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好的方面,小鸡不好惹的方面材料

当前农村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5页¥2.0020页免费99页免费2页¥1.007页免费 6页免费5页免费6页免费6页免费7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3页免费26页1下载券75页免费55页免费73页免费
当前农村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940.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所在位置:>>浏览作业
作业: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o这样做不好》教学设计
作业标题: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o这样做不好》教学设计
作业内容:
同学们,有的学生上课做小动作,这样做好不好?”学生回答后适时表扬坐得端正的学生。追问:“今天教师要让大家大胆地发言,如果有些同学不敢说,这样做好不好?”(学生回答“不好!”“既然这样做不好,那应该怎样做?”学生很自然就能回答“应该大胆地说”,师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两件不好的事。(板书:这样做不好))4&
作业分数:
推荐状态:
作业题目:总结作业:提供一份教案
作业要求:(1)职初教师(或初级以下职称):在骨干教师指导下设计一节课,提供修改后教案;
(2)合格教师(中级职称):与教研组合作,设计一节课,观察反思,改进一节课提供改进后教案;
(3)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指导职初教师同上一堂课。提供示范课教案和对职初教师课指导意见。
作者姓名:卢汝莹
所属班级:南宁小学语文12班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
创建时间:技能培训相关供应信息
好就业好找工作,目前比较好的中专学历怎么 10月19日
望以后有一份高收入的好工作??建议你加问 11月11日
【你是不是希望以后有一份高收入的 12月20日
技校能学什么技术好就业,
【你是不是希 10月17日
咨询QQ: 我们会详细 12月19日
最近搜索来访记录
上海的网友两天前在百度搜索“哪里学硬盘维修好的地方”访问了本页广东深圳的网友两天前在百度搜索“想学电脑维修,什么途径最好”访问了本页
技能培训VIP推荐信息
职业技能培训最新信息
技能培训相关分类
,还可以通过中山网_新闻频道_2006中山市“两会”专题报道
&&&&&&&&&&
&&&&&&&&&&
& 现在位置:
《全市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典型材料汇编》(下)
来源于: 阅读次数:1608
目& 录5、抓好社区党建& 巩固执政之基& …………………………中共中山市东区工作委员会& (36)6、依托综治工作& 建设平安东升& ………………中共东升镇委员会& 东升镇人民政府& (44)7、以服务为宗旨& 培养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东凤镇理工学校& (51)8、塑造文化品牌构建和谐农村& ………………………………………………横栏镇六沙村(56)9、新时期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典型& ………………………………港口镇民主社区义工队& (62)10、博爱恩泽传承美德…………………中共板芙镇委员会板芙镇人民政府& (66)11、用心构筑文明和谐的“安乐窝”&&& ――小榄镇陈巧玉家庭事迹………………………… (71)&&抓好社区党建& 巩固执政之基中共中山市东区工作委员会东区党工委下设社区党总支10个,其中居民区支部15个、经联社(即原农村)支部18个、非公党(总)支部91个,全区党员2856人。近年来,东区紧紧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以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着力点,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发展的本领有新增强、党组织和党员有新变化、社区服务水平有新提升、构建和谐社区有新进展”的“四新”目标,使社区党建焕发出无限生机,促进了四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加快了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新型社区的步伐。一、激发活力,党员干部发展的本领有了新增强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程。东区以党工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围绕新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重点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等18个专题的学习,带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理论,提高了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区党工委中心组的重视和带动下,各社区党组织中心组也坚持做到“三有两紧扣”(即:有年度学习计划,有学习领导小组和秘书,有学习制度;学习内容紧扣形势,学习形式紧扣实际),使社区班子的整体理论水平得到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与此同时,还根据社区党员不同的从业状况、年龄层次、流动方式分别制定不同的参学方案。在学习安排上,灵活掌握具体时间、学习内容,确保每个党组织集中学习达规定时间;对行动不方便的党员采用“一对一”方式,送学上门或寄发学习资料,确保参学率达100%。在方式方法上,通过集中学习与平时自学相结合,电化教育与党课讲座为辅学,讲求学习成效。通过抓学习教育,党员的学风有明显好转,还涌现了许多感人的场面。如夏洋社区退休干部党员胡西容长期患脑中风,行走十分不便,但为不耽误学习,他总是坚持让人推着轮椅回支部参加学习。积极推进党员思想解放。为克服“小进即满、故步自封”的思想,东区围绕“打造两个适宜的新城区”进程中,如何立足本职岗位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等主题开展集中交流讨论,起到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的作用。通过一系列讨论活动,着力解决了党员干部发展定位不准、思路不活、办法不多的问题,使各级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年1―5月份,全区第三产业总收入64.61亿元、各项税收总额7.51亿元、外贸出口总值6.3亿美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1.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0%、27.77%、10.97%和9.48%%。大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今年,区举办了以“为党旗增辉”为主题的建党86周年系列实践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的热情,增强了党员的党性观念、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如,组织党员参观我市新建立的杨殷故居、珠江纵队司令部活动旧址等2个党员教育基地,开展“在党旗下重温誓词”的活动,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各社区党组织则走访慰问了老党员、贫困党员。在全区党建工作会议上,表彰了16个先进党支部和315名优秀共产党员、2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举办了大型文艺晚会等。另外,还计划组织全区党员观看《郑培民》、《首席执行官》、《村书记张仁和》等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二、强基固本,社区党员和党组织有了新变化组织设置合理化。我区从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实际出发,对社区党组织进行了整合,按照“一社区一总支”的架构调整建立社区党总支,下设居民区党支部、经联社党支部和非公联合支部,优化了党组织设置,各种党务活动得到进一步落实和开展。同时,成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组,选派机关干部兼任社区党建指导员,完善了机关干部职工分片联系社区制度,扩大了党建工作在城市社区的覆盖面。党建工作制度化。在学习教育上,建立了社区两委班子中心组、党员、老干的学习教育体系,完善配备了“两机一室”,每月印发有关理论学习资料给各党支部学习。在监督管理上,对社区两委干部分别从经济责任审计、干部的分配、工作实绩考核等9项内容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在发挥党员作用上,扩大党员挂钩联系社区事务的范围,把联系户由原村民扩展到居民,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目前,我区社区(含经联社)共有1544名党员参与了联系社区事务工作,占社区党员总数的98.3%,共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1832件,大批群众得到实惠。培训工作科学化。以大规模集中轮训为基础,加大对社区党员干部的教育,提高党员的培训水平。一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党员集中轮训。