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这三者都与什么有关

以逸待劳yǐ yì dài láo
[释义]&&逸:安闲;劳:疲劳。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语出]&&《后汉书·冯异传》:“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正音]&&逸;不能读作“tuì”。[辨形]&&待;不能写作“侍”。
[用法]&&多含褒义。多用在书面语里。用于军事;有时也可用于体育比赛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结构]&&偏正式。
打仗;如能有效地运用“以近待远;~;以饱待饥\"等军事策略;就可以克敌制胜。
[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结果反被隗器打败。
  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占领枸邑。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枸邑抢占有利地形。冯异的部将们知道后,都劝冯异不要和行巡大军作战。冯异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抢占枸邑‘已逸待劳’。”冯异命令部队急行军,抢在行巡之前,占领了枸邑。冯异严密封锁消息,紧闭城门,偃旗息鼓,让将士们休整。行巡的部队急匆匆地刚赶到城下,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亮出了冯异的帅旗。行巡的军队毫无防备,吓得四下逃窜。冯异大开城门,领兵冲出城来,大败敌军。
  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以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称为“以逸待劳”。
与“以逸待劳”相关的成语:
o 成语相关
o 三十六计第四计
o 计名由来
o 用计概述...以逸待劳计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以逸待劳计
计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强调把握战场的主动权,以引诱敌人,“调动”敌人,疲劳敌人,然后捉住战机,克敌制胜。按“损”卦的说法,就是:以静制动,“损刚益柔”。出&&&&处《孙子兵法.军争篇》性&&&&质敌疲我打,伏兵待敌
本计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以近待远,,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虚实篇》也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本计的特点是,强调把握战场的主动权,以引诱敌人,“调动”敌人,疲劳敌人,然后捉住战机,克敌制胜。按“损”卦的说法,就是:以静制动,“损刚益柔”。敌疲我打,伏兵待敌善于把握战场的主动权,以引诱敌人,“调动”敌人,疲劳敌人,然后捉住战机,克敌制胜。按“损”卦的说法就是:以静制动,“损刚益柔”。即: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用直接进攻的手段(而可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这是从《周易》损卦辞中“损刚益柔有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①困敌之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 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
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相叠(兑下艮
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
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
“刚柔相推, 而主变化” 的普遍道理和法则。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
“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
法,同样可以制胜。
古人按语说: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
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实篇》)兵书论敌,此
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面在,以不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
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史记》
卷六二《管晏列传》);于马陵道伏击(《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
传》;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史记》卷八—《
列传》)。
古按语举了治国备战,孙膑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实,来证
明调敌就范,,是“无有不胜”,法。强调用中心枢纽,即关键性的条件,
来对付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环”,即广大四周的情况。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是本
计关键。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蠢人则,
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家
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结果却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
翻了洪教头。
,语出于《孙子·军争篇》:,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
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
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又,《孙子·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战地而趋战
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面等待敌人的,就
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
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
锐不可当。不久,李信中了楚将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秦军损失数
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
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
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相持年余。王翦在军
中鼓励将士,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
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
