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2o2 h2o可不可以隔绝空气的作用,就像氧化铝?

时仍能保持固定起到隔绝火势的作用
将平板玻璃加热到一定aaa2aaa温度后迅速冷却(即淬火)而制成。特点aaa2aaa是机械强度比平板玻璃高4~6倍,而且耐冲击,安全,破碎时碎片小且无锐角,不易伤人,aaa2aaa能耐急热急冷,耐一般酸碱,透光率大于82%。玻璃及制品简介玻璃是由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等在℃高温下熔融后经拉制或压制而成。aaa2aaa它是一种无定型硅酸盐材料,是各向同性材料匀质材料,其化学成分比较复杂,酸性氧化物主要用SiO2、Al2O3等,它们在锻烧过程中能单独熔融成玻璃的主体,决定玻璃的主要性质,还有碱性氧化物Na2O,K2O等,它们在锻烧过程中能与酸性氧化物形成易熔的盐,起助熔剂的作用。玻璃在冲击作用下易破碎,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它具有定的绝热、隔声能力而热稳定性则比较差。但其耐酸性,耐腐蚀性比较好,可以抵抗除氢氟酸以外的多种酸的侵蚀。建筑中用的玻璃的制造方法很多,主要有引拉法、浮法、辊磨法、模注法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引拉法和浮法。玻璃的品种很多,按照化学成分可分钢玻璃、钾玻璃(又称硬玻璃)、铅镁玻璃、铅玻璃(又称铅钾玻璃或重玻璃以及晶质玻璃)、硼硅玻璃(又称耐热玻璃)、石英玻璃。根据功能和用途,玻璃可以分为平板玻璃、安全玻璃、饰面玻璃等,常用的玻璃品种有平板玻璃、压花玻璃、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夹层玻璃等多种。玻璃中加入某些金属氧化物、化合物或经过特制工艺处理时,又可制成各种不同特殊性能的aaa2aaa特种玻璃,具有吸热、保温、防辐射、防爆等特殊用途。玻璃还可制成装饰镜、玻璃砖、玻璃空心砖等玻璃制品。(1)平板玻璃:平板玻璃一般有窗玻璃、磨光玻璃、磨砂玻璃、有色玻璃四种。也称单光玻璃、净片玻璃简称玻璃,属于钠钙玻璃,是未经研磨国工的平板玻璃,主要用于装配门窗,起着透光、透视、挡风和保温的作用。通常厚度为3、5、6、8、10aaa2aaa、12mm。浮法玻璃是使熔融的玻璃液流入锡槽,在干净的锡液面上自由摊平,逐渐降温退aaa2aaa火加工而成。相对于平板玻璃仅仅是生产工艺上的改变,使玻璃表面更为平整、光洁。按厚度分为2,3,4,5,6,8,10,12,15,19mm共十类,按用途分为别镜级、汽车级、建筑级。在供应时为矩形,对角线差应不大于对角线平均长度的0.2%,除透明玻璃外,还有着色浮法玻璃。(2)压花玻璃:压花玻璃又称花纹玻璃或滚花玻璃,它是采用连续压延法生产的,在生产过程中,在压花一aaa2aaa面,用气溶胶法对玻璃表面进行喷涂处理,着色成各种颜色,且可提高玻璃强度50%~70%。aaa2aaa压花玻璃有一般压花玻璃、真空镀膜压花玻璃、彩色膜压花玻璃等。由于压花的作用,光线通过时产生漫射,形成了“透光不透明”的特点。失去透光性,减低透光度、压花玻璃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其厚度一般为2~6mm,使用时应将花纹指向室内,这种玻璃广泛应用于宾馆、公共建筑、办公室等现代化建筑的装修工程中。(3)吸热玻璃:能吸收大量红外线辐射而又能保持良好可见光透过率的平板玻璃称为吸热玻璃。市场上常见的吸热玻璃有茶色、蓝色、灰色和绿色等。按组成成分可分为硫酸盐吸热玻璃、磷酸盐吸热玻璃、光致变色玻璃与镀膜玻璃等。吸热玻璃的制造一般有两种方法:1)在普通玻璃中加入一定量有吸热性能的着色剂,如氧化亚铁、氧化镍等,2)在玻璃表面上喷涂吸热和着色的氧化物薄膜,如氧化锡、氧化锑等。吸热玻璃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辐射热,也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可见光能,具有良好的防眩作用,还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光能,减轻了紫外线对人体和室内物品的提害,特别是室内的塑料等有机制品,避免其在紫外线下产生光氧老化而裉色、老化。吸热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门窗和外墙以及车、船玻璃等。到采光、隔热、防眩作用。