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供事业开支北京幼儿园老师工资的工资一般是多少

  本人任职于东部沿海的一个民办高校,常常逛天涯教师版,蛮关注教师生存状态的。看了不少论坛上的发言,发现教师待遇是个热门话题,我也来凑一下热闹,谈谈自己的生存现状。今天主要谈的是待遇。另外,需要声明,本帖主要是用来交流的,欢迎大家理性讨论,本人谢绝人肉、谩骂等一切不文明、不法行为。
  本人现在讲师职称。每月税后工资是3500左右,公积金1100多一点,全年各种过节费(包括购物卡)5000。每星期十二节或十四节课,年底年终绩效奖加上超课时费15000多,另外,今年七月发了半年绩效奖,总额是5700多一点,主要是因为发表了一篇核心论文,否则可能是2500左右了。那篇论文的奖金是3000元——这是我从相关知情人士那边打听过来的。所以,总的来说,全年总收入大概在8万元左右,包括月薪、过节福利、超课时费、绩效工资和公积金。
  这样的收入,在全市兄弟院校中,处于中下水平。主要是因为在民办院校,公积金和其他福利比公办大学少了一大截。据我所知,仅公积金就少了1000多块吧。
  当然,这样的收入与中西部相比,可能是高的。但在本市,就比较一般了。本人之前在一个高中任教过,07年离职的时候,收入就有8万多了。现在的话,10万是不成问题的。并且,本地物价很高。房价均价为1万7千。
  其实,仅靠我这样的收入,养家都难。以我家每个月的开支为例:房贷+水电+物业+网络=2500元;汽车油费+保险费+维修保养=1000元;日常开支(柴米油盐酱醋茶)1500元;小孩费用(奶粉+零食+衣服等)1000元。共6000元。这是固定开支。没有包括自己买衣服、孝敬父母、人情来往、伤风咳嗽等其他费用。总的来说,我的工资是不够用的。仅用我个人的工资,日子必定过不下来。
  事实上,这样的收入,在我老家的相亲看来,已经是相当丰厚了。其实,在我所在的城市,如果不是我爱人也有工作,我们就是贫苦人了。
楼主发言:77次 发图:0张
  昨天谈的是工资收入。其实教师待遇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工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环境、发展空间、单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等都属于教师待遇的重要部分。一个学校,如果要留住教师,光有工资待遇是不够的。在很多情况下,真正吸引人的,是学校提供给教师的发展平台和人文关怀。  可以说,在民办高校,教师的发展空间与公办高校相比,差别很大。民办高校由于资金、办学资源、管理层的政策等各方面原因,对教师发展提供的资源较少。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提供给教师外出访学、出国交流、参加专业会议、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在我入职至今的三年多,我所在的学院只有一个教师获得去美国交流学习三个月的机会,另外一名教师去国内其他高校访学,两三名教师参加过专业会议或培训。缺乏学习机会导致教师专业视野狭窄,教学科研观念落后,致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困难。当然,师资是一大难题。我所在的学校几年前刚刚升本。之前是专修学校。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本科学历,近几年才大力引进硕博士和高职称教师。  事实上,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上课的机器,课时量很大。我曾经一个星期要上十八节课。仅上课一项,就搞得人筋疲力竭。此外,还有很多其他事务性的杂事,如名目繁多的无意义的会议和活动,填各种各样无厘头的表格等,令人烦不胜烦,甚至无心无力备课和搞科研。  搞科研就得申报课题。现在申报课题,即使是市厅级的,难度都很大。主要是名额有限,资深讲师欲评副高者极多,竞争相当激烈。我所在的分院近三年来只有三人成功申报市厅级的课题。没有课题,就难以获得经费,更难发表像样点的文章,要评副高难度极大,更不说是正高了。
  评副教授对于大多数讲师而言,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除了上面提到的申请课题难,教师课时量大,琐事多等原因,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也是个问题。大部分教师都不重视科研,发表的文章质量和档次都较低——主要是为了应付科研工作量,学校有要求老师发论文,没有发过文章的人在年终考核中必然排名靠后,年终奖自然也会少很多。总体而言,缺少科研氛围。  不过,那些评上副教授的人,有不少都离开了学校,跳到其他高校去了。大概大部分离开的人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觉得在这里过得不爽吧。
  我所在的学校,虽说是民办,但部分老师也是有事业编制的。我当初入职的时候,人事处也说只要第一个合同期到期,考核合格,就会转为事业编制。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才放弃一个事业单位,来到现在的学校。  今年合同到期,我们当年一起来的那批人,签的仍然是用工合同,而不是事业编制的那种聘任书。学校再一次忽悠了我们。之所以说“再一次”,是因为签合同的时候,人事处说我们有3万元的补贴,但到后来,学校一纸公文,改成了2万。不过,在我之前的一年进来的老师,只要有硕士学位,都是给编制的。而在我之后来的老师,连2万元的补贴也没有了。在高等教育大跃进的当下,学历贬值速度惊人。现在硕士已经一文不值了。学校需要引进博士或者高级职称者。  今年上半年,学校出台政策,要面向企业编制教师,用公开考试的方式,进行转编。现在已经进行了两批,一批是面对经管专业的,另一批是面对行政人员的。这两批总共转编了10多人。但在教职工中,一半以上是企业编的,如此转编的频率和速度,不知道何时大部分教师实现转编?当然,也有个不用参加考试的办法,就是评上副高职称。这个难度要大得多。其实,在待遇方面,事业编和企业编的差距不是很大。主要的差距表现在公积金、养老保险的上缴额度上。
  在高校工作的一个大优点,就是自己的时间相对多一点。这个学期是十四节课,两个课头,都是之前上过的,所以备课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这十四节课集中安排在三天。上完课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偶尔会参加一下教研室会议或者其他什么活动。大都数时间都属于自己的。  我很喜欢这种状态,所以即使收入不如之前的工作高,目前也未获得事业编制,都不介意。其实,这样宽裕的时间,如果要搞一点副业,完全有条件。不过我不想搞得那么累。人活着,最主要的是内心痛快,至于物质方面,要求不要太高,粗茶淡饭、住有房、行有车、身体健康、家庭和美就可以了。
