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搜集或查阅其他资料,了解我国大陆31个省,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直辖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并改写成以“万

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摘录)回答28~31题:全国总人口为1 370 536 875人.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以下简称为“大陆”)的人口共1 339 724 852人.“大陆”人口中,汉族人口为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8.49%.“大陆”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乐乐题库
& 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知识点 & “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习题详情
22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7.9%
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摘录)回答28~31题:全国总人口为1 370 536 875人.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以下简称为“大陆”)的人口共1 339 724 852人.“大陆”人口中,汉族人口为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8.49%.“大陆”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1107045143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单选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摘录)回答28~31题:全国总人口为1 370 536 875人.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以下简称为“大陆”)的人口共1 339 724...”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人口密度=总人口÷面积.
根据人口密度的公式,人口密度=总人口÷面积=人÷9600000平方千米≈143人/平方千米.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密度的计算,熟记我国人口数量与面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摘录)回答28~31题:全国总人口为1 370 536 875人.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以下简称为“大陆”)的人口共1 33...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摘录)回答28~31题:全国总人口为1 370 536 875人.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以下简称为“大陆”)的人口共1 339 724...”主要考察你对“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与“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摘录)回答28~31题:全国总人口为1 370 536 875人.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以下简称为“大陆”)的人口共1 339 724...”相似的题目:
阅读表中的数据,判断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是&&&&
&人口(万人)
&面积(万平方千米)
3.60&广东香港澳门台湾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并认真回答以下1~2题.
死亡率(%)
死亡率(%)
3.65①②③④①④②③
上语文课时,以下人口密度最大的是&&&&讲台上操场上讲台下教室里
“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某地区当年出生率是1.5%,死亡率是1.0%,则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2对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3兰州市所辖三县五区中,面积最大的是水登县,其面积约为6100平方千米,人口约为49万,则其人口密度大约为&&&&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港澳地区统计数据,可知香港和澳门&&&&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人)
2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李家坪和林家渡两个村庄2007年度人口的调查,获得了如表资料: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出生率(‰)
死亡率(‰)
2.9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宜昌市人口约418万,面积为2.1万平方千米,则其人口密度约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摘录)回答28~31题:全国总人口为1 370 536 875人.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以下简称为“大陆”)的人口共1 339 724 852人.“大陆”人口中,汉族人口为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8.49%.“大陆”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摘录)回答28~31题:全国总人口为1 370 536 875人.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以下简称为“大陆”)的人口共1 339 724 852人.“大陆”人口中,汉族人口为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8.49%.“大陆”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相似的习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10:09:13 来源:www.ts12z.net 浏览:635次
