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oto x style后盖材质后盖什么材质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说起摩托罗拉,相信大多数人的印象还是停留在 V3 亦或是 Defy 时代,毕竟这两段时间是摩托罗拉最为辉煌的时代。而随着渐渐被后起新秀超越,摩托罗拉最终也因销售业绩不佳,也不得不转手出售。最先“娶入”摩托罗拉的便是 Google,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Google 这颗大树枝繁叶茂,也让诸多摩粉看到了摩托崛起的希望,但是 Google 收下摩托罗拉为的只是其庞大的专利,而顺势推出的 Moto X 虽然拥有先进的定制理念,但是由于产品太小众最终也未能让摩托起死回生。
维持一年后,Google 就把摩托罗拉转售给联想,当然后者目的也是借摩托上位,不过联想是否会给摩托更多的支持还待时间去考验,而本文的主角 New Moto X 便是在此期间推出。New Moto X 相对于前代在外观上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变,所以第一印象并不惊艳,而系统层面上也更接近于原生,对于原生控来说也是非常容易上手。
更修长更苗条,手感好到爆
New Moto X 并未有全新的设计,仍旧是延续 Moto X 的圆润风格,由于屏幕升级至 5.2 英寸,所以机身也更加修长,并且机身厚度也去到 9.9mm,但由于后背拥有独特的弧线所以手掌感知到的是那 4mm 左右的边框厚度,那多余的 5mm 也就不知不觉的消失了。New Moto X 正面也是搭配 2.5D 屏幕,再加上契合度良好的铝制圆润边框,使得触感是如丝般的顺滑丝毫没有界限。这种感觉之前也只有在 HTC One M8 身上找到过,但像 New Moto X 这种非一体式机身还属初次。
这次到手体验的 New Moto X 后盖是定制的竹制版本,所以在手感上真是 XX 的爽,除了材质带来的触感提升之外,New Moto X 特有的后背弧度给手感带来提升,后背弧线无限近于手掌弧度所以拿在手中很是稳固。不过唯一比较介意的就是 New Moto X 的重心位置有些偏上,所以单手操作时会有些缺乏安全感,如果拿的太靠下有种会翻过去的可能,所以各位在单手把玩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下。
除了弧线与材质之外,New Moto X 后背整体上也基于对称设计,在中轴上最为明显的就是大眼摄像头和按钮式 Logo,虽然个人对于这种豪放的设计无爱,但是也不反感,这个也就类似于 iPhone 6 的凸起摄像头,看多了自然也就接受了。除了摄像头主体之外,周围还有两颗隐藏式 LED 补光灯,设计上拥有了一体性,所以这颗摄像头外观虽大但不丑。
后背上其实最抓眼球的还当属按钮式 Logo,虽然并没有任何功能,但是当单手操作 New Moto X 时,食指很容易“定位”到上面,使得把握更为精准,但随之也晋升为指纹收集器,并且在风格上似乎也回归到摩托的豪放风。虽然在刚入眼时,心里并没有完全接收到背部摄像头与 Logo 的设计,但当真正上手时却并未有那么反感,也许是被后背的弧线和材质掩盖过去了,毕竟每天看的最多的只是屏幕而已。
New Moto X 正面的设计就没有背部那么喜人,手上的这部白色版本尤为突出,虽然屏占比、屏幕黑便这些硬性指标 New Moto X 的表现都不错,但是正面 6 个黑洞以及上下凸起的扬声器和听筒也算是比较另类了,所以对这些比较介意的尾巴还是直入黑色吧。除了前置摄像头、光线感应器以及距离感应器之外,New Moto X 前面板还有三颗特殊的传感器用来感知使用者的动作,可以智能判断以便显示简短通知亦或是时间,但是似乎太过“智能”,有时我在睡觉翻身时耳旁的 New Moto X 也会随之点亮,总感到有种被手机监视了的感觉。不过在日常中很难漏读通知,只要&&New Moto X 旁边,总会在合适以及不合适的场景点亮屏幕以给你显示时间以及通知状态。
因需而配,1080P SA 屏稍有偏色
还记得在 Moto X 推出时,因配备有 720P Amoled 屏幕而颇受争议,不论显示效果怎样,但是由于 Moto X 的 Moto Display(主动显示),如果选用 IPS 亦或是 SLCD 都会削弱续航能力,所以 Moto 最终选择为 Amoled 材质也是因虚而配。这次也未有例外,New Moto X 的屏幕材质仍旧是 Amoled 材质,只是屏幕规格提升到 5.2 英寸 1080P 级别,并且拥有 423PPI,所以在屏幕细腻程度上已经没有明显的颗粒感。虽然在三星 Galaxy S5 上类似的屏幕表现都已不差,但是在 New Moto X 上屏幕表现有所偏差,不知是个例还是通病。