  看楼主的情况应该是江浙一带的所谓“公立民办”高校,是原公办改编而来的,可能有私人资金的注入,所以保留原公办的事业编制。而我们广东一带独立学院和私立大学都是完全没事业编制的(在独立学院中,只有母体大学派来的管理级别的人员才有大学编制)  所以在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也算)讲师基本就到尽头了,到目前为止,我校未有一例评副高成功的例子,每年递交材料的有十多人,都符合要求(两篇核心,一个省级课题),但是就是没有人评下来。一来广东这边评职称要求比较严格,副高以上有名额限制;二来学术委员会的老头子都是一本的泰斗,自己的学校都一大群中青年等副高职称,自然名额不会给民办高校。  所以目前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博,30岁后转行很难了,我很多同事都在埋头备考。但是我一无关系,二来无什么学术成就(无发过核心刊物),就算分数上去,也没博导要吧。总之,我的老师告诉我,现在排队读他博士的都等到2014年。
  另外一个比较恶心的规定:一名老师外出学习的报销机会一年只有一次,而且同一研讨会不得超过3名报名。  很多兄弟院校(同样为民办)都有公派老师出国深造的机会,而我苦等4年了,本来讲要给我夏令营名额因为项目取消而没了,而按照学院规定,35岁后就不可以申请出国机会了。而我们连续两年未派老师去欧美了。  民办大学是不鼓励科研的(什么时候鼓励,在教育部门评估前),老板觉得这方面只会烧钱,没什么实质的经济效益。我们省级刊物奖励1000元,核心奖励3000,但是版面费是不能报销的。除了部分真是比较好的核心和学报不收版面费外,随便发表3500字的文章都要800-1000版面费。发文章这相当于义务劳动了。
  我这边评副高也是很难的。核心论文至少要两篇,也要做省课题。去年我所在的分院连报名都没有人。前年有一个人上报,结果没有成功。我是外语专业教师,发外语类的核心的难度,不是这个专业的,根本不了解。评副教授,专业核心是顶用的,教育类核心(如《职业教育》什么的)没什么份量。在我入职的这几年,外语分院里只有一个老师评上副教授,而且非常幸运,当年学校是在高职高专系列里参评的,条件不至于那么严格,如果放在第二年,就难说了。曾经有一个博士,连评两年,都没有上。第三年跳槽到西北一个一本高校,当年就评上了。  读博是一条出路。但是现在得排队。如果没有关系,也没有科研成果,估计很难有导师看得上。做科研需要时间积淀,也需要个人不懈努力。现在有多少教师是真正对学术感兴趣的?有多少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埋头苦干?单位的科研考核一年一评,容不得你静下心来慢慢做。年终给大家一个量化考核表,没有货的排名就要靠后了。排名前后就意味着绩效奖的多少。如果三年连续在最后的百分之五,就准备好打包走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的科研态度是非常功利的,就是在考核期内尽快出文章,至于什么水平什么级别什么质量,都顾不上了。曾经见过这样的可笑情况:一个同事为了凑足科研量,在同一刊物同一期发了两篇文章!因此,我们所谓的科研,就是花钱在三四楼刊物上买版面。  发文章现在的版面费很高的。前段时间一个学院的学报编辑部给我回了邮件,同意发表我的文章,四个版面,要1500元,如果要发票,就另加90元。这种学报,在学校的科研考核中根本不会有奖励,在将来评副高也是没有用的。我犹来豫去,还是没有将钱寄过去。辛辛苦苦写出点东西,还要支付这么高的所谓版面费,情何以堪!
  四个版面1500也就是400不到一个版面算比较实惠了,尤其是学报。四个版面岂不是六七千字?
  @ChoiKenji 11楼   四个版面1500也就是400不到一个版面算比较实惠了,尤其是学报。四个版面岂不是六七千字?  -----------------------------  6千多字
  时常感到压力巨大,主要是难以看到发展前景而引发的焦虑。  从大的环境来讲,我所在的这类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毕业生就业率、生源萎缩、办学资源等,尽管这不属于我们老百姓的事情,“肉食者谋之,又何间也?”,但毕竟自己是这条船上的一份子,船倾则人岂可安然无恙?我所教的专业招生人数近两年连续萎缩,将来如何实未可知。  就个人发展来说,这个专业做课题、发文章都很难,搞教学教改更难。而且,我校文科专业是弱势,学校更注重经管和工科,所以科研资源更多地倾向于他们。去年曾编了一本教材,已经获得教务处立项,本以为可得到学校出版资助。辛苦一年多,结果在校内印刷使用。也想再修改修改,留待以后在伺机面世。不过,经受了这样的波折,兴趣大减,现在放在书柜里看都不大看了。  不管怎么说,充实自己是重要的。所以,不能放弃自己专业方面的进步: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是,我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心态浮躁,1)难以静下心来学习;2)确定了自己的大致努力方向,但注意力总是游移不定,无法专注。
  如果纯粹上上课,其实是很让人开心的。我的课堂里,女生居多,课堂上较配合,上起课来就不觉得特别累。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班风不好的班级,学习气氛不好,上课就很不舒服:他们只管自己玩手机什么的,懒得跟你互动。  不过,做老师就要有好心态。林子大了,肯定就有不同的鸟在里面。我曾经做过一个专科班的班主任。有一个男生,江湖气很重,不读书,不上课。他直率的告诉我,他来学校不是为学习,就是来体验一下大学生活,可以的话,好好享受一下,能不能拿到毕业证书并不重要,所以不要用纪律束缚他。有这样的人在班上,后果可想而知:班风、学风、凝聚力、组织性都一塌糊涂。我被搞得筋疲力竭,想尽一切办法,尽了最大的努力,也难以改善情况。那一段时间,我烦透了。可以说,在一个组织中,一个规则破坏者的破坏力远远大于十个规则遵守者维护氛围的合力。  在我所在的学校,班主任工作量很大,大道班级的学习比如考级、小道寝室卫生、学生个人思想、安全、纪律、入党、就业、集体活动、购买商业保险等,只要想得到的,都要管。班主任津贴每个月算下来500元左右(固定津贴300+业绩考核若干)。还有学生处、学工办等部门的各种会议要参加和各种表格要填写。应该说,在本市,这个班主任津贴是最高的,但是与所承受的压力和工作量相比,就不算诱人了。
