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交通大学教务高铁专业多少分

大连交通大学学科学位办
当前访问量:627801
大连交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根据学校现状,依据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特制订我校 “十二五”发展规划。
&&&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学校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最重要的工作,实施学科、学位点、创新团队、科研基地“四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模式,制定实施学科立项、学术带头人遴选、创新团队、基地、专项基金等规章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内涵建设,形成了学科建设的长效机制。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零的突破,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使我校具备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备的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获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我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零的突破,二级学科博士点由2个增加到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由3个增加到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由19个增加到42个。新增2个工程硕士领域。实现省一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获批省一级重点学科,省二级重点学科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11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获批辽宁省“学科提升计划”立项学科,正在冲击国家重点学科。超额完成“十一五”学科建设任务,使我校学科布局不断完善、学科优势与特色更加凸显。
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办学规模稳步发展,共培养全日制学生17078人,其中,研究生1287人,本科生12132人,专科生3659人。截止到2010年底,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9163人,其中博士生94人,硕士生1054人,本科生15090人,专科2925人。
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是我校第一个国家级本科人才培养项目;获批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4个;省级示范性专业5个;省级专业带头人5名;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名;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19门;“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4部;省级精品教材6部;编写出版教材77部;完成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91项;获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29项;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学生获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奖378项,其中国家级奖44项,省级奖334项。增设5个本科专业和10个专业方向,现有4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和法学6个学科门类。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居辽宁省高校前列,学生就业质量也明显提高。
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培养质量明显提高。3篇硕士论文入选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辽宁省年度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获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科技工作成果显著 &“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能力不断提升,首次作为第一单位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续3年保持在10项以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软科学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承担铁道部重点项目20项,在轨道交通装备优化设计与制造工艺领域形成突出优势。学校科研总量突破7亿元,科研总经费近2.5亿元。
“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技奖励2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8项。宋宝韫教授主持的“铜材连续挤压技术和设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兆文忠教授参加的 “基于智能计算的产品概念设计与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一五”期间,我校教师共发表论文3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AC&AH、SSCI五大索引收录的论文636篇次,邱明辉教授和张志华教授的论文分别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和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获得国家专利76项,出版学术专著16部。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
科技平台建设成绩斐然& 围绕优势学科,充分整合全校资源,大力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新增市级以上科研机构18个。其中,新增国家级科研机构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及重点实验室9个,省高校工程中心及重点实验室5个,市级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新增省高校创新团队3个、大连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获批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完成项目洽谈、选址规划等工作,与旅顺口区政府正式签署共建《大连交通大学科技园战略合作协议》。
产学研合作迈上新台阶 &大连交通大学有着产学研合作的历史传承和优势。“十一五“期间,学校结合轨道交通及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特色,通过人才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跨地域、跨行业合作机制创新,与国内外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实践,走出了一条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之路。与国内27家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多个产学研联合体;与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一些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特别是我校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研机构零的突破。产学研合作大大提升了我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双聘机制,学校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兼职教师队伍;合作企业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获批“辽宁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被评为“国家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大连交通大学新增同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等八个校际合作关系,与新加坡罗德里工程有限公司共建“新加坡罗德里?大连交通大学国际培训中心”稳步运行,实现了中日两国政府间技术合作项目《大连商务人才培养项目》所设定的目标,并在JICA对该项目的终期评估中达到了A级。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实施 “152人才工程”,“博、硕化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93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717人,占教师总数的76.9%,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90人增长到194人,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从12.1%增长到20.8%。实行“柔性引进人才”政策,聘任6位院士及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特聘教授。学校现有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大连市优秀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何卫东教授成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辽宁省百千层次入选者31人;省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8人。形成了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征土地353亩,完成旅顺约11.7万平方米校舍建设,各个配套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旅顺校区成为功能完备的办学校区。新建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并投入使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9567万元;纸质图书藏书总量增加32万多册。形成了万兆核心、千兆主干(部分主干为万兆)、百兆到桌面的全交换校园网,基本实现办公和宿舍网络的全覆盖;已建立办公自动化、邮件、教务在线、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一卡通系统等多项公共服务平台。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办学体制不断创新,辽宁省与铁道部签署共建大连交通大学协议,使我校服务铁路的办学特色得到深化,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全员聘任制度,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管理工作;实施以岗位聘任为重点的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和修订教学、科研工作量津贴二级管理核算办法、岗位津贴实施细则、业绩奖励实施办法等;继续推进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中层干部向教代会述职。
