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质量的铁和铜分别与足量的硫粉在电加热硫化罐下充分反应消耗硫粉的质量比为

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八校联考高三(;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3.(3分)(;2014秋?宣城期末)双氰胺(C2H4N4)是生;是();4.(3分)(2014秋?宣城期末)化学概念在逻;6.(3分)(2014秋?宣城期末)含NO3的工;7.(3分)(2014秋?宣城期末)向明矾溶液中;8.(3分)(2014秋?宣城期末
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八校联考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3.(3分)(
2014秋?宣城期末)双氰胺(C2H4N4)是生产三聚氰胺的原料,也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易溶于热水、乙醇,其熔点为209.5℃,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4.(3分)(2014秋?宣城期末)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三种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3分)(2014秋?宣城期末)含NO3的工业废水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可利用如下反应将其转化为无毒、无污染的N2:A1+口+口→口十口+口,反应中涉及到的另外3种微粒是H2O、
7.(3分)(2014秋?宣城期末)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
8.(3分)(2014秋?宣城期末)铵盐受热易分解,但硝酸铵在不同条件下分解所得产物不同.下
9.(3分)(2014秋?宣城期末)某同学欲设计下列实验探究某些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
10.(3分)(2014秋?宣城期末)氯化银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实际上是一个个由很多“AgCl”结合而成的集合体.向盛有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静置后用一束光照射试管,发现试管的三个不同区域中只有一个区域具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11.(3分)(2014秋?宣城期末)在过量FeSO4溶液中滴入几滴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为检验上述反应中的还原产物,下列实验步骤中合理的组合是() ①过滤,取滤液
②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一支试管,加入上述反应后的少许溶液
④再加入过量Ba(NO3)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13.(3分)(2014秋?宣城期末)如图所示,用底部破损的试管和广口瓶,可以组装成一个具有随开随关功能的简易制气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14.(3分)(2014秋?宣城期末)将0.1mol A12O3、0.1mol SiO2和一定量的Fe
2O3、NaOH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充分反应后,向所得反应体系中缓缓通人0.5mol HC1气体,所得难溶物的物质的量与HC1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3分)(2014秋?宣城期末)绿矾(FeSO4?7H2O)的相关性质如下图所示,反应①至⑥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气体1、2、3的摩尔质量依次增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6.(10分)(2014秋?宣城期末)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纸张漂白、食品消毒、水处理等,含水亚氯酸钠加热到130~140℃即分解.一种制备亚氯酸钠粗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的离子方程式为;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 ClO2,转移mo1e.
(2)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亚氯酸钠溶液”到“粗产品”需经过的操作依次是、、.
(4)如果制备过程中使用了21.3g NaClO3,则需要20%的H2O2溶液g(假定实验中物质均完全转化).
17.(12分)(2014秋?宣城期末)H
、C、N、O、Na、S、Cl是常见的七种短周期元素.
(1)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其基态原子核外有个未成对电子;Na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写一种物质的分子式).
(4)NH3可作低温溶剂,它易液化的原因是.
(5)通常情况下,N2O5为无色晶体,它与N2O5能发生反应(类似于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8.(11分)(2014秋?宣城期末)铁和铜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元素.
(1)铜可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等质量的铁和铜分别与足量的硫粉在加热下充分反应,消耗硫粉的质量比为(写最简整数比).
(3)向含有KOH和Fe(OH)3的悬浊液中通人氯气,可生成一种水处理剂K2Fe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铜与浓硫酸反应时会产生难溶性固体甲,其成分可能是CuS、Cu2S或Cu2O,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已知:①Cu2O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和Cu;②CuS和Cu2S均不溶于稀盐酸.
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可以确定固体甲中一定含有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之比为;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19.(9分)(2014秋?宣城期末)硅是信息产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碳与二氧化硅的反应是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第一步.某课题组对该反应中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1)课题组对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气体产物只有CO;
假设二:,
假设三:,
(2)课题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已知:①PdCl2溶液可用于检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TCO2+2HC1+Pd↓(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使溶液变浑浊).
②为避免空气中的O2、CO2、水蒸气对实验产生干扰,实验时要求通人足够长时间的N2. 供选试剂:澄清石灰水、PdCl2溶液、浓硫酸、NaOH溶液.
请你根据上述装置,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解答时要求指明C、D中所选试剂的名称):
成物中气体的成分,反应物中炭粉与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比值是.
