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配件涨价60% 一些用英语怎么说说

您现在的位置: &
厂家巧妙转嫁风险 配件悄然涨价
08:40&&来源:搜配网 
&&& 车市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降价之后,几乎呈现了探底价,但买车的人却不为所动,车市依然疲软。可是近来,有配件和修理厂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汽车生产企业巧妙地转嫁了风险,靠配件获取更多的利润。相比买车,车主对于零部件和售后服务的需求则更显必须性。
&&& 无论这一说法是否准确,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车主每年的用车成本增加了千元以上。要么练好本事减少事故发生,要么靠技巧降低配件磨损,总之,用车已成为一门需要修炼的学问。
&&& A.整车价格连续走低
&&& 虽然近段时间,原材料价格出现了回落,尤其钢铁价格跌得很快,但从较长的一个趋势看,原材料包括人员成本都是上升的。按此推理,整车价格也得上涨,如同面粉涨价,包子或者涨价或者缩身。但是,整车价格监测表明,今年以来,中级车、高级车、豪华车价格都有0.1%-0.3%的下跌。如,比亚迪F3白金版官方价格下调2.6%,福美来2的官方价格下调2%,宝来、赛拉图、捷达、骐达、福克斯等多款车型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最终促使中级车零售价格指数下降0.3%。上汽荣威、宝马3系、MG7等大多数车型以持续大幅降价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奥迪A6L、奔驰E级、克莱斯勒300C等车型的终端价格都下调了0.1%-0.8%。
&&& 面对这种反常,厂家的解释是多向控制整车成本。其实,在经销商眼中,这是无奈之举。因为库存增加会影响资金流动最终将关系到企业存亡,而销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面对数月的市场疲软和消费者依旧浓厚的观望情绪,想要多卖车就得压低价格,这也是整车连连走低的原因之一。
&&& B.配件却在悄然涨价
&&& 整车价格下调是看得到的趋势,另一种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配件价格的上涨。就在今年4月,、钢铁配件来了一次集体涨价,涨幅约在10%-20%不等。而就在前不久,涨价风波又起。
&&& 在杭州汽车城配件市场里,近段时间,润滑油普遍涨幅达5%-10%。壳牌涉及汽机油、柴机油、摩托车机油的全线润滑油都涨了5%-6%,有传言说,与成本上涨相比,涨价部分只是其60%,所以不排除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再度涨价。而从9月1日起,雪铁戈的润滑油产品、埃克森美孚的润滑油都上涨了18%。这还不是最高涨幅。从目前来看,嘉实多的涨价幅度最大、涨价次数也最多,继6月中旬调价后,8月初再次将所有车用润滑油和工业用及辅助产品价格上调了26%。
&&& “每次拿货,批发商都说‘涨价了、涨价了’,拿货价也确实一次比一次高。”润滑油经营户丁小姐透露。另外,常用的机油上涨20%,防冻液上涨30%-50%。除了润滑油,易损品的价格变动也十分明显。近几天价格变动最明显的要属。虽然在今年3月时,普利斯通对旗下产品作了价格调整,但9月初轿车价格又上调了7%-10%。固特异、邓禄普包括轿车在内的所有全面上调10%,米其林、回力、百路驰都有3%-7%的涨价,看看这些品牌就知道,市面上几乎半数以上的轿车品牌用户都会受到影响,加上今年初韩泰、横滨、锦湖等品牌已经涨价,几乎是把轿车品牌一网打尽。
&&& 这样声势浩大的“涨”势,不得不让人怀疑,4月的集体涨价风波将再次显现。4月时铁价大涨导致覆盖件等配件集体上调,问起专营各类的浙江金通汽配城的经营户,更是齐刷刷地回答:“涨!”