正视屏幕会有些偏绿,而稍微倾斜一下便会偏红,并且 New Moto X 的屏幕亮度并不太高,在室外很难看清楚屏幕。当然 Amoled 的显示确实会有些浓艳,但这可以适应过来,身边就有不少朋友由 Amoled 转到 IPS 之后大吐显示平淡。不过个人觉得 New Moto X 的这块屏幕真的不算上乘,现实效果也勉强合格吧。
纯净如一,New Moto X 系统体验
自 Moto X 起,摩托罗拉就已经摆脱掉那个工程师味道浓重的 Moto Blur,改成更接近原生的 Motorola Mobie Computing System,这也在体验上更接近于原生,虽然原生也有许多不便的地方,但是相对于 Blur 来说也是一大进步。
New Moto X 本次系统是为 Android 4.4.4,并且一并保留了 ART 模式,作为勇于吃螃蟹的人,当然到手后先转到 ART 模式。在 ART 下,系统并没有明显的 bug 与闪退。虽然转成 ART 之后,在安装 App 时时间会有少少加长,但换来的确是丝般的顺滑。
虽然系统体验接近于原生,但是也是拥有摩托罗拉自己的软件加成,这也使得系统整体有了些摩托的影子。不过对于国内用户来说,摩托罗拉所提供的软件支持不支持中文,当然也无法使用中文来唤醒亦或是控制,所以在体验的这段时间我并未开启,毕竟为了使用语音控制从而切换到英文有种因小失大了的感觉。
很多摩托罗拉自带软件要么与 Google play 有关,要么不支持中文。
除了语音控制(Moto Voice)之外,New Moto X 上还拥有摩托罗拉迁移、Motorola Connect,摩托罗拉迁移也是为了用户方便将其他设备(包括 Android 与 iOS)的数据导入 New Moto X,而 Motorola Connect 则有些类似于简单的手机管理软件,可以做简单的无缝连接(诸如同步显示短信与电话等信息)。唯一遗憾的是 Motorola Connect 需要启用谷歌账号以及 Chrome 插件,所以使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门槛”,毕竟 New Moto X 未有在国内上市的计划,所以未针对优化也在意料之中,除去国内用不到的一些服务之后,New Moto X 在整体体验上基本与 Nexus 系手机相类似。
保留摩托“特色”,相机成像略有遗憾
New Moto X 的主摄像头规格由上代的 1000 万像素提升到 1300 万像素,且传感器也由 OV10820 升级成索尼的 IMX135,虽然不是时下流行的 IMX214 但整体来说也要由于上代的综合素质。但比较遗憾的是传感器尺寸也由 1/2.6 英寸减少到 1/3.06 英寸,换言之,也就是单个像素体积减少到 1.1μ,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弱光下拍照噪点飙升导致画面不够纯净。
虽然 New Moto X 的摄像头够大,但成像一般。
拍照软件上虽然界面与原生相近 ,但是在具体操控上还是与原生有不少的不同。首先对焦方式并不支持手指触控对焦,而是拖动对焦,需要手指拖动对焦框才可以干涉对焦,但也仅限一次,所以在拍摄微距时非常拙计,通常需要来回拖拉几次才能准确合焦,成片率有些低。且 New Moto X 防眩光能力不强,样张中如果有较强光源的话,很容易出现光斑。虽然有少许光斑会给照片带来一定的奇幻色彩,但是 New Moto X 控制的并不理想,这也就说明其镜头素质并不是最佳。
拍照界面依旧简如原生。
相机软件可设置性并不高。
依旧可以甩动手腕两次快速开启相机。
下面是由 New Moto X 拍摄的样张,供参考:
从样张中可以看出 New Moto X 所拍出的样张都有些不够通透,并且相片整体包容度不够大,所以天空略微有些过曝,以至于很难呈现出蓝色的本色。而在合焦速度上 New Moto X 也稍有拉风箱的状况,不过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仍旧可以做到快速对焦,并且无论光线情况如何,快门速度都不慢,所以很少会有因为快门太慢而糊掉照片。整体来说,New Moto X 的相机在白天还算中规中矩,但是在晚上亦或是在弱光的室内就会有些拙计,照片成功率也没有强光下那么高,由于像素体积变小所以样张的纯净度较低,当然涂抹痕迹也很大,所以在弱光下得到的样张会有类似油画的“特效”。所以一句话总结 New Moto X 相机就是:白天不是龙,晚上一条虫。也就是说 New Moto X 的相机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似乎仍在原地踏步,不过摄像头的弱势也算是摩托的一个传统吧。