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益;校办企业改制、组建资产公司和经营性资产划转方案基本完成;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坚决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制订了教职工购房货币补贴实施方案;强化财务管理,建立收支责任制,实施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监控;探索多校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出台旅顺校区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在资金、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方面,保证了新校区的平稳运行。
党建、宣传思想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 &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制定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工作方案,党的先进性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目标,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领导干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顺利完成第四轮、第五轮干部聘任工作;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共发展党员4449人,其中学生4344人,学生党员比例由%提高到7.6%;先后有79个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先进集体,184名同志获省、市、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各级新闻媒体正面宣传报道学校达600余次。
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新规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21个班级、团支部获省级及以上先进集体、194人获省级及以上先进个人,其中机械06-4班获全国先进团支部、侯凯翔同学获全国三好学生、杨新宽同学获辽宁省雷锋奖章、邵烨鑫获辽宁省大学生年度人物、10人获茅以升铁道教育希望之星奖。
成功组织五十年校庆活动;完成了校标、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及办学理念的确定和诠释工作;校史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增强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了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爱校之情,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经验与体会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坚持抢抓机遇,机遇是流动的资源,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够在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赢得主动;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差距与不足 学科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科布局需进一步拓展,学科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标志性科技成果培育和高水平科技平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校园与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创新。
二、“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工作任务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辽宁区域经济,坚持特色化办学,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立足“三大战略”、实施“五大工程”, 明德求索,锲而不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进入国内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为2020年将我校建设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辽宁省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做出应有的贡献。
坚持学科优先发展战略,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学科建设的关键指标,着力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实施科技强校战略,采取超常规措施,抢抓机遇,积极争取获得一批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争创一流。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常规,用战略眼光和对未来负责的精神谋划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以改革破解难题。
坚持办学以教师为主体,积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坚持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全校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教师收入水平,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特色化办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传统特色与优势,不断增强我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的比较优势。
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积极服务于现代轨道交通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1. 狠抓学科建设& 围绕现代轨道交通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不断完善学科体系。确保我校在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影响力全国高校第一的优势。
提升重点学科水平。强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特色与优势,全力冲击国家重点学科,力争实现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新增1-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
拓展学位点布局。新增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4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服务现代轨道交通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到2015年,全日制学生总数达到21,000人,其中本专科生19000人,研究生2000人。
继续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5-8个省级及以上特色专业;建设5-10门省部级精品课;取得30-50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并在国家级奖项上有新突破;出版80-100部教材。获5-10篇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力争在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上有所突破。建设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做好“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级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工作;构建较为完整的服务于轨道交通业的专业体系,力争将“现代轨道交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100项,对现代轨道交通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80项;年均科研经费总额达到1亿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0项,其中国家级奖2-4项,省部级一等奖4-6项;专利授权200项;出版学术专著25-30部;五大检索收录论文1000篇次;力争《大连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申办成功。