吸热玻璃广泛地运用于炎热地区,既需采光又需隔热之处,如建筑物外墙体、门窗等处。(4)热反射玻璃:具有较高的热反射能力而又保持良好透光性能的平板玻璃称为热反射玻璃,又称镀膜玻璃,aaa2aaa是最有效的防太阳玻璃。热反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以金属或金属氧化薄膜或非金属氧化物薄膜,还可向玻璃表面层aaa2aaa渗入金属离子以置换玻璃表面层原有的离子而形成热反射膜。薄膜形成的方法有金属离子迁移法、真空(镀膜式溅射)法,化学浸渍法等。区分热反射玻璃和吸热玻璃可以根据玻璃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系数的反射系数来进行。当吸热素数大于反射系数时称为吸热玻璃,反之为热反射玻璃。改变镀膜玻璃膜层的成分或结构,可形成热反射玻璃,也可形成吸热玻璃和别的玻璃。有的膜层既有反射功能也有吸热功能,这种玻璃又称为遮阳玻璃或阳光控制玻璃。热反射玻璃具有单向透像的特性及良好的隔热性能,与透明玻璃组成带空气层的隔热玻璃幕aaa2aaa墙,比一般砖墙的保温性能还好,在现代化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5)夹层玻璃:夹层玻璃是在两片或多片平板玻璃之间嵌夹透明塑薄片,经热压粘合而成的平层或弯曲的复aaa2aaa合玻璃制品。玻璃原片可采用磨光玻璃、浮法玻璃、彩色玻璃、吸热与反射玻璃等,常用的塑料胶片为聚aaa2aaa乙烯醇缩丁醛,一般规格为3 3、26+17、2 13(mm)等。夹层玻璃有平夹层和弯夹层两类产品,前者称普通型,后者称异型。原片厚度不同,一般为2~6mm,夹层层数不同,一般为1~4层,规格大小也不同。夹层玻璃抗冲击性和抗穿透性好,玻璃受到破坏时产生辐射同心圆形裂纹,碎片不易脱落,仍粘在膜片上不易伤人,而且不影响透明度,也不产生折光现象,常用的有赛璐珞塑料夹层玻璃和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夹层玻璃两种,主要用于建筑上有特殊安全要求的门窗、隔墙、工业厂房的天窗等。夹层玻璃常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地方,如商品陈列馆,橱窗、水槽等处。(6)夹丝玻璃:夹丝玻璃也称防碎玻璃和钢丝玻璃。它是将普通平淡板玻璃加热到红热软化状态,再将预热处理的铁丝网或铁丝压入玻璃中间制成。表面可以是压花的或磨光的,颜色可以是有色的或透明的。与普通玻璃相比,夹丝玻璃不仅增加了强度,而且由于铁丝网的冒架作用,在玻璃遭受冲击或温度剧变时,破而不缺,碎而不裂,避免棱角的小块飞出伤人。当火灾蔓延时,夹丝玻璃受热炸裂时,仍能保持完整,起到隔绝火热蔓延的作用,故又称防火玻璃。常用于屋顶、天窗、阳台等部位,用于防火区、防烟壁,受热炸裂时,仍能保持固定,起到aaa2aaa隔绝火势的作用。(7)中空玻璃:可根据要求选用不同性能的玻璃原片,如透明浮法玻璃、压花玻璃、彩色玻璃、镀膜玻璃、aaa2aaa夹丝玻璃等与边框(常为铝合金框架)经胶接、焊接或熔结而制成。框内充有干燥剂,以保持aaa2aaa中间空气干燥度。有双层和多层之分。中空玻璃由于两层玻璃之间留有一空腔,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等性能。如在玻璃之间充以各种能漫射光线的材料或电介质等,则可获得更好的声控、光控、隔热等效果。主要用于住宅、饭店、宾馆、办公楼、商店aaa2aaa等需要室内空调的场合。玻璃砖:又称特厚玻璃,它是采用机械压制的方法制成aaa2aaa的,一般厚度在20mm以上,可按需要加工长宽尺寸,其特点是无色、透明强度高、内在质量aaa2aaa好、加工精细等。常用于高级宾馆、陈列馆、展览馆、体育馆及其他公共建筑物砌筑透明墙aaa2aaa。草酸:即乙二酸[(COOH)2],是地面的抛光材料。为无色透明晶体,有aaa2aaa块状及粉末状两aaa2aaa种。通常为二水物,密度165,无水密度19,溶于水,有毒,与水泥中的Ca(OH)2易aaa2aaa产生化学反应,对面层有微弱的腐蚀和表面去污作用。使用前用沸水溶化成浓度为10%~25aaa2aaa%的溶液,冷却后使用。硬白蜡:其作用是经草酸抛光后作面层的保护层。由天然或石油中提取的aaa2aaa固体石蜡和溶剂配制而成的,按05kg石蜡配25kg煤油的配比自行配制。煤油: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从石油中经分馏或裂化而得,无色液体,挥发性比汽油低比柴aaa2aaa油高。松节油:蒸馏松脂而得的挥发性油,无色至深棕色液体,有特殊气味,油aaa2aaa漆工业上用作溶(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改变.
