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学地球研究所九日发布的2013全球幸福指

2013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出炉:中国列第93位|幸福指数|全球|中国_新浪新闻
&&&&&&正文
<h1 id="artibodyTitle" pid="1" tid="1" did="" fid="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出炉:中国列第93位
《2013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具体排名
《2013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具体排名
《2013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具体排名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淳】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9月9日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9日发布了《2013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丹麦成为2013年世界最幸福的国家,挪威、瑞士分列二、三。在156个调查国家里,卢旺达成为幸福指数最低的国家。中国列第93位。
  该份报告称,丹麦、挪威、瑞士、荷兰和瑞典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前5个国家,卢旺达、布隆迪、中非、贝宁和多哥则位列该榜单的最后5位。
  报道称,美国在报告中的排名为第17位,“远落后”于第6位的加拿大、第10位的澳大利亚、第11位的爱尔兰、第14位的阿联酋和第16位的墨西哥。
  其他主要国家的排名如下,英国列第22位,德国列第26位,日本列第43位,俄罗斯列第68位,中国列第93位。
  据悉,《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编写并发布。报告的标准涉及教育、健康、环境、包容性、内心幸福感、生活水平等领域。
(原标题:2013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出炉:中国列第93位)
(编辑:SN053)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哥伦比亚大学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哥伦比亚大学[gē lún bǐ yà dà xué]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简称为哥大,位于美国市,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属于私立的美国,由三个和十三个构成。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和教授中一共有97人获得过,包括总统在内的三位是该校的毕业生。此外,学校的、、和院都名列前茅,其新闻学院颁发的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Columbia)之名来源于发现美洲大陆的(Christopher Columbus),且英文拼法不同于南美国家(Colombia)。哥伦比亚(Columbia)常作为美国的女性代称;相对应的,(Uncle Sam)是美国的男性代称。[1]QS排名:14USNEWS排名:4外文名Columbia University简&&&&称Columbia校&&&&训In thy light we shall see light.创办时间1754年(年)类&&&&别知名校友、所属地区美国曼哈顿上城主要院系、通识教育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等形象主体色蓝和白所属联盟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下属有20所院所,包括3所本科生学院: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和工程与应用科学本科生院(3所本科生学院分别招生,一同授课。师资、课程、毕业要求相同) ;14所研究生学院:新闻学院、国际公共事务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建筑、计划与保持学院、艺术学院、文理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牙科与口腔外科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进修学院;以及四所附属学院:(女子本科生院)、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美洲犹太教神学院和纽约协和神学院。[1]
巴纳德学院
(本科女生学院)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以原哥伦比亚学院院长费雷德里克·巴纳德的名字命名。1889年10月,巴纳德在一间位于麦迪逊大街的租来的房子中成立,那时只有文学院,包括6位教职人员和14位学生。九年以后,学校搬到了地址晨边高地(Morningside Heights)。1900年,她被并入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系统中,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独一无二的女子本科学院。属于哥伦比亚大学本科教育的一部分,出于历史原因保留独立的理事会、教职员工、并运作其自身的捐助和设施,同时,她又是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科系的一部分,共享教学、图书馆等资源,学士学位由哥伦比亚大学授予。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或译作师范学院)(Teachers&#39; College)是世界顶尖的教育研究生院,教育大师,美国哲学之父杜威曾执教于此。学院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哥伦比亚大学科系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保留相对独立的财政制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图书馆是全球最大的教育类学术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还是教育学博士培养制度,行为心理学派,实证主义哲学的诞生地,著名的生日快乐歌,黄校车也发源于此。此外,学院保留了百年以来的周五无课制度。
作为全球顶级的研究生院,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学方面的综合性研究生院,师院在2007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美教育研究生院排名中名列第一。学院下设有艺术与人文系、行为科学系、咨询与临床心理学系、课程与教学系、健康与行为研究系、人类发展系、国际与跨文化研究系、数学科学与技术系、组织与领导系等九大系,共有正式教员180余名,注册学生及培训教师5000余名,其中20%为全日制学位项目学生,其中35%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13%的学生来自全球80余个国家与地区,而校友则遍布世界170余个国家与地区。
哥伦比亚大学师院的创建与发展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史。师院创立于1887年,由著名慈善家格雷斯·H·道奇和哲学家尼古拉斯·M·巴特勒共同筹划创立,旨在为当时纽约市贫困学生的教师提供新型的培养方式,学校初名为纽约教师培训学校。至1892年,学院正式改名为师范学院并沿用至今,并于1898年并入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其下的四所附属学院之一。
