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一个win8系统win8平板双系统,2000以下吧,能运行eclipse

图文详解Win8系统安装最新JAVA、Android、Eclipse开发环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页免费20页1下载券5页免费27页免费20页免费 12页免费11页1下载券4页免费3页免费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30页1下载券12页1下载券304页1下载券232页1下载券21页1下载券
图文详解Win8系统安装最新JAVA、Android、Eclipse开发环境|图​文​详​解​W​i​n系​统​安​装​最​新​J​A​V​A​、​A​n​d​r​o​i​d​、​E​c​l​i​p​s​e​开​发​环​境​,​所​有​软​件​版​本​均​为03​年月​时​相​关​官​网​最​新​版​本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最佳选择:最适合学生的8款Win8平板
[摘要]相比安卓平板,Win8平板对于帮助学生处理文档无疑更得力,更具有实用意义。
腾讯数码讯(周硕)如今人们使用数码产品的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分担了原本属于PC任务的内容,我们不再需要每一件事都首先打开电脑,这其中平板就占据了重要的角色。虽然如今大学生的课业并不算紧张,但是如果平板在娱乐的同时能够兼具学习和办公能力,那么将极大的帮助学生朋友们提高效率。这也许在从前是不可能是事,但如今的Win8平板却可以把这一切搞定。马上返校需要购买一款平板的你,不妨着重考虑一下能处理更多任务的Win8平板。MIIX2 10参考价格:2999元联想自从从Yoga产品的常识中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头之后,就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创新实践。如今我们看到的MIIX系列平板就是这些创新实践产品中典型的代表之一。在外观方面MIIX2 10采用磁吸式设计,将平板搁置于键盘底座上方可实现笔记本模式操作和支架模式来使用。在硬件的配置上这款产品也颇具看点,这款产品搭载Bay Trail Z3740四核处理器,功耗仅2W,但性能不俗。另外该机配备2GB内存、64GB eMMC内嵌式硬盘,整体的配置非常均衡。而在显示效果方面,该机拥有非常不错的表现,搭载了一块10.1英寸全高清分辨率IPS广视角液晶屏,给用户的使用体验总体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值得想买Win8平板的学生朋友选购。 Switch 10参考价格:2899元在今年宏碁高调的纽约发布会上,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其全新的Switch 10二合一平板产品,这也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品类来到了我们面前。观察Switch 10的一些特点,我们很快就能够将它定位。采用英特尔Bay Trail处理器,是地地道道的平板产品,搭载配套的键盘和Win8.1系统能够方便的实现笔记本的功能。在硬件设计上,Switch 10采用了最新的Atom Z3745四核处理器,这款处理器的功耗仅仅只有2W,这在平板的续航上面有着明显的帮助。另外该机还配备了4GB内存以及32GB eMMC存储空间。而在屏幕的设计上,Switch 10搭载了10.1英寸IPS屏幕,分辨率达到了,整体的显示效果还是能够令人满意的。在连接方式上,Switch 10采用了卡扣连接的方式设计,实际的体验下这种连接的设计还是比较稳固的。这款产品目前在主流电商平台上的价格已经从上市之初的元下降到了2899元以下,说起来还是相当值得关注的一款产品。VivoTab TF810C参考价格:2299元2014年最新上市的Win8平板之一,也是目前在电商上关注最高的Win8平板之一,我想是在没有理由不提到TF810C。这款产品虽然在处理器和屏幕分辨率这两项关键参数的配备上并没有突出的表现,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其整体均衡配备所带来的收效。由于目前大尺寸平板走俏,11英寸的TF810C自然有着自己的优势。在硬件配置上,TF810C搭载英特尔Atom Z2760双核处理器、2GB内存、64GB eMMC支持TF卡额外扩展32GB。屏幕方面采用11英寸分辨率IPS屏幕,像素密度为135ppi,目前这款11英寸的大尺寸平板售价2299元左右,虽然仅采用上一代Z2760双核处理器,但是考虑到其较大的屏幕尺寸,综合看来还是比较值得考虑的。ThinkPad 8参考价格:2999元联想的旗下的ThinkPad产品向来以品质过硬著称,在笔记本领域的已有经验拿到平板上面究竟好不好用呢?也许这款ThinkPad最新的平板产品最具有代表性。ThinkPad 8平板采用8英寸设计,机身采用全金属机身设计,品质感在平板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硬件的配置上,ThinkPad 8采用Bay Trail Z3770四核处理器,相比Z3740性能还有进一步的提升,配备2GB系统内存、64GB或128GB机身存储空间。整体配置规格相比2000元以下产品确实有一个层次的提升。在屏幕的设计上,ThinkPad 8采用了一块8英寸全高清分辨率IPS屏幕,配备200万像素和800像素后置摄像头,整体配置非常不错。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该机的续航时间可以达到比较不错的8小时以上,另外还为用户提供了microHDMI接口,在用户的使用体验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宏碁Iconia W4参考价格:1699元从2013年Q4上市到今年的Q3开始,在漫长的9个月的时间里,宏碁Iconia W4一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着2400元左右的价格,始终未变。