(4)资料表明,炭粉过量时会生成副产物SiC,若生成物中Si与Si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假定气体产物只有C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0分)(2014秋?宣城期末)某混合物由Cu、SiO2、Al2O3、Fe2O3中的若干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小组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2015届安徽省宣城市八校联考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41等内容。 
 安徽省宣城市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安徽省宣城市八校 2015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  宣城市2015届高三11月八校联考化学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中化学参考答案: 1-16 CCDDC CACCD DBDCA B 17. (1)2CLO3-+SO2=2ClO2+SO42- 1 (2)2...  安徽省宣城市八校 2015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  安徽省宣城市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安徽省宣城市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物理...  安徽省宣城市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_高考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安徽省宣城市八校 2015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word 版) 本试卷分第 I 卷(...  2015届安徽省宣城市八校高三上学期联考数学(理)试题及答案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宣城市八校 2015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数学(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  安徽省宣城市八校 2015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英语试题 (word 版)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 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安徽省宣城市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_高考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安徽省宣城市八校 2015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word 版) 本试卷分第 I 卷(...  安徽省宣城市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安徽省宣城市八校 2015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word 版) 本试卷分第 I 卷...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5安徽宣城八校高三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文章来源:互联网&&&&本站:武汉美术网&&&&网址:&&&&更新时间:
宣城市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第一章(选修3《高考考试说明》规定内容)。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 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工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 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Na 23& Al 27& Si 28& S 32&Cl 35.5& Fe 56& Cu 64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O2分子的比例模型: & B.NH4Br的电子式: C.基态Fe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基态Al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氢氟酸易与SiO2反应,氢氟酸可用于刻蚀玻璃& B.Al与Fe2O3会发生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 C.NH3具有碱性,可用NH3与灼热的CuO反应制取少量N2& D.Fe具有良好导电性,可用铁片作电解食盐水的阴极材料3.双氰胺(C2H4N4)是生产三聚氰胺的原料,也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易溶于热水、乙醇,其熔点& 为209.5℃,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氰胺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B.双氰胺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5:3& C.双氰胺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双氰胺中,氮、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3价、+4价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三种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烃与烷烃属于工& B.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属于Ⅱ& C.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Ⅲ & D.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属于工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KNO3和KH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片:&&& Cu+4H++2N =Cu2+ +2NO2↑十+2H2O& B.向Na2CO3浴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C +2 H+&&&& H2O+CO2↑& C.二氧化硫通人氯化铁溶液中:2Fe3++ SO2+2 H2O&&&&&& 2Fe2++4H+ +S & D.在FeI2溶液中滴人少量溴水:2Fe2++Br2&&&& 2Fe3+ +2Br-6.