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工序能力指数控制的一种方法,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能力指数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A,相关图 B,管理图 C,鱼刺图 D,排列图

初级水路运输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
控制图法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是利用控制图对工序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统计方法。某船舶装货,每吊货100件,测定6吊货,各吊货的不合格品统计资料如下:
子样号 子样大小(n) 子样中不合格品数(Pn)
1    100    9  
2    100    6
3    100    12
4    100    10
5    100    7
6    100    6
合计  600    50
请回答下列问题:
多项选择题:控制图是用来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所用的带有控制界限的图,它又称为()。
A.休哈特图
D.巴雷特图
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料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选择题:
A.装卸货物时,选择装卸效率高的货物,增加营运时间
B.延长船舶使用期,不进厂修理,增加营运时间
C.建立船员自修制度,减少进厂修理时间,增加营运时间
D.加强安全生产,降低事故发生率,增加营运时间
答案:有,多项选择题:
A.建造新码头
B.加强港口集疏远工作
C.提高泊位专业化程度
D.购买运输车辆
答案:有,多项选择题:
B.船-库-船
D.船-库-车
答案:有,多项选择题:
答案:有,
考试中心最新试卷
·还没有相关试卷
考试中心热门试卷
·还没有相关试卷嵌入式项目 单片机 期刊论文基于相似理论的小批量生产工序质量控制系统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于相似理论的小批量生产工序质量控制系统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SPC相关理论及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2.0066页免费25页免费2页¥1.003页¥3.00 2页¥3.005页¥2.006页免费6页免费3页免费
SPC相关理论及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工序能力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工序能力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所谓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常用δ的6倍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
所谓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应该具备以下
几个方面的条件:
1).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半成品按照标准要求供应;
2).本工序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工序质量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
3).工序完成后,产品检测按标准进行。
总之,工序实施以及前后过程均应标准化。在非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所测的工序能力是没意义的。
工序能力的测定一般是在成批生产状态下进行的。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产品质量是否稳定
2) 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
因此,当确认工序能力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工序能力是以该工序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变异或波动来表示。产品质量的变异可以用表、、分布的定量值以及分布来表示。在稳定生产状态下,影响工序能力的偶然因素的综合结果近似的服从。为了便于工序能力的量化,可以用3б原理来确定其分布范围:当分布范围取ц±3б时,产品质量合格的可达99.73%接近于1。因此以±3б,即6б为标准来衡量工序的能力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和良好的经济特性的。所以在实际计算中就用6б的波动范围来定量描述工序能力。记工序能力为B,则B=6б。在加工过程中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方面。如设备精度的稳定性性能的可靠性,定位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准确性,设备的冷却润滑的保护情况,动力的供应稳定程度等。
2) 工艺方面。如工艺流程的安排,工序之间的衔接,工艺方法,工艺装配,工艺参数,测量方法的选择,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工艺卡、操作规范、、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3) 材料方面。如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处理方法,配套件元器件的质量等。
4) 操作者方面。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质量意识, 责任心,管理程度等。
