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德育工作计划音乐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有何意义

[2回复 / 2509阅读]
我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楼主发表于: 15:29来源于: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全国“五五”普法规划,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在第六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省、市也相继召开了会议,对“五五”普法作出了统一部署。各街道、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开展“五五”普法的重要意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从我区情况看,当前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因征地拆迁、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时有发生,各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等犯罪呈多发态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调节好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保证社会有序运转。只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权益;才能不断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才能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客观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增强各级党委、政府法治化管理水平,尤其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不断推进我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职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建设“法治江东”的基础工程&&&&区委六届九次全会上作出了建设“法治江东”的决定,这是区委从完善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江东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江东”,关键在人。没有广大干部群众法律素质的普遍提高,法治建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过20年的普法教育,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各项事业和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普法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与建设“法治江东”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法律还没有真正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和遵守。开展“五五”普法,对建设“法治江东”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才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才能使公民懂法、守法、用法、护法,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管理走上法治化的轨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顺利实施我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现代化新中心城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靠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同时也要靠完备的法制来保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理,有利于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的形成,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市场的能力,提高企业依法经营、依法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进一步营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推进市场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弘扬法治文化,把法治精神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中去,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总之,各街道、部门一定要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推动我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1楼发表于:
讲得好,学习了。
2楼发表于:
确实好,法律意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请或。
按 CTRL + ENTER 快速回复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正珠,它是人类最高级、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感情、陶冶学生情操的的重要教育形式,在健全学生人格、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理念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德育就是道德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同属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有多种功能,德育无疑其中之一。如何将音乐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音乐的教育资源,深入探索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灵健康的促进作用和美的心灵的塑造功能——即德育功能,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音乐教育的德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3.71【正文快照】:
珠,它是人类最高级、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感情、陶冶学生情操的的重要教育形式,在健全学生人格、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理念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德育就是道德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同属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珊珊;;[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年05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秀芳;;[J];才智;2011年06期
廖华;;[J];成才之路;2011年12期
孙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9期
张正萍;;[J];教育艺术;2011年06期
陈晓婷;;[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7期
旺堆;;[J];学周刊;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志仙;;[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侯亚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年11期
樊志清;;[J];枣庄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吴健;;[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15期
曹惟;王勇;;[J];大家;2011年04期
施晓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7期
陈海玲;;[J];文教资料;2010年10期
何玉锋;;[J];黑河教育;2011年05期
吴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1期
陶花鸣;;[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理;;[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苗鸿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宋庆垒;;[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向文;;[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程英华;;[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A];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C];2006年
黄丽;;[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张尉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罗琴;;[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方楠;;[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河北省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岳晓芹;[N];中国教师报;2009年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N];中国艺术报;2010年
牛世生;[N];吉林日报;2005年
文竹;[N];中国文化报;2009年
李晋萍;[N];音乐周报;2005年
吕健;[N];中华读书报;2004年
方捷新;[N];中国文化报;2008年
安塞县沿河湾中心小学 刘渊;[N];延安日报;2011年
陶格斯;[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高峰;[N];中国艺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资利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金桥;[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车新春;[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王文澜;[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崔学荣;[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王丽虹;[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戴俊超;[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许洪帅;[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金顺爱;[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邓兰;[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梁愔;[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孙红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贾晓星;[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马静;[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陈映蓉;[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曹惟;[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胡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资利萍;[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李林林;[D];山东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欢迎您,[][]
(您的IP:220.177.198.53)
下载人数:17685人
下载人数:565人
下载人数:466人
下载人数:404人
下载人数:336人
下载人数:330人
下载人数:329人
下载人数:260人
下载人数:249人
下载人数:234人
下载人数:210人心若阳光—定南三中体育组李文贵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
上传: 刘经文 &&&&更新时间: 8:15:53