&& 最能明显感觉配件价格上涨的是一些小型的修理厂。中亚汽修市场经营户刘云对大众车配件上调了如指掌:首先是全铁配件涨了,比如空调泵等一些支架类产品,每根支架贵了5元,涨幅为10%。其次,常用件、易损件涨了。水箱贵了5元,涨幅8%左右;升降器贵了4元,涨幅10%;捷达车的、三件套各涨25%;POLO引擎盖原价300元出头,现在要370元。“平均下来,我们对维修车辆收费多了15%左右。”刘云表示。
&&& C.曲线涨价是厂家巧妙转嫁风险?
&&& “这种曲线涨价明显是厂家在转嫁成本压力。”在配件经销商眼中,这似乎是一台早已设计了剧情的好戏。“整车价格走低后,厂家的库存矛盾缓解,拥有更多周转资金肯定对厂家有利。而买车的人越多,享用售后服务的人也越多。厂家悄然将配件价格提高,更多利润由此而来,要知道配件销售价格的涨幅远超过了原材料的涨幅。”金通汽配城奇瑞配件经销商认为。
&&& 加之,编排好的剧情中间出现了差池――进入6月后汽车销售一度滞缓,库存压力大到爆棚,厂家不得不再度降低价格甚至亏本卖车来周转资金――这样一来,已经开着他们车子的老车主就成了生财之道。甚至有经销商坦言,售后成了唯一赚钱、唯一能养活4S店的部门。据了解,售后服务市场正逐渐成为车商们攫取利润弥补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某4S店维修经理透露,汽车生产逐年规模化、国产化,按理汽车零部件价格应以每年10%的幅度下降。但实际上,多数品牌都是依靠价格战迅速占领市场,然后享受零部件更换和服务市场。“一辆车零件拆着卖相当于两部车总价”这句话已在业内流传很久。“相对于卖车,车主对于零部件和售后服务的需求则更显必须性,这也是修理厂生存之道。”刘云一语道破。【第1页 共2页】&&&&&&
选择页数12
想让您的事业成功吗?网上汽配贸易三步曲
让生意旺起来!
商用车服务网新闻图片推荐
商用车服务网让商用车没有难做的事情
      
      
      
      
      
      
      
      
      
      
      
      
热点产品报价每年的五月一日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止汗剂在欧美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爱美人士已经习惯每天使用止汗剂来保持自身清新干爽和清爽体味。但在中国目前还未普及,跟着爽身香体专家——舒耐,一起探究夏日全天清新干爽的秘密吧!
你所不知道的止汗剂
夏季天气闷热,心情也容易烦躁,不少人都有腋下汗湿黏腻的困扰,止汗剂应运而生,让你保持时刻清爽,远离黏腻烦恼。
止汗剂香味更加私密,清淡,不同于香水的浓烈外放。更重要的是,止汗剂带来的干爽感觉,是香水不能比拟的。
如今,使用止汗剂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很多达人们每天都会使用止汗剂。那么,你适合使用止汗剂吗?
我们无法预测重要时刻会什么时候发生,建议每天使用止汗剂,保持全天清新干爽,一旦重要时刻到来,清爽为你加分!
小小止汗剂,挑选大学问
打造专属夏日清爽
止汗剂谣言粉碎机
因为其字面意思,被许多人误解为会堵塞毛孔,停止汗腺工作的奇葩产品,那么到底止汗剂是如何保持肌肤干爽的呢?
对于止汗剂,很多人都有一些想当然的误解,甚至被传成了一些世纪谣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误区吧!