而就在最近的一周之内,这款小尺寸Win8平板竟从2400元左右的价格直降到了1699元,降价幅度之大令人惊叹。在硬件配置上,Iconia W4基本也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在最核心的处理器方面搭载了英特尔的Atom Z3740四核处理器、64GB SSD(支持扩展TF卡256GB)。在直接与用户交互的屏幕选择方面,该机采用8英寸分辨率IPS屏幕,像素密度达到189ppi,另外在摄像头的配备上该机采用前后200/500万像素摄像头的配备,比较主流。虽然面对目前许多白牌和国产平板产品这样的参数并不突出,但是作为最早配备Z3740处理器的国际一线品牌产品依然值得关注。Venue 8 Pro 参考价格:1599元在外观方面戴尔Venue 8采用较为传统的设计,机身采用工程塑料材质,为用户提供了红黑两种颜色的外观可选。类肤质的机身处理给人拿在手上的感觉还是比较舒服的。不过这种材质处理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在硬件配置上,戴尔Venue 8 Pro搭载英特尔Atom Z3740D四核处理器,虽然在默认主频上不如使用更加广泛的Z3740,但是性能上相差无几我们几乎可以忽略这些。另外该机配备2GB内存和64GB存储空间,虽然并没有什么亮点,但是基本上是一个Win8平板的主流配置。总的来说,它拥有不错的屏幕、电池寿命和性能,足以应对轻量级的桌面办公应用。华硕T100TA参考价格:2499元作为最积极参与Win8设计制造的厂商之一,华硕一直都把做Win8平板当做是重要的产品战略之一,但是盘点起华硕的产品来,通常它们都会采用华硕惯用的卡扣式可插拔设计。这款T100TA就是此类卡扣式可插拔设计的代表,稳固的可插拔设计让它能够在平板和笔记本之间任意转换,实体按键底座为用户带来的便利性是虚拟键盘无法满足的。在硬件的配置上,它搭载英特尔Bay Trail Z3740四核处理器、4GB内存、32GB SSD。而在屏幕的选用上,这款T100TA采用了一块10.1英寸分辨率的IPS屏,显示效果比较主流。综合来看这款华硕T100TA与在它左右的同级别产品硬件配置非常接近,如果你的预算在2500左右,那么不妨考虑一下它。Encore WT8参考价格:1699元一般来说东芝的产品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在所有品牌当中并不算多,而今天看到这款Encore WT8-AT02G在平板当中就真的算一款性价比不错的产品。它采用主流的8英寸设计,虽然机身没有采用全金属材质打造,但是通过特殊工艺也让Encore WT8它的质感非常突出。在硬件的配置上,这款产品与许多在这个价位段的小尺寸Win8平板一样采用Atom Z3740四核处理器、2GB内存以及64GBeMMC存储空间,并支持用户自行扩展到128GB。在最关键的显示屏幕的设计上,它采用了主流的8英寸分辨率屏幕,像素密度达到189ppi,这个参数在8英寸小尺寸Win8平板当中也属于主流水平,在这个价位段东芝Encore WT8无疑也是一款值得考虑的产品。结语:通过盘点我们发现,目前市场上的Win8平板有非常丰富的产品,但是相比以往新的Win8平板产品有一种尺寸增大的趋势,也许这正是体现出Win8平板区别于安卓平板的使用效果。因为买安卓平板通常我们优先考虑娱乐,而购买Win8平板我们会考虑让它作为PC的替代。所以按照我的推测,未来一段时间,较大尺寸的Win8平板将会进一步在Win8平板中有突出的表现。另外在产品的组成特点上,虽然市场上Win8平板有国际一线大厂也有国产品牌厂商,但是从目前电商上销售的情况和用户实际的反馈来看,用户还是对国际一线品牌的Win8平板的品质更有信心,这点态度实际上与国内用户对安卓平板的态度有非常大的区别(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安卓平板领域,二、三线品牌比一线品牌卖的更好),也许Win8平板会成为一线品牌在国内市场守住自己份额的一块最好的领地。同时这样的现象也将同样是英特尔和微软的机会,我似乎已经看到未来更大的平板市场份额正在对英特尔招手。值得一提的是,由于Surface Pro 3一类产品配置酷睿处理器已经不能单纯的算作“平板”,所以在此暂不做收录。喜欢Surface Pro 3一类产品的朋友可以单独关注,并与其他笔记本产品进行对比。感谢欣赏本期最佳选择,请继续关注腾讯数码其他精彩内容。 查报价,看新品,尽在腾讯数码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数码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数码”或“qqdigi”,获取更多数码资讯。
[责任编辑:shuozhou]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我又来求助了。推荐几款W8系统性价比高的平板主玩游戏看电影屏幕不要太差元以内。
已有4条答案
2000RMB的MS家的,就INTEL 3740 + 2G + 64G 10寸屏幕这配置了。没啥更好的了配置了。牌子你自己看爱好吧,屏幕大了限期累,选8寸屏幕就完了。&
中柏(Jumper)EZ pad - mid至尊版10.1英寸win8平板电脑(四核ZG G接口 win8.1)金属拉丝工艺平板,四核Z3775D,标准USB3.0,带3G接口,送键盘与无线充电鼠标!1999RMB,&是这段时间最便宜的2000RMB的机器了,牌子不知道那里来的。但是配置确实比大多数机器高了一个档次。
华硕的一个10寸板感觉可以,但个人觉得平板还是不太时宜的产品,能力还是太有限。
& & 楼主你好,楼主可以考虑七彩虹i108W 4G、华硕VivoTab RT TF600T。
快速简答--编辑问题发送微博@ZOL问答堂
没找到想要的答案?那就登录提问吧为什么 Windows PC 有超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平板的反响平平?