&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 章贡区沙河中学&& 刘经文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特殊功能,本文从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和德育的基本方法三个方面,对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规律进行探讨。认为,利用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好的突出体育教学的教育性,同时,德顺利进行体育教学工作,完成好各项教学任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功能;教育功能 1.前言 &&& 中学生的品德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渗透在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学校整个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竞争性和群体性。它活动空间大,学生单独实践性强,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多方面的德育价值,本文试对体育教学中实施的基本方法作一简单分析。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中学生 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 3.分析与结论 3.1体育教学实施德育的基本特征 3.1.1德育的认识 &&&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身体练习,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运动乐趣,从而获得品德的基本概念。 3.1.2德育的渗透 &&& 体育教学中的团体活动与实践,可以激励和调节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爱国情感。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和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义务、责任和荣誉感。 3.1.3德育的意志和行为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为以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它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在体育教学的多边活动中,学生显示出来的积极进取、不懈努力、坚韧自控等精神力量,对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坚持性和果断性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4体育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就其内容说,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因而我们所说的德育,包括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制定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 4.1政治思想教育 &&& 主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在政治方向上要求学生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教育他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时刻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以党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2意志品质教育 主要指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朝气蓬勃的向上精神。 4.3道德作风教育 &&& 主要指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文明行为、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等集体意识。高度的组织纪律是教育的结果,也是教育的手段。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以组织纪律为必要条件,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对同学真诚友爱,团结互助,教育学生认识同学间互相友爱是同志关系表现,也是对集体责任感的一种表现,在学校期间对同学友爱关心集体,为今后走向生活,正确对待同志,加强集体责任感打基础。 5体育教学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 & &&21世纪的中学生,他们思想开放,不盲从,遇事爱思考,不迷信,特别是由于学生个性不同,对体育的理解,态度与行动也不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是德育教育的四个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四个环节,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也应围绕这四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5.1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外,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之目的,体育教学具有动态性强,人际交流频繁,活动空间大的行为特征。人类的勇敢、机智、忍耐、团结、互助等精神品德都可以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其本身的有利条件,使一些基本道德和义务,集体精神和竞争意识,行为习惯与准则,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体验。 意志是体现在行动中的,是调节行动的精神力量,也是在克服困难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重视课中的行动练习,让学生在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把意志磨练得更加坚强。对于难度较大的身体练习,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克服困难后,感受到胜利的欢愉。 5.2结合学生的特点 &&&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少年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时期。他们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相矛盾的临时期,而高中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趋于成熟,各方面接近或达到成年人水平。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他们的各种活动已经明显表露出个人特征。因此,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时,应注意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表扬是对学生的进步和优良的思想品德的肯定,以促其巩固与发扬。但青少年学生同任何人一样,也会有缺点和错误,对此应从爱护的观念出发,给以适当的帮助或批评。批评能抑制不良的思想行为,促使其克服和改正。所以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应注意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批评时先表扬和鼓励,然后指出其不足,防止后进学生不至于产生自卑感,丧失继续前进的信心。教学中能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做到区别对待,同时要注意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 5.3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 &&& 体育教材内容多种多样,皆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教师要善于发掘其潜在的教育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德育工作。例如:利用游戏和竞赛教材,可以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自觉守纪、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勇敢顽强、不骄不馁的教育。队列教材,可以对学生进行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教育,耐久跑教材则可以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与吃苦耐劳的意志教育。而体操教学中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勇敢、果断、克服困难、坚毅顽强的良好品质等等。 5.4严密的教学组织教法性 &&& 严密的教学组织教法,可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迅速,整齐,协调配合,认真负责等集体主义精神。教法得当,不仅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的掌握,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的思想观点以及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进取的精神。体育教学有&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各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基本要求,充分运用这些要求是实施德育的重要环节。例如:开始部分要求学生集合做到快、静、齐。准备部分要求学生能行动一致,这是实施纪律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的最好时期。基本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勇于实践,在不断的努力中,形成自觉学习、吃苦耐劳、坚忍不拔、顽强进取的优良品质。结束部分的小结讲评,能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激发进取向上的精神。总之,教师在完成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其严密的教学组织,教学措施等,都无不具有思想教育的内容。 5.5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 突发事件是教师预料之外出现的事件。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对鼓励和强化好的思想作风,抑制不良现象,提高对是非的识别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集体风气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首先弄清情况,然后通过说理,劝导,表扬,批评等方法,进行实事求是,明辨是非的教育。如一时难以弄清情况,则不应急于处理,可先制止事态发展,待课后弄清再作处理。只要是非分明,实事求是,表扬、批评恰当,就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5.6发挥集体作用 &&&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良好的熏陶、教育作用,不良的现象及其影响常常会受到良好班风的抑制。教师可以将教育目标或意图渗透在适合中学生的各种有趣的活动之中,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彼此启发,相互反应、支持鼓励、气氛感染。总之,通过充分的互动,探讨自我,并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和接受新的观念,促进自我成长。例如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活动,将本班学生分成几小组(每小组一般以8人为宜),进行&搭金字塔&比赛,规定比赛中不得讲话,只能通过眼神、手势、形体进行交流,并规定比赛时间(15或20分钟不等)。到规定时间后各小组停止操作,进行组内交流、分享,每一个成员谈活动中自己的感受到的启发,其他成员专注倾听。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在班级内交流,谈本组搭塔的体会和感受,并对本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通过这个紧张、有趣的活动,学生的感受是:组内每个成员都在为自己的小组努力;搭塔的成功离不开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小组的气氛不允许有袖手旁观之人等等。参加学生的体会是: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离开集体则将一事无成,集体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准则。接着进行&分组&游戏,全班同学随着教师的口令,不断地进行分组,如&二人一组&、&五人一组&、&八人一组&等等,每次重新分组,总有几个学生没有被小组接受。活动结束,请未被小组接纳的学生谈感受,他们的感受是:没有被小组接受,感到孤独、无助、尴尬,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很羡慕那些被小组接纳的同学。因此亲身体会到每个人都希望被集体接纳,都有一种归属感,小组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被小组接纳才能得到肯定,才能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所以我不能脱离小组。至此,怎么能说教育目标没有达到?这就是集体教育的魅力所在,它不是靠说教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而是通过这种看似轻松娱乐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互动、分享,自觉反思,进行达到教育的目的。 5.7教师的模范作用 &&& 学校教育对学生知识和个性形成起主导作用,这个主导作用是通过教师工作而实现的,是教学计划和思想品德教育有具体执行者。&身教胜过言教&。教师要严于律己,才能施教于学生,这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更是学生的榜样,他的仪表、言行、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等,都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是一种直观、生动,很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教育手段。 6结论与建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基础教育,同时也进一步确立了基础教育是以素质为中心的原则,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原则下,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为素质教育服务的作用&。所以,为更好的落实体育教学的德育工作,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我认为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施教过程中,应结合体育教育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结合中学生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严密的组织教学,注意处理好意外事件的发生和发挥集体的积极作用。 4注意自身的素质修养。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育工作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