含N 的工业废水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可利用如下反应将其转化为无Du、无污染的N2:& A1+口+口→口十口+口,反应中涉及到的另外3种微粒是H2O、A1(OH)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的Al被还原,N 是还原剂& B.三种反应物分别是Al、N 和OH-& C.若有1 mol Al参加反应,则有0.6 mol N 被还原& 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7.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消耗Ba(OH)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8.铵盐受热易分解,但硝酸铵在不同条件下分解所得产物不同。下列各组物质中可能是硝酸铵分解产物的是&A.O2+HNO3+H2O&&&&&&&&&& &B. N2+ NH3 +H2O&C. NH3 +HNO3&&&&&&&&&& &D. NH3 +NO+H29.某同学欲设计下列实验探究某些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其中能达到目的是&A.测定相同浓度HX(X=F、Cl、Br、I)溶液的pH比较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B.将胆矾(CuSO4&#O)晶体放人浓硫酸中: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C.将CO2通入水玻璃中:比较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D.将铁片放入热的浓硝酸中:验证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10.氯化银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实际上是一个个由很多“AgCl”结合而成的集合体。向盛有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静置后用一束光照射试管,发现试管的三个不同区域中只有一个区域具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区域是A,该区域中AgCl的直径最小&B.该区域是B,该区域中AgCl的直径介于A、C区域之间&C.该区域是C,该区域中AgCl的直径最大&D.各区域AgCl的大小都相同,但只有B区域中分散质的大小介于1~100 nm之间11.在过量FeSO4溶液中滴入几滴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为检验上述反应中的还原产物,下列实验步骤中合理的组合是&①过滤,取滤液&②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③取一支试管,加入上述反应后的少许溶液&④再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⑤再加入过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③⑤①②&B.③②&&& && C.②③④⑤ &D.③④①②12.设 为阿伏加德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2gSO2含有2 个S=O键&B.0.3 mol NO2与足量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 &C.1 mol碳的同位素中含有6 个中子&D.25 mL 16.0 mol•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生成Cl2分子数目为0. 1 13.如图所示,用底部破损的试管和广口瓶,可以组装成一个具有随开随关功能的简易制气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隔板是铜,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备H2、CO2、Cl2等气体&B.若隔板是铜,则用块状CaO和浓氨水可制备NH3&C.若隔板是铁,则该装置不能用制备H2&D.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备H2时,有孑L隔板既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铜隔板14.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X元素的简单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W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是正四面体形结构&B.Z与X、Z与Y均能形成原子晶体&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Y)&r(X)&r(W)&D.Z的最高价氧化物不能溶于X的最高价含氧酸溶液
15.将0.1 mol A12O3、0.1 mol SiO2和一定量的Fe2O3、NaOH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充分反应后,向所得反应体系中缓缓通人0.5 mol HC1气体,所得难溶物的物质的量与HC1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e2O3、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1 mol、0.5 mol&B.结合H+的能力:Si & Al &C.A点溶液呈碱性,B、C两点溶液呈中性&D.当n(HCl)&0.5 mol时,难溶物的量会继续增多16.绿矾(FeSO4&#O)的相关性质如下图所示,反应①至⑥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气体1、 2、3的摩尔质量依次增大。&&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只有①、②、④、⑥&B.将反应①和反应③产生的气体混合,气体颜色发生变化&C.反应⑤生成的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只发生分解反应&D.将气体1和气体3冷凝再混合,能计算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17.(10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纸张漂白、食品消Du、水处理等,含水亚氯酸钠加热到130~140℃即分解。一种制备亚氯酸钠粗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1)步骤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 ClO2,转移&&&&&&&&&&&&&&&&&&&&&&&&&&&&& mo1e-。(2)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亚氯酸钠溶液”到“粗产品”需经过的操作依次是&&&&&&&&&& 、&&&&&&&& 、&&&&&&&&&&&& 。(4)如果制备过程中使用了21.3 g NaClO3,则需要20%的H2O2溶液&&&&&&&&&&&&& g(假定实验中物质均完全转化)。18.(12分)H、C、N、O、Na、S、Cl是常见的七种短周期元素。