对社区、经联社党员分批分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轮训。轮训在内容上紧扣主题,形式上结合实际,既开设了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纪律教育等公共课,又根据各类型党员特点开设专题课,同时还聘请了市委党校、宣传部等部门的专家学者授课,区党工委领导也身先士卒进行动员,为党员上党课、作形势报告。二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抓好外出学习与交流。如,去年与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一期“社区建设与管理培训班”,学员们从中收获了新的观点和知识,思维得到启发,视野得到拓宽。干部队伍专业化。把干部选任与先进性教育相结合,通过从基层干部中“选”、面向社会公开“招”、从党员群众中“评”等多种途径,将一些政治素质好、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工作的同志充实到班子,逐步实现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目前,全区73名现任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平均年龄35.4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8人,中共党员44人,无论是年龄、文化结构,还是观念素质、服务协调能力均比从前有了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制定培训规划,组织参加市举办的各类基层干部培训,提升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水平,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群众中树立起较高的公信力。社区共驻共建工作规范化。目前,我区已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社区党建议事会制度,部分社区还成立了“共驻共建协调议事小组”,并与30多个驻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丰富了社区党建工作内容,“六联六共”活动深入开展。花苑等6个社区党总支与驻区单位联合举办大型联谊晚会,开展各具特色的共驻共建活动,如城市论坛、读书沙龙等,使共驻共建深入人心;活化了社区党建组织形式,联建、联户活动广泛展开。花苑、竹苑社区下属的全部党支部已分别与相关驻区单位进行了一对一的“结对共建”;社区资源共享工作逐步推进,基本完成了社区资源和社区内单位可共享资源的登记和统计工作,部分驻区单位带头开放了可共享资源。三、以人为本,社区服务水平有了新提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为发挥服务群众作用,各社区从居民意见大、不满意的事情入手,解决社会大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如桥岗社区根据群众反映,解决了外来货车占道停放问题,改善了临街商铺环境卫生,让群众得到实惠、感到满意。桃苑社区帮助景富新村一居民成功解决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入户难”问题。各社区还纷纷设立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家政服务等10大类、30多项个性化服务,使居民“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社区”就能解决。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提供家政服务200余次,服务满意率达100%,成为服务社区的一个重要窗口。开展党员奉献社区活动。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各社区相继成立了10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党员人数近1200名。如东裕社区开展“为民服务日”活动,党总支组织党员与老干部、志愿者摆摊设点,为居民开展免费体检及治安防范、家政服务、劳动就业等咨询活动。桃苑社区自发组织了一支由退休党员、小区住户组成的管理队伍,热心为居民服务。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在区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的团结、带领下,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实现了抓党建促发展的初衷。广大党员通过社会捐助等方式,营造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风尚。上半年,全区10个社区共帮扶困难党员19人,走访困难群众45户,帮助131名贫困家庭学生申请减免学费。与此同时,还不断充实以党团员为骨干、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人数已发展到1530多人。这些志愿者活跃于各个社区,帮助下岗老党员解决生活困难,为患白血病儿童募集善款,积极协助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的先进性。多渠道帮扶群众就业。认真协助做好下岗失业人员调查、摸底工作,掌握失业人员就业、培训意向,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长江三溪党总支将全体支委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联系企业、单位挖掘用工信息,另一组深入居民家庭帮助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一天内成功为10名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工作。夏洋、竹苑等社区积极组织失业人员参加富余劳动力现场招聘会。活动开展以来,全区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就业、再就业达150多人。四、协调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有了新进展打造“平安工程”。以社区为单位,实行“三安”(公安、治安、保安)联动,健全社区民警值班制度,率先开展小区报警平台建设,增设了治安联防队和户管员队伍,提高了路面见警率,加强了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教育和管理,构建起一个由社区党总(支)部、居委会牵头,以社区民警为轴心,以治安协管员、户管员、保安员、志愿者队伍等为主体的群防群治防范网络,有效减少了治安案件的发生,群众满意率持续攀升。营造先进文化。各社区党总支纷纷把在册的党员和退休干部调动起来,开展了大批贴近生活、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形成了“以特色文化社区为阵地,以党员干部为龙头,以文艺骨干抓活动”的党建工作、基层文化新格局。如花苑社区发挥退休人员的余热,组建了合唱队、舞蹈队、曲艺队等9支群众文体队伍,以文化活动带动先进性教育;其它社区也分别举办 “为党旗添彩,为社区争光”的主题晚会,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上半年,全区共举办各类大型文体活动18次之多。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加深了广大群众对先进性教育的感知和认识,既活跃了人文气氛,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带动了和谐社区的建设。东区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今后,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善始善终地抓好各项工作,为把东区建设成为“两个适宜”的和谐新城区而努力奋斗。&&&&&&&&&&&依托综治工作& 建设平安东升中共东升镇委员会& 东升镇人民政府&近两年来,我镇坚持以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综治工作中心为平台,不断优化社会治安环境,改善百姓民生,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全镇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以综治中心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平安东升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转型期社会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给社会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面对维护稳定的压力,镇党委、镇政府及时调整思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综治为主线,全面推进平安建设。 整合资源,成立综治工作中心。去年8月,市委政法委将我镇确定为全市唯一的平安镇建设试点单位。10月,我镇成立综治工作中心,主要职能是负责协助镇党委、政府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创建工作,具体包括维护辖区的社会治安、调处矛盾纠纷、处理信访、流动人员的管理服务、普法与预防犯罪以及安全生产、环保管理工作。力求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难事不上交。