小结:依旧是小众旗舰的 New Moto X
虽然 New Moto X 在配置上选择了更为成熟的高通 SoC,但由于其核心 Moto Maker 仍旧难以大规模推广,所以其仍旧算是一部小众旗舰。外观依旧延续摩托良好的工设底蕴,再加上良好的品控使得 New Moto X 依旧是部上乘之作,而特殊材质后盖和优美的弧度依旧是良好手感的保障。不过在细节处理上也是拥有欧美式的粗犷,比如后背的 Logo、听筒与扬声器以及大颗的摄像头, 这些本可以做的小而精优而美,这也算是外观上的遗憾之处。
关于 New Moto X 值不值得买,我想就算说出不建议购买,相信摩粉们也会争相海淘购买,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New Moto X 外观设计上乘,用户体验良好,并且你对手机拍照并没有苛刻的要求的话,那 New Moto X 可以一试。但如果你想要良好的拍摄能力,那建议还是转入 Lumia 亦或是 iPhone 旗下吧。
注册或登录数字尾巴帐号即可发表评论
目测logo歪了...........
一代的设计简直就是人体工学奇迹。。。
new motoX 不用imx214真是对不起它的价格。另外国外安卓旗舰现在普遍在音乐方面有SRC问题啊。想用手机听歌的我这价格还是考虑vivo好了。
楼主敢不敢给个购买地址,不要某东的预约
有情怀的手机买买买
听说MOTO系列机器马上要在国内重新开售了,希望Google的相关服务也早点到来吧!
竹质背面有特色,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MOTOX一代已经降价了 海淘多带了一台16G 1800转让 现在还在转运路上 要的联系55OO1283
电池,相机。上一代遗留下来的问题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啊!
看到喪腥屏就信仰跌至負值了。。。。
评论确实中肯。X得外观和手感确实独到,必须赞一个。也正所谓机无完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帮顶升级,…………
好像nexus6发布后,瞬间就感觉moto x好小了。
怎样才能买到它
的确是很漂亮!!!
我想到了一加。。
我觉得外观挺好的,除了正面那几个点影响了整体,背面简直漂亮极了
竹质后盖很漂亮啊
来个皮革黑前面板就更好了
不太喜欢这个木头板子。。。
那是什么大厦?
本帖最后由 Horbin 于
11:19 编辑
请问是不是AT&T版背后没运营商标
后盖MOTO的Logo那里,可以搞个指纹识别,跟Mate7一样类似的~LOGO和指纹识别结合,不像Mate7略显突兀
nice !!!!!!!!!!!!!!!!!!!眼睛大的一笔
楼主一定不是摩粉 嘻嘻
如果后盖没LOGO就完美
背面很棒。。正面好山寨。。
相机色差大不?
真心不懂它到底哪里好看,果然够小众
最后一句,亮点啊
外观大赞& && && && && && &&&
moto啊。真是心动啊
确实很漂亮!
现在用国行移动M8,之前用MOTO X,各种流畅的体验在X上,如果NEW X能支持移动4G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除了某些服务上不起。&&也是神机了&&再搭配个MOTO 360+Hint、 无敌了
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样张还挺不错的。。。
为什么MOTO就不能把相机调较好一点 X的相机也很渣啊。
支持什么制式?
什么时候iphone也来个竹子版?
这次new Moto X支持中文界面了?
在哪入手的?
还是喜欢一代的样子,但是屏幕真的不喜欢
靠,,充电器大爱,,
降噪麦的位置不好。。
感觉背面不如X好看 摄像头和logo大了就不精致了
续航续航续航啊。。。。怎么所有人都不说续航?
blackvenom 发表于
其实 ART 现在已经算稳定了。。现在无论 Nexus 还是 Moto 基本上很少会有 FC 出现。。现在也是比较诧异为 ...