(2)在一定条件下,将100mL的CO2缓缓通过足量的淡黄色固体Na2O2,充分反应后,生成50mL纯净的气体X,X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淡黄色固体部分变为白色固体Y.
友情提示: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请回答:X气体是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Na2O2+b&CO2=c&X+d&Y&(其中a、b、c、d为化学计量数),则b:c=2:5;已知a:b=3:3,则Y是Na2CO3.
(3)汽车安装安全气囊可以有效保护乘车人员,在车辆发生剧烈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迅速分反应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该粉末由Fe2O3固体和化合物甲组成,加热13.0g化合物甲,完全分解生成8.0g氮气和单质乙.单质乙可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Fe2O3发生置换反应生成Na2O.则化合物甲的化学式是NaN3.
解:(1)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变化中原子本身没发生任何改变.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2)根据题干信息,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1是氧气;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由100mL的CO2得到50mL纯净的气体X,则b:c=2:1;已知a:b=1:1,则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O2+dY;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dY中含有4个钠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故可知,Y为Na2CO3,d等于5;
(3)可以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Fe2O3反应的就只有金属钠了,因此单质乙是钠,化合物甲是由Na和N元素组成,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即0.3mol,经计算知Na和N的原子个数比是1:3,所以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NaN3;
故答案为:(1)种类、个数、质量;(2)氧气;2:5;Na2CO3;(3)NaN3;
(1)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3)根据题干信息推导出乙物质,由分解的甲的质量和产生的氮气体积确定甲的分子式;当前位置:
>>>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
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Na与O2 B.Na2O2与CO2C.NaOH与CO2 D.C与O2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0120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主要考查你对&&过氧化钠,单质钠,氢氧化钠,碳单质及化合物&&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过氧化钠单质钠氢氧化钠碳单质及化合物
过氧化钠(Na2O2)的基本性质:
淡黄色固体,较稳定,可用作供氧剂、漂白剂 (1)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 O2 (3)与HCl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 O2↑ 过氧化钠的特性及计算:
1.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2.Na2O2与CO2、H2O(g)反应的重要关系 (1)气体体积差的关系 2Na2O2+2CO2===2Na2CO3+O2 气体体积差 ①&&&&&&&&&&&&&&&&&&&&2&&&&&&&&&&&&&&&&&&&&&&&&&&&&&&& 1&&&&&&&& ΔV=12Na2O2+2H2O(g)===4NaOH+O2 气体体积差 ②&&&&&&&&&&&&&&&&&&&2&&&&&&&&&&&& &&&&&&&&&&&&&&&&&&& 1&&&&&&& ΔV=1 由此可见,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气体体积的1/2,即为生成氧气的量。(2)先后顺序关系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g)的混合物反应,可视为Na2O2首先与CO2反应,剩余的Na2O2再与H2O(g)反应。 (3)电子转移关系当Na2O2与CO2或H2O反应时,每产生1molO2就转移2mol电子。(4)固体质量变化关系①足量过氧化钠与水、CO2反应的计算所以,有ag通式符合(CO)m(H2)n(m=0,1,2,3…,n=0,1,2,3…)的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在氧气中燃烧,将其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反应完毕后,固体增重ag。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特别提醒:
(1)用脱脂棉包裹住过氧化钠,滴加少量水时脱脂棉可以燃烧,不仅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还可以说明该反应放热。 (2)Na2O2与H2O反应时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方法技巧:Na2O与Na2O2的结构与性质
(1)Na2O中只含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2)等物质的量的Na2O与Na2O2分别于等量且足量的H2O反应,所得溶液的成分浓度相同钠的基本性质:
钠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11,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钠的金属性比较强,是很活泼的金属材料。其单质很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97.81℃,沸点882.9℃。钠的物理性质:
钠单质很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97.81℃,沸点882.9℃。概括为:银白软轻低,热电良导体。
钠的化学性质: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A. 与氧气反应 (白色固体,不稳定)(空气中,钠的切面由银白色逐渐变暗的原因)(淡黄色固体,较稳定)B. 与硫反应 2Na + S ==Na2S& (研磨时发生爆炸) C. 与氯气反应②与水反应
&主要实验现象
&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浮在水面上
&密度比水小
&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反应产生气体(H2)
&溶液呈红色
&反应生成NaOH,遇酚酞变红
③与盐溶液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在考虑氢氧化钠是否与盐反应。 A. 投入NaCl溶液中,只有氢气放出。2Na+2H2O==2NaOH+H2↑B. 投入饱和NaCl溶液中,有氢气放出,还有NaCl晶体析出(温度不变)。 C. 投入NH4Cl溶液中,有H2和NH3逸出。2Na+2NH4Cl==2NaCl+2NH3↑+H2↑ D. 投入CuSO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蓝色沉淀生成。 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如何正确取用钠?