强化基层维稳力量,建立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全镇13个村社区建立了综治工作站,配备了调解干部、治安员、义务消防员等共337名。在中心和工作站建设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的基础上,近期又加大力度,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全面强化工作站建设,将治保、信访、调解、公安、消防、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职能纳入工作站,落实协作联动措施,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同时明确村社区书记为站长、副书记或治保主任为副站长、社区民警为专职副站长,招聘一批德高望重、处事公道的群众担任人民调解员,由镇政府给予补贴,全面提高工作站处理基层事务的能力。完善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协调联动作用。积极把综治工作中心和工作站建设成为集社会舆情收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治安防控指挥协调中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社会稳定维护中心于一体的“大综治中心”。实施“五个联动”,即联动调解、联动防范、联动处理、联动治安、联动创建,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采取“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的流程,实现了镇党委、镇政府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社区村的工作对接,形成党政领导、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镇综治工作中心和村社区综治工作站的建立和运作,使我镇形成了基层维护稳定的工作合力,增强了镇村一级干部调处矛盾纠纷的工作责任和工作效率,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据最新民意调查,群众对我镇的社会治安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二、完善机制,进一步提高化解矛盾能力全力整治重点问题村,妥善处理益隆历史遗留问题。在处理我镇历史问题村――益隆村的过程中,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坚决打击邪恶势力,匡扶社会正气,开展送法、送文化进村。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近千万元在益隆村开展路桥建设等十八项民心工程,对泰丰工业园项目中益隆村的集体留用地比例从10%提高到近20%,大力扶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等等,一系列举措使百姓民心得以归顺,全村呈现出政通人和、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在全长3250米的益隆一河两岸改造拆迁时,群众纷纷表示不要拆迁费,创造了全镇乃至全市“零补偿”拆迁房屋的先例。全力排查调解社会矛盾,将不稳定因素调处化解在萌芽状态。镇综治工作中心设立联调工作室,坚持定期排查、督查督办、领导包案调处等工作制度,把排查调处工作重点放在村社区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外嫁女权益以及劳资纠纷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两年来共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54起;共调解各类纠纷227宗,调解成功率达100%;处置调解劳动争议2018宗,解决拖欠工人工资案件1746宗,涉及人员8976人,金额800多万元。全力推进信访工作,做到关口前移。将信访、司法、综治三位一体合署办公,实现资源整合,联动作战,并在全镇范围内还建立了基层信访工作网络,由村社区小组长担任信访工作联络员,建立健全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信访工作网络队伍。两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49件,对比前期群众来访宗数下降了42%;其中来访163批、796人次,分别下降了45%和37%;调解各类纠纷227起,调处成功率为96.1 %。三、打防结合,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三级防控体系”。逐年加强公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1500万元购置装修了公安大楼,投入 1000多万元对巡警中队、利生派出所等基层单位的办公场所进行彻底改造。我镇还投入了180多万元组建一支115人的治安联防大队,并建成办公楼和宿舍、多功能训练场,配备了相应的装备。这支队伍的建立,成为东升镇社会面防控的重要力量,并与派出所、治保会及各单位、企业保安人员组成严密的“三级防控”体系,由公安机关统一协调运作,严密日常社会面的防控。建立视频监控系统。今年全镇已有63个重点复杂场所(路段)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并投入使用。各村社区在辖区重点部位也安装视频监控,与公安分局指挥室联网,构建分局指挥室、派出所、村社区(安全文明小区)监控室为一体的“三级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以交通干道视频监控点为“干”,社区村监控为“支”,各娱乐场所、工业区、商业区、治安复杂场所为“叶”的严密监控系统,大大加强了社会面监控。推进社区警务战略。镇公安分局抽调16名民警、23名辅警下沉到各村社区,每个村社区建立一个警务室,由1―2名民警及若干名治安员组成,每人配备一辆摩托车、一台对讲机、一台电脑,与社区人员一起办公,主要负责本辖区的治安案件处置及防范。认真贯彻落实校园周边的治安防控,在全镇3间中学、16间小学、19间幼儿园设立了警务室,实现了“一校一警一室”。规范管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我镇流动人口约8万人。去年镇成立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各村社区也相应设立了服务站。最近成立专责小组和专业队伍,对我镇在册登记的66092名流动人口和5512户出租屋进行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共整改存在消防、安全、治安、计生隐患的出租屋800多户。结合创建国家卫生镇,彻底整治出租屋周围的环境卫生状况,脏乱差现象逐步减少。四、改善百姓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铺开农村养老保险和逐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坚持每年财政投入1500万元以上支持农保推行,已有裕民、高沙、同乐、东升、兆龙5个社区全民参保,益隆村2个小组、太平村4个小组也参保,全镇参保总人数27906人,参保人数位居全市前列。逐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5 元,有62412人参加了合作医疗,群众不再担心因病致贫。稳步发展优质公平教育。近几年来我镇先后投入2.3亿元巨资新建、扩建学校和幼儿园,成功创建为省市教育强镇。目前建成省一级学校2所、市一级3所、规范化学校6所。今年内争取解决好东方小学的扩建、高级中学学生宿舍、运动场和教师安居工程。突出抓好城镇环境建设。近两年来投入上亿元启动了以“三纵五横”为公路骨架的道路路网的扩建和开通, 105国道、龙昌路、同乐大街等主要道路的改造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投入2112多万元整治内河涌, 鸡笼涌、同茂涌、龙竹涌等多条河涌得到全面改造整治;投入2000万元新建旭日健身广场、江滨公园,改造东升公园等。同时,在去年成功创建为省卫生镇的基础上,今年4月我镇启动了创建国家卫生镇活动,进一步加大改善人居和发展环境的力度,并将重点放在整治农村环境上,计划投入2000万元以上改造修建全镇所有村居民住宅区道路,全部实现硬底化。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将全镇1680多名低保户、残疾人及优抚对象的门诊费纳入合作医疗报销范畴,门诊医疗费报销70%;2006年为31户低保户改造了危房,为26低保户重建了新房。低保户做到了应保尽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13个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基本完成。全力培训转移富余劳动力。共投入200多万元,免费培训了农民5800多人,其中2320人实现了转移就业。并兴办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免费招收本镇初中毕业但未升学的学生入读三年制技校。五、加快经济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2006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43.8亿元;工业总产值140亿元,位居全市第六;农业总产值6.2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税收收入6.45亿元,财政收入2.31亿元,村(居)委会一级纯收入达871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8988元,仅脆肉鲩一项每人就增加收入1350元左右。