系统不是一样吗?是因为用户习惯不方便转移么?这些年,在手机端用过了各种系统,包括塞班、黑莓、iOS、安卓。但还是觉得不能代替电脑。现在想折腾一个平板,配合手机一起用。原以为Windows 是很好的选择,但看到用户反响平平,所以有此一问,请各位解答。
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大多数人(至少我身边的人)认为平板就应该只有ipad,其他都不是。并不是看不起其他的厂商和系统。而是不了解他们。
君说得很好很对。我来稍微做些补充。0.先来简要回答题主的问题。系统不是一样吗?是因为用户习惯不方便转移么?这些年,在手机端用过了各种系统,包括塞班、黑莓、iOS、安卓。但还是觉得不能代替电脑。现在想折腾一个平板,配合手机一起用。原以为Windows 是很好的选择,但看到用户反响平平,所以有此一问,请各位解答。
·系统和PC Win8是一样的,但是和iOS、Android区别很大。尤其是体验方面。
·用户习惯的确不方便转移。但是慢慢用户会自动往Win平板流去很多。
·Windows平板是Windows 笔记本/桌面电脑的得力补充。它无法完全替代笔记本/,但是它能免去很多你用笔记本的麻烦。在性能上,毕竟还是传统笔记本有绝大优势。
·目前Win8平板并非没有起色。相反,一直是受制于产能不足。可以说Win8平板已经赢得了爱好者市场,开始拥有一大批种子用户。简略答题完毕=====================================================================下面再来发挥发挥……首先,iPad具有先发优势。先发优势的好处在于:可以定义人们心中的一个产品应该是什么模样。我们先回溯到iPad首发的时代:你看到没?人们对iPad式的平板,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许多人始终抱着悲观态度,直到iPad3时代才彻底被说服。历经了将近三年时间,用两(三)代产品才迭代出了王者地位。何况还有iOS手机生态圈的强大支撑。那么Win的板子达到靠谱又是什么时候?Intel推出了Haswell和BayTrail T以后。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请注意,Haswell的上市前发布会是去年六月。 而BayTrail-T更晚。所以说,实际上第一波真正开始扭转人们对Windows平板印象的产品是这些:采用Haswell Core i5的:Surface Pro 2;Dell Venue 11 Pro高配版;一干变形本……采用Atom BayTrail-T的:Venue 8 Pro,Iconia W4,Asus MT80A,Lenovo Miix 2……这一波产品出来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他们的统一特色是:比iPad便宜,比Android平板贵。主要面临的问题也不是用户对性能不满,而是OEM们的种种不给力,比如说品控上略微困难、维修艰难(亲历)之类的。安卓平板除了抢占绝对低端市场、使用绝对价格优势(Win8平板再怎么贱卖也不会卖到200-300-400 rmb这个价位)以外,在Windows平板面前是毫无优势的。至少大趋势如此。我就拿安卓平板中最火爆(也公认是业界良心)的Nexus 7来说吧。Nexus 7 2013 32G款港版非行货的淘宝实机价格为1800+ rmb作为对比,京东上 行货Dell Venue Pro 8 32G的价格为1999 rmb。可见两者的差价并不大。可以说,Win8 BT-T平板将会慢慢挤占掉绝大多数安卓平板的生存空间。而安卓平板将会转移至更低价位以谋求生存。中高端安卓平板很快会被更有利可图的Win8挤占掉。而Win8在平板上,只要能够先挤占调这样一部分市场,很快就能形成规模效应,猛然增长。所以最终市场会是这样的:iOS、Win8(9、10)平分秋色,Android挤占低端。题主,你所认为的“平板上没有起色”,其实在暗中已经非常明显了。观察一个东西是否有起色,只要看看是不是有一大波种子用户都在讨论它就行了。2.用户体验上的历史包袱这个问题值得好好聊聊。我看到楼下有朋友在抱怨了。Windows的历史包袱很沉。其中很大部分是用户体验的历史包袱。例如有的朋友在Win平板上还坚持使用Chrome。Chrome……呵呵,不说别的,Chrome是咱们内存只有2G、4G的用户用得起的么?好好的Metro IE不用,这就是个问题。用户们在桌面上用惯了Chrome。他们觉得Chrome是最好的浏览器,所以在Win板子上也没法扭转思维,坚持要用chrome。最后只能点小叉点到累死……这种包袱,不是用户的错,毕竟人都趋同于用类似的方式解决问题。只能说慢慢磨合才行。再比如说,用户们在其他平板上用惯了客户端。客户端本身是为了弥补网页端的不足而出现的。这种不足通常来自于:iOS的各种限制,比如不支持flash;Android的限制,比如说默认不给你装flash……而Win本身因为浏览器已经够牛比了,你见过谁在PC上优酷还专门去下个客户端的?不然优酷干嘛想方设法地推广他们那个垃圾iYouku?总之还是个历史包袱的问题。。。慢慢磨合吧。3.Win8平板可以干什么很多人对现在硬件进化的程度好像还没什么概念啊,那我来说说好了。。。
BayTrail-T:
COD4,,全低特效,流畅运行
COD8,800x600,全低特效,流畅运行 (尽管如此也秒杀一干Modern Combat
NFS17,800x600,全低特效,流畅运行(尽管如此也秒杀一干 Asphalt
LOL: 同样是全低特效流畅运行。这货可以用全屏。
鬼泣5: 全低特效流畅运行,可全屏
别看都是全低特效,照样不比一众iOS/Android“创世纪的大作”差。
多少1080P屏的安卓手机在运行着480P拉伸的游戏啊(
Core i5-4300U:
这个我玩的游戏更多!
HL2(原作、EP1、EP2、失落海岸线):全系列无压力运行。至少中高画质。为了保证界面元素的正常大小,我把分辨率一般设在.Portal还没试,但是应该也没问题吧。
COD 468,直接默认配置运行无压力。
一堆的steam indie games...(哎呀暴露了我穷逼的本色了完了要掉关注了呢)
RA3、文明5(曾经打过一次马拉松,打了一天多消灭所有城邦和国家,哈哈哈哈哈哈,核弹狂魔韩学森)
不过这当中的大部分游戏我建议大家配手柄玩...我自己用Surface Pro带键盘,平常玩游戏是额外带个蓝牙鼠标在玩……除了文明5自带了触屏优化,其他游戏好像还没有……