学院在成立之初,创校者便提出了与近代教育思潮迥然不同的观点。在整合人道主义理念与的基础上,创校者认为成功的教学除倚赖专业教师在教材教法与专业知识的精通外,还需要专业教师了解学生在何种情况下能进行最为有效的学习。正是基于此种教育理念,学院在1890年初便推出了融合心理学、社会学的教育课程项目,成为全美第一所将教育活动推及社会关怀的学校。随后学院又开设了、、、、、临床与、、、等多个专业课程项目,至1904年加盟学院时,学院已在美国教育研究与教师培养领域颇具声望。
至创办以来,一大批蜚声海外的大师级学术领袖与知名人士曾在师院任教或求学,不仅造就了多个教育学术流派,还荣获了多个全美教育第一,为师院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学术与文化底蕴。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的创始人,教育史学家,进步主义运动先驱克伯屈,教育生态学创始人劳伦斯·克,艺术教育家亚瑟·道,教育哲学家玛克辛·格林,比较教育学领军人物康德尔、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人类学家玛格丽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与罗格·梅,临床心理学家,著名教育学者、心理学者等等。在杜威1904年加盟哥伦比亚大学师院至1930年退休期间,他与一批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一起,共同铸成了哥伦比亚大学师院的黄金时代,其最著名的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亦在这一期间完成,并创立了著名的实用主义体系。历史上,哥伦比亚大学师院还是美国教育史上的多个第一诞生地,它是全美护理教育的摇篮,第一个将心理学与社会学整合进入教师教育并将教育活动推广之社会关怀,全球第一个开设比较教育学课程并创建比较与,创设全美第一个课程与教学系等等。
哥伦比亚大学师院自办学之初不久,便富有前瞻性地推出了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尤以学生队伍的国际化最为明显。也正由于此,它与近代中国教育发展亦是紧密相连,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统计,仅20世纪上半叶,便有约1000余名中国留学生曾在师院学习,其中获得博士学位者从1914年从师院毕业成为中国第一位教育学博士为始,到1950年傅统先、等人一同毕业便达45名之多。这些学成归国的学生后来大都进入中国的政界、文化教育界工作,并成为诸多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中的许多毕业生在今天仍然如雷贯耳,如国学大师,人民教育家,中国幼教之父,东南大学创校校长、原北大校长、,南开大学创始人等许多中国近代杰出教育家,与中国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商学院坐落于世界金融中心,依其独特优势与华尔街等金融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商学院现哥伦比亚大学有,决策、风险及实施操作,金融与,企业管理及等研究方向。其师资实力雄厚,拥有各相关领域的权威和专家,其中斯蒂格利兹(Joseph Stiglitz)教授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并在1995年至1997年期间担任政府总统智囊团顾问。在《》两年一次和《》年度的商学院排名中,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一直名列前茅,是的一流商学院(top tier),尤其是金融分科,连续多年位列三甲,多次名列第一。现任商学院院长格伦·哈伯德是国际知名的,拥有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政府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the U.S.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首席顾问。[3]
享誉盛名的股市投资奇才,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时即师从当时在任教的“价值投资学派”的创始人、现代之父——(Benjamin Graham)。教授被誉为“华尔街院长”,他的“商品-储备货币思想“深得、等经济学家的认同。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培训教育,始终保持在《》等调查中排名前茅。2004年,在《商业周刊》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培训项目(Executive Training Program)排名中,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高管培训项目名列第一。
商学院高管培训课程旨在通过对世界经济商务中最新理论和趋势等的研究,从而培养学员全球视野;创造和分享知识和经验,使管理人员与他们的团队创造更卓越的业绩。其高管培训分为个人申请项目和为企业相关需求量身定做的培训项目。自1951年起至今,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1000多个企业公司的超过48,000名高级管理人员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高管培训独特的视角、成效导向的教学方式中获益良多。负责培训的商学院副院长Ethan Hanabury 在接受《》采访中谈到,“哥伦比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尤其在价值投资和金融方向是该领域的权威,始终保持领导者的地位。”
工程与应用科学
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是美国历史上第三所工程学院,也是纽约州第二古老的工程学院。1997年10月,神秘的中国商人 Z.Y.FU 向该学院捐赠了2600万美元,故该学院改名为FU基金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4]
该学院的应用数学、生物医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被认为是全美最佳之一。而金融工程专业则更是被认为位列全世界前三位。FU基金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有173名教师,其中更有27位美国工程院院士和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的教师和校友中,一共诞生了10位获得者。[4]
神学院哥伦比亚大学附属联合神学院和犹太神学院(UTS & JTS) 建于1836年,哥伦比亚大学是全国最早的无宗教派别的神学院。作为系统的一部分,联合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的Burke图书馆是西半球最大的神学院图书馆,并服务于全世界的,宗教人士,和学生。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书量70万册。
其他研究机构
另外,哥伦比亚大学还有多所。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学院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关系学院、新闻学院、法学学院、医学中心、护理学院,和社会工作学院等,著名的系有艺术史、天文、、、、、物理、地质、、、、、宗教、电影、历史、、、、及东亚和语言文学系等。
自1901年开始颁布以来,有97位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或工作过的学者获此殊荣(根据官方网站数据),居全世界大学之首。另外有7位美国科学家曾因其在创建于1927年的普平物理室的研究成果而获诺贝尔奖。学校开设了107个专业的学士学位,31个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和27个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