内容提要:第六|六次|次全|全国|国人|人口|口普|普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 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日零时的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户,家庭户人口为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人,乡村人口减少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九、人口的流动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人,增长81.03%。
  十、登记误差
  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随机抽取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抽查结果显示,人口漏登率为0.12%。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境内”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内,“境外”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3]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数据不包括居住在境内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4]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10年底的数据。
  [5]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10年底的数据。
  [6]台湾地区的人口数为台湾地区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2010年底的户籍登记人口数据。
  [7]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8]文盲率是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9]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我国境内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10]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现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有关数据公布如下:
人口数 (人)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难以确定常住地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境外”是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3]本表全国合计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人口数。
  [4]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占全国合计常住人口(包括现役军人和难以确定常住地的人口)的比重。
  经国务院批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于日零时进行。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受程度、、、流动、保障、生育、、情况等。
  在市人口普查办召开的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上,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顾兖州介绍,人口普查就是“画地图、查房子、数人头”。画地图就是把北京市划分8万多块后,把调查员分到各块,分块负责。查房子,就是要查清8万多块内的所有建筑物。最后一项就是根据房子入户调查。
  与以往不太相同的是,今年人口普查之前,将先查清北京280万到300万栋房屋的详细情况,包括房屋的建造年代,建筑结构是钢混、钢架还是砖木的。普查结果将报市住建委,住建委依据这些指标为房屋定级,然后根据相关级别,分批进行抗震加固。
  此次人口普查还首次将我国境内的境外人员作为普查对象。将居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纳入人口普查,这是各国人口普查的通常做法,也是联合国的建议。增加外籍人口为普查对象,也是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有外籍人口居住地区的教育、住房、医疗以及公共设施的建设。
  顾兖州介绍,在以往的人口普查中,最难的就是过去一年的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因为,很多出生的婴儿不上户口,很多死亡的人也不销户口。新出生婴儿不上户口的主要原因是二胎、三胎,怕上户口会被罚。统计部门从计生单位获得的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市不上户口的新生儿大约有四五千人,但实际的数据可能会达到七八千人。而死亡人口不销户也多与利益相关,有的是为了领取相关的补贴,有的是因为财产没有分清。
  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入户调查将遇到三大难点。一是高档小区难入户,二是外来人口居住区,三是大机关单位集中区。顾兖州说,市统计局将拟定一份保密协议书,所有调查员人手一份,将与住户居民签订保密协议,对被调查对象的信息严格保密。[1]
  日,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
 普查原则
  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方案要求
  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从日开始到11月10日结束,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申报人应如实回答普查员的询问,不得谎报、瞒报、拒报。人口普查对象提供的资料,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根据方案,登记结束后,应当组织全面复查,复查工作应于日前完成。复查工作完成后,统一组织事后质量抽查,抽查工作应于2010年11月底前完成。
  于日前完成人口普查全部数据的汇总工作。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结束后,原始普查表按规定销毁。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应做好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和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等服务。
  中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日零时,目的是查清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3]
7月10日,由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西安财经学院承办,、、等10所高校协办的“中国2010人口普查宣传万里行”活动在启动。
