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今年怎么看 明年怎么干"一财网谈股论金直播

树文明新风,建文明县城!
善厚镇召开“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务虚会
为全面总结2013年工作得与失,谋划和展望2014年主要工作,11月1日下午,善厚镇召开“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专题务虚会。党政班子全体成员,镇十大办主任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善厚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李永俊主持会议。
会上,李永俊书记以“有进步,但发展不是很快;有成效,但推进工作不平衡;有亮点,但亮点不够不多”三句话对2013年全年工作作了概括。就明年怎么干?李永俊书记作了前瞻性谋划,并拟出“突出项目工作,主攻招商引资;突出产业特色,主攻现代农业;突出生态文明,主攻乡村旅游;突出宜居宜业,主攻集镇建设;突出民生幸福,主攻便民惠民;突出创新求实,主攻社会管理;突出作风建设,主攻跟踪问效”等七个突出,勾画了2014年主要工作的整体框架。
党政班子成员及部分办主任就各自分管的工作,紧紧围绕“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这根主线,全面客观地回顾了2013年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整改建议,谋划了明年的工作思路。镇长陶振华在点评时强调,2013年的工作出了成绩、出了亮点、也夯实了基础,全镇上下形成了干事情、抓发展、求进步的态势,但仍存在着速度不快、意识不浓的缺憾;明年的工作要早谋划、早启动、早推进,要坚持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发展信心不动摇。
李永俊书记在最后总结中指出,今天的务虚会大家结合分管工作谈得深、谈得细、谈得实。就明年的工作,他强调了三点:一是信心要足。良好的态势和局面为善厚的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也符合善厚的实际;二是项目意识要浓。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因此,明年我们将继续突出项目意识,主攻招商引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好项目、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工作推进要快。有道是,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砣!推进工作要立竿见影,任何事情不要“养”着干,而要“抢”着干!(善厚镇:王志银& 责编:邢东风)
主办单位: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和县人民政府网络信息中心协作单位:  皖ICP备号&&站在年末的节点上,如何看待新花山这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在当前工作中还有哪些难题需要破解?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如何进一步谋划明年的改革和重点工作任务……12月1日,带着这些思考,花山区委、区政府集中一天时间,召开“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务虚会,全区上下围绕这一主题,实事求是谈成绩,集思广益谋发展,凝心聚力促转型。会议由区委书记方文主持。区四套班子领导,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主要负责人,各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区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会上,区四套班子领导以及区发改经信委、财政局、农委、住建委、商务局、统计局、招商局、城投集团、软件园、濮塘休闲度假区、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城管局、征管局、区社管中心、霍里街道、桃源路街道、金家庄街道等19个部门和街道的负责人作了发言。区委书记方文在讲话中指出,2013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奋力突破,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在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升级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四个进一步聚焦”。一是进一步聚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实现新提升。牢牢把握区划调整契机,适时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二是进一步聚焦加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紧紧围绕“三年翻一番、全省争首强,努力打造经济强、民生富、文教兴、环境美的魅力新花山”奋斗目标和坚持“六个着力”,打造“四个中心”的工作举措,开展了“项目建设提速年”、“大拆迁、大拆违”、“招商季”、“服务企业推进月”等活动,始终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进一步聚焦转型升级,发展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始终坚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努力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转移到质量和效益上来,软件和服务外包、运动健康休闲、现代商贸、楼宇总部经济和现代金融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四是进一步聚焦改善民生,居民幸福指数实现新提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城乡居民,全区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方文强调,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具体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五个更加突出”。一是围绕贯彻全会精神,更加突出改革创新。进一步理顺各项体制机制,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群众机制,积极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二是围绕扩大有效投入,更加突出加快发展。坚持将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全力以赴开展项目攻坚,全力以赴推动招大引强,全力以赴走访服务企业,全力以赴加强要素保障,夯实加快花山发展的基础。三是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更加突出转型升级。