  如果纯粹上上课,其实是很让人开心的。我的课堂里,女生居多,课堂上较配合,上起课来就不觉得特别累。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班风不好的班级,学习气氛不好,上课就很不舒服:他们只管自己玩手机什么的,懒得跟你互动。  不过,做老师就要有好心态。林子大了,肯定就有不同的鸟在里面。我曾经做过一个专科班的班主任。有一个男生,江湖气很重,不读书,不上课。他直率的告诉我,他来学校不是为学习,就是来体验一下大学生活,可以的话,好好享受一下,能不能拿到毕业证书并不重要,所以不要用纪律束缚他。有这样的人在班上,后果可想而知:班风、学风、凝聚力、组织性都一塌糊涂。我被搞得筋疲力竭,想尽一切办法,尽了最大的努力,也难以改善情况。那一段时间,我烦透了。可以说,在一个组织中,一个规则破坏者的破坏力远远大于十个规则遵守者维护氛围的合力。  在我所在的学校,班主任工作量很大,大道班级的学习比如考级、小道寝室卫生、学生个人思想、安全、纪律、入党、就业、集体活动、购买商业保险等,只要想得到的,都要管。班主任津贴每个月算下来500元左右(固定津贴300+业绩考核若干)。还有学生处、学工办等部门的各种会议要参加和各种表格要填写。应该说,在本市,这个班主任津贴是最高的,但是与所承受的压力和工作量相比,就不算诱人了。
  我也是教英语的,外语类评职称的确很难。综合的核心期刊不愿意发外语类的,而外语类的专业核心期刊非常少。  我们没有班主任,我们有辅导员,你讲的那些事情有辅导员去做,如果寝室检查,学生思想工作都由任课老师做,辅导员干什么?高校配置辅导员这个职位是干什么的?  但是我兼行政工作,虽然算个科级待遇,但是就是个打杂的,传达通知,组织会议学术交流和学生活动什么的。但是课时量是不减的。  我的学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我们近年生源不错,是省内独立学院中分数比较高的,我们最近两年都能进外研社,21世纪杯英语演讲赛全国决赛,作为独立学院算不错的了
  Choikenji兄的工作环境看来是不错的。生源好,教师就轻松。  我校也有辅导员。我们分院配了三个吧。但是工作量也很大的。很多事情还是要班主任干。现在班主任的工作量少多了,表现在一方面开会次数少了,另一方面辅导员更多地介入了学生工作。  上个月,分院组织申报省教育规划课题。总共上报了6项,预评选的时候打掉2项。四项上报校学术委员会评审。结果一项有关音乐课教改的课题入选,其他三项外语专业的课题均未成功。大家一阵感慨:音乐课是公选课(去年外语学院和人文学院合并,改名为人文学院,下设外语系、大外部和人文系)。在上交的三项外语类课题中,有一项我们都认为肯定会上的,这个老师准备得很充分,题目也不错。当然,屡败屡战,大家早就习惯了。  本次是限额申报,我校共可上报10项。最近公示出来,发现行政系列的人占了三分之一多的名额。我们专业是个大专业,教师100多人,却无一人获得课题。
  对于玩手机的直接没收,下课才给。我们有个比较有性格的外教直接把学生手机从四楼扔下去。学生去投诉,教务处回复“活该”。  民办学校比较宠学生,始终办学经费不从政府来,所有开支,所有教师工资都是从学费来的。我们教学评估50%是学生打分,教学评估影响年底奖金,评优评先,甚至饭碗(连续两年垫底的话就收拾包袱走人),所以老师都不敢得罪学生。
  民办学校确实比较宠学生。  以前,我校教师考核中,学生评教占百分之六十。现在比例已经下降。但学生评价作为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样的压力下,有的教师就放宽了对学生的管理,因为管理越严格,学生打分就越低,老师考核的压力就越大。不过现在,增加了科研、同行、督导评价的分量。总之,一般的老师各方面得做好,压力挺大的。外教是可以丢学生的手机的。毕竟他们不在我们考核序列之内,受的约束不多,只管上好课就可以了。
  工资那么高还来找骂。
  这段时间学校组织转编考试,我所在的专业有7个名额。不过条件是:1)讲师及以上职称;2)至少4年本科高校工作经历。这样一来,本学院一大部分人都没有报考资格。学校有自己的考虑,考编要按教龄排队了。  可以看出,学校希望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所以很注重教师对单位的忠诚度,因此教龄越长,在很多方面就越有优待。比如,前几年,学校十年校庆的时候,首批教职工不但获得一万元的大礼包,还享受了去韩国旅游一趟。
  @ddk_yue 21楼   工资那么高还来找骂。  -----------------------------  这位兄台,8万年薪在东部沿海地区算高吗?在企业随便工作2-3年都有这样的收入,5-6年就不止这样的收入,而公办中学的老师加上公积金年收入超过10万。  我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比很多公立本科还高,我们学生入学的时候分数比公立的低,我们21世纪杯,外研社杯,挤掉多少公立大学的选手,有些还是一本大学的选手,站在全国决赛的舞台上,你知道我们老师花费了多少心血?连周末时间都用来给选手培训。  虽然我们有三个月假期,但是一旦开学就好像马拉松式的工作,我每天备课,改作业到晚上11点,除了周末。
  @ChoiKenji 23楼   这位兄台,8万年薪在东部沿海地区算高吗?在企业随便工作2-3年都有这样的收入,5-6年就不止这样的收入,而公办中学的老师加上公积金年收入超过10万。  我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比很多公立本科还高,我们学生入学的时候分数比公立的低,我们21世纪杯,外研社杯,挤掉多少公立大学的选手,有些还是一本大学的选手,站在全国决赛的舞台上,你知道我们老师花费了多少心血?连周末时间都用来给选手培训。  虽然我们有......  -----------------------------  ChoiKenji所言极是。这个工资待遇,其实是很难养家的。我所说的8万,其实连公积金什么的都加上了。再说,年终奖、课时费什么的是浮动的,有时候未必有我上面提到的这么多。事实上,在本市的这个行业,或者以本市整体收入水平为参照,这个收入差不多是低收入了。
  我觉得挺高了,楼主有些无病呻吟了  和企业比,那你为何不去企业?  又没人捆着你绑着你去高校,不是你的自由选择?你现在不能走?  矫情!
  @mhymark 25楼   我觉得挺高了,楼主有些无病呻吟了  和企业比,那你为何不去企业?  又没人捆着你绑着你去高校,不是你的自由选择?你现在不能走?  矫情!  -----------------------------  每个学期结束都有人辞职。有人放弃专业情愿为了编制去事业单位做行政,有去酒店做人事管理的,有转型比较成功的是去做交替传译。  初入行和企业差不过,而且工作时间比企业短,但是教师晋升比较缓慢,5-6年,很多人也只能在讲师级别只比刚入行的时候每个月多那么1000元,企业估计翻了2-3倍了。我考虑过转行,问题是企业不承认你在教育系统取得的职称,你要从头来过,而且年龄超过30岁,很多企业不要。
  @ChoiKenji 26楼   每个学期结束都有人辞职。有人放弃专业情愿为了编制去事业单位做行政,有去酒店做人事管理的,有转型比较成功的是去做交替传译。  初入行和企业差不过,而且工作时间比企业短,但是教师晋升比较缓慢,5-6年,很多人也只能在讲师级别只比刚入行的时候每个月多那么1000元,企业估计翻了2-3倍了。我考虑过转行,问题是企业不承认你在教育系统取得的职称,你要从头来过,而且年龄超过30岁,很多企业不要。  -----------------------------  要走,就赶紧走,30岁也不算晚,难道还真等到40岁以后再走?  高校教师是越老越值钱的,总不能又想享受着高校教师的自由,又想得到企业的高薪。好事全让你一个人占了吧?