很多人对止汗剂的工作原理并不了解,认为是因为堵住了毛孔,导致汗液不能顺畅排泄,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哦。
真相只有一个:止汗剂吸汗的物理作用仅存在于皮肤表面,而且面积十分小,正常的生理机能是不会受到影响的!配件悄然涨价 用车成本每年增加上千元-每日速递-中国卡车网-Anytime,Anywhere,Only Connecting
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现在时间是:
&&& 您现在的位置是:&& 每日新闻
配件悄然涨价 用车成本每年增加上千元
来源:搜配网
  车市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降价之后,几乎呈现了探底价,但买车的人却不为所动,车市依然疲软。可是近来,有配件经销商和修理厂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汽车生产企业巧妙地转嫁了风险,靠配件获取更多的利润。相比买车,车主对于零部件和售后服务的需求则更显必须性。
  无论这一说法是否准确,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车主每年的用车成本增加了千元以上。要么练好本事减少事故发生,要么靠技巧降低配件磨损,总之,用车已成为一门需要修炼的学问。
  A.整车价格连续走低
  虽然近段时间,原材料价格出现了回落,尤其钢铁价格跌得很快,但从较长的一个趋势看,原材料包括人员成本都是上升的。按此推理,整车价格也得上涨,如同面粉涨价,包子或者涨价或者缩身。但是,整车价格监测表明,今年以来,中级车、高级车、豪华车价格都有0.1%-0.3%的下跌。如,比亚迪F3白金版官方价格下调2.6%,福美来2的官方价格下调2%,宝来、赛拉图、捷达、骐达、福克斯等多款车型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最终促使中级车零售价格指数下降0.3%。上汽荣威、宝马3系、MG7等大多数车型以持续大幅降价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奥迪A6L、奔驰E级、克莱斯勒300C等车型的终端价格都下调了0.1%-0.8%。
  面对这种反常,厂家的解释是多向控制整车成本。其实,在经销商眼中,这是无奈之举。因为库存增加会影响资金流动最终将关系到企业存亡,而销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面对数月的市场疲软和消费者依旧浓厚的观望情绪,想要多卖车就得压低价格,这也是整车连连走低的原因之一。
  B.配件却在悄然涨价
  整车价格下调是看得到的趋势,另一种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配件价格的上涨。就在今年4月,润滑油、钢铁配件来了一次集体涨价,涨幅约在10%-20%不等。而就在前不久,涨价风波又起。
  在杭州汽车城配件市场里,近段时间,润滑油普遍涨幅达5%-10%。壳牌涉及汽机油、柴机油、摩托车机油的全线润滑油都涨了5%-6%,有传言说,与成本上涨相比,涨价部分只是其60%,所以不排除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再度涨价。而从9月1日起,雪铁戈的润滑油产品、埃克森美孚的润滑油都上涨了18%。这还不是最高涨幅。从目前来看,嘉实多的涨价幅度最大、涨价次数也最多,继6月中旬调价后,8月初再次将所有车用润滑油和工业用润滑油及辅助产品价格上调了26%。
  “每次拿货,批发商都说‘涨价了、涨价了’,拿货价也确实一次比一次高。”润滑油经营户丁小姐透露。另外,常用的机油上涨20%,防冻液上涨30%-50%。除了润滑油,易损品的价格变动也十分明显。近几天价格变动最明显的要属轮胎。虽然在今年3月时,普利斯通对旗下轮胎产品作了价格调整,但9月初轿车轮胎价格又上调了7%-10%。固特异、邓禄普包括轿车在内的所有轮胎全面上调10%,米其林、回力、百路驰都有3%-7%的涨价,看看这些品牌就知道,市面上几乎半数以上的轿车品牌用户都会受到影响,加上今年初韩泰、横滨、锦湖等品牌已经涨价,几乎是把轿车品牌一网打尽。
  这样声势浩大的“涨”势,不得不让人怀疑,4月的集体涨价风波将再次显现。4月时铁价大涨导致覆盖件等配件集体上调,问起专营各类汽车配件的浙江金通汽配城的经营户,更是齐刷刷地回答:“涨!”
  最能明显感觉配件价格上涨的是一些小型的修理厂。中亚汽修市场经营户刘云对大众车配件上调了如指掌:首先是全铁配件涨了,比如空调泵等一些支架类产品,每根支架贵了5元,涨幅为10%。其次,常用件、易损件涨了。水箱贵了5元,涨幅8%左右;玻璃升降器贵了4元,涨幅10%;捷达车的发电机、离合器三件套各涨25%;POLO引擎盖原价300元出头,现在要370元。“平均下来,我们对维修车辆收费多了15%左右。”刘云表示。
  C.曲线涨价是厂家巧妙转嫁风险?