4.时代在进步从这代Win8平板开始,Win8平板具有了很高可买性。你已经可以买到值价的好东西了。
仔细看了 的回答,大部分说的很有道理,但并不完全认同。原题目问的是为何win系统在平板上表现不如在PC端,这是个挺复杂的问题,有历史原因也有技术原因。以问题中提到的期间微软为例,开发更轻便易用的便携移动设备,早在2002年就动手了,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船大难掉头,又不能放弃既得利益,以至于虎头蛇尾。目前国内平板电脑的市场转型,这事如果要谈,需要涉及3个方面:微软、苹果、二线平板。1.微软。我记得我2002年开始入行做记者的时候,微软还如日中天。那个时候已经听过“平板电脑”这个概念,不过真正见到实物是在2004年,盖茨来了中国,微软方面的媒体接待在带我们参观微软研究院的时候,展示了一台屏幕可以自由扭转的笔记本电脑,告诉我们这东西叫做Tablet PC,就是平板电脑的意思(如果开头的T大写,就是微软的平板,反之则是普通平板如IBM)。区分于现在的平板电脑,那台电脑基本还是笔记本的模式,加上了触控笔在液晶屏幕上直接操作,以及可扭转的显示器而已。用的操作系统是专用的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坦白说当时看起来还是很新鲜的,不过试用了一下之后,觉得并没有后来ipad那么惊艳,又大又重,还要带着电源线,触控笔操作体验也并不好,何必放弃鼠标键盘。后来和从微软离职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说了一些对于这个项目失败的感受,他说最重要的原因,是定位不清,是走商业办公的路线还是走娱乐消费的路线,内部一直在争论。商业方面的需求更强,盈利能力也很明显,但技术上很多还不成熟,比如能否脱离触控笔而用手直接操作,当时没法做到现在这种地步和体验。而且商业上虽然消费力强,但商业用户的要求比较高,对于触碰操作会有各种细节需求,在当时轻薄笔记本,鼠标键盘操作很方便的情况下,平板电脑做不到更好的体验取代。消费方面当时的需求不够强,虽然操作上相对简单,可没有足够的触控体验需求,比如现在各种app应用的环境。当时的娱乐体验无非是两种,游戏和影音,主流游戏上沿袭了键鼠配合的那一套模式,没人愿意做更创新的UI改良。至于影音,当时的笔记本在这方面并无太大优势,体现不出竞争力。另一个不好公开讨论,但又不得不说特别重要的原因是:既得利益者太多了,都得罪不起,谁都想要在未来的主流设备中占据一席之地(当时微软还是有这个实力说这话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触控笔/鼠标,可以选择不用,用手操作,但触控笔厂商会甘心么?那些厂商如罗技一方面拼命针对TabletPC做优化,另一方面放出威胁,比如其他方面的合作取消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微软这个最大最有实力的企业,却因为太多的产业瓜葛和内部利益争夺给耽误了。IBM也是类似的情况。别看家大业大,但你要是创新,想动别人的饭碗,那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微软是这个领域的先驱者之一,这个值得尊敬。但微软在这方面开了个坏头,就是平板电脑是笔记本的相似品或者延伸,而不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产品。这个思路让微软一直没能在这个领域获得优势,也严重影响了后来的开发者,除了苹果。2.苹果。有人也许会问,那为啥苹果就把这事办成了呢?因为苹果在美国IT行业一直是比较孤家寡人的一个企业。熟悉苹果的朋友都知道,从键鼠到显示器到操作系统乃至耳机,苹果都自己设计制造,自成一派。合作方都是非常上游的原料配件企业,相关的产业链利益瓜葛少得多。反正苹果做什么,外界都是一贯的反应,就是有人爱得要死(果粉很铁杆),更多的人嗤之以鼻。当年去苹果中国采访,负责接待的公关总监孙建国就说过,如何让苹果的文化和意识被更多的人认可,实际上是比产品销售更重要的事情(排在第一的是产品设计制造)。所以苹果是个很各色的公司,也只有这种不管不顾的企业,才能甩掉键盘鼠标,一切回到原点。当时ipod在美国的成功,还让很多专业人士嘲笑苹果堕落了,转身去搞音乐工业(针对itunes)。直到iphone出来,新开辟智能手机时代,再出ipad,彻底让人闭上了嘴。乔帮主一贯就是那个特立独行的范儿,我就是要做个不一样的东西,不和你抢一亩三分地的饭碗,我自己生开辟一块市场出来,这是乔帮主的最伟大之处,他真的是在别人看上去已经没什么机会的领域,用技术和超前思维杀出了新天地,从ipod到iphone再到ipad,无不如此。苹果ipad的成功我不多说了,这里太多高人,也已经说了很多。需要提的时候提一下就好。3.国产平板。国产平板我应该是从汉王开始接触,但那充其量算是个阅读器,最多放点音乐,功能太单一。后来接触到南方的各种山寨平板(比如著名的e人e本),也算是眼花缭乱,但都没成气候。这几年算是略有起色,包括台电、昂达、蓝魔等产品,不再像过去的山寨那么糊弄消费者,算是正经做起了产品。不过啊,这个各种安卓系统啊,实在是不能忍,即使最高大上的三星,我手上的这个nexus,也时常出现各种兼容问题,更别说各种国产本。而微软的windows系统,除了最近的亲儿子诺基亚手机(说起来挺心酸的)有Win系统版本之外,新出的thinkpad8也用了windows系统。我本来好久不见windows,看着绚丽的桌面还挺开心,一上手……怎么说呢,没几分钟,我就看到了从前微软失败的影子,虽然windows系统看着比从前友善了很多,但还是那个硬邦邦的windows……我之所以要这么说,是因为当年孙建国对我说的那句话:你要有效传达你产品的文化和意识,而不是产品本身。但现在thinkpad8的应用设计和宣传思路,和当年微软Tablet PC并无太大区别。看看店内的宣传单就知道,关键字还是:windows系统(会崩溃),商务办公应用(word、excel和PPT),性能强劲(有没有奔腾的芯啊?),尺寸小巧轻薄(看起来比ipad mini还是长一点)。简单说,就是沿袭了PC到笔记本的那一套。注重商务应用,移动办公,对于笔记本来说,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ipad培养出的用户意识和习惯,还是从前PC端那一套么?显然不是,平板上必定要有不同的用户体验,否则我用智能手机好不好?目前的产品理念表达,还是注重性能分析、指标对比、商务精英气质等等,那么这款产品是给大众设计的么?(大众谁没事老需要移动办公)显然不是,那么给商务人士?坦白说我算是用平板移动办公的试水者,从前