  如果真是在乎这份收入的就不做老师了。比起企业,其实劳动强度一点也不低,只是比较自由,除了规定的上课时间,其余自己掌握,但是很多企业的打工仔下班后就没事了,我们还在家里“加班”,这些时间可长可短,完全看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而且学校是不会给加班工资的。寒暑假稍微轻松些,但是大多数时间在写论文或者接受“继续教育”。  比较让人气馁的是和公立学校的教师进行比较。我们付出120%的努力,可能只有别人60-70%的回报。就好像楼主所讲,我们工资待遇不如中学老师,更比不上公立高校的老师,比中学老师工资低却上大学的课程,而且有些课程不简单,大学教材很多连课件教案都没的,全部自己制作,备好一节课至少要2-3小时。  论教学质量,我敢讲我校能超过末流的公办本科,看专业四八级,大学四六级通过率和其他一些“国考”就知道了。这并不是讲公办院校的师资差,而是公办大学的教师把精力放在科研,而我们上好课就是我们的命根子。  其实私立大学的教师流动性还是很大的,工资待遇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大的原因是缺乏安全感,缺乏职称晋升的机会。有人获得讲师职称后,去一些很差的公立专科拿更低的工资,教录取分数更低的学生,为的只是一个编制,或者为的是评副教授容易些。  至于有人讲给部分私立学校的教师事业编制,我认为这不是根本原因。高2-3倍的学费,却享受更低一级的教学资源,就算你怎么吹嘘你教学质量,自夸通过率,学生也不是傻瓜。只有考不上公立的,才会来读私立。我最担心的是国家过桥拆板。早十年,公立大学没有足够的学位满足众多青年上大学的需求,国家又不想负担他们的教育成本,又担心他们过早进入社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压力和社会动乱,好吧,让民间资本进入。再过五年,随着中国一胎化的延迟效应,适龄的入学青年将大幅减少,到时候就供过于求,估计大专都能免试入学,我们这些学费高昂的民办大学如何生存?  国家是不是也考虑按照生均给我们适度的财政拨款呢?
  不看好高校特别是民办未来十年  到2020年生源比2008年少一倍  
  我注意到上面有人认为楼主是“无病呻吟”和“矫情”,其实是不了解民办高校教师的生存状态。首先,我要再强调一下,上面说的收入其实不算高:在本地,吃个盒饭都要20块钱。  当然,收入只是待遇的一部分,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也很重要。可以说,一般而言,民办教师的工作量要比公办的大得多,而且考核也严格甚至残酷得多。记得学校升本那一年,一次性解聘几十个人,撤销专修学院的时候,也裁掉一批人。所以说,在民办高校,教师心理上的安全感不足。就如Choikenji说的那样,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都有人离职,为什么?因为觉得活得不踏实。不少人都为了编制去了其它地方,即是待遇更差也都接受。  当然,也有极少数考上了公务员。也有部分转行。但是,对于一个教书多年的人来说,转行殊为不易。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也就是说,教书越多年,就越难适应其它行业。医生也是如此。甚至企业的锅炉工、钳工也是这样。这就很能解释九十年代国企工人下岗面临的困难了:多年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一旦离开工作岗位,其它的工作就胜任不了。我有个同事,几年前辞职去一个公司的国外办事处工作,不到半年,就干不下去了,因为适应不了。  Choikenji是同行,所以他对帖子里说的情况较了解,也有一定的共鸣。
  @周家邬里的野猪 30楼   我注意到上面有人认为楼主是“无病呻吟”和“矫情”,其实是不了解民办高校教师的生存状态。首先,我要再强调一下,上面说的收入其实不算高:在本地,吃个盒饭都要20块钱。  当然,收入只是待遇的一部分,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也很重要。可以说,一般而言,民办教师的工作量要比公办的大得多,而且考核也严格甚至残酷得多。记得学校升本那一年,一次性解聘几十个人,撤销专修学院的时候,也裁掉一批人。所以说,在民办高校......  -----------------------------  楼主,说你矫情,你可能不愿意听。  看看你们的待遇和要求就知道了,你可以打听打听,全国有哪个稍微好些的公立大学,还会给发表核心期刊奖励那么多钱?“发表了一篇核心论文,奖金是3000元”。很多公立大学,评职称已经不看核心期刊了,文科专业至少是CSSCI,理科则是sci,或是中科院的各个区要求。对老师的要求,和民办大学一样吗?就你们这个待遇,和公立大学相比,也不算少。你说你不是矫情是什么?你敢说你们学校老师的整体水平和公立大学的一样?如果不一样,你又何必埋怨收入待遇上的差距?
  学校层次不一样,教师水平肯定不一样,要求也就不一样了,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对围棋9段的高手和3段获得者的要求能一样?985、211、省属高校的师资水平肯定要高很多。主要是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办学资源和实力雄厚。我所在的学校是“民办新建本科院校”,从职业学校升格而来,师资条件可想而知。很多老师都是本科学历,后来才进修获得研究生学历的。不过近年来大力引进博士和高级职称的老师,所以师资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不过,也要指出,有些公办院校(如刚从专科生本的或者较偏远的)的师资水平其实也不比我们好多少。  但是有一点,虽然民办教师的水平整体不如公办教师,当付出一点都不比公办老师少,甚至还要多得多。考虑老师的待遇问题,要根据老师的水平,也要考虑教师的付出。不能说,民办教师水平不如公办的,所以待遇就应该差一点。“你敢说你们学校老师的整体水平和公立大学的一样?如果不一样,你又何必埋怨收入待遇上的差距?”我看这句话的潜在意思就是“你们水平不行,就别嚷嚷着要待遇”,这不知算不算是一种傲慢与偏见?再者,把“待遇”理解成“钱”,其实狭窄了。  2007研究生毕业到西部一个理工类院校行政部门工作5年多的xiaogang月3日在本板块发的帖子里晒收入:(/post-140-.shtml)  每月到手工资2200  公积金单位与个人缴存共计1400元/月  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暑假补助等全年约10000  年终奖15000  其它出差等补助一年约5000  全年收入约60000(不含公积金)  由上可看,西部的一个高校收入包括公积金也近8万了。东部物价较高,所以压力就更大一些。  另外,民办教师在评职称、拿课题、访学、进修等方面的机会极为有限,这都是教师待遇的重要部分。  当然,作为底层的一般教师,无论在民办还是公办,生存环境都不容乐观。只是公办的可以在体制的大树下乘凉,而民办的一旦有风吹雨打,就没有地方去了。这两者的心理上的安全感能一样吗?
