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乡村我的家石坝清洁乡村300个字

广西民族大学大学生通讯社暑期走进防城港报道清洁乡村典范
推进美丽广西发展
【字体: 】 【】 【】
为了响应自治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号召,7月16日-18日,广西民族大学大学生通讯社15名大学生记者走进防城港,深入簕山古渔村和红沙万自然村,探访光坡镇红沙网箱养殖基地和红沙白鹭养殖基地,挖掘、宣传清洁乡村先进事迹、典型经验,以便带动更多人参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为推进广西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走访簕山渔村
17日下午,记者走进簕山古渔村,青砖碧瓦、整齐街道、幽静环境映入眼帘。15名记者分成新闻组、专题组两组,每组各配备一名摄影人员跟随,分头走访渔村,采访村民,了解渔民生活和渔民践行&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情况。&&&&
经过走访,记者发现簕山古渔村村民积极参与&清洁乡村&美丽广西&活动,及时清理房前屋后陈年垃圾,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今年4月22日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广西&活动以来,乡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整治,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田园村落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乡村风貌改造内涵不断拓展,特色名镇名村建设成果显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政府部门非常重视清洁乡村的活动,村中的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由政府出资修建的,连家家户户生产生活的垃圾也是由政府集中处理。&当地村民李心全老人开心地告诉记者:&我们非常支持这项活动&。虽然李心全年过60岁,但阻挡不了他对清洁乡村活动参与的热情,有空的时候,他会自发组织村民去海边做清洁,共同维护村庄的卫生。&以前村庄的路很乱很脏,也没有人清理,到处都是垃圾,现在每天都有人清扫,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村民夏国欢向记者开心地谈起村庄前后的变化。
据了解,簕山古渔村每个村民家里都配备长扫帚、垃圾铲,每隔20米左右设置垃圾桶,现有4部大型清洁车、2部小型清洁车、5位清洁工,清洁工主要负责村道的维护和公共厕所的清洁。村委会通过分发宣传单、开设宣传栏等形式,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有专业的清洁队对海滩上面的垃圾进行清扫,并将垃圾统一运到狮子岭垃圾场进行处理。&中共企沙镇簕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支部委员会副书记李香华告诉记者,防城港市政府非常重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加大物力、人力的投入,自活动开展以来,党员村民积极带头进行清洁乡村环境卫生,簕山古渔村的环境整治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年游客量已达十万多人次,进一步提升簕山古渔村在广西区内外的影响力。
&&&& 经走访,记者了解到簕山古渔村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半岛中段东部沿海,是企沙半岛上的一个自然村,村庄占地约480亩,村前为一片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浅海沙滩,全村共73户290多人,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养殖和捕捞沙虫、牡蛎、青蟹等海产品。防城港市政府为了贯彻落实&清洁乡村&美丽广西&活动,结合簕山古渔村的地理位置,于是将簕山古渔村作为清洁乡村示范点,现清洁乡村活动已取得良好效果。
&李香华说,虽然清洁乡村活动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村里垃圾处理厂较少,满足不了村里处理垃圾的需求,而且路边的杂草和密集的小树引来较多蚊虫,所以需要进一步建设与改造村容村貌,希望村民继续保持清洁乡村的热情,政府能继续加大对簕山渔村清洁乡村建设的投入。
深入红沙万自然村
&走进红沙万自然村,记者随处可见&美丽乡村,人人参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清洁乡村工程&等宣传标语,村内房屋规划整齐,道路平坦洁净。原来村民积极参与清洁乡村活动,在房屋旁边重新修整了竹林,种上了果树、草坪,还增添了休息娱乐的石桌石凳等,使红沙万自然村焕然一新,整洁漂亮。
&& 在清洁乡村的活动中,红沙万自然村村委会给每家每户分发垃圾桶和垃圾筐,采取村里收集、乡镇清运、县城处理的的管理办法解决垃圾问题,并在每个屯建设公厕、垃圾池,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打造洁净、舒适的农居环境。同时组织村民分别修通、硬化红沙公路至刘屋、扫把坪、虾场等近屯道路和珠沙港、新分户、红沙虾场等海水养殖集中连片区道路,以便方便生产物资材料的运输。&
&&& 港口区光坡镇党委副书记、光坡镇红沙万自然村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侯洪波告诉记者,为了使清洁活动更好地开展,首先从学生思想上做工作,向学生介绍清洁乡村的重要性,之后发倡议书、垃圾铲、扫帚给学生,让学生回家宣传清洁乡村活动,同时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村民慢慢地从观望到参与,逐渐地把清洁乡村的活动融入到生活中去。
&&& 红沙万自然村村民黄佳宗今年75岁,非常支持建立&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虽然年纪已高,但积极参与扫地、种花等乡村建设活动。他希望清洁乡村活动的范围不要局限于搞卫生、整洁环境,还应该包括文艺团下乡表演活动,从多方面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
&&& &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群众、带动群众,清洁乡村、搞好环境、整治脏乱差的地方,为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侯洪波说,自开展&美丽家园 清洁乡村&活动以来,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组织村民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
&红沙万村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东南面,是一个滨海自然村,利用地处海边、海鲜比较丰富的优势,红沙万自然村村民就地取材,将渔村所具有的特色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结合起来,将吃过的蚝壳重新利用,或从海岸沙堤中掘出蚝壳,建成&蚝墙&,垒墙&蚝房&,成千上万个蚝壳混合蚝壳灰砌成的&蚝墙&、&蚝屋&,整齐划一,风格独特,形成了渔村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 在政府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该村围绕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抓好生态家园建设,整治脏乱差,改厕、改厨、改猪牛栏、绿化美化村庄、硬化道路,红沙村清洁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我非常支持清洁乡村活动,我会把清洁乡村当成自己的任务做好。&防城港市养殖场总公司党支部书记郑濂溪告诉记者。