本科专业设置:
专业  英文名所属学院非州研究
African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非裔美国人研究
African-American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American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Ancient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Anthropology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Applied Mathemat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Archaeology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Architecture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建筑,历史与理论学
Architecture, History And Theory
通识教育学院
Art History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艺术史-视觉艺术
Art History-Visual Art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亚裔美国人研究
Asian American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Astrophys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Biochemistry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生物物理学
Biophys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商务管理 (辅修)Business Management (Concentration only)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化学物理
Chemical Phys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Classical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比较文学与社会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计算机科学-数学
Computer Science-Mathemat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计算机科学-统计Computer Science- Statistics通识教育学院创意写作
Creative Writing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Drama and Theatre Art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Earth Science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东亚研究East Asian Studies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生态学与进化学Ecology and Evolution哥伦比亚学院经济学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经济学-数学
Economics-Mathemat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经济学-运筹学
Economics-Operations Research
哥伦比亚学院
经济学-哲学
Economics-Philosophy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经济学-政治学
Economics-Political Science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经济学-统计学
Economics-Statist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教育(辅修)
Education (Concentration only)
通识教育学院
Education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环境生物学
Environmental Biology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环境化学学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Environmental Science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种族与民族研究
Ethnicity and Race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Film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金融经济学
Financial Econom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法语French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法国和法语国家研究
French and Francophone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德国文学与文化史
German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History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西班牙语研究
Hispanic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历史与建筑理论
History and Theory of Architecture
哥伦比亚学院
Human Right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Information Science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意大利文化研究
Italian Cultural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意大利语言与文学
Ital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通识教育学院
意大利文学
Italian Literature
哥伦比亚学院
爵士乐研究
Jazz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辅修)
Jewish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辅修)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Linguist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辅修)
Mathemat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Mathematics-Statist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辅修)
药学,文学与社会学
Medicin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哥伦比亚学院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辅修)