  一年八万,待遇还不错,就是一周十二节课,每天有二至三节任务重了点。
  前几天去外地参加一个会议,见过不少民办高校同行,也了解了一下他们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地区差异很大。一个福建泉州独立学院的老师说,他的年收入是6万出头,公积金不足1千,近两年才有养老保险什么的,之前都是单位买的商业保险。而广州从化某独立学院讲师的收入高达12万左右,每月有近9千元,年终发13月工资。西部的部分独立学院或民办高校年收入4万元左右。
  我来说说北京的独立学院,我每周20个课时,我们每周10个课时为基本课时,超过部分是每课时70元。像我这样每周上20个课时的,再加上其他的讲座的课时。每个月扣除850元的公积金后,我每个月拿到手的是 5900元,另外一年2000元的购物卡,除这以外,没有其他任务收入,也没有13月工资。我们有些老师,一周就上12个课时的话,每个月大概只有3500元。这是在北京的5所独立学院中处在中间的水平
  在北京,月薪3500,如果没有其他收入的话,实在有点低了。  我所在的学校从去年开始调整了薪资,每个教师至少月加300元。实行岗位分级聘任制。教师系列总11级。讲师共三级,在总序列中分别为8、9、10级,每一级别工资相差300多元,所以8级讲师比10级讲师多600多元。分级聘任4年调整一次。讲师级别中,加薪幅度较大的是8级讲师,差不多加了1000元,较为给力。
  @周家邬里的野猪 34楼   前几天去外地参加一个会议,见过不少民办高校同行,也了解了一下他们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地区差异很大。一个福建泉州独立学院的老师说,他的年收入是6万出头,公积金不足1千,近两年才有养老保险什么的,之前都是单位买的商业保险。而广州从化某独立学院讲师的收入高达12万左右,每月有近9千元,年终发13月工资。西部的部分独立学院或民办高校年收入4万元左右。  -----------------------------  是中大的南方学院吧?这一带应该是它最高了。但是其实也没有这么多,10万左右。而且课时量比较多,一般的学校每周要完成12课时就发基本工资,他们要14还是16课时
  @ChoiKenji 37楼   是中大的南方学院吧?这一带应该是它最高了。但是其实也没有这么多,10万左右。而且课时量比较多,一般的学校每周要完成12课时就发基本工资,他们要14还是16课时  -----------------------------  ChoiKenji说得对,是南方学院。我亲口听南方学院的老师说的。
  @站着看海 35楼   我来说说北京的独立学院,我每周20个课时,我们每周10个课时为基本课时,超过部分是每课时70元。像我这样每周上20个课时的,再加上其他的讲座的课时。每个月扣除850元的公积金后,我每个月拿到手的是 5900元,另外一年2000元的购物卡,除这以外,没有其他任务收入,也没有13月工资。我们有些老师,一周就上12个课时的话,每个月大概只有3500元。这是在北京的5所独立学院中处在中间的水平  -----------------------------  你好,你们独立学院,每月850的公积金中,学院出多少呢?一般老师3500元的话,这日子怎么过呀?也太少了。哎,我还想进北京的独立学院当老师呢,我发您短消息了,希望您能帮我解答一下。
  今年的年货:一只鸡、一箱米(10斤)、一盒菌类罐头、一盒鸡蛋、一盒干菇、一盒芋头、一袋红枣(500克)、一袋核桃(500克)、一盒糖(6罐各色糖果)。另外发了一个手机和一张购物卡(1000元)。与去年相比,虽没有食用油,但多了购物卡,所以进步不少。总体而言,近三年来,学校给教职员工的待遇在不断改善。
  @周家邬里的野猪 40楼   今年的年货:一只鸡、一箱米(10斤)、一盒菌类罐头、一盒鸡蛋、一盒干菇、一盒芋头、一袋红枣(500克)、一袋核桃(500克)、一盒糖(6罐各色糖果)。另外发了一个手机和一张购物卡(1000元)。与去年相比,虽没有食用油,但多了购物卡,所以进步不少。总体而言,近三年来,学校给教职员工的待遇在不断改善。  -----------------------------  比我们好多了。我们中层以上干部才有利是,其他人都是tissue paper(又可以半年不用买手纸了),沐浴露,洗衣液,总价值不过100多元。  不知是不是我今学期教学评估得了一等,查工资卡的时候年底突然多了6K多奖金,以前都是2-3K的,不会发多了,开学后跟我拿回去吧?  ————————————————————  发只鸡怎么拿回去(想象一下老师们人手提只鸡坐校车o(╯□╰)o)
  读博需要满足下面四种条件之一:  1. 当官的——帮导师打点关系;  2. 经商的——帮导师埋单;  3. 漂亮的——给导师潜规则或者公关;  4. 有才的——给导师写文章和做实验。  我以上四种都不是(联想有同事被知名博导指名而发——真是羡慕妒忌恨啊)  要入公办或者加工资的话,目前只有读博或升副教授。语言类的评副高在我们这些学校看来是无望了,现在我进入瓶颈期。
  @ChoiKenji 41楼   比我们好多了。我们中层以上干部才有利是,其他人都是tissue paper(又可以半年不用买手纸了),沐浴露,洗衣液,总价值不过100多元。  不知是不是我今学期教学评估得了一等,查工资卡的时候年底突然多了6K多奖金,以前都是2-3K的,不会发多了,开学后跟我拿回去吧?  ————————————————————  发只鸡怎么拿回去(想象一下老师们人手提只鸡坐校车o(╯□╰)o)  -----------------------------  中层的分红或奖金是很丰厚的。我们出来不知道有多少。  你教学评估得了一等,就多了6K多奖金,说明学校重视教学质量。我们年终绩效没有这么多的。主要是超课时费+学期奖+年终绩效。现在这笔钱还没有下来。  鸡是杀好放在袋子里的,带起来很方便。
  @ChoiKenji 42楼   读博需要满足下面四种条件之一:  1. 当官的——帮导师打点关系;  2. 经商的——帮导师埋单;  3. 漂亮的——给导师潜规则或者公关;  4. 有才的——给导师写文章和做实验。  我以上四种都不是(联想有同事被知名博导指名而发——真是羡慕妒忌恨啊)  要入公办或者加工资的话,目前只有读博或升副教授。语言类的评副高在我们这些学校看来是无望了,现在我进入瓶颈期。  -----------------------------  一般来说,现在读博,关系很重要,否则得很难办吧。当然,牛人例外。  除此之外, 要读博,就要静下心,多读点书,多写点高质量的文章,只有基础厚实具备很好的科研素质才有导师要吧。  外语类副高难评,还在于课题难拿到。所以,我都打算老死在讲师职称上了。
  最近我查了一下工资卡,发现年终的钱已经下来了,共15000元。这笔钱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本年度的超课时费。学院规定每个教师的年工作量是380个课时,未达到则每少一个课时扣一定量的钱,具体多少我不大清楚。如果超过工作量,则超课时费助教50元一个课时,讲师是60元,副教授是80元,教授是100元。我本年度超工作量为130课时,共7800元。其余的两部分是学期奖和全年绩效,分别是多少我也不知道。学院没有公布,之前倒是下发过一个绩效方案,不过我看也没看一下,因为算学期奖和绩效是由教研室和考评小组负责的,自己看了又有多大意义?  这两年超课时费是全额给教师的。以前要打五折。所以,在以前上课累个半死也和刚满工作量的老师差不多。现在多劳多得,对于辛苦上课的老师,也较公平了。