  “这种曲线涨价明显是厂家在转嫁成本压力。”在配件经销商眼中,这似乎是一台早已设计了剧情的好戏。“整车价格走低后,厂家的库存矛盾缓解,拥有更多周转资金肯定对厂家有利。而买车的人越多,享用售后服务的人也越多。厂家悄然将配件价格提高,更多利润由此而来,要知道配件销售价格的涨幅远超过了原材料的涨幅。”金通汽配城奇瑞配件经销商认为。
  加之,编排好的剧情中间出现了差池――进入6月后汽车销售一度滞缓,库存压力大到爆棚,厂家不得不再度降低价格甚至亏本卖车来周转资金――这样一来,已经开着他们车子的老车主就成了生财之道。甚至有经销商坦言,售后成了唯一赚钱、唯一能养活4S店的部门。据了解,售后服务市场正逐渐成为车商们攫取利润弥补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某4S店维修经理透露,汽车生产逐年规模化、国产化,按理汽车零部件价格应以每年10%的幅度下降。但实际上,多数品牌都是依靠价格战迅速占领市场,然后享受零部件更换和服务市场。“一辆车零件拆着卖相当于两部车总价”这句话已在业内流传很久。“相对于卖车,车主对于零部件和售后服务的需求则更显必须性,这也是修理厂生存之道。”刘云一语道破。
  D.车主每年多掏千元
  冯先生数月前刚购买了一辆二手POLO,买来时车辆已经行驶七万多公里,而在他手里的几个月,车子就状况百出。“刚考出驾照就买了车,头一个礼拜就撞了,换了保险杠和引擎盖,比以前多掏了100多元。后来驾驶室玻璃不会升降了,换个升降器都要比以前多掏几元钱。前几天,ABS的警示灯亮了,去检查说需更换一个泵,要7000多元。”冯先生刚有了车,就已经体会到买车容易养车难了。
  其实,随着配件价格的上升,用车成本会大幅提高。钢铁价格上涨、油价上涨牵动一系列产品可能提价,据保守估计,每年的用车成本可能增加千元,对汽车依赖越大的车主支付的费用也越多。
  “保险也不能完全抵御涨价带来的压力。”从保险公司了解到,各保险公司通常是由省公司统一下发参考价,再由各地保险分公司与汽车经销商签订汽车维修价格协议,协议价格在一年内保持不变。“如果这一年内汽车厂家或车商私自涨价,保险公司仍会按照原来签订的价格结算,差额最终由车主被动承担。”保险业务员表示。
  对于私家车主来说,出事故后的维修成本增加还不是最主要的,爱车的保养成本增加更多。“润滑油、机油、防冻液这种几乎每年或每次保养都要更换的物品,又不在保险之列,费用全由车主承担。”已经过了免费保养期的丰田车主王小姐担心:“汽车销售利润不断缩小,为了缓解原材料成本压力,不排除会有更多产品加入提价行列,也不排除将来人工成本也要增加,工时费开支加大。”
  在“涨”声中,精明的车主开始谋求出路――科学用车,不仅要减少事故,还要尽量减少磨损。目前,论坛里的用车心得、使用技巧都是车主们相互传阅的热门资料。业内人士提醒,首先车子在保险之前要进行详细咨询,险种尽量保全,以便事故后将自付部分降到最低。其次,要学会给车子做行驶档案,哪些配件何时保养、更换要有时刻表,不要随便听信推销人员的话,做不必要的更换。再者,合理安排车辆的使用,学会正确用车,减缓配件磨损年限。
责任编辑:姜振阳
信息反馈通道
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通道
您的姓名:
通讯地址:
您的单位:
邮政编码:
您的职务:
请您简短留言
配件悄然涨价 用车成本每年增加上千元更多城市选择|||||||热门城市: ||||||
您好,欢迎来到车讯网![]
当前位置: & 正文
来源:每日商报
车市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降价之后,几乎呈现了探底价,但买车的人却不为所动,车市依然疲软。可是近来,有配件经销商和修理厂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汽车生产企业巧妙地转嫁了风险,靠配件获取更多的利润。相比买车,车主对于零部件和售后服务的需求则更显必须性。