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
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
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此计强调:放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
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
已,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
动的等待。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
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
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为大都督,率五万
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
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
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相
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
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
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
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以逸待劳计&的策略核心是:积极等待突破点。面对一个大巨人,你可能永远无法扳倒他,等他躺下或睡觉时,你却可以轻易将他制伏。当敌人劳师远袭、当对手财务吃紧、当市场紊乱低迷时,你的机会相对大增,而且本小利大。 我方吃软,对手吃硬
中国历史上的&曹刿论战&,最能诠释&以逸待劳&的策略涵义:
齐王派率军攻打鲁国,鲁庄公领军迎战。齐军第一通战鼓响起,鲁庄公下令擂鼓迎击,参军曹刿急忙制止,传令鲁军。齐军第一波冲锋失利后,接着又发动第二波攻势、第三波攻势,曹刿听到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对说:可以出击了。于是鲁军突发攻击,轻敌而又疲惫的齐军,全线溃败。
战后,曹刿分析说:&一鼓作气,,三而竭。&齐军第一次攻击时,锐不可挡,不可撄其锋;第二次擂鼓时,我方仍,因此齐军斗志深受打击;第三次鼓响,士卒已经疲乏,斗志也已涣散,我一鼓作气予以痛击,必操胜算。
这完全符合《孙子》的&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以及&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的原理。换句话说,即是吃软不吃硬,让我方吃软,敌方吃硬。
等待,是最高战略
三国时的,是最伟大的&时间战略家&,他与孔明对峙五丈原时,采取&麻痹策略&,不动如山。孔明急于求战,派兵挑衅,甚至送他几件女人的衣物,嘲讽他是女人,他仍不以为忤;被惹恼了,纷纷求战,司马懿刻意向朝廷写报告,请求朝廷允许他出战,这分明是在敷衍、拖时间,目的在以静制动。终于&待&到了孔明身体累垮,&待&到了蜀军撤退,不战而胜。计的成功诀窍,在于“;化被动为主动”,不断积蓄力量,在敌方长期劳而无功、官兵厌倦之时,因势利导,“;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出处原文】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孙武《孙子兵法之军争篇》)
【出处今译】
善于用兵的人,必然避开敌人旺盛的士气,当敌人疲于奔命时再出击,这就是从士气上压倒敌人的办法;严整自己的军队,等待敌人发生混乱,用自己的从容冷静,等待敌人的急躁不安,这就是从心理上制服敌人的办法;用接近阵地的军队迎击远道而来的敌人,用休整好的部队攻击疲惫不堪的敌军,用饱食的士兵来对付饥饿的敌人,这就是在实力上战胜敌人的办法。【案例】
友尼利福公司以退为进平安渡过难关
英国友尼利福公司经理柯尔在企业经营中,有一个基本的信条,即“不拘束于体面,而以相互利益为前提”。依据这一信条,他在企业经营和生意谈判中常常采用退让策略。在一定情况下,甘愿妥协退步,以赢得时机发展自己,结果可能是退一步,进两步,实质上还是自身获益。
友尼利福公司在非洲东海岸早就设有大规模的友那蒂特非洲子公司,那里有丰富的肥料,并适合于栽培食用油原料落花生,是友尼利福公司的一块宝地,也是其主要财源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友尼利福这些肥沃的落花生栽培地一块块地被非洲国家没收,这使该公司面临极大的危机。针对这种形势,柯尔对非洲子公司发出了6条指令:第一,非洲各地所有友那蒂特公司系统的首席经理人员,迅速启用非洲人;第二,取消黑人与白人的工资差异,实行同工同酬;第三,在设立经营干部养成所,培养非洲人干部;第四,采取互相受益的政策;第五,以逐步寻求生存之道;第六,不可拘束体面问题,应以创造最大利益为要务。柯尔在与加纳政府的交涉中,为了表示尊重对方的利益,主动把自己的栽培地提供给加纳政府,从而获得加纳政府的好感。后来,为了报答他,指定友尼利福公司为加纳政府食用油原料买卖的代理人,这就使柯尔在加纳独占专利权。在同几内亚政府的交涉中,柯尔表示自行撤走公司,他的这种坦诚的态度反而使几内亚受到感动,因而允许柯尔的公司留在几内亚。在同其他几个国家的交涉中,柯尔也都采用了退让政策,从而使公司平安地渡过了难关。
小作坊后发制人反败为胜
先发制人是战争与竞争的一般规律,而后发制人是敌强我弱时常用的谋略。后发制人运用得当,常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从政治上讲,后发制人容易争取人心,动员民众,取得国际同情和支持;从军事上讲,后发制人强调以我之持久,制敌之速决,避免在不利时进行决战,以便争取时间,创造条件取胜;从市场竞争上讲,后发制人避免与强大对手硬拼,而等到对手走下坡路时,再乘机出击。
后发制人的谋略主要表现为8个字:避其锐气,。蓄盈,即保持和壮大自身的力量;待竭,即消耗和削弱对手的力量。“后发”的计谋是有目的、有预见、胸有成竹的,决不是畏敌怯战,而是寻机待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如果有强大对手企图用削价抛售来占领市场,聪明的企业家决不竞相削价争夺,而是保持价格,提高质量。因为削价抛售决不能持久,待对手衰竭,就可以高质量夺回市场。
50年代日本布制玩具小狗很受欢迎,有许多厂家竞争,有用绸制的,有五颜六色的,有能摇头的,都增加了不少成本,而售价却高不上去,难以持久。有个酒井小作坊,人少本微,快被竞争挤垮了。可他灵机一动,用红色塑料管斜截一段插入狗嘴巴,使这个小狗宛如伸出鲜红的小舌头,有了特色,颇受孩子们的喜爱,成本也不用增加多少。酒井就是靠这后发制人的谋略,反败为胜,成为名气越来越大的玩具公司。
【赏析】 在生意场中,必要的退让可以换来更大的利益;一味地则有可能使你陷入死胡同。当然,退让策略的运用,既要适时,又要得体,一定要充分掌握对方的心理活动,使自己有必胜的信心,同时,要对自己控制局势的能力有正确的估计,万不可不分时机地滥用。
“”在现代经商赚钱之中也是经常用到的一计。利用此计需要经营者心理承受能力好,在和对手进行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要耐得住时间,耐得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小恩小惠,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才能取得自己真正的需求。
在生意场中,甘愿妥协退步,不是目的,而是以退步赢得时机,休息静思,想出奇招,也使自己获益。因为退步是换来更大的利益,万不可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盲目行事与对手硬拼,定要停下来寻找机会,等待时机,再来竞争,反败为胜。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寻中考语文关于《公输》等的题!_百度知道
寻中考语文关于《公输》等的题!
