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法制读音结构相同的词语语

法治的读音
法治的解释
(1)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2)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法治的同义词
法治的关联词
法治扩展阅读
法治法治是指依法治国的原则和方略,与人治相对应的治国理论、原则、方法和制度。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
(一)法治的涵义 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就是说,所谓法治,即良法与守法的结合。
(二)法治的具体体现 1.立法方面:亚氏强调立法必须遵守以下原则:一是反映中产阶级的利益;二是研究国家的情况;三是考虑对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加强教育;四是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2.执法思想。国家执政人员要严格执行法律。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应严格依法执行;法律规定不同详的或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法律的原则来公正地处理和裁决案件。
3.守法思想。守法是法治的关键。国家必须加强对公民守法观念的培养和训练。
(三)法治的优越性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第二,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会说话,不能象人那样信口开河;第四,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第五,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第六,时代要求实行法治,不能实行人治;第七,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剥夺了大家轮流执政的权利。
(四)法治缺陷的弥补 在法律有所不及的地方可以采取三种补救措施:以个人的权力或若干人联合组成的权力“作为补助”;对某些不完善的法律进行适当的变更;加强法律解释。主要是指法律的精神(法意)来对案件作出公正的处理和裁决。
法治与法制
研究法治理论时,界定法治与法制的概念非常重要。比较起来二者的主要去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治一词明确了法律在社会中的最高权威。在国家的治理方式上,有一个基本的区别就是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人治,统治者的个人意志高于国家法律,国家的兴衰存亡,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如我国的唐代的贞观之治。人治不可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法治则是众人所同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的法律之治,是与民主相联系的。
二、法治一词显示了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广泛性。从字面上看法制主要强调法律和制度及其实施。狭义上说,它仅指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一种制度;广义的说,它也只是包括法律实施在内的一种活动,对于法律在社会生活种的作用是无法从字面上界定的。而法治一词的涵义比较明确,就是在全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活动都必须依法办事。不仅普通公民,社会组织,国家企事业单位,都必须依法办事,而且国家机关,政党,军队武装力量也要依法办事;尤其是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遵守法律,法律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法治要求法律更全面的全方位的介入生活。
三、法律一词蕴含了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法制所包含的法律和制度,其强调秩序价值,而不一定建立在正当性价值之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解决不了社会制度下人们对所依之法正当性要求。历史上法律长期被少数人用作镇压人民,维护自己统治地位和腐朽政权的工具。
法治国家或法治国是德语中最先使用的概念。早期的法治国是指中世界欧洲的某种国家形式,尤其是德意志帝国,当时被认为是“和平与法律秩序的守卫者”。现代意义上法治国家,是德国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产物,其基本涵义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所以法治国家有时又称法治政府。其条件和标准主要有:(1)通过法律保障人权,限制公共权力滥用;(2)良法的治理;(3)通过宪法确立分权与权力制约的国家权力关系;(4)赋予广泛的公民权利;(5)确立普遍的司法原则,司法独立等。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不容混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 2、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4、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法治》月刊——2007年12期成语的读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2页免费21页免费15页免费42页免费3页免费 8页免费4页免费16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
成语的读音|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法制思想,legal thought,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 ->
-> 法制思想
1)&&legal thought
DENG Xiao-ping s legal thought
邓小平法制思想及其思维方法
An Initial Inquiry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u Yuan-zhang s Legal T
朱元璋法制思想特点初探
DongBiWu s legal thought has an aextremely important historical status.
董必武法制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其法制思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法制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源头。
2)&&legal thoughts
Li Dazhao s legal thoughts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lega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
李大钊的法制思想与中国近代的法制变革息息相关。
Deng Xiao-ping s legal thoughts is the summary of Chinas experience of the democratic and legal construction, and it is also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legal requirement of the open and reform polic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s modernization.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法制需求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具有针对性、全面性、深刻性的特征。
3)&&legal system
Deng Xiao-ping s thought on legal system formed not by chance, it was under the special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profound sources of social history.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形成有其客观的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4)&&thought of legal system
The thought of legal system of Tang Dynasty,there is two big features mainly,benevolent punishment and strictly enforcing legal system.
唐代的法制思想,主要有两大特征,即仁刑恤典和厉行法制。
5)&&legal ideology
Dong Biwu s legal ideology includes as follows: First, to execute on the basis of law is the key link to strengthen the legal system.
董必武法制思想包括 :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 ,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和“执法必严” ;建国后的一段时期法制不健全的历史根源是轻视法制的心理 ,社会根源是小资产阶级法律虚无主义思想 ;法制建设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办事的关系。
6)&&economic law thought
经济法制思想
补充资料:人民军队思想(见毛泽东军事思想)
人民军队思想(见毛泽东军事思想)
people's army, thought of
  renmin iundui sixiQng人民军队思想(pe叩le’s~y,thought(毛泽东关于建设一支由无产阶级政党领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的新型人民队问题的理性认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要组成部分。见毛泽东军事思想。、,声.2﹃了‘j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我会看拼音写词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页免费3页免费9页免费6页免费4页免费 4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7页免费2页免费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特殊读法--《语文知识》2002年07期
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特殊读法
【摘要】:正 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一般习惯用现代汉语语音(普通话或方言)来朗读课文。可有些字词却有特殊的读法,以区别文中不同的意思。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4.3【正文快照】:
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一般习惯用现代汉语语音(普通话或方言)来朗读课文。可有些字词却有特殊的读法,以区别文中不同的意思。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假借字 假借字就是古人书写某个词的时候,没有写本字,而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如《诗经·魏风·硕鼠》三章中都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丽娟;;[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戴静;;[J];教育革新;2010年06期
应永恒;;[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10期
熊小林;;[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5期
彭玉华;;[J];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06期
钟道杰;;[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年03期
王讯;;[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2期
孙凤芸;;[J];西北职教;2007年03期
卜庆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李宬纹;;[J];广西教育;2010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丰宗国;;[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王道庄;;[A];中国盲人按摩学会医院管理工作委员会及教育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杨准科;;[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黄继华;;[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黄继华;;[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赵琳;;[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丁铮;;[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春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朱丽芬;;[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罗秋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吴小丽 海丰县彭湃中学;[N];汕尾日报;2011年
开封铁路中学 李艳莉;[N];开封日报;2008年
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
孔晓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贵州省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
袁仁坤;[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咸阳纺机学校
杨洁;[N];咸阳日报;2009年
甘谷县康庄中学 雷莲香;[N];甘肃日报;2010年
河南省新安县职业高中
柴立新;[N];学知报;2010年
刘桂萍 博乐市第六中学;[N];博尔塔拉报(汉);2010年
大丰市万盈初级中学
沈凤兰;[N];江苏教育报;2011年
河南省新安县北冶二中
李志鸿;[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龙;[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刁含勇;[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程伟;[D];吉林大学;1999年
周波;[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宜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艾慧;[D];复旦大学;2005年
胡东芳;[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刘莉亚;[D];河北大学;2004年
陈松青;[D];厦门大学;2003年
杨曦;[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静;[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赵明;[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王清清;[D];河南大学;2011年
周茜;[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陈萍;[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赵宇;[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韩晓;[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雷;[D];河南大学;2011年
杜明辉;[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王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音相同的词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