  的确待遇不错。我们要求年工作量是420课时,比你们多。超课时费讲师和助教是60元/课时(40min),正负教授都是80元,外教是100元(因为他们不买社保和公积金)。不满420课时的,要按成本在最后一个月倒扣,助教和讲师要扣100元,教授级别的更高。  我现在粗略估计我那6000多(税前应该是7000)的年终奖包括:1000元论文奖励,约1200的超课时,约4000的学期教学奖。
  @ChoiKenji 46楼
13:45:00  的确待遇不错。我们要求年工作量是420课时,比你们多。超课时费讲师和助教是60元/课时(40min),正负教授都是80元,外教是100元(因为他们不买社保和公积金)。不满420课时的,要按成本在最后一个月倒扣,助教和讲师要扣100元,教授级别的更高。  我现在粗略估计我那6000多(税前应该是7000)的年终奖包括:1000元论文奖励,约1200的超课时,约4000的学期教学奖。  -----------------------------  我们60元每课时(120min)。课时不够倒扣的情况也有的。我在期末监考的就听说另外学院的一个老师因为生孩子课时不够,下个月的工资都扣完了。年终的钱扣税较多,明年三月份在工资里扣的。我去年就扣了近2k的税。 你们的学期教学奖很多。我们教学得A和C的人好像差别不是很大。
  你们2小时才当一课时啊,我们这边的学校都是40-50分钟算一课时,那么380课时在我们这里相当于760课时!!!按照每周12课时的工作量,我们没人能达到啊,而且我们师生比在不达标的情况下每人每周12课时的工作量还有人无法达到。
  @ChoiKenji 50楼
09:22:00  你们2小时才当一课时啊,我们这边的学校都是40-50分钟算一课时,那么380课时在我们这里相当于760课时!!!按照每周12课时的工作量,我们没人能达到啊,而且我们师生比在不达标的情况下每人每周12课时的工作量还有人无法达到。  -----------------------------  所以说,我们的教学工作量很大的。没有什么时间搞科研。教师很辛苦,但待遇不是很高。更重要的是,职称晋升很难。在我市,不少兄弟院校的老师都是每周上6节课或8节课,就满工作量了。我们则要12节课(每节课90分钟)。
  楼主,本人想进一所民办高校,待遇3000 不知道是否适合长期发展,现在生源越来越少,会不会学校以后会倒闭?
  请楼主指教
  @美李人生 52楼
15:39:00  楼主,本人想进一所民办高校,待遇3000 不知道是否适合长期发展,现在生源越来越少,会不会学校以后会倒闭?  -----------------------------  如果这所民办高校是每年都断档的话,基本无法生存五年。  3000工资本身也不多,加上你讲生源越来越少,这些民办高校在未来适龄入学青年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必定被淘汰或者被兼并。
  @美李人生 53楼
15:40:00  请楼主指教
谢谢  -----------------------------  民办学校,能不去最好。现在什么工作没有3000元一个月呢?如果真的喜欢做教师,要去的话,一定要通过网络调查一下这个学校的口碑、实力、管理水平等如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与该学校的老师直接打听情况,他们的感受是最直接的。高校老师不好做,民办高校老师就更难了。入行需谨慎。
  好不好自己看
  其实你们待遇比公办学校要好。  我们学校副高年薪也只有6w+。发论文核心一分钱没有,sci给的钱不够测试费。  不过比你们好的就是上课少,我一周两次课,往年甚至一周一次。  科研压力比较大。尤其我这样没项目的。跟师兄弟妹们相比自惭形秽。  不过还是非常喜欢大学老师的工作,压力有但是时间自由,过得很开心。
  你们的超课时费好多。我们超课时费是20元+/课时。没有学生外出做家教挣得多。。  另外我们过年过节都没有福利。  不过如果有项目,或者高水平论文 ,津贴是很诱人的,但是那样的人是少数。
  @0美女不哭0 60楼
10:45:00  你们的超课时费好多。我们超课时费是20元+/课时。没有学生外出做家教挣得多。。  另外我们过年过节都没有福利。  不过如果有项目,或者高水平论文 ,津贴是很诱人的,但是那样的人是少数。  -----------------------------  我们申请不到项目。费了好大的劲,总是成功不了。当然这根学科、专业、题目和个人实力等都有关系。不过,一旦申请到项目或做出成果,奖励也很丰厚。近段时间,我们分院有个副教授,居然得了近5万元的科研奖励。  当然,我们是学术屌丝,没有实力和资格得到项目。  发文章,现在好难。做科研常常是吃力不讨好的。
  @0美女不哭0
10:45:00  你们的超课时费好多。我们超课时费是20元+/课时。没有学生外出做家教挣得多。。  另外我们过年过节都没有福利。  不过如果有项目,或者高水平论文 ,津贴是很诱人的,但是那样的人是少数。  -----------------------------  @周家邬里的野猪 61楼
19:59:00  我们申请不到项目。费了好大的劲,总是成功不了。当然这根学科、专业、题目和个人实力等都有关系。不过,一旦申请到项目或做出成果,奖励也很丰厚。近段时间,我们分院有个副教授,居然得了近5万元的科研奖励。  当然,我们是学术屌丝,没有实力和资格得到项目。  发文章,现在好难。做科研常常是吃力不讨好的。  -----------------------------  我也申请不到项目。这个郁闷的要死。希望今年能拿到。  即便现在做的科研吃力不讨好也是要做的。因为还要评职称的。。。
  每周12节课,带论文还要“指导”实习,现在还嫌我们没有科研成果。  公立学校200人配一个教务员,我们1000人配一个。整个系1300多人就仨辅导员。  这就是民办大学的现状。
  @ChoiKenji 63楼
21:49:00  每周12节课,带论文还要“指导”实习,现在还嫌我们没有科研成果。  公立学校200人配一个教务员,我们1000人配一个。整个系1300多人就仨辅导员。  这就是民办大学的现状。  -----------------------------  教学负担中,科研环境差,是民办高校教师面临的压力。不过,就算是公办学校,估计年轻教师也要慢慢熬。
  我也是民办高校教英语的老师,最近一直徘徊于继续读博,转行做口译,还是就这样混下去。比较下这三种选择:  1读博,跨四头课,每周16节,平时复习的时间真的很少,需要极大的毅力。况且读博出来未必会提高多少自己的幸福指数。  2转行做口译,这个需要很强的专业素养,我这有个策马翻译培训,一直对这个也有一定兴趣,可是就失去了做高校教师或以后进公办高校的机会。  3 继续在民办高校混下去,慢慢混职称,拿着比peers少得多的薪水,心里却是不是滋味。  不知道各位有何见解?