5)环境方面。如生产线厂的温度、、噪音干扰、、照明室内净化、现场污染程度等。首先,工序能力的测定和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因为只有掌握了工序能力,才能控制制造过程的符合性质量。如果工序能力不能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那么质量控制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工序能力调查、测试分析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第二,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是提高工序能力的有效手段。因为工序能力是有各种因素造成的,所以通过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可以找到影响 工序能力的 主导性因素。从而通过改进工艺,改进设备,提高操作水平,改善环境条件,制定有效的工艺方法和操作规程,严格工艺纪律等来提高工序能力。
第三,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为质量改进找出方向。因为工序能力是指加工过程的实际质量状态,它是产品质量保证的客观依据,通过工序能力的测试,为设计人员和工艺提供关键的工序能力数据,可以为产品设计签定合同的参考。同时通过工序能力的主要问题,为提高加工能力改进产品质量找到改进方向。当求出后,就可以对工序能力是否充分作出分析和判定。即判断Cp值在多少,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1.根据工序能力的计算公式,如果质量特性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重合,这时K=0,则标准界限范围是±3б(即6б)时,这时工序能力指数Cp=1,可能出现的不良率为0.27%,工序能力基本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2.如果标准界限范围是±4б(即8б)时,K=0,则工序能力指数Cp=1.33。这时工序能力不仅能满足设计质量要求,而且有一定的富裕能力,这种能力状态是理想的状态。
3.如果标准界限范围是±5б(即10б)时,K=0,则工序能力指数Cp=1.67。这时工序能力有更多的富裕,也即是说工序能力非常充分。
4.当工序能力指数Cp&1时 ,我们就认为工序能力不足应采去措施提高工序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对工序能力指数Cp值(或CpK)的判断标准。
不合格品率P
(均值无偏移)
不合格品率P
(均值偏移1.5б)
31.73% ≈ 317320ppm
1б水平的合格品率为
697670 ppm
4.55% ≈ 45500ppm
2б水平的合格品率为
308770 ppm
0.27% ≈  2700ppm
3б水平的合格品率为
6.33%*10-3≈ 63.3ppm
4б水平的合格品率为
5.73%*10-5≈0.573ppm
5б水平的合格品率为
1.97%*10-7≈ 2ppb
6б水平的合格品率近
工序能力判定
1. Cp&1.33 。当Cp&1.33时表明工序能力充分,这时就需要控制工序的稳定性,以保持工序能力不发生显著变化。如果认为工序能力过大时,应对标准要求和工艺条件加以分析,一方面可以降低要求,以避免设备精度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修订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2. 1.0&Cp≤1.33。当工序能力指数处于1.0~1.33之间时,表明工序能力满足要求,但不充分。当Cp值很接近1时,则有产生超差的危险,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工序的控制。
3. 0.67&Cp≤1.0。当工序能力指数处于0.67~1.0时,表明工序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标准的需要,应采取改进措施,改变工艺条件,修订标准或严格进行全数检查等。
4.Cp≤0.67。当工序能力指数小于0.67,表明工序能力严重不足,必要时要停工整顿。在工序能力调查中,工序能力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完全重合的情况是少的,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一定量的偏差,所以工序能力分析时,计算的工序能力指数一般都是修正工序能力指数。从修正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
Cpk=(T-2ε)/ 6б
中看出, 式中有三个影响工序能力指数的变量,即质量标准T,偏移量ε和工序质量特性分布的标准差б。那么要提高工序能力指数就有三个途径:即减小偏移量,降低标准差和扩大精度范围。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基本环节。 所谓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工序能力分析是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它有助于掌握各道工序的质量保证 能力,为产品设计、工艺、工装设计、设备的维修、调整、更新、改造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依据。
什么是CPK(工序能力指数)?
CPK是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缩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程能力的指标。制程能力强才可能生产出质量、可靠性高的产品。
CPK(工序能力指数)的意义
制程水平的量化反映;(用一个数值来表达制程的水平)制程力指数:是一种表示制程水平高低的方便方法,其实质作用是反映制程合格率的高低。
CPK计算公式
Cpk=Cp*(|1-Ca|)
Ca(Capability of Accuracy):制程准确度;
CP(Capability of Precision):制程精密度;
注意:计算CPK时,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工序能力指数是表示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标准(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以Cp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Cp=T/6…
其中,T为公差幅度,为总体标准差。
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1)双侧偏差:(Tu、Tl)a,公差中心与分布中心重合:Cp b 不重合Cpk