中东,南亚和非洲研究
Middle East, South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现代希腊研究
Modern Greek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辅修)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
Neuroscience and Behavior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Philosophy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Political Science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政治科学统计
Political Science-Statist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Portuguese
哥伦比亚学院
葡萄牙研究
Portuguese Studies
通识教育学院
医学院预科科学(辅修)
Premedical Sciences (Concentration only)
通识教育学院
Psychology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Regional Studies
通识教育学院
区域研究-东欧/中欧
Regional Studies-East/Central Europe
哥伦比亚学院
俄罗斯语言与文化
Russ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俄罗斯文学
Russian Literature
哥伦比亚学院
俄罗斯文学与文化
Russi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斯拉夫语言与文化
Slavic Language and Culture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斯拉夫研究
Slavic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Statistic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城市发展研究
Urban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Urban Teahing
哥伦比亚学院
Visual Art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妇女与性别研究
Women’s and Gender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意第绪研究
Yiddish Studies
哥伦比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Applied Mathematics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物理学
Applied Physics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Chemical Engineering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Civil Engineering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地球与环境工程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工程与管理系统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s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Engineering Mechanics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辅修)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minor only)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金融工程学
Financial Engineering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Industrial Engineering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Operations Research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可持续工程(辅修)
Sustainable Engineering (minor only)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5-7]
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全称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简称哥大,是一所位于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之一。[1]哥伦比亚大学是纽约州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同样也是美国第五古老的大学。时至今日,哥伦比亚大学全球海外中心遍布世界各地,诸如、、、、、、和。[8]
哥伦比亚大学是世界最具声望的。它位于美国纽约市的晨边高地,濒临哈德逊河,在北面。它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被命名为,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学院之一。同属皇家宪章的还有达特茅斯学院和威廉玛丽学院。1784年曾改名为“”,后为纪念发现美洲大哥伦比亚大学Low Memorial Library陆的而更名为,1896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同年,哥伦比亚大学从麦迪逊大道迁往了曼哈顿附近的晨边高地,使学校拥有了六个街区约32英亩的土地。[8]哥伦比亚大学由20个学院和众多下属研究机构组成,其中知名的包括商学院、新闻界名人1912年创办的新闻学院、院以及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等。
哥伦比亚大学属于私立的,由三个本科生院和十三个构成。现有三千多人,学生两万余人,校友25万人遍布世界150多个国家。学校每年经费预算约20亿美元,图书馆藏书870万册。哥伦比亚学院是美国最早进行的本科生院,至今仍保持着中最严格的核心课程它的研究生院更是以卓越的学术成就而闻名。整个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大学和及一起被公认为美国的三强。此外,学校的教育学、医学、法学、商学和新闻学院都名列前茅。其新闻学院颁发的是美国文学和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其是全世界最大、课程设置最全面的教育学院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知名校友包括全世界大学中最多的97名得奖者、3位美国总统、9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20位亿万富翁、26位奖获得者、29位美国各州州长。[8]