  “2010年中国首届人口普查宣传万里行”是中国统计事业发展史上参与人数最多、活动地域最广、规模最大、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一次人口普查志愿者宣传活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安财经学院、湖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内江师范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12所高校的统计、经济类专业的2000余名师生,将组成200个科普知识宣传队,陆续奔赴各省(市、自治区)的县、乡、村、社区及中小学校宣传普及人口普查的知识。同时,协办高校近10万名大学生将利用暑假回到家乡进行宣传。整个活动将深入200万户家庭,发放宣传资料200万份,让600万人口知晓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有关情况。
  活动主要面向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人口普查知识,重点深入到中小学校、集镇、厂矿、乡村、社区,直接面对基层一线,以提高宣传效果。深入中小学校,通过互动游戏、播放科教片、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开展宣教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充分掌握中小学的人口普查科普知识掌握状况并提出调查报告;奔赴农村,调查群众的人口普查参与意识及对人口普查科普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充分掌握农村群众的人口普查科普知识掌握状况并提出调查报告;深入厂矿,对企业负责人及工人进行人口普查基本知识培训,通过问卷调查,充分掌握工人的人口普查科普知识掌握状况并提出调查报告。活动还将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举行图片展、知识讲座,以及利用中小学校、城镇、厂矿、企业、农村、社区的宣传专栏、橱窗张贴宣传画报,办人口普查宣传专栏。
  全国财政或将投入80亿元 据《》了解,《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规定,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
  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经测算,投入了5.5亿元,加上的投入,总量超过50亿元。
  据悉,今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央财政为此投入近7亿元,如果依照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央财政投入占比全国各级政府投入的1/10计算,今年全国各地投入或将达到70亿元,再加上中央投入的近7亿元,全国财政投入或将达到80亿元。
  除巨额的财政投入外,据了解,本次人口普查从2007年底进行“人户分离”试点开始历时3年,有600多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见人就登记,解决人户分离难题
  面对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由于涉及每个家庭和每个人,面临着流动人口十分庞大、人户分离现象比较普遍、公民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局面,普查难度前所未有。国家统计局局长直言,还有不少难题需要攻克。
  首当其冲的难题就是人户分离现象。人户分离又分为“异地”和“同城”两种情况。
  针对“异地人户分离”,国家统计局从2007年11月就在开始了第一个针对“外出人口”进行的专项试点;2008年9月,嘉兴一个有着三四万人口的被选作“外来人口”的试点。
  据冯乃林介绍,之所以选择和浙江这两个省,主要是因为江西属于农村人口比较多的大省,外出人口较多;而浙江属于外来人口比较多,居住比较不稳定,属于普查比较困难的地方。
  针对“同城人户分离”,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和原宣武区曾经专门做过试点。由于奥运村建设、原宣武区改造导致许多居民搬迁,但是因为涉及孩子上学、就医等原因,户口没有迁移。
  冯乃林告诉记者,进行同城和异地人户分离试点,重点是通过事先设计的方法,以提高这些人口流出、流入密集地方人口普查的准确度。
  据悉,以前人口普查登记是按常住人口进行登记,比如有一个农民工到北京,普查员在问了一些情况判断他在北京已经住够了6个月,就在北京登记。而通过试点后,这次人口普查总体上采用在现住地登记的原则。“只要在北京看到你了,就要进行登记,以避免普查员不认真登记或被调查对象担心要办暂住证而瞒报的现象。判断的标准不是交给普查员,而是通过统计部门的最后处理来进行把握。” 冯乃林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明确,将我国境内的境外人员也作为普查对象。据冯乃林介绍,目前,在境内长期居住的境外人员包括港澳台人士比较多,及时了解这部分人的情况,为其提供相应服务并进行管理,很有必要。
  此外,联合国希望所有国家都在2005年到2014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据联合国公布的信息,世界上大概有一百二三十个国家,集中在年进行人口普查。“我们也是响应联合国的建议。其实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一直都把境外人员作为普查对象。”
  绘制小区地图确保“户不漏人”
  绘制“小区”地图跟户口整顿密切相关。据悉,北京的户口整顿工作在8月15日到9月15日进行,全国的户口整顿是从5月初到8月底,有的地方可能要晚一些。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工作要求,希望各级公安部门9月份能把户口整顿所得到的关于户籍方面的信息,提供给人口普查部门。人口普查部门据此开始入户调查,进行普查小区的界定。
  为了在技术上做到严密,达到更为准确的普查效果,当“小区”地图绘制完成,国家统计局要求普查员按照“小区”地图到现场勘查,将“小区”内所有可能有人居住的建筑物,都在地图上标出来,最后依靠建筑物去进行普查登记,达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5]第二个特点这次人口普查是采取在居住地登记原则,通俗的讲就是逢人就查,见人就登,不管你的户口在不在这个地方,如果普查员进入到一个房间里,只要有人居住在这里,普查员就要进行登记,这就是居住地原则。
  第三个特点就是这次运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这次普查员们使用的光电录入,不仅能够识别123456这样的字码,还能识别手写的汉字,这样普查员到被调查对象家里去的时候,填完这个调查登记表之后,再把他们输入到光电录入机里,光电录入机就自动把这个信息登录了。
  另外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据人普办的消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表共有四种,短表、长表和供港澳台和外地人士使用的短表以及死亡人口调查表,这个是日起至号期间有死亡人口的用户需要填报此表。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了以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见后附文),依据其趋势好坏(民族构成、地区分布和人口的流动的好坏较难确定),可概括为:
  一、趋势向好的数据有:
  1、人口增长趋缓。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2、总人口性别比下降。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3、老龄化加速(注:老龄化与少子化有本质的区别;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少子化,是生活压力加大和及时行乐盛行的必然结果,将给家庭和国家带来灭顶之灾!)。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4、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上升。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二、趋势向坏的数据有:
  ①少子化严重(注:少子化与老龄化有本质的区别;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少子化,是生活压力加大和及时行乐盛行的必然结果,是家灾国难的开始!)。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
  ②总和生育率极低。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总和生育率接近3.10-2=1.10;实现代际均衡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为2.13,在发展中国家为2.30;实现代际低增长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应达2.2胎;在发展中国家应达2.3胎~2.5胎(普通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一胎或无胎)。
  2008年中国人口结构如下图:
三、理想的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各因素中,年龄和性别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结构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理想的年龄结构应符合“人口低增长和长寿命”二大特征;人口低增长是指年出生人口的低增长(人口出生率在14.0‰~16.0‰),年出生人口高增长(人口出生率高于16.0‰)和负增长(人口出生率低于14.0‰)均会使人口结构恶化!理想的性别结构应符合“同年龄的男女性别人数相等或相近”。
  由于人口出生率较难控制(特别是进入少子化社会以后更难于实现),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化,主要通过抑制或鼓励育龄妇女的生育胎次来实现。要实现代际均衡(零增长),在发达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13胎;在发展中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3胎。要实现代际低增长,在发达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2胎(中产二胎,金领三胎,少数多胎或少胎);在发展中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3胎~2.5胎(普通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一胎或无胎)。
  理想的人口结构如下图:
  资料1:3000万人口以上国家的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
  国名-------普查时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少子化程度
  日本-----------------13.8%-------------超少子化
  意大利---------------14.3%-------------超少子化
  西班牙---------------14.5%-------------超少子化
  德国-----------------15.0%-------------严重少子化
  乌克兰---------------15.8%-------------严重少子化
  中国------------16.6%-----------严重少子化
  俄罗斯---------------16.8%-------------严重少子化
  波兰-----------------18.2%-------------少子化
  加拿大---------------18.3%-------------少子化
  英国-----------------18.6%-------------少子化
  法国-----------------18.9%-------------少子化
  韩国-----------------20.6%-------------正常
  美国-----------------21.0%-------------正常
  阿根廷---------------28.3%-------------多子化
  南非-----------------32.1%-------------严重多子化
  印度-----------------34.4%-------------严重多子化
  坦桑尼亚-------------44.2%-------------超多子化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网站)
  资料2: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国家统计局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份------总和生育率(孩)-----少子化程度
  1950---------5.81--------------超多子化
  1955---------6.26--------------超多子化
  1960---------4.02--------------严重多子化
  1965---------6.08--------------超多子化
  1970---------5.81--------------超多子化
  1975---------3.57--------------严重多子化
  1980---------2.24--------------正常
  1985---------2.20--------------正常
  1990---------2.31--------------正常
  1995---------1.56--------------严重少子化
  2000---------1.22--------------严重少子化
  2005---------1.34--------------严重少子化
  2010---------1.44--------------严重少子化
  资料3:当进入了严重少子化社会后(年人口出生率低于13.0‰或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低18%或总和生育率低于1.8),人口均衡难于恢复,人口衰退不可避免!