这一切,为我镇开展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同时,全镇社会风气的改观和社会大局的稳定,也促进了东升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1-6月,我镇承接去年发展势头,实现工业总产值82亿元,比增23.2%;实现农业总产值2.84亿元,比增1.3%;第三产业完成产销总值15.8亿元,比增32%;税收入库总额4.32亿元,比增49%。老百姓跨进了持续增收、享受实惠较多的时期。&&&&&&&&&以服务为宗旨 培养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东凤镇理工学校&东风镇理工学校创办于1995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职校,历经市重点、省重点,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在本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我校秉着“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创建特色学校、打造品牌专业、培养优质人才”的办学目标,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德育网络,大力培养学生“服务社区、回报乡邻、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积极为本地区经济建设输送优质技能型人才,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一、注重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的服务精神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播撒关爱互助的阳光。办学之初,把“高操技能+高尚情操”作为培养目标,在教给学生技能学有所长的同时,加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十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届届相传,形成传统,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组织学生对各村五保户、镇敬老院进行包月服务,为老人们赠送日常用品、打扫卫生、表演节目,把关爱与欢乐带给老人;节假日为群众义务维修家用电器、帮群众打印文件、宣传法律法规,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回馈社会。优良的传统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如被评为广东省“十佳青年志愿者”的马浩辉同学,他多年如一日接送残疾同学上学的感人事迹在《中山日报》和中山电视台上广为报道;介绍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情况的文章《东凤理工为人民服务》在《中山日报》上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反响。持续开展“省一元零花钱”活动,构建身边的希望工程。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操时,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关爱身边的人和事做起。为此,我校坚持开展每月“省一元零花钱,奉献一份爱心”活动,构建身边的希望工程。学校团委、学生会倡议每位学生从自己每月的零花钱里节省出一元,汇聚起来共同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生大病的学生、交不起学费的特困生,都是支助的对象。从1998年至今,“省一元零花钱”活动坚持10年不缀,同学们节省的零花钱已达12万6千元,用其中的款项支助了10位生大病的同学就医治疗,帮26位特困学生完成了职中学业,还用其中部分款项向受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校进行了援助。“省一元零花钱”活动为身边的同学提供了帮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同学们勤俭节约、互助互爱的情操。二、、联系职校实际,确立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途经学校自1995年开办之初,就把“创建等级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十多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已为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近万名优质人才。这些毕业生有的开办了公司企业成为了经理老板,有的成为了国家公务员,有了成为了工厂的技术骨干,有的成为了车间的一线工人,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着才华,发挥着聪明才智,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职中生年龄大都在16至18岁之间,针对他们的特点,我校积极开展成人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一新生入学时,进行准成人意识教育;高三年级学生步入社会前,举行“做文明公民”承诺签字仪式。而每年十月隆重举行的“十八岁成人宣誓”系列活动,更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作为一名成人沉甸甸的责任与义务。按照镇党委政府的“三农”工作要求,学校确立了“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具体服务内容有: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重视实用技术培训,使每个农户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项以上当地推广应用的有助于农、林、加工等各业发展的新技术;结合镇、村实际,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镇、村企业职工进行文化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在各村开展时事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人口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三农”工作的主体是成人,根据这一特点,在开展成人教育时,我校采取形式多样、长短结合的办学模式,既开办业余学历班、长期培训班,又开办短期培训班,真正满足镇、村的需要。办学以来,我校与中山市中专、市电大、市新华科技专修学院、广东经济管理学院中山教学部等合办三年制大专班23个、中专学历班32个,共计2607人;开办各种讲座和各类培训班833期,受训人数达58890人次,超额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真正达到了服务“三农”的目的。三、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以致用”的服务技能打造品牌专业,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根据本镇电子、家电产业发达的特点,将电子技术应用、制冷、计算机专业确定为骨干专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努力打造品牌专业,培养优质人才。近年来,学校的骨干专业教学质量好,专业特点鲜明,学生成才率高,计算机、制冷专业被中山市教局定为市级骨干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学生参加中山市中专、技校、职中奥林匹克技能竞赛成绩显著:获得电子技术应用团体第一名4次、计算机团体第一名6次、家电团体第一名2次。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企业中的技术骨干。校企结合,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积极与企业合作办学,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形成“双赢”局面,走出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新路子,培养出了一批受企业欢迎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如今,我校现已成为美的(中山)电风扇制造有限公司、东凤高压电器设备厂等企业指定的人才培训基地,近三年共为企业培训了2000多人。此外,合作企业也主动为我校学生提供参观见习、实地实习操作的机会,长期接纳我校电子、家电、制冷、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去实地观摩、顶岗实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提高了动手能力的同时,增进了对市场需求、专业前景、企业文化的了解,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基础。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投身社会的创业精神。