问我比较合适的移动办公组合的时候,我还乐颠颠推荐了我的ipad+罗技蓝牙键盘组合,但事实上除了打字、回邮件,简单处理图片,其他商业处理功能基本等于零,因为没有鼠标,精确点击完成的一些办公操作,比如选定区域复制粘贴,划定区域调整色阶色温等等,靠手指触碰的精度还是做不到的。最多做一点文字处理工作。所以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在平板上完成移动办公处理,还是比较难的,那现在这个产品设计就比较鸡肋,thinkpad8的性能、外观、手感都很好,但就是我要用的时候,找不到我需要的app。一句话,设计思路上它是个平板外形的笔记本。并不是说平板不能用来办公,但目前的技术配置和产业生态,还不足以支持。打个比方,什么时候手势控制能做到我用两个手指精确定位需要复制/裁剪/处理的区域,什么时候平板就可以用来办公了。平板最大的特色就是触控操作,如果还要鼠标,为何不用笔记本? 另外,win系统的平板,支持的app真的太少,难道我出差要背两个平板,一个办公,一个玩游戏么?那我背个笔记本,加上个ipad mini好不好?操作系统隔绝这件事,真的很让人头疼啊。宣传也好,产业链开发也好,苹果回避掉的问题,不是后来者轻易能解决的。在更新的UI操作形式出现之前,走操作方便简单的娱乐路数,是平板电脑最好的选择。除非谁有当年乔布斯破釜沉舟甩掉触控笔,更新UI交互模式的实力和勇气,比如做到《少数派报告》里那样操作和传输文件,否则只能沿着现在ipad的定位思路走下去。归根结底,一个在于打破产业链利益划分,一个在于超强的技术研发突破,否则目前这种windows Tablet PC模式和苹果ipad模式各走一边的情景不会有太大改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两种模式趋于融合,实现全方位应用需求,就和现在的高性能笔记本一样,但谁融合谁,这就不好说了。稀里哗啦写了这么多,感谢读完,好久不关注数码行业了,有点生疏,若有错误,敬请海涵。
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 iPad 的出现在语义层面定义了“平板电脑”这个概念,并且第一枪打的就很响,用户很自然的就会以 iPad 做标杆来和别家的平板电脑做比较。并且这种比较常常是不公平的,iPad 强的指标被认为是“必须指标”,其他平板强的指标被说成“可有可无”,甚至常常有人说“弱才是好”——有人跟我说iPad不支持 USB 和 HDMI 是好的,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授权费以及厂商规模等原因,Windows 平板可以做到相对实惠的价格(京东的Thinkpad 8 平板 2999,华硕变形本 3200),但是做不到 Android 平板那种白菜价格。400 块的平板和 4000 块的平板本质上不是同一种商品。你过年回趟家可能买五个 Android 平板亲戚的小孩一人一个,但是选购 Windows 或 IOS 平板,就会慎重的多。微软强势推广的标杆产品 Surface 确实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遭遇了一些负面评价,尤其是 Surface 和 Surface pro 主打的“酷炫生产力工具”概念,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来,以至于人们对 Windows 8 的可用性产生了一定的怀疑。这个影响正在慢慢的褪去但是仍然需要时间。但是同时,这种局面正在改变。我上面说的三条原因,第一条的先发优势是递减的,后两条的影响也不会永续存在。在微软和硬件厂商的磨合渐入佳境后,我们现在看到开始有更具竞争力的 Windows 平板产品出现,人们谈论的那些 Windows 优势开始兑现。首先是被说烂了的“兼顾移动和桌面,兼顾娱乐和生产力工具”,正在变成现实。AppStore 里有很多游戏和应用,但是……你想念 BeyondCompare 吗?或者 Dota?在Windows 平板中这些不用等待。
Lenovo ThinkPad 8 - Dota 2 [720p]
/v_show/id_XNjg2OTg1NTI0.html
然后是微软的经营模式。微软 + 若干主流大厂的模式,即避免了 Apple 的完全单一思维,又避免了 Android 的“山寨海”格局。这样及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想象力,又避免了品牌模糊,形象受损。目前来看,联想,Acer,三星等厂商都会长期致力于 Windows 平板的研发生产,他们的产品会形成一个比较整齐的体系。在与 iPad 档次大致相仿的位置,目前三星的 Smart PC、联想的 Miix 和Thinkpad 参与竞争,而富士通超高端平板已经到了 20000 人民币的区间。最后,关于 Windows 广受诟病的“App 数量不够”的问题,随着终端的铺开已经在改观。关于硬件和应用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逻辑,我们先不讨论,我只说一点:当硬件数量达到开发者的预期之后,Windows 的应用数量和质量可能比大家想像的快得多。不仅仅是桌面应用的继承,在Windows 8 中开发调试 Windows 8 移动应用的体验,以我浅尝的经验来说,只能说——相当好。
其实还是MS的策略太傻比了,让很多人都误以为win板只有Surface,误以为win板要么像RT一样废物,要么像pro一样沉重。OEM在宣传和推广上的力度根本就没法跟MS比,到现在很多人连Atom平板的存在都不知道···不过即便如此,win板的推广现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京东和其他主流电商的销量来看,几款主要win板的销量都挤进了第一梯队,随着时间的推移,win板跟安卓平分ipad以外的市场,是可以预期的补充回答:懒得查其他电商和淘宝的数据了,就直接用JD举例了。JD的产品排列是按照销量排列的:注意看ipad后面,排名第五的是什么?安卓板在哪?注意看ipad后面,排名第五的是什么?安卓板在哪?