钠具有很活泼的化学性质,易与很多物质反应,所以在取用钠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直接用手去拿,以免手被腐蚀,实验剩余的钠屑,绝对不可以随意丢弃,而应放回到原瓶中。正确做法: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钠露置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Na2CO3
钠的保存、制取及用途 :
①保存:由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所以钠要保存在煤油中。 ②在实验室中钠块的取用: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块,用滤纸吸净表面上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去表面的氧化层,再切下一小粒备用,余下的钠全部放回试剂瓶中。③制取:④用途: A. 工业上用Na作还原剂,用与冶炼金属,如4Na+TiCl4Ti+4NaCl B. Na-K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 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造高压钠灯。
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是化学上用来测试某种金属是否存在在化合物的方法。其原理是每种元素都有其特别的光谱,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焰色反应的操作:
先准备一支铂丝,钴蓝玻璃及盐或其溶液。   把铂丝浸在浓盐酸中以清除先前余下的物质,再把铂丝放在酒精灯焰(蓝色火焰)中直至没有颜色的变化。   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纯水冲洗铂丝。   用铂丝接触盐或溶液,通过酒精灯焰(蓝色火焰)中加热。   当钠离子存在于所测试的溶液中,用钴蓝玻璃过滤钠离子的焰色。   最后将观察焰色。钠的焰色为明亮的金黄色火焰。
各种元素的颜色: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
1.氧化产物的特殊性。碱金属在空气中燃烧,只有Li氧化生成Li2O;其余的生成过氧化物(如Na2O2)或更复杂的氧化物(如KO2)。2.碱金属单质密度都较小,其中锂的密度是所有金属中最小的。 3.碱金属单质熔点都较低,只有Li的熔点高于100℃。 4.钾、钠在常温下为固态,但钾钠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可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5.碱金属单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但因锂的密度小于煤油而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中或封存在固体石蜡中。6.一般说,酸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NaHCO3却比Na2CO3溶解度小。 7.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ⅠA族金属Na、K等除外。8.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非常活泼的金属Na、K等除外。 9.Fr是放射性元素,所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氢氧化钠:
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1)与酸反应: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Na2SO4+H2O、2NaOH+SiO2==Na2SiO3+H2O(3)与盐反应:2NaOH+CuCl2==Cu(OH)2+2NaCl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密度:2.130g/cm3,熔点:318.4℃,沸点:1390℃。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溶于水醇、乙醇以及甘油。(氢氧化钠具有潮解性)吸湿性:固碱吸湿性很强,露放在空气中,最后会完全溶解成溶液。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强碱性:氢氧化钠溶液是常见的强碱,具有碱的通性: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能使酚酞溶液变红;②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HCl=NaCl+H2O③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2NaOH+CuSO4=Cu(OH)2↓+Na2SO4④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2NaOH+CO2====Na2CO3+H2O 腐蚀性:氢氧化钠对玻璃制品有轻微的腐蚀性,两者会生成硅酸钠,使得玻璃仪器中的活塞黏着于仪器上。如果以玻璃容器长时间盛装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造成玻璃容器损坏。氢氧化钠溶液与CO2的反应规律:
当二氧化碳少量时:2NaOH+CO2(少量)=Na2CO3+H2O当二氧化碳过量时:Na2CO3+CO2(过量)+H2O=2NaHCO3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小于2时,生成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具体各产物的物质的量可根据钠元素守恒和碳元素守恒求算。&碳:①元素符号:C②原子结构示意图:③电子式:④周期表中位置:第二周期ⅣA族⑤含量与存在: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87%,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⑥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活性炭碳(活性炭):
①金刚石: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硬度大,熔点高,不导电,不溶于水石墨:深灰色的鳞片状固体,硬度小,质软,有滑腻感,熔点高,具有导电性活性炭: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碳,疏松多孔,有吸附性 ②碳的化学性质: a.稳定性: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 b.可燃性:氧气充足的条件下:C+O2CO2 氧气不充分的条件下:2C+O22CO c.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3Fe+2CO2↑ 木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CO2CO 二氧化碳:
&①物理性质: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②化学性质: a.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因此当我们进入干枯的深井,深洞或久未开启的菜窖时,应先做一个灯火实验,以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造成危险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变回紫色:H2CO3===H2O+CO2↑ c.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Ca(OH)2+CO2====CaCO3↓+H2O d.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③用途: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比空气重,可用于灭火 b.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它做制冷剂或人工降雨 c.工业制纯碱和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d.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一氧化碳:
①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②化学性质 a.可燃性:2CO+O22CO2b.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3Fe+4CO2 c.毒性:一氧化碳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造成机体缺氧。冬天用煤火取暖,如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就CO中毒。CO重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和煤,石油等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③用途:用作燃料,冶炼金属。 ④碳酸:弱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CO2↑+H2O 碳酸盐:
1.正盐与酸式盐的比较
2.酸式盐性质的一般规律 (1)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地,相同温度下,难溶性正盐的溶解度小于其酸式盐,可(易)溶性正盐的溶解度大于其酸式盐。如CaCO3,难溶于水,Ca(HCO3)2易溶于水;Na2CO3易溶于水,NaHCO3的溶解度比 Na2CO3的小。 (2)与酸或碱反应:强酸的酸式盐只与碱反应而不与酸反应;弱酸的酸式盐与足量强碱反应生成正盐,与足量强酸反应生成弱酸。 (3)热稳定性:一般地,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为正盐&酸式盐(盐的阳离子相同,成盐的酸相同)。 3.碳酸钙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是岩石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溶于水,但溶于酸。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它们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其用途图示如下:&CO2气体与溶液的反应规律: 1.向某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时,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1)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气体的反应为: Ca(OH)2+CO2==CaCO3↓+H2O CaCO3+CO3+H3O==Ca(HCO3)2(2)向氧氧化钡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的反应为: Ba(OH)2+CO2==BaCO3↓+H2O BaCO3+CO2+H2O==Ba(HCO3)2 (3)向漂白粉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的反应为: Ca(ClO)2+CO2+H2O==CaCO3↓+2HClO CaCO3+CO2+H2O==Ca(HCO3)2 2.向某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时,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或浑浊,沉淀或浑浊不消失” (1)在NaAlO2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时,反应为: 2AlO2-+CO2(少量)+3H2O==2Al(OH)3↓ +CO32- 2AlO2-+CO2(过量)+2H2O==Al(OH)3↓ +HCO3-(2)向Na2SiO3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时,反应为: SiO32-+CO2+H2O==H2SiO3↓+CO32-&SiO32-+2CO2+2H2O==H2SiO3↓+2HCO3-(3)向饱和Na2CO3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反应为: 2Na++CO32-+CO2+H2O==2NaHCO3↓ 3.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将CO2气体逐渐通入NaOH溶液中,先后发生化学反应: ①CO2+2NaOH==Na2CO3+H2O ②CO2+Na2CO3+H2O==2NaHCO3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要根据NaOH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讨论。当时,发生反应①和②,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当时,发生反应①,溶液中的溶质为 Na2CO3和NaOH;当时,发生反应①,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当时,发生反应①和②,溶液中为Na2CO3和NaHCO3
碳酸氢盐与碱反应的规律及CO32- HCO3-的鉴别方法:
&1.酸式盐与碱反应时的产物要根据相对用量判断如Ca(HCO3)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a(HCO3)2+NaOH==CaCO3↓+NaHCO3+ H2O(NaOH少量) Ca(HCO2)2+2NaOH==CaCO3↓+Na2CO3+ 2H2O(NaOH过量) 2.CO32-和HCO3-的鉴别 (1)利用正盐和酸式盐的溶解性可区别CO32-和HCO3-,如分别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BaCO3不溶,生成的Ba(HCO3)2易溶; (2)利用与H+反应产生CO2的快慢检验CO32-或HCO3-碳族元素:
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结构碳旌死素位于第ⅣA族,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五种元素。最外层皆有4个电子,这种结构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易形成共价键,难形成离子键。 2.主要化合价碳族元素的化合价主要有+2和+4,C、Si、Ge、Sn的+4价化合物较稳定,而Pb的+2价化合物较稳定。 3.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的水化物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RO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RO3、 H4RO4或R(OH)44.碳族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由C至Pb,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由碳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碳、硅为非金属,但硅有金属光泽;锗、锡、铅为金属。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2731100024730227013694907111271当前位置:
>>>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保存的是()①Na②Na2O③Na2O2④NaOH⑤Na2SO4.A.①..