国产厂商还没那实力做深度优化...或者是怕优化不好拿出来反而被骂
竹殼後蓋真心讚
钢铁侠哪儿买的啊。。。
存在先于本质
作者其他文章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
DGtleStyle
每日推送精选文章
更多福利活动等你
数字尾巴-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今日论坛第 1 个签到,每日签到可得财富值+2,连续5天签到后再连续签到则每日可得财富值
+4,记得每天都来签到哦~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查看: 4996 | 回复: 28
不破不立,欲立必破!手把手教你怎样给new moto X换后盖!
财富值 7147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6032
连续签到天数:2
全部签到天数:325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不破不立,欲立必破!手把手教你怎样给new moto X换后盖!
new moto X换后盖:
1.皮革后盖有三层,外层的合成皮革(非真皮),中间的粘胶散热层,底层的凯夫拉(0.3mm),保证在超薄的基础上做到高强度。
2.去掉后壳的moto X,背胶很牢固,换的话对后背材质为破坏性的。
3.竹壳和其他木头壳子都有凯夫拉底层
4.竹子还是配银白好看
[ 本帖最后由 visrain 于
16:08 编辑 ]
(41.42 KB) 11:02
(30.36 KB) 11:02
(33.25 KB) 11:02
(40.2 KB) 11:02
(37.72 KB) 11:02
(37.25 KB) 11:02
(45.43 KB) 11:02
(33.54 KB) 11:02
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财富值 1422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1241
连续签到天数:4
全部签到天数:48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不错不错啊!楼主手艺真好啊!
财富值 7147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6032
连续签到天数:2
全部签到天数:325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回复 #2 库里爱傻笑 的帖子
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财富值 1422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1241
连续签到天数:4
全部签到天数:48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好吧?那楼主没做过啊?回复
财富值 11052
交易信用 0
人气值 199
积分/帖子:9786
连续签到天数:1
全部签到天数:406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iP6s、iP6、iP5、iP4s、C7
来自:北京
状态: 离线
原来里面是这样的
【穿超短裙的蜜和站街的u 她嬖V你 答案是人民】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财富值 2521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2086
连续签到天数:1
全部签到天数:62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楼主!我也想试试!你给我试试呗!
财富值 7147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6032
连续签到天数:2
全部签到天数:325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回复 #5 ^路 的帖子
是的,里面粘的
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财富值 7147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6032
连续签到天数:2
全部签到天数:325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回复 #6 zhouchangboy 的帖子
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财富值 2521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2086
连续签到天数:1
全部签到天数:62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没事啊!撕了在沾上啊!回复
财富值 1250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1002
连续签到天数:1
全部签到天数:146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外壳是竹子的,很好看。
财富值 11052
交易信用 0
人气值 199
积分/帖子:9786
连续签到天数:1
全部签到天数:406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iP6s、iP6、iP5、iP4s、C7