妈蛋 太贵阿其实surface pro系列还是不错的,做工和ipad有的一拼,好吧,我是外行,至少看起来一样精致结实;但比ipad贵了好多了阿。其他的就不用想了,我感觉质量明显不如ipad,我用屁股想也敢说非surface的win平板体验肯定和ipad没得比,价格么,估计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我情愿买个ipad2,毕竟win8比ios吃资源多了。平板这种玩意儿,集成度那么高,性能尺寸比又要很极限,还是一家独大能做的比较精致阿;君不见家用方面苹果一年就这几样产品,利润却是超高的,碰巧电子行业又是规模和平均成本成反比的,微软一方面着急,一方面又不能性价比弄太高逼死合作伙伴,当然了,intel i5的cpu估计也是价格高的原因简单点讲,你微软拉一帮“队友”,用做pc的套路和苹果打,没前途。
因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个人电脑创造事物,即使是11.6寸的个人电脑也能创造事物,而平板电脑更多的是消费事物,有谁会专门用平板下载个PS去修图?即使能创造事物,也只是一小部分。当然这有点偏,更加重要的是系统:Windows8无论是电脑版还是RT版都保留了两个界面:Modern UI和传统桌面。这是最致命的问题:人们在平板上不想看到按钮很小的元素,因为手指很粗,但传统桌面更多是为了鼠标的精准操控而设计的,而平板本来就不应该像电脑一样用精准的鼠标创造事物,所以人们自然而然也就会放弃他们了。第二个则是存储空间。你买到一个32G的平板,心里想:怎么也得有20G可用吧!但是当你真正拿到产品,就只有16G!这和乞丐版有什么区别?存几部电影就没有了,这也能说明平板只能更多地用来消费而不是创造。第三则是应用程序。这个不用多说了吧,质量和数量堪忧。第四则是用户主观印象。「一个好好的弄电脑的怎么过来搞平板了?肯定做不好。」用户这样想。要解决这四个难题主要有两种方法:近期的:在新版本里直接删掉传统桌面这个界面,这样前两个问题就基本解决了。长期的:鼓励开发者多开发优质的应用,加大宣传力度和实体店数量。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在技术没有足够先进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将过多的技术放进一个产品里,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二位老师的答案已经很清楚了我这里来补充一下ipad以前平板电脑的历史。一般人都认为,ipad是平板电脑,但这根本是营销的结果!忽悠小白的。以ipad的运行能力跟兼容性,顶多叫做智能平板。真正的平板电脑,tablet pc,是这个样子的这是富士通的一款平板电脑这是富士通的一款平板电脑一般的定义,平板电脑就是使用只使用触摸屏,不搭载键盘的笔记本电脑,当然运行的自然是windows。从xp到vista再到win7,都是有专门为触摸屏优化的版本的。但这些,平板电脑,都有一个通病:续航时间短。由于体积受限,电池不能做得太大,完整的操作系统本身就是耗电,再加上当年的处理器的功耗控制不比现在,这些平板的续航大都在30分钟到1小时。还有,由于这些电脑基本上都不会被普通用户购买(性能弱+触摸屏没啥吸引力),基本上都是出货给商业用户。量非常小,所以这些平板一般都奇贵无比。便宜的,一般都是1.5w到2w之间。生产的厂商也非常少,好像只有富士通在产了。后来,乔布斯发布了ipad。再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真的重新定义了平板电脑了。顺带,缅怀一下生不逢时的UMPC
首先是定位问题,ipad以及这种android的pad,主打功能就是给大众娱乐。ipad由于iphone的巨大的成功,无数的应用软件开发商所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很容易移值到ipad上去,所以ipad出来没有多久,其上就已经有无数的应用程序可以运行。android的pad的也是一样的情况。娱乐性质决定了这两种平板上都有无数的应用程序供用户选择。 反观微软平板,一直端着商务本的概念不放,但在大家的印象中,pad已然是娱乐的代名词,要让pad的功能从娱乐转换到商务,显然有点的不伦不类。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pad确实也不具备商务办公的特点。商务办公,首要一点,就是打字,目前的微软键盘以及surface的键盘,想必离真正的键盘还是一定的差距。当然,价格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微软的surface价格,已经和一台笔记本的价格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想必许多用户宁愿买笔记本也不选择微软的surface了。
ipad首发是2010年初,而windows8操作系统上市是在2012年底。windows8发布之时ipad已经有超过6000万的年销量,appstore已经有超过30万ipad应用。而windows8发布之后,基于arm架构,不兼容传统x86程序的windows rt平板因为兼容性实在太差而被市场抛弃,基于x86架构的windows平板却因为没有在功耗上匹敌arm指令集cpu的intel 芯片而无法做到在保证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与ipad接近的重量、续航时间。直到2013年底intel发布bay trail平台后windows8平板才有了真正适合自己的硬件平台,市场上才开始出现性能够用的同时重量轻、续航时间长、价格低廉的windows8平板。也就是说,直到大约半年前windows平板才有了和对手竞争的基础条件。此时ios和android已经将平板市场瓜分殆尽,各自都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及数量众多的应用支持。windows平板接下来要面临的考验就是增加应用数量和提升应用质量,这注定是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所以在2014年,windows平板依旧会是小众产品,综合表现远远差于ios/android对手。另外,无论何时10寸显示屏的设备都不可能取代13寸显示屏的设备成为移动办公的主力,显示屏较小的平板注定只能是辅助生产力设备。作为辅助设备,ios/android与桌面版windows相比并没有多少劣势,反而在很多时候会有优势。windows平板不可能靠桌面生产力应用翻身,想要扩大份额必须老老实实地加强Modern应用的质量。
用户体验不及iPad,无他。我手头恰好有一款8寸 Bay Trail Win 8.1平板。你造每次用手指点浏览器关闭的小叉多蛋疼么?Desktop那部分图标按键移植到平板上会变得特别小。(所以才设计Metro部分来弥补)Windows系统资源消耗比iOS大,在新款Bay Trail下的Chrome依然不流畅,可以想像老款处理器响应速度如何。(考虑到Intel x86比同年份ARM存在结构上和22 nm的制程上拥有一代以上的优势)必须买64G版,32G除去系统和必备软件只剩了7G不到。接下来说优点,配个蓝牙键盘办公性能秒iOS。Office 365甩iOS上Office HD几条街就不说了,做开发XAMPP,Aptana,PuTTY和Oracle 11g在iOS上能支持?就不提VS和Eclipse了。可惜平板用户都是拿来娱乐的很少办公,啧!