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保存的是(  )①Na&&&②Na2O&&&③Na2O2&& ④NaOH&&&&⑤Na2SO4.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①钠可以和空气中的水、氧气等反应,需要隔绝空气保存,故①正确;②氧化钠可以和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需要隔绝空气保存,故②正确;③过氧化钠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水反应,需要隔绝空气保存,故③正确;④氢氧化钠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需要隔绝空气保存,故④正确;⑤硫酸钠性质稳定,无需隔绝空气,故⑤错误.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保存的是()①Na②Na2O③Na2O2④NaOH⑤Na2SO4.A.①..”主要考查你对&&化学药品的保存、放置&&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药品的保存、放置
物质保存中需注意:一、 防挥发:1 .油封: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易挥发无机液体,在液面上滴 10 ~ 20 滴矿物油,可以 防止挥发(不可用植物油)。2 .水封:二硫化碳中加 5mL 水,便可长期保存。汞上加水,可防汞蒸气进入空气。汞旁放 些硫粉,一但失落,散布硫粉使遗汞消灭于化学反应中。 3 .腊封:乙醚、乙醇、甲酸等比水轻的或易溶性挥发液体,以及萘、碘等易挥发固体,紧 密瓶塞,瓶口涂腊。 溴除进行原瓶腊封外,应将原瓶置于具有活性炭的塑料筒内, 筒口进行 腊封。二、防潮: 1 .漂白粉、过氧化钠应该进行腊封,防止吸水分解或吸水爆炸。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应 该进行腊封; 硝酸铵、 硫酸钠易吸水结状, 倒不出来, 以至导致试剂瓶破裂, 也应严密腊封。 2 .碳化钙、无水硫酸铜、五氧化二磷、硅胶极易吸水变质,红磷易被氧化,然后吸水生成 偏磷酸,以上各物均应存放在干燥器中。 3 .浓硫酸虽应密闭,防止吸水,但因常用,故宜放磨口瓶中,磨口瓶塞应该原配,切勿对调。 4 .“ 特殊药品 ” 的地下室,下层布块灰,中层布熟石灰上层布双层柏油纸,方可存放药物。 三、防变质:1 .防氧化: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均易被氧化,瓶口应涂腊。2 .防碳酸化:硅酸钠、过氧化钠、苛性碱均易吸收二氧化碳,应该涂腊。3 .防风化:晶体碳酸钠、晶体硫酸铜应进行腊封,存放在地下室中。 4 .防分解:碳酸氢铵、浓硝酸受热易分解,涂腊后,存放在地下室中。 5 .活性炭能吸附多种气体而变质,(木炭亦同),应放在干燥器中。6 .黄磷遇空气易自燃,永远保存水中,每 15 天查水一次:磷试剂瓶中加水、置于有水水 糟中,上加钟罩封闭。7 .钾、钠保存在火油中。 8.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几滴稀硫酸,加入过量细铁粉,进行腊封。9 .葡萄糖溶液容易霉变,稍加几滴甲醛即可保存。 10 .甲醛易聚合,应开瓶后立即加少量甲醇;乙醛则加乙醇。 四、防光: 1 .硝酸银,浓硝酸及大部份有机药品应该放在棕色瓶中。 2 .硝酸盐存放在地下室中既防热,又防光、防火还能防震。3 .有机试剂橱窗一律用黑漆涂染。 4 .实验室用色布窗帘,内红外黑双层。 五、防毒害:1 .磷、硝酸银、氯酸钾、氯化汞等剧毒物放地下室内,双人双锁,建立档案,呈批取用, 使用记载,定期检查。 2 .磷化钙、磷化铝吸水后放出剧毒性磷化氢,应放在干燥器中保存,贴上红色标签。3 .由于没有通风橱,经常在地面布石灰,吸附某些毒害气相物质。 4 .浓酸,浓碱、溴、酚等腐蚀的药物,使用红色标签,以示警戒。 六、防震:1 .硝酸铵震动易爆炸,放地下室中。2 .自制的大晶体明矾、大晶体硫酸铜,用软纸垫包放大口试剂瓶中,进行缓冲,并按 “ 四位 数字 ” 进行编号入厨。 易变质和具有危险性药品的特性及保存方法: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保存的是()①Na②Na2O③Na2O2④NaOH⑤Na2SO4.A.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544021387025150824935813171124225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o2 ch4 na2o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