入(或扣除)。(四)在上报合成氨工艺综合能耗的同时,报出用热值表示的各种能源(或载能工质)的单耗,计算公式如下:1.每吨合成氨耗标准原料煤(公斤)各批〔入炉实物量(公斤)×实际低位发热量(千卡/公斤)〕÷7000=────────────────────────────────────合成氨产量(吨)2.每吨合成氨耗标准燃料煤(公斤)各批〔燃料实物量(公斤)×实际低位发热量(千卡/公斤)〕÷7000=──────────────────────────────────合成氨产量(吨)3.每吨合成氨耗电折标准煤(公斤)合成氨工艺总耗电量(度)×=───────────────────────────合成氨产量(吨)如果合成氨生产使用外来蒸汽和水,则应分别计算外来蒸汽和水的耗量。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合成氨各生产企业,自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附表一国家统计局一九八六年十月下发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品 种 单 位 平均低位发热量 折标准煤系数原 煤 千卡/公斤 3洗精煤 千卡/公斤 0其他洗煤(1)洗中煤 千卡/公斤 2,000 0.2850(2)煤泥 千卡/公斤 6焦 油 千卡/公斤 4原 油 千卡/公斤 8重 油 千卡/公斤 6汽 油 千卡/公斤 14煤 油 千卡/公斤 4柴 油 千卡/公斤 1液化石油气 千卡/公斤 3炼厂干气 千卡/公斤 4天燃气* 千卡/平方米 0焦煤煤气 千卡/平方米 3其他煤气*(1)发生炉煤气 千卡/平方米 6(2)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千卡/平方米 1(3)重油热解煤气 千卡/平方米 3(4)焦碳制气 千卡/平方米 1(5)压力气化煤气 千卡/平方米 3(6)水煤气 千卡/平方米 1其他石油制品 千卡/公斤 3其他焦化产品(1)煤焦油 千卡/公斤 2(2)粗 苯 千卡/公斤 8热 力 千卡/蒸发量公斤 900 0·1286电 力* 千卡/千瓦小时 等价40* 各种气体能源(天然气、焦炉煤气、其他煤气)的折算系数,表中均为公斤标准煤/立方米的折算标准;电力为公斤标准煤/千瓦小时的折算标准。附表二品 种 计算单位 换算热值(千卡) 折标准煤(公斤)外购水 吨 600 0·086软 水 吨 6脱氧水 吨 1压缩空气 标立方米 280 0·040鼓 风 标立方米 210 0·030氧 气 标立方米 0氮 气 标立方米 7此表据化学工业部(82)化调字第140号文件附件一。注:热量单位要逐步采用国际单位,上报合成氨能耗时,两种热量单位并用,即千卡(千焦),折算系数为:1卡=4·1868焦耳。
现在的宜化,是国内最大的合成氨生产企业,是世界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磷酸一铵生产厂家,是湖北省最大的氯碱产品生产企业。综合实力在全国小氮肥行业中名列第一,居全国氮肥行业前列。宜化牌尿素和宜化牌磷酸一铵为国家免检产品,季戊四醇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部分产品出口到美国、新加坡、韩、日等国,2005年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在未来的五年内,宜化将进一步把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做强做大。煤化工将不断地向多元醇进军,发展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等产品,并发展燃料甲醇。第一章 概述化肥是农业的主要肥料,而其中的氮肥又是农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化学肥料,其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数量,都居于化肥工业之首,在国民经济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氮肥工业较其他工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20世纪初期,氮肥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天然资源,如鸟粪化石、智利硝石和炼焦工业副产品硫铵。直到1913年合成氨法研究成功之后,才使氮肥工业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各种氮肥生产是以合成氨为主要原料的,因此,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标志着氮肥工业的水平。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合成氨的日产能力仅为200—300t,60年代以后,由于出现了离心式合成气压缩机,合 ...请问为了计算热电厂对外供汽的供热量,一般的对外供汽蒸汽参数是多少啊?就等价于锅炉出气的参数吗?到热电厂实践,为了计算热电效率用我在热电厂运行的发电情况单子上6月30日一天,这直接写的外供气量是3445t,和主蒸汽的单位一样就是t,主蒸汽3757t,然后没有注明供汽的参数,我以为这是有一定标准的,或者有一定换算单位的.