探访光坡镇红沙网箱和白鹭养殖基地
&&& 港口区红沙网箱养殖基地位于港口区光坡镇东部沿海,主要养殖万亩无公害大蚝,起于新兴埠兴,止于沙螺辽榄埠江口,有&十里蚝街&之称。自&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港口区积极开展&清洁养殖业&活动,进一步改善红沙湾海水养殖基地的环境卫生。来到光坡镇红沙网箱养殖基地,写着&清洁养殖,美化环境&的宣传牌竖立在养殖基地,非常显眼。一眼望去,渔船、渔排整齐有序地停放在码头。
&&& 经过走访村民,记者了解到村民积极践行&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在养殖基地周边海域,渔船、渔排及养殖棚舍不向码头周边倾倒垃圾、排放污染物、机舱污水,并及时清理码头周边漂浮物、污染物等。同时,在养殖水域居住的渔民把生活垃圾拿到岸上的垃圾池内。
&&& 为了做好做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宣传报道,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陈铭彬在光坡镇红沙网箱养殖协会党支部针对党员记者召开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挥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反应群众呼声和发现清洁乡村先进事迹,帮助宣传清洁乡村事迹,以便使&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党员记者表示以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挖掘、报道清洁乡村先进事例,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
同时,记者还走访了红沙白鹭养殖基地,了解村民关于环保建设、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情况。经过走访,发现村民保护环境意识强烈,建立专门的垃圾处理系统,设有清洁乡村宣传标语,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清洁乡村活动。
红沙白鹭园是一个人与鸟类共居、和谐相处的美丽乡村。红白白鹭园的白鹭栖息点有2个,一个在湾潭生产组的东面,称为东园,另一个在湾潭生产组的西面,称为西园,东园是白鹭集中交配、敷衍的场所,也是白鹭保护者黄枢余一家四代人的家园。
红沙村村民黄枢余一家积极参与&清洁乡村&美丽广西&活动,清扫白鹭粪便,建立排泄沟,虽然白鹭的粪便会污染环境,但是黄枢余积极清理白鹭的粪便,并将白鹭的粪便充分利用,当作肥料埋在果树下面,白鹭的粪便问题不仅得到了有效处理,还环保、清洁。
文学院11级编辑专业郭建华是摄影小组组长,他说:&能够参与报道先进清洁乡村先进事迹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希望用镜头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日
广西教育厅:版权所有“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目标
·本帖位置:
·本帖由网友上传,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转帖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如相关单位或相关个人发现问题,请直接与我们联系(传真电话:010-)。
值班斑竹: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目标
21:41 发表
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改善全区乡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是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洁美乡村,倡导珍爱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生态工程”;是改变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培育文明行为,形成争创文明先进长效机制的“新风工程”;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的“作风工程”。活动总体要求达到以下4个目标:
  ——清洁环境。乡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整治,家园、水源、田园清洁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管护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美化乡村。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田园村落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乡村风貌改造内涵不断拓展,特色名镇名村建设成果显著,乡村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
  ——培育新风。各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农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觉性增强,文明新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建立推行,党风优良,政风清廉,乡风文明,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造福群众。农民群众科学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养成,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生态建设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民致富增收能力大幅增强,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 21:41) 594字 (回复5/点击7041)
( 09:25) 19字 (回复0/点击4)
( 09:40) 66字 (回复0/点击3)
( 15:03) 16字 (回复0/点击3)
( 15:03) 16字 (回复0/点击5)
( 15:21) 2字 (回复0/点击3)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7041 个阅览者
请选择要上传的图片或音视频文件(小于600K):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如果您希望发贴,请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口令;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请点击。- [回帖奖励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丽乡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