4.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新增国家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1-2个;通过与辽宁省、铁道部、中国南北车集团及其下属骨干企业的全面合作,建设“辽宁省现代轨道交通工程研究中心”,引领辽宁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加大学校自主知识成果转化力度,重点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和具有行业特色的重大科技成果,并逐步实现产业化;全力建设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争取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215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20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其中,2-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力争实现院士零的突破;100名左右的学术带头人;500名左右的优秀骨干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0%;建设4-6个省级及以上创新团队;建设4-6个省级及以上教学团队;培养6-8名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建设一支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6.加强校园和办学基础条件建设& 通过土地资源盘活,实现“一校一园”办学;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办学基础条件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我校的各项办学硬件指标达到国家优秀标准。
三、战略举措
夯实优势特色学科体系& 强化服务现代轨道交通业的办学特色,紧紧围绕“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和“隧道工程”三个领域,做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学科体系,拓展现代轨道交通控制、现代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现代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与安全学科体系。举全校之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促进国家重点学科取得重大突破,学位点建设再上新台阶。强化优势学科、夯实特色学科、拓展学科布局,提升学校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入手,紧紧抓住关键显示度指标,制定专门政策,集中资源,加大投入,促进学科建设成果产出。实施“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确保优势特色学科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骨干队伍建设的需要。实施“科技成果培育”,“科技平台建设”,力争取得一批有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
创新学科管理制度 &根据学校建设和发展需要,对现有和拟申报重点学科、学位点进行分层次建设和管理,形成学校、立项学科负责人、学院院长和研究方向带头人、团队层层负责的管理体制。根据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的建设内容,在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高水平团队和平台建设、科研奖励、高水平项目和论文、专利和专著、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基础条件等方面进行量化指标管理,实行专项建设。根据立项学科的学术方向和研究范围的状况,整合资源、相互配合、共担责任、实行校内共建。实施学科建设立项制度,落实学科建设责任,切实把各项建设任务落在实处。
坚持“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本科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继续实施“15112”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加强专业建设&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评估为切入口,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完善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现代轨道交通业、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特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指导和监督,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开展特色专业教学质量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实施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因材施教,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继续办好“茅以升班”、“詹天佑班”,创造良好环境,培养优秀人才。
以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做好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软件人才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培养体制和机制;探索五年制双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加大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加快铁路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特别要做好高速动车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努力做好现代轨道交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积极开展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
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把教学作为考核教师的首要内容,健全教授为大学生授课制度,实施教师教学(授课)质量评价,开展对教学单位教学管理综合评价工作。
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继续加大对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专项资金支持,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加大专项经费支持力度。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突出学生工程背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加强学风建设,强化素质教育&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学风;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建设,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多样化评价激励体系、困难学生帮扶体系、身心发展与调试体系,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加强制度建设,注重过程管理,形成优良学风创建、基础文明养成、诚实守信践履等长效机制。
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实施“一把手”工程,统一部署,分工负责;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分层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拓展就业市场;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和完善研究生二级管理体系;强化导师责任制,严格导师遴选标准与遴选程序;充分发挥我校产学研结合的特色优势,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完善硕士推免机制,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
以质量求发展,适度发展成人教育 主动适应社会对多元化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拓展多类型,多功能、多对象的教育空间,加大对社会急需的专业和优势专业的投入,力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三大功能之一,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
实施科技成果培育计划& 结合我校学科发展和建设的需要,统筹配置全校科技资源,紧紧抓住国家级项目、国家级奖励、科技总经费、五大索引论文和发明专利等关键显示度指标,制定专门政策对高水平的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进行重点培育,鼓励组织多学科集聚的团队协同攻关,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提高项目完成质量,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形成。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 &紧紧围绕学校两大办学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建立国家级、省部级和学校三级科技平台体系,加大科技平台建设的投入,做好现有科技平台的管理、建设和评估工作。推动组织模式创新,积极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和平台,提高多学科集成创新能力。整合全校资源,全力构建一流的铁路机车、客车、货车、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力争教育部轨道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申报成功,力争将教育部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列入国家队行列。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发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孵化器和辐射源作用,加大我校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集群转化力度,重点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和具有行业特色的重大科技成果,并逐步实现产业化;加快推进连续挤压技术与装备、光电材料与器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新能源载运工具和镁合金轨道车辆轻量化技术及相关产品产学研基地建设;鼓励师生创新创业,推进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进程;鼓励广大教师以科技成果出资入股与社会企业共建股份制公司并上市融资。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第一资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完善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215人才工程”建设目标。