一句話:PC = Work. No one expected a fun windows tablet.長期以來,Microsoft = Productivity 已經在用戶心中形成了強大的慣性,這對微軟來說既是好事又是壞事。好處在於,絕大多數人提起辦公碼字,賺錢養家首先還是會想到 Office,不論 Windows 還是 Mac 用戶都一樣。壞處在於,即使微軟很努力的希望改變形象,用戶也很難把 Surface 平板和娛樂掛上鉤。許多人的理解仍然是,既然 Surface (Pro) 是 PC,那就是用來幹活的——針對平板設計的應用匱乏無疑雪上加霜。舉一個身邊的例子:一個美國同學,一直在用 MacBook Air 11" 和 iPad mini,最近買了一台 Surface Pro 2. 問他理由,回答是「MacBook 雖然功能全面,但是不方便隨手寫寫畫畫;iPad 和 Paper 搭配用起來非常方便,可是一旦要高質量的處理,還是得轉移到 MacBook 上用 Adobe 套件進行編輯。這樣我就必須同時帶著 MacBook 和 iPad,而且得在兩者之間來回切換。直到我發現了 Surface Pro??」聽起來是微軟最佳代言。但這也說明,Surface Pro 從設計上來說完全實現了融合 PC 和平板的想法;附帶的觸控筆更是點睛之作(他還特別提到了觸控筆很好用,雖然之前一直用 iPad)。所以問題更大程度上不在於 Surface 本身,而是市場——用戶和開發者,並沒有把這款產品當作「Windows tablet」來看待,而是「Just another PC」——只不過是換個模子的 PC 罷了。==================== 增加
的評論及回覆 ====================晓渔:「win系平板确实一直给人娱乐性不强的印象。。不过surface pro 2这种i5+8G+256G的SSD逆天配置外加重达1公斤还自带风扇散热的东西,它的定位还真的就是生产力工具,笔记本平板二合一的便携pc,这怪不了别人啊。等轻薄型的win系平板发展起来,这种成见自然就慢慢消失了」明天也許會更好,但是 Windows 平板發展起來談何容易。微軟一直希望把 Surface 宣傳成一種設備,但事實上 RT 和 Pro 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設備。Windows 8 的 Modern 界面就是要給人一種「我們都是 Surface」的感覺。問題是,有很多用戶衝著低價買了 RT,以為它也像 Pro 一樣能運行 「Windows 程序」,結果到頭來發現是個半殘廢;RT 本身其實未必有多大缺陷,但是微軟自己誤導性的宣傳和模棱兩可的定位導致了預期和現實的落差,最後的結果就是高退貨率和滯銷。Pro 確實不是用來跟 iPad 競爭的。x86 架構決定了體積、功耗和散熱都不可能跟其他 ARM 平板保持在一個水平,但優勢在於「全功能 PC」,而便攜性和易用性又遠遠好於所謂的 Ultrabook(啊,那些蛋疼的觸屏 Ultrabook??),可惜微軟把它當平板來賣。Surface Pro 本來可以是最優秀的便攜 PC,卻被 RT 的臭名聲毀了;本來完全不相干的兩套架構、兩種設備,硬要塞在一個品牌、一個外觀裏:毀了 Surface 前程的是微軟自己。晓渔:「深以为然,rt实际上是平板却被当做电脑卖,pro实际上是电脑却老和rt扯在一起。要是rt里面直接取消桌面这个东西,全部metro界面,而不是弄个像模像样的桌面却什么都装不了,恐怕会好得多。瞧人家苹果的air和pro就分工明确,好评如潮,对微软渣一样的营销真是有种恨铁不钢的感觉。目前windows平板还是在慢慢发展吧,thinkpad 8这样的精品板子越来越多,应该会慢慢扭转surface开始创下的不良局面吧」這就牽涉到市場號召力的問題。微軟曾經推過 Tablet PC,黃了;還推過 Media Center,也黃了。表面上 Windows 佔有率最高,應該是「大家跟著你幹」的態勢;實際上情況恰好相反,大家只是在利用 Windows 這個最普及、通用的平台賺各自的錢罷了。這在 PC 時代沒有任何問題,其實正是 Windows 的授權模式讓 PC 真正普及開來。但是平板就麻煩了。iPad 定下的調子是軟硬件的高度統一:軟件以 Apple 自己的設計爲榜樣,硬件壓根就不給你們做。Google 有樣學樣,但是擔心自己失去控制,還是做了 Nexus 這種「標準」硬件,針對的不是普通用戶,而是開發者。微軟照著 Google 的模式來,生平第一次做了「標準」硬件——Surface,結果弄得一塌糊塗。由於 RT 的失敗,本來就忙著給 iOS 和 Android 開發應用的開發者們對 Windows RT 完全提不起興趣,微軟就差給開發者倒貼錢了。反倒是像 Surface Pro 和 ThinkPad 8 這樣繼續主打商務和全功能 PC 的「平板」能有所發展——但是,這也會讓微軟離真正的、「後 PC」意義上的平板越來越遠,因為 x86 架構的「平板」說到底其實是在吃 Windows 豐富應用的老本。目前來說這沒什麼問題,因為各個行業的生產力工具還是要依靠 x86 的計算能力。但是等到——舉個例子—— Adobe 把 Creative Cloud 完全移植到 ARM 架構上的時候,微軟就可能會因為 RT 平台的乏力而被拋棄,而市場拋棄一個平台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快得多(想想看剛被微軟收購的 Nokia 吧)。不要忘了,Autodesk 的 AutoCAD 在 1994 年停止了對 Mac 的支持,直到 AutoCAD 2012 才恢復支持:這也正好對應了微軟最輝煌的十年。今後的十年 Nadella 要往哪去,只能拭目以待。
「你想念 BeyondCompare 吗?或者 Dota?在Windows 平板中这些不用等待」在你面前摆上surface上网本笔记本台式机你选择用什么打Dota?上网本体验也要比surface棒,至少双手没那么憋屈(喜欢出门背键盘的当我没说)事实上surface是触屏上网本,形态和用法上都如此 xp 比 win8 更适合移动设备
——上网本忠实用户的我妈想了想,xp不会一下占掉10来G的空间,发热低(和win8比),兼容所有win端软件,各种win8不兼容的办公老软件不在话下,如果为触屏优化下,xp才是真无缝体验
突然想起来去年做项目,用平板电脑做一个终端。。老板叫我过去,“你抓紧学一下iPad程序(原话),给我们的xx设备写一个终端显示软件。”我:“#)(&%)@&&#!”(尼玛劳资连Java是啥都没见过啊!)借来各种苹果应用开发书籍突击了一个礼拜,老板叫我过去:"呐,我们的iPad买来了,你拿去用吧,下周把程序写好给我啊。“一边说,一边递过来一台联想的7寸平板。。。尼玛这叫iPad啊!!!后来还是各种突击完成了任务。回到原题目,这件事反映出来两方面问题:一是iPad已经定义了这个市场,不知道平板电脑为何物的人说起来第一反应也是iPad;二是,尼玛苹果和安卓的应用开发真是要多简单有多简单啊!!纯小白学一周就能写程序啊!!!