加快濮塘休闲度假区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引进和景区宣传推广,推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商业提档升级步伐巩固商业核心区地位,大力推进主城区楼宇载体和秀山新区总部基地建设,加快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四是围绕社会治理创新,更加突出改善民生。继续深化物业管理全覆盖、“红袖标”工程、社区网格化管理、志愿服务等创新社会治理有效抓手,加快安置房建设、廉租房及公租房建设、危旧房及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整治、“美好乡村”建设等安居工程建设和“走亲戚”等为民办实事活动。五是围绕群众路线教育,更加突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结合实际设计简便易行、形式多样载体,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区长倪志品在讲话中指出,2013年即将过去,从工作成效上来看,全区上下在整合中谋划,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整合,各项工作大头落地,得到了全区上下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有力地展示了新花山区的新形象、新面貌;从工作运行情况看,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上下明确重点,狠抓落实,有力地推动全年各项工作顺利实施。从区领导到部门单位负责人人身上有担子,顶住压力尽心尽力工作不懈怠,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良好态势提供了重要保障。他指出,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但当前仍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下力气解决。一是财政收入增速缓慢,财政支出压力非常大;二是转型发展的思路不够宽,方法也不够多;三是稳定的压力太大,以致于影响了工作的推动;四是干部队伍整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激发活力,提高战斗力。倪志品强调, 2014年,全区上下要突出围绕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民生民本三大主题,具体开展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推动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机制的活力。在经济工作方面,要进一步围绕上级有关部署,超前谋划,超前考虑,有所安排,有所作为;在社会治理领域,要更多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社区建设、实现更好为民服务等方面做一些探索创新。二是要坚定不移地打造两大工作平台,推动转型发展。软件园和濮塘休闲度假区要围绕强化力量、增强自我运行能力,认真思考谋划,实现自我提升。三是进一步突出重点,在科学合理谋划、规划和推进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地推进一些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四是要下大力气在提升政府工作管理水平、运行效率和公开规范上下功夫。五是要在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上下功夫,要通过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进一步提升花山区的特色和软实力,彰显花山区作为主城区的魅力所在。六是要在社会治理方面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找准源头和对策,从而进一步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李姗姗)
国家部委网站
市政府各部门网站
县区政府网站
花山区本区资源网站
主办单位:中国·马鞍山花山区人民政府
备案号:皖ICP备号 & 技术支持:安徽学府
地址:马鞍山市花山区竹园路2号 &邮箱:hsqzfb@ & 邮编:243000当前位置: >
和县积极开展“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讨论活动
发布日期: 17:28:01&&浏览次数:次&&
&&& 为全面总结2014年民生工程工作开展情况、尽早谋划2015年民生工程,近日,和县民生办积极组织开展&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讨论活动。
&&& 今年怎么看:和县高度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城乡居民,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2014年,投入资金7.38亿元,比去年增长25%。完成省定30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就业技能培训2891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3.25%,取得合格证2457人,培训合格率达85%;提供高校毕业生特定岗位38个,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8.57%;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100个;公益性岗位开发305个,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1.67%;为2882名农村五保户发放补助资金1000万元;乡镇敬老院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全部完工;新建公租房25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47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50套;救助城乡大病患者3703人,补助医疗救助金500万元;发放3442人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金263.68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支出资金240.42万元;完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当年目标任务;完成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11座;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9个;为全县13769名低保户发放低保金3532万元;为生活无着人员发放救助金156万元;为计生特扶对象发放补助金85.81万元;拨付城乡医疗救助金410.8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计支出资金926.48万元;拨付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补助资金548.76万元;拨付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