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评课稿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评课稿如何评课

《流动的画》是一首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童趣的小诗,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四单元“祖国”的第一篇课文。诗中,“我”坐在飞奔的火车窗边欣赏祖国的风景,美丽的“画”是流动的,“我”的情感也随之灵动,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这流动的“画”,这美丽的“画”。诗歌文质兼美,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很适合儿童欣赏和朗读。孩子们轻柔的读书声,专注的眼神,机巧的回答,让课堂流淌着灵动的慧心,充满着纯真的快乐。当然也有着不足与遗憾。本堂课我着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朗读,以读带领孩子走进诗歌世界。这次开放课上的是第二课时,延续了上节课的质疑,围绕着第一课时提出的两个问题“为什么?”“什么样”,让学生“尽情品读,赏自然美”。即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中写景的六个句子。(课件演示)通过对比读、指名读、评价读、示范读等方式,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获得美的享受。紧接着,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内化文本,说自然美”。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猜猜看,流动的画中还会有什么美景?指导他们模仿课文的句子进行描绘,让“大家都来说流动的画”。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进行口语训练。二、问题与图片结合,叩问学生的心灵。可能每个学生都知道要爱护环境,每每提到这个话题,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能乱扔垃圾,其实,这些孩子的行动和语言还是有脱节的地方。对孩子们来说能冲击他们视觉、叩问他们心灵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准备的引导与图片。为此,当读到“我正要把橘皮扔出窗外,忽然看见―――”时,提醒孩子注意妈妈的眼神,并相机问“此时,我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图都发现了“妈妈”正在提醒“我”千万不能弄脏祖国的画。马上结合校园生活,问孩子们应该怎样爱护美丽如画的校园呢?从而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怎样做才是一个懂事的娃娃?三、注意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处理“小河弯弯曲曲,山腰飘着白纱,汽车往来穿梭,路边开满鲜花,水库好似明镜,山坡点点人家……”这几句描写祖国美好河山的语句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理解和品读,学生的表现非常棒。如“路边开满鲜花”一句,有的孩子注重了“开满”,有的孩子注重“鲜花”,无论他们读得怎样,这至少是他们自己的理解,因此我及时给予鼓励,评价语“你的朗读让我闻到了花的芬芳”等温馨的话语提高了孩子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而“大家都来说流动的画”这个环节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他们眼里的祖国是美好的,一个省略号结束带领他们进入无尽的想象空间,在感受的同时又掌握了省略号的作用。这堂课中,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讲的过程中,处理过细没有突显品读的重点。学无止境,相信在今后的不断磨练中会成就一颗颗灵动的心,更成就一个务实的我。
请收藏到: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邹小红 施辉然 叶晓燕 林丽婷 余丹 于晓娜
本站各版本语文资料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全册教案
资料名称: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全册教案
资料类型:思想品德
运行环境:WINRAR/WORD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授权方式:免费版
资料大小:27.0 KB
官方主页:
更新时间: 10:08:00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全集(中图版)第一单元成长中的新问题第二单元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第三单元外面的世界怎么样第四单元我们的生活不一样1我的课余生活教学目标:⒈知道人们在课余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⒉懂得不健康的课余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⒊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难点:重点:懂得不健康的课余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难点: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第一课时活动一&我看课余活动&⒈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课余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
||||||||||||||||||||||||||||||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认识新生字“兮”。〔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背诵这两首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搜集诗人的有关资料。2.了解这两首诗的相关写作背景。〔教学时间〕1课时。〔阅读建议〕1.两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作者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从大陆去台湾的。诗歌深情地表达了台湾游子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教学前,要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做充分铺垫,引导学生了解两位诗人于右任、余光中的生平,了解台湾与大陆骨肉分离的历史,了解台湾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热望。只有做了充分的铺垫,学生方能体会《望大陆》《乡愁》中浓得化不开的思乡情结。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把文字转化为画面,并把诗中蕴涵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2.学习策略。第一步,读熟诗句。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第二步,读懂诗意。两首诗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学生可对照诗后注释,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理解两首诗的意思,也可以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第三步,体会诗情。“乡愁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看起来很直白,仿佛只是在通过对母亲、妻子的思念表达乡愁,可是这份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余光中语),所以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读诗句,想画面、悟情感,走进诗人的心中,感受所有台湾同胞的漂泊无根之痛与热切的回归之心。