2012年本科生录取数据:申请人数:31,818,录取人数:2,363 。率:7.4%[9]截至2012年底,哥伦比亚大学有学生1万8千多人。学术排名1997年为全美前10名。在医学、法律和MBA方面出类拔萃,在自然科学学科,如化学、生物、计算机、地理等,排名也名列前茅。哥伦比亚大学商科研究生院1997年全美排名第7,其MBA课程的最大特色就是灵活有弹性(flexibility),学生可以在1月、5月、9月开课的任一学期就读。该院比较欢迎海外学生。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比率是7%,师生人数比例是1:7 。[10]该校属于常春藤联盟。曼哈顿是纽约的市中心,纽约最重要的商业、金融、保险机构均分布在这里。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分布在曼哈顿下城,而纽约的大企业、商业中心分布于曼哈顿中城。 [11]曼哈顿著名的观光景点包括上城的中央公园、上城东区、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汉博物馆、麦迪逊大道、上城西区、林肯中心、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哈林区以及77街以北的博物馆大道〈Museum Miles〉。中城区除了拥有与天争高的摩天大楼如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楼、洛克菲勒中心,还邻近商业中心时报广场、百老汇剧院区、名牌货物集散地的第五大道、中央车站。下城区则以金融为中心,著名景点包括苏活区、纽约证券交易所、世界金融中心、南街海港、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炮台公园〈Battery Park〉。在下城区还有一处位于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曼哈顿的气候比较温和。一月气温最低,约为零下9°;七八月份最热,约为30°;各月平均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下至八度左右。纽约的四季非常分明,春天看得到路树冒新芽,夏天也会出现30度以上高温,午后也偶有阵雨;秋天树梢的枫红会明白告诉你秋天到了,而冬天零度以下的冰冷和白雪会让羽绒服发挥很大作用。[11]哥伦比亚大学访问中心[12]哥大的为“In thy light shall we see light.”可汉译为“借汝之光,得见光明”或“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典出《·诗篇》:“Quoniam apud te fons vitae 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英译为:“For with there is
and in thy light we shall see light.”中文为:因你就是那生命之源;借着你的光,我们得见光明。校训具有浓烈的宗教气息,但它并不妨碍人们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的决心和勇气。事实上,哥大在课程设置上特别设立了国际化(Globalisation)、全品质(Total quality)、道德 (Ethics)和四大主题,所以有“21世纪课程”的美誉。哥大最初的建校目标是:“在已知的语言、人文和科学领域内教导和教育青年”。哥大最强调的一点是实践,注重学校与社会结合,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学以致用。哥伦比亚的特色之一在于它地处纽约,与、和比邻。在这个全国的文化,金融,外交中心,你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特色之二在于它所处的社区。晨边高地地处黑人哈林与西裔哈林区交界处,乃是二十世纪中期“”(Beat Generation)文艺运动的发源地,周围有诸多充满纽约味的知名爵士乐酒吧、表演中心、咖啡厅等夜生活去处。在校内,大草坪,小餐馆,方便的购物商场,运动中心等地是学生课余小歇之处。各个学生社团也会组织各类休闲社交活动,如商学院组织的Spring Ball晚会等。
特色之三在于它的全球网络。这一点的部分原因在于它的庞大的遍布世界各地的校友。学校靠校友会的捐赠成立了国际商务研究所,以实现其课程的国际化。
另外在哥伦比亚读书的一个好处是其课程设置的多方面的灵活性,新生可以在第一学年的三个学期中的任何一个学期入学,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一些主课的免修,而且还不需要上选修课来代替。商学院并开设了50多门语言的小课。加之许多全球性企业就在周围,70%的都能流利的说多门外语。2014年Usnews最新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4名[13]2012年第8位[14]
2012第11位[15]
2012年TIMES世界大学排名第14位[16]2012年 《》美国大学综合排名 第4位[17]
2011年 《》美国大学综合排名 第4位
2010年 《》美国大学综合排名 第4位
2012年 全美大学学术排名 第7位
2012年美国第8名
2011年 美国课业压力最重大学排名 第1位
全球高校专业排名
2013年 《》最佳商学院排名 第8位[18]
2013年 《》金融专业排名 第4位
2013年 《》国际MBA专业排名 第5位
2013年 《》管理专业排名 第10位
2013年 《》生产与运营管理专业排名 第8位
2013年 《》EMBA专业排名 第5位
2013年 《》非营利专业排名 第8位
2013年 《》市场营销专业排名 第9位
2013年 《》会计专业排名 第27位[18]
2013年 《》最佳法学院排名 第4位[19]
2013年 《》国际法专业排名 第2位[19]
2012年 《》最佳教育学院排名 第4位[20]
2012年 《》课程与教学专业排名第3位
2012年 《》小学老师教育专业排名 第4位
2012年 《》教育政策专业排名 第5位
2012年 《》教育管理及监督学专业排名 第6位
2012年 《》中学老师教育学专业排名 第7位
2012年 《》学生咨询及个人服务专业排名 第12位
2012年 《》教育心理学专业排名 第16位[20]
2012年 《》特殊教育学专业排名 第17位
2012年 《》高等教育管理专业排名 第16位
2013年 《》最佳医学院排名 第10位[20]
2013年 《》最佳工程学院排名 第15位[12]
2013年 《》工业与制造工程专业排名 第10位
2013年 《》生物医学与生物工程专业排名 第15位
2013年 《》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 第16位
2013年 《》电子通讯工程专业排名 第19位
2013年 《》工业工程/工业管理专业排名 第10位
2013年 《》机械工程专业排名 第32位
2013年 《》土木工程专业排名 第26位
2013年 《》环境工程专业排名 第28位
2013年 《》化学工程专业排名 第32位
2013年 《》材料工程专业排名 第35位[12]
2010年 《》地球科学专业排名 第5位[20]
2010年 《》地质学专业排名 第12位
2010年 《》地球物理与地震学专业排名 第6位
2010年 《》地球化学专业排名 第6位
2010年 《》数学专业排名 第10位[20]
2010年 《》分析数学专业排名 第14位
2010年 《》几何学专业排名 第7位
2010年 《》拓扑学专业排名 第6位
2010年 《》代数/数字理论/代数几何专业排名 第8位
2010年 《》统计学专业排名 第22位
2010年 《》化学专业排名 第10位[20]
2010年 《》凝聚态专业排名 第17位
2010年 《》物理化学专业排名 第11位
2010年 《》理论化学专业排名 第7位
2010年 《》有机化学专业排名 第9位
2010年 《》物理学专业排名 第11位[20]
2010年 《》基本粒子/场/弦理论专业排名 第10位
2010年 《》核物理学专业排名 第6位
2010年 《》生物学专业排名 第15位[20]
2010年 《》生物学专业排名 第15位
2010年 《》细胞生物学专业排名 第15位
2010年 《》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专业排名 第11位
社会与人文科学
2009年 《》经济学类专业排名 第10位[20]
2009年 《》国际经济学专业排名 第3位
2009年 《》公共财政专业排名 第9位
2009年 《》劳动经济学专业排名 第13位
2009年 《》发展经济学专业排名 第7位
2009年 《》微观经济学专业排名 第13位
2009年 《》宏观经济学专业排名 第12位
2009年 《》英语类专业研究生排名(English)中排名第4位
2009年 《》18至20世纪英国文学专业排名 第4位
2009年 《》美国黑人文学专业排名 第4位
2009年 《》1865年后美国文学专业排名 第5位
2009年 《》1865年前美国文学专业排名 第7位