-谢邀。这个问题出乎意料的火,看得出人们对于Windows这个操作系统有爱有恨,很多时候不能理解它为什么在PC上能够千家万户,在平板上选择甚少。我觉得有个原因:1、后发劣势过强Windows PC作为价格相对符合市场的个人电脑,是第一个进入此市场(准确说是创造此市场。)有的同学要说Mac,实际上Mac当时的价格,很难让普通人接受,只能算是极客玩物。这点是大家的回答中反复讨论强调的。我也非常同意,这里就不再赘述了。2、操作系统与挑战习惯我要提的点和大家不一样。我认为,Windows PC有超高市场占用率,说的是指Windows 8之前的操作系统,而不是Windows 8,实际上,win8现在的市占率还是低得可怜。换句话说,Windows PC有超高市场占用率,是指Windows 7之前的图标化、拟物化界面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实际上所有的PC操作系统都是这样)。但是,Windows 平板占用率低,实际上它的操作系统和PC完全不同,是Metro式的。我当然知道它的平板也可以调成Win7模式,但普通用户很难习惯和学习。微软在将整个Windows体系,包括PC、平板、手机都从一直成功的win7模式,改为metro模式,这种胆量让我至今震惊。实际上,我也一直很奇怪是什么内因和外因造成这种改变,我甚至想,Windows不改变,会不会状况会比现在好得多?微软在将Win8 Metro化时,对外称的是希望将PC和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一体化,让人们的使用习惯可以平移。但实际上,我自己操作起来,总是在PC屏幕上尝试点击,在用Win7模式的平板时,又希望摸到一个鼠标。这很尴尬。更重要的是,结合Winphone、塞班、android、iOS等所有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对智能设备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隐喻的教育,用户已经建立了“icon = app = service”的认知,这项认知,是从PC阶段开始,手机设计商也是沿袭下来的。但Metro化的PC和平板,直接让这项认知崩溃,变成“area = app = service”。微软自身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仍旧如此决绝,挑战30年来的用户习惯和认知(PC和手机和平板一起教育出来的习惯)。这不能说是好还是坏,但是肯定需要时间和能力,去让用户习惯,去让设备制造商认同。3、缺乏代表性的、优秀的产品Surface曾经被寄予厚望,一二代Surface都是。但是实际上,定价策略的失败,成为Surface失败的诱因。而且Surface作为微软“软硬皆施”的产品,似乎没有让其他设备制造商高兴,甚至当时让HP这类重要伙伴气愤得跳脚。需要优秀的产品,就需要制造商的支持。和微软关系密切的制造商,首先是Nokia,但Nokia X似乎说明Nokia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而另一个盟友,则是PC时代的中国区霸王,联想。联想也一直希望将自己的触角从PC伸到移动端(所谓的PC+就是希望将手机平板作为个人设备的一种,将自己的品牌打造变成个人设备制造商,而不是PC制造商),其手机份额现在早已不少,但平板一般,缺的也是优秀产品。我和我身边的朋友都是比较极客喜欢体验新东西的人,我没用过Win8(因为在用Mac),但用过Win8的几个人里面,其实反馈还不错,都是觉得比较快速方便,不过设备确实是比较少。年初CES中,出现了不多的几个Win系设备,我印象比较深的是thinkpad 8。不过不是因为别的,只是2点,其一是联想成功的用thinkpad这个品牌为它背书,让我潜意识对它感觉有些熟悉(我挺喜欢thinkpad),其二是它看起来不错的做工和外观(和ipad很像...)3个原因里面,其实最关键的还是第2个,这个是让我震惊、不解的一点,但谁知道,几年后会怎样,说不定微软届时不会被骂莽撞,而是被赞魄力。-
平板和PC是两套应用平台的产品任何一个平台都是一个生态系统,PC时代微软从软硬多方面建立一个庞大完善的生态系统,占有了用户资源,使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到了后PC时代,人们从PC转移到了平板和手机等移动设备,在乔布斯带领下早早就在软硬上做好了布局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使其无论是在硬件使用上,开发者,应用数量还是用户认知上都建立绝对的优势。微软再来追赶那就很难了。
win的电脑大多指的是触控超极本。rt那种没app的东西很显然是没人用的。而笔记本作为一个沿用了很久的设计,而且本身又有和人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工具属性,想要一下子转变观念尤其是交互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人还是愿意买屏幕大的笔记本,而屏幕大的笔记本做成触控一般就不会有人当平板用了,因为太大了。而因为ipad的流行也让平板更加定位与娱乐与多媒体演示而不是纯粹的办公生产力。
说实话。这是一个占坑的问题。PC时代,Windows已经占坑了,不用它用谁?但现在却不一样了,这么多系统,我为什么要选Windows?
pc时代我们没得选。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先发优势。飞鸟冰河所说的微软早期的产品和平板有一定的类似性,但确实不是一种东西。我们现在所讲的平板电脑实际上是放大的智能手机,主打娱乐便携,是iphone的成功才导致了它的诞生,同样安卓手机的成功引出了后面安卓平板电脑的成功,它和手机除电话外的功能类似,整合了拍照、上网、看电影、看书、玩游戏等功能,关键之处是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应用、游戏生态圈。所以这和之前旋转屏的笔记本电脑、看电影听音乐用的大屏MP4是不同的。所以微软的败,是败在了手机上,既然不能把PC的优势转化到手机上,那么手机带动平板这条路基本死了。(此时苹果和安卓已把平板市场基本瓜分完毕,微软想崛起,需要拿出新东西。)所以微软落后之后,只能走PC带动平板的路子。将办公功能、大型PC游戏功能整合进了平板(只谈surface pro,surface是没有希望的展品),实际上是定义了新的平板-PC平板2合1的平板电脑。但很遗憾,平板用户们对这两项功能不太在意,他们用平板主要还是上网、看电影,一旦选择了微软的厚重的平板,上网和看电影的体验会很差。而surface pro另一项卖点电磁屏可以吸引画画爱好者,可惜这部分人比较少。而这种整合办公娱乐的新平板想破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重量和续航:一代厚重且只能工作不到5小时,二代随着英特尔低功耗处理器的出现延长到了7.5小时,我们还是期待技术进步带来更轻便耐久的产品,否则想从ipad和安卓平板的既有市场挖人难度不小。————————安卓手机与surface pro一代用户,希望surface pro能做得更好,这样生活中就只需要手机+2合1型平板而非手机+平板+笔记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8.1平板系统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