(2)单侧偏差:(Tu或Tl)a,只有上侧偏差:CpTu=(Tu-x)/3q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 Cpk≥2。0 特优 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 2。0 & Cpk ≥ 1。67 优 应当保持之
A 级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 1。33 & Cpk ≥ 1。0 一般 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  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
C 级 1。0 & Cpk ≥ 0。67 差 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一般来说,我们采取的判定基准值为Cpk ≥ 1.33工序能力调查的目的
工序能力的调查首先要丛收集数据开始,并丛频数分布表、直方图以及工序能力图、控制图等作为依据来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如果处于稳定状态,则可由其分布的统计量 X S等来计算工序能力指数,从而达到工序进行科学调查的目的。一般来说有以下目的:
1. 为改善生产过程各道工序的能力提供依据,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2. 为设计工作中确定产品标准提供重要资料,使产品设计减少盲目性。
3. 为工艺规程设计和修订、工艺装配的设计和修改、设备的选用以及对环境的要求等提供可靠资料,从而为更经济地使产品符合标准规格的要求打下基础。
4.为制定产品检验方法、编制产品说明书等检验和供销工作提供情报资料;为确定质量管理点提供依据。
工序能力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工序能力调查的基本方法是直方图。根据所收集来的数据画出直方图后,把工序质量标准的要求。还可以直观地分析质量分布中心μ和标准中心M 是否重合,若发生较大的偏移,就是说明工序生产中有较大的系统误差,这时应调查原因,消除由于系统误差而引起的中心偏差 。
Ca──Capability of Accuracy制程准确度
从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料其实绩平均值( X )与规格中心(μ )之间偏差的程度
Cp──Capability of Precision 制程精密度
从制程中全数抽样或随机抽样(一般样本大小n须在50个以上)所计算出来的样本标准差再乘以√N/N-1 以推定实绩群体的标准差(σ), 用3σ与规格容许差比较或是以6σ与规格公差比较
Cpk──制程能力指数
指修正后的制程精密度
计算公式与例题讲解
实绩中心值 - 规格中心值
Ca = ──────────── (%)
规格容许差
= ───── (%)
规格容许差
Cp = ──────
= ─────
CPK = (1 - │Ca│).Cp
【例】 某产品外径要求之规格为550±10(mm),经实绩求出后X ±3σ为551 ±9(mm),试求其Ca/ Cp/ CPK值?
( X - μ) 551 - 550
Ca = ──── = ───── (%)
Cp = ──── = ──── = 1.11
6 σ 9 × 2
CPK = (1 - │Ca│).Cp
= (1 - 10%) × 1.11
= 1.00工序能力调查一般只对已确定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关键工序进行。
调查工作的一般步骤如下:
1、明确调查目的。如掌握工序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分析质量特性值波动和质量因素之间的关系。
2、确定调查组织及人员。调查人员一般应包括工艺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检查人员和车间管理人员等,并应有明确的职责。
3、制定调查计划。调查计划包括调查工序或工步、调查期限、工序能力的测定方法、测量工具、抽样方式和样本大小、数据整理格式、结果汇总方法及处理问题的负责人等。
4、工序的标准化。对被调查工序的设备、工装、材料、作业方法、工人技术等级和工作地布置等做出具体规定,使工序处于管理状态。
5、按标准实施。按标准化有关规定进行作业。
6、收集数据。按调查计划的规定进行。
7、数据分析。运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8、判断。判断所调查的工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9、计算工序能力指数。
10、处置。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经济合理的工序能力;修订技术文件等,并予标准化;起草工序能力调查报告。
工序能力是受控状态下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为使测定结果真实可靠,有两件事是必须注意的。首先,被调查的工序必须标准化,进入管理状态。否则,所得数据不能反映受控状态下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其次,样本容量要足够大,数据数目以100-150为好。
工序能力的测定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较正规的测定方法是利用公式:B=6s = 6R/d2。实际问题中,常用样本标准差s来近似总体标准差σ。R是平均极差,即一组容量皆为n的样本的极差的平均值。d2是由n决定的参数,可以从表中查得。
2、当需要快速算得结果,而对结果精度要求不高时,可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得极差R。此时出d2=3.078,故得简化公式:B≈ 2R
3、SCAT法(Simple Capability Acceptance Test)。这是一种快速简易判断法,适用于不适合大样本测定(如时间紧、破坏性检验等)的问题。基本方法是把预先规定的工序能力是否合格的判断值和由样 本得到的极差R进行比较,以判定工序能力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常用控制图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序检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