  @孤行夜海 65楼
08:44:00  我也是民办高校教英语的老师,最近一直徘徊于继续读博,转行做口译,还是就这样混下去。比较下这三种选择:  1读博,跨四头课,每周16节,平时复习的时间真的很少,需要极大的毅力。况且读博出来未必会提高多少自己的幸福指数。  2转行做口译,这个需要很强的专业素养,我这有个策马翻译培训,一直对这个也有一定兴趣,可是就失去了做高校教师或以后进公办高校的机会。  3 继续在民办高校混下去,慢慢混职称,拿着......  -----------------------------  不建议把口译当作职业,兼职是可以的。因为翻译市场看似火爆,其实对口译的需求是有限的,除非是能做同传的尖端人才。我认识的老师,即使是资深同传,也没有放弃教职。因为随年纪增大,常常奔波的口译职业会使人越来越吃不消,到时候也许就要面临转型。我以前也梦想成为专职翻译,后来发现稳定的有规律的生活更适合自己。  读博是个好选择,在高校没有博士学历,难有发展前景。当然,前提是必须对学术感兴趣,否则也很痛苦。我也很犹豫,要不要考博。考博太难了,牵扯的因素实在太多。
  我觉得你们不用抱怨了,因为你们这个待遇很好了,第一你们一方面享受学校里的自由一方面又想拿高薪,别说什么工作不比公司轻松,在公司每天看着老板察言观色就够辛苦的了。你们不在学校去公司又能挣多少?第二连博士都没有还抱怨评副教授不好评,你们要是靠这个含金量你们自己都清楚的硕士学位就很好评副教授我看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算是烂透了。中国高等教育本来的问题是职称标准低造成了大学老师的工资低,但是这个是对重点大学的老师而言的,一个副教授轻松就拿到了,教授标准也不高导致拉不开距离。要不然现在弄百人,弄什么双轨就是在针对这个问题。你们倒好,居然还在抱怨副教授不好评。去民办高校本来就是跟去私立中学一样的,不用太矫情。
  哈哈 好帖
  本来想到民办高校去混,看看还是考虑一下!
  五一发了1000块钱过节费。
  端午节发了一盒粽子,无他。
  知足常乐啊
  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到目前为止,但只有百分之四十的签约率。未签的毕业生里,有坚持考研、考事业单位和考公务员的,也有在学校代课的,也有在家待业的,更有三个女生在家待产——这是很出乎人意料的了。
  我是西部省会城市省直公务员,年薪5W,当地房价8000+,你让我怎么活?
  @ChoiKenji 9楼
10:25:00  另外一个比较恶心的规定:一名老师外出学习的报销机会一年只有一次,而且同一研讨会不得超过3名报名。  很多兄弟院校(同样为民办)都有公派老师出国深造的机会,而我苦等4年了,本来讲要给我夏令营名额因为项目取消而没了,而按照学院规定,35岁后就不可以申请出国机会了。而我们连续两年未派老师去欧美了。  民办大学是不鼓励科研的(什么时候鼓励,在教育部门评估前),老板觉得这方面只会烧钱,没什么实质的经济......  -----------------------------  你们发核心就有三千的奖金,真是爽啊。我所在学校是一所211高校,只有SCI一区的才有1万的奖金,不过我们工科搞工程的发SCI真是难于上青天啊。
  @周家邬里的野猪 72楼
14:04:00  五一发了1000块钱过节费。  -----------------------------  五一发了两千块钱的过节费,端午节发了两千块钱的购物卡,一盒鸡蛋,一盒杂粮,一盒大米,一箱杂货(里面装着茶油,鸭蛋、粽子、玉米等等)。我挺知足的,因为我刚入职半年,而单位的其他教师都习以为常了。
  当老师不容易啊
  楼主你好,河南独立学院或民办本科待遇,最好的待遇每月4000多点(貌似西亚斯更高一点没有我们专业我不太清楚),我师姐工作三年了还是这么多,敢问楼主工作几年了?  
  @周家邬里的野猪 我想问一下,你那个从事教师几年啦,为什么不在高中继续教书呢,为什么要去民办呢各有利弊吧,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人家都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你的工资我已经很羡慕啦,不过我目前不会有你那么大的压力,虽然没有你挣得多,钱少点,但是自己独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继续奔波,奋斗啊!!!!
13:41:00  @周家邬里的野猪
我想问一下,你那个从事教师几年啦,为什么不在高中继续教书呢,为什么要去民办呢各有利弊吧,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人家都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你的工资我已经很羡慕啦,不过我目前不会有你那么大的压力,虽然没有你挣得多,钱少点,但是自己独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继续奔波,奋斗啊!!!!  -----------------------------  我曾经对教书产生了倦怠,我不喜欢现有的教育方式和体制,我觉得既然自己不喜欢,强留在这个行业,会过得不舒服,且对学生不好。当我决定辞去高中教职的时候,我觉得此生用不会教书了。  然而,造化弄人。我做过一段时间翻译,觉得也不是自己想要的职业。几年之后,我还是选择了教书老本行。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重点高中,另一个是我现在任职的民办高校。考虑到当时离职就是不想在高中待,所以我选择了后者。  入行才知道,无论哪里教,都差不多的。只是压力不同罢了。  好多人都觉得我的选择是错误的。不过,我没有后悔。虽然在体制外,但我好像对工作没有以前那样的倦怠心了。
  @小草Leslie 82楼
09:37:00  楼主你好,河南独立学院或民办本科待遇,最好的待遇每月4000多点(貌似西亚斯更高一点没有我们专业我不太清楚),我师姐工作三年了还是这么多,敢问楼主工作几年了?  -----------------------------  在河南这个待遇应该是过得去的。我所说的收入是比较好的状态下才有的。今年的收入肯定没有去年那么多。一是因为课少,而是因为科研,没有成绩。我每个月工资卡里的工资是3500左右,连当地缴税的资格都没有,按照某专家的说法,“作为纳税人的荣誉被剥夺了”。在物价高企的现在,过得很紧张。好在我对物质生活要求相对简单。  你师姐4000多的工资,加上课时费、过节福利、公积金和绩效奖等,平均每月下来6K以上是有的。
  @ChoiKenji
10:25:00  另外一个比较恶心的规定:一名老师外出学习的报销机会一年只有一次,而且同一研讨会不得超过3名报名。  很多兄弟院校(同样为民办)都有公派老师出国深造的机会,而我苦等4年了,本来讲要给我夏令营名额因为项目取消而没了,而按照学院规定,35岁后就不可以申请出国机会了。而我们连续两年未派老师去欧美了。  民办大学是不鼓励科研的(什么时候鼓励,在教育部门评估前),老板觉得这方面只会烧钱,没什么实质的经济......  -----------------------------  @竹蜻蜓303 79楼
