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单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会反应吗?~

当前位置: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石墨B.碳酸钙C.食盐D.烧碱-九年级化..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石墨B.碳酸钙C.食盐D.烧碱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北京市竞赛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石墨B.碳酸钙C.食盐D.烧碱-九年级化..”主要考查你对&&单质和化合物&&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1)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单质的分类:依据组成单质元素的性质把一单质分为三类。金属单质: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铁、铜、银等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碳、磷、氧气等稀有气体单质: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氦、氖、氛等单质 化合物: (1)概念: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的分类: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区别和联系: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理解单质的概念必须抓住两点:①由同种元素组成;②必须是纯净物,如氧气是一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绝不可能是化合物,如氧气 (O2)、臭氧(O3)两种物质混在一起是一种混合物,但是只有一种氧元素;同样的例子还有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等。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1)单质的概念:①理解一单质的概念不仅要关注它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还应注意它首先是一种纯净物。如:氧气、氮气、碳、硫、铁、铜、各种稀有气体等都属于单质。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白磷与红磷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都只含一种元素,但都属于混合物。 (2)化合物的概念:理解化合物的概念同样不仅要关注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还应注意它首先是一种纯净物。如二氧化碳,氯化钠、高锰酸钾等都属于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的区别:1. 共价化合物(1)概念:像HCl、CO2这样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2)共价化合物的类型:①两种非金属原子结合成的化合物,如HCl、CO2等。②非金属与酸根构成的化合物,如H2SO4、HNO3等。2.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全部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共价化合物大多数由分子构成。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石墨B.碳酸钙C.食盐D.烧碱-九年级化..”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9300015418282824256891286299260174当前位置: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制取蒸馏水是把杂质从水中蒸出B.通过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蒸馏水是把杂质从水中蒸出B.通过加热除去氯化铵固体中的碘单质C.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为了安全起见,应在小烧杯上盖上表面皿或玻璃片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注入小烧杯中,加水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水的沸点较低,制备蒸馏水时是把水蒸出,故A错误;B.氯化铵加热易分解,碘易升华,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分离二者,故B错误;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易爆炸,在小烧杯上盖上表面皿或玻璃片,可防止碱液飞溅,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误.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制取蒸馏水是把杂质从水中蒸出B.通过加..”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分离,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分离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和要求:(1)选择分离与提纯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①不增:指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指应尽可能减少被分离与提纯的物质的损失。 ③易分离:指如果使用试剂除去杂质时,要求反应后的产物跟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分离。 ④易复原:指分离物或被提纯的物质都要容易复原。 (2)分离与提纯操作过程应遵循“三必须” ①除杂质试剂必须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过量试剂会带人新的杂质);③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常见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1)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2)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①加热法混合物中混有某些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来。例如:食盐中混有氯化铵、纯碱中混有小苏打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②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杂质,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粒子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入试剂能将先加入的过量试剂除去,最后加入的试剂不引入新杂质。例如:加入适量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③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将某种物质进行多次转化而分离。例如:分离Fe3+和Al3+时,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和NaAlO2,过滤后,分别再加盐酸重新生成Fe3+和Al3+。注意转化过程中尽量减少被分离物质的损失.而且转化后的物质要易恢复为原物质。 ④酸碱法被提纯物质不与酸或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或碱发生反应,可用酸或碱作除杂试剂。例如:用盐酸除去 SiO2中的石灰石,用氢氧化钠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⑤氧化还原法 a.对混合物中混有的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将杂质氧化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氯水滴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除去FeCl2杂质。 b.对混合物中混有的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还原剂将杂质还原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过量铁粉加入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振荡过滤,除去FeCl3 杂质。 ⑥调节pH法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一般加入相应的难溶或微溶物来调节。例如:在Ca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由于 Fe3+水解,溶液呈酸性,可采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将 Fe3+沉淀除去,为此,可向溶液中加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碳酸钙等。 ⑦电解法此法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例如:电解精炼铜,将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通直流电,在阳极铜及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在阴极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析出,从而提纯了铜。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仪器:容量瓶(应注明体积),烧杯,量筒,天平,玻璃棒,滴管 (2)原理: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3)步骤: 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溶质,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溶解:在盛有溶质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 (4)误差分析: ①计算是否准确 若计算的溶质质量(或体积)偏大,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也偏大;反之浓度偏小。 如配制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把硫酸铜的质量误认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导致计算值偏小,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②称、量是否无误 如称量NaOH固体在纸上或称量时间过长,会导致NaOH部分潮解甚至变质,有少量NaOH黏附在纸上,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或仰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所取溶质的量偏少或偏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或偏大。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后再用蒸馏水冲洗量筒,把洗涤液也转入烧杯稀释,或用移液管将液体溶质移入烧杯中后把尖嘴处的残留液也吹入烧杯中。在制造量筒、移液管及滴定管时,已经把仪器内壁或尖嘴处的残留量扣除,所以上述操作均使溶质偏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③称量时天平未调零 结果不能确定。若此时天平重心偏左,则出称量值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也偏小;若重心偏小,则结果恰好相反。 ④称量时托盘天平的砝码生锈 砝码由于生锈而使质量变大,导致称量值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⑤操作中溶质有无损失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溶质有损失,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如:⑴溶解(或稀释)溶质,搅拌时有少量液体溅出;⑵未洗涤烧杯或玻璃棒;⑶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⑷转移洗涤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 影响溶液体积V的操作有: ①定容时不慎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当液面超过刻度线时,V偏大使溶液浓度CB已变小,无论是否取出都无法使溶液恢复,只有重新配制。 ②定容后盖上瓶塞,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定容时由于少量溶液粘在瓶颈处没有回流,使液面偏低但溶液浓度未变,若再加水,则使V偏大,cB偏小。 ③定容时仰视或俯视 定容时仰视,则液面高于刻度线,V偏大,cB偏小;俯视时液面低于刻度线,V偏小,cB偏大。 ④移液或定容时玻璃棒下端放在容量瓶刻度线之上会导致V偏大,cB偏小。 ⑤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入容量瓶 溶解或稀释过程常伴有热效应而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容量瓶的使用温度为室温(20℃),若定容时溶液温度高于室温,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反之浓度偏低。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制取蒸馏水是把杂质从水中蒸出B.通过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50610312468358614393553317439374592已知:X、H为黑色固体单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为红棕色粉末。常温下C、E、F、G均为无色气体,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空白的应该是E吧?那么E是氢气(后面反应条件错了= =应该是加热) X是碳D是碳酸钙 C是CO2 碳酸钙加酸(稀盐酸或者稀硝酸)CO2和Ca(OH)2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H是铁 F是氧气
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G是一氧化碳 Y是氧化铁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方程式自己练下吧好吗 有不懂的可以百度HI我...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A.CaCO3.10H2O或者Ca(HCO3)2B.H2OC.CO2D.CaCO3E.H2F.O2G.COH.FeX.CY.Fe2O3D到C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C到D反应:Ca(OH)2+CO2=CaCO3沉淀+H2OF与H反应: 3Fe+2O2=Fe3O4G与Y反应:3CO+Fe2O3=2Fe+3CO2
A是Ca(HCO3)2
C是CO2D是CaCO3
高温D到C得反应
CaCO3====CaO+CO2↑
高温C到D的反应
2CO2+C====4CO↑
点燃F与H反应
3O2+4Fe====2Fe2O3
△G与Y反应
3CO+Fe2O3====2Fe+3CO2 生成铁粉是黑色的。。不要顾虑
(1)E: H2
C的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
D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
3,F与H的反应:4Fe+3O2=2Fe2O3
4,G与Y的反应:3CO+Fe2O3=2Fe+3CO2(A:Ca(HCO3)2
1.H2 ; C2.CaCO3高温条件=CaO+CO2
CO2+Ca(OH)2=CaCO3+H2O
3Fe+2O2燃烧=Fe3O4
3CO+Fe2O3高温=2Fe+3CO2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盐(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2)为了测定某种“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该种“石头纸”样品l0克,加入100克7.3%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48克;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质量为2克;该同学想出甲、乙、丙三种计算方案:甲:根据“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106.48克,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求解;乙:根据“反应后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的质量2克,可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求解;丙:根据“100克7.3%的盐酸溶液,可知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求解.以上方案中,不正确的是丙.(3)根据上述的某个正确方案计算该“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0%.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与会人员领到的会议通知、日程表、便签纸等都是外观与普通纸相似的“石头纸”.