古河渚96v7y5
如果是计算热电效率的话应该是汽轮机的用汽总量的热焓,减去汽轮机排汽总量的热焓,与发电量的比值.单位是KW /Gj(千瓦/吉焦.实质这个值体现了汽轮机和发电机的效率,注意汽轮机的排汽不含排至凝汽器部分,即纯凝汽机的排汽量为零,抽凝机组不论是多少段抽汽分别折合成热焓,加在一起,但去凝汽器部分不计入.一般的对外供汽蒸汽参数是多少啊?这个是按实际情况,不同的机组这个参数并不一样,而且差异很大,但汽轮机的排汽几乎全是过热蒸汽,到目前还没发现或听说有有排(抽)饱蒸汽的机组.在汽轮机出厂说明书上介绍相应的参数,实习中实际设备有压力,温度仪表.也可以请教一下操作人员,这是个太简单的事了.
如果是25MW高温高压背压机组出来的蒸汽参数是多少,可查吗?没法去实地了。
还有汽轮机用汽是直接用锅炉主蒸汽的焓值算嘛?
如果是25MW高温高压背压机组出来的蒸汽参数是多少,可查吗?没法去实地了。
答;如果知道是什么厂出的可以电话咨询一下厂家,如果实地有熟人,或能和这个 电厂联系上问一下就可以了,这种机组按下游用汽的参数不同有不同的排汽排汽参数。问一下不是什么麻烦事。
还有汽轮机用汽是直接用锅炉主蒸汽的焓值算嘛?
答;按汽机的入口压力和温度参数计,炉至机的焓降是输送损耗。但有的电厂为了方便,也有按炉的出口参数计算的,如果是学习过程应采用前者。
主要是那个厂的师傅不是很负责。所以只好网上尽量能够多找一些东西了。。谢谢你啦。。我得到了南汽B25-8.83/0.981,排汽压力0.981MPa,排汽温度268℃,进汽参数8.83MPa,535℃ 这个。。。不知道怎么样。。高温高压25MW背压机组有哪些类型的可以选择啊。。。谢谢你啦。我就选你了。会附加分数的。恩。
看来是个年青人,没有社会经验,步入社会不是件容易的事,和不太违反道德准则底线的话不仿说些不实际的话,譬如往南汽打电话,可说是建电厂选机组对方可能就会更热情些,
至于背压机组的选择这不是个难事,首先一要自己定一下,你的背压排汽于什么用,换句话说,下游用什么参数是你选型的条件,这个固定值,如果下游用是不是一个参数,只能增加减温减压设备了。
选好后与制造厂家联系,没有选定的这个参数,家厂可以改制一下就行了。
分对我来说没用,自己贸着用吧!
恩。。谢谢前辈指导。。主要是我不知道那个我实践的那个厂用的是什么汽机,当时没有问清楚。那个师傅也联系不上了。所以。。。不过你那个方法倒是也有启发。我之所以问你哪些可以选也是因为不知道到底那个厂是什么汽机。。。。现在要写报告了。所以在网上询问。。那我供热量是不是没法求。。。因为我只有那个厂的外供汽吨数。。怎么算供热量呢。。谢谢!
只有外供汽吨数,这样就没法求了,
但让 我不懂的是这个实习厂的电话号总是能查到的,联系上后随便问一个就可以了 ,这是个太简单的事了,不应该办不到哇?竟难为到这么个程度。
呵呵。这个是民营厂。。技术科长不接我电话。。所以。。唉。。好吧今天报告写完了。谢谢你啦
如果只是一个实习报告在合理的范围内‘蒙’一 下也可以,要是多人同时去的交流一下也可以。
好了说的太多了,
祝您成功吧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摄氏度,蒸气的比热容是2.1*103焦/千克·摄氏度
汽化热是一个物质的物理性质。 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101.3...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已经换热器的功率 压力 怎么算用的蒸汽量呢?还需要什么参数 怎么计算_百度知道
已经换热器的功率 压力 怎么算用的蒸汽量呢?还需要什么参数 怎么计算
提问者采纳
用功率除以在该压力下的蒸汽的焓值得到的就是蒸汽量,注意单位的换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换热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热电经济指标解答与计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热电经济指标解答与计算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蒸汽利用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