资金32.42万元;免费婚检7400人,为3200名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资金96万元;拨付城乡义务教育经费4800万元;为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760万元;公共文化场馆均免费开放;拨付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81.6万元;全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6.87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465916人,参合率达101.8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2.3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4%;美好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奖补投入资金1600万元;建成乡镇公办幼儿园2所;完成35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建设任务;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项目1个。
&&& 明年怎么干:2015年,和县按照&五有+1&的思路,将更加突出改善民生,重点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继续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民生工程实施责任,加强目标管理和责任落实。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三是强化建后管养。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及时开展日常工程养护和设备维护,确保民生工程正常运行。四是强化绩效评价。按照&花钱必有效,用钱必问责&的原则,对所实施的民生工程全面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努力做到评估项目全覆盖、评估环节全过程、评估结果全应用。五是强化政策宣传。多角度、多层面地宣传实施民生工程的重大意义和所取得的成效,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民生工程实施,营造良好实施氛围。
= = = 国内政府网站 = = =
北京市政府网站
上海市政府网站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安徽省政府网站
= = = 省辖市财政网 = = =
合肥市财政局
淮北市财政局
亳州市财政局
宿州市财政局
蚌埠市财政局
阜阳市财政局
淮南市财政局
滁州市财政局
六安市财政局
马鞍山市财政局
芜湖市财政局
宣城市财政局
铜陵市财政局
池州市财政局
安庆市财政局
黄山市财政局
含山县财政局
和县财政局
当涂县财政局
包河区财政局
长丰县财政局
肥东县财政局
肥西县财政局
庐江县财政局
鸠江区财政局
无为县财政局
怀远县财政局
大通区财政局
谢家集区财政局
潘集区财政局
田家庵区县财政局
八公山区财政局
毛集实验区财政局
凤台县财政局
杜集区财政局
烈山区财政局
相山区财政局
濉溪县财政局
铜陵县财政局
石台县财政局
黄山区财政局
屯溪区财政局
休宁县财政局
黟县财政局
泗县财政局
灵璧县财政局
琅琊区财政局
南谯区财政局
全椒县财政局
明光市财政局
颍州区财政局
颍泉区财政局
颍东区财政局
颍上县财政局
界首市财政局
宣州区财政局
广德县财政局
宁国市财政局
郎溪县财政局
泾县财政局
东至县财政局
蒙城县财政局
涡阳县财政局
利辛县财政局
枞阳县财政局
太湖县财政局
望江县财政局
桐城市财政局
怀宁县财政局
潜山县财政局
宿松县财政局
岳西县财政局
金安区财政局
裕安区财政局
寿县财政局
舒城县财政局
霍山县财政局
金寨县财政局
谯城区财政信息网
= = = 市县民生工程网 = = =
合肥市民生工程
淮北市民生工程
亳州市民生工程
宿州市民生工程
蚌埠市民生工程
阜阳市民生工程
淮南市民生工程
滁州市民生工程
六安市民生工程
马鞍山市民生工程
芜湖市民生工程
宣城市民生工程
铜陵市民生工程
池州市民生工程
安庆市民生工程
黄山市民生工程
含山县民生工程
和县民生工程
当涂县民生工程
肥东县民生工程
肥西县民生工程
长丰县民生工程
庐江县民生工程
巢湖市民生工程
合肥市瑶海区民生工程
合肥市庐阳区民生工程
合肥市蜀山区民生工程
合肥市包河区民生工程
合肥市高新区民生工程
合肥市经开区民生工程
合肥市新站区民生工程
濉溪县民生工程
淮北市相山区民生工程
淮北市烈山区民生工程
淮北市杜集区民生工程
亳州市谯城区民生工程
涡阳县民生工程
蒙城县民生工程
利辛县民生工程
宿州埇桥区民生工程
泗县民生工程
灵璧县民生工程
砀山县民生工程
萧县民生工程
怀远县民生工程
固镇县民生工程
五河县民生工程
蚌埠市龙子湖区民生工程
蚌埠市蚌山区民生工程
蚌埠市禹会区民生工程
蚌埠市淮上区民生工程
蚌埠市高新区民生工程
蚌埠市经开区民生工程
凤台县民生工程
淮南大通区民生工程
淮南田家庵区民生工程
淮南谢家集区民生工程
淮南八公山区民生工程
淮南潘集区民生工程
淮南毛集实验区民生工程
天长市民生工程
明光市民生工程
定远县民生工程
凤阳县民生工程
来安县民生工程
滁州市琅琊区民生工程
滁州市南谯区民生工程
寿县民生工程
金寨县民生工程
霍山县民生工程
六安市金安区民生工程
六安市裕安区民生工程
无为县民生工程
芜湖县民生工程
南陵县民生工程
繁昌县民生工程
芜湖市镜湖区民生工程
芜湖市弋江区民生工程
芜湖市鸠江区民生工程
芜湖市三山区民生工程
宣城市宣州区民生工程
宁国市民生工程
广德县民生工程
泾县民生工程
郎溪县民生工程
旌德县民生工程
绩溪县民生工程
池州市贵池区民生工程
东至县民生工程
石台县民生工程
青阳县民生工程
桐城市民生工程
怀宁县民生工程
潜山县民生工程
岳西县民生工程
太湖县民生工程
望江县民生工程
宿松县民生工程
安庆市大观区民生工程
安庆市宜秀区民生工程
黄山市屯溪区民生工程
黄山市黄山区民生工程
黄山市徽州区民生工程
歙县民生工程
黟县民生工程
祁门县民生工程
休宁县民生工程
= = = 市直牵头部门= = =
马鞍山市卫生局
马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马鞍山市民政局
马鞍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马鞍山市财政局
马鞍山市教育局
马鞍山市文化委员会
马鞍山市体育局
马鞍山市水利局
马鞍山市交通运输局
马鞍山残疾人联合会
马鞍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马鞍山声屏网
= = = 县区政府 = = =
含山县人民政府
和县人民政府网站
当涂县人民政府
花山区人民政府
雨山区人民政府
博望区人民政府
马鞍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
马鞍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特别报道
发布时间: 14:43:39 点击数:
核心提示:2014年,和县围绕“4314”工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服务企业、民生改善等热点问题,谋思路、定举措,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县呈现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基础更加夯实的大好局面。