来自:北京
状态: 离线
还特么可以回复
【穿超短裙的蜜和站街的u 她嬖V你 答案是人民】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财富值 211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242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财富值 7147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6032
连续签到天数:2
全部签到天数:325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竹子的一般吧 我不太喜欢
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财富值 7147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6032
连续签到天数:2
全部签到天数:325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回复 #12 你别闹了好不好 的帖子
不不不 我很温柔的
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财富值 762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638
连续签到天数:2
全部签到天数:48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回复 #1 visrain 的帖子
学到了,新技能啊
微信扫一扫关注dospyZEALER 科技生活第一站
或许只是小众旗舰 —— new moto x主观体验
Motorola,……一串省略号,对于它,记忆是一片空白。尝试着回忆起品牌往事,最终发现竟是无从下笔。2013年moto x的发布,使得沉静了几年的Motorola回到了消费者的眼前,也使得我对moto有个初印象,心想这手机的外观设计还是蛮与众不同的嘛,再者,可定制式多材质后盖,让我在心里深深的为其种下了草。一年后,Moto易主联想,随即带着“新作”重回中国,new moto x便是其中之一。3月中旬,一次偶然的机会与new moto x相遇,随机带来了开箱帖,在这期间体验产品的过程被打乱,直至今日才完成为期15天的体验以及使用后体验文的撰写。在这之前,相信大家或少也看了国内几家科技媒体对new moto x的测评文和视频,对new moto x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知,不过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还希望大家能够秉着自己的观点看完此文。我不能保证内容的客观全面及迎合大众,但字里行间一定体现我的使用感受,嗯,这也是我坚持“客观测评,主观体验”的原因。个性之中不忘传承 第一次看到moto x之时,经用户拟定并交由moto marker打造的产品可定制化选项极大的吸引住了我。即便现阶段moto marker还没在国内正式上线,但此次moto携new x重回中国市场,带来了除多彩塑料后盖以外的诸如黑檀木、天然竹、本色皮等多种材质版本供选,光是这一元素的加入,就使得new moto x相比较起其他产品更具个性。手上的这台new moto x为天然竹版本,竹子本身的自然质感赋予了产品本身少有的灵气,表面不规则纹路也让每一台new moto x更加独一无二,四周一圈金属边框的加入又多了几分硬朗的品牌特质。可能是由于不同材质存在差异性的原因,金属边框与竹质后盖之间会出现贴合不紧密而导致间隙分布不均匀的现象,金属M字logo也有了明显可见的歪斜,我想往后还需要加强供应链的磨合以改善问题。如果说直线属于人类,那么曲线就必然属于上帝……还有Moto。从第一代moto x到现在的new moto x,对于曲线的传承已经有了两代产品的积累,设计师对曲线的运用,在机身相对更宽的new moto x上获得了尤为显著的体验感受。为了追求出色的握持感,new moto x背部每一段的厚度和曲面弧度都存在着一定差异,表现为顶部较厚弧度较大(这也导致重心偏上),底部较薄弧度较小。此时在我看来略显突兀的下凹状金属M字logo又能够起到支撑用户食指的作用,例如单手握持和打电话时食指会不经意地放在logo处以保证足够的支撑。一方面,优美的背部弧线过渡,以及对人体工程学原理的运用,保证了new moto x能够较好的与手指贴合,营造出了尚佳的握持手感。另一方面却造产生了欠佳的使用感受,由于背部绝对的弧度构造,也使得用户在手机平放时进行操作会左右反复翘起,形成了所谓的“翘翘板”现象。5.2英寸分辨率为1080p的Super Amoled材质屏幕,色彩偏暖,显示细腻。为了实现“Moto”感应操作而不得不在白色面板上方多开出4个小孔,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得到了2.5D屏幕的加持,new moto x的正面颜值也是远远低于其背面。上下对称的凸起状扬声器,能够带给用户为秀出new moto x骚气的背部腰线而起到支撑正面屏幕免受磨损的作用,同时也为灰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藏身处。锁屏键和音量键被安排在了边框右侧,相比起加入了横条纹里而表现不错的锁屏键,细长状的音量键却由于接触面极小而形成了较差的触感。同样,当new moto x正面朝下放置时,两侧边框与手指也形成了较小的接触面,与其他手机相较之下会更难将new moto x从桌上拿起。new moto x图赏:确实,Moto在过往硬朗的工业设计风格中增加了不少具有现代气息的元素,使得现阶段的产品更迎合这个时代。