(1)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其基态原子核外有个未成对电子;Na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用“&”或“&’’填空:&(3)由上述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物质有&&&&&&&&&&&& (任写一种物质的分子式)。(4)NH3可作低温溶剂,它易液化的原因是&&&&&&&&&&&&&&&&&&&&& 。(5)通常情况下,N2O5为无色晶体,它与N2O5能发生反应(类似于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9.(11分)铁和铜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元素。(1)铜可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等质量的铁和铜分别与足量的硫粉在加热下充分反应,消耗硫粉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整数比)。(3)向含有KOH和Fe(OH)3的悬浊液中通人氯气,可生成一种水处理剂K2Fe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铜与浓硫酸反应时会产生难溶性固体甲,其成分可能是CuS、Cu2S或Cu2O,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对其成分进行探究。已知:①Cu2O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②CuS和Cu2S均不溶于稀盐酸。
&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可以确定固体甲中一定含有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20.(9分)硅是信息产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碳与二氧化硅的反应是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第一& 步。某课题组对该反应中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1)课题组对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气体产物只有CO;& &假设二:&&&&&&&&&&&&&&&&&&&&&&&&&&&&&&&&&&&&&&&&&&&&&&&&&&&&&&&&&&&&&&&&&&&&&&& ,&假设三:&&&&&&&&&&&&&&&&&&&&&&&&&&&&&&&&&&&&&&&&&&&&&&&&&&&&&&&&&&&&&&&&&&&&&&& ,&……(2)课题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已知:①PdCl2溶液可用于检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 CO2+2HC1&&& +Pd↓(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使溶液变浑浊)。&&& ②为避免空气中的O2、CO2、水蒸气对实验产生干扰,实验时要求通人足够长时间的N2。供选试剂:澄清石灰水、PdCl2溶液、浓硫酸、NaOH溶液。&&请你根据上述装置,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解答时要求指明C、D中所选试剂的名称):&&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实验预期现象和结论
&&(3)有人认为,气体产物的成分与两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有关。为了探究炭粉不足时生成物中气体的成分,反应物中炭粉与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比值是&&&&&&&&&&&&&&&& 。(4)资料表明,炭粉过量时会生成副产物SiC,若生成物中Si与Si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假定气体产物只有C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10分)某混合物由Cu、SiO2、Al2O3、Fe2O3中的若干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小组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的相关信息如下:&&(1)实验一中,滤渣2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判断依据是&&&&&&&&&&& 。(2)混合物中是否含有SiO2?&&&&&&&&&&& (填“是”或“否”),判断依据是&&&&&&&&&&&&& 。(3)实验二中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原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选项&C&C&D&D&C&C&A&C&C&D&D&B&D&C&A&B1.C&& 解析: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A错误。NH4Br的电子式应为 , & B错误。基态Al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应为 ,D错误。2.C&& 解析用NH3与灼热的CuO反应制取少量N2,利用的是NH3的还原性,而不是碱性,故C错误。其他选项都正确。3.D&& 解析由分子结构简式知分子中只含极性键,不含非极性键,A错误。双氰胺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1,B错误。双氰胺中氢原子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根据化合价的含义可知D正确。4.D&& 解析 烷烃是烃中的一大类,烃与烷烃属于包含关系,A正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前者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而后者不能,二者属于并列关系,B正确。部分离子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有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属于离子反应,二者属于交叉关系,C正确。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部分酸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所以二者属于交叉关系,D错误。5.C&& 解析浓度均为0.1mol•L-1的KNO3和KHSO4的混合溶液相当于稀硝酸的溶液,与铜发生的反应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A错误。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不会生成二氧化碳,应为CO32-+H+=HCO3-,故B错误。I-的还原性强于Fe2+,在FeI2溶液中滴入少量溴水时,先被氧化的应为I-,故正确写法应为Br2+2I-=& 2Br-+I2,D错误。6.C&& 解析反应为10Al+18H2O+6NO-3 =10Al(OH)3↓+3N2↑+6OH-。Al是还原剂被氧化,& NO3-是氧化剂被还原,A错误。反应物中不可能含有OH-,否则电荷不守恒,B错误。