无论这一说法是否准确,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车主每年的用车成本增加了千元以上。要么练好本事减少事故发生,要么靠技巧降低配件磨损,总之,用车已成为一门需要修炼的学问。
A. 整车价格连续走低
虽然近段时间,原材料价格出现了回落,尤其钢铁价格跌得很快,但从较长的一个趋势看,原材料包括人员成本都是上升的。按此推理,整车价格也得上涨,如同面粉涨价,包子或者涨价或者缩身。但是,整车价格监测表明,今年以来,中级车、高级车、豪华车价格都有0.1%-0.3%的下跌。如,白金版官方价格下调2.6%,2的官方价格下调2%,宝来、、、、福克斯等多款车型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最终促使中级车零售价格指数下降0.3%。上汽、、G7等大多数车型以持续大幅降价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等车型的终端价格都下调了0.1%-0.8%。
面对这种反常,厂家的解释是多向控制整车成本。其实,在经销商眼中,这是无奈之举。因为库存增加会影响资金流动最终将关系到企业存亡,而销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面对数月的市场疲软和消费者依旧浓厚的观望情绪,想要多卖车就得压低价格,这也是整车连连走低的原因之一。
B.配件却在悄然涨价
整车价格下调是看得到的趋势,另一种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配件价格的上涨。就在今年4月,润滑油、钢铁配件来了一次集体涨价,涨幅约在10%-20%不等。而就在前不久,涨价风波又起。
在杭州汽车城配件市场里,近段时间,润滑油普遍涨幅达5%-10%。壳牌涉及汽机油、柴机油、摩托车机油的全线润滑油都涨了5%-6%,有传言说,与成本上涨相比,涨价部分只是其60%,所以不排除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再度涨价。而从9月1日起,雪铁戈的润滑油产品、埃克森美孚的润滑油都上涨了18%。这还不是最高涨幅。从目前来看,嘉实多的涨价幅度最大、涨价次数也最多,继6月中旬调价后,8月初再次将所有车用润滑油和工业用润滑油及辅助产品价格上调了26%。
&每次拿货,批发商都说&涨价了、涨价了&,拿货价也确实一次比一次高。&润滑油经营户丁小姐透露。另外,常用的机油上涨20%,防冻液上涨30%-50%。除了润滑油,易损品的价格变动也十分明显。近几天价格变动最明显的要属轮胎。虽然在今年3月时,普利斯通对旗下轮胎产品作了价格调整,但9月初轿车轮胎价格又上调了7%-10%。固特异、邓禄普包括轿车在内的所有轮胎全面上调10%,米其林、回力、百路驰都有3%-7%的涨价,看看这些品牌就知道,市面上几乎半数以上的轿车品牌用户都会受到影响,加上今年初韩泰、横滨、锦湖等品牌已经涨价,几乎是把轿车品牌一网打尽。
这样声势浩大的&涨&势,不得不让人怀疑,4月的集体涨价风波将再次显现。4月时铁价大涨导致覆盖件等配件集体上调,问起专营各类汽车配件的浙江金通汽配城的经营户,更是齐刷刷地回答:&涨!&
最能明显感觉配件价格上涨的是一些小型的修理厂。中亚汽修市场经营户刘云对车配件上调了如指掌:首先是全铁配件涨了,比如空调泵等一些支架类产品,每根支架贵了5元,涨幅为10%。其次,常用件、易损件涨了。水箱贵了5元,涨幅8%左右;玻璃升降器贵了4元,涨幅10%;车的发电机、离合器三件套各涨25%;引擎盖原价300元出头,现在要370元。&平均下来,我们对维修车辆收费多了15%左右。&刘云表示。
C.曲线涨价是厂家巧妙转嫁风险?