近年来,我校注重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兴趣小组、各类竞赛、社会调查等活动,渗透创业意识教育;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品德高尚、事业有成的校友回校现身说法,树立就业、创业榜样;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创业教育,强化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了学生优良的创业精神,磨炼了学生的创业意志,改变了学生的就业观念,使他们由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一批毕业生成为了优秀的创业者,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发扬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创造个人财富的同时,也为我镇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如今,新一轮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号角已吹响,我校更要坚定“服务群众、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宗旨,争取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最大的贡献!塑造文化品牌& 构建和谐农村横栏镇六沙村&六沙村地处横栏镇西部,全村常住人口8100多人,耕地面积1.2万亩,共有15个村民小组,是横栏镇人口最多的村。近年来,我村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为努力目标,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以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和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文娱活动为手段,不断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六沙村曾多次荣获省、市、镇荣誉称号,2001年被评为中山市体育先进村,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六沙作为沙田地区的一个典型农村,为什么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之路呢?&& &一、因地制宜,落实措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六沙村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与六沙村两委干部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是分不开的。在基础相对薄弱的基础上,六沙村通过“用心去做、多想办法;以身作则,树立表率;加强沟通,诚意感动”的工作态度,以文化建设作为载体,使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成了活水,既有活力,又有持续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人、财、物的资源配置,涉及村干部和群众的观念和认识等等。如果村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认识不到位,就不可能取得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满意效果。六沙村两委把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真正摆上议事日程,领导亲自过问,村干部亲自抓,党员干部带头参与,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六沙村经济并不宽裕,但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村民思想素质方面积极性依然这么高,想方设法解决资金、场地等问题,文化娱乐活动多了,沟通渠道畅通了,干群关系融洽了,农村变得更稳定、更和谐。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六沙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呈现出一些工作亮点:六沙村属全市的农田保护区,村委的收入主要来自土地出租以及少量的物业租金,收入并不宽裕,但村两委干部团结一致,求真务实,按照农村文化室先行点的"两室一栏一场"建设标准,充分利用好每一分资金,不断完善村里文化设施,为热爱文化活动的村民们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环境,让广大村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与此配套,村里完善了图书阅览室建设。2005年,村委在办公大楼专门开设了一个图书室。图书室共藏书4000多册,并配置了电脑。自开设图书室以来,这里成为了村民们生产生活作息时间追求知识营养的又一好去处。有了图书阅览室,村里进一步完善文化活动室建设。1994年村委办公楼建成后,村委专门开设了一个面积23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内设有电视机,DVD播放机等设备。2006年12月,六沙村并被列为中山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室十个先行点之一。&& &同时,村里进一步完善宣传橱窗建设,完善六沙休闲公园建设,加强四支民间文艺队伍建设。村宣传橱窗位于村委大院内,总长度12米,成为村里展示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六沙休闲公园于1997建成,原为供村敬老院老人休闲用。2007年,为了让村民共同享有这公共资源,镇村都非常重视,镇政府还下拨专项资金3.5万元用于公园建设。村委将原来的围墙拆除,完善一些体育设施。休闲中心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加强四支民间文艺队伍建设,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一是加强六沙篮球队管理。六沙篮球队于1952年夏天组建。自组建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活动,每年举办许多球赛,坚持并做到周周有小赛,月月有大赛。二是加强六沙曲艺社管理。六沙曲艺社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为一批曲艺爱好者组建而成的民间文艺组织,现有成员30多人,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20岁。六沙曲艺社参加市、镇曲艺比赛多次获奖。2001年参加中山市第二届“梨园多姿彩”电视粤曲大赛分别获第一名和第三名;2002年参加中山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文艺汇演获优秀奖;2003年参加中山市首届社区文化节戏曲大赛获银奖。三是加强六沙醒狮队管理。六沙醒狮队创立于1981年9月,队员40人,平均年龄23岁,全体队员每周接受强化训练及舞德、艺德教育,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民间艺术队伍。四是加强六沙女子健身操队管理。六沙女子健身操队于2006年8月成立,队员都是村里的妇女,目前有队员50多名。在女子健身队的带动下,妇女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如今成为了六沙“和谐邻里,和谐家庭”建设的重要力量。&& &六沙篮球队、六沙曲艺社和六沙醒狮队一直活跃在镇村内外,正逐渐成为六沙村乃至横栏镇响当当的文化品牌。二、探究根源,长抓不懈&& &六沙村深入贯彻落实"两既三坚持",始终保持常抓不懈的工作力度,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两既就是既要克服畏难情绪,又要防止急于求成;既不能畏缩不前,也不能抓抓停停。三坚持就是坚持战略目标战术化,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一个层面一个层面地去拓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坚持长远目标阶段化,在充实新内容的基础上,抓巩固提高,抓延伸辐射;坚持运行管理制度化,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制定切实的制度保障措施,进行严格的督促检查,把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利用文体活动增强村的凝聚力,组织村民参加了2007年横栏镇农民运动会,成为横栏镇11个村中参加人数最多、参加项目最多的村。经过团结拼搏,一举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得优秀组织奖。通过开展曲艺表演、篮球比赛、健美操、歌曲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了我村良好的文化文体活动氛围,增强了村干部与村民的沟通和联系,融洽了党群、干群及村民之间的关系,村干部的威信与诚信度明显提高;同时,通过活动把广大村民,特别是青少年吸引到活动中来,增强了村里青少年学习向上的劲头,大大减少了村里不稳定因素,村里治安案件明显降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文体活动促进村组集体经济的发展。村民们一方面积极投身文化学习活动当中,极大的丰富了文化知识和生产知识;一方面还积极投身于经济发展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7年,预计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7%,村组集体收入达15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7%。 && &目前,六沙村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有些方面的仍有待提高:一是村民的意识提高的比较慢。特别对于老一代人的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文化阵地建设发展不平衡。