敢于将底层的ID设计以人为本,尝试着把顶层的设计权交给用户,new moto x与moto x,新与旧的交替,不失传承,还赋予个性。当然,在new moto x身上可以揪出一些遗憾,这些不足也会或多或少影响用户的日常使用。 原生棒棒糖还需积淀 Moto虽然被联想收购,但要想带着作品重回中国市场,还需要“优化”里层特质。我们都知道搭载原生Android 5.0系统的new moto x起初只在美国市场发售,而这次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对手机系统这方面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联想在保留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对国行new moto x的系统进行了“本土化”建设,“Google Play Store”被“联想乐商店”取代、加入了“安全中心”等等,这一切都是尝试着为用户提供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原生Android 5.0体验。原生Android 5.0系统使用新的Material Design设计风格(个人理解为是安卓的扁平化理念),界面加入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和流畅美观的动画效果,呈现出一种清新的风格,迎合了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虽然上文说到new moto x所搭载经重新设计的原生Android 5.0系统已经得到了联想的“本土化”建设,但这为期十几二十天的使用下来,我始终认为它并不能吸引住大部分国内用户。一方面,国产互联网手机发展到现在,一部分是靠深度定制ROM起家。MIUI、Flyme、Smartisan OS……这些国产定制ROM都已经为用户提供美观整洁的用户操作界面。反观原生系统,自带图标精致程度勉强能够让我接受,不过一旦加入其他第三方应用,其应用抽屉界面的整洁美观性就将大打折扣,说严重一点就是简直没法看了,这或许在被国产定制ROM“惯”了多年的用户的眼中并不会出彩。作为一个严重的外观控,我认为一套手机操作系统/定制ROM,表面分很关键,要么规则齐整如iOS、MIUI、要么统一不规则如Smartisan OS,唯界面之统一才能博用户之好感。另一方面,是否真正做到了“本地化”,这不是简简单单替换几个应用就能够实现的,来电显示未能提供来电归属、自带输入法不好用、下拉控制中心…不能用户自定义排序……上面所说的问题虽小,一旦全部挤在一起,对用户的影响还是蛮大的,这还需要联想在往后的日子中尽心去完善。原生Android 5.0系统中一些小细节运用的还是比较讨巧,例如锁屏界面下双击通知内容板块可快速进入应用界面、滚动式多任务切换后台颇具设计感 等等。至于两段式下拉通知 控制中心,一开始还是蛮喜欢这种启动机制,但久而久之反而是厌倦了这一模式,就好比,本想着要快速打开WLAN选项,发现竟然必须下拉两遍才能满足我的需求,这反倒是违背了控制中心“快捷控制”这一初衷,因此在我看来,两段式的下拉设计总给我感觉不够彻底,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本就应该是一步到位的。总体来说,new moto x的回归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原生Android 5.0的系统体验,感受谷歌的设计理念和操作逻辑。系统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美观与否完全取决于不同用户的审美标准,如果非要让我在“系统体验”这一环节下一个定论,那么我认为,同在安卓阵营,无论是界面外观还是细节体验,普通消费者会更倾向于优化完善的国产定制UI,而原生系统面向的毕竟只是小部分手机玩家。 感应操作实用之外有未来 如果说个性化的外观设计、接近原生Android的系统体验是new moto x的其中两把利剑,那么第三把利剑就必然属于“Moto”感应操作,这其中囊括了Moto Display、Moto Control、Moto Assist以及Moto Voice这四类功能。何为Moto Display?得益于前面板的传感器以及Super Amoled的屏幕材质,从moto x传承下来的Moto Display在new moto x身上同样能够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传感器灵敏感知使用者的动作,以便在屏幕上显示可能存在的未读应用通知和查看时间,有了new moto x在身边,它会让你很难漏读通知,要怪就只能怪它太灵敏。Moto Control,即利用传感器捕捉和探知用户的手部动作以获取相关操作,有些比如“挥手来电静音”这类属于隔空手势范畴的功能其实在几年前的Samsung Galaxy S4身上有所运用,而有些例如“甩动快速拍摄”、“切换两次打开手电筒”还是比较吸引用户乐意去使用。Moto Assist,我将它简单理解为是精简后的情景模式,只保留了“睡眠勿扰”和“会议”这两种模式。至于Moto Voice,我稍微体验了几次,感觉比Siri、Cortana来得方便。使用初期要准确地录入“OK,MOTO X”,此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稍有一些杂音和读音不准确,就会录入失败。待录入成功后,在黑屏和亮屏环境下均能通过“OK,Moto X”口令调出Moto Voice,得益于联想在系统本土化建设中加入的灵犀语音助手,使得整个语音操作(在比较安静的特定环境下)能够拥有较高的识别率。诚然Moto Voice的体验做得不错,但现实情况就是,众多new moto x用户中能有多少人会长期使用Moto Voice下去?