实施“人才培育计划” &充分利用好辽宁省政府在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一系列特殊政策,为学校集聚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采取超常规措施,积极培养和引进院士,力争实现院士零的突破;通过支持出国留学深造、争取承担重大项目等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学校高水平教师申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辽宁省攀登学者;积极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出发点,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通过产学研合作、出国培训、工程实践等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博、硕化工程”,继续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通过培养和引进,不断提高我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构建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
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 &采取倾斜鼓励政策,增加投入,积极推动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由学科带头人全面担负起科研、基地、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继续实施“柔性引进人才” &积极做好兼职人员的聘任和使用,根据需要继续聘请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内外领军人物担任兼职特聘教授,促进我校科技水平的提高;有目的有计划的聘请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现场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不断提高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加强师德建设 &坚持开展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建设创新型社会,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落实辽宁省与铁道部共建协议,强化与铁道部、中国北车、南车集团的战略合作关系,突出我校行业特色,继续扩大合作范围与合作领域。特别是要结合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整合校内外资源,全力建设好“辽宁省现代轨道交通工程研究中心”,积极构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材料、现代轨道交通隧道与地下工程、现代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及现代轨道交通安全与检测五大平台,服务高铁、地铁、城轨工程建设的需要,促进相关千亿产业集群的培育,积极成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产学研合作,构建完备的轨道交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和五年制双专业国际化、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好与安博集团合作组建的服务外包学院;通过具有工程背景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合作共建实验室,强化实习、实训等工作,促进应用型、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
全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认真做好中外合作办学、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和外国语言留学生工作;在现有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合作的基础上,加大推进与国外名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工作,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围绕“现代轨道交通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继续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科技合作,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
加强校园基本建设。积极争取通过社会化运作、土地资源盘活开发等方式筹措教育经费,实现“一校一园”办学,并尽快化解学校债务。
通过网络设备升级和无线网络建设,实现校园的全覆盖;制定我校信息标准及数据框架,初步建设公共信息数据中心,建设人事、财务、学生、教学、科研、固定资产为核心的应用系统,实现信息系统间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确保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实现文献资源保障率90%以上,逐步建成全省最具轨道交通特色的图书馆和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各类专项建设资金,多渠道筹集配套经费,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合理规划,科学实施,全面改善教学基本条件。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校园。
推进民主化进程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学校党委决策重大问题的工作程序和机制;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依法制定和修订学校章程,形成比较完整的依法治校制度体系;建立相关的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让教师成为学校和学术的主人;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创新人事工作体制机制 &本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和科技水平的原则,深化校、院、教研室(研究所)三级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分层分类管理,促进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扩大学院自主权,发挥教学单位的管理实体功能;继续促进学院的个性化发展,鼓励一部分学院建设研究型学院,为使学校到2020年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不断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新突破;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制度、全员聘用制以及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和工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服务和保障体系 &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创新运行体制和机制,建立高效便捷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进一步完善校园管理体制与机制,探索并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式、财务管理模式、管理机制和工作体系;加强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科研用房有偿使用制度,建立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预算管理模式,加强财务管理及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合理配置资源,努力挖掘内部潜力,增收节支,防范和化解学校债务风险,建设节约型校园。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各种形式引进和扩大学校办学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
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提升对外宣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时效性,为学校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支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团队的带动作用,继续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新规律,继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班导师制;坚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师德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和学风建设为核心,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推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干部职工精心服务、大学生勤奋学习的优良校风建设。
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网络文化、体育文化六个层面,全方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弘扬“明德求索、锲而不舍”的校训精神,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全校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构建自然、温馨、和谐的文明校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连交通大学图书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