2009年 《》性别与文学专业排名 第5位
2009年 《》文学批评与理论专业排名 第6位
2009年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专业排名 第3位
2009年 《》历史类专业排名 第7位
2009年 《》非裔美国人历史专业排名 第10位
2009年 《》亚洲历史专业排名 第5位
2009年 《》文化历史专业排名 第11位
2009年 《》欧洲历史专业排名 第8位
2009年 《》近代美国历史专业排名 第2位
2009年 《》比较政治学专业排名 第8位[20]
2013年 《》艺术类专业排名 第10位[21]
2013年 《》绘画/制图专业排名 第4位
2013年 《》版画专业排名 第14位
2013年 《》摄影专业排名 第13位
2013年 《》雕塑专业排名 第10位[21]
全球商学院(MBA)排名[1]
《经济学人》全日制MBA排名
2012年12月
《经济学人》全日制MBA排名
《金融时报》全球MBA排名
《金融时报》全球MBA排名
《金融时报》全球MBA排名
《金融时报》全球MBA排名
《金融时报》全球EMBA排名
5片棕榈叶国际商学院排名
2013年10月
哥伦比亚大学被誉为培养政治、经济领袖人物的摇篮。迄今,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已培养出了两位大法官哈兰·菲斯克·斯通和查尔斯·伊万斯·修斯,三位美国总统――美国第26届总统,第32届总统,和第44届总统。另外,美国第34届总统是哥伦比亚大学第13任校长。纽约市有14位市长,有10位州长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欧元之父”,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风光[1],获得者。
:美国生物化学家、作家、一位撰写科幻小说和科普读物极有成就的多产作家。
詹姆斯·卡格耐:美国著名演员,1974年获美国电影学会“”。
:美国NBA前总裁。
:美国著名演员,在《》的出演使他在国际电影网站imdb上的搜索率到第一。
洛·格里格:著名美国,因年间连续参加2,130场奥巴马比赛而创棒球界空前记录。
奥斯卡·哈默斯坦:美国抒情诗人和作家,在音乐喜剧的发展中具有影响的剧院演出人,中国观众熟悉并喜爱的音乐喜剧《》就是他的作品之一。
兰斯顿·修斯:为黑人文学开辟现实主义道路的美国黑人,作家。
:女人类学家,以研究太平洋无文字民族而闻名。
:美国修士、诗人、多产的著作家。
:荷兰演员,模特,导演, 制片,编剧,代表作《》《》系列。
I·I·拉比:美国物理学家, 因发明用原子束和分子束磁共振法观测(1937年),而获1944年。
迈克尔· I ·普平:美国著名发明家,近代物理学家先驱。
:著名导演,代表作《》《》《》等。
亨利·舒尔兹:美国先驱。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伯克希尔公司董事局主席,著名股票投资专家(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毕业)埃德加·斯诺
:著名美国记者。
:极为成功的美国女剧作家和演员。
:著名实力演员,曾参演过多部电影。因出演《断背山》《死亡幻觉》而一举成名。在该校攻读两年后转入影视圈。
:美籍日裔著名女歌手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科学的研究者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得者,“中国的居里夫人”。
:NHK首席。: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我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一生撰科学论文、专著和译著等身,曾任四川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等。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院国务总理。
: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校长
:著名、散文家,著有《》《沙扬娜拉》等脍炙人口名篇。
:爱国诗人,著有诗歌《死水》、《》等名篇。
:中国著名教育家,曾创办重庆育才学校,芭蕾舞剧《》作曲者之一的先生就是其学生代表之一。
:著名的哲学家、家。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著名家、文化学者、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及教务长。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其妻是中国文学大师女士。
:著名翻译家、散文家、学者,翻译代表作有《》。
:中国著名化学家,发明“侯氏制碱法”,曾任中国化学工业部副部长。
:著名物理化学家,2008年荣获中国。
:著名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学家。
:著名作曲家。
:资深传媒人士。
:国民党荣誉党主席连战之子,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中还有中国的名人、、、、、、、马寅初、宋子文、李靓蕾等。作为一所私立性的教育研究生院,哥伦比亚大学师院秉持所言“教育是社会进步与改革的根本之道”的教育哥伦比亚大学理念,经过一百余年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学院的各方面建设尤其是组织竞争力建设、社会资本开拓与积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哥伦比亚大学师院的卓越与世界一流夯实了基础。
追求卓越从一流大师到一流教科研服务
哥伦比亚大学师院坚持推动一流教师队伍建设,即倡导学术自由,又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引导本院教师专业发展,并认为自由探究与严格的同行评估是学院高水平研究与教学的根基。一方面,师院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一流大师到学院任教已成为该院的优良传统,而良好的教科研条件与深厚的学术底蕴则吸引了一大批有才之士前来任教。大体上,学院所聘请的教授大都已是某个领域的知名教授尔后供职于师院,如新上任的学院院长苏珊·福尔曼教授便曾是教育研究生院院长。而博士毕业即可任教于师院者寥寥无几,在哥伦比亚大学师院,连普通教授岗位的聘任也常常出现一个教授岗位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竞相应聘的情况。
另一方面,学院建立了严格的师资质量保障制度。新进教员若在合同期内未能通过本院实施的述职评估,则将在聘期结束后走人。新教员在连续获得两轮三年期聘任之后,可申请学院的终身教职岗位,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一“终身教职”制度在确保高层次教师质量与激励教员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员申请终身教职至少需要提供以下多份教科研方面的能力证明:个人履历;、学术活动、校内外服务情况、各级学术专业组织活动情况;至少一篇代表作或代表性成果;外院8位推荐人名单及联系方式;外系4位推荐人名单及联系地址;近2年所教课程清单和其中至少3门课程大纲;指导博士研究生名单;近几年工作过的院系主任姓名和联系方式;可提供你工作情况的人员名单;近几年所授课程学生名单与所指导博硕学生名单;及其它有助于评价教学、研究和服务情况的材料。而对候选人的评审则要经过系、院、校各负责人及专家委员会、校董事会的多级评审。高标准评估指标与严格的评审过程,有力地保障了学院师资的世界一流水平。