& 由于有OH-生成,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D错误。7.A&& 解析 反应可分两个阶段:起始阶段,Ba(OH)2不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Al(SO4)2+3Ba(OH)2=2Al(OH)3↓+3BaSO4↓+K2SO4,当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时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此后再加入Ba(OH)2,则Al(OH)3溶解,但BaSO4的物质的量则增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Al(SO4)2+2Ba(OH)2=2BaSO4↓+KAlO2+2H2O,当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沉淀的物质的量反而减小。据此可知A项图像正确。8.C&& 解析 选项A:NH4NO3 O2+HNO3+H2O中,化合价只有升高没有降低,故A错误;选项D:观察反应物NH4NO3,其化学式中N原子数小于O原子数,如果生成物是NH3+NO+H2,无论如何配平,N原子数总是大于O原子数,所以该方程式不能配平,实际上不能发生,即D错误;本题的难点是选项B,表面上看可以发生,但实际上由于铵根中的N由-3价升高到0价,硝酸根中的氮由+5价降低到0价,变价的两种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因此-3价的氮原子不可能剩余,即不可能有NH3产生(但+5价的氮原子有可能剩余,所以可能有HNO3生成,即NH4NO3→N2+HNO3+H2O有可能发生),故B错误。选项C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9.C&& 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与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碱性无关,A错误。将胆矾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固体变白,可证明浓硫酸的吸水性,故B项错误。将CO2通入水玻璃中生成白色沉淀,根据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可知C项正确。铁只有在冷的浓硝酸中才能发生钝化,故D项错误。10.D&& 解析 AgCl属于难溶物,静置后A、B、C三个区域中,A区域应为溶液,C区域为沉淀,只有B区域属于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即题中所述“集合体”)的大小介于1~100nm之间,单个的AgCl直径都相等,故只有D选项正确。11.D&& 解析检验反应中的还原产物Cl-,需要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与待检测的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而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也可与银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首先要排除硫酸根离子的干扰,而且除去硫酸根离子时,不能引入氯离子。12.B&& 解析:32g 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每个SO2中含有2个S=O键,故32g SO2含有NA个S=O键,A项错误;1mol碳的同位素中含6NA个质子,中子数目不等于6NA,C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的浓度降低,变为稀盐酸,生成的Cl2少于0.1mol,D错误。13.D&& 解析:使用该装置制备气体,隔板上必须放置块状固体且不能加热。制备氯气无论用二氧化锰、高锰酸钾还是漂白粉等都是粉末状固体,故A错误。CaO虽然是块状固体,但与水反应迅速,一旦接触反应立即完成,起不到随开随关的作用,故B错误。若隔板是铁,则可以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备H2,C错误。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时,可以用塑料隔板也可以用铜隔板,若用铜隔板,不影响氢气的制备,还可形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14.C&& 解析四种元素X、Y、Z、W分别为氮、氧、硅、氯。SiCl4是正四面体结构,A项正确。硅与氮可形成Si3N4,硅与氧可形成二氧化硅,它们都是原子晶体,B项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r(X)&r(Y),C项错误。二氧化硅不能溶于硝酸中,故D项正确。15.A&& 解析观察图像可知,Al2O3、SiO2、Fe2O3、NaOH充分混合后有0.1molNaOH剩余。根据A点的纵坐标可知Fe2O3为0.1mol。由于Al2O3、SiO2均为0.1mol,与NaOH反应生成0.2molNaAlO2、0.1molNa2SiO3,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NaOH的物质的量为0.5mol,A正确。根据H2O+AlO2-+H+=Al(OH)3↓可知0.2AlO2-与0.2molHCl恰好生成0.2mol Al(OH)3沉淀,根据SiO32-+2H+=H2SiO3↓可知0.1mol SiO32-与0.2mol HCl恰好生成0.1molH2SiO3沉淀,结合图像可知AB段、BC段对应的沉淀分别是Al(OH)3和H2SiO3,从而说明AlO2-结合H+的能力大于SiO32-,B项错误。A点溶液中含有NaAlO2、Na2SiO3和NaCl,B点溶液中含有Na2SiO3和NaCl,C点溶液中只有NaCl,根据水解知识可知C项错误。C点AlO2-、SiO32-恰好完全沉淀,再通入HCl,Fe2O3、Al(OH)3会溶解,所以沉淀的量会减少,故D项错误。16.B&& 解析FeSO4具有还原性,能被过氧化钠、硝酸钾(酸性环境)、氯水氧化,绿矾在隔绝空气时煅烧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蒸气,该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①、③、④、⑥,A错误。反应①产生的气体为O2,反应③生成的气体NO,NO与O2混合生成红棕色的NO2,B正确。反应⑤生成的FeCO3有还原性,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C错误。根据绿矾组成知,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O) Fe2O3+SO3↑+SO2↑+14H2O↑,气体1、2、3依次是H2O、SO2、SO3。气体1和3冷却至室温所得溶液是硫酸溶液,其组成为n(H2O)n(H2SO4)=131,能计算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但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缺少溶液密度,D错误。