2014年,全力实施“4314”工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亿元,财政收入17.5亿元;这一年,现代农业得到转型升级,新增农业经营主体60个,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这一年,借助第八届蔬博会暨首届农业嘉年华,旅游产业得到发展;这一年,着力改善民生,全年民生类支出近20亿元,人居环境展现新面貌……
新的一年,和县将按照“稳中求快、快中求好”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进十争百”的总体目标和“1234”工作思路,进一步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全面推进“4314”工程建设美好和谐幸福新和县
2014年,和县坚持“经济强县、生态强县、文化强县”战略和“三沿”发展布局不动摇,全力实施“4314”工程,着力推进农业升级、工业转型、服务业提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保障经济快速发展。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亿元,增长12.5%;财政收入17.5亿元,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5亿元,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7亿元,增长22%,增速居全省县级第二;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增长23%,增速居全省一类县之首;外贸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7元;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全省民生工作绩效考评奖补县”等称号。
2015年,和县紧紧围绕“争十进百”的总体目标和“1234”工作思路(“1”即坚持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围绕“三个强县”目标,以“三个着力”为抓手,继续推进“4314”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2”即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城乡建设管理;“3”即经济建设上,抓好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服务企业“三段论”;城乡建设管理上,推进全省文明县城、全省卫生城市、全省园林城市“三城同创”;“4”即擦亮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蔬菜之乡、休闲度假胜地、产业发展新城“四张名片”),进一步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目标。
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我们最大的特色就是新品种的推广。原来和县蔬菜就是番茄、黄瓜和辣椒‘老三样’,我们合作社除了种植这些,这些年还增加了高架番茄、黑长茄等多个品种。”济洪蔬菜专业合作社经理管必武说,合作社的另一特色就是在和县开创了“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先河。
成立专业合作社、走规模化种植养殖之路是和县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一项措施。2014年以来,素有“中国蔬菜之乡”美誉的和县着力打造出一条“种子、种植、加工、交易”全产业链条,加速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和县通过成立善厚蔬菜种子协会,着力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在做大做强龙头加工企业方面,2014年以来,和县积极围绕菜、禽、米、油,重点培育发展香泉湖禽业、金城米业、华安粮油等省级农产品食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此外,和县还进一步拓宽农产品交易渠道,积极推动皖江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济洪蔬菜专业合作社及蔬菜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交易主体与大润发等各大超市、市场对接,建立农超、社超、企超合作生产关系。在安徽香泉湖禽业有限公司、和县常久蔬菜有限公司、和县万德蔬菜有限公司开展农业物联网试点建设,组织绿缘温室科技、金城优质稻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县鸡笼山调味品有限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网上销售平台。
与此同时,该县还鼓励企业加盟“和县网上蔬博会”、“淘马鞍山”、“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开展网上销售试点,加快实现和县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和现代化。
据了解,2014年,和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新增农业经营主体60个,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建立了2家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和县黄金瓜”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和县将围绕“菜、米、油、禽、种”五大要素,打好规模、特色、科技、产业化四张牌,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农业嘉年华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2014年12月15日,我省最大的农业嘉年华——和县首届农业嘉年华,在运行了一个月之后落下帷幕。本次首届农业嘉年华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90万元,其中门票收入90万元;销售农业机械及农副产品1200多万元。
和县首届农业嘉年华呈现出“人气旺、销售畅、后劲足”等特点。本届农业嘉年华不仅带来了人气和影响力,而且还大大提升了和县及和县蔬菜的知名度、美誉度。首届农业嘉年华期间,来自北京新发地最大的批发商王守志,南京零号线、龙马申泰实业、苏果集团采购部、苏州御香苑、宁波宝真冷链物流、阿联酋徽商集团等都与和县各大蔬菜基地洽谈合作,签订了购销合同,使得和县蔬菜销售市场持续升温,菜价一路看涨,销路更畅。
和县第八届蔬博会暨首届农业嘉年华成功举办,实现了农业科技展示、农产品展销、食品产业招商和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完美结合,推动了和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2014年,和县通过举办第八届蔬博会暨首届农业嘉年华、首届乡村旅游月、温泉文化旅游周等活动,顺利创建了2家3A级景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了15亿元。