在世界一流师资的基础上,学院颇为关注本院的课程教学,并形成了自身办学特色。学院所设课程门类齐全,每个学期至少开设一千余门长短不一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人数一般在20人以内,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课程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大量常规性课程,一部分非常规课程、专题学术会议型课程、短期工作坊课程、田野研究课程、海外寒暑假游学课程及50余门在线学习课程。从教员授课的角度,一方面每位教师均会依据各自的研究方向与最新研究成果,在整个学年中至少会开设2门专业课程,至少2个周期性专题型研讨会(seminar)供学生选修,以现任比较与协会主席、学院威廉·克伯屈教育经济学亨利·莱文(Henry M. Levin)为例,本学年他开设了三门教育经济学专业课程及2个国际与跨文化专题研究研讨会。另一方面,教授们非常注重课程本身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在每门课的课程大纲上详细说明了每次授课的内容、阅读材料与作业要求,而且非常注重学生提问、课堂讨论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不仅注重引导学生阅读本领域的经典著作、论文,而且关注本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而课程中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则紧密结合本课堂中所新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认知与理解。
除课堂教学之外,学院非常注重教员与学生的科研工作,积极引导教员与学生开展各类跨学科性、具有理论前瞻性与创新性,或具有重大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并提供充分的财政与学术资源支持,引导学院教科研服务创新集群的发展,各类科研成果及其丰硕与卓著。一方面,学院成立了近百个实验室、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支持教员开展各类研究,并为全美尤其是纽约周边地区提供各类科研服务,其中包括多个全国性重点研究中心,如全美卓越教学研究院,全美中等后教育研究中心,全美教育、学校与教学重构中心,全美教育私有化研究中心,全美儿童与家庭研究中心等,形成了学院特有的教科研服务集群。另一方面,学院积极提倡教员开展各类跨校跨国性合作研究,同时欢迎世界其他地区与全美其他高校的教员到学院作访问研究,而举办各类国际性学术会议与院内研讨会,则为本院师生的全球性学术对话与跨专业学术对话提供了舞台,仅08年3月份,学院就主办了两次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即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第52届年会与全美研究协会第7届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达2000余人,而院内研讨会则是常有之事。
以学生为本全方位满足学生需求
作为私立性研究生院,“客户”(学生)的各方面需求是学院管理与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石,为此,学院努力创造各类条件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第一,除开设大量学术性与实践性课程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外,学院不仅有针对性地对国际学生开设了大量语言类与美国文化类课程,而在满足学生的日生生活、社交等方面同样服务周到。每学年新学期之初,学院均要举办为期一周的新生适应周,一方面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另一方面在新老生之间架构桥梁,由老生介绍的各类学习经验与研究心得常使新生获益匪浅,有助于新生快速进入学习与研究角色。由学院提供的新生手册犹如一本百宝全书,诸如学业要求、学院规章制度、各类学术资源、生活与娱乐资源、纽约城市生活信息、安全指导等无不一一清晰说明。
第二,在满足与促进学生的专业科研方面,学院除提供各类科研经费资助、教授提供科研指导外,积极搭桥牵线,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校外机构的科研项目,并鼓励学生到各类科研机构实习、海外教育考察、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等。为满足学生科研过程中的专业支持需求,学院下属的学术、计算与技术服务中心在每学期内周期性的提供各类包括质的研究与量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学术与语言规范等方面的额外课程培训,致力于对学生不同科研时期的专业发展需求提供专业支持。
第三,学院为学生的学习与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学术资源支持。学院的高泰斯曼图书馆是全美馆藏最多、最综合性的研究型教育图书馆之一,除购买大量专业数据库与电子图书以外,图书馆的印刷类馆藏资源多达50余万卷,内容广泛收集全美及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教育类、心理类、健康类专业文献。图书馆珍藏典籍部则收藏了西方15-19世纪期间的大量教育文献。收藏全球各国教科书收藏是图书馆的一大特色,包括1900年之前全美中小学教科书,以及20世纪全美与世界主要国家的中小学教科书,适合儿童阅读的小说类读物也大有收藏。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教材在该图书馆也均有收藏。
国际化战略与多元文化融合
作为世界知名学府,国际化与多元文化融合一直是学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第一,学院积极倡导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一方面积极聘请具有国际背景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的“生态多样性”,表现在现任教师中绝大部分教师均有海外研究、教学、访学或领衔国际教育研究项目的经历,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出生于海外或在海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另一方面学院积极欢迎本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知名教授前来讲学与合作研究,丰富与开拓学院的教科研领域。
第二,传承学生队伍国际化与营造多元文化社区。学院一方面传承生源国际化的历史传统并加大生源的国际化力度,来学院一直在扩大国际学生的招生比例,以籍学生为例,已有2001年25人增加到2007年的73人。与此同时,学院积极鼓励学生走出美国,前往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开展游学与实地研究,参与各类国际性组织、非营利性机构的跨国研究。另一方面努力营造多元文化社区,以促进不同、学生的多元文化融合。在这方面,学院多元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更是花样繁多,如学院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在每年的11月与4月均会举办一次为期一周的国际教育文化周,前者一般以学术性跨文化交流为主,而后者则更为关注各国的风土人情诸如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
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源优势
学院所在的纽约市是国际经济、金融、艺术、传媒之都,联合国总部与各类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全球最具特色的移民城市之一,约有180余个国家与地区的移民在此生活,这一丰富多元的人文社会资源极大地方便了学院的科研活动与学生实习。一方面,因,学院承担了大量由联合国与各国际组织所委托进行的科研项目,同时本院学生可极为便利地获得去上述机构进行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移民城市的种族与民族多样性、流动性及阶层多元化,为学院教员与学生的各类教育研究提供了世界上最大最多元的教育研究与实验土壤,为各类研究提供了便利。此外,纽约市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非正式教育机会,学生们可广泛利用各类戏剧院、博物馆、音乐会、讲座或大型会议等获得学习机会。有一句话形象的点出了这一点:“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在华尔街学经济,在联合国总部学政治,在百老汇看戏剧。”