以及《曹刿论战》《诗两首》《我用我残损的手掌》《谈生命》《那树》!有哪个都可以,谢谢
提问者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公输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com/" target="_blank">http.5156edu,进这个网站.com/.5156edu://www://www<a href="http
一般中考不会去考课内文言文的内容~!
(湖北省咸宁市2005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
2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牺牲玉帛
C.又何间焉
21.在上文中的横线上填写课文原句。(2分)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3.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2005年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验区)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①、小惠未偏,民弗从也。②、彼竭我盈,故克之。8、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限四个字)9、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简要说说。(2分)答:①、政治方面:                     ②、军事方面:                     (常州市2005年)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上文中的意思。(2分)(1)公与之乘(
(2)公将驰之(
)(3)既克
(4) 望其旗靡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2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2分)22.“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2分)23.阅读短文《用兵八法》,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è 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选自《孙子今译》)(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2分)
(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分)(2005年广东非实验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挑拨离间B.①遂逐齐师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①望其旗靡 ②所向披靡D.①忠之属也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译文:_______________。(2)彼竭我盈,故克之。译文:_______________。5.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四个字)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2分)答:(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2)军事方面:_______________(山东省徐州市2005年)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肉食者鄙(    ) ②小惠未徧(    )③牺牲玉帛(    ) ④虽不能察(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聚室而谋日
B.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                                    (2)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                                             9.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四川省眉山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选自《曹刿论战》)[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9.解释文中加点词。(2分)鄙: 以:10.下列两句话,任选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1.下列句中用“/”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2.曹刿和邹忌劝谏(表述自己的主张)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曹刿:邹忌:13.下列两题,选做一题。(3分)(1)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你认为现代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先决条件应该是什么?谈谈你的观点。 (2)邹忌见齐王,希望表明一个什么主张?这个主张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川广安市2006年)
38. 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公 与 之 乘。战 于 长 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战于长勺_____________ 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
公将驰之_____________ 遂逐齐师_____________
40. 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 公与之乘 B. 公将鼓之 C. 公将驰之 D. 登轼而望之
41. 选段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3分)
42. 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3. 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2分)(2006年济宁市)[甲]公(鲁庄公)与之(指曹刿)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8226;军争篇》)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公将驰之
②望其旗靡
③三军可夺气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彼竭我盈,故克之。②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9.[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句中原文回答)(4分)
10.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3分)(浙江省湖州2006年)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9.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哈尔滨市2006年)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福:
狱:1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小惠未徧,民弗从也。1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1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2005年新疆中考试题)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B.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彼竭我盈
庶竭驽钝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3.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
。 4.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5.曹刿这个人物,无论是在战前,还是战中与战后,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原文,就他性格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2006年广东省河源市)8.《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分)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0.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成现代汉语。(3分)
11.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2分)
12。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
。(2分)(2007年广东省梅州市)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1)小惠未徧:
(2)神弗福也:
(3)小大之狱: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愿陛下亲之信之9.翻译下列语句。(3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我的翻译:
10.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地说说你的感悟。(3分)我的感悟:(2007年江苏省镇江市)阅读《曹刿论战》(节选)和《子鱼论战》(节选),完成12—16题。(共13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来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①济。司马②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③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⑤,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⑥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令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耉⑦,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⑧可也。”【注释】①既:尽。
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
③重(chóng):重复,再次。④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⑤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⑥勍(qíng)敌:强敌。
⑦胡耉(gǒu):很老的人。
⑧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弗敢专也(
(2)忠之属也(
(3)遂逐齐师(
(4)阻而鼓之(
)13.翻译下面句子。(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4.曹刿认为“肉食者I鄙,未能远凛”。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15.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6.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2007年河南省非实验区)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8分)(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节选自《孙子&#8226;谋攻》)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公将鼓之
鼓:(2)既克,公问其故
克: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3. 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4. 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2分)(2007年泰安市)7.解释加点的词。(4分)
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9.甲文写战争,乙文写治国,但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请写出你的理解。(4分)
(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又何间焉
(2)公将鼓之
(3)遂逐齐师
(4)望其旗靡
▲18.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20.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分)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又何间焉
(2)公将鼓之
(3)遂逐齐师
(4)望其旗靡
▲18.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20.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分)(2007年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国语&#8226;文公伐原》)(12分)【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又何间焉(
(2)公令疏军而去之(
)9.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A.可以一战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10.翻译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文段理解。(6分)(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
”这一句。(2007年资阳市)(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人③过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⑧。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 ②故事:按旧例。 ③虏:敌人。 ④移文:发文书。 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⑥交缚:交叉缚扎。 ⑦热火:点火。 ⑧星列:象星一样布满。 ⑨待旦:等到天亮。 ⑩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望其旗靡(
会匈奴大入塞(
)俄而,斩首数百级(
范兵不敌(
)公将鼓之(
范乃令军中褥食(
)21.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1分)虏 众 盛 而 范 兵 不 敌。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
⑵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译文:
23.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2分)。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
。(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4分)24.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
,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2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知道饥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