可能大多数用户都只是体验了几次,尝到了新鲜感满足了探知欲后便弃用此项功能。当然这不是以Moto Voice为首的众多语音助手的错,语音操作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在这种影响下的用户就更青睐于传统的手指点按操作机制,即使前者较后者更便利。可以说,在未来,语音操作可以发展得很好,而现在,非常抱歉,我只能将它看做是玩具。总结Moto的四项感应功能:Moto Display很智能很人性化,用户用起来很舒心;我们又能在其他手机上看到类似Moto Control和Moto Assist之类的技术,好的技术本就应该相互学习;至于Moto Voice,确实在我心中称得上是各种手机语音助手之中体验最优秀的一个。总的来说,moto给用户带来的感应功能有实用的一面,也有体现未来发展趋势的操作逻辑,这类功能的实现定将会改变用户的使用方式,从而最终让用户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科技生活当中去。白天不是龙,夜间一条虫 从一些科技媒体以及朋友口中得知,相机成像表现一直以来都是moto系列产品的短板,我本着好奇的心态尝试着在new moto x身上一探究竟。作为品牌旗舰机,new moto x的后置摄像头像素为1300万,但搭载的却是SONY IMX135的传感器而并非是时下流行的IMX214,传感器尺寸也有所缩减,这使我不禁对new moto x的成像质量产生初步怀疑。相机界面趋向于原生系统,但moto还是加了一点新的体验在里面。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自带相机并不是支持手指点触对焦,而是采用拖动对焦框才能改变对焦区域,这还是会让刚上手的用户产生操作逻辑上的认知错误。取景界面上下滑动可以放大缩小,从两侧向屏幕中央滑动可呼出相机设置和进入相册。而对于相机设置,只提供了HDR、视频拍摄、全景、闪光灯这四个选项,因此自带相机可设置性并不高,针对这一类不足,只能靠安装第三方相机应用以解决自身需求。下面是new moto x的拍摄样张,只修改尺寸但未经过后期处理,经供参考:从样张中可以看出,白天光线良好的情况下,色彩还原较为准确,但终究还不够通透;微距方面,背景虚化表现虽良好,但时常会出现比较难对上焦的现象;至于来到了挑战相机实力的夜间环境下,new moto x可谓是输得惨不忍睹,就根据对比自己用过的1500元价位以上的手机,new moto x的表现算得上是最差的,无论是有较为充足光源的室内,还是环境较为漆黑的室外,new moto x对于光源的控制非常糟糕,伴随着还有明显可见的噪点。即使new moto x后背那颗摄像头大得感人,但从实际样张来看,其表现力还是有损旗舰机的身份,白天不算龙,夜间还真是虫。一款产品要想让用户用得舒心,明显的短板还是需要想办法去避免和改善。 续航与发热喜忧参半 new moto x的电池容量为2300mAh,从表面上来看,其续航表现将会是一大短板。而从实际使用上来看,它的续航跟iPhone 5s相当,两者相差并不大。我对手机的续航表现有着不同的见解。作为一个手机重度用户,即使电池容量为3000mAh的手机,对于我来说也难逃一天一充。一般情况下,我会利用零碎时间对手机进行充电以解决续航问题,外出的时候就带个移动电源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所以依我看来,虽然new moto x在续航这块存在着不足,但还是能够通过其他有效方式改善问题。再者国行new moto x的电源适配器支持高通Quick Charge 2.0技术,能够通过最高1.6A电流输出对new moto x进行快速充电,效果也是明显可见。续航方面new moto x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改善不足,但发热问题就显得没那么乐观。使用new moto x半个小时就能够感受到机身温度的明显上升,且发热区域不仅仅局限于后背,屏幕表面也出现了明显可感知的温度上升。在这种发热现象下,终究还是会对机器内部以及屏幕产生影响,甚至缩短产品寿命。 或许只是小众旗舰 New moto x即便是加入了众多弧形线条修饰元素以增强现代美感,但硕大的摄像头和金属M字logo、突起的扬声器以及前面板上一个又一个开孔,使得我依旧觉得它粗犷如初。弧形背面和特殊材质所带来的完美手感以及“MOTO”感应带来的贴心服务,追求个性化的同时带给用户人性化的使用体验。可以说,new moto x仿佛又是一缕别样的春风,吹向当今同质化严重的中国手机市场。每部手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缺憾,而对于new moto x自身不堪的成像表现、捉襟见肘的续航和难以控制的发热表现,爱moto的人自然而然会选择包容它的缺点和赞美它的优点。联想携手moto为中国用户带来了“中国化”的原生Android系统,但就目前来看,系统的本土化建设还远远不够,表面和底层的优化空间还需继续开拓。此次moto回归中国,带着期望和憧憬,尝试着为中国用户带来别具一格的产品体验,确实,new moto x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属于上乘之作,但绝大多数条件下,它终究还是小众旗舰,或许等到个性定制平台Moto Maker正式上线之日,才是new moto x在国内手机市场上大放异彩之时。
*“new moto x 更多图赏”环节中部分图片乃友人之作,具体来源请参考水印 -END-
点击查看所有点赞用户
打开微信,点击顶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需要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to x style后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