与学院附属关系的哥伦比亚大学,也为学院100余年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哥伦比亚大学创建于1756年,属常青藤盟校成员之一,也是全美历史最为悠久的著名学府之一,其综合学术水平位居全美前十。基于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与课程互选,不论是学院的教员还是学生,均从这一附属关系中获益良多。
除此之外,学院非常关注本院校友的社会资源开发,同时加强了校友之间的学缘联系。分布于全球各地、各类社会政府机构的近10万校友,每年为学院捐赠大量物资与经费促进学院的教科研发展。2008年2月,学院获得了一笔有史以来的最大捐赠总额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学院的独立学校教育项目的科研活动。
图书馆系统以 Butler Library 为首,共设有23座分馆,每个分馆都各具特色,尤以 Avery 建筑及精致艺术图书馆、社会工作学院图书馆、新闻学院图书馆等出名。其中东亚图书馆中有各样的中文书籍,流行小说、古典文学,甚至县志都可以找到。总藏书量达870万册,并且收集有微缩胶片600万套,2600万种手稿,以及60万册善本书,10万片VCD和DVD,20万份官方文件,还有中国族谱、家谱、谱谍约950种,是中国的图书馆以外收集最丰富的图书馆。东亚图书馆的亚洲类藏书为全美第二,仅次于哈佛大学的燕京图书馆,开设有丁龙讲座(Dean Lung Professor),又设立中文部以收藏中文数据,著名的前中文部主任包括史学家唐德刚等。[1]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日益多元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学院更加关注对学生的服务精神与市场意识,采取了一些列措施与创新应对变革世界的挑战,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组织内部的能力建设提升学院软实力。
其一,为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院来在课程建设上大规模重构了各专业的学术课程,以加强课程的跨学科性与课程信息化建设。一方面,一些新开设的学科基本属于跨学科类型,如语言、社会与学校教育研究课程。另一方面,课程信息化建设的课程资源管理系统(KlassWeb)则极大地方便了师生教学活动的开展。概而言之,KlassWeb主要包括以下数个功能:课程大纲,所选课程材料的上传与下载、作业发布、网络讨论区、教学评价、教学软件下载、信息通告、个人信息设置等。此外,学院为减轻现有教员的课程负担,同时为弥补新设课程的师资短缺,学院从纽约市地区的其他高校,尤其是从哥伦比亚大学其他院系聘请了大量兼职教授前来授课讲学。
其二,学院积极依据学生特点开展灵活授课。有鉴于所招学生之中73%为在职学员,合理的授课时间安排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是故学院将大部分教学时间安排在下午3点以后及晚间授课,部分短期课程还会集中安排于周末开展。此外,学院还为在职学生开设了大量混合型课程,即将现场上课与网络课程相结合,以满足在职学生的学习需要。
其三,新设课程中心满足市场需求。为整合学院各类教科研资源,为社会尤其是纽约地区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学院新设成立了教育超越与创新中心,主要开展、专业发展培训、企业学习解决方案等三类专业服务,每年为非注册入学学员提供250门不同类别的终身学习型课程。其课程形式包括现场教学课程、远程教学课程、讲习班、讲座、座谈会、学术前沿会议、影片观摩与探讨等多种,获得了社会效益、学员效益与学院效益的多赢。
其四,尤以围绕图书馆为核心的学术资源建设最为引人瞩目。首先,对图书馆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并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尤其是在图书馆内建置了大量4-20人规模不一的合作学习室,依据不同学习室的功能划分,配备了各种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服务,所有学生可依据需求在图书馆主页上免费预定学习室。其次,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们的科研与教学:EdLab是一个集教育研究、教学创新、在线出版、信息共享、未来图书馆发展探究于一体的教育实验网络;AfterEd则是一个类似于YouTube的教育视频媒体资源库与博客网,内容主要是由教员与研究生提供的全球教育现场考察视频与全球教育新闻周播,颇具学术价值;随身知识库PocketKnowledge则是一个学术资源存储与共享数据库,个人可自由上传与分享各类学术资源,其中学院100余年历史的档案资料与数万份本院硕博士学位论文尽囊括其中,极具史料价值;以及远程课程教学网BlackBoard与Moodle等。[22]至今仍保持着美国大学中最严格的核心课程。公认在常春藤盟校中最难的两门基础课:“当代文化”和“人文文学”,就是核心课程的基础哥伦比亚大学对语言能力的强调,这已经形成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传统。
哥伦比亚大学最初的建校目标是:“在已知的语言、人文和科学领域内教导和教育青年。哥伦比亚大学最强调的一点是实践,注重学校与社会结合,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学以致用。
哥伦比亚大学还经常举办研究生论坛,主席、评委都由学生自己充当,但会议程序和规格则完全和正式的研讨会保持一致。建校时间:1754年
性质:私立
本科在校学生:7319人
语言要求:雅思 7.0或者新托福100分以上
入学申请费:80美金
成绩能否代替SAT或ACT:不可以
研究生招生:
语言要求:雅思 7.0
人类营养研究所*人类营养学:7.0
商业院校*博士生项目、理学硕士项目:接受 分数要求请联系学校
Fu基金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6.5
主要申请专业(参考):(25)、生物(17)、心理学(11)、地球科学院(5)
国际学生学费:35166美金 计算机硕士项目46000美金/年(2011)
国际学生食宿费:9648美金
申请截止时间:每年1月2日
录取比率:7%
师生人数比例:1:7
所在州:纽约州
1)最高学历公证
2)成绩公证件(平均成绩不低于85分)
3)雅思成绩(本科生不低于7.0分,研究生不低于8.5分)
4)GRE成绩(不低于1100分)
5)GMAT成绩(不低于680分)
6)个人陈述
7)两封推荐信
8)如申请艺术类课程,须提
新生申请材料
通用申请-未来计划
通用申请-申请表
通用申请-期中报告
通用申请-高中学校报告
高中成绩单
高中毕业证
SATI成绩单
SATII成绩单
雅思成绩单
通用申请-ED协议书
艺术或建筑补充材料
通用申请-推荐人信息表
学校补充申请表学费
4年总费用:$223,200
1年学费:$40,514
1年食宿费用:$11,430[1]
1、是否向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 是
2、人均获得财政帮助数额: 38196美元
3、国际学生获得财政帮助比例: 25.0%
4、符合财政资助条件申请者满足率: 100.0%本科课程
、土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力学工程、、人类学、艺术/美术、艺术史、亚洲/、经济学、英语、研究、法语、地质学、日尔曼语言与文学、希腊语、历史、国际研究、意大利语、拉丁语、拉美研究、文献学、中世纪研究、音乐、、政治学/政府管理、心理学、公共事务与政策研究、舞台艺术/戏剧。
研究生课程
土木、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力学工程、物理学、、英语、欧洲研究、法语、地质学、日尔曼语言与文学、希腊语、历史、国际研究、意大利语、拉丁语、拉美研究、文献学哲学、政治学/政府管理、心理学 新闻传播学。
纠错 关闭纠错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哥伦比亚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