由于六沙村目前的经济并不宽裕,在文化场地建设、文化设施购进等方面资金投入有待加强;三是如何健全长效机制。我们认为,无论哪一届村两委干部,都应该把六沙村农村思想道德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长抓不懈,以保持这项工作的持续性。例如在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建立起来后,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健全并落实管理制度等。通过充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建立起来的文化阵地充分发挥作用。&& 三、创新思路,切实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今后,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狠抓落实,既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又注重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六沙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向新台阶。&&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把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把思想道德建设、文化阵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让群众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中接受教育、提升素质。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争上级有关文化经济政策扶持,加大对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文化阵地的功能,加强对文化阵地的管理。完善有效运作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动态分析反馈制度,摸准农民群众的思想动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制度,把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列入村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拓展宣传覆盖的广度。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传播快、覆盖广、受众多的优势,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形式,积极宣传六沙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先进典型来宣传群众,激励群众。同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针对存在的各种不良风气,批评和揭露各种缺德行为,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用反面典型来警示群众。充分调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分阶段、有重点地介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形成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良好态势,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挖掘典型示范的深度,发挥模范典型示范作用,用活生生的例子来具体地、有效地指导这项工作的开展。通过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不断巩固、提高、扩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果。要提倡和推广“先进个人”、“文化示范户”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建设六沙村特色文化。&&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加强我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我村将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切实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新时期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典型港口镇民主社区义工队&港口镇民主社区义工队是一个以义务服务乡邻、促进社区和谐为宗旨的民间群众组织,也是我国第一支农民义工队。自1998年成立以来,该组织日复一日的为群众排忧解难,访贫问苦、吊丧问疾,宣传政策、调解纠纷,真情互助、服务乡邻,以自己平凡的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了农村乡风文明,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一、弘扬团结互助的“博爱”精神民主社区义工高举“义”字大旗,所做的都是帮助群众的家长里短、平平凡凡的小事。正是坚持数年完成的无数的小事,深入人心,感化群众,传递团结互助的博爱精神。义工队始终把村老弱病残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上,经常到他们家里嘘寒问暖。十组的梁日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所住的旧房裂缝变形,尤其是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每逢刮台风、下暴雨,义工们就赶到老人家里察看哪里需要挡风,哪里需要遮雨。一次次的到访,一次次的帮助,令老人感动不已。今年五月,在义工们的积极倡议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帮助下,梁日明的旧房终于拆除换上了新屋,老人高兴得掉下泪来,逢人便说义工队是好样的。每年春节,社区都要召开迎春敬老团拜会,老人们欢聚一堂,共庆新春佳节。村里有个残疾人王国辉,出生时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需要拐杖支持才能走路,说话也不连贯。由于年轻,心理问题更为突出,义工们鼓励他要坚强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不要自暴自弃,要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念,鼓励他平时要常出门走走,主动与大伙聊天。帮群众排忧解难也是义工队的“日常业务”,他们总是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去年6月下旬,遭遇特大洪水袭击,港口镇民主社区村民何华根眼看自己就要丰收的26亩水稻全部被水浸。正当夫妻俩一筹莫展,心疼得大哭的时候,社区义工队的13名义工出现在他们眼前,架起机器帮他抽水。经过整整一天一夜的奋战,终于使他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多年来,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义工队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他们种下的“博爱”的种子,在民主社区的沃土上得到生根发芽,散发着人类互助的道德光芒。因而不但在社区里能落下脚、扎下根,得到群众的认同,而且吸引着更多群众的加盟和参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社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义工组织中来,义工队也从最初11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助人快乐成为民主社区村民的一致价值取向。2005年度,民主社区被评为广东省文明社区,中山市绿色社区。二、建立党群沟通互信的桥梁民主义工队既是国家政策的宣传队,也是群众意见的信息员。“两委”有啥动作,第一时间给义工队通气。群众有什么想法,亦在第一时间向义工队反映。义工队成为政府、居委和居民之间一座沟通的桥梁。2002年,社区险些酿出了一场群众上访风波。民主22组,是个已经百分百征地的小组,且征地是13年前的事情,所以征地款仅为4700元/亩。13之后,眼看征地款涨到了20000元/亩,有的村民就认定自己吃了亏,又看到邻村有人上访,于是找到组长罗富强,请他领军上访游行。身为党员和义工的老罗急了,一面火速向党支部报告,一面马不停蹄得找村民谈心。而且还连续组织小组村民开了两个晚上的小组会,面对面交流,敞开心扉谈心,通过政策教育、物价对比等方式,最终使群众心悦诚服、心平气顺,放弃了上访。2005年民主社区计划实行社区一级经济核算农村股份合作制。很多村民不理解,担心股份制不牢靠,害怕入股后收入减少。在这关键问题上,义工队积极宣传、解释政策,消除群众的疑虑,最终得到了村民的拥护,顺利实行了一级股份制。2004年至今,民主社区每年在全镇社区的市、镇上访数量上都是最少的。而在民众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逐渐增长的今天,也能够保持每年上访数为1的记录。这是社区稳定的重要标志,也是义工队的“功劳簿”。三、推动社区包容和谐与乡风文明民主义工队致力于化解群众矛盾,促进社区和谐与乡风文明,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十三组有一户人家,姑姐和哥哥是住在一起的,由于共用电表和水表,年底嫂嫂要姑姐交出水电费一千二百元,姑姐认为没有用那么多钱,要重新核算。