21:14:00  你们发核心就有三千的奖金,真是爽啊。我所在学校是一所211高校,只有SCI一区的才有1万的奖金,不过我们工科搞工程的发SCI真是难于上青天啊。  -----------------------------  我们文科尤其语言类一篇SCI就可以评正高了
  回复第85楼(作者:@周家邬里的野猪 于
19:41)  @小草Leslie 82楼
09:37:00  楼主你好,河南独立学院或……  ==========  额,木有的,他们规定内课时是一周十二课时,最多也不能超过十四课时,并且五险一金神马的都木有,听说今年才开始交。其他收入,貌似是教师评优评先一年才奖一千多。  
  我一直没出河南,从去年年底开始找工作才发现,河南真不是一般的落后,工资待遇说出来让人心寒。好多地市的高职,正式编制的老师,工资才一千五左右。我一个师姐08年从建筑类老八校硕士毕业,她所在的高职月薪扣完社保后1600,每周十四节课。学校不提供宿舍,新进老师自己租房。学校没有福利房。每年有教师节和年底两次奖金,具体多少没问,师姐说不足一提。河南真穷。  
  @小草Leslie 90楼
10:34:00  我一直没出河南,从去年年底开始找工作才发现,河南真不是一般的落后,工资待遇说出来让人心寒。好多地市的高职,正式编制的老师,工资才一千五左右。我一个师姐08年从建筑类老八校硕士毕业,她所在的高职月薪扣完社保后1600,每周十四节课。学校不提供宿舍,新进老师自己租房。学校没有福利房。每年有教师节和年底两次奖金,具体多少没问,师姐说不足一提。河南真穷。  -----------------------------  那确实比较低了。
  @孤行夜海 65楼
08:44:00  我也是民办高校教英语的老师,最近一直徘徊于继续读博,转行做口译,还是就这样混下去。比较下这三种选择:  1读博,跨四头课,每周16节,平时复习的时间真的很少,需要极大的毅力。况且读博出来未必会提高多少自己的幸福指数。  2转行做口译,这个需要很强的专业素养,我这有个策马翻译培训,一直对这个也有一定兴趣,可是就失去了做高校教师或以后进公办高校的机会。  3 继续在民办高校混下去,慢慢混职称,拿着......  -----------------------------  你好,我跟你处境一样,能加个QQ交流一下吗?
  顶顶更健康!
  @小草Leslie 90楼
10:34:00  我一直没出河南,从去年年底开始找工作才发现,河南真不是一般的落后,工资待遇说出来让人心寒。好多地市的高职,正式编制的老师,工资才一千五左右。我一个师姐08年从建筑类老八校硕士毕业,她所在的高职月薪扣完社保后1600,每周十四节课。学校不提供宿舍,新进老师自己租房。学校没有福利房。每年有教师节和年底两次奖金,具体多少没问,师姐说不足一提。河南真穷。  -----------------------------  郑州民办高校待遇确实不高。  我也在郑州
  看了一下。。其实楼主的工资确实不低呀。。。  我来说说我自己,2009年一211硕士毕业,来到现在的高职,(东部最落后的沿海省份的国家示范高职)  现在到手的基本工资1760,津贴840,公积金1496,现在还是助教,因为省里的职称改革,要让学校自己评职称。。。学校直接不评了(至少现在没有发现要评),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论文,因为是工科,助教以后至少已发了北大的那个核心期刊3篇,普通本科学报3篇(其中某些省的211大学学报两篇),EI 1篇,SCI一篇,影响因子只有0.3几(当然测试费我自己用了快3000),但这些评讲师放在一本高校也凑凑有余了吧。。。。我们学校的科研奖励不分级别。。每篇200块。。。你看我发一篇EI的钱。都要交1500了的,而且是EI中最便宜的了,你说这样子的科研算什么奖励嘛。。。所以基本的待遇就只有这一些了的。。评职称的事是由学校那帮老头子去操作的。。他们不给年轻人机会。。你也没有办法去参评。。。所以感觉楼主那个省级期刊都能奖励1000的,核心有3000的。。我不知道有多羡慕的,  楼主其实在评副高是可以努力得到的。。你可以多看看名校的博士论文,我想总是会有些想法的。。毕竟英文类的又不用做实验的。。。多站在高处看看,总会有些小山头在你之下的。。所以评副高并不难的。。难的是学校不评职称了。。这才要命。。。。哎。。。。我不知道你理解我的意思不?至少也理解了我的苦衷吧。。哎。。可能我们这个地方就是这样子的。。。所以经济不怎么样。。。。高校也发展得超级慢。。。我现在也没有什么想法。。只能混着。。毕竟写太多的论文也没有用。。。虽然我热爱科研。。。喜欢把想法转化为实验,转化为文字,,,但在这种学校。。真不适合做这些事。。。哎。。我也很痛苦着。。。。。只能淡然地过着。。。。(文字乱乱的。。)
  我觉得各位已经算是好的了,我在武汉市,当初是随着老公来到武汉,公办进不去,就只能进入一个私立的高中,进去才知私立真不知道是不是人该呆的地方,当初进去的时候说工资在2800左右,其实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已经算是很少了,可是没有想到每个月拿到手的也就只有左右,不是扣除这个就是扣除那个的,学生也难管理的很,老板嘛,大家都知道的,是能少给点就少给点,办公条件也差的很,武汉夏天热的很,都到了37度了都不让开空调,一个班四十六七人,空调是坏的,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好不容易熬到了放暑假,更悲催的是,马上开学了,学校通知我说不必去了,拿了一大堆苛刻条件,就是逼着我自己辞职,然后他们就不必负责,这其他的学校都已经开学了让我现在去哪里找工作嘛,他们更会找理由,非说我管理学生有问题呀,迟到早退什么的,如果只是这个原因,我不相信在上学期期末测评的时候我还能拿到优秀吗?这不是完全找理由吗?这样的学校真让人无语呀,想想就恶心,如果早不想让我去,那就早说,我何必熬过了暑假弄得现在没有合适的工作,黑心的老板呀
  @洋平西路 96楼
11:54:00  看了一下。。其实楼主的工资确实不低呀。。。  我来说说我自己,2009年一211硕士毕业,来到现在的高职,(东部最落后的沿海省份的国家示范高职)  现在到手的基本工资1760,津贴840,公积金1496,现在还是助教,因为省里的职称改革,要让学校自己评职称。。。学校直接不评了(至少现在没有发现要评),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论文,因为是工科,助教以后至少已发了北大的那个核心期刊3篇,普通本科学报3篇(其中某些省......  -----------------------------  你实力很强大,可以考虑换单位的。不过话说回来,高职、民办高校、三本什么的好像对老师的科研要求不算高的。他们关注的是教学。最好老师多上点课。  评职称是个问题。你们工科发文章容易一点。文科、特别是外语专业的,发核心很难。拿项目也很难。
  近年的半年绩效我看了一下,是3000多一点,在系里是个平均水平。我猜今年收入要比去年少1万块,因为没有发文章,超课时也不多,也没有获奖什么的。
  是今年。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幼儿园老师工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