2015年,和县将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设立1000万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和县将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业配套服务,提升旅游品质,借助乡村旅游月、农业嘉年华等活动,进一步集聚旅游人气,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4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超17.5亿元。
服务企业出实招见实效
为解决县域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可能出现的风险,2014年9月,和县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市率先设立了中小微企业还贷应急周转金,县财政局设立应急周转资金专项资金账户,专户管理。“从9月份设立资金以来,已调度约5000万元资金,帮助4家企业渡过了难关。”和县财政局金融股股长张悠树说。
这仅仅是和县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2014年以来,和县积极拓展服务企业内容,打通了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助推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年初,和县提出“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和县,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口号,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撇开经济部门,单独组织相关企业家召开服务企业恳谈会,直接聆听企业业主心声。会后以交办单形式将企业反映的115个问题下发到有关职能部门逐一落实,限时解决,并将落实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对应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在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方面,仅2014年上半年,和县就帮助企业向上争取奖补到位资金2446.35万元。县金融部门对重点企业实施“一对一”帮扶,积极帮助久工科技完成股改;支持县振兴融资担保公司增资2332万元,真正打通企业融资难关键环节。
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县科技局深入企业指导三才体育等10家企业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联系专利事务所对铖友汽车、久工科技等20多家企业进行专利发明点挖掘,帮助企业确定拟申报专利100多项。
此外,2014年以来,和县还对企业实行“代办带办”和“一站式、一门清”服务,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各项目审批环节数由原1324个减少至1025个;县人社局在服务企业行动中,建立企业岗位用工信息库,定期上门走访,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对于缺口比较大的企业,通过专场招聘会和赴外招聘形式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2015年,和县将推行“责任倒置”、“对口承接”,实行“一企一策”、签单销号等制度,积极帮助企业化解资金、土地、用工等实际问题,保障优惠扶持政策兑现到位。
改善民生人居环境现新貌
在和县历阳镇胜利村,新改造的卫生室正在建设中。这个原来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卫生室,改造好后的面积有132平方米。“胜利村的卫生室过年之后就能用了,将大大改善农村患者的就医条件。”和县卫生局局长鞠杨说。
为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扭转村卫生室“新房屋、旧设备”的不和谐局面,适应农民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新期待、新要求,和县着眼于提高村卫生室的整体功能,在更新完善内部设施上舍得花本钱,2014年投入350万元新建升级22个村卫生室。“全县共93个村卫生室,有54个需要升级,分三年实施。”鞠杨说。
2014年,和县着力改善民生,人居环境展现新面貌。全年民生类支出近2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5%以上。县医院迁建工程正式投入使用,22个村卫生室完成升级改造,城乡医保实现全覆盖。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108所学校标准化改造,马鞍山二中郑蒲港校区建成招生。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411人,发放五个“老字号”群体工龄补助、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等资金6500余万元;182户渔民安置点工程启动建设,630套保障性住房建成交付使用。和功路、姥功路、盛善路建成通车,和县至沈巷班线公司化完成改造;完成水利兴修土方1000多万方,连续第七年获“江淮杯”。
创新体制机制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4年以来,和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风和效能建设,全县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和县以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推动机关作风和效能的根本转变。县纪委监察局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大规模明察暗访、建立效能建设巡查机制、实现明察暗访三个延伸、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以严格的责任追究着力查处机关效能建设的突出问题。和县坚持“严”字当头,通过严肃查处典型案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对违反规定的人和事动真格出重拳,切实做到刹风肃纪、形成震慑。
以规范的制度建设不断健全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为防止作风和效能建设“一阵风”,和县从重点人员、重要领域、重要时点、关键环节入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制度的约束力促进机关作风和效能持续好转。&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Copyright &2011 和县招商局  和县启航电脑公司制作维护
地址:安徽省和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5楼 邮编:238200
皖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华网谈支付宝事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