相较缠绵低回的《乡愁》而言,辛亥革命老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则血流涌注,情激山河。这首千古绝唱,曾令无数中华儿女裂腹恸心。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让文字变成画面甚至故事情节,体会诗人的情怀。第四步,朗读抒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把诗人的情感表达出来,感动自己,感动他人。教师可以为学生配上合适的音乐,使学生在朗读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感受,直至有感情地背诵,将诗歌教学推向高潮。3.拓展阅读。课后,让学生从课外书中搜集台湾诗人的其他表达思乡情怀的诗歌,练习诵读,丰富积累。4.实践活动。模仿《乡愁》,试着写一两节诗。资料〔于右任(1879 -1964)〕陕西省三原人,祖籍泾阳。中国国民党元老,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反对满清帝制的革命。他出生入死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而奋斗,可以说是民国的元勋之一。辛亥革命后,他在南京临时政府任重要职务,之后长期担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1949年羁留台湾之后,他仍然身居国民党要职,是一位德高望重、风范长存的长者,在台湾深得朝野各界人士的敬重。于右任先生学识渊博,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国学造诣很深,在台湾可以说是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一生爱国,虽然身居台湾,却深深想念大陆,思念故乡,思念亲友,热心期望祖国统一。〔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6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是当代著名诗人、散文作家、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在大陆有人民日报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年至1989年《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台湾文学界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给他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1000篇。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璨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的名字已经醒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请收藏到: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本站各版本语文资料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8页免费16页免费11页免费7页免费2页免费 2页免费18页1下载券24页7下载券13页1下载券14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8页免费1页免费4页免费3页免费8页2下载券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的过程中充满新颖的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方法:包括教师 教 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学 的方式,是 教 的方法与 学 的方法的统一。本堂课,教师在整个清晰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如下几个特点:(一)优选活用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今天的这堂课,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can句型与词汇的掌握,教师是充满活力的季...
Unit 4 《Sports meeting》评课稿的栏目内容
、 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Lesson 29 Where do they live?。本单元的主题是animals,在本课中介绍了四种animal...
要说课的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3A》教材中的Unit 7 It's nice的第二课时。根据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精神,本套教材从视听说入手...
、教材分析Good morning,everyone.I'm Yang Hong-xia. I'm from Wangsi primary school.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英语》第八单元第一部分,也...
、备教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科书第五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话题是家务活,...
说课的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教材3B Unit 8的第二课时。这是一节情景对话课,围绕&征询意见&这一日常用语展开。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能用...
。 教材分析:本次说课我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e Love Animals。 本套教材非常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基...
课改的背景下,本套教材避免了传统课程的缺点,强调了学生的兴趣、经验等,能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插图生动活...
说课的内容是快乐英语第一册第十七课,本课是功能型的交际型的交际训练课,我借助&任务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演、唱融于一体...
、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课是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比较全面复习本单元的知识,而且要提高掌握的程度,通过《活动手册》中的测试测验本单元的掌握词汇。2、教学目标和...
. 教材地位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继续学习西餐食物名称,并操练主要单词与句型,在对话中巩固...
.教材地位: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多种西式快餐的名称,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词汇...
针对三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而设计本课教学内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身体部位单词并能熟练地说出来;掌握相应的反...
。 教材分析:本次说课我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e Love Animals。 本套教材非常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学...
位老师:下午好!首先,感谢进修学校陈老师给我这次展示的机会。在我备课的过程中,陈老师、蔡老...
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本课是功能型的交际训练课,借助&任务型&教学,...
&更多关于 Unit 4 《Sports meeting》评课稿 的标签内容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年级上册品德试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