  人类社会最早所统计的人口数自然要通过对人口的。
  可以肯定有什么时期的人口数据,自然在当时就应该有一定规模的人口调查。这里很可能存在后人对以往人口数据的推测,但是任何推测都不是无根据的,必定要依据当时的某些局部人口线索进行估计,而这些局部人口也一定来自于某种调查。
人口普查作为各国政府各个时期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真正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只有两百来年的历史。从世界范围来看,早在公元前4500年,
  就举办了全国性调查,按族登记人口。美国1790年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现代人口普查,当时的调查项目只有4个。到20世纪下半叶开始,人口普查基本上覆盖了全世界人口,各国的人口普查在时间、内容、方法上也逐渐趋向一致,使人口普查更具有可比性。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在世界历史悠久的各国中唯一有长期不间断人口资料记录的国家。中国最早的人口调查目前国现存的最早的人口统计数字是记载在西晋《帝王世纪》书中,数字引自所记载的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时代,“禹平水土,还为九州”,九州之地的人口为人。由于历史久远,大禹时代不可能有统一的、全国性的人口调查,所载数据也不可能是全面调查数据。所以也只能属于对部分人口的调查。
  能够发现的中国首次人口调查则始于39年,即公元前789年,是当时的(现在的镇原、固原和一带)进行的规模较大的人口调查。《周礼》一书记载了周代的人口调查制度和体制。整个制度极为缜密:、地官司徒,秋官司寇、。先生曾对此进行分析整理,绘制出周礼中人口调查制度表。在周代不仅人口调查制度比较完善,人口调查的内容也是相当完整和丰富的,在很多具体项目上与现代人口普查极为相似。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2200年,大禹曾经“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所谓“数万民”就是统计人口。上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中国各州、郡的户数和人口,是在(西汉平帝元始2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有1223.3万户,5959.4万人。洪武三年(1370年)11月,曾对全国人口进行过一次声势浩大的“点闸对比”,给每户编制户帖,帖上首印“钦奉圣旨”,填写户主及家庭成员基本信息,还备附注“事产”、“户别”等专项内容,记载这家人的身份和经济来源等信息,譬如注明其是“军户”、“民户”抑或“匠户”等等,这种“户帖”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户口本”。据悉,明太祖的这场“人口普查”比美国(1790年)和(1801年)的“国情普查”早400多年。英国学者津曾著文叹曰:“此为全世界最早推行全国人口普查的明证和榜样!” 以后各朝代都建立登记每户人口的表册,当然当时的人口统计与近代的人口普查是有很大距离的。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在少数省的某些县份先后进行过试验性的人口普查。
  现代人口普查
  现代人口普查迄今已有200年的历史。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是从美国1790年人口普查开始的。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公布普查结果并把人口普查作为一项条款写进宪法的。紧接着美国之后,英国和于1801年进行了人口普查,它们同一样,也是每隔10年或5年举行一次人口普查,除个别战争年代外,一直坚持定期人口普查的制度。
  现代人口普查的历史大体可分为3个时期:①年,正值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出于制定法律或掠夺的需要,一些力图确定本国及其殖民地的潜在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这个时期,先后有美、英、法等国进行了人口普查,普查范围占的20%。②年,帝国主义重新划分殖民地和的斗争,引起了考察新领土劳动潜力的兴趣,如、印度作为在此期间进行了人口普查。十月革命后,于1920年进行了人口普查,使全世界人口普查的范围增加到占总人口的76%。③从1950年到现在,通称战后人口普查。这一时期,由于许多国家摆脱了统治,获得独立,纷纷进行新的人口普查,为国家建设提供人口资料。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举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使全世界进行过普查的人口增加为占世界人口的98%。战后人口普查的显著特点,一是普查项目普遍增多;二是使用电子计算机汇总人口普查资料日益普遍,有利于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和利用。
  新中国成立后,相继进行过五次中国性的人口普查。
  1953年以7月1日零时为人口调查的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调查项目包括本户地址、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与户主关系等6项,在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查清了底数。
  第二次人口普查以日零时为人口调查标准时间,增加了本人成分、文化程度、职业3个调查项目。
  1982年以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三次人口普查,调查项目增加到19项,还第一次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日零时为标准时间进行,登记的项目共21项,是以往历次人口普查调查项目最多的一次。与前三次人口普查采取的设立普查登记站的办法相比,这次人口普查改为主要采取普查员入户点查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
  日进行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普查项目增加到49项,并首次采用光电录入,将为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口依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部署,第六次人口普查日将在全国展开。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进行的第一次全国范围的人口普查。
15:03:36 15:02:50 14:42:51 15:11:21 15:07:26 15:03:18 15:02:39 10:55:12
个人主页:
验证:* →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