17.(10分)& (1)2ClO3-+SO2=2ClO2+SO42-(2分)&&& 1.0(1分)& (2)H2O2+2ClO2+2NaOH=2NaClO2+2H2O+O2(2分)& (3)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每空1分,共3分)& (4)17.0(2分)&& 解析:完成①的离子方程式需运用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元素守恒,完成②则仅需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亚氯酸钠易分解,所以不能直接蒸干溶液,而需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最后过滤即可得到粗产品。由上述方程式得到:2NaClO3~2ClO2~H2O2,根据题给数据可计算出需约17.0g 20%的H2O2溶液。18.(12分)& (1)三&&& ⅥA&&&& 2&&& 1s22s22p63s1(各1分,共4分)& (2)>&& <&& <& < (各1分,共4分)& (3)H2O2、N2H4、C2H2、C2H4、C2H6、C6H6等任选其一(1分)& (4)NH3分子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1分)& (5) (2分)&&& 解析:(1)S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4,3p轨道上有2个电子未成对。& (2)C、N、O位于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电负性逐渐增大, 其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但N原子具有半充满的稳定结构,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于O。O的非金属性强于S,所以H2S不如H2O稳定。酸性H2SO4小于HClO4。& (3)符合要求的分子除H2O2、N2H4外,还可以是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2的烃。& (4)NH3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易液化。& (5)模仿二氧化碳的反应可知,该反应中生成NaNO3和O2。19.(11分)&& (1)Cu+H2O2+H2SO4=CuSO4+2H2O(2分)&& (2)167(2分)&& (3)10KOH+3Cl2+2Fe(OH)3=2K2FeO4+6KCl+8H2O(2分)&& (4)n(Cu2O)n(CuS)=21(4分)&&&& Cu2S(1分)&&& 解析:(1)略。(2)铁、铜与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Fe+S FeS、2Cu+S Cu2S。据此,假定铁、铜的质量均为m,可求得消耗S的质量分别为32m/56、32m/128,二者之比为167。&&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即可完成方程式。&& (4)首先根据实验现象做判断:由滤液呈蓝色可知,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2O,则固体乙中一定含有Cu。煅烧CuS的反应方程式为2CuS+3O2 2CuO+2SO2,该反应固体质量减少;煅烧Cu2S的反应方程式为Cu2S+2O2 2CuO+SO2,该反应是固体质量不变的反应;煅烧Cu时固体质量肯定会增加。由于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所以固体乙中一定含有Cu和CuS,但是否含有Cu2S无法确定,可假设其有。设固体甲中Cu2O、CuS、Cu2S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zmol,则固体乙中含有Cu、CuS、Cu2S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xmol、ymol、zmol,即:32x+96y+160z=m;根据铜元素守恒可得:80(0.5x+y+2z)=m。两式联立得:x=2y,即Cu2O、Cu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0.(9分)&& (1)假设二:气体产物只有CO2(1分)&& &&&&&&& 假设三:气体产物既有CO又有CO2(1分)&& (2)实验步骤:在C中加入澄清石灰水,D中加入PdCl2溶液,通入足够长时间的N2,关闭活塞K,点燃酒精喷灯,观察C、D中变化(2分)实验预期现象和结论:若C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D中产生黑色沉淀,则假设一成立;反之假设一不成立(2分)&&& (3)11(2分)&&& (4)7C+3SiO2 2Si+SiC+6CO↑(2分)&& 解析:(1)气体产物只能是碳的氧化物: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 (2)注意:C中必须是澄清石灰水,D中是PdCl2溶液,不能颠倒顺序;点燃酒精灯之前,先通入足够长时间的N2,再关闭活塞,再点燃酒精灯。&& (3)炭粉与二氧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SiO2+2C Si+2CO↑或SiO2+C Si+CO2↑,炭粉不足即炭粉与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大于11。&& (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进行配平。21.(10分)&& (1)Cu(1分)&& 只有Cu既不溶于盐酸,又不溶于NaOH溶液(1分)&& (2)是(1分)  实验一中滤渣1溶于NaOH溶液后质量减少(1分)&& (3)Fe2O3+6H+=2Fe3++3H2O(1分)& 2Fe3++Cu=Cu2++2Fe2+(1分)&& (4)n(Fe2O3)n(Cu)n(SiO2)=121(4分)&&& 解析:(1)实验一中,滤渣1只能是不溶于盐酸的Cu或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由于滤渣1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质量减少,说明滤渣1的成分是Cu与SiO2,则滤渣2是Cu。&&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含有SiO2,且其质量为12.4g-6.4g=6.0g,物质的量为0.1mol。&& (3)原混合物中,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有Cu或Fe2O3,即实验二中滤渣1可能是Cu或Fe2O3中的一种或两种。滤渣1中加入过量盐酸,质量减少但仍有固体剩余,说明滤渣1中同时含有Cu和Fe2O3。则实验一中加入盐酸时,首先发生Fe2O3+6H+=2Fe3++3H2O,继而发生2Fe3++Cu=Cu2++2Fe2+。&& (4)滤渣2是发生(3)题所述反应后剩余的Cu,则原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时反应掉的Cu和Fe2O3共有28.8g-6.4g=22.4g。根据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用去的Cu与Fe2O3的物质的量相等,设其物质的量均为x,则64g•mol-1x+160g•mol-1x=22.4g,解得x=0.1mol,即样品中含有0.1molFe2O3。剩余的6.4gCu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样品中Cu为0.2mol。由样品质量知原混合物中没有Al2O3,故n(Fe2O3)n(Cu)n(SiO2)=0.10.20.1=121。点击下载:安徽省宣城市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8月 分数线公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加热硫化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