“石头纸”的主要原料为碳酸钙,加上少量聚乙烯和胶合剂制成(聚乙烯和胶合剂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1)为了测定某种“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该种“石头纸”样品10g,加入100g含HCl7.3%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48g;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质量为2g;该同学想出甲、乙、丙三种计算方案:甲:根据“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106.48g,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求解;乙:根据“反应后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的质量2g,可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求解;丙:根据“100g含HCl7.3%的盐酸溶液,可知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求解.以上方案中,不正确的是丙&(填序号).(2)根据上述的某个正确方案求出该“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与会人员领到的会议通知、日程表、便签纸等都是外观与普通纸相似的“石头纸”。“石头纸”的主要原料为碳酸钙,加上少量聚乙烯和胶合剂制成(聚乙烯和胶合剂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1)“石头纸”中的碳酸钙属于______(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2)为了测定某种“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该种“石头纸”样品l0克,加人100克7.3%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48克;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质量为2克;该同学想出甲、乙、丙三种计算方案:甲:根据“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106 .48克,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求解;乙:根据“反应后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的质量2克,可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求解;丙:根据“100克7.3%的盐酸溶液,可知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求解。以上方案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3)根据上述的某个正确方案计算该“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与会人员领到的会议通知、日程表、便签纸等都是外观与普通纸相似的“石头纸”。“石头纸”的主要原料为碳酸钙,加上少量聚乙烯和胶合剂制成(聚乙烯和胶合剂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
(1)“石头纸”中的碳酸钙属于______(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2)为了测定某种“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该种“石头纸”样品l0克,加人100克7.3%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48克;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质量为2克;
该同学想出甲、乙、丙三种计算方案:
&甲:根据“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106 .48克,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求解;
&&乙:根据“反应后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的质量2克,可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求解;
&丙:根据“100克7.3%的盐酸溶液,可知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求解。
&以上方案中,不正确的是_____&&&&&&&&&
&(3)根据上述的某个正确方案计算该“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div id='ef3ad7c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与会人员领到的会议通知、日程表、便签纸等都是外观与普通纸相似的“石头纸”.“石头纸”的主要原料为碳酸钙,加上少量聚乙烯和胶合剂制成(聚乙烯和胶合剂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1)“石头纸”中的碳酸钙属于______(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2)为了测定某种“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该种“石头纸”样品l0克,加入100克7.3%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48克;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质量为2克;该同学想出甲、乙、丙三种计算方案:甲:根据“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106.48克,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求解;乙:根据“反应后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的质量2克,可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求解;丙:根据“100克7.3%的盐酸溶液,可知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求解.以上方案中,不正确的是______.(3)根据上述的某个正确方案计算该“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人体所需的元素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以补充.如制成补钙、补锌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等,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1)从上面提到的补钙剂、补锌剂和加碘食盐中的钙、锌、碘是指
D(填选项字母).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2)碳酸钙是一种价廉高钙补钙剂,虽然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服用后可转化为可溶性钙盐被人体吸收,因此,碳酸钙在医疗上还可以用来治疗以下
B症.A.夜肓症B.骨质疏松症C.甲状腺肿大D.糖尿病(3)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斯达舒,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胃酸(盐酸)起中和作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4)维生素是人们生活中需要的六大营养素之一,除此之外,人类日常生活中所需的营养素还有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
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很多,补钙剂、补锌剂和加碘食盐中的钙、锌、碘是都是指的元素;知道钙元素对人体的作用;认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我们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补钙、补锌、补碘,补的是钙、锌、碘等元素,而不是仅仅单质、原子、离子;(2)补钙剂能促进骨质钙化,治疗骨质疏松症;(3)氢氧化铝与胃酸(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4)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是:维生素、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故答案为:(1)D;(2)B;(3)Al(OH)3+3HCl=AlCl3+3H2O;(4)蛋白质、脂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