这时候正好有公路费补贴发下来,哥哥把钱扣留了,说只有先交了水电费才能拿回公路补贴费。双方都不让步,兄妹之间关系搞得很僵。义工去了之后,了解到姑姐卖水果,白天很少在家,晚上回家也晚,于是就和她们商量,结果按每天六毛钱来计算,嫂嫂和姑姐都同意了,姑姐当场交回了水电费,哥哥也给回了公路补贴费。40年多党龄的老党员梁锦松,也是义工队的活跃分子。一次他获悉村里有两个入室盗窃的“白粉仔”,立即上门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以利害,终于使两位青年幡然醒悟,主动到公安机关自首。义工队在不断解决村里矛盾的同时,也不断地总结着经验,力争把矛盾最小化,在矛盾刚刚萌芽的时候就把它控制住,以防矛盾的激化和升级,他们为社区的安宁默默奉献着光和热。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民之间的互相帮助、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民主义工队作为一个群众性农民义工团体,作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益探索,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化解农村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树立文明新风、改善社会治安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作用。博爱恩泽 传承美德中共板芙镇委员会& 板芙镇人民政府&“6.15”九江塌桥事故中,我镇四联村民梁氏兄弟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其英雄事迹引起中央、省、市等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梁氏兄弟的壮举是我市建设文化名城、建设新农村中“乡风文明”的真实写照,更是新时期中山人博爱精神的集中体现,一、梁氏兄弟壮举是文明城市形成的一种文明行为四年前,梁福根和侄子梁义佳在澳门救回了一位沉船遇险的人员。他所在工程队负责人表示,多年前梁福根在深圳布吉河曾和工友一起救回三人。通观梁氏兄弟九江救人,这是偶然更是必然。就像梁氏兄弟重回九江大桥现场时说过得一句话:“如果再做一次选择,我们还是要去救人”。在梁福根身上体现出来的已不再简单的事件救人了,而是文明城市所形成的一种文明行为。&& &梁福根今年四十岁,所生活的四联村十三顷自然村村民逐水而居,乡风纯朴。几年前,梁福根因旧房漏水重新建房时为资金发愁,乡邻好友们你一点我一点热心相助,借款帮他建起新屋;他的大女儿上学,也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资助。为此,他常教育子女们;“做人要为善,知恩要图报。”梁华根说:“乡邻和社会的关心,使我一生都很感激,救人之危难,是我做了该做的事,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回报吧。”&&& 简简单单地一句话,却真实地反应了一个文明城市形成的文明氛围对每一个市民的影响:困难时自有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之前受帮助的人也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二、梁氏兄弟事迹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种生动写照多年来,板芙镇在促进城乡和谐中,努力改善农村环境,加大学校改造及教育投入工作,大力宣传农民思想教育。在各村开展星级家庭、文明户、文明村、文明社区的评比活动,向农民发放宣传资料,传承传统美德。2005年至2006年,政府投入120 万元用于32户农村危房改造,为了让全镇贫困家庭住在安全房里,今年,镇委、政府在3?28期间,发动社会各界捐助,共捐款600多万元,政府也将在今年内完成全镇的危房改造工程。梁氏兄弟事迹见报后,板芙镇党委、政府首先拿出1万元对其进行慰问,并送上“舍己救人、传承美德”锦旗,感谢梁氏兄弟为全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一个榜样,同时号召全镇人民向梁氏兄弟学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新农村要有大量新农民,新农民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上总是走在全面,弘扬互爱的。中山农民梁氏兄弟英勇救人的事迹,经中央、省、市媒体采访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梁氏兄弟的壮举彰显了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普通市民高尚的道德风范。三、梁氏兄弟体现了新时期中山人精神&&& 连续数天,众多媒体记者多次出入我镇四联村十三顷自然村这个小村,详细记录农民兄弟的英勇事迹和他们的心声,并听取村民对他们的介绍和评价,社会对梁氏兄弟特别是梁福根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结合我市实际,可以肯定,梁福根几次救人的壮举,并非是一时“冲动”,而有根植着时代的基因:那就是中国农民传统的朴实善良、勤劳勇敢本色,是新时期中山人精神的体现。从他身上,生动地体现了新时期中山农民的一种精神境界。 在家,梁福根父母均年过八旬,生活基本上还能自理。家里有四个哥哥、两个姐姐,梁福根是家里的“老弟”。由于家境贫困,家中兄弟姐妹读书不多,大多是小学毕业,但个个孝顺懂事。梁氏兄弟承认,父母对他们管教有一套“最有效最朴素”的好方法:从不打骂孩子,凡事讲道理。经常教育孩子“做人要本分,不要做坏事,做个好人”。住在梁福根家对面的邻居对梁家教子有方赞不绝口:我未听过这家人出过什么吵闹声。梁福根性格文静、温和善良,对家人朋友非常好。兄长们至今还记得,梁福根自小到大从未与他们顶过嘴。大哥梁树根有一次骂过他“贪杯”,还骂得很凶,但他对旁人说:兄长的骂就是教训我,是对我好才骂的。在家人的印象中,梁福根从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多年来外出打工,常有工友等三五成群搓下麻将,玩一会牌九,但梁福根从来不沾边。梁福根读书不多,但说出的话,句句实用。他明显继承了父母的方法去管教子女,在外打工一有空就往家打电话,就是查问孩子读书情况,他再三告诫女儿: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要做坏事。在他多年的打工生涯中,他带过几个侄子外出工作,近两年还带着三哥梁华根打工,手把手教他们操作技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只要我能帮到的,一定要帮”。梁福根二十年来都在外打工,较少在村里出入,但人们对他的为人处事,一直以来有着良好的印象。提起梁福根,村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一个好人。市场上卖菜的大婶说:“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从没听到过他骂过人,与人红过脸。他对大人小孩都一样,说话非常有礼貌,尊重人。”搭档多年的工友潘泽栋说:福根开吊机的技术是最好的,工作效率高,对人又好,我很佩服他。有一件事让潘泽栋感激于怀。他们工作一般是三班倒,休息时间较少,有一天,年轻的潘泽栋由于感到太累,随口说了一句:哎,太辛苦了。刚刚轮过班、已疲备不堪的梁福根关切地说:“你休息吧,让我来顶你。”潘泽栋连忙说:“不用,不用,只是说说而已。”可梁福根不听,硬把他拉下操作室让他去睡觉。“福根啊,这个家伙,人家对他好,他对人好,人家不对他好,他也对人好。”梁福根小学同学冯逸枫如此评价昔日的同学。在他的印象中,梁福根从小到大“没做过出格的事”,而是尽可能做好事;上学时,当时路特别坑洼不平,见到有人骑单车跌倒,首先上前帮忙的就是他,见到有车上不了坡,也是他率先去帮人推……梁福根很早就在外打工,用他的话说:生命中一半时间几乎都是在外“漂泊”。不管在家还是在工作岗位,梁福根都是一如既往:厚道朴实,坦诚待人,做事勤快。受到老板和工友们的赞赏。梁氏兄弟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救人的事迹,这表明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发挥了作用,梁氏兄弟的精神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值得大力弘扬。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培养众多新型农民,在抓好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农民的爱国家、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倡导良好的风气。这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这两兄弟不问回报地付出,甚至置生死于度外,非常难得。中山慈善万人行已历二十载,每年都为有苦有难的群体募捐,每年也有成千上万的市民参与,不管是城区还是乡镇,博爱思想深入民心。梁福根和梁华根两位英勇的农民是我市人民的表率,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大爱的博爱情怀!&&&&&& &&&用心构筑文明和谐的“安乐窝”小榄镇陈巧玉家庭事迹&陈巧玉,一个貌不惊人,从穷乡僻壤嫁入全国名镇小榄的农家妇女,是如何在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同时,又建立起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呢?一、学习进取,创业致富自小生长在农家,过着清贫生活的陈巧玉从小就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意识,她知道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初中毕业后,她先后到了中山糖厂和所在的生产大队打散工,她的勤劳与好学很快就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工作不到三年,就被所在的生产大队任命为会计员。