&这种曲线涨价明显是厂家在转嫁成本压力。&在配件经销商眼中,这似乎是一台早已设计了剧情的好戏。&整车价格走低后,厂家的库存矛盾缓解,拥有更多周转资金肯定对厂家有利。而买车的人越多,享用售后服务的人也越多。厂家悄然将配件价格提高,更多利润由此而来,要知道配件销售价格的涨幅远超过了原材料的涨幅。&金通汽配城配件经销商认为。
加之,编排好的剧情中间出现了差池&&进入6月后汽车销售一度滞缓,库存压力大到爆棚,厂家不得不再度降低价格甚至亏本卖车来周转资金&&这样一来,已经开着他们车子的老车主就成了生财之道。甚至有经销商坦言,售后成了唯一赚钱、唯一能养活4S店的部门。据了解,售后服务市场正逐渐成为车商们攫取利润弥补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某4S店维修经理透露,汽车生产逐年规模化、国产化,按理汽车零部件价格应以每年10%的幅度下降。但实际上,多数品牌都是依靠价格战迅速占领市场,然后享受零部件更换和服务市场。&一辆车零件拆着卖相当于两部车总价&这句话已在业内流传很久。&相对于卖车,车主对于零部件和售后服务的需求则更显必须性,这也是修理厂生存之道。&刘云一语道破。
D.车主每年多掏千元
冯先生数月前刚购买了一辆二手,买来时车辆已经行驶七万多公里,而在他手里的几个月,车子就状况百出。&刚考出驾照就买了车,头一个礼拜就撞了,换了保险杠和引擎盖,比以前多掏了100多元。后来驾驶室玻璃不会升降了,换个升降器都要比以前多掏几元钱。前几天,ABS的警示灯亮了,去检查说需更换一个泵,要7000多元。&冯先生刚有了车,就已经体会到买车容易养车难了。
其实,随着配件价格的上升,用车成本会大幅提高。钢铁价格上涨、油价上涨牵动一系列产品可能提价,据保守估计,每年的用车成本可能增加千元,对汽车依赖越大的车主支付的费用也越多。
&保险也不能完全抵御涨价带来的压力。&从保险公司了解到,各保险公司通常是由省公司统一下发参考价,再由各地保险分公司与汽车经销商签订汽车维修价格协议,协议价格在一年内保持不变。&如果这一年内汽车厂家或车商私自涨价,保险公司仍会按照原来签订的价格结算,差额最终由车主被动承担。&保险业务员表示。
对于私家车主来说,出事故后的维修成本增加还不是最主要的,爱车的保养成本增加更多。&润滑油、机油、防冻液这种几乎每年或每次保养都要更换的物品,又不在保险之列,费用全由车主承担。&已经过了免费保养期的车主王小姐担心:&汽车销售利润不断缩小,为了缓解原材料成本压力,不排除会有更多产品加入提价行列,也不排除将来人工成本也要增加,工时费开支加大。&
在&涨&声中,精明的车主开始谋求出路&&科学用车,不仅要减少事故,还要尽量减少磨损。目前,论坛里的用车心得、使用技巧都是车主们相互传阅的热门资料。业内人士提醒,首先车子在保险之前要进行详细咨询,险种尽量保全,以便事故后将自付部分降到最低。其次,要学会给车子做行驶档案,哪些配件何时保养、更换要有时刻表,不要随便听信推销人员的话,做不必要的更换。再者,合理安排车辆的使用,学会正确用车,减缓配件磨损年限。
责任编辑:车马驿站
| 最新车市资讯
| 最新车市行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涨价 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