她面对这份别人看来上等的“美差”一点也不敢怠慢。勤字当头,苦学为径。白天认认真真地工作,晚上诚心诚意地请教老师傅,一边工作,一边摸索,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到小榄定居后,离开了原工作岗位的陈巧玉很快就呆不住了。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和丈夫开办了一家电线电缆制造厂,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在严重缺乏专业生产知识与技术的情况下,他们高薪聘请了一名工程师负责全厂的生产技术。由于进口设备与该工程师过去长期从事国产机械生产上的极大差异,最初生产出来的电线出现了不少的“偏芯”现象。这是生产电线的致命点,芯线一旦偏离中心,就容易外凸,加快磨损,导致漏电、触电事故的发生。规模尚小的工厂一下子生产出成堆的废料,损失高达40多万元。面对人生第一次挫折的陈巧玉并没有气馁,和丈夫一起钻研进口设备的生产技术。当时,工程师有点傲慢地说:“你们还是不要白费劲吧,还是多请一个相关技术的工程师为上策。以你们现在的水平,三年后也不一定有我现在的水平……”这样的话,更激发了天生就好强不服输的陈巧玉,她鼓励丈夫一起摸索,突破难关。夫妇两在做好日常经营工作的同时,把大量的精力扑在那条进口生产线上,每天呆在车间的时间有时竟达17个小时。成功总是降临在愿意付出的人身上。还不到26天,陈巧玉夫妇就攻克了一般工程师克服不到的难题。他们用事实有力地回击了那些不肯动脑筋的人,也逐步在行业中建立了很高的威信。风雨过后,迎来的是绚丽的彩虹。他们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业绩不断攀升:1997年建厂时只拥有100万固定资产的小厂如今已发展成集电缆电线生产,电器插件生产为一体,年纳税超过130万元的规模企业,固定资产超过1000万元。员工也由原来的10多人,壮大到现在的400多人。目前,夫妇俩拥有的“大正”品牌下的三家电线、电器厂,是当地一家知名的企业。淘得了第一桶金的陈巧玉并没有陶醉于眼前的成功,她颇有感触地说:“现在企业步入了正轨,但这绝不是终点,而只是事业发展的新起点!”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陈巧玉夫妇计划争取当地居委会的支持,投资数百万元扩大生产,争取家电电线、由配件转向成品生产等多个项目的上马。在此之前,他们已涉足了饮食业,相继开设了两家酒楼。在别人的眼中,陈巧玉似乎总有无穷无尽的好点子。二、尊老爱幼,家风优良说起丈夫,陈巧玉总是抑制不了内心的那份幸福与满足。她和丈夫都有这样的共识:夫妻和睦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基础。为此,他们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事事处处做家人及身边亲朋好友的榜样。丈夫很关心、体贴妻子,鼓励她多外出学习锻炼。陈巧玉加入了镇个协私协和妇代会,是这些团体的活跃分子。有人曾打趣的问她丈夫:“老婆学到这么多的东西,不怕爬到你头上去吗?”对此,丈夫淡然地回答:“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老婆学到东西,我和老人家、孩子不是受益更多吗?”有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丈夫,陈巧玉更是感动,更是多想办法为这头家奔波。在外,她称呼丈夫为先生;在公司时称呼他为陆总;在家,她总是跟儿子一起亲切地称呼他为爸爸。每当外出时,夫妇俩都不会忘记适时地给对方打个电话,嘘寒问暖;每当有应酬时,他们俩也都会提醒一下对方酒别多喝,路上驾车要注意安全;每当晨光初现,大家一起晨运,夫妻间的融洽相处,相敬如宾,在家庭成员中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小榄的风俗例规较多,婆家又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相处起来不太容易, 因此要当好“小榄媳妇”确实不容易。建立媳妇与家婆的良好关系需要很高的技巧,陈巧玉是这方面的有心人。两年前,家公离她们而去,这对于全家人来说太突然了。平时相处和睦、谈笑风生的家公一下子离世,全家人都十分难过。尤其是家婆,她难免会想:老伴走了,丢下自己孤零零地!这时,作为媳妇的陈巧玉,千方百计去开导、安慰她,让她知道家里人都十分关心她,使老人家尽快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关注家人的健康,这是作为媳妇应特别注重的一点。为此,陈巧玉努力学习健康保健方面的知识,对家婆的饮食尽量做到均衡,有病的时候及时带她去看病,买些好的营养品给她补身体。陈巧玉留意到家婆因缺钙而导致脚软,她专门找医生给开了补钙的药物;家婆脚发麻的时候还陪她去足浴按摩;心情不好时陪她去公园散散步。每次出去回来后,老人的精神面貌总是焕然一新。每当老人家有不理解年轻人的行为时,她总是耐心去解释,从来不与老人争执,她相信真诚、体贴与耐心一定会让老人家明白的。每当邻里来访,她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隔壁的老人家来打牌,她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一样,高兴地为老人们端茶,拿水果、点心,伺候周到,让客人尽兴而归。苦心人,天不负,陈巧玉的付出有了回报,家婆心境开朗多了,生活的每一天总是过得开开心心的,连拐杖也不再用了。 说起孩子的教育,陈巧玉夫妇更是娓娓道来。他们对两个儿子的教育从不放松,并视之为人生的最大一笔投资。除了在学习上帮助孩子之外,还特别注意对孩子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及培养。“先立品再成才”是夫妇俩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很多富裕人家都请了工人、保姆,陈巧玉却拒之门外,父母总是身体力行地教育孩子要懂得勤俭节约,学会关心和感恩,学会敬老爱幼,学会独立自主。在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认识,体验社会生活方面,陈巧玉却毫不吝啬:陪孩子外出参观,带孩子到山区体验,鼓励孩子参加暑期军事夏令营,让孩子帮扶困难同学等,从中使孩子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在父母长期有意识的培养下茁壮成长,均以优异成绩考入名校中山市纪念中学。 陈巧玉不但处理好自己家庭的事务,还非常注重与家族中的伯父、叔叔以及妯娌等亲戚间的关系。但凡有节日、活动或者是老人家生日,排行最小的她总是主动张罗,联系在外面的亲戚朋友,提醒他们再忙也要记得“常回家看看”。对陈巧玉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亲朋好友总是交口称赞:“陆家有这样的好媳妇,真是几辈子积下来的福啊!”每当这时候,老人家总是笑得合不拢嘴。三、热心公益,回馈社会从农家走出来的陈巧玉富了,却始终没有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她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感人的故事不胜枚举:她每年都参加慈善万人跑募捐活动,五年来,累计为镇的慈善事业捐献了10多万元的善款;过去四年,她还与个体协会中的一位姊妹一起资助了三名高中贫困学生,现在,受助的学生已升读大学,她们表示会继续为孩子提供帮助;去年广东的贫困县乐昌遭遇特大洪水袭击,她主动跟随协会赴当地进行慰问,送去了慰问金和一批衣物粮食,当她得知一个孩子由于家庭极度贫困而面临失学时,她毫不犹豫地送上3000元的助学金;最近,她又响应镇妇联的号召,参与到镇妇女儿童扶贫基金筹集活动中,每年为基金捐出1500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陈巧玉深感做人一定要饮水思源,作为先富起来的一分子,应理所当然地担负起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四、&&& 移风易俗,标新立异陈巧玉是新时代新女性的代表,她敢于在农村中提倡破旧立新,树立新风尚,过健康生活。当她看到村里的一些人沉闷迷于赌博导致家庭陷于困境时,作为镇人大代表的她不是袖手旁观,而是敢于站出来,当面劝告,耐心教育那些不务正业的群众,她还主动到居委会,及时向社区干部反映,请求尽快作出措施,杜绝不正之风的蔓延。陈巧玉一向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社团的活动。参加交谊舞培训、协会妇女合唱团排练,参与协会对外交流等都成为了陈巧玉业余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她还将出钱出力,组织村里的妇女参加健身舞培训活动,让农村的妇女们也体验到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健康文化气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竞放春满园。时光荏苒,岁月无痕。昔日青葱的陈巧玉,如今已界不惑之年,岁月无情地在她脸额上留下了道道印记,银丝也悄然爬上了双鬓,可挂在陈巧玉脸上的那份自信与满足依然清晰可见。她用无悔的青春筑起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安乐窝”;她,无愧于新时代、新农村妇女的杰出代表!
发布日期:日
【】【】【】
| 中山日报报料热线:
 中山商报报料热线:(4  中山网报料热线:(9
广告专线:(2
888060 技术热线:(5 传真:(2 读者热线:(2
本网站由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取转载授权,请致电 2 联系刘小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鸡不好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